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oled驅動上市公司

oled驅動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0-12-25 05:36:21

A. plc怎麼驅動oled工業屏

PLC走RS232介面,將信號給到單片機,具體通訊協議一般採用MODBUS匯流排,再由單片機驅動OLED屏幕,單片機的屏幕顯示驅動一般的懂點單片機的人都能編制

B. 如何查看oled模塊上驅動晶元

但從模塊上是看不出來的,可以聯系賣方提供產品spec,spec裡面有驅動晶元IC的型號。

C. OLED驅動為什麼需要兩個不同的電壓源

一個是給其驅動IC供電的,一般是3.3V,一個是給屏體供電的(自主發光,每個點可以理解為一個小LED燈,那麼多點陣可以理解為LED燈串並聯,3.3V是不夠的),一般是9-12V。

D. OLED和LCD所用的電容和驅動晶元有何區別

所用的那個電容和那個驅動的晶元有何區別?他倆是都有區別的,具體的區別呢?可以去查一下他倆的那個。

E. 什麼是"OLED驅動晶元"

OLED是一種新型的液晶顯示技術,現在我們一般在用的液晶都是LCD顯示器,OLED驅動晶元就是這種顯示器的顯示晶元。

F. oled驅動ic和lcd驅動ic有什麼區別

肯定不行,一般LCD是0-5V的驅動電壓;OLED不僅是電流驅動的,而且驅動電壓范圍也要大於5V,大約0-10V左右。還有OLED的驅動時序也不同。肯定點不亮。

G. 京東方B6廠OLED驅動IC做什麼

不掌握等離子、液晶核心技術的索尼和東芝近日宣布,新型平板技術有機發光顯示器(以下簡稱「OLED」)電視不久將正式上市。這對於同樣不擁有現有平板核心技術的中國企業或是個機會。其實,信息產業部已經把OLED列為信息產業部的專項工程之一,將對其重點支持;而以清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所、維信諾公司等為代表的機構和企業早就涉足該領域,並且獲得多項專利技術。專家指出,如果諸如海信、長虹、康佳、創維、TCL等整機企業及時跟進,OLED技術可能是中國平板電視產業的一個機會。
國際市場OLED漸熱

技術總是走在市場前面,這是任何領域的共性,電視市場也不例外。PDP、LCD等顯示技術方興未艾,國外企業已經著手研究OLED、FED、ERD、SED等下一代顯示技術,而這其中對OLED的關注最多。

進入2007年,關於OLED的消息不斷。先是三菱重工宣布將於2009年開始量產OLED面板,並可能於今年晚些時候推出樣品;而後今年8月份,LG電子宣布「慶北龜尾的E工廠已經開始AM(主動型)OLED面板的量產」,同時透露LG即將推出採用AMOLED面板的2-3個手機模型。據了解在OLED方面,LG電子目前在慶北龜尾E1工廠設有2個量產線。此次投入量產的是A生產線,其規模達到年生產120萬個2英寸級別產品;隨後,擺脫SED業務的東芝也表示將在OLED方面投入更多的研發力量。

當然關於OLED方面最大的新聞則來自於SONY和三星。對CRT向LCD、PDP轉型過程中慢了一拍的SONY而言,顯然更關注下一代顯示技術OLED。國慶期間,致力研究OLED數十年之久的SONY放出重磅消息聲稱將於今年12月1日上市世界上第一台11英寸OLED電視「XEL-1」。

更為重要的是,SONY方面表示,將逐步推出其OLED電視業務,並使其與「BRAVIA」液晶電視業務一起協同發展,以擴大其整體電視業務。

另一方面,作為對新技術投入一向較大的三星來說,除繼續保持原有PM(被動型)OLED的生產能力外,今年更是實現了對AMOLED面板的量產。據了解,目前三星SDI擁有150萬塊AMOLED的月生產能力,按照三星SDI的計劃,明年將把這一數值翻番提升至300萬塊。

大陸廠商早就參與其中

SONY、三星、東芝等國外消費電子巨頭紛紛進入OLED市場,讓這塊市場迅速升溫。而在LCD、LCD技術方面已經落後的大陸企業,會不會在下一代顯示技術方面及時跟上呢?

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婁勤儉在2007平板顯示產業技術峰會上明確表示,在O/PLED、LCOS、激光顯示等有研發基礎的核心技術、顯示技術上,大陸企業應該及早布局、開展研究,提高下一代顯示技術的支撐保障能力。

事實上,《中國電子報》記者了解到在這塊市場大陸企業起步並不晚,目前有數家企業從事OLED方面的研發。

今年9月,廣東正式籌建廣東有機發光顯示(OLED)產業技術研究院。

據了解,針對這一項目,廣東省將安排2.2億元支持研究院開展OLED關鍵材料、設備技術項目攻關,並計劃在3年內製造出370mm×470mmOLED屏量產線及相關配套裝備。此外,早在本世紀初就涉足OLED研發的北京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已經具備大規模量產OLED面板的能力。

「目前維信諾的崑山工廠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下半年投產,年產量將達到1000萬塊。」北京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萬博泉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中國電子報》記者在前不久專訪北京松下顯象管有限公司董事長範文強的時候,他告訴記者,從國外各大電子展覽會透露的信息來看,目前很多國際企業都將OLED作為下一代重點技術方向發展,三五年後等CRT顯像管市場萎縮的時候,不排除北京松下引進OLED的可能。

據了解,目前大陸對OLED的研究可以分幾派:一是學院派,如清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二是一些從事LCD和光電研究的企業,因為OLED和TFT從生產工藝來說,有70%是相同的。三是收購派,比如京東方在收購引進韓國技術的時候包括OLED,所以上廣電這些都是比較有基礎來做的。另外,一些原來不搞電子的企業,看到OLED有發展前景,也參與進來。

「目前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所將OLED作為和LCD、PDP、LED並列的對象進行研究,目前OLED環境實驗工作剛剛開展。今年要承擔的新的工作提案是視覺質量和圖像質量。」信息產業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平板顯示技術標准工作組秘書長趙英告訴記者大陸對OLED研究的最新情況。

已獲得多項自主專利
事實上,對於諸如OLED等下一代顯示技術的研發,作為行業主管部門的信息產業部和國家發改委都明確表示支持。

信息產業部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運營司司長周子學表示,信息產業部已經建立共性技術研發中心,支持大陸骨幹企業突破光電配套業的產業技術,形成配套能力,OLED、ACED技術開發等12項重大的專項工程。

「從今年開始,國家發改委和信息產業部共同設立了新型平板顯示器件的產業化專項,拿出專項資金來支持建設高新技術的研發中心,包括工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支持平板顯示關鍵材料,包括O/PLED、LED等顯示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司長許勤近日也表示。

在OLED技術方面,由於大陸幾大派系特別是學院派系較早展開研究,目前在技術方面進步明顯。

「OLED要解決TFT問題,它和LCD顯示不同,LCD顯示是用非晶硅的,而OLED是電流驅動式的,所以電流比較大,必須用低溫多晶硅的技術,在這方面,韓國、中國台灣都在發展,都遇到了一些問題,所以還沒有真正到大規模生產地步,所以說大陸也有一些機會。」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教授曹鏞表示。

據記者了解,在OLED方面,目前部分領域已經具有國際先進水平,掌握專利171項。維信諾萬博泉告訴記者,目前維信諾在OLED方面已完成120多項專利申請,授權的有32項,國外方面4項,其中擁有器件結構、工藝以及材料等三個領域的核心專利。

據了解,針對這一項目,廣東省將安排2.2億元支持研究院開展OLED關鍵材料、設備技術項目攻關,並計劃在3年內製造出370mm×470mmOLED屏量產線及相關配套裝備。此外,早在本世紀初就涉足OLED研發的北京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已經具備大規模量產OLED面板的能力。

「目前維信諾的崑山工廠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下半年投產,年產量將達到1000萬塊。」北京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萬博泉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中國電子報》記者在前不久專訪北京松下顯象管有限公司董事長範文強的時候,他告訴記者,從國外各大電子展覽會透露的信息來看,目前很多國際企業都將OLED作為下一代重點技術方向發展,三五年後等CRT顯像管市場萎縮的時候,不排除北京松下引進OLED的可能。

據了解,目前大陸對OLED的研究可以分幾派:一是學院派,如清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二是一些從事LCD和光電研究的企業,因為OLED和TFT從生產工藝來說,有70%是相同的。三是收購派,比如京東方在收購引進韓國技術的時候包括OLED,所以上廣電這些都是比較有基礎來做的。另外,一些原來不搞電子的企業,看到OLED有發展前景,也參與進來。

「目前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所將OLED作為和LCD、PDP、LED並列的對象進行研究,目前OLED環境實驗工作剛剛開展。今年要承擔的新的工作提案是視覺質量和圖像質量。」信息產業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平板顯示技術標准工作組秘書長趙英告訴記者大陸對OLED研究的最新情況。

產業興起需整機廠商配合

記者了解到,雖然像維信諾等大陸企業也准備量產OLED面板,但是與SONY、三星相比,尚有不小的距離。

三星SDI株式會社北京辦事處經理金龍健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明確給出了三星這幾年對於OLED的發展規劃:2007年以量產2英寸OLED面板為主,目標市場是手機廠商;2008年將從事生產AM式的3英寸-7英寸OLED為主,針對攜帶型娛樂終端設備廠商;2009年及以後開始生產10英寸-30英寸的OLED面板,開始考慮在筆記本和小屏電視上的應用。據了解,到2009年左右,三星SDI將達到年產2000萬塊OLED顯示屏的產能。

另一方面,SONY今年底也將上市11英寸OLED電視,SONY方面還將OLED業務提升到戰略高度,表示將和BRAVIA液晶電視共同去完善市場。

拿大陸在OLED方面動作最快的維信諾來比,維信諾崑山工廠要明年下半年才能實現量產,規模雖然是1000萬塊,還是PM式的,而且彩色屏只能做1英寸-2英寸,只能滿足手機覆屏的需求,差距明顯。

記者采訪發現,目前傳統家電巨頭如TCL、海信等並沒有表現出深入研究OLED的意願,有意願的只有長虹一家。某專家告訴記者,大陸企業習慣等技術成熟時再切入這塊市場,這也是LCD、PDP技術處處受困的原因所在。對大陸企業來說,如果想藉助OLED實現彩電的復興,首先必須加大對技術投入,在技術成熟時迅速形成產業規模,這樣才能最終掌握市場話語權。

不過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專業分會原秘書長劉培政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低調地表示,OLED在10年內形成產業優勢並不現實,因為目前LCD有600億-700億美元的產業規模,PDP和投影也有近100億美元的產業規模,而OLED目前只有不到10億美元的規模。

H. 目前有哪些OLED的專用驅動晶元急~~

ssd1305 ssd1306(晶門) sh1101(中穎) 等等,這幾款用的是最多的了。

I. OLED驅動原理

你找一家生產OLED屏的廠家,然後你說你是國家電網研究所的,要買屏,讓他們提供資料給你 你上面這幾個問題,他們都可以給你最專業的資料

J. AMOLED驅動單顆oled的最大電流是多大,也就是白畫面單顆oled的電流

此結復構為最簡單的OLED驅動電路,因制OLED為電流器件,電流不可穩定儲存,而電壓可以用電容暫時儲存,所以需要一個TFT將儲存的電壓轉換為電流,如圖中T1所示,負責將T1柵極的電壓轉換為流經T1的電流,而T1與OLED器件為串聯結構,即T1電流也就是OLED工作時候的電流。T1柵極電壓為數據電壓,來自於數據線,即圖中的DATA線,但是DATA線上有很多行的信號,所以需要一個TFT,有選擇性的將DATA信號接入到T1的柵極,即圖中T2,在SCAN為開啟信號的時候,DATA進入T1柵極,當SCAN為關閉信號的時候,T1柵極電壓與DATA無關,且此柵極電壓被電容Cs保持,若無此Cs電容,T1的柵極電壓會很容易漂移。所以OLED驅動電路至少需要2T1C來實現穩定顯示。實際小尺寸屏幕為了實現優質顯示,會使用5~8個TFT和1~2個電容。

閱讀全文

與oled驅動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行貴金屬掛單四種 瀏覽:918
主力資金進出散戶資金進出指標公式 瀏覽:880
報雷理財 瀏覽:898
廣信股份股票 瀏覽:472
小額貸款怎麼收賬 瀏覽:798
基金交銀藍籌凈值519697 瀏覽:222
杏花村國貿投資公司銷售情況 瀏覽:395
什麼時間銀行理財產品利率會高些 瀏覽:231
深大通資金流向個股行情 瀏覽:73
生活理財分類 瀏覽:435
北京公積金貸款代辦 瀏覽:210
萬達股票下 瀏覽:170
碳元科技投資 瀏覽:492
n派思股票 瀏覽:483
冠軍1號系統指標公式 瀏覽:924
黃金怎樣知道真假 瀏覽:37
手機換外匯嗎 瀏覽:126
鄭棉期貨網上開戶 瀏覽:741
20元歐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560
160629基金還有可能再漲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