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速公路管理標准化專項經費指什麼
資產類費用科目一般在生產製造業指「製造費用」,在建築業指「項目施工間接費」等,這類費用一般也叫做直接費用。
通過歸集與分配,最後歸集到「存貨」科目,計入「資產負債表」,最後結轉成本,計入「損益表」中的「主營業務成本」或「營業成本」。
損益類費用科目則是指三大期間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這類費用也叫間接費用
期間費用一般按各自類別直接匯總計入「損益表」各相應欄次內。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都是費用,但其差別還是很大的。
直接費用,簡而言之,就是與生產、建設直接掛鉤的費用,按我個人的理解,就是與存貨掛鉤的費用,所有發生的費用,都能夠明確地指向某一種產品,或直接指向某個建設項目,能歸集到具體的存貨價值中。
而間接費用則不能夠明確地指向某一種產品,或直接指向某個建設項目,不能歸集到存貨價值中。
比如:工資項目,工人工資、車間管理人員工資就屬於直接費用,通過一系列的分配,就可以歸集到存貨價值中。銷售人員的工資屬於銷售費用,行政、管理、財務人員工資屬於管理費用。
同理,福利費、社保費、電話費、差旅費、辦公用品等人員費用,也應按人員的不同崗位,各自計入不同的科目。
資產折舊及攤銷則按資產的用途,各自計入不同的科目。
這其中最明顯的例子還包括利息支出的資產化問題。
一般認為,借款利息應計入財務費用,但是,如果該借款是專用借款,如資產改造借款,則該利息應計入固定資產改造成本,增加固定資產價值,如果是建築業的某施工項目專項借款,則應計入施工成本,增加存貨價值。
但是,如果該借款沒有明確指向特定的用途,則屬於一般經營性借款(區別與固定資產投資借款),一般在借款合同中有條款註明),利息應計入財務費用。
註:直接費用的會計科目走向:
製造業:製造費用——產成品——存貨——主營業務成本
建築業:項目間接費用——施工成本——存貨——主營業務成本
還可以舉其他的例子:
印花稅:印花稅一般都要求計入管理費用,但在實務中銷售合同印花稅可以計入銷售費用,資產采購合同印花稅可以計入資產價值,借款合同印花稅可以計入資產價值。
招待費用:招待費一般計入管理費用,但在實務中為了規避招待費的限額限制,銷售部門及人員的招待費用可以計入銷售費用,建築業中項目部招待費可以計入項目成本。
……
總之,不同的費用雖然最終都會歸集到「損益表」中,但在實務中仍然有很多技巧可用。最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將費用歸集到不同的科目項下對「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影響,當企業對資產有較高要求時,以及對利潤值有較高要求時,則應多計直接費用,少計間接費用,當企業利潤較高,需要減少所得稅金額時,則應多計間接費用,少計直接費用。
⑵ 高速公路BOT項目資產負債表(BOT:建設,經營,轉讓)
有企業將在建公路的反映在「無形資產」科目,有企業放在「在建工程」,哪個版更好?
無形資產是已權經形成的資產,而在建工程是正在形成的資產。
從成本費用角度考慮,無形資產可以計提攤銷,而在建工程必須轉固定資產後才能計提折舊;
從利潤角度考慮,計入無形資產後影響了企業利潤,使利潤減少;而計入在建工程則對企業利潤沒有影響;
從出讓角度考慮,無形資產和在建工程的的評估價值沒有太大區別,前提是使用同一評估方法。
具體放在哪個科目更好,可以綜合上述情況和企業需要來考慮。
出售房地產建設項目,沒有竣工前,放在「開發成本」賬戶歸集成本,即你說的「存貨」。竣工後未出售前放在「開發產品」賬戶;售出後結轉主營業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