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溫氏集團溫鵬程資料

溫氏集團溫鵬程資料

發布時間:2020-12-21 19:32:55

Ⅰ 是PIC實力強還是廣東溫氏實力強

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位於雲浮市新興縣勒竹鎮欖根,創立於1983年,公司從當初的七戶八股8000元資本起家,現已發展成為一家以養雞業、養豬業、養牛業為主導,兼營食品加工、動物保健品的跨行業、跨地區發展的大型畜牧企業集團,目前已在省內外建成30多家養殖分公司,是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和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之一。

1999年,溫氏集團被廣東省人民政府評為"農業龍頭企業",2000年及2002年被國家農業部等部委評定為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04年2月集團獲得國家人事部及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批准設立溫氏集團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集團公司還獲得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廣東省先進集體、廣東省優秀民營企業、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等榮譽稱號,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溫鵬程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是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經過25多年的發展,溫氏集團目前已在全國的廣東、廣西、福建、江蘇、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四川、重慶、吉林等20個省(市、自治區)建有分公司,成為廣東省最大的肉雞生產和供應基地。集團現有員工23000多名,2007年溫氏集團銷售值117億元。2008年預計上市肉雞6.9億只、肉豬254萬頭,集團銷售收入預計達到161億。2007年農戶獲利達11.35億元,同比增長59%,戶均獲利31000元。
溫氏集團在不斷完善「公司+基地」農業產業化生產管理體系的同時,以華南農業大學及相關科研院所的強大科技實力為依託,建成了完善配套的寶塔型雞、豬育種體系。建立了肉雞品種基因庫及35個純系,其中新興黃雞Ⅱ號、新興矮腳黃雞兩個配套系品種獲國家級品種審定,年向社會推出父母代種雞550萬套,為推進我國黃雞產業化進程做出了積極貢獻;公司還擁有兩個規模較大的省級原種豬場。近年來,溫氏集團加速發展養豬業,集團建立了以高新技術為依託的良種繁育體系,形成年生產商品豬苗100萬頭的配套能力。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工作,成立了廣東華農溫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

溫氏集團始終把實現共同富裕、造福員工、造福社會作為辦好企業的經營宗旨和經營理念,始終把"實現共同富裕、造福員工、造福社會"作為辦好企業的宗旨,把"精誠合作,齊創美滿生活"作為溫氏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全體員工精誠合作,各盡所能,齊創美滿生活。
溫氏集團以「公司+農戶」為農業產業化推廣模式,實行從育種制種到種苗生產、飼料加工、動物防疫、動物保健品生產以及飼養管理服務和產品銷售等產業鏈全程管理,養戶負責其中的養殖環節。溫氏集團運用現代科技與管理,購進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品種的配方,配製出相應的飼料供應給合作養戶,養殖生產出活雞、活豬上市銷售,部分產品加工成為冰鮮雞肉、豬肉。在這個生產經營過程中,需要經過以下五個環節:
①飼料原料采購、飼料生產——由公司飼料部與飼料廠完成。
②種苗生產——由公司孵化廠完成。
③肉雞飼養——主要由農戶來完成。
④技術配套——由各分公司服務部和集團生產部來完成,負責技術硬體化、技術的普及和推廣。產業配套有育種公司、動物保健品廠、飼料添加劑廠和信息中心等。
⑤銷售、加工——由公司銷售部及屬下的食品加工分公司完成。
以上五個環節按一定的計劃進行,其中,溫氏集團承擔市場風險,實行綜合經營,養戶承擔飼養管理風險。
公司加農戶的具體流程

1、申請開戶,農戶需具備養殖所需的場舍、工具、勞動力及一定的合作周轉金,憑身份證到公司開具一個新帳戶。
2、訂苗。從農戶交付合作周轉金之日起,服務部即安排領苗時間,在領苗前15天里農戶將按領苗通知單,參加培訓班,農戶自帶運輸工具到指定地點領取豬苗,
3、領苗:領苗時公司與農戶統一簽訂《委託養殖合同》。公司同時派發「養豬免疫程序卡」、「領取貨物憑證薄」以及「飼養管理記錄本」。農戶要按免疫程序卡的要求接種疫苗;領取貨物憑證薄是領取物料的登記冊,憑此冊就可以以電腦記帳的形式在公司相應的服務點,領取養豬所需的飼料、葯物,該環節均採用記賬方式,不用交付現金,待禽畜上市後才統一結算。
4、技術服務:公司設有生產技術部,配置有技術管理員,定期免費為農戶提供技術咨詢和疾病防治等服務。對新開戶的農戶進行全程跟蹤指導。同時,公司將要求農戶按統一制定的免疫程序、飼養管理程序等管理制度規范操作,保證禽畜生產安全和產品質量符合安全食品的要求。
5、產品上市與結算:公司銷售部提前通知所飼養的禽畜符合上市天齡的農戶將合格的禽畜交公司統一收購,農戶在禽畜交貨後的第二天,到公司財務部結算。
6、一個飼養周期完成,農戶繼續向公司訂苗,進入下一個飼養周期。

合作注意事項:農戶與我公司合作養殖的前提必須是當地有我公司開設的分公司服務部,且與農戶養殖地點距離不超過30公里。需要合作的養戶可先到「聯系我們」欄目查找與農戶養殖地最大距離不超過50公里范圍的分公司,聯系分公司辦公室人員詳細了解合作事宜。分公司一般的服務半徑在50公里范圍內,是基於種苗運輸安全與我公司技術服務人員到養戶家指導養殖的快捷便利性考慮。

Ⅱ 溫氏集團

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位於雲浮市新興縣勒竹鎮欖根,創立於年,公司從當初的七戶八股8000元資本起家,現已發展成為一家以養雞業、養豬業、養牛業為主導,兼營食品加工、動物保健品的跨行業、跨地區發展的大型畜牧企業集團,目前已在省內外建成30多家養殖分公司,是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和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之一。 1999年,溫氏集團被廣東省人民政府評為"農業龍頭企業",2000年及2002年被國家農業部等部委評定為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04年2月集團獲得國家人事部及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批准設立溫氏集團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集團公司還獲得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廣東省先進集體、廣東省優秀民營企業、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等榮譽稱號,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溫鵬程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是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經過25多年的發展,溫氏集團目前已在全國的廣東、廣西、福建、江蘇、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四川、重慶、吉林等20個省(市、自治區)建有分公司,成為廣東省最大的肉雞生產和供應基地。集團現有員工23000多名,2007年溫氏集團銷售值117億元。2008年預計上市肉雞6.9億只、肉豬254萬頭,集團銷售收入預計達到161億。2007年農戶獲利達11.35億元,同比增長59%,戶均獲利31000元。

Ⅲ 廣東溫氏集團在哪裡

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位於雲浮市新興縣勒竹鎮欖根,創立於1983年,公司從當初的七戶八股元資本起家,現已發展成為一家以養雞業、養豬業、養牛業為主導,兼營食品加工、動物保健品的跨行業、跨地區發展的大型畜牧企業集團,目前已在省內外建成30多家養殖分公司,是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和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之一。 1999年,溫氏集團被廣東省人民政府評為"農業龍頭企業",2000年及2002年被國家農業部等部委評定為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04年2月集團獲得國家人事部及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批准設立溫氏集團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集團公司還獲得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廣東省先進集體、廣東省優秀民營企業、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等榮譽稱號,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溫鵬程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是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經過25多年的發展,溫氏集團目前已在全國的廣東、廣西、福建、江蘇、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四川、重慶、吉林等20個省(市、自治區)建有分公司,成為廣東省最大的肉雞生產和供應基地。集團現有員工23000多名,2007年溫氏集團銷售值117億元。2008年預計上市肉雞6.9億只、肉豬254萬頭,集團銷售收入預計達到161億。2007年農戶獲利達11.35億元,同比增長59%,戶均獲利31000元。

Ⅳ 四川有沒有溫氏集團養豬

廣東華農溫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冊資本3.2億元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經營種豬、豬苗、肉豬業務,兼營飼料的生產和銷售。公司以「公司+農戶」的形式大力發展農民合作養豬,為合作養戶提供種苗、飼料、葯物、技術、防疫措施及銷售等一條龍服務,實行全程專業、科學管理,降低農戶養殖風險。
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位於雲浮市新興縣勒竹鎮欖根,創立於1983年,公司從當初的七戶八股8000元資本起家,現已發展成為一家以養雞業、養豬業、養牛業為主導,兼營食品加工、動物保健品的跨行業、跨地區發展的大型畜牧企業集團,目前已在省內外建成30多家養殖分公司,是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和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之一。

1999年,溫氏集團被廣東省人民政府評為"農業龍頭企業",2000年及2002年被國家農業部等部委評定為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04年2月集團獲得國家人事部及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批准設立溫氏集團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集團公司還獲得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廣東省先進集體、廣東省優秀民營企業、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等榮譽稱號,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溫鵬程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是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溫氏集團目前已在全國的廣東、廣西、福建、江蘇、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四川、重慶等13個省(市、自治區)建有分公司,成為廣東省最大的肉雞生產和供應基地。集團現有員工13000多名,2004年溫氏集團銷售值55億元,其中上市肉雞3.5億只、肉豬78萬頭,生產飼料170萬噸,合作養戶30000多戶,養戶獲利5億元。

Ⅳ 養殖企業溫氏集團吸收大華農實現整體上市,對畜牧業未來有何影響

養殖企業溫氏集團吸收大華農實現整體上市,對中國的畜牧業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4月28日,養殖企業溫氏集團發布了整體上市方案,根據該方案,溫氏集團將會以換股的方式吸收合並大華農,進而實現整體上市。本次吸收完成後,溫氏集團將全盤接收大華農的資產、負債、業務、人員等一切權利和義務,與此同時,大華農也將終止上市。溫氏集團和大華農重組完成後,公司的實際控制權都是掌握在溫氏家族的手中,控制權並未發生改變,只能算是大華農的資產重組。

溫氏集團是一家非常重視技術實力和創新的企業,它的各項養殖指標都比行業的平均水平要高,也是國家畜禽新品種的標桿企業之一,一旦溫氏集團吸收合並大華農,溫氏集團的產業鏈也將更加的完備,可以通過完整的產業鏈取得成本優勢,進而實現一體化經營的產業集群效益,對於我國畜牧行業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Ⅵ 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的產品服務

該公司在不斷完善「公司+基地」農業產業化生產管理體系的同時,以華南農業內大學及相關科研院所容的強大科技實力為依託,建成了完善配套的寶塔型雞、豬育種體系。建立了肉雞品種基因庫及35個純系,其中新興黃雞Ⅱ號、新興矮腳黃雞兩個配套系品種獲國家級品種審定,年向社會推出父母代種雞550萬套,為推進我國黃雞產業化進程做出了積極貢獻;公司還擁有兩個規模較大的省級原種豬場。建立了以高新技術為依託的良種繁育體系,形成年生產商品豬苗100萬頭的配套能力。
公司先後被全國農村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農業產業化全國重點龍頭企業 ,被廣東省人民政府評為 農業龍頭企業 、廣東省先進集體、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優秀民營企業、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等榮譽稱號,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溫鵬程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是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Ⅶ 「土豪」輩出的溫氏究盡刺痛了誰的神經

,1983年,溫北英的二兒子溫鵬程高中畢業後,承包了簕竹一個農場,動員父親回來一起養雞。溫北英早就希望能有這么一塊地方讓他一展抱負,於是他停薪留職,並聯合七戶八人(溫北英、溫鵬程、溫木桓、溫金長、溫湛、梁洪初、嚴百草、溫澤星,簡稱「七戶八股」),每股1000元,共集資8000元,創辦起簕竹雞場(溫氏集團前身)。既是員工又是股東,既能拿工資又可分股紅。隨著企業翻番式的壯大,對後來滾雪球般加入的員工,也照章復制著這個「家規」,後來溫氏將它定名為「全員持股」。現在,溫氏內部的持股員工已經達到8000人之眾。

30年後的2015年11月2日,溫氏股份正式登陸創業板,總市值超過2000億,迅速成為創業板市值「巨無霸」。第二天溫氏股票又是一個漲停,市值又是增加了200億,按照這個速度,就是3天增長兩個大北農的市值。溫鵬程、嚴居然等45名自然人擁有該集團約49.677%權益。他們持股比例在0.048%-3.287%間,其中 43位股東預計將擁有1.7億-17.1億元的個人財富。
溫氏今天的成功,應了一句話:格局決定結局、定位決定地位。在一個企業內部而言「分配」就是第一生產力;在一個企業外部而言「競爭」就是第一生產力。一個企業的「分配力」體現一個老闆的經營格局乾和大事的胸懷,一個企業的「定位力」決定了企業的強勢發展持續潛力。

關於企業分配力:

今天我們很多老闆依然崇尚金字塔式的模板,對權力、地位、金錢的停留在過去的商業思維慣性中,基於人性的層面,這樣的價值取向本身沒有對錯之分,因為千百年來,大自然萬物的生存法則就是優勝劣汰、自然選擇。

但是,社會在經歷農耕文化蒙昧落後、工業文明的效率財富,一切正在加速著財富、思想的重組和演變。

80年代靠膽量,90年代靠知識,00年代靠政策、創新10年代靠信息、金融、互聯網,越來越多的元素正在被成為競爭發展的必須要素。

今天,我們正處後工業化時代由產能過剩、粗放低端的體量向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的體質升級大轉型時期,信息傳遞交換手段、工具的也在不斷豐富,每個層面的人思想認知都在以更快的頻率演變重組。

結構決定功能,思維結構的改變必然帶來內心訴求的改變,內心訴求的改變必然催生所在組織的結構和功能進行匹配,否則,組織內部將會產生不協調的矛盾對立。

我因為工作原因,時常有和農牧企業董事長、總裁交流的機會,明顯感覺到他們力不從心,糾結困惑。也許是過去市場競爭是在蛋糕越做越大的層面上的發展性競爭,今天蛋糕不再增大了,而且參與競爭的深度、廣度、力度正在向全面縱深挺近。

老闆都變得焦慮無策,職業經理人又從何找到著力點?在企業和個人訴求之間找到不平衡點,而且,面臨行業體量瘦身縮水帶來的擠壓,行業出現一些貌似不和諧的事情,比如:不斷上演挖牆腳游戲,今天這家做高管,明天那家做股東,互搏模式處處上演,為什麼?因為在價值觀、歸屬感上找不到切合點了,離開也許是最好的解脫。對於中層而言,更是面臨未老先衰,前途迷茫,停止思想就是快樂,因為裝傻可以自我安慰;一旦清新就是恐懼,因為未來不可預期的痛苦,不少農牧企業已經進入病態模式。過去那種激情和期盼在今天的職業經理人身上完全找不到影子,這將是一個什麼樣的揪心場景。

溫氏股份創始人在30年前就冥冥之中選擇了一條更加適合當下的良方解葯:是眾籌模式、是合夥人、是「公司+農戶(家庭農場)」,在當下竟然成了時代發展的主流訴求!這何嘗不是一種大格局、大智慧、大氣魄!

今天我要再次問問我們一部分企業家們:你懂自私嗎?你懂自私你就學習廣東溫氏股份、你就學習深圳華為、你就學習許昌胖東來、你就學習廣西漓源。因為在這個人心浮躁,信仰游離、靈魂孤獨的變革時代,你想成就大事你就要敢於放下,去讓更多的人與某件事發生關聯,發生緊密的、長遠的、持續的關聯,學會分享成果、學會凝聚人心,讓你從一人操心轉換變成人人操心,讓你從一人累倒轉換成變成人人承擔。解放別人就是解放自己,所以,解決企業的分配力就是解決企業的戰鬥力,就是激活企業內部的第一生產力。

關於企業定位力: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30年來農牧業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飼料作為工業化的層面范疇,發生著巨大變化,然而,過去的養禽業、今天的養豬業作為第一產業的范疇,因為技術、人才、理念、管理等等因素的制約,導致行業飼料產業發展較快、養殖業發展緩慢,時至今日還在巨大的黑洞中踉蹌前行。

經常聽到業內很多有識之士嘆息道:學畜牧的、有專業知識的人都去賣飼料、賣獸葯去了,養殖業又辛苦、工作環境又差、又不掙錢。學養豬的不養豬、學獸醫的不在現場,這表面看是一個行業的尷尬,深層次的原因何嘗不是一個行業價值鏈分配出了問題,也可以說是一個社會缺乏匠人精神、專業精神的表現,給行業帶來的損失也許不可估量。

30年來,溫氏股份從來沒有和任何一家飼料企業成為競爭對手,沒有成為任何一家飼料企業、養殖企業的對手,在市場化高度白熱化的今天,各家企業在內外互耗,他卻如此獨善其身,心無旁騖,去成為中國第一、甚至很快世界第一的農牧企業?

答案也許就在企業的定位上。在企業戰略層面,定位就像汽車的方向盤,一但定位失誤,你的油門踩的再大也無濟於事,甚至會錯的更加離譜。企業一個好的定位足以讓一個企業四兩撥千斤,事半功倍。

大家常常講:做正確的事是「道」的層面,正確的做事是「術」的層面。溫氏股份,與其說是一開始就做產業鏈,還不如說是他們一開始就做了一件正確的事,盡管可能是風險很大的事,但他們選擇了、堅持了、做成功了。溫氏這個「道」難道不就是他們的定位嘛!也更算是一家畜牧業最經得住誘惑、最具工匠精神的企業之一。

最後用溫氏創始人溫背英先生的一段朴實的思想和今天溫氏集團董事長溫鵬程先生的經營思路結束我的文章,希望給各位同行、給行業下一步發展走勢帶來一點思考。

溫氏集團創始人溫北英先生胸懷廣闊:「認為財富不要集中在一個人的手裡,而是大家一起勞動,一起分享勞動的果實。」隨著企業翻番式的壯大,對後來滾雪球般加入的員工,也照章復制著這個「家規」,後來溫氏將它定名為「全員持股」,這個「家規」一直持續到今天。

Ⅷ 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的成功秘訣

完善的培訓制度
為創造一個學習型的現代企業集團,加入溫氏的員工,每年都有機會參加公司組織的各種培訓,這些培訓包括業務技能培訓、管理能力培訓、公司專題培訓等等,培訓的老師主要是由溫氏集團優秀的管理人員或聘請外界的專家、教授組成。培訓是相當嚴肅的,有相當嚴格的規定,如果是集中培訓,公司會將受訓人員安排到一個安靜的度假村,以班為單位,制定一系列的課程和培訓紀律,如按時作息,晚自修,培訓完後要寫培訓心得,交流培訓收獲等等,甚至在上課的時候,還要由班長叫「起立」,大家齊喊「老師好!」等等。從我們有一次給溫氏基層幹部培訓的情況來看,效果非常好,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習的氣氛非常濃郁。由此也看出了一個組織的活力。溫氏集團對培訓很重視,單是在廣西區內就有數十位副經理級以上的企業高管送到清華大學企業家廣西俱樂部攻讀EMBA。
豐富多彩的企業文化活動
在溫氏,員工們告訴我們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作為一個大集團的當家人,集團總裁溫鵬程先生竟然還經常穿著短衣短褲,出現在籃球場上,與員工們一起打籃球,彼此之間完全沒有身份、等級之分,也完全沒有作秀的成分,象工作一樣,都是非常投入。有這樣平易近人的老總,一下子拉近了大家的距離,溫氏的員工們都感到非常親切、自豪。

閱讀全文

與溫氏集團溫鵬程資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歡樂頌2外匯 瀏覽:800
政府申請國家貸款 瀏覽:598
黃金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
12月6號美元兌人民幣 瀏覽:101
理財r0 瀏覽:70
600611大眾交通股票 瀏覽:257
歐式看漲期權價格計算 瀏覽:918
適合90後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218
混合型基金漲跌看什麼 瀏覽:628
專利對股票 瀏覽:125
東方財富手機版怎麼看南下資金 瀏覽:907
小米貸款取現收費嗎 瀏覽:423
南寧信託大廈 瀏覽:642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