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交所股東大會網路投票系統平台 互聯網投票系統網址是什麼
沒有網址的 是通過買賣股票的交易系統投票的
前提是你原來開通過網路投票
❷ 怎麼查股權登記日
上市公司一般先出年報,再股東大會,然後股權登記日。在股票查看軟體中,都有年報、股東大會、股權登記日的相關信息。
1、登錄股票軟體。任何一款股票軟體都可查閱上市公司近3年的主要財務數據。
(2)上交所股東大會投票平台擴展閱讀:
1、證監會《上市公司股東大會規則》第十八條:「股東大會通知中應當列明會議時間、地點,並確定股權登記日。股權登記日與會議日期之間的間隔應當不多於7個工作日。股權登記日一旦確認,不得變更。」據此,上市公司股東大會股權登記日,最晚應定於股東大會召開前第七個工作日。此外,由於股權登記日當天的名冊最早只能在下一工作日出具。即股權登記日應定在T-1至T-7之間(T為股東大會召開日)。
2、《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東大會網路投票實施細則》(2015年修訂)第十三條:「上市公司應當在股東大會召開兩個交易日前,向信息公司提供股權登記日登記在冊的全部股東數據,包括股東姓名或名稱、股東賬號、持股數量等內容。
股東大會股權登記日和網路投票開始日之間應當至少間隔兩個交易日。」即股權登記日不應晚於網路投票開始日前第三個交易日,即T-3日。第十八條:「上市公司股東通過本所互聯網投票平台投票的,可以登錄本所互聯網投票平台,並在辦理股東身份認證後,參加網路投票。通過本所互聯網投票平台進行網路投票的時間為股東大會召開當日的9:15-15:00。」即網路投票開始日為T日。
❸ 請教上交所股東大會決議一定要披露嗎
董事會決議很明確,有些董事會決議可以不披露,但所有的一定要給內交易所報。上市規容則裡面說的很清楚;股東大會決議我理解應該都要披露,因為股東表決了總要讓股東知道結果吧。但是,如果上交所對股東大會決議審核不同意怎麼披露呢?如題。
❹ 如何利用上證所交易系統進行股東大會網路投票操作
你好,投資者通過網路投票方式投票的,可採用交易系統和互聯網投票系統進行網版絡投票。若採用交易權系統進行網路投票,需登錄證券公司交易客戶端操作,通常在客戶端的「網路投票」欄目下進行操作,各券商界面有所差異,具體操作方式可咨詢所在證券公司;若採用交易所互聯網投票系統進行網路投票,投資者須先在互聯網投票系統申請服務密碼,然後通過證券公司交易客戶端激活該服務密碼,再用該服務密碼登錄互聯網投票系統,即可進行網路投票。服務密碼免費申請,一經激活,長期有效。
❺ 什麼是普通股
普通股:
即股息隨公司利潤的大小而增減的股票。是相對於優先股而言的。是股份有限公司
最重要的一種股份,是構成股分公司資本的基礎,也是股票最普遍的一種形式。股份公
司初次發行的股票一般均為普通股。普通股的股東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業主類別,享
有以下權利:(1)對企業的經營參與權。普通股的股東一般有出席股東會議權、 表決權
、選舉權,可以選出公司的董事會或監事會,從而對公司的經營有一家的發言權。(2)
盈餘分配權和資產分配權。普通股的股東在把公司紅利分派給優先股的股東之後,有權
享有公司分派的紅利;在公司解散或清算時,有權在公司的財產滯了其他債權人的請求
權之後,參與分配公司的財產。(3)優先認股權和股份轉讓權。在優先認股權制度下,
現有的股東有權保持對企業所有權的現有百分比。如果公司增發普通股票,現有股東有
權優先購買新發行的股票,以維持其在公司的權益比例,等等。同時,普通股股東對公
司經營狀承擔的風險較其他種類股票的股東大。一個典型的股份有限公司通常只有一種
普通股,如果有兩種以上普通股,並在選舉權、盈利和資產分配權、認股權等方面有所
差別,則實際上其中一部分普通股已等同於優先股。
流通股股票是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及北京兩個法人股系統STAQ、NET上流通的股票。由於中國證監會在1992年10月成立,所以在此之前的股票上市都是由各證券交易系統自己審批的。而在此之後,所有股票的上市流通都統一歸口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
在可流通的股票中,按市場屬性的不同可分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
按股東權利分類,股票可分為普通股、優先股和後配股
1.普通股
普通股是隨著企業利潤變動而變動的一種股份,是股份公司資本構成中最普通、最基本的股份,是股份企業資金的基礎部分。
普通股的基本特點是其投資收益(股息和分紅)不是在購買時約定,而是事後根據股票發行公司的經營業績來確定。公司的經營業績好,普通股的收益就高;反之,若經營業績差,普通股的收益就低。普通股是股份公司資本構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股份,亦是風險最大的一種股份,但又是股票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在我國上交所與深交所上市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一般可把普通股的特點概括為如下四點:
(1) 持有普通股的股東有權獲得股利,但必須是在公司支付了債息和優先股的股息之後才能分得。普通股的股利是不固定的,一般視公司凈利潤的多少而定。當公司經營有方,利潤不斷遞增時普通股能夠比優先股多分得股利,股利率甚至可以超過50%;但趕上公司經營不善的年頭,也可能連一分錢都得不到,甚至可能連本也賠掉。
(2) 當公司因破產或結業而進行清算時,普通股東有權分得公司剩餘資產,但普通股東必須在公司的債權人、優先股股東之後才能分得財產,財產多時多分,少時少分,沒有則只能作罷。由此可見,普通股東與公司的命運更加息息相關,榮辱與共。當公司獲得暴利時,普通股東是主要的受益者;而當公司虧損時,他們又是主要的受損者。
(3) 普通股東一般都擁有發言權和表決權,即有權就公司重大問題進行發言和投票表決。普通股東持有一股便有一股的投票權,持有兩股者便有兩股的投票權。任何普通股東都有資格參加公司最高級會議--每年一次的股東大會,但如果不願參加,也可以委託代理人來行使其投票權。
(4) 普通股東一般具有優先認股權,即當公司增發新普通股時,現有股東有權優先(可能還以低價)購買新發行的股票,以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百分比不變,從而維持其在公司中的權益。比如某公司原有1萬股普通股,而你擁有100股,佔1%,現在公司決定增發10%的普通股,即增發1000股,那麼你就有權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購買其中1%即10股,以便保持你持有股票的比例不變。
在發行新股票時,具有優先認股權的股東既可以行使其優先認股權,認購新增發的股票,也可以出售、轉讓其認股權。當然,在股東認為購買新股無利可圖,而轉讓或出售認股權又比較困難或獲利甚微時,也可以聽任優先認股權過期而失效。公司提供認股權時,一般規定股權登記日期,股東只有在該日期內登記並繳付股款,方能取得認股權而優先認購新股。通常這種登記在登記日期內購買的股票又稱為附權股,相對地,在股權登記日期以後購買的股票就稱為除權股,即股票出售時不再附有認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