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創業板法人股鎖定期滿後公司裡面的小股東怎麼減持
小股東可以直接在二級市場賣出。
2. 創業板股東與高管減持在f10里沒數據,哪裡能方便的看到
F10中的持股數據一般一個季度更新一次,但還是具備參考意義的。要想了解最及時的數據一是看兩個交易所的公告,另就是公司的公開數據。
3. 新股上市後,大股東什麼時候可以減持股票
一般至少3年。
股票上市,意味著公司所有的股份均可以在二級市場流通。然而,為了避免原股東上市後立馬套現走人而導致公司經營混亂,國家、證監會、交易所等層面均對原股東在上市後出售股票的行為進行了系列規定:
1、國家層面:《公司法》等。
2、證監會層面:《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歷次保薦代表人培訓提出的要求(內部規則,實踐中效力跟法律一樣)等。
3、交易所層面:《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等。
總的來說,要確定某股東的限售期並不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估計要用3頁紙的一個大表格才能把各種類型的限售要求說清楚,確定限售期要考慮很多因素,常見的有:
1、在哪個交易所上市——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的規定均有差異。
2、股東的性質——控股股東與非控股股東的鎖定期要求不同。
3、成為股東的時間長短——比如,上市前6個月內入股與上市前24個月入股的鎖定期要求不同。
4、成為股東的途徑——增資入股與受讓股份入股的股東,鎖定期可能不同(受讓的話還要看是否從控股股東處購買的)。
5、股東是否同時是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會有額外的鎖定要求。
6、證監會審核時的要求——經常變,所以有時候會看到一些比較非常規的鎖定期要求。
7、最後,以5%劃界的限售是以前股權分置改革時候的要求(所謂大非、小非)。
4. 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解禁股的創業板股東在上市公司定期報告披露前是否可以減持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創業板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前述人員的配偶,控股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在容敏感期內不得買賣公司股票。持有百分之五以上的股東,如果不是上述人員,可以在定期報告披露前減持,但是不得從事內幕交易等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