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法定代表人)佘魯林簡歷
佘魯林,男,1956年12月生,福建莆田人,中共黨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版理專業畢業權,工商管理碩士,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湖北代表團代表。 中國醫葯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
佘魯林先生,自2003年1月8日加入本集團擔任中國醫葯集團非執行董事,副董事長,佘先生擁有約27年醫葯系統工作經驗,其中逾24年為葯品及保健品行業的管理經驗。佘先生於1982年7月獲得南京葯學院(現稱中國葯科大學)葯學專業理學學士學位,於2005年7月獲得清華大學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余先生曾於1985年1月至1996年8月擔任中國醫葯集團廣州公司的總經理辦公室副主任、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及總經理。佘先生分別自1998年12月及2007年9月起至今一直擔任國葯集團的董事、總經理,法定代表人,以及自2008年7月起至今一直擔任國葯產投的董事長兼法定代表人,並自2009年11月起至今擔任國葯集團的副董事長。
② 國葯控股後面是什麼什麼有限公司是私企還是國企
國葯控股在香港上市復,實制際控股股東為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屬於國有企業。
企業理念——關愛生命、呵護健康。
企業管理理念——創業、變化、堅持、激情、做人、數字。
企業始終在創業中、根據變化調整自己、成功在於堅持、燃起員工的激情、做人做事講誠信和關注與利潤相關的數字。
創新、品牌、人才、風險。
創新—— 是沒有止境的,帶頭創新者無論成敗都應得到尊重;
品牌—— 猶如核心技術一樣是競爭對手無法克隆的,它既是無形資產,又具有巨大的經濟力量;
人才—— 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要把人才作為取得競爭優勢最關鍵的要素來對待;
風險—— 來自各個方面,化解風險在於合規經營和制定好預案。
· 構築「兩個平台」—— 行業優秀人才嚮往的施展才華的平台。
行業優良品種依賴的增值交易的平台。
· 實踐「兩個更好」—— 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與時俱進。
今天比昨天過得更好-建設小康。
③ 中國醫葯集團是國企么
中國醫葯集團是央企。
中國醫葯集團有限公司,即中國醫葯集團,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綜合實力最強的醫葯健康產業集團。以預防治療和診斷護理等健康相關產品的分銷、零售、研發及生產為主業。
醫葯集團擁有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醫葯流通配送網路和與國際水平接軌的30個配送中心,是國內最大的生物醫葯研發、生產企業,承擔了80%以上的國家免疫規劃用疫苗的生產任務。
(3)國葯集團擴展閱讀:
中國醫葯集團建立了生物制葯、麻醉精神葯品、抗感染葯、抗腫瘤葯、心腦血管用葯、呼吸系統用葯等生產基地和葯材基地,以及通過美國FDA、歐盟認證, WHO預認證的符合國際標準的生產線。
其中,生物醫葯研發生產企業,可生產中國法定的所有免疫規劃疫苗品種,承擔了80%以上的國家免疫規劃用疫苗的生產任務,也是全球排名第六的疫苗供應商。
中國醫葯集團打造了一條包含中葯種植、科研、生產、銷售的完整中葯健康產業鏈,生產900多個成葯品規,15個中華老字型大小品牌以及4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使傳統中醫葯得以發揚光大。
中國醫葯集團培育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等26個展會品牌,覆蓋整個人類健康產業鏈及各細分領域,成為中國醫葯醫療健康領域合作交流平台,帶動了整個醫葯行業的發展。
中國醫葯集團成功探索「大健康概念店」的新型模式,組建了包括「國大」、「金象」、「大德生」、「天益堂」等品牌在內的4500餘家零售連鎖葯店。
建立了醫療服務網路,形成河南、湖北、遼寧等多個區域醫療集群,擁有包括3家三級醫院、6家二級醫院在內的23家醫療機構,總床位數近10000張,讓更多人享受到便捷的醫療健康服務。
中國醫葯集團已與國際著名醫葯企業建立26家合資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60餘個國家開展了貿易往來,與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關系,合作渠道進一步拓展。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乙型腦炎活疫苗,成為我國首個通過世界衛生組織預認證的疫苗產品,並被納入聯合國機構采購,整個世界因此受益。在越南、馬來西亞建立海外實業基地,在緬甸、柬埔寨援建醫院和流動診所,為提升當地人民健康福祉和促進就業等社會責任做出積極貢獻。
④ 國葯集團生產疫苗嗎
生產。
國葯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劉敬楨表示,截止2020年12月,國葯集團中國生物所屬的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和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這兩款滅活疫苗正在阿聯酋、巴黎、約旦、秘魯、阿根廷、埃及等10個國家開展III期臨床試驗,已經接種5萬餘人,總共接種者將達到6萬餘人。接種人群樣本量涵蓋了125個國籍,各方面進展領跑全球,得到國際廣泛的認可。已經有幾十個國家向國葯集團中國生物提出新冠疫苗的需求。
據劉敬楨介紹,2月1日,國葯集團中國生物作為牽頭單位獲得了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重點專項滅活疫苗項目的緊急立項。4月12日,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獲得了臨床試驗批件,並同步開展國內I/II期臨床試驗。4月27日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再次獲得臨床試驗批件,為新冠疫苗的研發加上雙保險。
國內I/II期臨床研究,各年齡段共計入組4064人,揭盲結果顯示疫苗接種後,安全性好,不同年齡、不同程序、不同劑量疫苗接種後均產生高滴度免疫應答,兩支疫苗按照0,28天程序接種兩劑後,中和抗體陽轉率均達100%。
(4)國葯集團擴展閱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疫苗科研攻關高度重視,中國迅速啟動疫苗研發計劃。按照統一部署,應急科研攻關沿著5條疫苗技術路線——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活疫苗、核酸疫苗——加快推進。
「作為以醫葯健康產業為主業的中央企業,國葯集團在新冠疫苗研發過程中,承擔了滅活疫苗和重組蛋白兩條技術路線的科研攻關重任。」劉敬楨說,1月19日,國葯集團安排10億元研發資金,成立了由科技部「863」計劃疫苗項目首席科學家、國葯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掛帥的科研攻關領導小組,布局三個研究院、所,在兩條技術路線上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