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萬隆集團

萬隆集團

發布時間:2020-12-17 11:58:36

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

意義:

1.國內意義: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成為國家的主人。新中國成立狀大了世界自鳴得意、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2.國際意義: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成為全國范圍的執政黨。她依靠各族人民,發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並取得了巨大成就:一個初步繁榮昌盛的中國呈現在世界面前。

(1)萬隆集團擴展閱讀: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以及周恩來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宣布就職。

會議一致決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向各國政府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願與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建立外交關系。

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❷ 萬隆建材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萬隆建材集團有限公司
萬隆建材集團是一家集房地產開發、石材產業鏈運營、股權投資等多元化產業為一體的大型民營集團公司。公司發源地位於鄭成功的故鄉——中國福建南安,集團公司總部位於風景秀麗的濱海城市——福建廈門五緣灣商務運營中心。公司目前擁有員工近500人,其中高級管理層人員、設計師、工程師等逾100多人。公司秉承「誠信、敬業、創新、共贏」的經營理念,經過25年的不懈努力,已成功打造成一家現代化的集團公司。
集團旗下的福建省萬隆石業股份有限公司——位於世界石材之都中國福建省南安市水頭鎮,是國內知名的「石材明星企業」,總投資逾10億元人民幣,下屬7家子公司囊括礦山開采、生產加工、荒料貿易、石材幕牆設計與施工等業務范圍,是國內為數極少的幾家全產業鏈運營的石材公司。目前,公司正致力於香港H股的上市工作。
集團房地產管理中心自2003年起,先後在南京、廈門、沈陽等大都市打造大型商業及高端住宅樓盤項目,投資設立6家商業地產項目公司,為國內地方經濟建設投入新生動力,也成功塑造萬隆地產品牌的新形象!
萬隆東方匯富基金是一家專注於PE股權投資合夥制投資公司,專業致力於國內各行業優質企業的股權投資和上市服務等業務,是國內PE行業的新生力軍。2013年萬隆集團攜手央企———-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合作成立「中航國際廈門公司」,總投資15億元,涉獵土耳其、西班牙、義大利、墨西哥、巴西等國家的石礦投融資項目。假以時日,必將助力海峽西岸經濟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實現開放型經濟的新跨越。
未來,萬隆集團將本著「求實進取、開拓創新」的企業文化理念,堅持「協作共贏、榮辱與共」的團隊精神,融入新時代的經營潮流,並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在激烈的競爭中把握方向,不斷攀登新高峰,永葆萬隆蓬勃生機!
法定代表人:呂安泰
成立日期:1996-04-03
注冊資本:20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福建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505006118826710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製造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人員規模:私營公司
企業地址:南安市水頭鎮朴里工業區
經營范圍:銷售:建築材料;房地產開發;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但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的進出口商品和技術除外;對工業、建築業、商業、采礦業、服務業的投資。(以上經營范圍涉及許可經營項目的應在取得有關部門的許可後方可經營,在許可的范圍和期限內開展經營活動)

❸ 周恩來簡介

周恩來(1898~1976),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之一。原藉浙江紹興,1898年3月5 日生於江蘇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開學校畢業後赴日本求學,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思想發生重要轉折。1919年回國,9月入南開大學,在五四運動中成為天津學生界的領導人,並與運動中的其他活動分子共同組織進步團體覺悟社。1920年去歐洲勤工儉學。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堅定了共產主義的信仰。 1922年和趙世炎等組織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翌年改名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書記,為中共旅歐支部領導人。 1923年被國民黨本部委任為國民黨巴黎分部籌備員、國民黨駐歐支部特派員和代理執行部長等職,主持國民黨駐歐支部的工作。

1924年秋回國,在國共合作期間任廣東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第一軍副黨代表等職,並先後任中共廣東區委員會委員長、常務委員兼軍事部長,兩次參加討伐軍閥陳炯明的東征,創建了行之有效的軍隊政治工作制度。1927年3月在北伐的國民革命軍臨近上海的情況下,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趕走了駐守上海的北洋軍閥部隊。同年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在中共五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組,他任中共中央政治局臨時常務委員會委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後,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一起於8月1日在江西南昌領導武裝起義,任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1928年在中共六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後任中央組織部長、中央軍委書記。為保證中共中央在上海秘密工作的安全,為聯系和指導各地區共產黨領導的武裝斗爭,為發展在國民黨統治區的秘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這一階段的大部分時間內,他實際上是中共中央的主要主持者。

1931年12月,離開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據地,先後任中央蘇區中央局書記、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委員兼第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領導和指揮紅軍戰勝了國民黨軍隊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第四次「圍剿」。1934年10月參加長征。1935年1月在貴州遵義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對實際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並繼續被選為中央主要軍事領導人之一。1936年12月張學良和楊虎成發動武力拘禁蔣介石的「西安事變」後,任中共全權代表與秦邦憲、葉劍英等去西安同蔣介石談判,和張、楊一起迫使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促使團結抗日局面的形成。

抗日戰爭時期,他代表中共長期在重慶及國民黨控制的其他地區做統一戰線工作,努力團結各方面主張抗日救國的力量,並先後領導中共中央長江局、南方局的工作。他堅持國共合作,積極團結民主黨派、進步知識分子、愛國人士和國際友好人士,制止反共逆流,克服對日投降的危險。在1945年的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和毛澤東、朱德、劉少奇、任弼時組成了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抗日戰爭勝利後,為制止內戰率中共代表團同國民黨談判,並領導了國民黨統治區內黨的工作、軍事工作和統一戰線工作。1946年後,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代總參謀長,協助毛澤東組織和指揮解放戰爭,同時指導國民黨統治區的革命運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周恩來一直任政府總理,1949~1958年曾兼任外交部長;當選為中共第八、九、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十屆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政協全國委員會第一屆副主席,第二、三、四屆主席。擔負著處理黨和國家日常工作的繁重任務。1949~1952年他成功地組織領導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工作,到1952年底,全國工農業總產值均達到歷史的最高水平。1953~1957年「一五」計劃期間,他領導了以156個建設項目為中心的工業建設,為中國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1954年他提出建設現代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國防的四化目標,組織制定了《1956年至1967 年科學發展規劃》,推動了國家科技事業的迅速發展。1961~1965年為糾正「大躍進」帶來的失誤,扭轉經濟困難局面,他和劉少奇、鄧小平領導了國民經濟的調整工作,使國民經濟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他強調建成社會主義強國,關鍵在於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主張經濟建設必須實事求是,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積極穩妥,綜合平衡。他特別關注水利建設和國防科技事業發展,並為此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對社會主義時期的統一戰線工作、知識分子工作、文化工作和人民軍隊的現代化建設也給予特殊的關注,指導這些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績。

他參與制定和親自執行重大的外交決策。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他協助毛澤東指揮中國人民志願軍作戰,並擔負了後勤保障的組織工作,領導了中國代表團的停戰談判。1954年率中國代表團參加日內瓦會議,經過談判達成協議,使越南(除南方外)、寮國、柬埔寨三國的獨立獲得國際承認。他代表中國政府提出作為國與國關系准則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5年在萬隆會議上主張和平共處,反對殖民主義,提倡求同存異、協商一致,使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得到積極貫徹。他先後訪問過亞洲、非洲、歐洲幾十個國家,接待過大量來自世界各國的領導人和友好人士,為增進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友誼,擴大中國的國際影響做出了重要貢獻。

「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在非常困難的處境中,為盡量減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損失,使黨和國家還能進行許多必要的工作,勉力維持國民經濟建設;為保護大批領導幹部和民主人士,恢復和落實黨和國家的政策,作了堅持不懈的努力。他同林彪、江青集團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斗爭,在挫敗林彪、江青集團種種分裂和奪權陰謀活動中,起到了控制和穩定局勢的重要作用。他為開拓外交新局面,實現中美緩和、中日關系正常化和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做出了卓越貢獻。

1972年他被診斷出患有膀胱癌後,仍然堅持工作。在1975年的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代表中國共產黨重新提出在中國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目標,鼓舞了人民戰勝困難的信心。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極廣泛的悼念。由於他一貫勤奮工作,嚴於律己,關心群眾,被稱為「人民的好總理」。1976年4月清明節前後,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大批黨員、工人、學生、幹部甚至士兵和農民,為了紀念他,也為反對當時還當權的「四人幫」,舉行自發的集會,被稱為「天安門事件」,並發展成為全國性的反對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抗議運動,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在1976年 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奠定了群眾基礎。他的主要著作收入《周恩來選集》。

❹ 金鑼和雙匯哪個強

從公司規模上雙匯更大。雙匯擁有地除肉製品外的地產,物流,調味品,罐頭等。金內鑼除了主營業務容外,還有山松生物,金鑼醫院,現在又搞起大豆油,飼料品牌,都是圍繞自己產業鏈建的,但規模,利潤一般。

從冷鮮肉方面來說,金鑼更強,無論從金鑼冷鮮肉專賣店的規模,管理,產品上,金鑼都是鮮品行業老大,這也與生產基地有關,金鑼最早布局東北,掌控東北生豬市場,並在黑龍江,吉林建立多個屠宰基地,在山東也建立自己的養殖基地,另外金鑼還有一套完善的和養殖戶之間的合作協議,掌控了生豬市場,這方面雙匯就差多了。

(4)萬隆集團擴展閱讀

金鑼集團現有總資產108億元,員工3萬多人,擁有以山東、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湖南、四川等生產基地為主的生豬、肉雞屠宰及肉製品生產加工線,是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目前,金鑼集團已形成年屠宰加工生豬2000萬頭、肉雞2億只、年產肉及肉製品300萬噸的生產能力,是中國最大的生豬屠宰企業。金鑼集團擁有從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引進的高溫火腿腸生產線、低溫肉製品生產線、屠宰分割線。

閱讀全文

與萬隆集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
租賃表外融資 瀏覽:575
中國股票價格為什麼高 瀏覽:803
適合20歲怎麼理財 瀏覽:83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