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托普集團

托普集團

發布時間:2020-12-17 07:00:42

㈠ 托普集團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倒閉了嗎什麼時候倒閉的,具體點

法人 宋如華,公司倒閉了,這個我查過了
成功失敗一步之遙
有的東西可以重頭再來,有的一去不回,輝煌不再

㈡ TOP集團 CEO是誰

出生於浙江紹興的宋如華

「要想看見光明,也許得先經歷黑暗。」發明犯罪預警系統的海妮曼博士在《少數派報告》里對約翰·安德頓說。「上帝想讓誰滅亡,必先使其瘋狂。」西諺也說。但宋如華不信這些。他認為,自己可以創造一個完美的資本神話,一個完美無缺的「系統」,打破那些宿命。在托普這件事上,他就是神,就是上帝。
宋如華這位生於1962年4月的浙江紹興人,是一位少年才子———他1983年從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應用物理系畢業留校任教時年僅21歲,1989年,宋獲理學碩士學位,次年即被破格提拔為副教授,那年他28歲。原同事、現電子科大一教授表示,宋如華在教師崗位上表現相當出色,他思想活躍,演講極富煽動性,曾被學生評為最受歡迎的老師。1992年,當他拋下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的身份,以5000元資本下海8年後,托普集團總資產已經膨脹到號稱的100億元,年銷售額達50多億元,先後收購了上市公司原川長征(後改名為托普軟體)、金獅股份(後改名為炎黃在線、炎黃物流),還在香港創業板運作上市托普科技,在全國設立了27個軟體園區,擁有1.4萬余畝土地,成就了一個商界傳奇。宋甚至公開提出,要打造一個「托普經濟帝國」!一切就像一個完美的童話。只不過,它太完美了,就像《少數派報告》里那個天才般的預防犯罪系統,不由得奉命調查此事的聯邦調查局探員威特沃再三追問:「難道它就沒有一點漏洞?從不出錯?」再完美,童話終究只是童話而已。如此,不得不佩服宋如華心思之深沉機巧———直到2005年4月,宋如華已遠遁美國近一年,托普旗下所有企業幾乎都分崩離析,總額近30億元的債務黑洞橫亘在托普面前,人們仍然無從得知真相。有關托普經濟帝國的一切,仍像一道鐵幕。但事事有意外。原成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高勇被控受賄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出庭受審,宋如華因運作收購托普軟體及增發而向高勇行賄,此案被四川省檢察院反貪局查實,在檢察院起訴書中,在高勇、托普相關人員的供訴中,宋如華和托普謎案的真實面目終於掀開了一角。宋如華是2011年主動回國的,一入境便被逮捕。2013年4月10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原托普集團董事局主席、四川托普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原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宋如華,涉嫌挪用資金及合同詐騙罪一案。檢方稱,2000年6月,宋如華與楊宇、魯安利等8人,以各自名義作為股東設立浙江普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浙江普華),但均不出資,宋如華未經托普集團董事局和托普軟體的同意,挪用托普軟體1億元作為8名股東的注冊資本金,其中,宋如華占該公司股份64%;2000年8月,宋如華再次從托普軟體挪用1.86億元至浙江普華賬戶,使浙江普華注冊資本金增加至3億元,宋如華個人持有該公司股份比例增長至88%,之後浙江普華將上述款項以從事投資活動及往來款名義在托普集團、浙江托普公司等單位之間轉款。除了被控挪用資金外,公訴人還指控宋如華合同詐騙罪。宋如華當庭表示,指控與事實有重大出入。編輯本段發跡1992年,已破格當上副教授兩年的宋不再滿足:「我們的老師非常好、非常可貴,但他們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等著別人來加工資。」這年5月,宋如華以5000元開設了一間名為「教授電腦」的鋪面,當年,有個朋友讓宋如華代買三台電腦終端。宋如華騎著一輛三輪車去找實達電腦成都辦事處負責人,剛好趕上對方搬家,宋一到即跑來跑去地幫著搬家,結果三台終端人家預收款都沒收就讓他拿走了,宋充分利用實達電腦方面對他的好感,拿下了實達西南地區獨家代理權。這是宋如華真正賺錢的開始。後來,四川建設信託投資公司紅廟子證券營業部想搞電子顯示屏,打電話到電子科大詢問,接電話者將此信息轉給了宋如華。彼時的宋如華根本不懂什麼電子顯示屏,但他居然一口就應承了下來,從內蒙古、深圳買材料,幾個人10天10夜加班才弄好,這次收入是34萬。1994年,成都金牛區稅務局向托普訂購幾台電腦,後來擔任過上市公司托普軟體董事長的戴禮輝負責送貨安裝,在安裝時他偶然看到局長桌子上的一份文件,裡面提到了「金稅工程」,即引入一整套軟體系統,對增值稅的監控管理,戴立即飛報宋如華。宋則馬上趕到金牛區稅務局洽談合作事宜,最終得到了這筆大單,實際上簽單時托普手頭什麼軟體也沒有,回頭再找電子科大的技術人員開發。發現這個商機後,宋如華一鼓作氣拿下四川省內多個「金稅工程」項目。宋如華從巨大的成功中總結出了一條秘不示人的生意經:要做成大生意,就得和政府合作,政府機關龐大的采購「盤子」是一個巨大的生意來源。事實證明,這被中國企業家運用得極為嫻熟的手法在短期內雖然有效,卻有著致命的缺陷。那位資深副總裁總結說,這使托普形成了痼疾———過度依賴政府,對政府的能力過度迷信,而忽視了對市場本身的分析、了解,最終的危險是使企業的決策可能與市場大趨勢背道而馳。編輯本段資本狂人1998年前後,金錢,權力,帝國,派頭,成為宋如華的關鍵詞。1
宋如華
997年前後,宋如華就已經醉心於「弄一個上市公司」,並曾多次找四川省一位領導,但得到的回復是「不可能」。宋不死心,多次「反復匯報」,該領導發話說:「托普的宋如華還是一個幹事情的人,看看有沒有什麼資源可以給他。」宋又找到張育仁,張是原省體改委主任、省股份制試點領導小組副組長、省證券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1997年下半年,托普以極低代價,獲得了上市公司這一當時極為寶貴的融資平台。這年7月,中國證監會成都證管辦正式成立,原涼山州副州長高勇空降到成都證管辦任副主任,主管上市公司監管處和稽查處。高氏到任後曾參加四川省組織的30家重點民營企業座談會,由此認識宋。宋隨後到高勇辦公室「匯報工作」,雙方往來漸密。托普軟體增發的報告交到中國證監會後,高勇受命率隊核查,眼光犀利的高馬上發現了問題,認為,這個公司不應該被批准增發。宋如華與他的助手、後來亦曾擔任過托普軟體董事長的李智,先後多次到證管辦樓下的茶樓找高勇喝茶,到高勇辦公室匯報。此後,宋如華先後通過金雕廣告公司支付給高勇78.6萬元,部分以廣告費名義、部分以贊助高勇出書名義,部分以購買高勇著作的名義。高勇就此成了宋如華的「高參」,不僅沒有阻攔托普增發,還幫助托普「潤色」增發報告,在證監會對此有些躊躇之時,高勇還帶著宋如華到北京遍訪其通過人脈關系打通的高層,終於使托普增發通過。增發前幾個月,一位小股東給托普公司董事會寫了封信,該信刊登在2000年1月5日的《中國證券報》上,信中提了3個問題:「投資那麼多的項目,鋪那麼大攤子,是否有必要?能否真正產生良好的效益?作為投資人,風險實在太大了,不知你們替投資人考慮了沒有?」在那個記錄著蛇鼠一窩與IT激情張揚的年代,托普光環四射,誰也阻擋不了托普戰車「前進」的步伐。2000年5月,托普軟體以每股28.91元的高價增發了3380萬股新股,實際募集資金9.54億元,計劃投資項目10個。據宋如華資深副總裁說,錢到手後,宋曾長嘆:「如願以償」。資本市場的熱錢和國內IT概念的膨脹,終於讓宋失去理智。增發圈錢近10億元不久,當年下半年,托普聲東擊西,借殼江蘇常州金獅股份,填進「炎黃在線」的IT概念;2001年初,托普科技分拆至香港創業板上市。至2002年,托普即宣稱集團總資產超過100億元。編輯本段成功之道事業騰飛所謂「身正為師,學高為范」,宋如華在本職的教師崗位上發揮得相當出色。他在任教期間於《中國激光》、《光學學報》、《通信學報》、《Proc.SPIE》等中外學術雜志、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一百餘篇,部分論文被國外權威刊物索引摘錄,部分論文先後獲國家、省光電學會、科協優秀論文獎。1992年7月,宋如華率領兩名青年教師以5000元資金創辦托普公司。按照宋如華自己的話說,自己本來是「一輩子吃粉筆灰」的命,沒想到「一不留神」,便「溜下了海」。宋如華原來只是想把高校的一些項目外包到企業,騰出點時間精力自己搞科研,誰知他和托普剛巧趕上了90年代我國本土IT基礎產業發展的契機,托普的事業開始騰飛。托普一路從原來的應用電子項目起家,從一家只賣電子顯示屏的小公司開始,宋如華經過九年的苦心經營托普集團集合硬體、通信、網路、精密數控機械等技術與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融合系統集成、技術咨詢與IT服務於一體的高科技企業集團。90年代初中國本土企業自我掌握知識產權的專業軟體前景並不明朗。1994年,宋如華借鑒了海外的一些軟體發展的經驗,領導托普率先將目光轉向軟體開發,並研發出自主版權的稅務軟體,一炮打響。不久,企業的營銷渠道就從成都推廣到了全國市場。從「四五個人七八條槍」偏於成都一域的民營企業,發展今日擁有近30個軟體產業基地、50多家核心企業的大型應用軟體供應商之一,宋如華帶領托普集團在十年內累計銷售收入逾百億元,累計上繳利稅近4億元。僅2001年一年,托普就完成產值55億元,實現利稅6.86億元。隨後,宋如華進入最令人驚心動魄的資本運作。1995年,托普實行股份制運作,企業發展的步伐明顯加快,業務領域也急劇擴大。宋如華作為一個技術人才是個老手,作為資本運作卻是個新手,但是黃鶯初啼,托普前進的歌聲卻也是可圈可點。1998年4月,托普閃電入主上市公司「川長征」,借殼上市,出現了「托普軟體」。企業業務重組後股價一路攀升,令行家和分析師大跌眼鏡;2000年,托普旗下「炎黃在線」再次在深市買殼上市;2001年4月,「托普科技」又在香港創業板上市。托普形成了三家上市公司和另外七家核心企業為中心,總資產59億,凈資產35億的大型企業集團,在美國、澳大利亞、愛爾蘭、印度、新加坡以及我國香港特區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分公司和辦事機構。十年艱苦創業路,宋如華本人一路行來,吃盡苦頭,也收益滿滿。憑借企業的軟體概念和中國龐大的市場容量,宋如華的身價扶搖直上。例如托普集團在深圳上市的子公司中,宋如華擁有26%的股份。這些股份在.com高峰時期,就曾經為這位普通的大學教師創造了價值5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近6億的「紙上富貴」,宋如華也因此受到了《福布斯》中國富人排名的注意。與很多人名利雙收後甚囂塵上不同,宋如華面對財富保持著一份平靜的心態。《福布斯》排名公布後不久,他即向媒體指出,《福布斯》中國富人排名存在估算上的缺陷——作為一個上市公司的老總,他並沒有那麼高的身價。「《福布斯》實在太高抬我了。」他說。在中國現代民營企業的探索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個字眼:儒商。結束體腦倒掛的創業時代,高素質、高學歷的人才和技術產權、無形品牌入股出現在了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宋如華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為托普集團重大科研項目的負責人,宋如華主持了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其中包括不少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在長年的企業經營實踐中中,宋如華還實現了從一名技術專家向企業家、管理專家的成功轉變。宋如華倡導「以人為本,以技為魂,以市場為源,以管理為紐帶」的管理理念,順應市場的發展,企業不斷實施「超越式發展」。同時針對中國國有企業改造,他提出「一體化管理」的模式。他提出的建設中國軟體產業帶的思路及其逐步實施方略,對推動中國軟體產業的發展發揮了獨特作用。從圈錢到圈地,從圈地再到圈錢,「資本新人」宋如華晉身運作高手的速度快得驚人。從1994年6月開始,托普一口氣在北京、杭州、天津、武漢等城市設立了8家辦事機構;1995年底,托普的銷售收入達到4000萬元,5年之後,集團的銷售收入達到20個億;2001年,托普通過了SW-CMM3級國際認證,企業躋身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無聲無息之中,宋如華和托普將產業做大,企業開始了多元化。除了軟體產品被廣泛運用在稅務、醫保等公用事業部門及房地產行業,托普也涉足廣告業和房地產。幾乎是遵循所有多元化企業成長的慣例,托普也進入了金融服務業。2002年6月28日,由托普集團、四川托普科技發展公司、四川金融租賃股份、三通高科等股東共同投資1000萬元,非常低調地成立了普盛保險代理公司,這是四川省首家獲得保監會同意開業的專業保險代理公司。金融產業鏈到位之後,宋如華一償夙願,構想中的五大托普集團核心業務成型。托普集團公司,主營業務為計算機應用軟體;邁托普公司,主要發展「TOP」品牌產品;柯爾公司,主要向國內外IT產品製造商提供信息技術增值服務;托普教育公司,擁有托普大學、四所信息技術學院和一所培訓學院;托普金融公司則是以金融機構或內部金融機構為載體,運用各種金融工具,實現投資收益和資本增值,構建托普集團的資本平台。世上有三種「稀缺」資產:錢、土地和人。宋如華和托普不缺土地也不缺錢,唯獨缺的是企業自己培養的子弟兵,大舉招兵買馬亦是勢在必行。盡管步子是稍微快了一點,顯得不太穩健,但是無論如何,繞了一圈,宋如華又當上了「教師」——孔子有「弟子千人」,其中「賢者七十二」,宋如華則收了「門徒」五千,其中也必有不少精英,堪與孔聖人媲美了。編輯本段泡沫破滅打擊廣告
高勇被逮捕
在宋如華心中,托普之敗,最大的罪魁禍首是媒體,而不是自己膨脹的盲目擴張心態、急於圈錢的躁動。2002年,托普四處打廣告,聲稱要招聘5000名工程師———這是牛氣如微軟之流都不敢輕易出手之舉,隨即引來媒體廣泛質疑,由此引發銀行警覺,托普資金鏈斷裂。宋曾說,托普並非媒體質疑的那樣,沒有核心競爭力,「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圈錢,圈地,圈人,最終圈市場」。通過上市圈錢,通過出錢建軟體園與當地政府搞好關系,「以投資換市場」,通過高薪圈住國內最好的軟體業人才,「托普經濟帝國庶幾可成。」事件解析看起來完美的邏輯鏈條,組成一個完美的烏托邦。這個鏈條中,顛倒了因果關系———托普借殼川長征上市沒花多少錢,其時家底如何很難查證,但2000年托普開始在全國大建軟體園時,啟動資金居然只有不可想像的200萬元!要命的是,托普內部還掀起了「有錢就擺闊」的富貴病。宋如華資深副總裁透露,2000年托普集團僅一個月的財務支出就需要上千萬之巨,各種貪污公款、捲款私逃、公然吃回扣等現象屢禁不止,金額之高、輻射范圍之廣遠超出外界的想像。但市場已經不再是那個市場。2001年5月,光大證券就托普軟體股票發行發布的回訪報告稱,托普軟體10個項目實際投資總額約5.1億元———單個項目投資額最多的是9225萬元,最少的是914萬元。2000年托普軟體實現凈利潤8729.38萬元,超出盈利預測11.71%。2000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50,826.41萬元,上年27,422.14萬元,增長85.35%。然而,到2004年,托普突然報告,這些項目幾乎無一成功。面對群涌而至的質疑,2003年的一天,宋如華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反問記者,「我們那個時候認為(這些項目)都是對的,也沒有提供虛假數據,現在達不到預期目的……這個世界本來變化比較多,對不對?」2002年媒體風波驟起,引發的連鎖反應把托普推向崩潰邊緣之際,「曾經緊握的手,突然反變成拳頭。」原來的合作夥伴紛紛倒戈,銀行、地方政府與托普劃清界限、保持距離,托普高層內部的矛盾也公開化,局面已經不可收拾。請辭2004年3月,宋如華將托普軟體大股東之位,以2元錢價格賣給老部下,同時辭去托普軟體董事長之職。4月16日,托普軟體第一次集中披露了涉訟和擔保事項。同年7月8日,托普軟體又披露了一批未及時予以公告的涉訴案件,涉訴金額4.6億余元。公司公告稱,截至目前,公司累計涉訴金額(本金)179704.19萬元,佔2003年末經審計凈資產的179.79%。炎黃物流也披露了2002年11月至2004年1月期間發生的重大違規擔保事項,涉及金額28600萬元。炎黃物流還自查出12項未披露訴訟事項,大多與托普軟體相關,公司因連帶擔保責任被牽涉,涉及金額1.6億元左右。香港創業板公司托普科技,上市募集資金除了零頭外,全被抽空。具有歷史幽默感的是,宋如華曾經在1997年探望過的史玉柱成功翻身,反過來派健特高層到東部軟體園訪問,安慰宋如華。內外交困的宋如華為尋求心理解脫,還曾經到普陀山燒香拜佛,一次就掏出20萬元的香火錢。此時,宋如華已經很難找到心理的片刻安寧。編輯本段拯救托普拯救托普
漫畫宋如華是在2004年正式決定長居美國的。在此之前,他一直在深圳、美國奔波,企圖拯救托普。第一方案是江蘇炎黃物流10配6。這一方案原定2003年實施,旋即破產。第二方案是將托普目前盈利的教育產業、健康保健產業分拆上市,然後以售股資金填補托普系的黑洞。但香港托普科技前車之鑒,已經讓托普在資本市場上失去了基本的信任。宋奔走良久,並與新加坡投行接觸多次,最終無功而返。第三方案是將托普打包出售,尋找大買家,微軟就是其中之一。據稱宋曾多方努力,甚至委曲求全,此事還是不了了之。這時,宋如華明白,拯救托普已經是個不可能的任務。結束托普2004年3月,宋如華在美國通過越洋電話主持了托普控股集團最後一次董事局會議。會議很短,氣氛壓抑而沉重。宋感嘆:「現在外界都把屎盆子扣在我頭上,說我帶走了8000多萬美金,但一直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我說話,我感到非常痛心。」5月底,托普控股集團直屬董事局辦公室等「留守」員工以現金方式領取了最後一次工資,30餘人集體到黃山旅遊,正式結束了在托普的職業生涯,搬出上海東部軟體園,去了「炎黃通用」圖書公司,原董事局辦公室主任方燁出任董事長,總經理為原董事局辦公室副主任詹俊武,原主管信息化建設的兩個副總裁、原董事局辦公室(上海)一幹人員包括司機等悉數在冊。據說這是宋如華個人借錢給他們注冊的公司,業務自己做。而宋自己,亦在美國開了一家中文書店。還會回來宋如華他在走的時候說:「我一定會回來的.宋的老家紹興最出名的人物,是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他在慘敗後20年終於一雪前恥打敗了吳王夫差;宋如華能像他的老鄉一樣,東山再起嗎?《少數派報告》里那個關鍵證人阿加莎說:「我累了,我對將來的一切感到累了。」一個托普集團的資深員工贈與宋如華一段《金剛經》的偈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

㈢ 寧波北侖托普集團公司在哪

額,是拓普吧! 北侖有好幾個拓普,總部在黃山西路215號;
十拓普在龍潭山路
六拓普在壩頭西路,
二拓普在大港工業區
春曉還有一個。

㈣ 四川托普集團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介紹

四川托普集團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由現集團公司董事局席、首席執行官宋如華教授回創立於1992年7月18日,創業資金答5000元。目前已發展成為以信息技術增值服務為核心,集計算機軟體、品牌電腦、應用電子、通信、網路、精密機械等軟硬體的研製、開發、生產、銷售及其系統集成、技術咨詢與服務於一體的高科技企業集團。

㈤ 托普集團的現狀對其所開辦的上海托普信息技術學院的影響以及托普學院的前景

我就是遼來寧某個托普軟體自學院的學生。
我們畢業前去過四川成都的華迪實訓基地實習。那裡大概就是托普的本營了。

其實托普軟體公司已經倒閉了。
但在各地的軟體學院還在繼續,可以說從托普畢業的學生是沒有可能進托普集團的,因為它已經倒閉。

上海的托普椐我所知是個獨立辦學,我們這里是依靠當地大學的。 托普在各地的學院可以有兩條道路選擇,

1: 獨立辦學,自負盈虧,因為托普集團倒閉,學校只能自己養活自己,那麼,響應的學費一定會提高,或是擴大招生規模。

2:依附於各個高校的托普學院,如果沒有能力獨立,那就只能被當地的高校完全收編,改名換姓。

我們這里的托普比較垃圾,因為辦學時間短。
但上海的托普有積累,能好一些。

這個是上海托普的網站,可以去側面了解一下:
http://www.etop.com.cn/

我知道的,全說出來了。

㈥ 托普集團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托普集團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於1997年4月7日在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內登記成立。容法定代表人宋如華,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電子、計算計、通信設備(不含無線電發射設備)等。
法定代表人:宋如華
成立時間:1997-04-07
注冊資本:58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101001806778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成都市金牛區土橋工業區

閱讀全文

與托普集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
什麼是互聯網基金產品 瀏覽:688
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 瀏覽:211
外匯Ham 瀏覽:178
錢吧理財 瀏覽:684
中郵穩定收益A基金 瀏覽:851
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388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基金封閉期 瀏覽: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
租賃表外融資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