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流通股東與非流通股東的持股成本為什麼會有差異
非流通股東的股票是原始發行的,成本很低,有的只有幾毛錢,而流通股東的股票是通過一級市場或二級市場發行的,當然成本要高,
非流通股東可以通過配股,增發等來圈錢
㈡ 為什麼非流通股的股東持股成本低
你好,非流通股通常是上市前入股或者定向增發形成的,這時候的持股成本都相當低。一般說來上市前入股的成本,不超過每股1元錢,如果再加上分紅什麼的那就更低了。
㈢ 大小非解禁,哪些股東們的成本是不是很低啊,一元嗎
不一定。
上市公司創始人的持股成本應該是1元,但如果上市後有分紅,可能成本為負數。
㈣ 權益資本為什麼成本高,風險小,而債務資本成本低,風險大
首先你要明白一個前提,企業是獨立的法人,它的最重要的一點是財產獨立,也就意味著,股東的錢≠公司的錢。股東對公司的投資,要求的是公司經營的剩餘價值,也就是對凈利潤的分紅,從人的角度來說,這是收益,但是從公司法人的角度來說,這是用股東的錢必須要付出的成本。
接下來就是你的問題,為什麼權益資本的成本高於債務資本的成本。
首先就是樓上所說的所得稅的問題,利息費用是稅前可以扣除的,因此它是避稅的一種途徑,它不承擔所得稅的費用,僅僅負擔固定的利息費用,即本金*利率;而權益資本是剩餘價值,也就是目標利潤扣除利息費用,扣除所得稅之後的剩餘凈利潤,它承擔了利息和稅金費用,另外它要求的回報不是固定的,而是股利分配率。
舉例來說,今年公司目標利潤是200萬,利息50萬,所得稅50萬,凈利潤100萬,假如股利分配率是60%,就是我100萬要分60W給股東,而公司自己只能留下40萬用於來年的運營。如果今年公司利潤是300萬,我還是只需要支付50萬的利息,所得稅75萬,凈利潤175萬,分紅105萬,留存收益70萬。這樣就明顯了,我不管利潤多少,我要支付的利息是固定的,但是利潤多了,股東要求的回報也相應增加,對公司來說權益的成本自然就高於固定的利息了。風險也就顯而易見了,利息是要固定支付的,不管公司盈利多少,有沒有盈利,這個必須還,所謂的風險就是還本付息的風險,假如公司運營不善,沒有盈利,股東就不需要分紅,可以不用支付給股東,但是債務卻是必須要還的,如果還不上,資不抵債就有破產的風險,這也是債務風險大於權益風險的所在。
希望這個解釋你能看得明白。
㈤ 如何查大股東的持股成本
持有最大股數的股東占所有股數的比例
例如總數為100 第一大股東持有50 則持股比例為50%
㈥ 為什麼債務成本一般比權益資本成本低
權益資金就來是股東的投資自,債務資金就是借款。
股東投資設立公司當然是希望利潤最大化,能夠分配到的股利越多越好。否則就不會投資,而借款的話一般都是固定的利息,債權人只是希望能夠支付利息就可以了。
一個公司如果利潤小於需要支付的利息的話就沒有辦法生存了,股東就不會投資,所以股東要求的回報率一定高於債權人要求的回報率,所以為什麼債務資金成本比權益資金成本低。
(6)大股東成本怎麼這么低擴展閱讀:
債務成本的形成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是由於企業債務過重,經營效益又不好,當處於財務拮據狀態時,將產生財務拮據成本;另一方面是為使企業為股東謀利,達到企業價值最大化需要花費代理費用。代理費用使企業經營靈活性減少,效率降低以及監督費用增加而構成代理成本。
財務拮據成本和代理成本的增大,都會抵消因負債稅收屏蔽作用而增加的企業價值。因此,在籌資的稅收籌劃過程中,稅收成本的降低與控制企業的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必須緊密結合在一起,
不能盲目追求長期負債的高比例,而應在降低稅收成本與減少財務風險之間尋求企業的最優負債量,從而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稅收成本。
㈦ 十大流通股東持倉成本高於市場平均持倉成本的可以買么還是要買股東成本低於市場平均成本的呢
高於市場平均持倉成本的比較好,因為至少大股東虧損減持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大股東是盈利的,他要減持起來就有恃無恐了
㈧ 價格的低位為什麼大股東還是減持
價格的低位大股東還是減持,第一,說明大股東的持股成本非常的低,即使低價位減持回,也獲得了非常高的答收益。第二,說明了該股後續價格可能更低。三年前的萬億定增即將解禁了,目前大批量發行新股,有助於降低小盤股的市盈率,同時降低定增解禁後的拋壓。
㈨ 啥時候大股東的持股成本和散戶一樣了
這是不太可能的。大股東一般都是原始股東,成本每股1元。除非是後來通過並購或買殼進來的大股東,成本可能高於部分散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