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嘉凱城股東狀況

嘉凱城股東狀況

發布時間:2021-02-24 11:22:22

『壹』 恆大概念股有哪些

恆大概念股:

1、巨人網路(002558)

恆大人壽-萬能組合B持有12.0867萬股,占總股本0.18%。巨人網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上海征途網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網路游戲為發展起點,集研發、運營、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互動娛樂企業。

未來,巨人網路將定位為一家綜合性互聯網企業,將擁有互聯網娛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醫療三大核心業務。巨人網路堅持「一切以玩家為出發點」的宗旨精品戰略,致力於打造民族精品網游,為中國網路娛樂產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2、騰達建設(600512)

恆大人壽-萬能組合B持有3709.24萬股,占總股本3.64%。騰達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黃岩市政工程公司,創建於1972年7月。

1995年經省政府批准,改制組建成立集團公司,騰達集團是集市政、公路、建築、裝飾、軌道交通、房地產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建設企業集團、主要從事城市道路、橋梁、高架道路、污水處理、高速公路、房屋建築等工程,並已向投資領域和房地產業拓展。

3、中設集團(603018)

三季報顯示,恆大系持股1.71%。中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綜合性工程咨詢集團,前身為始建於1966年的江蘇省交通規劃設計院,集團先後榮獲300多項國家、部、省級科技進步獎、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和咨詢成果獎以及多項國際大獎,自2008年起成為中國勘察設計行業「五十強設計院」。

自2014年起成為「中國工程咨詢企業四十強」。集團系ISO9001認證企業和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2014年,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整體上市(中設集團,603018)。2015年,中設設計集團成立。

4、嘉凱城(000918)

受讓浙江國資持股份額,成為控股股東,累計持股52.79%。嘉凱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嘉凱城」)為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證券代碼SZ.000918,公司總股本18.04億。

嘉凱城具備多年的房地產開發及商業資產管理經驗,已經成功開發了大量中、高端房地產項目,產品線豐富,同時取得了在城鎮商業領域的先發優勢,建立了多個城鎮商業發展平台,已經在江浙滬等地發展了一批特色城鎮商業項目。

5、金洲管道(002443)

三季報顯示,「恆大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傳統組合A」、「恆大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萬能組合B」分別為其第三、第七大流通股東,合計持股比例4.96%,逼近5%的舉牌線。

浙江金洲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從事焊接鋼管產品研發、製造及銷售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是我國最大的鍍鋅鋼管、螺旋焊管和鋼塑復合管供應商之一,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浙江省工業行業龍頭骨幹企業。

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省級企業研究院、省級博士後工作站、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科技創新團隊等科研平台,建有國內先進的管道檢測試驗中心。

6、億利潔能(600277)

中報顯示,恆大人壽-傳統組合A現持有937.6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45%,位列公司第六大股東。億利潔能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內蒙古億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於1999年1月由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主發起人發起設立的股份公司。

公司於2000年07月04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上市。股票代碼:600277。注冊資本273,894.01萬元。

7、國民技術(300077)

恆大持股達4.95%,接近舉牌線。國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承擔國家「909」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工程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之一。

公司是承擔國家「909」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專項工程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之一,是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副會長單位,我國最早的商用密碼核心定點單位,多次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發改委信息安全專項以及國家「863」計劃重大課題,是國家發改委認定的集成電路設計研發能力支持企業。

8、智光電氣(002169)

恆大人壽-傳統組合A持有319.38萬股,占總股本比1.01%。廣州智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電氣控制與自動化領域里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高成長性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電網安全與控制設備、電機控制與節能設備、供用電控制與自動化設備及電力信息化系統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

公司已建立了以測控技術、電力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應用軟體技術為基礎的核心技術平台,形成了面向電氣控制與自動化前沿領域的產品布局。

9、金螳螂(002081)

恆大人壽-萬能組合B持有3099.97萬股,占總股本1.72%。公司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商資一批[2004]242號文和商外資資審字[2004]0082號批准證書批准,原蘇州金螳螂建築裝飾有限公司整體變更設立的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承接各類建築室內、室外裝修裝飾工程的設計及施工;承接公用、民用建設項目的水電設備安裝;建築裝飾設計咨詢、服務;傢具製作。承接各類型建築幕牆工程的設計、生產、製作、安裝及施工;承接金屬門窗工程的加工、製作及施工;木製品製作等。

10、雪迪龍(002658)

最新中報顯示:恆大新入駐位列第八大股東。北京雪迪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環境監測、工業過程分析、智慧環保及相關服務業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作為國內環境監測和分析儀器市場的先入者與領航者,公司業務圍繞環境監測、環境信息化及工業過程分析領域的「產品+系統應用+服務」展開。

產品始終定位於中高端市場,廣泛應用於環保、電力、垃圾焚燒、水泥、鋼鐵、空分、石化、化工、農牧業及科研等領域,並遠銷歐美、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國家和地區。

『貳』 000918嘉凱城股到底怎麼了

嘉凱城(000918)宣布易主恆大 後續增持以不失上市資格為限

來源:證券時報 撰寫作者:蒙湘林 發布日期:2016-04-28

在恆大宣布將控股收購嘉凱城(000918)後,被收購的一方嘉凱城也於今日正式公布股權轉讓公告。浙商集團、杭鋼集團和國大集團以每股3.79元的價格轉讓所持的52.78%的公司股份予恆大地產,轉讓價款合計36.1億元。由於此次收購觸發法定要約收購義務,嘉凱城還披露了恆大要約收購價格和數量,分別為4.21元和8.52億公司股份,要約收購額合計將達到35.9億元。
在披露控股收購之後,恆大是否會繼續增持嘉凱城股份成為焦點。截至目前,除本次要約收購外,恆大目前暫時未制定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嘉凱城股份的詳細計劃,但不排除收購人根據市場情況和嘉凱城的發展需求增持嘉凱城股份的可能,上述增持將不以終止嘉凱城的上市地位為目的。
一位業內人士解讀認為:"上述表述沒有明確表示恆大是否增持,但從目前回A的市場預期看,繼續增持顯然存在較高的可能性。同時,不以終止嘉凱城的上市地位為目的表明恆大未來肯定仍將保留嘉凱城這家A股的上市平台。"
要約收購(即狹義的上市公司收購),是指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買賣交易使收購者持有目標公司股份達到法定比例(《證券法》規定該比例為30%),若繼續增持股份,必須依法向目標公司所有股東發出全面收購要約。
此次要約收購價為每股4.21元,而此前嘉凱城的停牌前價格為4.58元,二者價格基本持平。此前,萬達商業宣布H股私有化時,其要約收購價為不低於48港元。這個價格正好是萬達商業H股上市發行價,比收盤現價38.8港元高出近24%。
此外,此次股權轉讓協議還規定了恆大的承諾事項。即恆大地產承諾對嘉凱城具有明晰的經營發展戰略;恆大地產具有促進嘉凱城持續發展和改善嘉凱城法人治理結構的能力;恆大地產承諾保持嘉凱城員工隊伍穩定。
嘉凱城還將繼續停牌。嘉凱城表示,由於公司目前可能存在正在籌劃的其他重大事項,但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經申請,公司股票自4月28日開市起繼續停牌,待上述事項確定後,公司將及時發布相關公告並復牌。

『叄』 止步4.95% 恆大「買而不舉」背後究竟什麼意圖

棟梁新材和中元股份晚間發布2016年三季報,恆大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傳統組合A和恆大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萬能組合B合計持股比例達到4.95%,接近5%的舉牌線。

而在棟梁新材和中元股份之前,已先後有金洲管道、國民技術、梅雁吉祥被恆大系買到了4.95%。且這幾個股票都是恆大在三季度新進的票,尤其梅雁吉祥作為去年「老妖股」,恆大買成了第一大股東。

(表格統計:中國基金報)

精準而詭異的4.95%

按照規定,投資者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時,應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3日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證券交易所作出書面報告,通知該上市公司並予以公告,俗稱「舉牌」,並且履行有關法律規定的義務,比如在舉牌後6個月內不能賣出股票,否則將視為違規。

對於機構來說,精準持股4.99%不僅可以迴避公告,降低行蹤曝光度,另一方面,還可以在增持減持行為上免受舉牌帶來的諸多限制。可以說,持股 「4.95%」 成為了一道進可攻退可守且又利益最大化的界線。距離舉牌一步之遙,卻引而不發躍如也。

未及舉牌線為持股機構增減持行動提供行事便利,股東可以隨時賣出股份而無鎖定期限,更不會形成短線交易。

不過,從過往案例來看,獲「准舉牌」個股後續被舉牌概率較大。此前恆大舉牌萬科A、新華聯舉牌北京銀行等等,均採用先逼近舉牌線、後觸及舉牌線的方式。相較直接舉牌,「准舉牌」這一動作頗受險資歡迎。

被恆大系看上的共同點:股權分散、無實控人、市值小

恆大此次主要是通過恆大人壽旗下恆大人壽傳統組合A和恆大人壽傳統組合B兩個產品以及恆大地產來持股。同時,在今年8月份還通過廣州市昱博投資有限公司、廣州市奕博投資有限公司、廣州市悅朗投資有限公司等幾家投資公司舉牌持股6.82%的萬科A。

從持股情況來看,恆大人壽並不像傳統險資買股票那樣,偏愛「大藍籌、低估值、高分紅」的框架,三季度恆大買入的股票不少是低市值、主營業務一般、股權分散、殼股特徵明顯的股票。而這類股票也深得游資的親睞。

而他們也有些共同之處,比如持股比例較分散、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均在10%以下、沒有實際控制人等。在估值指標方面,這些公司市值均相對較小。

具體來看,梅雁吉祥是一家主營水力發電的公司,長年是兩市第一低價股,業績平平,數度處於退市保殼邊緣,但其總市值並不小,目前是128億元。不過股權分散,無實際控制人。

國民技術主要從事超大規模信息安全晶元和通訊晶元產品設計的研發與銷售。此前「定增大王」劉益謙是國民技術最大單一股東,持股4.38%。而目前恆大已一躍成為國民技術第一大股東。公司目前處於無實控人狀態,股東持股比例極為分散。

棟梁新材為專業生產各種鋁合金型材、鋁裝飾板及PS版鋁基板的大型鋁業集團公司。該公司單一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僅為9.44%。而恆大重點入股的金洲管道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也僅為9.03%。這兩家公司的市值位於60億元至80億元之間。

此外,恆大人壽所投資布局的中設集團目前亦無實際控制人。

恆大打的什麼算盤?

1)高拋低吸炒股票

一邊清倉式甩賣,一邊4.95%精準買而不舉,許家印僅僅是在炒股票?

市場人士分析對選股寶APP表示,與徐翔操控股價,逼上市公司進行高送轉等搶錢,明目張膽的違法違規相比,許家印的招數顯得更加高明而老辣。

恆大在新季報前潛伏買入重組股,季報密集發布期,上市公司公告股東變化,進而形成無形的廣告,讓大家知道恆大進來了,而且還是直接逼近舉牌線,然後炒一輪之後能走的就走了,不能走的就減持,然後再去布局下一隻。而舉牌讓投資者認為是推動重組,這是恆大的最高明短線手法。

2)以保險為平台,拓展版圖

不過,一位私募人士不認同恆大僅是炒短線的行為,他告訴選股寶APP,「恆大買很多上市公司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做大集團公司,整合各個領域的資源串,公司做到一定規模後,都會走這種綜合類的模式,利用旗下的保險公司低成本融資,通過投資實現保值增值,拓展公司版圖」。

許老闆持股主要是通過恆大人壽旗下恆大人壽傳統組合A和恆大人壽傳統組合B兩個產品以及恆大地產來持股。由於資金成本足夠低,險資企業可稱為投資領域里「買方中的買方」,市場認為,恆大想對標的是生命人壽、安邦保險等企業,建立以保險為平台,服務多元產業的綜合體系。

這種模式在巴菲特身上特別明顯,保險業務不僅為巴菲特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巨額低成本保險資金,還讓他能夠通過伯克希爾這家上市公司,大規模收購企業或投資股票,伯克希爾公司的企業版圖越來越大,業務擴大到投資、新聞出版、能源、塗料、地毯、珠寶、傢具等多個行業,成為旗下擁有眾多子公司的綜合保險控股集團。

3)通過地方國資平台實現A股上市

還有人士向選股寶APP分析,像恆大這樣的行業龍頭,已經擁有了足夠強大資金實力和人脈儲備,其選擇通過地方國資平台實現A股上市。在其A攻城略地過程中,國資上市公司如嘉凱城、廊坊發展以及深深房A,都充分反映了恆大對地方國資平台的認可。

『肆』 國壽持股杭州銀行

截至2010年9月末,該抄銀行襲股本總額為167,141.6萬股,股東總數為1,828戶,其中法人股東131戶,自然人股東1,697戶。前十大股東持股情況:上表中,杭州汽輪、中國人壽等都是上市公司。另外在上市公司中,百大集團、嘉凱城、杭州解百也都持有杭州銀行的股權。信息,建議直接咨詢銀行官方。銀行官網:.cn/全國客戶服務熱線:95398/400-8888-508

『伍』 浙商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構成

公司由浙江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規模較大、實力雄厚的綜合性集團,與浙江國大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浙江勤業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嘉凱城集團名城有限公司、蘇泊爾集團有限公司、德邦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運作靈活,市場知度名較高的企業共同組建。
浙江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屬國有綜合性集團,擁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13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1家(嘉凱城:SZ000918),高等職業院校3所,員工近萬人,總資產規模超過450億元,涉及內外貿、房地產、酒店旅遊、物流、金融、教育等多個行業。自2004年起,浙商集團連續九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名列2011中國企業500強第248位。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國內頗具影響力的地方能源巨頭,主要從事電力、能源基礎產業的投資、開發、建設、經營和管理。公司總資產近1000億元,凈資產超過300億,是浙江省凈資產規模最大的大型省屬國有集團。
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服裝行業的龍頭企業,綜合實力列2006年全國最大500家企業排名第150位,連續六年穩居中國服裝行業銷售和利潤總額雙百強排行榜首位。
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最大的工業電器專業廠商之一,溫州商人與浙商精神的典型代表。現轄8大專業公司、2000多家國內銷售中心和特約經銷處,並在國外設有40多家銷售機構。連續5年名列全國低壓電器行業第一名,國際同行第三名。

『陸』 嘉凱城時代城股權全部轉讓還沒交房業主有風險嗎

你好,開發商股權轉讓,是股東層面的變化,不是合同主體的變更。房產開發公司仍然存在,需要按照原先簽訂的購房合同繼續履行。對業主理論上說是沒有影響的。
望採納

『柒』 杭州銀行股東有哪些上市公司

截至2010年9月末,該銀行股本總額為167,141.6萬股,股東總數版為1,828戶,權其中法人股東131戶,自然人股東1,697戶。

前十大股東持股情況:

『捌』 嘉凱城的發展沿革

嘉凱城原名湖南亞華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由湖南省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為主發起版設立,以乳權業和種業為經營主業,於1999 年6 月14 日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上市。
2006 年1月13 日,公司更名為湖南亞華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8 年12 月19 日,中國證監會批准了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和定向增發方案。
2009 年8 月31日公司股東會同意更名為嘉凱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變更為房地產投資及開發。

『玖』 小公司虧損大公司暴雷 地產正在加速出清

華夏幸福(600340)的債務違約,讓房地產潛藏的冰山再一次浮現至世人面前。
從泰禾集團(000732)至華夏幸福,大而不倒的神話破滅,預示著行業水大魚大蒙眼狂奔終成往事,未來將不得不修復昔日無序擴張留下的後遺症,越來越多市場參與者也將被殘酷淘汰出局。
日前,雲南城投(600239)發布公告稱,預計2020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7.5億元-23億元,扣非後虧損36.3億元-31.8億元。同一日,美好置業(000667)也發布業績預警,2020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凈利潤虧損4.3-5.5億元。
小公司暴雷尚在意料之中,大公司業績不達預期更讓市場憂慮。比如去年合同銷售漲幅領跑的中國金茂(000817.HK),以「2020年公司凈利潤將錄得40%-50%的下降」震驚各界;而保利發展(600048)則以個位數的業績增長讓資本市場大失所望。
分析人士稱,目前是房地產最黑暗的時刻,因這兩年結轉資源多數為17、18年的高地價項目,行業利潤率整體偏低,與此同時,此前擴張累積的債務也都在這兩年集中到期,「三道紅線」卡住企業再融資咽喉,洗牌在所難免。
大潮退去,虧損與暴雷逐漸浮出水面,房地產還是那個光鮮亮麗的行業嗎?
業績紅燈頻亮
房地產企業的業績預告不斷透露出凜冽寒意。
保利發展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452.62億元,同比增長3.93%;營業利潤522.51億元,歸屬股東凈利潤289.0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67%和3.39%。對比2019年超過40%的利潤增長,保利發展作為TOP5房企之一,交出的2020年答卷實在難以讓市場滿意。
同為五強房企之一的融創中國(01918.HK)在2月3日披露,公司去年錄得凈利潤同比增長35%,雖維持了頭部公司的體面,但這一增速仍是該公司過去四年來的最低數值。
大公司尚且不樂觀,小公司就徹底撕掉了業績的遮羞布。1月29日晚間,恆大系公司嘉凱城(000918)發布公告表示,預計2020年歸屬股東凈利潤虧損12.5億元,扣非後虧損12.8億元。同一日,大悅城(000031)公告表示2020年凈利潤虧損3.5億元-4.5億元,扣非後虧損4.5億元-5.5億元。
前一日的28日晚間,新華聯(000620)發布公告稱,預計2020年公司歸屬股東凈利潤虧損11億元-13億元,扣非後虧損11.5億元-13.6億元。同一日,恆隆地產(00101.HK)也發布公告稱,2020年歸屬股東凈利潤虧損25.71億港元。此外,還有包括天房發展、珠江實業等房企均發布業績預虧公告。
如果說小房企的滑落是因為本身承壓能力較弱,那麼規模房企的業績接連暴雷則引發了行業不小的震動。
1月20日,金隅集團(601992)公告稱,預計2020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億元-30.30億元,同比降低18%-27%;22日,招商局置地(00978.HK)公告稱,預期2020年歸屬於公司股東凈利潤將較去年同期減少約60%;25日晚間,金茂公告稱由於市場調控原因,將2020年度凈利潤做計提減值處理,導致當年凈利潤下滑40%-50%。

高地價魔咒
無論虧損亦或是利潤下滑,各公司給出的理由大同小異。以金茂和招商局置地為例,金茂表示計提減值的原因在於「房地產市場的調控等因素,導致項目售價不及預期」,招商局置地則表示「與2019年相比,2020年該集團結轉項目中低毛利項目佔比較高,所以整體毛利率同比下降」。
某券商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表示,2020年房地產行業出現大面積虧損或利潤下滑是預料之中的事,其核心原因在於2020年的利潤轉結基本來自於2018年前後所拿地塊,記得在2018年前後,全國土地市場火熱,高價地頻出,一些房企甚至在一年中多次拿到地王。
地價太貴,導致開發成本攀升,必然會出現毛利率、凈利率的下降,從而引發虧損或利潤的減少。
另一邊,土地成本的上漲並沒有帶來終端市場上房價的普遍上漲,尤其在嚴格執行限價的熱門城市,開發商所能運作的空間極為有限。深圳是限價的代表,2020年開始,深圳從嚴限價政策,官方明確提出,將通過「限價令」,避免部分樓盤價格過快上漲以及因結構性差異導致的價格波動而影響購房者預期。
在限價的作用下,一二手房倒掛明顯,「打新」屢禁不止,這導致了很多新房「賣不上價」,或利潤被大幅壓縮,甚至有大量項目因為開發周期長,資本成本高,不得不面臨虧損的事實。
以金茂為例,該集團憑借「金茂府」成功樹立起豪宅標桿的品牌形象,在多個城市也敢於重金拿高價地。2016年,該集團以83億奪得深圳龍華地王項目,土地成本高達5.6萬/平方米,2019年項目開盤時盡管銷售均價已超過10萬/平方米,但高昂的土地成本、三年的財務成本,以及豪宅所必須的建安成本,幾乎將項目利潤吞噬殆盡。
不拿地難受三天,拿地難受三年,高地價的魔咒成為房地產企業無法突破的宿命。上述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表示,最近兩到三年或許是房企即將面臨的一個漫長陣痛期,各家都需要苦練內功,盡早將2018年前後的高價地出手。
多位地產行業人士向第一財經坦言,房企並不喜歡高房價和高地價的現狀,因為房價上漲會受到調控打壓,但地價卻不會相應下調,最終的結果讓房企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
遺憾的是,作為房地產最重的一塊成本,土地價格並沒有走低的跡象。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7.6億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6%;銷售額17.36萬億,同比增長8.7%。同時,財政部公布2020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共計8.4萬億元,同比增長15.9%。更為關鍵的是,2020年土地市場繼續火熱,不少城市的房價漲幅已然跟不上地價漲幅。
洗牌陣痛期
當毛利率受制於土地成本之際,不少公司曾將業績增長訴諸規模擴張來實現,加大杠桿、提高資金周轉率,確保盈利空間。不過,隨著「三道紅線」融資新規的實施,規模增長的閘門已被關閉。
2020年9月,12家房企試點的「三道紅線」融資新規,企業按照「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凈負債率不得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三個指標獲得融資增量,如果同踩三條紅線,即使公司總資產和權益擴大,但債務總額將不得同比例增加。2021年初,「三道紅線」融資新規已普及至幾乎所有規模房企。
一位第三方機構地產分析人士指出,三道紅線的出台讓房企利用加杠桿手段進行規模發展的路徑被堵死,這將固化目前房企的排名,未來很難再有利用杠桿彎道超車的機會。
與此同時,針對房地產行業的管控趨嚴,使得資金開始變得謹慎,更傾向於流向財務盤面穩健的上市大型房企和杠桿比率較低的國有房企。
「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上的變化很明顯,國有企業憑借暢通的融資渠道和相對更低的融資成本,敢於在土地市場上出手。」一家中型地產公司高層透露,前幾年表現激進的民營企業變得謹慎,紛紛下調增長目標,畢竟保命比掙錢更為重要。
另一地產從業人士則向第一財經透露,其所在公司原本希望在最近兩年沖進TOP10行列,現在即便內部沒有徹底放棄,但已經不再公開提這個目標,戰略上也不再定硬性指標了。「反正這兩年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不過,在反復調控的地產江湖浸淫多年,資質優秀的房企並非只會坐以待斃,辦法總比困難多。
一家TOP20房企土地投資口的負責人稱,正加緊與國資背景的公司合作,具體方式是由國資企業出面拿地並解決融資問題,此後便由運營能力強的民企去操盤,畢竟在效率上,優秀的民營房企還是具備優勢的,而運營效率低下又往往是國資大公司的短板,雙方取長補短。據透露,一家頭部民營房企日前在江蘇先後摘得三宗地塊,便分別與三家國企合作開發。
回望2015年以來,民營資本憑借著杠桿資金的加持大肆擴張高速增長。彼時,一位央企地產公司負責人吐槽稱,不是我們太慢,而是他們太快。5年之後,畫風已轉,新的洗牌已經開始,且愈演愈烈。

『拾』 半年報成績單金融業最賺錢那嘉凱呢

時間進入8月末,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的年報披露工作已進入倒計時階段。證券時報數據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已有1950家上市公司交出了上半年的成績單。

其中,凈利潤同比增長的上市公司達到1421家,業績同比下滑的公司為527家,扭虧為盈的上市公司數量為106家,續虧的公司為115家,還有52家公司的凈利潤是由盈轉虧。

嘉凱城暫成虧損王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上市公司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虧損。例如,截至8月25日,已經公布2017年半年報的上市公司當中,嘉凱城以7.17億元的凈
利潤虧損金額暫時成為虧損王。不過,相較去年同期凈利潤-9.40億元,嘉凱城的虧損幅度已經減小。2017年上半年公司可結算項目及銷售收入減少,是嘉
凱城虧損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通過控制各項費用還是令虧損金額有所減少。

「虧損王」嘉凱城是恆大旗下的上市公司。2016年4月24日,恆大地產以36.1億元收購嘉凱城(000918)約9.52億股,占總股本
52.78%,成為嘉凱城的控股股東。今年2月6日,恆大地產與控股股東凱隆置業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恆大地產將其所持有的公司9.52億股,轉讓給其
控股股東凱隆置業。今年5月,已經完成相關股份的過戶登記,實際控制人仍為許家印。

金融也一直都是很賺錢的行業。

閱讀全文

與嘉凱城股東狀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
租賃表外融資 瀏覽:575
中國股票價格為什麼高 瀏覽:803
適合20歲怎麼理財 瀏覽:83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