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小板新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告書中是否需要披露業績預告
中小板新上市公司應在上市公告書中披露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末的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
㈡ 中小板上市公司業績預告修正公告最晚應於什麼時間披露
根據《創業板信息披露業務備忘錄第11號——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及其修正》的有關規定:
(1)創業板公司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時間在3月31日之前的,應當最晚在披露年度報告的同時,披露下一年度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時間在4月份的,應當在4月10日之前披露第一季度業績預告。
(2)創業板公司應當在7月15日之前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在10月15日之前披露第三季度業績預告,在1月31日之前披露年度業績預告。
(3)創業板公司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時間在3-4月份的上市公司,應當在2月底之前披露年度業績快報。
(2)齊心集團2019一季度預披露擴展閱讀
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包括當年及上年同期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總資產、凈資產、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等數據和指標,同時披露比上年同期增減變動的百分比,對變動幅度超過30%以上的項目,公司還應當說明原因。
業績快報制度提高了上市公司年度業績信息披露的及時性, 有助於積極推進中小投資者的信息知情權,能夠平衡因資金不對等而形成的信息不對稱現象。
此外,當財務數據出現差異30%以上的差異時,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需要予以說明,有利於中小投資者清晰地把握公司經營狀態的變化,從而有效把握可能的機會與規避潛在的風險。
㈢ A股2020年業績預增第一名是哪只股票
據iFind數據顯示,在1566家已披露半年業績預告的公司中,報喜的公司達到606家,其中近一半公司半年凈利潤翻倍。整體來看,兄弟科技、牧原股份、新五豐、萬集科技、大北農、英科醫療等公司半年業績名列前茅。乘著醫葯行業的東風,兄弟科技凈利潤暴增12764.24%,在今年上半年「一騎絕塵」。
據iF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滬深兩市共有1566家公司披露了半年業績預告,而報喜的公司達到606家,包括預增、扭虧和大幅上升,佔比達到39%。這其中,有近一半公司 半 年 凈 利 潤 預 增100%,兄弟科技、牧原股份、新五豐、萬集科技、大北農、英科醫療、欣龍控股、三利譜、歐菲光、星雲股份業績名列前10,凈利潤預增都在20倍以上。
(3)齊心集團2019一季度預披露擴展閱讀
2020年,A股盈利增速築底後將穩步回升﹔二季度穩增長政策將發力,資本市場改革突進﹔內外流動性全年趨松,二三季度相對更好。產業資本迎來中期拐點,外資流入主動性增強,兩者有望成為A股增量資金的主要來源。在宏觀經濟決勝、資本市場改革、企業盈利回暖的大環境下,A股有望迎來2-3年的「小康牛」。
2020年經濟杠桿約束將不再是強約束,科技創新、先進製造促進經濟發展成為2020年的全年主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房地產政策等會進行了積極的調整。2020年利率下降、資本市場改革、政策支持,將強化2019年的以科技為代表的牛市行情。
㈣ 中小板上市公司業績預告的披露時間有何要求
根據《中小企業板信息披露業務備忘錄第1號: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及其內修正》(2019年3月修訂)規定容,上市公司應在4月15日前披露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在7月15日之前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在10月15日之前披露第三季度業績預告,在次年1月31日之前披露本年度業績預告。新上市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上市公告書等發行上市公開信息披露文件中未披露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末主要財務數據的,應按上述要求披露業績預告。
㈤ 什麼情況下應該發布業績預告
根據深圳交易所《主板信息披露業務備忘錄第1號——定期報告披露相關事宜》第一節第一條規定:上市公司如預計公司本公告期或未來報告期(預計時點距報告期不應超過12個月)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出現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進行預告:
(1)凈利潤為負值;
(2)實現扭虧為盈;
(3)實現盈利,且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
(4)期末凈資產為負值;
(5)年度營業收入低於一千萬元。
根據深圳交易所《中小企業板信息披露業務備忘錄第1號: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及其修正》(2019年3月修訂)規定,上市公司董事會應密切關注公司的經營情況,如預計公司第一季度、半年度、前三季度、全年度經營業績出現以下情形之一的,應及時披露業績預告:
(1)凈利潤為負值;
(2)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
(3)與上年同期相比實現扭虧為盈。
一般而言,業績預告有兩種披露形式:一種叫做業績預告,另一種叫做業績快報。根據上交所和深交所有關規則有一定的不同,H股更是有不同。
業績預告主要是對公司當期凈利潤情況的預計;業績快報更加全面,一般應披露公司主要的財務數據。
業績預告披露的時間規定為:一季度業績預告 : 報告期當年的 4 月 15 日前;半年度業績預告 : 報告期當年的 7 月 15 日前;三季度業績預告 : 報告期當年的 10 月 15 日前;年度業績預告 : 報告期次年的 1 月 31 日前
㈥ 金正大什麼原因連續下跌
2019上半年,繼被審計機構「大信會計事務所」披露預付款項異常之後,金正大(002470.SZ)於8月28日公告的2019年中期業績再次觸「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從金正大披露的2019年中報來看可謂是「負號」一連串。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7.7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3.5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29億元,同比下降48.76%。
而對此,金正大給出了解釋:2019年上半年,國內經濟形勢依舊比較嚴峻。農業方面,農民種植積極性不斷降低,同時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環境保護及安全生產要求不斷提高等因素的影響,復合肥企業生產成本上升,盈利空間被壓縮。
其實,中期業績慘淡與公司上半年復合肥及原料產品營業收入大幅減少有很大關系,其復合肥銷售額已經連續兩年(2017-2018年)處於下滑狀態。
(6)齊心集團2019一季度預披露擴展閱讀
有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國際糧價持續低迷,原油處於低位,導致國內小麥、玉米價格都上不去,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於復合肥的需求還會繼續下滑,金正大的巨大產能可能將會有更多閑置」。
有意思的是,在銷售業績表現不佳的情況下,金正大2019上半年的銷售費用仍在增長,較去年同期上升15.17%至10.09億元。
不過,比起業績下降,更讓投資者與資本界擔憂的是金正大的某些款項問題。在金正大2018年年報中,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報告指出,「貴公司以預付購貨款的名義。
與關聯方諾貝豐(中國)農業有限公司發生大額資金往來。截止2018年12月31日,預付款項余額為37.14億元,截止審計報告日尚未收到貨物」。
中訪網獲悉,不僅是2018年度出現了支付預付款項後卻沒有拿到貨物的情況,大信事務所發現金正大在以前的年度也存在這種問題。
到了201919年一季報,金正大的預付款項再度飆升63.17%至85億,而一季度公司的營業收入只有43.89億,同比下降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