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借殼上市」和「買殼上市」有什麼區別
「借殼上市」和「買殼上市」沒有區別。
買殼上市又稱「後門上市」、借殼上市或內「逆向收容購」,是指非上市公司購買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權來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後注入自己有關業務及資產,實現間接上市的目的。
買殼上市的工作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收購公布前的工作,涉及收購大股東的股份,所需時間沒有一定,視乎買賣雙方的談判進度和收購者盡職調查的深入程度和進度而定;第二階段是收購公布後的工作,涉及向其他股東提出全面收購,需按照收購與合並守則指定的時間表進行。
(1)並購上市公司借殼上市擴展閱讀:
買殼上市的一般程序,整個步驟包含以下各項相關連之交易:
1、收購人購入上市公司的控股權(即30%或以上的股份,或低於35%但能給予收購人上市公司管理權的股份比例);
2、收購人注入新資產予上市公司,並將一些收購人沒有興趣經營的資產由上市公司賣給前控股股東;
3、收購人在取得上市公司30%或以上的股權後,須根據證監會的收購及合並守則向上市公司其他股東提出全面收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買殼上市
❷ 被上市公司收購後,上市公司改名,算借殼上市嗎
這個案例不算,原來叫元亨現在還叫元亨,,原來是燃氣現在還燃氣,沒改成元專亨工業或屬者其他。
1、看元亨是不是殼,2、母公司上市後做什麼動作
借殼是指一間私人公司 通過把資產注入一間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殼,Shell),得到該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一般會改名
❸ 收購一家上市公司和借殼上市有什麼本質區別嗎
收購一家上市公司和借殼上市有本質區別:
一、目的不同。股權收購是公司出資購買目標上市公司股東的股權,從而達到控制目標的目的;而借殼上市的目的是為了通過股權置換取得上市資格,從而在股市融資。
二、法律結果不同。通過股權收購,收購公司和目標上市公司都還存在,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注銷,只是目標上市公司的股東發生了變化;而借殼上市的結果是收購公司被注銷,然後通過其控股地位將目標公司改名為收購公司。
三、工商登記手續不同。股權收購需要在工商登記管理機關辦理股東變更登記;而借殼上市需要收購公司辦理注銷登記、目標上市公司辦理股權和名稱變更登記。
借殼上市的優勢是可以以上市公司增發股票的方式進行融資,從而實現上市的目的;劣勢是辦理手續繁瑣,時間長。
股權收購的優勢是公司以股東身份出現在目標上市公司中,承擔風險較小,劣勢是只能間接控制上市公司。
基於上述原因,從成本上講,借殼上市比股權收購高。
(3)並購上市公司借殼上市擴展閱讀:
股權收購操作流程
第一,起草、修改股權收購框架協議;
第二,對出讓方、擔保方、目標公司的重大資產、資信狀況進行盡職調查;
第三,制定股權收購合同的詳細文本,並參與與股權出讓方的談判或提出書面談判意見;
第四,起草內部授權文件(股東會決議、放棄優先購買權聲明等);
第五,起草連帶擔保協議;
第六,起草債務轉移協議;
第七,對每輪談判所產生的合同進行修改組織,規避風險並保證最基本的權益;
第八,對談判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或風險出具書面法律意見;
第九,對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供法律意見;
第十,協助資產評估等中介機構的工作;
第十一,辦理公司章程修改、權證變更等手續;
第十二,對目標公司的經營出具書面的法律風險防範預案(可選);
第十三,協助處理公司內部授權、內部爭議等程序問題 (可選);
第十四,完成股權收購所需的其他法律工作。
❹ 公司借殼上市及被並購注意事項
公司收購時需要抄注意以下問題:(一)注冊資本問題收購方需要分清實繳資本和注冊資本的關系,要弄清該目標公司是否有虛假出資的情形(查清出資是否辦理了相關轉移手續或者是否進行了有效交付);同時要特別關注公司是否有抽逃資本等情況出現。(二)公司資產、負債以及所有者權益等問題在決定購買公司時,要關注公司資產的構成結構、股權配置、資產擔保、不良資產等情況。同時,公司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也是收購公司時所應該引起重視的問題。公司的負債中,要分清短期債務和長期債務,分清可以抵消和不可以抵消的債務。資產和債務的結構與比率,決定著公司的所有者權益。(三)收購方在收購目標公司時,需要對公司的財務會計制度進行詳細的考察,防止目標公司進行多列收益而故意抬高公司價值的情況出現,客觀合理地評定目標公司的價值。
❺ 通過收購能否控制一家上市公司,與借殼上市有什麼差別嗎
收購一家上市復公司和制借殼上市的本質區別:
買殼上市的企業首先需要獲得對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而借殼上市的企業已經擁有了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
1,具體來說,借殼上市的一般做法是:
第一步,集團公司先剝離一塊優質資產上市;
第二步,通過上市公司大比例的配股籌集資金,將集團公司的重點項目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
第三步,再通過配股將集團公司的非重點項目注入進上市公司實現借殼上市。
2,而買殼上市可分為買殼--借殼兩步走,即先收購控股一家上市公司,然後利用這家上市公司,將買殼者的其他資產通過配股、收購等機會注入進去。 總結來說,買殼上市的企業首先需要獲得對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而借殼上市的企業已經擁有了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
❻ 借殼上市與反向收購有何區別
借殼上市與反向收購的區別:
一、含義不同:
借殼上市是指一間私人公司透過把資產注入一間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得到該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通常該殼公司會被改名。借殼上市,是很多中小企業謀求發展,實現資本變現的一種重要手段。
反向收購是指非上市公司股東通過收購一家殼公司(上市公司)的股份控制該公司,再由該公司反向收購非上市公司的資產和業務,使之成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原非上市公司的股東一般可以獲得上市公司70%-90%的控股權。
二、實現方式不同:
借殼上市就是想上市的公司通過收購、資產置換等方式取得已上市的ST公司的控股權,這家公司就可以以上市公司增發股票的方式進行融資,從而實現上市的目的。
反向收購通過買殼,對上市公司「殼」資源進行重新配置的活動,實現間接上市。
三、報告的主體不同:
借殼上市,由於借殼企業的資產、負債甚至連同人員、業務和經營資質一起進入選為「殼」公司的上市主體,該上市公司個別財務報表的報告主體因此而發生重大變化。
反向收購,一般無需同時進行整體轉讓或重大資產出售,實際購買方的資產、負債、人員並沒有注入所購買的上市主體,只是取得了對該上市公司的控制權,被購買的上市公司作為經營主體持續經營,該上市公司個別財務報表的報告主體不會因此而發生重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