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不是很清楚!
B. 中糧系特大重組嗎
中糧集團與中紡集團7月18日在京正式啟動戰略重組,中紡整體並入中糧成為中糧全資專子公司。與此同屬時,中糧公布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方案。
中糧中紡的戰略重組是中糧集團整合國家糧油行業資源又一關鍵舉措。中糧中紡同處農糧行業,糧油業務國內市場規模分列第一和第三。重組後,中糧國內油脂加工產能將達2400萬噸,整體市場份額提升至18%,成為國內第一,位居全球油脂加工企業產能前列。重組後的棉花業務產業鏈條,占據全球近10%市場份額。雙方覆蓋全球主要產區和銷區的經營網路對接,將進一步完善中糧全球布局,在糧油領域具備更強的上游掌控能力、物流保障能力、綜合加工能力和市場覆蓋能力,有利於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服務國家糧食安全。
C. 中糧期貨的中糧集團簡介
貿易
中糧集團長期從事糧油食品進出口貿易,是中國最大的進出口企業之一。截至2003年,中糧集團進出口額累計1,468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累計785億美元,進口總額累計683億美元。
1992年以來,伴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中糧集團加快戰略調整,大力實施實業化、國際化、集團化、多元化經營戰略,有力地促進了公司由傳統外貿代理企業向產業化經營的跨國企業轉型,逐步發展成為一家集貿易、實業、金融、信息、服務和科研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目前,中糧集團已形成了以糧油食品加工業為主體,兼顧相關行業的發展格局。食用油脂、飲料、酒類、啤酒麥芽、麵粉、巧克力、金屬包裝等業務在國內佔有領先地位。中糧產品「福臨門」食用油、「長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梅林」罐頭享譽大江南北,中糧投資的凱萊系列酒店也躋身世界酒店集團300強。此外,中糧還是可口可樂在中國的主要裝瓶商。
重組、改制與上市
1999年上半年以來,中糧集團實施重組、改制、上市的發展戰略。集團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在公司內部建立全球視野的資源配置體系、管理架構和運行機制,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實現資本利潤最大化。通過重組、改制,集團進一步強化核心業務和核心競爭力,同時組建了中糧糧油進出口公司(主營糧油糖政策性貿易業務)、「中糧國際」(香港上市公司,主營糧油食品生產加工業務)、「鵬利國際」(主營地產投資和酒店管理,2003年退市)、中糧發展有限公司(主營非上市業務)和「中糧金融」(主營人壽保險、保險經紀、期貨等業務)5大經營中心。其中,「中糧國際」發展目標是成為中國和亞太地區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和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食品工業的主要渠道。
D. 中糧屯河2015年8月是否重組
中糧屯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於2015 年 5 月29日(星期五)下午15:30-17:00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 e 互動」網路平台(http://sns.sseinfo.com)召開2014年度業績說明會。公司董事長夏令和先生、副董事長、總經理李風春女士、總會計師趙瑋先生、董事會秘書蔣學工先生出席了本次說明會。
投資者就公司的經營情況、財務狀況、未來發展方向等事項進行提問,公司進行了回答,具體問題及回答情況如下:
一、投資者問:請問大股東還會繼續減持公司股份嗎?集團公司減持公司股份是出於什麼目的?
答復:中糧集團減持公司股票是中糧集團正常的經營決策行為。
二、投資者問:請問公司業績為什麼這么差,糖價漲價對公司是利空嗎?是不是你們把幾年的糖全在期貨市場賣掉了,所以糖漲價對公司反而是利空?
答復:2014年全國糖產業,成本價格低於市場價格,全行業虧損100多億,使公司業績下降;糖漲價,對公司利潤增加有積極意義。公司制定了嚴格的套期保值制度,並一直按規定操作。
三、投資者問:請問貴公司今年的主要規劃有哪些?是否繼續增加海外業務和海外收購?
答復:公司未來發展以B2B業務為主公司(主要是指企業對企業之間的營銷),重點發展食糖業務,不斷提升食糖生產和精煉加工能力,建設成為國內具有競爭優勢和行業內有影響力的全產業鏈食糖企業;番茄業務方面,控制產能規模,以原料和客戶為中心建立成本競爭優勢,實現產業內涵增長,打造成番茄專家。如有海外業務收購等相關事宜,公司會及時發布公告。
四、投資者問:請問中糧集團國企改革進展如何,為什麼改了這么多年,始終沒有結果?
答復:2014年7月15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宣布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試點企業之一。截止目前,中糧集團國企改革具體方案還未形成。
五、投資者問:華孚是否會注入屯河?何時注入?
答復:2014年11月26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以下簡稱「華孚」)整體並入中糧集團,成為中糧集團全資子企業。華孚公司並入中糧集團,有關部分食糖產業和公司構成同業競爭,但是,由於華孚並入中糧集團是國資委主導下的行政性整體並入,為了保持企業穩定經營,中糧集團正在按照國資委要求穩妥、有序推進重組規劃工作,待重組方案明確後,中糧集團再提請公司對華孚事項進行決策。
E. 中糧地產重組失敗為什麼股價還漲
暫時定義為技術性反彈。
F. 中糧戰略概述
整合資源運作
在中糧,董事長寧高寧奉行著通用電氣公司前CEO韋爾奇成長法則 「要麼第一,要麼第二,要麼你就把它整好,要麼就賣掉,要麼就關門」。 對於中糧,「國有企業、外貿企業、多元化企業以及轉型企業,」每一個都存在危險,既要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里,又要強調專業化的優勢,因此,寧高寧確定了企業的發展戰略,轉型為以產業、實業為根本的企業,同時搞有限相關的多元化,對企業進行全方位的整合。如對中糧三個長城葡萄酒進行了系統整合,在終端銷售上統一,突現品牌的組合力量;如利用自身的優勢,大力發展乙醇和生物能源;並購新疆屯河、收購深寶恆、對中谷的合並、進軍保險行業等等,一系列的並購和重組都突出了中糧在資源方面的整合運作,如有些是為了拓展產品線、有些是為了控制上游原材料、有些是為了進入成長性的行業,能夠與企業的發展形成協同。為了進一步推進對中糧的整合,最近中糧油大手筆分拆,將食品飲料與農產品各行其道,其中中糧油將主攻食品與飲料業務,公司名稱也將從「中國糧油國際有限公司」改為「中國食品」。 而分拆出來的以農產品加工業務為主的「中國糧油」將在香港主板獨立掛牌。分拆完成後,中國食品的核心業務將分拆包括四大部分:一是主要從事生產、裝瓶、分銷及銷售的可口可樂飲料酒類業務;二是主要從事生產和銷售「長城」 和「華夏」等品牌的紅酒及白酒以及紹興酒;三是以「金帝」為主的巧克力和其他糖果產品;四是「福臨門」、「Fortune」及「四海」品牌為主的小包裝食用油業務。中國糧油的核心業務則包括生物燃料和生化業務、油籽加工、大米貿易及加工、啤酒原料、小麥加工業務等。
編輯本段發展成長戰略
綜觀中糧的業務范圍,目前主要是三大主業:食品加工與製造;糧油、食品貿易,糧油糖期貨及物流;保險、酒店、房地產開發經營,整個中糧已形成了以糧油食品加工業為主體,兼顧相關行業的發展格局。對於這些行業,則分別由四大板塊承擔:一是中糧糧油進出口公司,從事糧油、食品的貿易,主要是進出口業務,也有部分轉口業務;二是中糧國際,從事糧油食品的生產加工與製造,包括福臨門食用油、金帝巧克力、長城葡萄酒、中糧麵粉、中糧麥芽等系列產品;三是鵬利國際,從事以凱萊酒店為代表的房地產、酒店業務,迄今已在國內開發500多萬平米的物業;四是金融板塊,包括期貨經紀、財務公司、中英人壽、中怡保險,從事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嫁接服務。對於中糧的發展成長之道,主要是:
協同多元化戰略
中糧從進出口貿易商轉型進入實業化發展階段以來,目前所從事的主要行業有:食品製造業、房地產業、酒店業、金融業、保險業、生物能源等,這些業務之間都是一種協同關系,如根據公司的戰略定位及各業務之間的協同效應,對公司現有業務及集團相關業務進行評估和檢討,通過內部成長和外部擴張的方式獲取長期成長動力,對公司內部進行資源整合,包括品牌、渠道、研發、生產、物流、采購以及組織架構等。如在食用油方面,已形成市場的主導,從自主福臨門到控股魯花,到開發高端的滋采,形成了系列化品牌,有效形成了品牌區隔;如重組中谷,加強了在農產品流通領域的優勢;進軍生物能源,既利用了自身的優勢,又有國家對能源戰略的支持,其發展空間巨大;利用資本進入保險和地產,通過強大的資本實力來整合產業,多元化投資,專業化經營,產生了較好的協調效應。如在房產行業,中糧在收購深寶恆完成以後,把優質房地產開發業務注入深寶恆;並利用深寶恆現有土地資源,在寶安區以租賃廠房或其他合適形式,設立糧油食品、包裝等產品的生產加工基地,把深寶恆發展成為集物流、倉儲、貿易、采購、地產物業為一體的上市公司。
集團化戰略
從目前中糧對所屬五大業務群及下屬公司的管理模式上看,整個中糧都在實施集團化發展戰略,都是採取控股和收購等方式,利用資本杠桿來整合產業,進而形成具有協同效益的價值鏈和供應鏈整體。當然,在集團化戰略過程中,中糧的集團文化、集團核心競爭能力、集團的統一形象等還沒有效形成,雖然旗下的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都獲得了較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但集團品牌形象還有待完善。
編輯本段中糧集團遠景
「既不能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里,但也要強調專業化的優勢」,對於中糧的未來發展,需要打造中糧資本以外的核心競爭能力,因為中糧作為國內糧油行業龍頭企業,其行業競爭力並不強,業務發展也不夠穩定。競爭手段較少,競爭重點主要局限於產能、布局上,而缺乏對供應鏈各環節管理、人才、產品、品牌、技術、資源等要素的完整整合,贏利模式、供應鏈競爭、公司治理與管理系統、企業文化模式等核心競爭力的缺失可能是中糧目前最大的隱痛。 隨著進一步的放開市場和來自國外的競爭,中糧集團應該進一步打「組合拳」,培育自己的「芯」,進而在日益國際化的市場格局中不斷健康成長。實施行業聚焦,產品聚焦,並不斷創新,走「行業一體化」和「市場多元化」的道路;跨地域經營,合理集中與分散資源,提升與建立管控能力和系統,引導內部人力資源發展,追求穩定投資回報;規范化經營,集約化整合,系統化流程,規范化制度,確保優勢競爭地位。 正如董桓所言,中糧的核心能力塑造既要內斂,即以企業戰略定位為基礎,以專業化發展為手段,從中糧現有的品牌、人才、市場網路等具有相對競爭優勢的核心資源切入,帶動企業知識庫、創新機制、管理、文化、資源、技術、服務等其他核心資源整合,建立獨立的研發系統、有效的管理平台、系統化的公司治理和管控體系、先進適用的企業文化,提高集團管理運作能力和創新吸收能力,發揮「沃爾瑪」式效應。又要外展,即以核心競爭力為目標,通過市場手段來獲得企業所需要的核心技術源或掌握核心技術源的人才;與具有互補優勢的企業建立戰略聯盟或並購具有某種比較優勢的企業和團體。中糧現在的並購整合和未來可能的國際化不過是外展的一種手段和過程。因此,在這個過程中,中糧要警惕外展時所帶來的種種危機和巨大風險,只有當有了足夠強大的整合能力、糾錯能力和平衡能力,才能確保外展成功。
G. 中糧集團有幾個分廠
中糧集團簡介
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糧」、「中糧集團」,英文簡稱COFCO)於1952年在北京成立,是一家集貿易、實業、金融、信息、服務和科研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橫跨農產品、食品、酒店、地產等眾多領域。1994年以來,一直名列美國《財富》雜志全球企業500強。
貿易
中糧集團長期從事糧油食品進出口貿易,是中國最大的進出口企業之一。截至2003年,中糧集團進出口額累計1,468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累計785億美元,進口總額累計683億美元。
1992年以來,伴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中糧集團加快戰略調整,大力實施實業化、國際化、集團化、多元化經營戰略,有力地促進了公司由傳統外貿代理企業向產業化經營的跨國企業轉型,逐步發展成為一家集貿易、實業、金融、信息、服務和科研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目前,中糧集團已形成了以糧油食品加工業為主體,兼顧相關行業的發展格局。食用油脂、飲料、酒類、啤酒麥芽、麵粉、巧克力、金屬包裝等業務在國內佔有領先地位。中糧產品「福臨門」食用油、「長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梅林」罐頭享譽大江南北,中糧投資的凱萊系列酒店也躋身世界酒店集團300強。此外,中糧還是可口可樂在中國的主要裝瓶商。
重組、改制與上市
1999年上半年以來,中糧集團實施重組、改制、上市的發展戰略。集團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在公司內部建立全球視野的資源配置體系、管理架構和運行機制,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實現資本利潤最大化。通過重組、改制,集團進一步強化核心業務和核心競爭力,同時組建了中糧糧油進出口公司(主營糧油糖政策性貿易業務)、「中糧國際」(香港上市公司,主營糧油食品生產加工業務)、「鵬利國際」(主營地產投資和酒店管理,2003年退市)、中糧發展有限公司(主營非上市業務)和「中糧金融」(主營人壽保險、保險經紀、期貨等業務)5大經營中心。其中,「中糧國際」發展目標是成為中國和亞太地區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和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食品工業的主要渠道。
中糧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和實力雄厚的食品生產商,享譽國際糧油食品市場,在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農產品貿易、生物質能源開發、食品生產加工、地產、物業、酒店經營以及金融服務等領域成績卓著。
中糧集團擁有50餘年的國際貿易經驗,是中國糧油食品市場與國際市場之間最重要的橋梁,是小麥、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農產品進口、出口的主渠道。
中糧集團積極投身於生物質能源的開發,作為國內生產燃料乙醇的先行者和主要提供者,努力為國家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中糧集團致力於為13億中國人民提供營養、健康的優質食品,在葡萄酒、精煉食用油、麵粉、大米、啤酒麥芽、番茄製品等行業居中國領先地位,旗下的 「長城」葡萄酒、「福臨門」食用油、「金帝」巧克力、「黃中皇」紹興酒、「中茶」茶葉等品牌和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中糧集團還是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在中國最重要的合作夥伴,生產和銷售可口可樂系列飲料。
中糧集團投資開發的海南三亞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開發區被外國遊客譽為中國的夏威夷。中糧投資建設的商用寫字樓、民用住宅,也在市場上受到歡迎。中糧集團旗下的凱萊國際酒店集團是世界酒店300強之一。
「中糧國際」是中糧集團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中糧集團在國內還擁有「中糧地產」、「新疆屯河」、「華潤生化」、「豐原生化」等4家上市公司。
H. 中糧集團和華潤集團現在屬於國家哪個部委或者部門管轄
中糧被列為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之一。
1999年上半年 中糧開始實施重組、改制,並在回香港整體上市。
1998年底答 中糧被列為中央大型企業工委管理的163家國有重點企業之一。
1996年9月 中糧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成立,迅速躋身中國十大期貨經紀公司行列。
1994年以來 中糧連續入選《財富》全球企業500強。
1993年 中糧先後收購兩家香港上市公司,分別更名為「中國食品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食品」,後更名為「中糧國際」)和「鵬利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鵬利國際」)。
1992年以來 在歷年中國最大500家進出口企業排名中,中糧一直名列前茅。
1992年10月 北京凱萊大酒店開業,中糧進入酒店經營領域。
I. 中糧人事調整,是不是重組前兆
中糧系,重組很有必要,正在籌劃,無具體時間表。屯河還是值得長線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