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海爾集團的企業概況

海爾集團的企業概況

發布時間:2021-02-20 23:40:29

⑴ 簡單介紹海爾集團背景

海爾集團是全球領先的整套家電解決方案提供商和虛實融合通路商。公司1984年創立於青島。創業以來,海爾堅持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創新體系驅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從一家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家用電器製造商之一。2013 年,海爾集團全球營業額1803億元,在全球17個國家擁有7萬多名員工,海爾的用戶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8年3月,海爾第二次入選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的「十大世界級品牌」,2008 年6月,在《福布斯》「全球最具聲望大企業600強」評選中,海爾排名13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國企業。2008 年7月,在《亞洲華爾街日報》組織評選的「亞洲企業200強」中,海爾集團連續五年榮登「中國內地企業綜合領導力」排行榜榜首。2008 年海爾入選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編制的《中國購買者滿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四。海爾已躋身世界級品牌行列,其影響力正隨著全球市場的擴張而快速上升。
2012年03月24日,「2012年全國企業管理創新大會」在北京舉行,海爾「以自主經營體為基礎的人單合一-管理」模式在全國451項管理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國家級企業管理創新成果獎一等獎第一名。2012年8月8日,第六屆中國品牌節揭曉年度品牌中國總評榜,海爾榮獲「2012品牌中國華譜獎」,連續六年獲此殊榮。
2012年9月10日,美國財經雜志《福布斯》發布2012年「亞洲上市公司50強」排行榜中國家電業海爾挺進50強,連續兩年入圍該榜單。2012年9月17日,第18屆中國品牌價值研究結果在英國倫敦揭曉。海爾以962.8億的品牌價值位居榜首,連續11年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排行榜。
2012年11月,在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等共同發起的「中國管理全球論壇暨中國管理模式傑出獎」頒獎典禮上,海爾集團榮獲「中國管理模式傑出獎」之戰略遠見獎。2012年12月,張瑞敏獲得了瑞士洛桑IMD商學院將「IMD管理思想領袖獎」

⑵ 海爾集團的創使人,公司概況,成功經驗拜託各位了 3Q

海爾是20世紀中國出現的奇跡之一。創立於1984年崛起於改革大潮之中的海爾集團,是在引進德國利勃海爾電冰箱生產技術成立的青島電冰箱總廠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名牌戰略」思想的引領下,海爾經過十九年的艱苦奮斗和卓越創新,從一個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壯大成為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美譽的跨國企業。 海爾集團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國內到海外的發展業績,可以濃縮在下面這組數字中: 2003年海爾全球營業額實現806億元,是84年的22988倍;2002年,海爾躍居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之首。 19年前,工廠職工不足800人;2002年,海爾不僅職工發展到了3萬人,而且拉動就業人數30多萬人; 1984年只有一個型號的冰箱產品,目前已擁有包括白色家電、黑色家電、米色家電、家居集成在內的96大門類15100多個規格品種的產品群。在全球,很多家庭都是海爾產品的用戶。 用戶的忠誠度是與海爾產品的美譽度緊緊聯系在一起的,19年間,海爾的無形資產從無到有,2003年海爾品牌價值評估為530億元,蟬聯中國第一品牌;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價值評估機構之一的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00個品牌》報告揭曉,中國海爾唯一入選,排在第95位。排行榜上,可口可樂榮登榜首,麥當勞排名第二,諾基亞排名第三。 海爾產品依靠高質量和個性化設計贏得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2003年,海爾獲准主持制定四項國家標准,標志著海爾已經將企業間競爭由技術水平競爭、專利競爭轉向標准上的競爭。在國內市場,海爾冰箱、冷櫃、空調、洗衣機四大主導產品均擁有30%左右的市場份額。在海外市場,據全球權威消費市場調查與分析機構EUROMONITOR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按公司銷量統計,海爾集團目前在全球白色電器製造商中排名第五,按品牌銷量統計,海爾躍升全球第二大白色家電品牌。海爾集團堅持走出國門創名牌,目前,已建立起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設計網路、製造網路、營銷與服務網路。現有設計中心18個,工業園10個(其中國外2個,分別位於美國和巴基斯坦;國內8個,其中5個在青島,合肥、大連、武漢各有一個,海外工廠及製造基地22個)。營銷網點58800個,服務網點11976個。海爾產品已進入歐洲15家大連鎖店的12家和美國10大連鎖店。在美國、歐洲初步實現了設計、製造、營銷三位一體的本土化布局。其中國外最大的工業園在美國南卡州,2000年3月,美國本土生產的海爾冰箱已經進入美國消費者的家庭。 隨著海爾國際化戰略的推進,海爾與國際著名大公司之間也從競爭向多邊競合關系發展。2002年1月8日和2月20日分別與日本三洋公司和台灣聲寶集團建立競合關系,實現優勢互補、互換市場、資源共享、雙贏發展。 2002年3月4日,海爾買下紐約中城格林尼治銀行大廈這座標志性建築作為海爾在北美的總部,表明海爾品牌已初步得到了美國消費者的認可,海爾要在美國紮下根去。2003年8月20日,海爾霓虹燈廣告在日本東京銀座四丁目這一黃金地段點亮,這是中國企業第一個在東京銀座豎起的廣告牌,也成為中國企業在海外影響力上升的標志。 2002年,海爾通過在產業領域創出的品牌的信譽進入金融業,在金融領域迅速啟動,發展順利,海爾控股的青島商業銀行進入良性發展,2002年成立的保險代理公司,海爾紐約人壽保險合資公司,財務公司,為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奠定基礎,為集團日後的發展搭建更為廣闊的舞台。 19年前,海爾名不見經傳;19年後,海爾美譽飄香:美國《家電》雜志統計顯示海爾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家電企業;英國《金融時報》評選「亞太地區聲望最佳企業」,海爾名列第七;美國科爾尼管理顧問公司也將海爾評為「全球最佳運營企業」。同時,張瑞敏也獲得了中國企業家目前在全球范圍內的最高美譽,1999年12月7日,英國《金融時報》評出「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業家」,張瑞敏榮居第26位。2003年1月,著名的英國《金融時報》發布了2002年全球最受尊敬企業名單,海爾雄居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第一名。2003年8月美國《財富》雜志分別選出「美國及美國以外全球25位最傑出商界領袖」, 在「美國以外全球25位最傑出商界領袖」中,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排在第19位。 近年來,海爾已經有十幾個成功的案例進入哈佛大學、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日本神戶大學等著名高等學府的案例庫,成為全球商學院的通用教材,這在中國企業界是唯一的。這標志著海爾已經從19年前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管理方法發展到以自己的創新管理進入國際管理界的前沿。 是什麼因素促使海爾能夠高速持續的發展呢?在海爾即將跨入世界五百強之際,作為一名海爾員工,我感到無比自豪,身在海爾,耳濡目染海爾文化氛圍,深切感受企業文化對海爾發展的核心推動作用,所以,作為經濟學專業畢業生的我選擇《海爾企業文化的特點及作用》作為論文題目進行研究論述,從中既可以學到經濟問題研究的方法,同時探討海爾企業文化的特點及其對發展的作用,對其他企業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第一章 企業文化的基本原理、基本體系 要研究海爾企業文化的特點及作用,首先必須理解企業文化的基本原理及基本體系,現分別闡述如下:

⑶ 誰知道海爾的概況 ,使命 ,宗旨

服務宗旨:用戶永遠是對的 ,24小時電話守候!一站到位式服務
海爾服務承諾:
只要您撥打一個電話,剩下的事由海爾來做。
海爾企業的目標:
名牌戰略階段(1984年—1991年)
特徵:只乾冰箱一個產品,探索並積累了企業管理的經驗,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結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多元化戰略階段(1992年—1998年)
特徵:從一個產品向多個產品發展( 1984 年只有冰箱, 1998 年時已有幾十種產品),從白色家電進入黑色家電領域,以「吃休克魚」的方式進行資本運營,以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規模做大,把企業做強。
國際化戰略階段(1998年—2005年)
特徵:產品批量銷往全球主要經濟區域市場,有自己的海外經銷商網路與售後服務網路, Haier 品牌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譽度與美譽度。
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2005年— )
特徵:海爾在當地的國家創造自己的品牌,海爾品牌在世界范圍的美譽度大幅提升。國際化戰略和全球化品牌戰略有很多類似,但是又有本質的不同:國際化戰略是以中國為基地向全世界輻射,但是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是在當地的國家形成自己的品牌。國際化戰略階段主要是出口,但現在是本土化創造自己的品牌。
海爾將進一步全面推進企業國際化戰略,爭取早日實現進入世界500強的宏偉目標!
使命和價值觀:
使命:海爾集團創全球知名品牌!
價值觀:真誠到永遠!
企業管理:1.海爾定律(斜坡球體論):企業如同爬坡的一個球,受到來自市場競爭和內部職工惰性而形成的壓力,如果沒有一個止動力它就會下滑,這個止動力就是基礎管理。以這一理念為依據,海爾集團創造了"OEC管理"即海爾模式。2.80/20原則,即管理人員與員工責任分配的80/20原則。即"關鍵的少數制約次要的多數"。 市場觀念:"市場唯一不變的法則就是永遠在變","只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市場"、"賣信譽不是賣產品"、"否定自我,創造市場"。 創名牌方面:1.名牌戰略:要麼不幹,要干就要爭第一。 2.國門之內無名牌。質量觀念:高標准 精細化 零缺陷優秀的產品是優秀的人干出來的售後服務理念: 用戶永遠是對的。海爾發展方向:創中國的世界名牌品牌理念
國門之內無名牌
如果在國內市場做得很好,不進入國際市場,那麼優勢也是暫時的。
資本是船 品牌是帆
企業是人 文化是魂
國門之內無名牌
海爾在美國設廠的時候,有人在媒體上發表一篇文章,題目叫《提醒張瑞敏》,上面說:別的企業到美國投資都不成功,海爾去了也很難成功。這個提醒,應該說是善意的。但對海爾來講,為什麼還要美國去?美國的勞動力很貴,每個小時至少要10美金,這還是沒有任何技術的工人報酬 ,比國內要高得多。但是為什麼還是要去?加入WTO,必須要這么做。
有人會說:「中國是世界的工廠,美國人都跑到中國來設廠,海爾反而跑到美國去?」這是兩個概念:因為外國跨國公司來設廠,他缺乏的是中國的市場資源和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其它的什麼也不缺。但對中國企業來講,除了廉價的勞動力,你一無所有。資金和技術都無法和他們抗衡。如果你等待在這,他們到中國來設廠,有一天他把在中國的優勢也佔全了,包括廉價的原材料和人力資源。你就什麼都不是。你連中國也站不住腳。所以,海爾去美國是一種逆向思維,一定在美國市場獲取海爾所沒有的、先進的技術和資金。海爾也可以在當地上市,所以通過本土化,可以使品牌在每一個地方都會有競爭力。這就是海爾形成本土化的品牌,海爾不受制於人。

⑷ 海爾的企業簡介

海爾集團是世來界第二大白源色家電製造商、中國最具價值品牌。海爾在全球30多個國家建立本土化的設計中心、製造基地和貿易公司,全球員工總數超過5萬人,已發展成為大規模的跨國企業集團,2007年海爾集團實現全球營業額1180億元。

海爾品牌旗下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熱水器、電腦、手機、家居集成等19個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其中海爾冰箱、洗衣機還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首批中國世界名牌。

⑸ 海爾集團的現狀

海爾現在是多元化發展,好似要把重點放在青島的房地產行業上,這是不太明智的行為。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嘛,你可以參照下國企的情況。

⑹ 海爾公司發展狀況

海爾集來團是世界第四自大白色家電製造商、中國最具價值品牌。海爾在全球30多個國家建立本土化的設計中心、製造基地和貿易公司,全球員工總數超過5萬人,已發展成為大規模的跨國企業集團,2007年海爾集團實現全球營業額1180億元。
海爾從1995年起開始其多元化道路,希望以多元化戰略來謀求企業的高速增長。目前該公司已經從產品多元化,進入了產業多元化經營的格局。海爾的多元化戰略使其從事的業務從家居用品到手機,從生物制葯到物流,從餐飲到金融——涉及的產業讓人目不暇接。2003年全球營業額達806億元。回首早年,海爾在家電領域的相關多元化策略曾經取得了成功,憑借「服務支撐品牌」這一核心競爭能力,該公司很多家電產品位列市場的第一集團軍。

⑺ 海爾公司簡介

是世界白色家電第一品牌、中國最具價值品牌。海爾在全球建立了29個製造基地,8個綜合研發中心,19個海外貿易公司,全球員工總數超過6萬人,已發展成為大規模的跨國企業集團。

⑻ 海爾集團到底是個什麼性質的公司

海爾集團(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個股份制公司。

中國海爾創立於1984年,經過30年創業創新,從一家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全球家電第一品牌。海爾秉承銳意進取的海爾文化,不拘泥於現有的家電行業的產品與服務形式,在工作中不斷求新求變,積極拓展業務新領域,開辟現代生活解決方案的新思路、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引領現代生活方式的新潮流,以創新獨到的方式全面優化生活和環境質量。

中國最有價值品牌研究,始於1994年,由睿富全球排行榜資訊集團與北京名牌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共同研究並發布,自2002年海爾集團以489億元(人民幣)的品牌價值首次問鼎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榜首以來,2012年,海爾集團以962.8億元(人民幣)連續11年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

2014(第20屆)中國最有價值品牌研究揭曉,海爾以品牌價值1038億元繼續穩居中國百強品牌之首,連續13年蟬聯最有價值品牌榜第一名。

2015年1月27日,「Brand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發布,海爾集團位居家電行業榜首。

參考資料:http://ke..com/link?url=S74MCX5z33nwKZxLOaNnJk-u2yqP3--ptq2rEa-_qfEzTRpGg5XD6L0FONZd9

⑼ 海爾公司的市場概況

冰洗,熱水器領先優勢擴大,電腦地產突飛猛進,空調電視手機吸塵器燃氣具表現還可以,其他有些業務還不明朗。

⑽ 海爾集團的發展歷史

海爾集團是在1984年引進德國利勃海爾電冰箱生產技術成立的青島電冰箱總廠的基專礎上發展起來的國家屬特大型企業。海爾集團在總裁張瑞敏提出的「名牌戰略」思想指導下,通過技術開發,精細化管理、資本運營,使一個虧空147萬元的集體小廠迅速成長為中國家電第一名牌。

創業初期,只有一個產品,全廠職工不到800人,現在海爾擁有42大門類8600餘規格品種的名牌產品群,職工2萬多人。海爾從引進冰箱技術起步,現在依靠成熟的技術和雄厚的實力在東南亞、歐洲等地設廠,並實現成套家電技術向歐洲發達國家出口的歷史性突破。

拓展資料:

海爾集團公司(簡稱:海爾),於1984年在青島創立,是一家生活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從開始單一生產冰箱起步,拓展到家電、通訊、IT數碼產品、家居、物流、金融、房地產、生物制葯等領域,從製造產品逐漸轉型為製造創客的平台。

公司旗下青島海爾(股票代碼:600690)和海爾電器(股票代碼:01169)兩大平台上聚合了海量創客及創業小微。

閱讀全文

與海爾集團的企業概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
860日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373
房奴如何理財 瀏覽:803
南昌住房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427
國盛華興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22
工行貴金屬掛單四種 瀏覽:918
主力資金進出散戶資金進出指標公式 瀏覽:880
報雷理財 瀏覽:898
廣信股份股票 瀏覽: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