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的權利,可以選董事、董事長,你股份太少了可能沒什麼話語權,如果股份佔比多了,能夠對上市公司實現控制,那麼你就可以左右這個公司,如果你黑心一點(像賈躍亭那樣)可以掏空這個上市公司
B. 公司上市後股東的好處有哪些
不要歡迎補充,你的A和B兩種情況演算法都不對
1、上市要求申報時候股本至少3000萬,上市的時候至少5000萬,你們公司只有1000萬,未來必然會增資,如果是資本公積或留存收益轉增,那麼你持有的股票將同比增加數量但百分比不變,也就是5萬股的數字在上市之後一定不再存在了;
2、中國的公司上市,要求是增量發行上市,禁止存量發行,因此,上市那個時點,必然由外部股東新增股本,那麼你的比例0.5%必然被稀釋,也就是0.5%的數字在上市之後也一定不存在了。
基於以上2點,你的A和B都不對。
首先,你當初入股公司的時候公司規模還小,凈資產(請自行搜索凈資產的含義,這是會計概念)和入股數一致,也就是1000萬,你占其中的5萬。而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規模變大了,凈資產必然增長,除非你們公司價值1億的固定資產都是借錢買的,所以你的5萬股雖然沒變,但由於凈資產的上升,對應價值必然有所上升,假設凈資產是2億,也不能說明你的股票值100萬,因為凈資產只是個財務概念,真正能值多少錢是市場說了算(每年虧1000萬的公司凈資產也不不一定是負數)。所以你想知道股票現在值多少錢其實意義不大,因為一定不準,而且上市後一定比現在的作價高,如果一定要作價,那麼每股凈資產乘以持股數就是你股票的價格,即持股價值=(凈資產/1000萬股)*5萬股,我相信這個數一定沒多大。
上市之後的股價如何估計:拋棄繁瑣的公式,我給你個結果,股東收益=每股收益*市盈率*持股數
其中:每股收益是你們公司上市前一年凈利潤除以總股數;市盈率你可以參考和你們公司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持股數要視最終你們公司把股本擴大到多大,然後乘以0.5%(你不參與增資的情況下)。這其中,上市前一年凈利潤估計你估計不出來,市盈率目前波動性較大,持股數還要看股東大會決策。你覺得麻煩嗎?如果要粗算,其他都不要,也需要了解你們公司近幾年凈利潤和你們公司的主營業務還有要上什麼板塊,才能粗算。上述信息不清楚的情況下,我覺得誰也不可能給你算一個精確的價格區間。
最後,上面估計出來的價值,是上市時點的價值,而不是你賣出的時點,如果你和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沒有親屬或其他關聯關系,也不是董監高,那麼你的股票上市後要鎖定1年,1年以後,股價跑到什麼樣的位置,和現在基本上沒什麼關系,或者說存在很秘密的關系。
C. 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收入有哪些
分紅,如果公司經營的好,分紅的話,就可以根據股份得到相應的分紅了
大股東持有很多股份,不是那麼容易能全部變現的,只能賣以點點,並且要隨時公告買賣情況,不是想賣就可以賣的,更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全部變現的
D. A股市場上現在哪些上市公司中大股東手裡握有大量的優質資產的股票是哪些
除了上面大盤的銀行股【都是大象,波動幅度小】,還有蘇寧電器、美的電器、五糧液、中興通訊、中信證券、中遠航運、保利地產、烽火通信、中聯重科…都是大股東看好的優質股。
E. 上市公司一般福利怎麼樣
有人歡樂有人愁。除了公司的高管,大多數一般化,5萬這樣子。
F. 上市公司十大股東有什麼好處
什麼是股東抄?普通就是贊襲公司裡面股票的成分。有多少。那麼十大火鍋就是。你的股份占的比較多的那十個人唄。那麼前。分紅就多,話語權就高。當然還有那種ab股的。只參與分紅,不參與公司的運營。還有的以前公司股份多,一旦上市股份就會被西施。所以要拿公司裡面的核心股份。也要注意一些文件的簽訂,否則很容易被踢出公司的核心層。
G. 企業福利待遇最差的上市公司企業有哪些
當然大啊,上市公司的工資待遇和福利待遇都比一般企業的要好,如果上市公司資金周轉不過來,可以去市場融資的
H. 進入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有什麼權利
股東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權出席股東大會並有表決權,也指其他合資經營的工商企業的投資者。
相關權利:
知情質詢權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有權查閱、參照公司章程、股東會決議記錄、董事會會決議、監事會會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有權查閱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公司債券存根、股東大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財務會計報告,對公司的經營提出建議或者質詢,董事、管層人員應當如實向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不得妨礙監事會或者監事行使職權;有權知悉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從公司獲得報酬的情況;股東(大)會有權要求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列席股東會議並接受股東的質詢。
股東在向工商部門行使上述知情權,調取相關資料時應當向工商部門提供自己的身份證件。工商部門要求提供其他證明股東身份的材料如股東證書的,股東可以申請公司協助製作並出具。鑒於利害關系,股東不希望在查詢工商檔案資料時被公司知悉的,也可以請律師代理查詢。隱名股東不適用證件查詢工商信息的方式。因為工商部門無法直接核實股東的真實身份。隱名股東查詢公司工商登記資料只有通過公司協助或者律師代理查詢。
決策表決權
股東有權參加(或委託代表參加)股東(大)會並根據出資比例或其他約定行使表決權、議事權。《公司法》還賦予對違規決議的請求撤銷權,規定:股東如果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會議召集程序、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或者決議內容違反公司章程的,股東可以自決議作出之日起60日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
選舉權
股東有權選舉和被選舉為董事會成員、監事會成員。
收益權
股東有權依照法律、法規、公司章程規定獲取紅利,分取公司終止後的剩餘資產。
解散公司請求權
《公司法》第183條規定,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10%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股東代表訴訟權
「股東代表訴訟」,是指公司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執行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而公司又怠於行使起訴權時,符合條件的股東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提起損害賠償的訴訟。
(1)機理: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代理性,具有公益性目的。有別於共同訴訟(代表人訴訟)以及集團訴訟。
(2)原告資格:有限公司的任何一名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180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代表公司提起訴訟。
(3)被告范圍:一類是《公司法》第152條規定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另一類是第152條第三款規定的「他人」,即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符合條件的股東也可以提起股東代表訴訟。這里的「他人」應當包括任何侵犯公司利益的自然人和企業,例如大股東、實際控制人,或不法侵佔公司資產的債務人等。
(4)責任事由:具有違反第六章規定的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的行為(原因),該行為導致了公司損害結果的發生。
(5)舉證責任:在歸責原則上規定了「過錯責任」,原告方舉證。
(6)前置程序:股東在一般情況下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訴,而應先徵求公司的意思,即以書面形式請求監事會(監事)或董事會(執行董事)作為公司代表起訴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他人。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或者董事會、執行董事收到前款規定的股東書面請求後拒絕提起訴訟,或者自收到請求之日起30日內未提起訴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股東可以依照上述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7)訴訟結果歸屬:歸屬於公司,而不是股東個人。股東只是按照其股權比例的數量在財務上分享因勝訴帶來的股東收益。
注意: 股東代表訴訟解決了過去在公司權益保護方面的主體的缺位問題。
直接索賠權
全名為對董事或高管的直接索賠權
當董事或者高管的個人行為對股東個人造成直接的利益損害,股東有權直接向董事或高管進行索賠。
優先權
股東在公司新增資本或發行新股時在同等條件下有認繳優先權,有限公司股東還享有對其他股東轉讓股權的優先受讓權。
提議召集權
全名為臨時股東會的提議召集權
在非股東會的正常召集時間,但是又有特別情況時,為了能夠更大程度的擴大公司利益和實現股東利益,若符合一定條件時,股東可以提議召集臨時股東會。
I. 對上市公司來說大股東是個人好還是集團好
對上市公司來說大股東是個人還是集團無所謂,主要看大股東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