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主要有色金屬基地在哪個城市
一)鋁工業:哈爾濱、隴西、重慶是全國三大鋁加工基地。上海、天津、北京、武漢、長沙、西安、成都等城市也都有鋁加工工業。(二)銅鎳工業:鎳在我國是新興的重要有色金屬,鎳礦資源大部分集中分布於甘肅金川。此外還有吉林、四川會理、新疆喀拉通克礦等。金川是一個罕見的、特大型的多金屬共生礦,鎳儲量居世界前列,銅儲量僅次於江西德興、西藏玉龍銅礦,居全國第三,鈷僅次於攀枝花,居全國第二位。金川有色金屬公司是一個特大型的冶金化工聯合企業。(三)鉛鋅工業:相對集中分布於南嶺、滇西、川滇、秦嶺—祁連山和內蒙古狼山等5個地區,開發條件較好的還有柴達木盆地的北緣。「七五」按照「發展中南、加速西北、開發西南及放開沿海、鞏固東北的方針」進行布局。株洲是1949年後新建的最大的以鉛鋅冶煉為主的重有色金屬冶煉中心,還有韶關、沈陽冶煉廠和葫蘆島煉鋅廠。礦石開采中心有湖南常寧水口山、臨湘桃林,雲南的會澤,遼寧柴河鉛鋅礦等。在建的有西北廠壩鉛鋅礦(四)錫:中國是最古老的產錫國家之一,錫是傳統的出口物資。我國錫礦儲量居世界前列,礦區與東南亞各國及其他等國的錫礦區構成著名的環太平洋錫礦帶,為世界錫礦的重要供應地。全國錫礦集中分布於雲南、廣西、廣東和湖南等省區。其中,雲南和廣西佔全國總儲量的90%以上。雲南個舊是最大的產錫基地,稱為「錫都」,產量佔全國70%以上,但由於開采歷史悠久,礦石品位和產量不斷下降。最近在滇西又發現了不少新的錫礦床,為雲南錫業的繼續發展提供了條件。廣西大場是全國第二大錫礦基地。
2. 中國重要錫礦成礦模式
亞洲東南部錫礦儲量佔世界錫礦儲量的一半以上,其中以砂錫礦儲量為主(Taylor,1979),而中國錫礦床則以原生錫礦為主。在歐洲和澳大利亞錫成礦作用為海西期(Taylor,1979;Stemprok,1986),在羅得西亞、巴西、非洲東南部和中部,錫成礦作用為前寒武紀(Schuiling,1967;Schneider and Lehmann,1977;Lehmann and Lavrean,1988),在亞洲東南部和玻利維亞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錫成礦作用為中生代和新生代(Taylor,1979;Schneider and Lehmann,1977)。在中國錫成礦作用從前寒武紀一直到喜馬拉雅期都有,其中燕山期(中生代)為錫礦床形成的最重要時期,雪峰期(新元古代)、海西期、印支期和加里東期次之。
盡管有一些礦床及成礦作用被證明與A型花崗岩、酸性火山活動或噴氣作用有關,但大多數錫礦床,特別是大型超大型礦床則常常與富氟和硼的S型花崗岩關系密切。與多金屬錫礦床相伴生的花崗岩類常常是多期次、多階段的一套花崗岩系列。多金屬錫礦床總是出現在花崗岩演化系列最後一次岩株周圍(Groves et al.,1978;Higgins,1985;Linmann,1987,1990;毛景文,1988)。通過對大型超大型多金屬錫礦床相伴的花崗岩侵入體的詳細研究,顯示花崗岩侵入體分為多期次侵入,而且每次或至少兩次侵位活動與錫成礦作用有關。
例如,大廠多金屬錫礦花崗岩系列由輝綠岩牆、閃長岩牆、斑狀黑雲母花崗岩、中粒黑雲母花崗岩、白崗岩和煌斑岩組成。陳毓川和毛景文(1995)認為在該花崗岩系列中有4期長英質岩漿與多金屬錫成礦作用有關,並提出了多金屬錫礦成礦模式(圖6-4)。在柿竹園W-Sn-Mo-Bi礦床中,花崗岩岩株由似斑狀黑雲母花崗岩、等粒黑雲母花崗岩和花崗斑岩組成。這3類岩石被認為分別與W-Sn-Bi(Mo)、W-Sn-Mo-Bi-Cu-Be-Fe和Pb-Zn-Ag-Sb成礦作用有關,礦床成因模式如圖6-15所示。因此,可以認為與多期次花崗岩侵位有關的多階段成礦作用是形成超大型多金屬錫礦床的關鍵因素。構造位置、圍岩和花崗岩侵位位置可能決定了錫礦床類型(圖6-16)。
圖6-14 大廠多金屬錫礦多期次花崗岩侵入和多期次成礦模式
在隆起區,當圍岩為碎屑和變質岩時,錫礦床呈脈型。在凹陷區,當圍岩為碳酸鹽岩和泥岩時,錫礦床為夕卡岩型,包括富含硫化物夕卡岩型和夕卡岩-雲英岩型;當圍岩為鐵鎂質—超鐵鎂質岩時,礦體呈層狀或脈狀;當花崗岩侵入體侵位較深時,常常形成偉晶岩型、蝕變花崗岩型錫礦床;當花崗岩侵入體侵位較淺時,則對形成斑岩、熱液脈型錫礦床有利。位於大陸邊緣的大多數錫礦床往往與火山-次火山作用有關。
我國錫礦儲量約佔25.77%的容礦地層為元古宇和下古生界,約74.23%的容礦地層為上古生界和中生界。以上數字表明中國錫礦床大多數產於蓋層中,少數產於基底之中。
圖6-15 柿竹園鎢-錫-鉬-鉍礦床花崗岩侵位及成礦作用模式
圖6-16 錫礦區域成礦模式
在過去20年中,根據錫元素在地層中的豐度比不同構造單元平均值高出數倍,大多數學者認為華南元古宙地層(程先耀等,1984;徐克勤等,1987;彭大良等,1987;毛景文等,1988)、東南大陸邊緣帶侏羅系火山岩(余紀能,1987)、三江地區前寒武系和石炭系碎屑岩(施琳等,1989)、大興安嶺地區二疊系火山岩和砂岩為錫礦源層。但是,於崇文等(1987)在華南不同層序中系統採集了樣品,並做了數十個元素的豐度分析,發現錫元素在這些地層中的分布幾乎是正常的。因此,我們認為地層中錫元素豐度高異常的原因很可能是成礦作用過程中成礦元素擴散作用的結果。在地質歷史上,華南地區錫成礦作用反復多次出現是值得注意的,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錫在地球中分布不均勻的原因,而殼幔反應在錫成礦作用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國錫礦主要集中於華南地區,個舊、大廠礦床為第一、第二大礦床,80%以上選出的錫石和原始錫產品源於這兩大礦床。目前受分離技術限制,錫在很多礦床中還不能被利用,如含錫磁鐵礦型礦床中的黃崗礦床(錫儲量大約為40萬噸)和大頂礦床(錫儲量大約為9萬噸)以及柿竹園礦床(錫儲量大約為45萬噸)由於錫石粒度極細也難以利用。中國錫礦化總體上受控於印度板塊、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間的相互作用。中生代為地質構造活動強烈的時期,由於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強烈的韌性碰撞,導致了構造圈熱侵蝕強烈發育和大規模的岩漿活動,產生了花崗岩漿的高度分異,形成了重度的錫礦化,使華南成為我國最重要的錫礦成礦區。除了現已發現的錫礦床外,本區仍有十分良好的找礦前景。通過對典型礦床控礦岩體、容礦地層和控礦構造研究,結合物探方法,綜合分析,可圈出十分有利的隱伏成礦靶區。湖南省郴州市金船塘大型錫鉍礦床的發現就是一例。因此老礦區的找礦工作應引起高度重視。此外印度板塊和太平洋板塊與東南亞板塊強烈的韌性碰撞使東南亞地區岩漿活動強烈,花崗岩漿高度分異、演化,因此東南亞成為全球錫礦化最強烈的地區,該錫礦帶北延進入我國三江地區。由於該區受交通和通訊限制,工作程度較低,除已發現的幾個錫礦床外,本區仍有十分良好的找礦前景。由於西伯利亞地台與華北地台的強烈剛性碰撞,在大興安嶺地區構造及岩漿活動強烈,在花崗岩分異演化過程中形成了較強烈的錫礦化,使該區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錫礦成礦區,因該區錫礦化受兩地台剛性碰撞所控制,錫礦化相對較弱。本區大部分為第四系風成砂所掩蓋,進一步尋找隱伏錫礦床仍有良好的前景。
3. 錫在中國主要分布在哪裡
中國抄是世界上錫礦資源豐富的國家襲之一。探明礦產地293處,總保有儲量錫407萬噸,居世界第2位。礦產地分布於15個省(區),以廣西、雲南兩省(區)儲量最多,分別佔全國的32.9%和31.4%,湖南、廣東、內蒙古、江西次之,以上6省(區)共佔全國的93%。錫礦礦床類型主要有與花崗岩類有關的礦床、與中、酸性火山-潛火山岩有關的礦床、與沉積再造變質作用有關的礦床和沉積-熱液再造型礦床,以第一類礦床為最重要,雲南個舊和廣西大廠等世界級超大型錫礦皆屬此類。這兩個錫礦儲量佔全國錫總儲量的33%。從成礦時代來看,錫礦成礦時代比較廣泛,以中生代錫礦為最重要,前寒武紀次之。
4. 中國哪個地方錫礦最多
中國錫資源豐富,長期以來一直是錫的生產大國,儲量和產量均居於世界前列。 80年代查明的滇西錫礦帶(其中西盟等錫礦已投入開發)、80年代發現和評價的首例大型斑岩型錫礦——廣東信宜銀岩錫礦。
5. 告訴我我國的錫礦和鋁礦的產地最多的地方分別在哪裡
中國的錫產量佔了全世界的30%以上, 截至1996年底,我國錫礦累計探明儲量內達到560.37萬噸容,保有儲量為407.41萬噸,錫礦基礎儲量佔世界錫基礎儲量(770萬噸)的24%.錫礦已探明產地293處,主要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廠、珊瑚、水岩壩;雲南省東川;湖南省香花嶺、紅旗嶺、野雞尾等錫礦。雲南個舊錫超大型礦床,是世界著名的錫都;廣西是銦錫礦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保有儲量居全國第一,南丹大廠礦區保有金屬儲量70餘萬噸,是廣西最大的錫礦床。
鋁土礦有310處產地,主要為:山西省的克俄、石公、相王、西河底、太湖石、郭偏梁一雷家蘇、寬草坪;河南省的曹窯、馬行溝、賈溝、石寺、竹林溝、夾溝、支建;山東省的淄博;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平果那豆;貴州省的遵義(團溪)、林歹、小山壩等鋁土礦區。總保有鋁土礦儲量礦石22.7億噸,居世界第7位。但不能滿足需求,仍需大量進口.
6. 錫礦石上市公司有哪些 錫礦石概念股
1、雲南錫業
雲南錫業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雲錫)成立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是著名的錫生產、加工基地。
2、錫業股份
公司是是我國最大的錫產品生產、出口企業,所在地個舊地區是我國錫資源最集中的地區之一,素有我國「錫都」美譽。個舊錫礦歷史悠久,是世界已知的特大型礦區之一,產量居全國首位。
3、遠東電纜
遠東電纜有限公司前身創建於1985年,地處長三角經濟圈中心的千年陶都宜興市,是中國綜合實力位居前列的電線電纜製造企業,遠東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869)全資子公司。遠東電纜榮獲行業「全國質量獎」,是行業全國質量誠信企業,2018年品牌價值達655.88億元。
4、鑫科材料
鑫科材料是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是經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秘【1998】271 號文批准,以發起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0 年11 月22 日「鑫科材料」3000 萬A 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股票簡稱「鑫科材料」,股票交易代碼「600255」
5、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7月1日,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中央企業。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全民所有制企業基本完成公司制改制的重大決定和國務院國資委有關工作部署,經國務院國資委批復同意,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船重工)完成了公司制改制。
7. 錫礦廣泛應用於哪些方面
處於茹毛飲血時代的先民,把獵捕來的野獸飛禽,偶爾放在有錫礦石的石頭上燃起篝火烘烤。這時他們發現:錫石被木炭火燒燙,流出像銀水似的錫液來。原因是錫的熔點只有232℃,經高溫還原很容易從錫礦中得到金屬錫。這正是人類很早發現錫礦的緣由。
錫在地殼中的含量只有0.004%。目前已發現的含錫礦物50餘種,具工業意義的礦物只有5種。其中以錫石(成分為二氧化錫)為最重要。
科學家用一種手提式γ-諧振錫探測器,可以在幾分鍾內測定礦石中的含錫量。這種探測器只對錫石起作用,而對沒有工業價值的黃錫礦則毫無反應。
原生錫礦床主要與SiO2含量大於65%的花崗岩類岩石有關,成礦時代主要有2.3億年以來的中生代和新生代。
原生錫礦床經風化破壞後,錫石轉移到砂石中可形成砂錫礦床。沖積砂錫礦床一般離原生錫礦床3~5公里,很少達8~10公里,沿海地區可能形成濱海砂錫礦。砂錫礦儲量大、埋藏淺、勘探和開采較容易,錫礦質量高,含有害雜質少,所以具有很大的工業價值。
錫與其他金屬容易友好相處,所以是最重要的合金金屬。錫在古代與銅組成青銅,在人類文明史上有顯赫的功勛。現代,世界錫總產量的幾乎一半是生產製造罐頭用的白鐵皮,有人趣稱為「罐頭金屬」。錫又是千家萬戶的常客:牙膏皮、高級糖果和精裝香煙的包裝紙、錫酒壺。用含67%的鉛和33%的錫可組成焊錫。
中國錫礦的儲量佔世界首位,主要產於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和內蒙古。自古聞名的雲南個舊,號稱「錫都」。廣西大廠探明一個特大型錫礦,錫的儲量超過個舊而躍居全國首位。
世界上產錫較多的國家還有馬來西亞、玻利維來亞、泰國和印度尼西亞。
8. 銻礦主要分布在湖南的什麼流域
發現和勘探簡況
湖南省內銻礦發現時間較早。據有關資料記載,在我國明代,於1541年間,在新化縣陶塘,有當地居民發現了一種貌似錫礦的礦石,他們以為是錫礦,即弄回去煉錫,但總是煉不出錫來。因不知是何物,也就丟下不管了。過了300多年,到了清代光緒23年(1897年),湖南巡撫陳寶箴獲知此事後,命其下屬周源帆,去當地採回樣品化驗,方知這種礦石是銻礦,而不是錫礦。但錫礦山這個地名,人們已經叫習慣了,就保存至今。於是,就出現了「錫礦山不產錫只產銻」的怪事,冷水江市錫礦山是「世界銻都」。
此後,湖南境內又有一些銻礦被發現。如湘西沅陵沃溪銻礦,基本也是在這個時期發現,桃江縣王家沖銻礦則在1899年被發現和開采,也是早期發現的銻礦。此後進入20世紀初期,於1906年發現了安化渣滓溪銻礦,1915年發現了新寧縣回水灣銻礦等。省內其它各銻礦都是以後陸續發現的。
除以上而外,省內還有三個縣產銻也比較可觀。
一是桃江縣,縣內有多處中小銻礦山,如板溪銻礦、王家沖銻礦等,1996年時,曾有生產銻品的企業10家,小冶煉廠24個,年產精銻達3000噸,產值1.2億元。而且精銻質量好,為免檢產品。
二是安化縣,全縣有大小銻礦山22個,有銻礦企業38家,冶煉企業13家,年產銻品數千噸。
三是漵浦縣,有銻礦山8個,曾年產精銻1600~1800噸。
以上是湖南銻礦開發業的基本情況。它們共同支撐著湖南銻礦業的發展,為湖南銻礦業作出了重大貢獻,維持著中國是世界產銻大國的地位。
9. 中國的錫礦主要分布在什麼地方
錫礦主要分布於雲南、廣西、廣東和湖南;部分礦產儲量大,質量高,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競爭力
最著名有雲南個舊的錫礦。
10. 錫礦的礦源分布
中國是世界抄上錫礦資襲源豐富的國家之一。探明礦產地293處,總保有儲量錫407萬噸,居世界第2位。礦產地分布於15個省(區),以廣西、雲南兩省(區)儲量最多,分別佔全國的32.9%和31.4%,湖南、廣東、內蒙古、江西次之,以上6省(區)共佔全國的93%。錫礦礦床類型主要有與花崗岩類有關的礦床、與中、酸性火山-潛火山岩有關的礦床、與沉積再造變質作用有關的礦床和沉積-熱液再造型礦床,以第一類礦床為最重要,雲南個舊和廣西大廠等世界級超大型錫礦皆屬此類。這兩個錫礦儲量佔全國錫總儲量的33%。從成礦時代來看,錫礦成礦時代比較廣泛,以中生代錫礦為最重要,前寒武紀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