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達華智能為什麼遭離職潮
根據公司公告,6月28日,蔡小如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控股子公司董事等職務。
除了減持,蔡小如還通過股權轉讓的形式進行套現。
2016年9月25日,蔡小如與珠海植遠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轉讓方蔡小如將其持有的達華智能1.1億股轉讓給珠海植遠,轉讓價格為18.56元/股,轉讓交易對價約為20.48億元。
2017年1月10日,蔡小如與珠海植誠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轉讓方蔡小如將其持有的達華智能8541萬股轉讓給珠海植誠,轉讓價格為18.56元/股,轉讓交易對價約為15.85億元。
通過股權轉讓協議、股票增減持,蔡小如共套現將近38億元。而在達華智能上市之初,公司的市值也僅為30億元左右。
目前,蔡小如持有公司股份2.56億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23.39%,仍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來源:南方財富網
⑵ 達華智能遭離職潮對公司有啥影響
7月4日晚間,達華智能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深交所關注函,原因是自今年4月以來,公司原副總裁關靜東,原財務總監、副總裁陳開元,原副總裁蔣暉、董學軍等多名高管辭職,同時董事長蔡小如也辭去現有職位。根據公司公告,6月28日,蔡小如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控股子公司董事等職務。
值得注意的是,自公司上市以來,蔡小如就一直擔任董事長一職。公開資料顯示,蔡小如生於1979年,其母謝春花於1993年成立達華有限。後通過股權轉讓、增資等形式,上市前,蔡小如持有公司78.16%的股份。上市後,蔡小如的持股比例下降至58.29%,但仍處於絕對控股地位。但自2014年起,蔡小如頻頻套現。《國際金融報》通過Wind數據發現,上市後,蔡小如共進行過4次減持、2次增持,總計套現1.35億元左右。
⑶ 達華智能高管集體離職了嗎
2018年7月4日晚間,達華智能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了深交所關注函,主要原因是因為達華內智能遭遇離職潮,容董事長及重要高管陸續離職。董事長離職套現38個億。
達華智能似乎還在不斷盈利,但是這不斷增長的利潤源自於達華智能的頻繁並購。如此頻繁的並購,達華智能也被一些媒體賦予「並購狂魔」的稱號。而在頻繁「買買買」過程中,公司的主營業務也悄然發生變化。
目前,達華智能仍處在停牌中。在市場震盪的行情之下,達華智能高管集體離職,董事長兼實控人頻繁套現,復牌後很有可能會出現補跌情況。
⑷ 達華智能遭離職潮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7月4日晚間,達華智能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深交所關注函,原因是自今年4月以來,公司原副總裁關靜東,原財務總監、副總裁陳開元,原副總裁蔣暉、董學軍等多名高管辭職,同時董事長蔡小如也辭去現有職位。
對此,深交所要求披露公司生產經營是否正常,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相關高管辭職的具體原因以及多名高管辭職對未來經營的影響。
套現38億元
達華智能最近收到的一封辭職報告來源於公司董事長蔡小如。
根據公司公告,6月28日,蔡小如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控股子公司董事等職務。
值得注意的是,自公司上市以來,蔡小如就一直擔任董事長一職。
公開資料顯示,蔡小如生於1979年,其母謝春花於1993年成立達華有限。後通過股權轉讓、增資等形式,上市前,蔡小如持有公司78.16%的股份。上市後,蔡小如的持股比例下降至58.29%,但仍處於絕對控股地位。
但自2014年起,蔡小如頻頻套現。
2017年1月10日,蔡小如與珠海植誠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轉讓方蔡小如將其持有的達華智能8541萬股轉讓給珠海植誠,轉讓價格為18.56元/股,轉讓交易對價約為15.85億元。
通過股權轉讓協議、股票增減持,蔡小如共套現將近38億元。而在達華智能上市之初,公司的市值也僅為30億元左右。
目前,蔡小如持有公司股份2.56億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23.39%,仍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⑸ 廣州達華有限公司天河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廣州達華有限公司天河分公司成立於2012年03月28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回技術研究、開發等。
法定答代表人:潘舜娟
成立時間:2012-03-28
工商注冊號:44010600058132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廣汕一路332號新第一棟西面101房(僅限辦公用途)
⑹ 萬科股東大會恐延期 王石能否續任董事
3月13日晚,萬科發布公告稱,鉅盛華於3月9日將持有的萬科1.82億股無限售流通 A 股通過質押回購方式質押給平安證券,本次質押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65%。截至3月9日,鉅盛華直接持有萬科A共計926,070,472股,累計質押股數為926,070,462股,這也就意味著鉅盛華手中僅有10股未被質押。
值得注意的是,3月3日,鉅盛華剛剛將持有並質押給鵬華資產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的萬科1.82億股無限售流通A股辦理解除質押。而不到一周時間,鉅盛華便再度選擇將這部分股權質押出去。
同時,按照3月13日萬科A的收盤價20.71元/股計算,質押的這部分股權市值為37.69億元。
此外,3月9日,萬科發布公告,稱將在3月24日召開董事會審議公司2016年年度報告及財務報表等相關事項。
而萬科第十七屆董事會的三年任期將於今年3月28日結束。根據萬科公司章程規定,董事候選人名單須以提案的方式提請股東大會決議。同時,根據《公司法》,召開股東大會應提前20日通知股東。
對此,有接近萬科的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原計劃3月份召開的股東大會,將有很大概率延期舉行。
市場人士也指出,從目前的情況看,萬科應該不會在3月份召開股東大會審議新一屆董事會名單。
據悉,現階段寶能系持有萬科25.4%的股權,穩居第一大股東;深鐵的持股比例在15.31%;恆大集團持有14.07%;萬科管理層通過金鵬計劃持有4.14%,萬科企業股中心通過德贏計劃持有3.66%。
根據萬科董事會選舉實行的累積投票制計算,寶能方面可能得到最多4個董事席位,深鐵也鎖定了2個席位,恆大和萬科管理層則各只有1個席位。
不過,由於萬科股權之爭過程復雜,董事會席位最終如何分配尚不能知曉,王石、郁亮能否續任董事也仍待觀察。此前,保監會於2月份發布針對前海人壽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並對前海人壽董事長姚振華開出撤銷任職資格並禁入保險業10年的重罰後,寶能方面已經公開聲明,將其在萬科的定位由「戰略財務投資人」變更為「財務投資人」。
而恆大總裁夏海鈞也明確表示,投資萬科是看中萬科的發展前景,恆大無意成為其控股股東。有消息人士也指出,恆大目前處在回歸A股的關鍵時期,因此其很可能跟隨深鐵的態度,甚至不排除把股份出售給深鐵的可能。而深鐵方面則是萬科管理層引入的「白衣騎士」,因此市場普遍認為,萬科管理層以及盟友至少可以拿下一半的董事會席位。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3-14,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⑺ 曾經見過中信證券2012年3月28日公告說用公積金每10股轉增7股的,為啥後來刪除啦
增發與配股相似,也是公司融資的一種方式。與配股所不同的是,配股是向全體股東按比例進行配售(以前配股的實踐中,絕大多數非流通股東是自動放棄配股權的),而增發一般是向原股東之外的投資者發行股票。上市公司的增發股票行為在市場上歷來都受到廣泛的質疑,這是因為一是增發的門檻比配股要低,而可以融到的資金量卻一般要高過配股(這也是導致很多上市公司棄配改增的緣由);二是由於增發價格普遍要遠高於配股價格(增發價格一般相當於股票價格的90%左右),非流通股東獲得的增發利益要遠高於進行配股情況下的配股利益,而作為流通股東卻要承受股票價格下跌所帶來的損失。有些學者在對增發進行實證研究後發現,增發對非流通股東最為有利,可以產生巨大的凈資產增值(由於增發價會盡可能接近正股市價,所以,在同樣的融資額下,可以比配股發行更少的股份數,所以,增發對非流通股東來說要比公司選擇進行配股要有利的多),參加增發的新投資者其產生的增發收益也為正數,但要比非流通股東所獲得的增發收益要低的多,但在非流通股東、參加增發的投資者和流通股東三者中只有流通股東的卻因為增發而發生虧損。可以想像,假設正股市價為10元,增發價為9元,作為參加增發的投資者是以9元的價格買入10元的股票,其所承擔的風險是增發到所增發的股票上市期間股票市場價格的下跌,而其可預見的收益是可觀的:只要增發後股票價格不跌破9元,即可以獲利。而作為不參加增發的流通股東呢?由於很多參加增發的投資者在所增發的股票上市時都會進行套利,即賣出所增發的股票,以獲得增發收益,股票價格下跌是可以預期的。所以,普遍現象是流通股東的股票在增發股票上市前發生了貶值,這一點已經為實證研究所證明。由於非流通股東在增發中獲利是最大的,而流通股東在公司進行增發中不僅沒有獲利,相反發生了虧損,所以增發方式一直為廣大投資者所質疑,也因為上市公司增發行為實際上非常可能對流通股東不利,這直接導致游戲規則後來發生了改變:增發在通過股東大會的同時,還必須經過參加股東大會表決的流通股東的同意。上市公司熱衷於增發與在配股中放棄配股權的行為原因都似來源於一個,即非流通股東財富最大化。這點在前面已經談到,作為公司的財務目標應該是股東財富最大化,但由於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是割裂的,所以,股東財富最大化往往演變為非流通股東財富最大化。有趣的是,我國在近兩年進行股權分置改革中,很多已經進行了股權分置改革的公司又開始進行了新一輪的增發。但與股改前的增發所不同的是,現在很多公司進行增發的對象是定向的,甚至是大股東(即過去的非流通股東)。由於現在上市公司的股票從本質上來說都屬於流通股份了,所以公司的財務目標可以稱為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大股東其股東財富不再是以凈資產來衡量,而是與原流通股東一樣是以股票的市場價格來衡量,我認為這是現在很多上市公司進行增發的根本原因,即大股東或相關利益方在增發後隨著公司股票價格的上揚,其股權價值也隨之而上升。也是基於這一點考慮,可以預見,增發的公司股票價格絕對不會在增發價格附近打住,而是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有一個相當大的升幅,否則參加增發的大股東或機構靠什麼賺錢?我認為這是為什麼市場上非常看好進行增發的公司,從而導致擬進行增發的公司股票價格大幅度上揚的最主要的原因。當然,對進行增發的公司還是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如果參加增發的大股東或機構願意以真金白銀拿到公司里來,那應該是件好事,對公司股票價格會有相當大的正面刺激作用,但如果僅僅是以集團公司內的其他資產代替,那還得分析該資產是優良資產還是一堆垃圾。我相信,在全流通下,上市公司採用股權融資方式時,會比以前更為理性,因為所有的股東的利益都被捆綁在股票價格上了。如果公司進行配股,你大股東不參加,則明顯會產生一項股權價值上的損失,如果進行增發,制定價格的不合理,將有可能會損害股東的利益,也包括大股東自己的利益。另外,我認為,基於我國的一些現實考慮,將來上市公司進行股權融資時將會首選增發,而不是配股。
⑻ 達華智能遭離職潮是什麼原因
自2018年4月以來抄,你公司原副總裁關靜東襲、原財務總監、副總裁陳開元、原副總裁蔣暉、董學軍等多名高管相繼辭職。深交所對上述事項高度關注,要求達華智能認真核查並補充披露以下內容:1、你公司生產經營是否正常,公司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以及相關高管辭職的具體原因。
問詢函稱:公司於2018年6月27日收到公司董事長蔡小如先生的書面辭職報告,蔡小如先生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蔡小如先生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控股子公司董事等職務。2、公司多名高管辭職對公司未來經營的影響。註:持股數量的時點為2017年末。蔡小如辭去董事長後,公司董事會選舉公司董事總裁陳融聖擔任公司董事長。蔡小如1979年出生,陳融聖1970年出生。
⑼ 7月28日達華智能停牌重大事項進展公告
[2015-07-29](002512)達華智能:重大事項停牌進展公告
中山達華智能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正在籌劃成立物
聯網產業並購基金, 該基金總規模不超過人民幣20億元,首期並購基金規模不超過人
民幣5億元; 同時, 公司正在就OTT項目與國內某知名公司進行洽談,涉及金額不超過
人民幣10億元. 因上述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 為保證信息披露的公開,公正,公平,保
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避免對公司股價造成異常波動,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
市規則》和《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指引》的有關規定, 經本公司向深圳證
券交易所申請, 公司股票(股票簡稱: 達華智能,股票代碼:002512)自2015年7月3日(
星期五)開市起已經停牌, 並於2015年7月3日披露了《達華智能: 重大事項停牌公告
》(公告編號: 2015-074),後於2015年7月8日,2015年7月15日,2015年7月22日披露了
《達華智能: 重大事項停牌進展公告》(公告編號:2015-079, 2015-084,2015-089),
截止本公告出具之日, 公司與各方就合作的主要條款正在協商,上述事項仍存在不確
定性,經公司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公司股票(股票簡稱: 達華智能,股票代碼:0025
12)自 2015 年7月29日(星期三)開市起繼續停牌, 待上述事項確定後,公司將盡快刊
登相關公告並復牌. 停牌期間,公司將根據相關事項的進展情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
法規的規定和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公司將在有關事項確定後及時發布相關
公告並申請公司股票復牌.敬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僅供參考,請查閱當日公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