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權激勵下股權解禁前的資本公積溢價轉增如何繳納個稅
資本公積只有抄在轉增襲資本或企業清算分配時才會計算股東個人的個人所得稅
股權轉讓轉讓價款相對於股東的原投入有溢價才會產生轉讓方個人的個稅
企業接收的捐贈在最終分配給股東個人時才會產生個稅
未分配利潤在分配給股東個人時產生個稅
以上個稅稅率,按照個人所得稅法: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② 股權激勵中過幾年之後才轉讓股權,怎樣估值
兩種方法:按照公司的凈資產,還可以按照公司的稅後凈利潤,同時考慮公司的成長性。按照市盈率10-20倍的標准計算。
北京姜德福律師,專業公司股權律師團隊,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③ 我公司是一家大型公司的子公司,現在我們公司要進行股權激勵,需要和母公司簽訂一份轉讓協議。
股 權 轉 讓 協 議 書
出讓方:
受讓方:
鑒於:
雙方於 年 月 日簽訂了《委託投資協議》,《委託投資協議》中已經明確,為了便於公司登記以及符******有限公司的要求,出讓方僅是以自己的名義代受讓方持有本公司的股權,出讓方沒有實際出資,全部出資及投資均為受讓方所有,出讓方僅為名義股東。為了便於今後的股權變更以及保證 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保護出讓方和受讓方的合法權利,出讓方與受讓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就股權轉讓的相關事宜達成如下協議:
一、出讓方在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公司)依法擁有占注冊資本 %的股權, 出讓方自願將其在 公司依法擁有占注冊資本 %的股權,轉讓給受讓方。
二、股權轉讓款受讓方已經於2011年 月 日全部支付完畢,該款項已經包括在一次性支付的委託費用中,辦理股權轉讓變更時,費用不重復支付。
三、該協議簽訂即生效,股權轉讓變更手續依照本協議出讓方必須在 時間,無條件與受讓方在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股權變更登記,出讓方有義務配合受讓方辦理完畢股權變更登記。
四、雙方在公司登記機關辦理完股權變更登記後,出讓方不再是 公司的股東,受讓方將依法成為 公司股東,按照所持有的股權份額享有股東權利承擔股東義務;
五、如出讓方不能按期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每逾期一天,應向受讓方支付1萬元的逾期違約金。如因違約給受讓方造成經濟損失,違約金不能補償的部分,還應支付賠償金。
六、凡因履行本協議所發生的爭議,雙方應友好協商解決,如協商不成,向**市人民法院起訴。
出讓方: 受讓方:
年 月 日
④ 大股東股份流通受限制,可以轉讓搞股權激勵嗎
當然受限制。必須其他股東一致同意放棄優先受讓權才能做股權無償轉讓。
⑤ 管理層激勵,股權轉讓會計分錄問題
股權轉讓分錄:
借:實收資本-舊股東
貸:實收資本-新股東
新股東付款時:
借:現金或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付款-代收股權轉讓款
支付原股東款項時:
借:其他應付款-代收股權轉讓款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
⑥ 股權激勵為什麼要在上市三年後賣出
華揚資本胡春:股權激勵有一個解鎖期,一般為了防止減持套現,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專益,證券屬會會規定一個時間的解鎖期,證券會2017年6月27日新增規定包括:減持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的,在解禁後12個月內不得超過其持股量的50%;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在連續90日內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且受讓方在受讓後6個月內不得轉讓;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導致喪失大股東身份的,出讓方、受讓方應當在6個月內繼續遵守減持比例和信息披露的要求;董監高辭職的,仍須按原定任期遵守股份轉讓的限制性規定。
⑦ 股權激勵大股東以零對價轉讓給員工持股平台,是否會有問題
根據財政部《企業會計准則——股份支付》的有關規定,股份支付是指企業為獲取職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務而授予權益工具或者承擔以權益工具為基礎確定的負債的交易。
擬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實質上多為通過權益對價換取職工的服務,符合準則特徵,股份支付准則是更能反映股權激勵經濟實質的會計處理方式。
按照證監會目前的要求,擬上市公司股權激勵(適用增資、股東股權轉讓等方式)按照股份支付准則處理,相關折價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舉例說明:某企業管理層及PE機構分別各獲得公司100萬股份,但員工獲得股權價格為每股1元,而PE機構獲得股權價格為每股10元,雙方之間差價9元。按證監會規定,此時,員工所獲股權應按股份支付原則處理,視同公司給予員工900萬元的權益獎勵(差價9元每股乘以100萬股),該900萬元直接從公司當年凈利潤中扣除,調整到管理費用或資本公積金的會計科目中。
按照上述處理方式,如果擬上市公司在報告期內存在金額較大的股份支付行為時,會對公司當年的凈利潤產生較大影響,甚至可能導致部分企業當年實施股份支付後,當年凈利潤較低或為負數,從而不再附合上市條件。
目前,對於擬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的會計處理、股權激勵價格公允性的確定等問題存在著諸多爭議,證監會已在幾家新上市公司中試點該制度,現正制定股份支付的具體實施細則,可能會在近期內公布。
二、股權激勵的方式
1、擬上市公司員工股權激勵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股東低價轉讓股份給相關職工,二是職工低價對擬上市公司進行增資。結合股份支付定義、特徵以及財政部、證監會相關文件規定,均屬於股份支付。
2、員工持有公司股份的形式有兩種:
一是員工以其個人名義直接持有股份,即員工出資,股份登記在其個人名下。該種方式的股份登記在員工名下後,屬於員工個人合法資產,其依法獨立行使股權權利不受限制,亦可自由將相關股份轉讓給願意接手的下家。
二是由獲股權激勵的員工成立持股公司,由持股公司代表各員工持有擬上市公司股份,相關股份登記在持股公司名下,員工通過持有持股公司股權來間接持有擬上市公司股份。此種方式,員工行使股東權利必須通過持股公司來實施。
3、重點問題——員工獲得股權的價格
根據前述股份支付的規定,員工獲得股權的價格應當公允。由於證監會現正在制定股份支付細則,這一問題尚無定論。
從已有幾家試點案例來看,員工入股價不能顯失公允(股權激勵前未有PE,激勵後一年內也不打算引入PE的,定價盡量高於每股凈資產),管理層及員工薪酬水平不能顯著低於地方及行業平均水平。
擬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一定要選好時點,在PE機構前進入迅速且要有適當的間隔期間(從目前試點企業案例來看,應間隔一年以上)。
4、未來實現股權價值的方式
直接持股方式時,股權變現較為便利,未來騰達如果上市成功,在證監會規定的股份禁售期滿後,員工可直接在二級市場轉讓股票;如果上市未成功,眾多員工可將股份創造轉讓給願意收購其股權的下家。
間接持股方式時,股權變現較繁瑣,未來如果上市成功,個別員工擬轉讓股份時,可將其所持有的持股公司股權轉讓給下家,若無下家接手,則可通過持股公司在二級市場空間出售相應股票,然後持股公司以注冊資本減資的方式將所獲售股款交至相關股東。如上市未成功,員工可將其所持有的持股公司股權轉讓給願意收購其股權的下家。
5、根據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規定,員工持股後擬上市公司的股東人數(包括間接持股情況)合計不得超過200人。
6、根據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規定,擬上市公司不得存在委託持股、信託持股或其它有關股權事宜的特殊約定或安排。
⑧ 股權激勵通過合夥企業持有的股份怎麼賣出
主要包括如下幾種方式:(1)股票贈與計劃是指公司現有股東拿出部分股份,一次性或分批贈與被激勵對象,可以設置贈與附加條件,比如簽訂一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完成約定的業績指標等,也可以不設置附加條件,無償贈送。(2)股票購買計劃是指公司現有股東拿出一部分股份授予被激勵者,但被激勵者需要出資或用知識產權交換獲得股份,被激勵者獲得的是完整的股權,包括:所有權、表決權、收益權、轉讓權和繼承權。股票購買計劃可以提高被激勵者的歸屬感和成就感,同時實現激勵、約束和角色轉換的目的;如果股份價值下降,被激勵者的投資將受到財務損失。(3)股票期權計劃是指公司現有股東一次性給予被激勵者一定數額股份的分紅權和表決權,被激勵者按事先約定的價格用所得紅利分若干年購買這部分虛股,將之轉化為實股。被激勵者所得分紅如果不足以支付購買虛股所需要的資金,則可以另行籌措資金,補足購買虛股的資金,無力購買部分可以放棄行權。款項支付以後,相對應的虛股轉化為實股。被激勵者對虛股擁有分紅權和表決權,沒有所有權和處置權;對實股擁有完整所有權。虛股不以被激勵者的名義進行股東登記,實股以被激勵者名義進行股東登記。通過期股這種機制安排,被激勵者要保證購買虛股所需資金,就必須保證一定水平的凈資產收益率,從而使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被激勵者)在提高凈資產收益率的利益上達成一致。(4)虛擬股份計劃是指公司現有股東授予被激勵者一定數額的虛擬的股份,被激勵者不需出資,享受公司價值的增長,利益的獲得需要公司支付,不需要股權的退出機制,但是被激勵者沒有虛擬股票的表決權、轉讓權和繼承權,只有分紅權。被激勵者離開公司將失去繼續分享公司價值增長的權利;公司價值下降,被激勵者將得不到收益;績效考評結果不佳將影響到虛擬股份的授予和生效。(5)股票增值權計劃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一種權利,如果公司股價上升,激勵對象可通過行權獲得相應數量的股價升值收益,激勵對象不用為行權付出現金,行權後獲得現金或等值的公司股票。(6)限制性股票計劃是指事先授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公司股票,但對股票的來源、拋售等有一些特殊限制,一般只有當激勵對象完成特定目標後,激勵對象才可拋售限制性股票並從中獲益。(7)延期支付計劃是指公司為激勵對象設計一攬子薪酬收入計劃,其中有一部分屬於股權激勵收入,股權激勵收入不在當年發放,而是按公司股票公平市價折算成股票數量,在一定期限後,以公司股票形式或根據屆時股票市值以現金方式支付給激勵對象。(8)經營者或員工持股計劃是指讓激勵對象持有一定數量的本公司的股票,這些股票是公司無償贈與激勵對象的、或者是公司補貼激勵對象購買的、或者是激勵對象自行出資購買的。激勵對象在股票升值時可以受益,在股票貶值時受到損失。(9)管理層或員工收購計劃是指公司管理層或全體員工利用杠桿融資購買本公司的股份,成為公司股東,與其他股東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從而改變公司的股權結構、控制權結構和資產結構,實現持股經營。(10)賬面價值增值權具體分為購買型和虛擬型兩種:①購買型是指激勵對象在期初按每股凈資產值實際購買一定數量的公司股份,在期末再按每股凈資產期末值回售給公司;②虛擬型是指激勵對象在期初不需支出資金,公司授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名義股份,在期末根據公司每股凈資產的增量和名義股份的數量來計算激勵對象的收益,並據此向激勵對象支付現金。
⑨ 公司的股權激勵跟股東的股權比例有影響嗎
從現代企業制度角度看,股權的權能主要分為以下四種:
1、 分紅權:按照股回份額度享有相答應股權比例的公司稅後利潤的分紅的權益;
2、 公司凈資產增值權:按照股份額度享有相應股權比例的公司凈資產增值部分的權益;
3、 表決權:按照股份額度享有相應股權比例在公司組織機構中行使的相關表決的權益;
4、 所有權(含轉讓、繼承、資產處置等):按照股份額度享有相應股權比例的公司股份所有者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