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從財務報表中判斷上市做假帳
一般企業做假帳有以下幾種方法:
1、稅項:欠稅很高或很低,與營業收入不配比,造假手法就是虛開發票,目地是虛構收入和利潤。這種手法一般企業不用,比較容易看出來。
2、應收帳款和存貨:應收款項急劇增加,而應收帳款周轉率急劇下降;存貨急劇增加,存貨周轉率急劇下降,這還要和往來帳結合起來看。有些企業為了提高應收帳款周轉率,還會把應收帳款往其它應收款、預付款轉移,手法是把資金打出去,再讓客戶把資金做為貨款打回來,確認收入;提高存貨周轉率的主要手法是延期辦理入庫手續。上市公司另一種方法是通過壞帳准備的計提,間接調控當年管理費用,從而調節當年的凈利潤。由於應收帳款壞帳的計提及其追溯調整法在操作上存在較大的靈活性,少數上市公司可能從中尋找新的利潤操縱空間,對此投資者特別要注意辨別。
3、毛利率:部分上市公司是用提高和降低毛利率造假,如果一家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益大大高於式低於同行業水平投資者就要多關注了。
4、現金流量:如果企業的現金凈流量長期低於凈利潤,說明已經確認利潤相對應的資產可能屬於不能轉化為現金流量的虛擬資產;若反差數額極為強烈或待續時間長,說明有關利潤項目可能存在掛帳利潤或虛擬利潤跡象。如果每股收益很高,而每股經營性現金流量是負的,有可能公司造假。
總之,投資者在分析應收賬款時應注意辨別以下幾點:
一是關注公司對會計政策運用的合理性;
二是注意對以前年度損益的調整,尤其是各年間利潤波動的走勢;
三是對年報的關注,不能僅僅局限於當期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幾個指標,數字背後的隱情不可不察;
四是對現金流加強認識,畢竟,多提准備不會減少現金,沖回准備也不會增加現金,有時候現金流量表更能說明問題。
該回答參照了派可數據財務社區的問答:從財務報表中如何判斷上市公司做假帳?,您也可以進去看一下,可以用我個人的邀請碼:SbmgZt(7日有效)
② 如何快速判斷上市公司財報是否在造假
通過稅務部門的數據應該可以看出公司財報是否真實吧。
③ 上市公司操縱收入確認的方法有哪些
一、上市公司收入造假手段
(1)虛構客戶,虛擬銷售
上市公司虛擬銷售對象及交易,對並不存在的銷售業務,按正常銷售程序進行模擬運轉,包括偽造顧客訂單、偽造發運憑證、偽造銷售合同、開具稅務部門認可的銷售發票等。由於客戶和交易是虛擬的,所以顧客訂單、發運憑證、銷售合同是虛假的,所用的客戶印章是偽造的,但銷售發票一般是真實的。雖然開具發票會多繳納稅金,但是為了達到增加利潤這一更高的目標,上市公司認為多繳納一些稅金也是值得的。
(2)以真實客戶為基礎,虛擬銷售
上市公司對某些客戶有一定的銷售業務,為了粉飾業績,在原銷售業務的基礎上虛構銷售業務,人為擴大銷售數量,使得上市公司在該客戶名下確認的收入遠遠大於實際銷售收入。
(3)利用與某些上市公司的特殊關系製造銷售收入
例如上市公司將產品銷售給與其沒有關聯關系的第三方,然後再由其子上市公司將產品從第三方購回,這樣既可以增加銷售收入,又可以避免上市公司內部銷售收入的抵銷。該第三方與上市公司雖沒有法律上的關聯關系,但往往與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默契。
(4)對銷售期間不恰當分割,調節銷售收入
由於會計期間假設的存在,上市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需要有合理的歸屬期,其中會涉及銷售收入在哪個會計期間予以確認的問題。上市公司為了調節各會計期間的經營業績,往往對銷售期間進行不恰當的分割,提前或延後確認收入。
(5)對有附加條件的發運產品全額確認銷售收入
通常,產品發運是確認上市公司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的最直觀的標志之一,但產品發出並不意味著收入能夠確認。例如上市公司將商品銷售給購貨方的同時,賦予其一定的銷售退貨權,此時,盡管商品已經發出,但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未必能全部流入上市公司,只能將估計不能發生退貨的部分確認為收入,但上市公司為了增加業績卻全額確認收入。
(6)在資產控制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確認收入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只有讓渡資產的所有權,才有取得索取該項資產價款的可能,也就是說,如果上市公司將資產轉移給購貨方,卻仍然保留與該資產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則不能確認該項收入。例如上市公司出售房屋、土地使用權、股權等交易中,如果相關資產未辦理交接過戶手續,則相關收入不能確認,但許多上市公司在相關資產控制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確認了收入。
上市公司收入作假軌跡:
(1)管理層的誠信度及能力分析
管理層肩負著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並監督其得到合理有效執行的責任,所以其品行、閱歷、經驗、能力及其經營管理的觀念、方式、風格和對風險的認識與控制方法等都會影響上市公司運行的規范性。稽查時應對管理層的誠信度和能力進行評價,並關注其待遇是否與上市公司業績掛鉤、是否遭受異常的壓力、關鍵管理人員尤其是財務人員是否穩定等因素,以便從整體上把握上市公司業績作假的可能性。
(2)上市公司股票市場形勢分析
上市公司業績作假的目的多是迫於業績壓力,特別是上市公司,往往是為了達到再融資指標、避免退市或配合股票市場的價格預期。如果發現上市公司股價發生異常波動並伴有需要再融資、處於虧損的邊緣、面臨被特別處理等異常現象出現,稽查時應予以特別注意,此時上市公司可能迫切需要虛構銷售收入來粉飾其經營業績。
(3)上市公司產品生產情況分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上市公司產品生產情況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銷售情況的好壞,所以在稽查時應密切關註上市公司主要生產設備是否嚴重閑置、生產車間是否經常停產、存貨數量是否大量增加等現象。如果這些現象單獨或同時存在,報告期經營業績卻沒有相應下降,這時就應考慮上市公司業績作假的可能性。
(4)市場銷售形勢分析
上市公司產品適銷對路,是實現較高利潤水平的前提。稽查時應當充分關注市場銷售形勢未得到改善情況下的銷售增長,並對與其相關的成本變動趨勢進行分析。另外,若上市公司對某一產品或銷售客戶過分依賴,也應作為重點稽查領域予以關注。
(5)上市公司對待稽查的態度分析
上市公司對稅務機關進行的日常稽查,應予以協助和配合。如果上市公司一反常態,對稽查人員所需的資料遲遲不予提供,對稽查人員的提問不予做答或含糊做答,甚至設置障礙,檢查人員應保持高度警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五十八條 申請公司登記使用虛假證明文件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虛報注冊資本,欺騙公司登記主管部門,取得公司登記,虛報注冊資本數額巨大、後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虛報注冊資本金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罰金。
④ 如何識別上市公司會計報表造假
前期在分析個股時經常提到一個指標,那就是凈利潤和經營性凈現金流的匹配程度,這是確定一家公司業績真實性的重要指標。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企業經營利潤靠的是正常銷售收入,而凈利潤是扣除成本、各項費用和稅收後的最終所得。而我們的會計制度實行的是「責權發生」制,也就是說我把東西賣給你(或者給客戶提供完服務)這筆交易就可以進我的賬面的銷售收入了,因為我從法律上已經完成了我的責任和義務了,至於錢有沒有收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錢立即就收到,那麼說明這家公司的議價能力很強,不給錢買不到貨,這是真正的好公司。而如果貨賣完了,賬面銷售收入增加了,但錢沒有收到,資產負債表裡的應收賬款肯定會不斷增加,賬面的利潤雖然也增加了,但其實只是空中樓閣。如果這些應收賬款最終沒有收回,這些壞賬將在下個會計年度集中體現,可能導致企業虧損,這其實就是一顆定時炸彈。
同樣的凈利潤,不同的真實程度怎樣才能體現出來呢?其實這些都反映在企業的現金流量表中,具體來說就是反映到現金流量表中的經營活動現金凈額中。學過會計的都知道,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三大報表中最難編制和最難造假的就是現金流量表(當然也可以造假,只是難度大些),因為有些東西可以虛構(比如存貨、應收賬款),但你賬上的現金很難造假。隨便舉個例子,如果一家企業年末凈利潤為1億元(不考慮其他營業外收入),其經營活動現金凈額也在1億元左右,說明這家公司經營很不錯。還有些公司經營活動現金凈額超過1億元,說明有些客戶要提前預付貨款買公司的貨(還有的周轉率很高),公司的產品應該是供不應求!在我國目前大部分商品都是賒銷的,公司賬面上存在一定的應收賬款也是正常現象,也就是說如果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凈額在0.6-0.8億元左右也都屬於正常。但是如果這家公司的應收賬款特別大,並且都集中在一兩家客戶,我們就要小心了。經營模式沒有變化,經營性現金凈流入起碼應該是同比例增長。
⑤ 企業虛構利潤怎麼識別
一、企業虛構利潤的常見手法
「虛增收入」、「提前或延遲確認收入」、「轉移及推遲確認費用」、「多提或少提資產
減值准備以調控利潤」、「通過非經常性損益調控利潤」、「對存貨計價進行調節」、「對或
有負債預計的忽略與隱瞞」,是企業單獨或組合頻繁使用的利潤操縱手段。
二、通過現金流識別利潤虛增
企業經營的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現金流入-
現金流出。特殊情況下,當企業的商品全部售出,並且銷售款全部收到、采購款全部支
付時,凈利潤一定等於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然而,事實上,由於企業的產品不可能完
全售出,銷售款未必可以全部一次性收到,因此,企業的經營現金凈流量=凈利潤-應
收賬款-存貨+應付賬款。於是,企業的經營現金流與企業凈利潤的關系就可以用下式
來表示:
凈利潤=經營現金凈流量+應收賬款+存貨-應付賬款
顯然,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是無法操縱的,要操縱利潤,只能通過操縱應收賬款、
存貨和應付賬款,比如虛構銷售,增加應收賬款、增加利潤但不影響現金流;不結轉銷
售成本,增加存貨、增加利潤且不影響現金流;遺漏應付費用,減少應付賬款、增加利
潤也不影響現金流。因此,可以從現金流著手,辨別企業是否存在虛構利潤的嫌疑。如
果企業的經營現金流很小或者為負數,而企業的凈利潤很大,那麼則可以判斷企業的利
潤來源於應收賬款的增加、存貨的增加或者應付賬款的減少,虛增利潤的嫌疑較大。
三、非經常性損益虛增利潤的手法識別
非經常性損益,是公司發生的與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以及雖與經營業務相關,但
由於其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影響了真實、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項收入、
支出。一般而言,營業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重越高,說明企業靠經營正常業務取得利潤。
四、利用其他財務信息識別企業虛構利潤
首先,關注財務報表中的敏感賬戶。對無形資產賬戶的分析應著重於其列支資本化
和費用化項口的合理性以及攤銷數額的准確性。對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的分析應注意是
否存在規模的不正常增加和期限的不正常延長現象。
⑥ 你懷疑某家上市公司虛增銷售收入,你會如何查看財務報表發現問題
懷疑上市公司虛增收入,可以通過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三個表以及報表附註數據核對查詢。
先說資產負債表,我們知道,企業取得收入,一部分是直接收到了現金或者銀行存款,應收票據也包括在其中,另外一部分是形成企業的應收賬款,比對企業本期增加的收入,看是增加的資產的哪一部分,一般來說,通過收現方式取得的准確性要好一些,如果應收賬款增加過度,極有可能企業在收入上造假了。
再看利潤表,利潤表裡收入增長與往期數據進行比對,看金額增加是否異常,如果異常,查找產生異常的原因,看企業是否增加新的業務還是在原有基礎上增長幅度過大,通過報表附註能看到主要增加點在哪裡同時,與行業其他公司進行比對,再看公司毛利率是否異常,幾個指標一核對,基本能確定企業是否收入造假。
最後看下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表看生活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值,通過核對這個指標同收入增加比例,是否也在同方向變動,再結合存貨異動情況分析,也能看出端倪來。
⑦ 如何識別上市公司作假
上市公司造假
的手段是自然十分高明,但是,假的真不了,只要用心去分析、判研,還是可以找到蛛絲馬跡的。
1、毛利分析法
這種方法相對簡單,基本操作就是測算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如果這家上市公司某塊主營業務收益大大超過同行業水平或者波動較大,就有可能是在造假。如果你發現上市公司的毛利高得驚人,就有必要對這樣的公司提出質疑。
實際上,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真正高利潤的企業寥寥無幾,高利的背後往往是陷阱。
利用這種方法分析造假應對該上市公司的所在行業有個基本了解,包括同行的上市公司贏利能力。
2、現金流量分析法
這也是一種很直觀的甄別方法。如果某上市公司的現金流量長期低於凈利潤,那可能就意味著與已經確認為利潤相對應的資產屬於不能轉化為現金流量的虛擬資產;若反差數額極為強烈或反差持續時間過長,必然說明有關利潤項目可能存在掛賬利潤或虛擬利潤跡象。如每股經營性現金凈流量,如果其每股收益很高,而每股經營現金流量是負的,這樣的上市公司往往是在造偎。對現金流量表作認真分析,便會發現很多造假線索。如果發現某上市公司所支付的增值稅、所得稅遠遠小於其利潤的稅負,那此公司就極有可能在造假。
3、應收款項和存貨分析法
現在有些上市公司利用對開發票虛增收入和利潤,這樣在稅負上就不會出現巨額欠稅,但上市公司很少同時等額增加收入和成本,他必須虛增存貨以消化一些購貨發票,這樣他的存貨就出現異常增加。這樣,這些公司的應收賬款(包括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就會急劇增加應收賬款周轉率急劇下降;存貨急劇增加,存貨周轉率急劇下降。但是上市公司也會注意到自己的收賬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的下降必然會引起小散和專業分析師的懷疑,必然會把應收賬款向其他收款、預付賬款進行轉移。
4、稅項分析法
有一名小型上市公司的小散通過對該公司欠稅情況的分析,發現其虛構了數億元的收入。發現問題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這是一家小公司,實力自然不比大的上市公司,但欠稅竟然達幾千萬元。小散據此判斷欠稅很可能是虛構的,稅自然也是虛構的了。據此推論,收入和利潤也是虛的。
而此小散根據公式應交稅金期末余額=應交稅金期初余額+本期計提稅額一本期繳納稅額去計算該上市公司的期末應交所得欖余額,發現與其實際余額相差甚遠,果然實際稅負非常低。此後不久,該公司的造假便被揭露,股價自然也是一落千丈。而這位小散因其細心,提早發現了問題,將股票盡數拋出,而逃過一劫。
5、資產質量分析法
在很多上市公司中,不良資產都佔有相當的比重,這就要求小散要能分辨得出來。如果子公司長期業績平平,那麼就該懷疑長期投資在減值;而在建工程一直都掛在賬上,這很有可能就是不良資產,尤其是那些工期太長及早已過時的設備。
有些公司還會經常虛增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這種做法很多情況下都是為了消化掉虛構的收入。
6、資產重組與關聯分析法資產的重組和關聯,也是現在造假的一個重要手段。
不過就算其手段再高明,也不是不可以發現的。在現在很多資產的重組和關聯交易是不公允的,如果有這樣的交易往往就涉及欺詐。比如一家上市公司的主業關聯交易量比重很大,那麼它的業績往往有很大的水分。即便是重組和關聯創造的投資收益也不是那麼可靠的,如果往來賬在不斷增加,則造假的可能性也不小。如果一家企業的利潤和收入主要都是來自關聯企業,在分析財務報表時一定要注意是否經過了粉飾,如果母公司合並會計報表的利潤總額(應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大大低於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就可能意味著母公司通過關聯交易將利潤包裝注入上市公司。
7、子公司分析法
上市公司有兩種經常用的造假方法:一種是集中在某家子公司作假(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也有作假,但所佔份額不大);另一種是造假分散,幾乎所有子公司及母公司都在造假。
現在許多上市公司都有一些神奇子公司,業績好得不得了,這樣的子公司往往是造假造出來的;還有一些子公司,是年底才並購進來的,這時要注意其並購日是否合適;另外一些子公司,在母公司報表進進出出,這些子公司都很可疑:剛並人母公司時,業績妤得出奇,可過了幾年,就要置換出去,這些子公司也往往在造假。
8、審計意見分析法
有一個值得廣大股民和小散關注的問題,就是非標准審計報告和非標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往往蘊涵著這家上市公司存在嚴重的財務問題,會計師往往不是不知道上市公司造假,但他一般不會直接指出上市公司造假,他在措辭時往往避重就輕,非常委婉,用說明段和解釋段內容暗示該公司存在嚴重財務問題。比如一些措辭就非常值得關註:應收款項金額巨大,主營收入主要來源於某家公司尤其是境外公司,這些時候,很可能就是一些虛假的收入。
⑧ 如何識別上市公司製造的虛假財務信息
一、虛擬資產,隱藏債務,以虛增所有者權益
2.識別方法
從主營業務收入與應收賬款關繫上分析是否存在「白條」利潤。該問題分析一是看本期應收賬款發生額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的大小,二是看應收賬款與主營業務收入及其利潤的增長比例。如果應收賬款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過大,或者收入和利潤大幅度增長,應收賬款卻以更大比例增長,或者收入和利潤下滑,而應收賬款卻大幅度增長,都說明公司實際經營資金流入不足,資金大量沉澱,白條利潤存在,如果這種狀況長期不得以改善,將會嚴重影響公司經營和財務狀況,甚至導致公司無法持續經營狀況發生。另外,在進行該問題分析時,要特別關注報表附註中應收賬款前五名單位及其金額,主營業務收入前五名單位及其金額,從中分析有否通過關聯交易虛構收入和利潤現象。
三、巧鑽會計政策漏洞,人為調節資產或收益
1.常用手法
會計政策是公司編制財務報告時所採用的具體原則、基礎、慣例、規則和實務,不同的會計政策能夠產生不同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在現有的以會計准則為企業會計規范的模式下,對某一經濟事項的會計處理往往有很多的會計處理方法。比如管理者可以選擇在存貨發出計量時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還是個別計價法,廠房設備折舊時採用直線折舊法還是加速折舊法,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採用成本法還是權益法。由於採用不同的會計政策對公司的財務報告有很大影響,從而為管理層操縱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提供了機會。公司往往藉助於多種多樣的會計政策選擇來實現對自己有利的經濟後果,其主要方式有:
(1)改變折舊政策。如通過延長折舊年限的方法,或者通過改變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方法(如改加速折舊法為直線折舊法)等來降低當期折舊費用,以增加當期利潤,同時又可以高估資產的賬面價值。
(2)通過改變存貨的計價方法和六大減值准備的計提比例,人為調節各期利潤和資產賬面凈值。
(3)通過改變壞賬准備的計提比率或計提范圍來降低當期費用,增加當期利潤和應收賬款的可變現凈值。
(4)運用不恰當的股權投資方法,人為調節收益。根據會計准則規定,公司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可以採用成本法或權益法。如果採用權益法,當被投資企業出現虧損時,投資企業必須按投資比例確認投資損失。但一些公司卻相機致宜,對於虧損的被投資企業,應採用權益法核算卻採用了成本法,不確認投資損失。
(5)運用不當的借款費用核算方法。借款費用包括借款利息、匯兌損益以及相關的金融手續費。按制度規定借款費用根據其借款的用途可將其計入開辦費、在建工程或財務費用。某些上市公司藉此人為調節借款費用,應計入費用的卻予以資本化,從而達到人為調節利潤之目的。例如2001年被中國證監會處以警告並罰款100萬元的金路公司,在1997年年報中,以多計資本化利息,少計財務費用等手段虛增利潤3415.17萬元。
2.識別方法
從會計政策的改變分析公司是否人為調節利潤。該問題分析主要從會計報表附註中對公司採取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政策變更情況說明入手,看公司有否濫用會計政策,以達到人為調節利潤的目的。一方面,看公司是否通過改變會計政策以增加利潤,如改變折舊計算方法、改變主要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降低壞賬准備計提比例、減值准備計提比例或沖回減值准備等增加利潤的現象。另一方面,看公司是否利用國家會計政策變更的機會,集中處理歷史遺留的壞賬,造成上市公司業績的劇烈變化,看是否將超期的應收款不予轉銷,該提折舊的資產不提折舊等現象。
四、利用關聯交易人為調節利潤
1.常用手法
當上市公司為維護形象或達到增資配股目的需要增加利潤時,往往利用關聯交易來虛增利潤。其一,關聯購銷。上市公司向大股東出售產品,價格高出正常公允市價,而且是掛賬銷售(應收賬款)。而大股東往往最終未將產品銷售出去,形成企業集團的內部利潤。其二,轉讓、置換和出售資產。如廣電股份1997年11月將6926萬元的土地以21926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其母公司,確認了15000萬元的收益,同年12月又將賬面凈資產為1454萬元的一家下屬公司整體產權以9414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其母公司,確認了7960萬元的營業外收入。僅此兩項交易就帶來了22960萬元的收益,占該年度利潤總額9733萬元的235.9%。若剔除這兩筆交易,該公司1997年度實際上虧損了13227萬元,是關聯交易的「魔力」掩蓋了廣電股份的巨虧。其三,資金往來。上市公司與關聯企業之間無視法規規定,進行資金拆借,大股東佔用上市公司數額巨大的資金,而上市公司則通過計收資金佔用費來粉飾會計報表。如2001年猴王集團,三九醫葯、美爾雅,st九州等上市公司因未及時披露大股東和關聯方佔用資金而遭譴責和懲罰。其四,上市公司與關聯企業之間通過不良資產抵債,或以非公允價格進行非貨幣交易等手段為調節器,以達到虛增資產,少計負債,虛增利潤之目的。
2.識別方法
(1)從往來賬項變動情況分析公司經營狀況及其風險。此問題分析要特別關注會計報表主要項目注釋中的其他應收款「應收關聯公司的款項」,從中分析是否存在控股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上市公司又計提資金佔用費形成歷年利潤的現象,該事實發生,會一方面虛增公司資產;另一方面虛增公司利潤,從而導致公司資金緊缺,營運能力下降。所以,分析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時,要特別關注會計報表主要項目注釋中的其他應收款「應收關聯公司的款項」。
(2)利用有關財務指標的計算及其與同行業對比,分析公司經營狀況。利用財務報表資料進行有關財務指標的計算,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分析公司的償債能力;利用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分析企業資本營運能力;運用營業收益率、資本收益率、成本費用收益率等指標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時將各項財務指標與同行業進行橫向數據的比較,分析公司在同行業中的狀況及業績,分析指標是否異常,藉以分析其業績的真實性。
(3)通過有關指標對比,判斷是否存在不確認或少確認費用以虛增利潤的現象。從借款額度與借款費用增長比例,判斷借款費用的處理是否存在隱匿、轉移現象;從銷售收入與銷售費用的增長,判斷是否存在少計銷售費用的現象。如果銷售收入成倍增加,但倉儲費、運輸費等卻分文沒有增加或增加的比例很小,按一般邏輯也能推出該公司有造假現象。
五、掩飾重大交易或事實
1.常用手法
掩飾重大交易或事實有兩種做法,一是利用報表項目進行掩飾,在會計報表項目中,以「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作為調節器。二是在表外披露中掩飾,通常是對重大事項如訴訟、擔保事項等隱瞞或不及時披露。
2.識別方法
從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了解公司的未來發展實力。投資者在取得有關財務信息做出投資決策時,應關注公司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如公司所在行業說明,公司面臨的機遇與風險說明,公司重點投資計劃說明,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及其變更說明,或有事項和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說明,關聯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重要資產轉讓及其出售說明,企業合並、分立的說明等。這些說明事項有助於投資者理解和分析財務報告。
上市公司提供的會計信息是一種「社會公共產品」,會計信息與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債權人的信貸決策、對企業經理人員的評價、對企業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的評估、政府對企業的微觀管理等,都密切相關。因此,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質量狀況,不僅影響到與企業有利益關系的投資者、債權人等群體的經濟利益,而且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然而,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造假現象卻大量存在,其數量之多、危害之大令投資者震驚,其對我國證券市場健康發展的制約效應,已經顯現。因而,有效解決會計信息造假問題,已成為我國會計界、經濟界面臨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