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歌爾股份扣非都9億了,那總得為啥只有35-40%增速。不是剛處理了香港上市股權
企業近況不佳。
2008年以來,歌爾股份業績一直穩步增長,營業收入從2008年的10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255億元,增長近25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從2008年的1.2億元增長到21.4億元,增長近17倍。實際上,歌爾股份在一路高歌猛進中也曾遇過壓力。據其2015年年報披露,當年實現營收136.56億元,同比微增7.54%,實現凈利潤12.51億元,同比下降24.51%。隨後,歌爾股份通過發力智能音響、智能可穿戴、智能娛樂、智能家居業務讓業績有了提升。但到了2018年,歌爾股份年報營業收入增速首現負增長,同比下降7%,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59%。
歌爾股份業務主要包括精密零組件、智能聲學整機和智能硬體三大業務。精密零組件業務為聲光電零組件產品,智能聲學整機業務主要包括有線耳機、無線耳機、智能無線耳機、智能音箱等產品,智能硬體業務主要為智能家用電子游戲機配件、智能可穿戴、VR/AR 等產品。目前其三大業務板塊的營收佔比差距已經不是很大。
⑵ 中國哪些產業和世界製造強國
對於我國進口金額最高的13類工業品上下游進行了大致的梳理,從宏觀的角度可以理解為啥政府花這么力氣推動集成電路、半導體、面板等產業的發展,從行業中觀角度可以理解我們在這幾大行業的競爭態勢和供需格局,從企業微觀角度可以看到我們國內相關企業與世界同行業公司對比的優勢和不足,找到進步的方向和著手點,對於我們做投資算是一次不錯的梳理,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歡迎交流探討
然而亨通集團相當大一部分是做光纖光纜的。
我們不看亨通這種做光纖光纜為主的企業,中國最大的電子零部件企業是歌爾股份,2016年營收為193.5億人民幣,和京瓷有大約5倍的差距。同樣的還有瑞聲科技,2016年營收為155億人民幣,和京瓷的差距為6倍。但是歌爾聲學和瑞聲科技都是做聲學器件的。
如果純看做電容,電阻之類電子元件的中國企業,例如法拉電子,順絡電子,艾華集團,都只有十幾億人民幣的規模,風華高新,三環集團規模大點,風華高新2016年營收也就是27.7億,三環集團2016年營收28.9億人民幣。
我們對比下日本六大電子零部件企業之一的村田製作所,2017年預計營收為12250億日元,大約752億人民幣,差距在26倍。
中國進口的第十一大工業品是醫療器械,2016年進口184.05億美元。
中國進口的第十二大工業品是鋼材,沒錯作為世界第一鋼鐵大國,依然有部分鋼材需要進口,2016年進口131.5億美元,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汽車用的鋼板進口的比較多,主要是有些在華外資車企也有固定的國外供應商。
另外還有農業機械,2016年我們進口了進口了120.78億美元.
基本上,中國進口比較多的工業品,主要就是這13類,其他還有天然和合成橡膠87.1億美元,其中合成橡膠有部分是高端產品。
另外新聞上比較關注的機床,進口的金額並不高,2016年我們總共進口才75. 1億美元,因為我國一年整個市場機床消費金額為275億美元,對外依賴度還是比較大的,進口依賴度27.3%。
另外網路上經常提到的工程機械,我國進口很少,2016年進口33.2億美元,反而出口高達169.6億美元,順差136.4億美元。
還有一個國民非常關注的工業機器人,這個市場其實很小,2016年預計全中國市場容量大約285億人民幣左右,就算100%進口,也就是40多億美元,更何況去年國產機器人呈現爆炸式增長的態勢。
通過對進口工業品的整理,我們可以看出什麼呢,我們進口的工業品,有技術含量而且金額比較高的,集成電路2271億美元,液晶顯示面板318.5億美元,航空器203億美元,汽車整車和零部件746.1億美元,儀器儀表449.6億美元,電子零部件200.1億美元,醫葯品220.9億美元,自動數據處理設備278.3億美元。
集成電路,汽車,儀器儀表,液晶面板四大類的進口金額遙遙領先,金額全部在300億美元以上,分別占我國工業製品進口金額的11773.3億美元的19.3%,6.3%,3.8%,3.5%和2.7%,合計高達32.1%
其他的200億美元級別的有醫葯品,自動數據處理設備,航空器,電子零部件,分別佔比例為1.9%,2.4%,1.7%,1.7%,合計為7.7%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這九類產品,集成電路的進口金額就相當於其他八類之和。
另外還有鋼材進口了131.5億美元,農業機械進口了120億美元。
這些產業目前升級情況如何呢?
1、毫無疑問國家最重視的是金額最高,佔了工業品進口五分之一的集成電路,
這個產業伴隨著中國下游電子品牌的崛起,已經開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當然由於基數太低,落後會是長期現象,我們要做好長期作戰的心理准備,我會寫專文介紹。
2、汽車和零部件產業我不太擔心,未來十年是中國自主品牌大逆襲的十年,國產零部件產業也必然隨著自主品牌崛起,今年一季度國產汽車零部件公司業績全部在猛漲。
3、同樣受到國產電子品牌的帶動,國產面板份額在飆升,而液晶面板的進口正在迅速下降,2012年頂峰的超過500億美元,2016年已經下降到318億美元,京東方凈利潤在連創新高
4、航空器大家也知道,ARJ21已經商用,C919也在試飛了,未來五年可以商用。未來是可以預期的,但是這個產業和集成電路一樣,要做好10年,20年長期競爭的准備。
5、電子零部件產業,我國由於下游品牌的崛起,帶動國產電子元器件在以20%的速度增長,平均四年翻一倍,但是這個產業同樣基數低,還需要時間,這個我也會花時間寫。
6、儀器儀表,大家都知道,我國科研儀器高度依賴進口,2016年我國規模以上儀器儀表公司的總收入才9355.4億,而進口高達450億美元,超過3000億人民幣,2016年我國儀器儀表公司收入增長為9.1%,利潤增長8.2%,而進口下降了1.13%,形勢是在向好的一面發展,但是差距還非常大,進口替代的空間廣闊。
7、醫葯品工業,我國2016年國產醫葯製造業的企業收入為2.806萬億人民幣,增長為9.7%,利潤增幅更高達13.9%,而進口醫葯品+原料為超過290億美元,增長為1.92%,國產的增長快於進口,也處於進口替代提升的趨勢。
8、醫療器械2016年我國市場規模為3700億人民幣,增長20.1%,而2016年進口為184億美元,增長為6.28%,進口的增長慢於國內市場的增長速度,說明進口替代也在進行中。
9、自動數據處理設備(計算機及其零部件),2016年我國出口高達1374億美元,下降9.8%,進口為273.8億美元,下降1%左右。巨額順差。
10;、還有鋼材,我國2016年鋼材產量超過11億噸,而進口只有1300多萬噸,主要來自日本,韓國等,進口依賴度只有1%,而日韓的進口,很多也是用於在華車企用鋼。
11:、國產農機
2016年中國農機工業增加值增速7.7%,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農機企業主營業務總收入4516.3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5.8%。規模以上農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5.24億元,比上年增加了3.51億元,增幅僅為1.39%
農機在去年是屬於不景氣的,表現為利潤增長慢,但是收入增長仍然有5.8%,相比下農機進口金額去年下滑了7.6%,仍然在不斷進行進口替代。
當然還是那句話,差距還是很大,體現高端產品需要進口。
從上面可以看出什麼呢,我國進口金額最高的13類工業品(不考慮初級形狀塑料和銅材這兩個技術含量較低的),全部在快速的進行國產化替代,由於有的工業品進口比例高,有的進口比例低,因此國產化替代的速度各有不同。
有的工業品,國產化程度很低,例如儀器儀表,醫療器械,進口依賴度都在30%以上,航空器裡面的大型民用航空目前甚至國產幾乎為0,
而集成電路則是重中之重,不僅金額最大,而且進口比例高達90%以上。
另外我們一直關注的機床工業,2016年我國機床消費金額為275億美元,國產機床產業收入總體增長3.6%,達到229億美元,進口為75億美元,下降12.8%,進口比例為27%,
機床工業作為國民眼中慘兮兮的產業,仍然在有條不紊的逐步進行國產化替代,雖然這個有條不紊,在我看來還是太慢了。
http://news.momo35.com/2017/02/23093669032.html
除了這些進口工業品大類外,
我國還進口了很多初級工業品,例如2016年進口紙漿122.4億美元,紡織紗線和織物167.4億美元,礦物肥料和化肥24.1億美元等等,這些初級工業製品,很多是來自資源國家的初級工業工廠的產出,我國進口是合理的,中國的發展還是要讓世界雨露均沾比較好,這也是中華文明實現和諧世界人類大同應該有的理念。
⑶ 濰坊歌爾怎麼樣啊
綜述:濰坊歌爾總體來講還是比較優越的。工資高,工作時間固定,住宿環境不錯,有固定假期,法定節假日放假。
歌爾股份有限公司於2001年06月25日在濰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姜濱,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開發、製造、銷售聲學、光學、無線通信技術及相關產品等。
成果:
2020年9月10日,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發布,歌爾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263位,2019年營業收入3514780萬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歌爾股份有限公司
⑷ 同樣為AirPods代工,歌爾股份是怎麼變成「小立訊」的
在消費電子界,立訊精密的地位如同白酒界的茅台,充滿了傳奇與財富的味道——
富士康「打工妹」逆襲;憑借著為蘋果代工AirPods,三年內營收增長174%,市值最高沖破4000億人民幣,超越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親獲蘋果CEO庫克稱贊......
而在離崑山一千公里的山東濰坊,另外一家蘋果供應鏈企業——歌爾股份,同樣憑借著為AirPods代工獲得了高速增長,股價從2018年底的6元低位,漲至現在的44元,市值約1400億,被稱為「小立訊」。
然而回望兩家公司的發展 歷史 , 在聲學領域,歌爾才是那個先行者,是被立訊精密逆襲反超的行業龍頭。
2017年之前,歌爾股份與立訊精密的發展處於一種「相似的平行」狀態。
歌爾股份與立訊精密成立的年份相近。
上世紀90年代,主營微型話筒的濰坊市無線電八廠倒閉,其中的一名車間技術員姜濱利用原來的技術,成立了小型私營企業濰坊怡力達電聲,主營產品仍然是話筒。2001年,公司改名歌爾聲學。
與此同時,1997年,在富士康從打工妹做到課長的王來春,也離開富士康,與其兄王來勝創立了一個工廠,初營業務是電視機後殼、電線插板等。2002年前後,富士康訂單暴增,開始將PC轉換器的訂單交給立訊精密。
改名歌爾聲學後,歌爾的業務拓展至MEMS感測器模組、微型揚聲器、麥克風、天線、受話器模組等聲學元器件的製造與銷售,客戶涵蓋三星、索尼、谷歌、微軟、思科等全球頂級廠商,並逐漸成長為全球聲學行業龍頭,於2008年上市,上市當年營業收入10.12億元,凈利潤1.2億元。
而這一時期的立訊精密,在拿到富士康訂單後,業績也獲得了飛速增長,代工的產品從單一的PC轉換器,逐漸拓展至筆記本、消費電子連接線。
立訊精密比歌爾股份晚兩年,於2010年上市。上市當年的營業收入與歌爾幾近相同,為10.11億,凈利潤1.16億。
二者切入蘋果供應鏈的時間也相近。
2010年,歌爾股份切入蘋果產業鏈,為蘋果供應聲學組件、有線耳機等。
晚於歌爾一年,立訊精密在2011年通過收購崑山聯滔進入蘋果供應鏈,成為蘋果連接線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此後又相繼獲得了iPad內部線、MacBook電源線、AppleWacth無線充電/表帶、MacBookType-C以及iPhone轉接頭等蘋果訂單。
受益於蘋果手機出貨量的行業性持續提升,兩者在上市後至2017年的幾年時間內都獲得了飛速成長,歌爾從上市時的10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255億元,立訊增長至228億元。
轉折也出現在2017年。如今回頭來看,正是這一關鍵卡位,導致了此後至今兩家企業不同的增長速度和業務高度。
2016年,AirPods隨iPhone7推出。起初蘋果選定的供應商是台企英業達,然而英業達並沒有意識到小小的AirPods將會有之後的千億市場規模,反應遲鈍。
空隙之間,歌爾也並未敏銳地意識到機會。2017年7月,立訊精密取得了蘋果AirPods的代工資格,並憑借接近100%的良品率獲得蘋果青睞,逐漸成為AirPods主要供應商,占據60%的代工份額。
反應過來的歌爾於2018年進入AirPods供應鏈,最終成為AirPods的第二大代工廠,占據30%的代工份額,兩者相差一倍。
作為對大客戶依存度很高的代工廠,在關鍵時間節點上的卡位,決定著代工廠的增長天花板甚至是生死存亡。 正是這一快一慢的關鍵卡位,奠定了立訊精密和歌爾股份此後不同的增長速度和行業地位。
2017年起,AirPods銷量大增,並推動TWS(真無線立體聲)耳機產業鏈成為接下來幾年內成長性好的賽道之一。據Counterpoint數據,2019、2020年TWS全球出貨量將分別達到1億副、1.5億副,市場規模分別近75億美元、110億美元。
而這其中,以2019年為例,AirPods拿走了全球TWS市場50%的份額和71%的營收,牢牢占據著統治地位。
乘著行業的東風,歌爾股份和立訊精密都取得了爆發式增長,但增長背後,兩者的差距也很明顯。
從營收和凈利潤上看,2017年,歌爾股份和立訊精密的營業收入處於同一水平線上,分別為255億元和228億元。凈利潤上,歌爾的21.4億元高於立訊的17.5億元。
差距從2018年開始拉開,2018年歌爾的營業收入為237億元 同比下降7.14%;凈利潤為8.68億元,同比下降59.42% ;而這一年,立訊精密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7.06%至358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61.05%至27億元。
在經歷2018年的轉型陣痛後,2019歌爾的營收增長至351億元,凈利潤13.07億元,同比增長50.59%;立訊精密則進一步把差距拉開,營業收入增長至625億元,凈利潤47.14億元,同比增長73.13%。
兩者最新的可比財報是2020年上半年,歌爾的營業收入為155億元,同比增長14.71%,立訊為364.52億元,同比增長70.01%。相比之下,三年時間,兩者已不是一個量級。
毛利率體現的是公司在市場上的溢價能力以及競爭力,在毛利率上,歌爾與立訊也處於不同水平。
2017-2019年,歌爾股份的毛利率分別為為14.73%、12.61%、12.66%,立訊精密的毛利率分別為19.46%、21.19%、19.99%。兩者平均相差約8%
除了2017年關鍵卡位的慢與快,歌爾和立訊在研發投入上的多寡,或許也是造成兩者差距的原因之一。
財報顯示,2016年,兩家公司的研發費用處於同一水平,甚至歌爾股份高於立訊精密,分別為10.24億元、9.32億元,而2017-2019的三年間,立訊精密的研發費用逐漸超過了歌爾股份一個量級。
這一時期內,歌爾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2.32億元、16.18億元、18.07億元,三年合計研發投入46.57億元;立訊精密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5.42億元、25.15億元、43.76億元,三年合計84.33億元;兩者也是相差近一倍。
同時,歌爾股份近3年研發費用資本化的比例約為30%,相比之下,立訊精密資本化比例持續為0,研發投入全部費用化。
這一切最終體現在市值上的差異是,2017年至今,歌爾的市值從400億漲至約1400億,而立訊精密則從440億增長到了近4000億。
TWS行業的高速增長帶給兩家公司近兩年內的爆發式增長。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一兩年內,TWS將依然是兩家公司短期的增長立足點,但現有的差距,無疑將無法挽回甚至會越拉越大。
在中長期的增長上,歌爾和立訊也選擇了不同的布局。
2018年年報中,歌爾將主營業務由原先的電聲器件和電子配件兩大項,重新劃分為精密零組件、智能聲學整機和智能硬體三大業務。以VR/AR為主的智能硬體業務,是歌爾股份選擇的長期增長點。
歌爾股份是國內較早進入VR/AR領域的企業之一。
截止目前,歌爾圍繞VR/AR產品布局了光學、聲學、感測器、結構件等核心技術,可以提供包括VR/AR相關的光學元器件、頭顯設備和外設產品在內的設計、研發和製造解決方案。
2019年,歌爾股份的智能硬體業務營業收入為85.13億元。
立訊精密選擇切入的賽道,則是通信領域和 汽車 電子領域。
2018年,立訊精密依託傳統的連接器強項,切入前期布局的通信和 汽車 電子領域。
立訊的通信互聯網產品主要包括電子線束、連接器、電纜和結構件,2019年相關產品的收入為22.37億元。 汽車 互聯網產品主要包括 汽車 線束和連接器產品,2019年相關產品收入為23.61億元人民幣。兩者合計約46億元。
目前來看,在長期的增長型業務上,歌爾股份的營業收入多於立訊精密。
在未來的市場規模上,據IDC估計,全球AR/VR支出在2019-2024年期間的五年復合年增長率為76.9%,到2024年將達到1369億美元。
而通信業務背後則是5G、新基建的大勢,市場規模千億以上; 汽車 電子領域,據蓋世 汽車 數據,預計到2022年,全球 汽車 電子市場規模為2.14萬億元,其中中國市場為9783億元。
目前來看, 通信+ 汽車 電子的布局,市場規模大於AR/VR的市場規模, 但最終,能否在下一個關鍵節點精準卡位,以及能否維持和持續迭代高端精密製造能力、技術快速迭代能力、嚴格管理能力和大規模快速出貨能力,是孰優孰劣的根本。
2017年之前,歌爾股份與立訊精密的發展幾近同步,同樣以單一元器件起步,相近的時間點上,相近的營收上市,同樣的時間點進入蘋果供應鏈。
而僅僅是在2017年的關鍵卡位上慢人一步,在研發投入上差了一點決心和勇氣,在對精密製造上差了一點一滴的精益求精,最終呈現出的結果截然不同。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商業往往如此。
⑸ 山東首富身家640億,山東千億級民營企業不少,為何無千億富豪
文|叢樹
來源|魯商儒風
在胡潤發布的2020年百富榜上,財富超過1000億元的富豪達41位,比去年翻了一倍。山東首富是魏橋集團鄭淑良,財富是640億元,加上信發集團張剛、日照鋼鐵杜雙華,山東僅3位富豪的財富超過500億元。
山東並非沒有大企業。在不久前發布的2020年中國企業500強上,山東有47家企業上榜;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上,有52家企業上榜。上榜數量均居全國各省市前列。
為什麼山東有千億級民營企業,而沒有千億級富豪?
看胡潤百富榜,大多數富豪堪稱中國企業大佬,他們所創辦的企業年營業收入達數千億元。但也有不少千億富豪,企業規模並不大。
如排名第三的鍾睒睒,財富達3650億元,其最主要的企業農夫山泉,剛剛在港交所上市。農夫山泉2109年的營業收入為240.21億元,4月底上市的另一家公司萬泰生物,2019年營業收入11.84億元,2家企業加起來也進不了中國企業500強,超過今年中國民企500強約200億元的門檻不多。
排名第9位的前中國首富丁磊,財富為2200億元,網易2019年營業收入為592.41億元。
排名第10位的拼多多黃崢,財富也達2200億元,如果不是前段時間通過多種方式降低持股比例,他的財富更多。拼多多僅成立5年,營業收入更低,2019年為301.4億元。
河南牧原的秦英林、錢瑛夫婦排第10位,財富為2000億元,較去年翻了一倍。牧原股份去年的營業收入為202.21億元,不過今年以來其業績大幅增長,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已是去年全年的近2倍,達391.65億元,凈利潤更是超過200億元。
此次榜單前10強名的門檻是2000億元,10人中有4人的企業年營業收入沒有超過1000億元,甚至低於500億元。
而在財富超過1000億元的富豪中,企業年營業收入在1000億元以下的更多。
如海天味業去年的營業收入不到200億元,此次共有27人上榜,與阿里一起成為上榜人數最多的企業,有10人的財富超過100億元,其中龐康達1950億元,程雪也達650億元。
此外,美團、恆瑞醫葯(翰森制葯)、邁瑞醫療、 娃哈哈、貝殼、愛爾眼科、藍思 科技 等多家企業,年營業收入不到千億元,但其創始人財富都超過1000億元,愛爾眼科去年的營收更是不到100億元(99.9億元)。
相比而言,山東有多家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民營企業,但財富額與上面提到的富豪相距甚遠。
在2020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上,年營收超過千億元的山東企業有2家,分別是魏橋集團和東明石化,營業收入分別為2793億元 和1127億元。
魏橋集團是山東最大的民營企業,在中國民企500強中排第13位,2016年時更是高達3730億元,排第3位。在胡潤百富榜上,鄭淑良以640億元的財富,排第57位,財富減少了10億元,排名較2019年的34位下降了23位。
東明石化是中國最大的地煉企業,無人登上富豪榜。
接近1000億元的山東民企還有多家:日照鋼鐵,984億元;東營的萬達控股,953億元;東營的利華益集團,910億元。日鋼杜雙華和萬達控股尚吉永財富分別為500億元和120 億元。利華益集團無人上榜。
此外,東營的華泰集團,營業收入也達750億元,其控制人李建華的財富為40 億元。
這6家企業都排名中國民企500強前100位。
沒有上榜今年中國民企500強的山東民企中,至少還有2家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其中去年排第21位的聊城信發集團,當時的年營業收入超過1919億元;煙台的南山集團,2019年營收為1111.7億元,在2020年中國企業500強中排第194位。
在胡潤榜上,信發集團的張剛和南山集團的宋作文的財富分別為600億元和270億元。
富豪榜上,計算富豪們的財富,最重要依據的上市公司市值,其次是估值。
可以看出,企業營收不到1000億元而財富超過2000億元的富豪中,鍾睒睒今年有2家企業上市,農夫山泉在港交所,萬達生物在A股;丁磊的網易、黃崢的拼多多,都是在納斯達克上市;秦英林的牧原股份是A股上市公司。
財富超過1000億元的富豪的企業,除宗慶後的娃哈哈外,其他企業都已經上市。
而山東超過或接近1000億元的企業中,東明石化、萬達控股、利華益、信發集團都沒上市,日照鋼鐵、南山集團旗下都有上市公司,分別是港股開源控股和A股南山鋁業,但沒有直接上市。其中南山集團主要企業南山鋁業於1999年在A股上市,旗下另一家企業南山尚智正擬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後,股價的高低與所處行業有很大關系。
網易、拼多多都是互聯網企業;萬泰生物是醫葯行業,其憑借不到12億元的年營業收入,股價由上市發行價的8.75元/股,短短3個月最高漲到296.8億元/股,總市值一度接近1300億元,目前為782.69億元。牧原股份則得益於去年以來的豬肉價格大幅上漲,目前市值2699.56億元,高時達3700億元。
此外,美團、恆瑞醫葯(翰森制葯)、邁瑞醫療、 貝殼、愛爾眼科、藍思 科技 等,不是來自醫葯行業,就是互聯網行業,或通信行業。
相比而言,山東上述企業多為傳統行業,魏橋、信發、南山等都是鋁業(魏橋還有紡織),東明石化、萬達控股、利華益都是石化;日照鋼鐵是鋼鐵。這些行業, 利潤率不高,難有爆發性成長,因此受追捧的可能性偏小,市值或估值也相對低。
其實這也代表了全省的情況。
也有例外,最典型的當數在科創板上市的濟南華熙生物,去年的營業收入為18.78億元,而目前總市值為658.32億元,趙燕的身家也達460 億元;歌爾股份,去年的營業收入為351.48億元,如今總市值為1366.84億元,姜濱、胡雙美夫婦的財富為465 億元。
華熙生物屬於生物醫葯行業,主營業務是玻酸尿生產;歌爾股份為智能穿戴。這些行業都是容易受追捧的行業。
財富的多少,除了與企業的規模有關系,還要看行業。可見,入對行還是很重要的。
你怎麼看山東的富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