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2年度交通運輸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庫入庫成果開始徵集
為調動全行業 科技 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交通運輸 科技 成果轉化,進一步推動行業 科技 進步,支撐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近日,交通運輸部正式啟動2022年度交通運輸重大 科技 創新成果庫入庫成果徵集,向行業廣泛徵集優秀 科技 成果。
2022年度徵集的成果包括交通運輸 科技 項目、專利、 科技 論文和 科技 專著4類。中央所屬高校及科研機構、中央管理交通運輸企業、國家交通運輸科普基地依託單位、部共建高校和部屬單位負責審核並推薦本單位及所屬單位(集團)的 科技 創新成果。行業重點科研平台依託(牽頭)單位負責審核並推薦本單位所屬行業重點科研平台人員的 科技 創新成果。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審核並推薦所轄區域內地方高校、科研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 科技 創新成果。有關全國性學會、協會可推薦行業相關領域 科技 創新成果。部海事局、長江航務管理局、珠江航務管理局負責審核並推薦本系統內單位的 科技 創新成果。
四類成果申報要求
>>交通運輸 科技 項目。 包括重大 科技 創新項目(包)和 科技 成果推廣項目兩類,其中:
重大 科技 創新項目(包)須已通過驗收評價,其成果或部分成果須為省部級(含全國性學會、協會)一等及以上 科技 獎勵獲獎項目,且整體技術實際應用達3年(含3年)以上,應用時間計算截至2022年12月31日。
科技 成果推廣項目須已通過驗收評價,且實際應用達1年(含1年)以上,應用時間計算截至2022年6月30日。
>>交通運輸專利。 專利須是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授權日期須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以授權公告日為准)。同一完成人申報專利數不得超過2項。
>>交通運輸 科技 論文。 科技 論文發表時間須在2年以內,即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同一作者申報論文數不得超過2篇。
>>交通運輸 科技 專著。 專著正式出版發行或書稿完成時間須在2年以內,即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間。同一作者申報專著數不得超過2部。
對於入庫 科技 成果,交通運輸部 科技 主管部門將頒發入庫證書,並與部提名推薦各類國家級獎項掛鉤。其中,入庫重大 科技 創新項目設為三類等次,並擇優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部年度《交通運輸 科技 成果推廣目錄》候選項目將從入庫 科技 成果推廣項目中產生;部推薦中國專利獎候選項目將從入庫專利中產生;部年度《交通運輸 科技 叢書》出版計劃候選圖書將從入庫 科技 專著(未出版書稿)中產生。入庫成果的第一完成人(作者)將擇優納入部交通運輸 科技 專家庫。
❷ 交通部水運科學研究院收入
交通部水運科學研究院收入
年8月,在中央「向科學進軍」的號召下,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水運院」)應運而生,從此,新中國在水運科技領域有了自己「國家隊」。水運院是我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水路交通運輸科研機構,也是我國唯一涵蓋水路交通運輸各個領域的綜合性科研事業單位。
建院以來,水運院在不同歷史時期高質量完成了一系列國家級和省部級重大科研課題,牽頭組織開展了多項重大科研攻關,取得了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創造了中國水運科技史的多項第一,有力的支撐了我國水運事業蓬勃發展。如與蘇聯專家合作研究和設計製造我國第一台浮船吸煤機,規劃我國第一條國際集裝箱運輸航線,研發國內第一隻國際標准集裝箱,設計國內第一台岸邊集裝箱裝卸橋,開發第一套集裝箱碼頭管理信息系統等。
作為水運科學研究的國家隊,在交通運輸部黨組的正確領導下,水運院近年來始終以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為使命,以水運科研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政治建院、科研立院、改革興院、人才強院」建設為總抓手,持續瞄準「加快建設交通行業高端智庫和世界一流科研機構」願景目標,深化「為政府決策提供智力支撐、為行業重大工程提供技術支撐」的職能定位,在為部服務、科技支撐引領行業發展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水運院深度參與我國水運發展戰略政策的研究和技術支撐工作,特別是在海運強國戰略、內河優勢發展戰略、長江航運高質量發展、智能航運發展、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綠色航運等方面取得了多項重大研究成果。水運院在行業技術創新方面發揮了示範引領和支撐作用,如承擔了水上溢油應急處置關鍵技術、基於船岸協同的船舶智能航行與控制關鍵技術等重大國家科研項目的研發;研製的「水運一號」搭載長征11火箭成功發射,成為全球首個依託商業衛星實現船舶在軌智能跟蹤拍攝的衛星載荷。截止到2019年底,水運院共完成各類科研項目8000餘項,獲得國家級科學獎勵30項,省部級科技獎勵400餘項,專利近200項,軟體著作權百餘項。
經過多年發展,水運院形成了以「水運經濟、安全應急、環保節能、現代物流、智能水運」五大科研領域為主、基本全面覆蓋水路交通運輸各個方向的專業體系,集咨詢服務、裝備研發、工程設計、航運服務、交流培訓五大產業板塊於一體的業務領域。
水運院總佔地面積約1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6萬平方米,在大興擁有一座佔地208畝的大型綜合性實驗基地,在黃河小浪底庫區建有1000 余畝的洛陽華洋生態科技園,在天津和青島正在規劃建設海上溢油應急處置實驗基地和智能航運研發基地。建有1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5個院級重點實驗室和3個政府決策支持平台。水運院創立出版《水運科技》《水運科學研究》《集裝箱運輸》和《船舶防污染》等多本內部刊物,定期向行業提供《水路交通決策參考》,定期發布中國港口股票指數和中國航運股票指數,是研判水運行業經濟運行形勢的重要指標。
截至2019年底,水運院現有7個機關職能部門、14個院屬機構、3個院管單位,18個院屬企業(含控股)、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掛靠有3個全國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及分支機構、5個中國航海學會分支機構、7個專業工作機構。通過完善人才引進、培養和激勵機制,進一步加強了各類人才的統籌規劃,人才隊伍持續壯大,人才素質明顯提升,人才結構不斷優化。水運院現有職工1300人,其中在職職工1028人,離退休人員272人。院本部事業編制人員391人,其中碩士以上學歷佔72.7%,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及以上佔53.9%;企業及勞務人員152人。2016年1月,按照部黨組政事改革的要求,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中國海事服務中心、交通安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中心三個中心成建制從部海事局劃轉至我院,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在編職工23人;中國海事服務中心在編職工37人;北京中交綠通科技有限公司36人,華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389人,此外還擁有船員4400人,每年向全球150家船東近400艘船舶派遣船員15000人次。
高層次人才培育力度不斷加大,人才儲備體系初步建立。其中,第三屆交通運輸部專家委員會委員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8人次,交通運輸部「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3人,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交通運輸青年科技英才12人,交通運輸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航海學會科技貢獻突出人物5人,航海學會青年科技人才3人,院首席研究員3人,院青年首席研究員12人,院青年科技英才19人,歷年入選國家和省部級專家庫200餘人次。
❸ 交通集團和交通廳有什麼聯系
是的。只是廣東交通廳是政府部門,廣東交通集團是省屬國企。
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是經廣東省委、省政府批准組建的大型國有資產授權經營有限責任公司,2000年6月28日掛牌成立,總部設在廣州,主要經營業務:高速公路的投資建設與經營,汽車客貨運輸、現代物流業、公路設計施工監理、智能交通。
廣東省交通廳是主管全省公路和水路交通行業的廣東省人民政府組成部門,主管廣東省交通事業,承辦省人民政府和交通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3)交通運輸科技傳媒集團擴展閱讀
廣東省交通集團擁有全資和直接控股公司16家,其中有2家上市公司(粵高速、粵運交通)以及4家港澳注冊的全資或控股公司;合並報表范圍內企業總數249家,企業員工人數6萬多人。
截止2018年底,公司總資產3969億元,資產規模居廣東省屬國有企業首位,連年穩居中國企業500強和廣東企業50強。
❹ 重慶交運集團是屬於國企還是央企
重慶交運集團屬於國有獨資企業。重慶交通運輸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於2004年底經市政府批准,在重慶市屬國有水陸運輸企業的基礎上組建成立的市屬國有大型企業集團。主要從事道路客運、貨運物流、市場商貿三大經營主業。
物流版塊形成了公路干線貨物運輸、長江內支線集裝箱運輸、國際近洋集裝箱運輸、集裝箱水陸聯運、載貨汽車滾裝運輸、大件運輸、物流配送、客運快遞、國際貨運代理、鐵路貨運代理,以及倉儲和碼頭經營等業務類型。
(4)交通運輸科技傳媒集團擴展閱讀:
重慶交運集團已建成了班線客運、區縣公交、出租客運、農村客運、旅遊客運、汽車租賃的客運服務體系和集成公路運輸、內河航運、國際貨代以及倉儲碼頭等業態的公鐵水空立體物流服務網路,為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了安全、舒適、便捷的客流服務和優質、高效、低成本的物流服務。
有各類道路客運車輛19000餘台,大型化、專業化貨運車輛近5000台,貨運船舶近100艘,內河標准化運力30萬噸。有各級汽車客運站88個,其中國家二級以上車站45個,佔全市87%,保障著全市80%以上的旅客站場集散任務。
❺ 交通局有哪些下屬單位
交通局是主管全市公路、水路和地方鐵路交通行業管理的市政府工作機構,內設辦公室、人事科、綜合科、財務科、計劃基建科、政策法規科等6個職能科室,共有市直交通事業單位8個,其中,正縣級3個:市公路管理局、市航運管理局、市地方鐵路管理局,副縣級2個:市運輸管理處、市交通稽查支隊,正科級3個:市交通戰備辦公室、交通信息中心、市交通基本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
資料擴展:
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和省關於公路、水路和地方鐵路交通行業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制定全市公路、水路和地方鐵路交通行業的發展戰略、措施,擬定有關規定並監督實施。
(二)根據全國、全省的公路、水路和地方鐵路交通行業發展規劃以及全市國民經濟發展總體布局,編制全市公路、水路和地方鐵路交通行業的發展規劃、中長期計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行業統計和信息引導工作。
(三)負責全市公路、水路和地方鐵路交通行業管理和運輸組織管理,協調道路、水路運輸與其它運輸方式的銜接;組織實施上級下達的重點物資運輸、緊急客貨運輸和軍事運輸。
(四)培育、監督、管理公路、水路交通運輸市場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市場,規劃市場體系布局,制定市場規則,規范和監督市場行為,維護公路、水路交通行業的平等競爭秩序;建立和完善信息、服務體系,引導交通運輸業優化結構、協調發展。
(五)組織重點交通工程建設的實施,負責交通工程建設的投標、招標等管理工作,協同有關部門負責交通工程定額管理和交通基本建設工程質量的管理監督。
(六)負責全市公路規劃、建設和管理;組織公路及其附屬設施的建設、養護和管理;負責路政管理,依法保護公路產權。
(七)負責全市道路營業性運輸站、點、場建設的規劃;負責全市道路旅客運輸、貨物運輸、客貨運出租、旅遊客運、汽車租賃、聯運、集裝箱運輸以及與道路運輸相關的機動車維修、搬運裝卸、運輸服務業、汽車駕駛學校和駕駛員培訓工作的行業管理;負責全市交通稽查和管理工作;指導城鄉客、貨運輸的銜接協調工作;負責交通中介組織、信息配載的行業管理工作。
(八)組織編制全市港站主樞紐規劃並監督實施;負責全市港口布局及港航設施的建設、養護和管理;負責水路客貨運輸、搬運裝卸、船舶代理、貨運代理、水路運輸服務業以及轄區內水上港航監督、港口和港航設施建設使用岸線的行業管理;負責水上交通安全和船員的培訓。
(九)負責全市各項交通規費的征稽、管理和使用;負責道路、橋梁收費站(點)稽查站設置的審核、報批和管理;負責全市各項交通規費和建設項目的審計監督。
(十)協同有關部門制定投資、價格、稅收、信貸、勞動工資、外匯和其他有關交通行業的規定。
(十一)指導全市交通行業的體制改革和企業管理工作,負責局屬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
(十二)負責全市地方鐵路的建設、管理;負責轄區內的鐵路專用線的行業管理以及鐵路專用線共用的協調管理。
(十三)負責局機關及局屬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指導交通行業的精神文明建設,組織指導交通行業人才預測、教育、培訓工作。
(十四)組織協調交通行業利用外資、對外合作與交流工作,參與涉外運輸管理工作。
(十五)貫徹執行交通科技政策、技術編制和規范、組織科技開發,推動行業科技進步;會同有關部門組織交通工業產品認證和質量監督。
(十六)負責全市交通戰備工作,承辦市國防動員委員會的有關工作。
(十七)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參考鏈接:交通管理局
❻ 華鐵傳媒的介紹
華鐵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一級廣告企業,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指定高鐵合作媒體。1995年創立於中國北京 ,作為中國大交通媒體智慧運營商,華鐵傳媒集團目前已成功構建包含全國高鐵列車媒體、高鐵車站媒體、高鐵視頻媒體、普速列車媒體、航空媒體於一體的大交通媒體營銷生態圈,同時在公關傳播、旅途營銷、互動體驗行銷、事件營銷等業務領域進行全面布局,為國內外知名品牌提供大交通媒體一站式解決方案,構建數據化大交通媒體營銷的新生態。
2016年,華鐵傳媒正式進入集團化運營模式,更名為華鐵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在廣州、深圳、南京、無錫、蘇州、合肥、杭州、寧波、溫州、福州、廈門、長沙、武漢、鄭州、西安、成都、重慶、哈爾濱、沈陽、江西、貴陽、青島、濟南等24個省市及香港特別行政區設有全資子公司以及分公司。
華鐵傳媒集團旗下擁有華鐵世紀廣告有限公司、北京華鐵國脈傳媒廣告有限公司、北京華脈互動公關策劃有限公司、嗨途(北京)傳媒科技有限公司、在途商貿(北京)有限公司等多個全資子公司。
歷經 20 多年的發展和積淀,華鐵傳媒依託強大的資源平台,以創新互動的營銷方式,為業內眾多領先品牌提供組合化、定製化的營銷解決方案。
未來,華鐵傳媒將繼續致力於引領中國大交通媒體行業的發展, 構建數字化大交通媒體營銷的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