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美的集團2018年冰箱收入

美的集團2018年冰箱收入

發布時間:2022-11-16 06:06:28

『壹』 現今冰箱行業前景如何後續市場如何

電冰箱銷量不斷上升

根據產業在線的數據,2016-2020年我國冰箱銷量呈現先上升後下降的趨勢變動。2018年我國冰箱銷量為7418.9萬台,較2017年同比下降明顯,2020年全年,我國冰箱總銷量為8446.9萬台,增速有明顯的提升。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冰箱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貳』 格力、美的,田忌賽馬的終結

作者 Eastland

頭圖 視覺中國

2022年6月25日,格力電器(000651.SZ)公告稱,京海互聯於6月24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共減持公司股份1.1億股,占總股本的1.86%,持股比例降至6.47%。

2012年,美的、格力營收分別為1030億、993億,格力為美的的96.4%。這一年方洪波、董明珠同時成為「操盤手」。從此,起點基本相同的兩家公司經常被進行比較。

按照2022年6月28日收盤價,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市值分別為4143億、1970億,靜態市盈率分別為14.4倍、12.3倍。兩家市值較1年前都有較大回落,但美的市值領先優勢從60%擴大到110%。

歷時十年的「田忌賽馬」結局越來越明朗。

營收差距漸大

到2016年,美的、格力營收分別為1590億、1083億,格力相當於美的的68%。在方洪波治下,美的領先優勢從2012年的4個百分點擴大到32個百分點。

2018年格力發力上攻,營收逼近2000億、相當於美的的76.3%。但自2019年,落後幅度再度擴大——2020年格力營收跌破美的營收的60%,2021年降至美的的55%。

空調、家電、智能裝備,分別對應美的、格力的「上駟」「中駟」和「下駟」。

1)上駟,懸念還能保持多久?

美的、格力的上駟是空調業務,包含家用空調和暖通空調。

格力的「上駟」是長勝將軍。2018年格力空調業務營收1557億,美的收入不及格力的一半。

2020年,格力的「上駟」偶有「失蹄」,被美的以微弱優勢超越。

2021年,格力空調收入1317億,相當於美的空調營收的108%,重新奪回空調霸主寶座。

在上駟的對決中,格力贏得不輕松。現在看來,美的空調收入終將超過格力,懸念保持不了多久。

2)中駟,並沒有可比性

美的、格力的「中駟」是家用電器,分別命名為「消費電器」和「生活電器」。

2021年,全國25個主要家電品類中,美的有7個品類線上/線下市場份額排名第1;冰箱、洗衣機、電熱水器、微波爐、烤箱等7個品類線上市場份額排名第2。

格力家電業務與美的家電業務不具可比性,放在一張圖里極為不協調。

美的消費電器包括冰箱、洗衣機、廚衛及品種繁多的家電,2018年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2021年美的家電收入達1319億,同比增長15.8%。

2020年、2021年格力家電收入分別為45億、49億,跌到美的家電收入的4%以下。而且2021年增速僅為8%,遠遠落後於美的。

空調與冰箱、洗衣機都是家電,在設計、生產、供應鏈、銷售渠道等諸多方面都是相近甚至相同的。

作為空調王者,家用電器是格力最有希望做大、做強的業務, 但努力了這么多年,冰箱、洗衣機、電飯鍋……都做了,但格力家電銷售收入還不到美的二十五分之一。

所以,美的、格力的「中駟」沒有可比性。

3)下駟,美的「埋伏」多年

作為家電製造巨頭,美的、格力均已完成向智能製造的轉型,還對外出售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

美的將智能裝備板塊命名為「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板塊的核心是2017年美的收購的世界頂尖工業機器人製造商「庫卡」。2021年,該板塊營收272.8億,其中來自戴姆勒、寶馬等的訂單達數千台/套。

2021年,格力智能裝備板塊營收僅8.6億。為提高可比性,將綠色能源板塊收入29.1億(主要來自銀隆,已更名為「格力鈦新能源」),「工業製品」板塊收入31.9億(壓縮機等),與智能裝備收入相加,總收入69.6億,約為美的智能裝備收入的25.5%。

美的智能裝備板塊的核心是德國庫卡(KUKA)。該項收購極大地提高了美的製造的自動化水平,截至2022年初每萬名工人使用的機器人台數達到370台,預計兩年內進一步提高到700台/萬人。

庫卡被美的並購後業績緩慢下滑,2020年營收216億,較2017年下降20%,每年下滑7.2%。2021年庫卡推出一系列新產品,全年營收273億、同比增長26.4%。

我國工業機器人使用額度不到250台/萬人,韓國則超過930台/萬人。人口紅利殆盡,招工難、用工貴、人員流動率高,促使企業更多地使用機器人,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增速最快的機器人市場。

從2017年收購庫卡95%股權,美的花了四五年時間整合資源、提高供應鏈的本土化率,如今已漸入佳境。 到2024年,美的收購庫卡時做出的「不幹預、不裁員、不退市」將到期。

都是高手,但格力出現異動

1)格力成本控制能力出眾

2021年,美的、格力毛利潤分別為767億、456億。格力以美的55%的營收,獲得美的60%的毛利潤,說明格力的成本控制能力優於美的。

格力成本控制優勢是全方位的:

2021年,美的原材料成本占營收的51.3%、格力為45.9%。營收數千億的同行,材料成本竟相差5個百分點;

美的人工成本占營收的3.6%、格力為2.3%;

美的能源成本占營收的0.8%、格力為0.4%;折舊占營收的比例,美的、格力同為0.9%。

美的成本略高的客觀原因是產品線豐富,相比之下格力更加專注。

2)毛利潤及費用

藍色折線代表毛利潤(率)、彩色堆疊柱代表費用(率),藍色「淹沒」彩色時才能獲得經營利潤。

2021年,美的毛利潤767億,毛利潤率22.5%(較峰值下滑6.4個百分點)。銷售、管理、研發三項費用合計509億,總費用率為15.8%(較峰值下滑4.9個百分點)。

2021年,格力毛利潤456億,毛利潤率24.3%(較峰值下滑5.9個百分點)。銷售、管理、研發三項費用合計219億,總費用率11.7%(較峰值下滑2.5個百分點)。

通過對比,有兩個印象:

第一,美的規模效益更顯著。以2021年為例,市場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均為格力的2倍,費用率只比格力高1 2個百分點。特別是研發費用,美的、格力分別為120億、63億。長此以往,美的會累積越來越大的技術優勢。

第二,盡管創新能力不佳,但格力對現有業務(主要是空調)壓縮成本、控制能力超強。

2012年美的營收小幅領先,但凈利潤遠低於格力,直到2020年才超過格力。2021年美的、格力凈利潤分別為286億、231億,格力相當於美的的81%。

以美的50%的營收取得美的80%的凈利潤,格力的成本控制能力值得稱道。但格力已「擠掉毛巾中最後一滴水」,進一步壓縮的餘地不多了。

3)格力關鍵指標異動

在格力凈利潤保持領先的那些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卻大幅低於美的。

2017年,格力、美的凈利潤分別為224億、186億,格力領先20%;但經營現金流凈額分別為163億、244億,格力落後33%;

2020年格力凈利潤落後美的19%,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192億、落後35%;

2021年格力「風雲突變」,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僅為18.9億、同比下降90%!

與期初數據比對,發現「產品庫存」賬面價值增加109億(2020年增加值為45.8億)、應收賬款增加51億,這是經營活動現金流下降的主要原因。

多年以來,格力賬面現金超過經營、投資活動所需,2021年驟然減少近200億。

2016年,格力、美的營業成本分別為729億、1156億。對格力而言,賬上有幾百億現金足夠了。但到2017年6月末,格力賬面現金突破1000億(格力、美的賬面資金分別為1053億、342億)。

2019年末、2020年末,格力賬面現金已先後達到1254億、1364億。

2021年,賬面現金掉頭向下,年末降至1170億,較年初減少194億。

無論如何,格力經營活動現金流斷崖式下跌值得警惕。

田忌賽馬的終結

家電、空調(含暖通空調)是美的、格力的「必選題」,智能裝備是「附加題」。2021年,美的兩道必選題「總分」2737億,比格力的1366億高100%。

美的「附加題」主要內容是並購/整合庫卡,盡管道路曲折但前途越來越光明。

格力喊了多年「加快多元化布局,培育新增長點」,智能裝備、精密模具、再生資源、新能源、半導體、醫療 健康 ……但始終沒有改變對空調業務的高度依賴。

格力的空調「王位」是前任董事長朱江洪率領團隊獲得的戰果,董明珠當年在團隊里的角色是「賣空調」的。

朱江洪退休後,董明珠連電冰箱都沒能做起來,智能手機、新能源車、鋰電池就更難說了(註:2021年國內冰箱佔有率排名前三的是海爾、美的、西門子,TCL排在第八,格力冰箱榜上無名)。

按「三局兩勝」規則,美的、格力已然分出勝負,比賽繼續的理由是人們想看美的是否能夠全勝。如今這場持續十年的田忌賽馬到了該終結的時候了。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叄』 美的和華凌什麼關系

美的和華凌是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華凌品牌是美的集團旗下品牌。

華凌誕生於1985年,是家電老品牌,主要生產和銷售空調、冰箱,產品大部分銷往華南地區。2004年10月,美的成為華凌第一控股股東。華凌在最高峰時綜合產能達450萬台,其中大冰箱120萬台,小冰箱180萬台,空調150萬台。

2019年1月,華凌以年輕化新品牌形象回歸。新華凌瞄準年輕市場,專攻電商渠道,品類從原來的空調、冰箱拓展至洗衣機、廚房電器、熱水器等。

美的,1968年成立於中國順德,現總部位於廣東順德北滘新城內,在世界范圍內擁有約200家子公司、60多個海外分支機構及10個戰略業務單位,同時為德國庫卡集團最主要股東(約95%)。



美的集團的發展歷程

美的集團在2018年12月成立了間接控股子公司上海美仁半導體有限公司,是由專家運營的無晶圓半導體公司,具備1.2億顆晶元的規劃年供應能力,現在是歸屬美的集團部品事業部的業務。

2019年全年營業收入2782億元,居中國家電行業第一位。

截至2020年1月31日,美的集團的專利申請總量達92759件,其中發明專利37852件、實用新型專利42704件,專利授權總量67179件,均居家電行業第一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華凌、網路-美的

『肆』 美的集團東方財富

美的集團000333,70.31,-0.74,-1.04%,成交量:85995(手),成交額:60835(萬元),流通市值:4800.02(億),換手:0.13%,振幅:1.62%,市盈(動):15.7
拓展資料:
1、美的集團(SZ.000333)是一家集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智能供應鏈、晶元產業、電梯產業的科技集團。1968年成立於佛山順德,現總部位於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北_鎮內,在世界范圍內擁有約200家子公司、60多個海外分支機構及10個戰略業務單位,同時為德國庫卡集團最主要股東(約95%)。美的集團的業務包括以廚房家電、冰箱、洗衣機及各類小家電為主的消費電器業務;以家用空調、中央空調等供暖及通風系統為主的暖通空調業務;以德國庫卡集團、美的機器人公司等為核心的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系統業務;以安得智聯為集成解決方案服務平台的智能供應鏈業務;美仁半導體公司的晶元業務。
2、2013年9月18日,美的集團在深交所上市。2015年7月4日,美的集團旗下的全球最大的空調壓縮機企業GMCC美芝公司與威靈電機公司整合為美的「部品事業部」 。2016年,美的集團首次進入《財富》世界500強名單第481位,2020年位列第307位 。2019年全年營業收入2782億元,居中國家電行業第一位 。累計專利申請量已突破10萬件。旗下的美仁半導體公司具備1.2億顆晶元的規劃年供應能力。2020年12月11日,收購菱王電梯,正式進軍電梯業務 。12月24日,收購泰國日立壓縮機工廠,布局全球產業。 2020年11月13日,美的集團股價創歷史新高,股價報94.76元,總市值達6657.72億元。股價較其2013年9月18日上市開盤價3.7元上漲2453%,7年漲幅超24倍,投資年化收益率近59%。11月23日,美的宣布擬全面收購德國庫卡股權。

『伍』 美的集團的老總是誰

美的創始人是何享健。現在是蔡其武(美的集團董事、高級副總裁)。

美的集團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68年,其前身是一家由何享健先生帶領北滘公社23位居民集資5000元辦起來的街道作坊。幾十年來,美的不斷發展成為一現代大型企業集團。1992年,美的集團進行內部份制改造並於1993年在深證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國第一家由鎮企業改組上市的公司,現擁有控股公司21家。

(5)美的集團2018年冰箱收入擴展閱讀:

美的發展歷程:

1、1968年,美的創業,1980年,美的正式進入家電業,1981年注冊美的品牌。2014年美的集團用工總數13萬人,旗下擁有美的、小天鵝、威靈、華凌、安得、美芝等十餘個品牌。

2、主要家電產品有家用空調、商用空調、大型中央空調、冰箱、吸塵器、取暖器、電水壺、烤箱、抽油煙機、凈水設備、空氣清新機、加濕器、灶具、消毒櫃、照明燈和空調壓縮機、冰箱壓縮機、電機、磁控管、變壓器等家電配件產品。

3、2013年,美的集團整體實現銷售收入達1210億元,其中外銷銷售收入達74億美元。

4、2013年「中國最有價值品牌」評價中,美的品牌價值達到653.36億元,名列全國最有價值品牌第5位。截至2013年,美的集團為社會公益事業累計捐贈超過6億元。

5、2014年美的集團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105.02億元,整體毛利率達到25.46%,同比上年上升2.17%。

6、2014年打造美的創新中心,貫徹落實「333」戰略規劃。

7、2015年,美的成為首家獲取標普、惠譽、穆迪三大國際信用評級的中國家電企業。

8、2016年,美的集團營業總收入1,590.44億元,凈利潤158.62億元。

9、美的在2017《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中位列450位,利潤排名第208位。

10、2018年6月,美的集團執委會已經審批決定,將煙機、灶具、洗碗機、消毒櫃的產、研、供、銷職能整體並入熱水器事業部,成立美的廚房和熱水事業部,將原來獨立的廚房和熱水器兩大事業部合並。

11、2018年7月19日,財富公布世界五百強企業排行榜,美的位列第323位。

12、2018年10月,美的集團擬以發行A股方式,換股吸收合並小天鵝,小天鵝將終止上市並注銷法人資格。美的集團或其全資子公司將承繼及承接小天鵝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

『陸』 美的公司什麼時候成立的

美的公司是1968年成立的。

美的於1968年成立於中國廣東,業務與客戶迄今已遍及全球。美的在世界范圍內擁有約200家子公司、60多個海外分支機構及12個戰略業務單位,在全球擁有約135,000名員工,業務涉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結算貨幣達22種。

同時,美的為全球領先機器人智能自動化公司德國庫卡集團最主要股東(約95%)。

2015年,美的成為首家獲取標普、惠譽、穆迪三大國際信用評級的中國家電企業,評級結果在全球家電行業以及國內民營企業中均處於領先地位。

2018年,美的集團連續第三度入榜《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位列323位,較2017年上升127位。2017年,美的營收2419億元,凈利潤186億。

2018年上半年,公司營業總收入1,437億元,同比增長15.02%。美的是一家於深圳證_交易所上市、現代公司治理的企業(000333.SZ)。

(6)美的集團2018年冰箱收入擴展閱讀:

美的集團發展歷程:

1968年,美的創業,1980年,美的正式進入家電業,1981年注冊美的品牌。2014年美的集團用工總數13萬人,旗下擁有美的、小天鵝、威靈、華凌、安得、美芝等十餘個品牌。集團在國內建有廣東順德、廣州、中山;安徽合肥及蕪湖;湖北武漢及荊州;

江蘇無錫、淮安、蘇州及常州;重慶、山西臨汾、江西貴溪、河北邯鄲等15個生產基地,輻射華南、華東、華中、西南、華北五大區域;在越南、白俄羅斯、埃及、巴西、阿根廷、印度等6個國家建有生產基地。

主要家電產品有家用空調、商用空調、大型中央空調、冰箱、吸塵器、取暖器、電水壺、烤箱、抽油煙機、凈水設備、空氣清新機、加濕器、灶具、消毒櫃、照明等和空調壓縮機、冰箱壓縮機、電機、磁控管、變壓器等家電配件產品。

現擁有中國最完整的空調產業鏈、冰箱產業鏈、洗衣機產業鏈、微波爐產業鏈和洗碗機產業鏈;擁有中國最完整的小家電產品群和廚房家電產品群;在全球設有60多個海外分支機構,產品遠銷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3年,美的集團整體實現銷售收入達1210億元,其中外銷銷售收入達74億美元。

2013年「中國最有價值品牌」評價中,美的品牌價值達到653.36億元,名列全國最有價值品牌第5位。截至2013年,美的集團為社會公益事業累計捐贈超過6億元。

2014年美的集團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105.02億元,整體毛利率達到25.46%,同比上年上升2.17%。

2014年打造美的創新中心,貫徹落實「333」戰略規劃 。

2015年,美的成為首家獲取標普、惠譽、穆迪三大國際信用評級的中國家電企業 。

2016年,美的集團營業總收入1,590.44億元,凈利潤158.62億元。

美的在2017《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中位列450位,利潤排名第208位。

美的集團,從家電起步、逐步轉型裝備製造並進行全球研發生產布局 。美的將不斷深化轉型,勇於改變,緊抓機遇,追求新的增長,

通過「一個美的、一個體系、一個標准」的踐行,圍繞業務戰略、互聯網戰略、全球化戰略三條戰略主線,由單一產品的製造商轉向提供系統集成服務方案商,實現商業模式創新。

2018年6月,美的集團執委會已經審批決定,將煙機、灶具、洗碗機、消毒櫃的產、研、供、銷職能整體並入熱水器事業部,成立美的廚房和熱水事業部,將原來獨立的廚房和熱水器兩大事業部合並。

2018年7月19日,財富公布世界五百強企業排行榜,美的位列第323位。

2018年10月,美的集團擬以發行A股方式,換股吸收合並小天鵝,小天鵝將終止上市並注銷法人資格。美的集團或其全資子公司將承繼及承接小天鵝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 。

『柒』 美的集團 競爭對手有哪些

格力,美菱,三洋,九陽,蘇珀爾,格蘭仕,過段時間美的最大的競爭對手是美的自己

『捌』 美的第二次大裁員背後

美的集團正在經歷自己 歷史 上的第二次「大規模裁員」。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在5月6日的電話會議中表示,「未來三年,行業將面臨巨大困難,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冬天」。面對老員工在內部論壇上長篇大論的辭職言論,他只能表示「深深的羞愧」。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5月26日,董明珠出現在格力官方認證的Tik Tok賬號上,向全體格力員工承諾「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絕不裁員。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我們寧願降低工資,讓每個人都有簡單可靠的保障」。

為什麼裁員來自家電龍頭企業美的集團?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從財務數據來看,美的集團並不是一個「差生」。2021年,美的集團營業總收入3433.61億元,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公司歸母凈利潤285.74億元,也創造了 歷史 新高。此外,5月23日,a股上市公司科陸電子發布公告稱,美的集團將斥資不低於22億元晉升為公司控股股東。

爭議聲中,美的成為裁員力度最大的一家。

01 10年後的「大裁員」

2022年5月18日,熱搜榜第四,是關於美的集團裁員的。

多平台信息拼湊的整體畫面顯示,美的集團正在進行大規模裁員,目前是第二輪,6月18日之後還會有第三輪。各部門裁員情況不一,整體裁員可能在30%左右。

5月19日,美團官方回應稱,「鑒於對內外部環境的判斷,公司有序收縮非核心業務,暫停非經營性投資,多措並舉進一步鞏固增長潛力,提升經營業績。」

5月20日,在美國集團召開的2021年度股東大會上,方洪波對傳聞中的裁員50%做出了「無中生有」的回應。

據悉,美的ToC業務將保留家電核心品類,優化母嬰、寵物家電等品類。,實現轉型升級、結構優化和海外整體做強;ToB業務保留「四大四小」(四大: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建築技術、新能源 汽車 零部件、儲能,四小:萬東醫療、安得智利、美雲智數碼、美智光電),其他關停並轉。

整體來看,美的集團更加註重ToC業務的「優化」和ToB業務的投入。

美的集團CFO兼首席財務官鍾政表示,母嬰、寵物家電、部分SKU等優化後的業務(單品收入不超過1000萬元,復合增長下滑)對美的整體收入沒有影響,反而有利於利潤的提升。

截至目前,公司實際控制人何享健直接和間接持有美的集團29.76%的股權,以目前3766億元的市值計算,對應的股權價值為1120.8億元。

事實上,正是在10年前的2012年,也就是方洪波剛剛接任美的集團董事長的那一年,美的經歷了更大范圍的裁員。

1993年至2009年高速擴張期間,美的採取了相對獨立的事業部發展模式,各事業部擁有較高的自主權。2010年,雖然集團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但公司盤點發現,在這種全方位出擊的模式下,美的的凈利潤還不如行業內製造單品的企業。

於是美的開始「做減法」。通過各維度的考核指標,淘汰了缺乏核心競爭力、長期虧損的業務和產品,以及規模過小、利潤微薄的業務和產品。本集團的SKU(產品類別)從2011年的約22,000下降至2,000以上。

與此同時,美的集團員工人數從2011年最高峰的19.6萬人減少到2015年早期的11萬人,裁員幅度超過40%。方洪波當時的目標是「到2017年銷售金額達到2000億元時,員工總數控制在10萬人以內」。

由此,業務優化和裁員確實帶來了美的集團的持續增長,10年間從1000億元增長到3000億元,凈利潤從2019年開始終於連續三年超過格力。

然而,員工的規模並沒有像方洪波希望的那樣發展。雖然2017年收入達到2419.19億元,但在連續收購東芝家電和庫卡後,員工人數重回增長軌道,達到13.68萬人,隨後在2021年底增至16.58萬人,基本回到上一輪裁員前的水平。

10年來,方洪波和美的在裁員這件事上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

0KUKA增加薪資壓力。

事實上,收購庫卡是美的回歸擴張路上的一個關鍵事件——人員的明顯增加、人均薪酬的大幅提高、業績的不理想,都可以看作是裁員背後的一個「隱形推手」。

2015年,美的集團人員結構調整基本完成,但又碰上家電市場下行周期,因此首次在年報中提出「智能家居+智能製造」戰略,並將工業機器人業務作為第二條增長曲線。

在全球范圍內,德國庫卡、瑞士ABB、日本發那科、日本安川電機被稱為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其中庫卡是全球首家將感光機器人帶入生產車間的機器人製造商。

於是美的在2015年首次增持庫卡德國股份,同時與日本安川成立合資公司,深入工業自動化領域。

2017年1月,美的集團進一步完成了對庫卡37億歐元(約合271億元人民幣)的收購,共持有其94.55%的股權。

收購完成後,美的集團全球員工人數從11.24萬人增至13.68萬人,增幅為21.71%,為上市以來的最高增幅。

更重要的是,收購庫卡直接提升了美的集團整體人均年薪——從2016年的10.34萬元提升至2017年的17.84萬元,增幅高達72.47%。

同樣從2017年開始,美的集團大大拉大了與格力電器的人均薪酬差距。到2021年,美的和格力的人均薪酬分別為19.01萬元和12.59萬元。

除了高昂的人力成本,收購庫卡也給美的集團帶來了可觀的商譽。2021年末,美的集團商譽總額為278.75億元,在4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二,相當於美的集團2021年凈利潤總額。

這樣的價格背後,美的收購庫卡其實是有爭議的。

在斥巨資收購庫卡之前,雙方於2016年6月簽署了一份投資協議,有效期為7年半。約定美的在很多方面保持庫卡的獨立性,不改變現有員工數量,不督促庫卡退出市場,訂立隔離防範協議,維護庫卡的商業秘密和客戶數據,等等。

當時有庫卡高管對媒體表示,在協議到期前,美的無法獲得庫卡數據,「企業管理層的決定將繼續由德國做出」。

從業績水平來看,美的曾在要約文件中表示,「到2020年,庫卡可能會超過其設定的40-45億歐元(約合286-321億元人民幣)的營收,其中10億歐元來自中國市場」。

但現實遠非如此——自2017年合並報表以來,庫卡的收入一直在下降,從2017年的34.79億歐元下降到2020年的27.92億歐元,2021年才上升到35.65億歐元,但只有6.81億歐元來自中國。

與其他三家「四大家族」相比,庫卡的收入規模始終處於第二梯隊,毛利率和凈利潤率始終處於最低水平。2020年有4%的虧損。即使2021年情況有所好轉,仍是「四大家族」中盈利能力最弱的。

盡管美的集團現任首席財務官鍾政明確表示,庫卡2021年業績有所增長,不存在減值,但鑒於過去幾年庫卡業績遠不及預期,未來減值風險仍是懸在庫卡頭上的一把「利劍」。

上市之初,美的集團的財務總監是袁立群。2016年,庫卡被收購,袁立群離開美的集團,帶走9075萬股限制性股票。連續減持後,他仍持有3932萬股,目前市值22.41億元。

之後,從2016年到2021年,美的集團先後換了三任財務總監/財務總監。其中,2019年10月上任的HelmutZodl曾任IBM區域財務總監,2005年至2017年擔任聯想財務總監兼首席財務官。然而,HelmutZodl在擔任美的集團首席財務官僅15個月後就離開了,並從上市公司領取了近千萬元的薪酬。

2021年11月23日,美的宣布擬收購庫卡剩餘5%股權,完成私有化。交易完成後,庫卡將成為美的海外全資子公司,並從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退市。

這意味著原本約定2023年到期的投資協議被美的提前毀約。

有業內人士對《 財經 》表示,美的希望此舉能讓庫卡更好地適應中國的發展需求,在研發、生產、營銷等方面實現深度協同。

有跡可循。

除了庫卡帶來的壓力,美的集團原有的家電業務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作為美的消費家電業主主要原材料的鋼、銅、鋁在2021年都將面臨大幅漲價——與2020年3月底相對較低的價格相比,2021年10月三種材料的價格將分別上漲119%、114%和62%。

此外,運費上漲、晶元短缺、供電緊張等多重負面因素正在擠壓美的業績。

同時,雖然多年來努力發展小家電業務,但冰箱、空調、洗衣機仍是美的核心收入和利潤來源,房地產行業將對家電業務產生重要影響。

2021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行業的持續調整肉眼可見。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4月國內商品房銷售面積39.77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0.9%,與一季度相比繼續放緩。

截至5月26日,美的集團最新市值為3765.81億元,較最高市值7348億元下跌近五成。

在新老業務的雙重壓力下,美的集團的很多指標其實都有隱憂。

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美的集團營收增速放緩,主要原因是2017年收購的庫卡機器人業務負增長,以及在房地產低迷背景下,暖通空調和消費電子業務增長乏力。2021年收入回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美的產品價格上漲。

更直觀的是凈利潤指標——2015年至2019年,其凈利潤增速一直維持在16%-17%左右,但在2020年和2021年突然分別降至8.82%和5.49%,大大偏離了原有的增長軌跡。

在大公司把預算放在第一位的財務制度下,這樣的偏差意味著出現了不可控的情況。

疫情以來,商品漲價、航運物流漲價、能源供應漲價等一系列負面因素擠壓了美的集團的利潤。由此,其毛利率終於在2019年攀升至28.86%,隨後從2020年開始回落至2021年底的22.48%,已經低於10年前的水平。

資金方面,雖然2022年一季度末美的集團賬面上698.47億元的貨幣資金仍能覆蓋長短期有息債務合計627.72億元,但貨幣資金與短期有息債務之間的「安全邊際」已從2019年的637.55億元降至2022年3月末的294.59億元。

與此同時,在美的集團應收賬款保持相對穩定的同時,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不斷攀升,2021年末達到987.36億元,為上市以來的最高水平,比應收賬款和票據高出693億元。

這種占據上游資金的能力可以解讀為在產業鏈中處於相對強勢的地位,但客觀上也帶來了更大的流動性壓力——2021年末,美的集團的速動比率和現金到期負債率分別為91%和52.31%,均為201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時至今日,美的無疑是家電行業多元化、出海的成功代表。

在好年景,多元化發展讓美的享受多軌紅利,但人員擴張不可避免。2016年高光期,美的集團人均收入165.78萬元,在a股79家電商中排名第三,高於海信視頻、海爾智家、格力電器、老闆電器。

但面對突如其來的逆境,萌芽中的新賽道顯然不具備核心業務那樣的抗風險能力,「擴張-試錯-收縮-裁員」成為必然結果。2021年,美的集團人均收入207.09萬元,在a股家電行業排名第12位,已經落後於上述企業。

崇尚多元化的美的正在經歷大規模裁員,而承諾永不裁員的格力,實際上員工數量在不斷減少——從2019年底的8.88萬人,到2020年底的8.4萬人,再到2021年底的8.19萬人。

高贊網友評論,「一個師傅可以降工資,讓員工自己走」「降工資相當於裁員」。從這個角度來說,兩家公司只是採取了不同的方式來應對行業和自身的變化。

美的2021年年報中的一句話,對這次裁員來說,還是挺貼切的。「大時代,沒有一條路是平坦的,沒有一條路是不可改變的。偉大的企業一定經歷過輪回洗禮的循環。」

2012年的裁員可以說是方洪波接過何享健接力棒後面臨的第一次大考。

如今10年過去了,美的員工規模重回高點,毛利率跌破 歷史 低點。方洪波似乎又回到了一切開始的十字路口。

『玖』 美的集團發展史

1968年,美的創業,1980年,美的正式進入家電業,1981年注冊美的品牌。2014年美的集團用工總數13萬人,旗下擁有美的、小天鵝、威靈、華凌、安得、美芝等十餘個品牌。

集團在國內建有廣東順德、廣州、中山;安徽合肥及蕪湖;湖北武漢及荊州;江蘇無錫、淮安、蘇州及常州;重慶、山西臨汾、江西貴溪、河北邯鄲等15個生產基地,輻射華南、華東、華中、西南、華北五大區域;在越南、白俄羅斯、埃及、巴西、阿根廷、印度等6個國家建有生產基地。

主要家電產品有家用空調、商用空調、大型中央空調、冰箱、吸塵器、取暖器、電水壺、烤箱、抽油煙機、凈水設備、空氣清新機、加濕器、灶具、消毒櫃、照明燈和空調壓縮機、冰箱壓縮機、電機、磁控管、變壓器等家電配件產品。

現擁有中國最完整的空調產業鏈、冰箱產業鏈、洗衣機產業鏈、微波爐產業鏈和洗碗機產業鏈;擁有中國最完整的小家電產品群和廚房家電產品群;在全球設有60多個海外分支機構,產品遠銷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3年,美的集團整體實現銷售收入達1210億元,其中外銷銷售收入達74億美元。

2013年「中國最有價值品牌」評價中,美的品牌價值達到653.36億元,名列全國最有價值品牌第5位。截至2013年,美的集團為社會公益事業累計捐贈超過6億元。

2014年美的集團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105.02億元,整體毛利率達到25.46%,同比上年上升2.17%。

2014年打造美的創新中心,貫徹落實「333」戰略規劃。

2015年,美的成為首家獲取標普、惠譽、穆迪三大國際信用評級的中國家電企業。

2016年,美的集團營業總收入1,590.44億元,凈利潤158.62億元。

美的在2017《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中位列450位,利潤排名第208位。

美的集團,從家電起步、逐步轉型裝備製造並進行全球研發生產布局。美的將不斷深化轉型,勇於改變,緊抓機遇,追求新的增長,通過「一個美的、一個體系、一個標准」的踐行,圍繞業務戰略、互聯網戰略、全球化戰略三條戰略主線,由單一產品的製造商轉向提供系統集成服務方案商,實現商業模式創新。

2018年6月,美的集團執委會已經審批決定,將煙機、灶具、洗碗機、消毒櫃的產、研、供、銷職能整體並入熱水器事業部,成立美的廚房和熱水事業部,將原來獨立的廚房和熱水器兩大事業部合並。

2018年7月19日,財富公布世界五百強企業排行榜,美的位列第323位。

2018年10月,美的集團擬以發行A股方式,換股吸收合並小天鵝,小天鵝將終止上市並注銷法人資格。美的集團或其全資子公司將承繼及承接小天鵝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

美的集團在2018年12月成立了間接控股子公司上海美仁半導體有限公司,是由專家運營的無晶圓半導體公司,具備1.2億顆晶元的規劃年供應能力,現在是歸屬美的集團部品事業部的業務。

2019年全年營業收入2782億元,居中國家電行業第一位。

截至2020年1月31日,美的集團的專利申請總量達92759件,其中發明專利37852件、實用新型專利42704件,專利授權總量67179件,均居家電行業第一位。



主要產品

美的集團主要產品有家用空調、商用空調、大型中央空調、冰箱、洗衣機、飲水機、電飯煲、電磁爐、電壓力鍋、微波爐、烤箱、風扇、取暖器、空氣清新機、洗碗機、消毒櫃、抽油煙機、熱水器、吸塵器、豆漿機、電水壺等家電產品和空調壓縮機、冰箱壓縮機、電機、磁控管、變壓器等家電配件產品。

擁有中國最大最完整的空調產業鏈、微波爐產業鏈、洗衣機產業鏈、冰箱產業鏈和洗碗機產業鏈,擁有中國最大最完整的小家電產品群和廚房家電產品群。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美的集團、網路-美的集團有限公司

閱讀全文

與美的集團2018年冰箱收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民生銀房屋貸款 瀏覽:704
信用社貸款利息逾期 瀏覽:863
吳中地產股票 瀏覽:40
天津市保利凱旋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瀏覽:382
通達信用後富指標公式 瀏覽:195
50元澳元對人民幣多少 瀏覽:452
台州鳳凰資產整合投資合夥企業 瀏覽:579
公積金貸款買房會動裡面的錢嗎 瀏覽:164
2014全國汽油平均價格 瀏覽:901
4萬英鎊和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338
人民幣換成萬美元是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701
外匯市場的運行 瀏覽:778
通達信市值篩選指標 瀏覽:143
貸款影響信用卡提額 瀏覽:477
甜品店融資計劃 瀏覽:119
理財年化利率 瀏覽:316
基金a與c的收入 瀏覽:924
美元基金好嗎 瀏覽:432
主力資金流入流出說明什麼意思 瀏覽:211
京順長城新興成長基金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