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盛高華財富管理部門怎麼樣
高盛高華財富管理部門很好。高盛高華財富管理部門由國內外資深的證券界人士擔任,他們包括董事長方風雷、首席執行官章星、首席財務官孟秋、合規總監李臣及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宋冰。都是專業人士,並且工作環境氛圍好,工資增長也有保證,所以高盛高華財富管理部門很好。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4年12月,位於北京市的一家證券公司。
『貳』 請教各位老師,有外資加入的證券公司有哪些
外資參股國內券商情況
1995年,摩根與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等聯合建立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摩根作為第二大股東,持有公司34.3%的權益。
2002年12月,湘財證券和法國里昂證券合資組建了華歐國際證券公司,這是中國證券市場誕生的第一個合資券商。
2003年3月,法國巴黎百富勤與長江證券組建了第二家合資券商——長江巴黎百富勤證券有限公司。法國巴黎銀行和長江證券分別持有33.3%和66.7%股份。
2004年11月26日大和證券SMBC株式會社和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組建海際大和。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億元,股東雙方分別持有67%和33%的股份。
2004年12月,高盛先是向中國本土投資銀行家方風雷及其他5個自然人提供商業貸款,由此6人聯合聯想集團共同發起設立綜合類證券公司高華證券,注冊資本10.72億元。此後高盛與高華證券成立高盛高華證券,高盛擁有高盛高華證券33%的股權,高華證券持有67%的股權。
2005年1月,美林證券與華安證券正式簽署備忘錄,擬組建合資證券公司。合資公司注冊資本金為8億元。美林持股33%。
2005年9月底,瑞銀集團以17億元對北京證券重組。在組建的新證券公司中,瑞銀集團持股20%,中糧集團、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建銀投資分別持股14%,國際金融公司持股5%。
2005年10月,JP摩根與遼寧證券進行參股談判,但雙方尚未簽約。
2005年10月,花旗集團、匯豐控股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被傳正與湘財證券進行獨立洽談,擬購入其多數股份。消息未被當事方證實
『叄』 高盛的管理團隊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一家國際領先的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向全球提供廣泛的投資、咨詢和金融服務,擁有大量的多行業客戶,包括私營公司,金融企業,政府機構以及個人。在債務融資方面,高盛在中國牽頭經辦了近40項大型的債務發售交易。高盛公司多次在中國政府的大型全球債務發售交易中擔任顧問及主承銷商,分別於 1998年、2001年和2003年完成了金額共計30億美元的大型交易。在1993年,高盛牽頭經辦了中國的首次揚基債務發售交易,成功地為中信集團籌 資2.5億美元。高盛在債券交易二級市場中也非常活躍。
與在世界其他地區一樣,高盛是中國高增長企業的理想合作夥伴。除了向這些企業提供資金以外,高盛還通過其全球網路向其投資組合中的公司提供策略顧問服務和廣泛的業務支持。
占據中國市場領導地位的投資銀行業務
和其他國際投資銀行相比,高盛在幫助中國客戶通過全球股票發售交易籌集的資金額方面名列首位。
高盛牽頭經辦了中國各大國有行業的重組和民營化項目,其中包括1997年的中國航空業(中國南方航空)和電信行業(中國移動通信)重組項目; 1999年中國石油天然氣行業(中國石油)的項目;2001年中國高科技行業(中國航信)以及2002年中國金融服務行業(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重組項 目。
高盛還是唯一一家作為主承銷商全程參與中國政府自1998年以來每一次主權美元債務海外發售項目的國際投行。
高盛集團成立於1869年,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設在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在23個國家擁有41個辦事處。其所有運作都建立於緊密一體的全球基礎上,由優秀的專家為客戶提供服務。高盛集團同時擁有豐富的地區市場知識和國際運作能力。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公司亦持續不斷地發展變化以幫助客戶無論在世界何地都能敏銳地發現和抓住投資的機會。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2008年9月21日晚間宣布,已批准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轉為銀行控股公司的請求。而高盛和大摩的轉型,意味著「長久以來世人熟知的華爾街的終結」。 2008年09月24日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Berkshire Hathaway宣布,計劃對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投資50億美元。 中國移動通信於1997年進行的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40億美元,成為亞洲地區(除日本外)規模最大的民營化項目之一;中國石油於2000年3月進行的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29億美元;中國銀行(香港)於2002年7月進行的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26.7億美元;平安保險於2004年進行的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18.4億美元;中興通訊於同年進行的香港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4億美元,這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A股公司;中國交通銀行於2005年進行的海外上市項目,籌資22億美元,成為第一個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國有銀行;以及中國石油於同年進行的後續股票發售,籌資27億美元。2006年,高盛還成功完成了中海油價值19.8億美元快速建檔發行項目以及中國銀行111.9億美元H股首次公開上市項目。這是至發售日中國最大以及全球第四大的首次公開上市項目。 在債務融資方面,高盛在中國牽頭經辦了40多項大型的債務發售交易。高盛多次在中國政府的大型全球債務發售交易中擔任顧問及主承銷商,分別於1998年、2001年、2003年和2004年10月完成了10 億美元以上的大型交易。高盛是唯一一家作為主承銷商全程參與中國政府每次主權美元債務海外發售項目的國際投行。 與在世界其他地區一樣,高盛在中國市場同樣擔當著首選金融顧問的角色,通過其全球網路向客戶提供策略顧問服務和廣泛的業務支持。近年來,高盛作為金融顧問多次參與在中國的重大並購案,如日產向東風汽車投資10億美元;戴姆勒-克萊斯勒向北汽投資11億美元;TCL與湯姆遜成立中國合資企業;匯豐銀行收購中國交通銀行20%股權;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部;中國石油收購哈薩克石油公司以及中海油收購在奈及利亞的石油資產等等。 2004年12月,高盛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准成立合資公司—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合資公司的成立是高盛在中國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高盛擁有合資公司33%股權,北京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擁有67%股權。合資公司的成立令高盛從此可以在中國開展本土A股上市業務,人民幣企業債券,可轉換債券和提供國內金融顧問以及其他相關服務。 摩根士丹利也有被收購的可能,但收購方很有可能是巴克萊集團(BarclaysPLC)等大型外國銀行,而不是美國商業銀行。他們認為目前美國已經沒有哪家大型銀行有能力收購摩根士丹利。富國銀行(WellsFargo& Co.)和U.S.Bancorp(USB)或許有能力收購一家投資銀行,但兩者似乎都沒有意願去進行如此大規模的交易。巴克萊集團或許是諸多有意收購摩根士丹利的外國公司之一。NABResearch的銀行業分析師NancyBush表示,摩根士丹利也有可能會與高盛合並,這樣華爾街就只剩一家大型投資銀行了。 另據新華社消息,16日,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相繼發布財報,其中高盛季度盈利出現其上市以來最大跌幅,摩根士丹利盈利也有小幅下滑。 高盛財報顯示,本財年第三季度(至8月29日結束)該公司盈利8.1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28.1億美元相比大跌71%,為其1999年掛牌上市以來的最大季度跌幅。 摩根士丹利同日發布財報說,其第三財季實現利潤14.3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7%;營業收入為80.5億美元,略高於上年同期的79.6億美元。 美元,虧損會高達15億美元。因此這家銀行的價格會從七八十塊跌到49塊。這個報告一出來,這個公司一周內就跌了四分之一的市值,股價一周內下跌25%。高盛又寫了一份研究報告,高度看空中國石油[11.66 0.78%],雖然包括 申銀萬國、中信證券[23.91 3.33%]、海通證券[13.39 5.18%]大力推薦中石油,可是以高盛為首的國際金融炒家發布相反的報道。因此香港的中石油H股一周跌了12.82%。那麼高盛等銀行在2004年,在國有銀行要改制的時候,相繼發表一些文章跟看法,詆毀中國的國有銀行,說不值一點錢,說壞賬太高了,不值錢,你們都別要。結果誰要了,高盛自己去買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佔有的美國銀行以一塊多錢的價格收購了建行上市的股權。結果在2007年下半年,美國商業銀行對外宣布,由於次債危機,他們遭到重大損失,可是建行的上市呢,他們賺到了1300億。100塊乘以13億人口就等於1300億,就被這些大行席捲一空,相當於每人出了100元。各位還記不記得越南危機?發生在2008年4月的越南危機是越南的大悲劇。可是我們注意到了,這個國家在2007年出了問題,可是到了2008年3月之前,以高盛為首的國際投行一再地呼籲大家買入。他們對越南的評價有八個字,叫做:越南概念,亞股新寵。這篇文章是2007年5月14日發表的,文中講到高盛把越南納入新鑽石11國。在它的力捧之下,越南的股價、樓價拉高,最後到2008年4月呢,不知道什麼原因,所有資金全部撤出,股價大跌,樓價大跌,只有一個不跌,就是通貨膨脹高達25%。這就是高盛。 所以我完全有理由這么說,以高盛為首的這些國際金融資本,他們就是這一場金融海嘯的真正背後操縱人。
『肆』 中國著名的投行(投資銀行)及簡介
中國著名的投行有下面三個:摩根士丹利,通過持有中金公司股權(是其第二大股東)分享利潤;高盛,設立高盛高華證券公司;瑞銀華寶,收購北京證券股權更名為瑞銀證券
『伍』 北京哪些證券公司比較好、名氣比較大
銀河證券、瑞銀證券、高盛高華證券、中信建投證券
『陸』 方風雷的生平
細看歷史,方風雷1994年籌備中金公司時,並非證券市場叱吒風雲的人物。當時,A股市場有南方、國泰、華夏、君安等證券公司,海外上市有摩根士丹利、百富勤、中銀國際等境外投資銀行。方風雷並非金融科班出身,沒有商業銀行經歷,也不是海歸。畢業於中山大學,主修中文,輔修經濟。多年從事外經貿工作。作為一個後來者轉戰資本市場,何以征戰十年,一舉成功?外人將他視為傳奇式的投資銀行家。而他自己,卻認為其長處,是「不將自己視為銀行家」,也不認為投資銀行就只是做項目。秘訣在於「高位蓄水」。
此前他在外貿等領域的經歷與成就也說明這一點。1980年代初,他離開外貿部而赴河南,參加咨詢團,調研河南的體制改革。被省領導看中,留在河南的外貿部門委以重任。他領導的中原國貿和中原集團,當時為外貿改革的先鋒之一。他本人也成為外貿系統外貿體制改革小組的成員。在楊昌基等領導的支持下,他參與了我國第一個期貨交易所-鄭州農產品期貨交易所的方案設計和早期籌備。1992年,擔任中國管理科學院市場所副所長期間,在海南主持策劃了中國第一個不動產證券化產品-三亞地產投資券,並為海南人民銀行起草了《地產投資券管理辦法》。其創新行為,均位居潮流前列。
按照方風雷長期以來的理解,在當代中國,「高位蓄水」就是追隨高明的老師,把握和參與中國的體制改革,外貿和投資銀行莫不如此。
最能說明問題的事例,是他在電信行業推動的幾件大事。1995年中金公司成立後,這家合資的中國投資銀行如何發展,戰略並不清晰。方風雷到國外投資銀行學習,在美國的體會是資本市場要講行業,在英國的體會是資本市場要講國企重組。回來開始找行業,搞重組,重點關注電信、能源行業。電信行業當時還是政企合一的體制,怎麼改革,電信業內爭議很大,國內外投資銀行當然也不知如何操作。
有一次,摩根士丹利歐洲總裁向時任建行行長、中金公司董事長的王岐山談到,英國電信准備收購大東電報局。一句話引出一個戰略設想:大東控股香港電訊,而其時面臨97回歸,王岐山說:這就是契機。方風雷受命著手推動。在王岐山、吳基傳、魯平、廖暉等領導的支持下,中金公司擔任顧問,於1997年上半年協助中國電信收購了香港電訊部分股份。此役讓中金第一次獲得了有國際影響的項目,第一次獲得了大客戶,也第一次開始獨立承擔項目。
收購需要資金,需要有香港注冊的公司出面,順理成章的引出了中國移動(香港)的上市。方案是,拿出盈利好、潛力大、界面清晰的移 動業務,在香港組建紅籌公司,上市融資,所得部分資金用於收購。
1997年10月,由中金公司與高盛擔任聯席全球協調人,經過短短5個月的准備,包含廣東、浙江兩省移動通信業務的中國移動(香港)在香港、紐約上市,融資42億美元,創造了當時亞洲(不含日本)有史以來最大的IPO。
按照時任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的說法,這只是中國電信體制改革的破局,而突破之後全面改革的進程明顯加快,尋呼剝離,郵電分營,聯通重組上市,移動和固網分拆,中國電信上市。
就這樣,投資銀行的項目來源於行業改革的需要;而項目的完成又推動了行業改革。今天看來,簡單明了,並不高深。但在當時復雜的局面突破阻力,獨辟蹊徑,設計者無疑必須具備一定功底和高度,這正是方的高明之處。
而在這過程中,中金公司也理順了與摩根士丹利的關系——最初摩根士丹利一直想把中金變為它在中國投行業務的載體,而非一個獨立運作的本土投行,但中金已借中移 動的上市第一次堂而皇之地進入了國際資本市場。摩根士丹利由此承認了中金的獨立性。
方風雷的好處是執著與確切把握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方向的能力。在工商東亞期間,方風雷就讓工商銀行放開一部分對工商東亞的權力,2002年5月,剛上任兩個月的方風雷就積極地與美林及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接洽,協商股權轉讓一事。據稱當時包括匯豐控股、美國雷曼兄弟、摩根大通、所羅門美邦及法國興業銀行在內的多家國際知名金融機構都向工商東亞伸出了橄欖枝。由於工行不肯放棄控股地位,所有磋商不歡而散,而方風雷對於海外來歸的人才青睞有加、工資遠高於其他員工,引來了一片非議。
2003年方風雷離開工商東亞,其實是抱負無法實現的必然之舉。而後臨危受命,協助高盛設立合資投行——高盛高華,成為方風雷手中的又一輪多米諾骨牌的首張牌。
其時,國外投行謀求進軍中國市場,而中國本土市場的低靡與原有國字型大小投行的覆滅,一場資產危機席捲中國證券市場,使得外資成為增強競爭力的必然之選。風雲際會,成就了高盛高華,成就了方風雷。當時的證監會成為最大的推手,而外管局甚至更上層的支持也必不可少。不是方風雷創造了歷史,而是歷史選擇方風雷成為一場金融試驗的試驗品。
2004年7月初,組建高華證券有限公司並與高盛合資的計劃得到了國務院的批准。9月高華證券正式成立。12 月2日,雙方的合資公司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正式得到中國證監會的批准。
高華證券注冊資本超過8000萬元,方風雷等六個人投資不少於700萬元,該筆資金來源於高盛的借款。國家外匯管理部門批准方風雷等以個人名義向外資機構借款這一交易行為,是開了先河。高盛擁有合資公司33%的股份,其餘67 %的股份由高華證券擁有,實行管理層控股。
通過曲線革命,高盛可以以合資券商的身份獲得掌控權,並且,在政策環境允許時,高盛通過非正式協議,有購回方風雷等人在高華控股權的選擇權,為最終在中國控股一家證券公司埋下伏筆。方風雷擔任高盛和高華的合資公司高盛高華證券董事長,不僅成為合資券商的代表,也成為國內證券公司管理層持股的吃螃蟹者。 方風雷的父親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擔任高級行政職務。「文化大革命」開始後,1968年,方風雷被下放到內蒙古農村插隊勞動;年滿18歲後,應征入伍;三年兵役期滿後,復員到北京當工人。在「高考」制度恢復後,方風雷考入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後,被分配到外經貿部工作;後被調至河南省經貿廳。
方風雷是參加一次調研活動時,被河南省官員看中的。在河南工作期間,方風雷被委以重任;1985年時,即擔任河南省外貿總公司總經理,並任河南省經貿委委員;參與了中國第一個期貨交易所——鄭州農產品期貨交易所的方案設計和早期籌備。 方風雷的名字從來都是和大交易聯系在一起的。
1985年,33歲的方風雷已經是廳局級幹部了,他的職務是河南省外貿公司總經理。
方風雷1968年到內蒙古農村插隊,兩年後參軍入伍。1978年,當了一陣工人的方風雷考入中山大學中文系, 主修中文,輔修經濟學。
畢業後方風雷分到外經貿部工作,後來在參加考察團赴河南調研體制改革期間,被河南省領導看中,調到河南省經貿 廳。
方風雷的能量在這個時期初露頭角,他銳意改革,將河南省最大的4家外貿和國際信託公司捏合在一起,成立了中原國貿和中原集團,他本人也成為外貿體制改革小組的成員。
隨後方風雷參與我國第一個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的設計和籌備工作,事業第一次和金融業掛上了鉤。
不久方風雷到美國學習,這次出國學習成為方風雷人生最重要的轉型。從此他告別了前程遠大的仕途,成為一名「不以商人自居的銀行家」。
從美國回來後,方風雷奔赴熱土海南。
有評論說,方風雷成功的經驗之一是注意「高位蓄水」,積累經驗和人脈,「跟隨高明的老師學習」。
1999年9月,志在必得的中海油赴美上市,結果在投資者對其海上石油專營權的詰問中功敗垂成。第二次上市時衛留成見到時任中銀國際總裁的方風雷的第一句話是:「我記得1999年上市失敗時你曾經給我發了封傳真,鼓勵我。」
2004年方風雷受命解決海南證券危機,並且由此引出高盛高華的成立,衛留成當時擔任海南省省長。
另外方風雷和頂尖的經濟學家劉國光有著親密的關系。
很快,方風雷迎來了事業中最重要的一段經歷,從此開始了自己叱吒風雲的精彩人生。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方風雷移居美國。1992年回國後,以中國管理科學院市場所副所長的身份,在海南省主持策劃了中國第一個不動產證券化產品——「三亞地產投資券」,並為「海南人民銀行」起草了《地產投資券管理辦法》。1993年,方風雷又參與籌建了中國首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中國國際金融公司」,並出任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副總裁,開始成為一名投資銀行家。
自1995年,方風雷先後在中金公司、中銀國際、工商東亞等三家中國頂尖投資銀行擔任高級管理職務。在其投資銀行生涯中,方風雷曾領導及參與了多項大型資本市場項目,包括中國電信收購香港電訊、中國移動在香港上市、中國石油海外上市,以及中國聯通、中石化、寶鋼等企業的重組上市,還有中國海洋石油在紐約和香港同時上市等項目。因此,方風雷曾被《Financial Asia》評為「對中國資本市場最有影響的十人之一」。
2007年,在中國政府開始推動本土私人股本基金發展的環境下,方風雷和畢馬威中國前任主席何潮輝,以及高盛前資深銀行家王理查合作創辦了「厚朴基金管理公司」,初始規模為25億美元。 1992年冬天的時候,趁在特拉華州參加弟弟婚禮的機會,方風雷通過經濟學家劉國光,見到了時任世界銀行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林重庚。
後來有人寫道,「兩個人相處得挺好,花了很多小時討論金融和經濟問題。有一次他們一起去游覽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站在大熊貓的面前,他們討論了中國成立一家投資銀行為國有產業提供基礎金融服務的想法。」
現在的中國為了高達2萬億的巨額外匯儲備發愁,但90年代初的中國,仍然非常缺錢。深滬兩個證券交易所剛剛成立不久,水位尚淺,四大國有銀行幾乎是企業的全部資金來源。一些大型企業要想實現跳躍式發展,只有海外融資一條路。但國內缺少能夠完成這一任務的自己的投資銀行。
1993年年末,林重庚向國內遞交了一份「關於申請成立中外合資投資機構的報告」。很快,方風雷北上參與中金公司籌備工作。
最初的時候,外方合作夥伴考慮高盛,但是高盛執意於獨資,於是摩根士丹利成為最終的選擇。
1995年6月25日,中金公司掛牌成立,王岐山擔任中金公司董事長,摩根方面派任總裁。
摩根方面希望中金公司是自己在中國內地的一顆棋子,而王岐山更希望中金公司是一家獨立的公司,中金公司里中方和外方的關系和斗爭因此極為復雜。摩根在3年時間里先後換了5任總裁,最後放棄努力,不再往這一職位繼續派駐人員。
方風雷雖然只是副總裁,但他在關鍵業務中的推動力,巨大的創造力和創業精神,以及對公司的控制力,使其成為中金公司的實際管理人。
盡管從來沒有投資銀行經驗,但是方風雷與那些華爾街來的投行精英們的工作作風明顯不同,也更適合中國這個古老 的國家。
前華爾街日報駐中國記者麥健陸(JamesMcGregor)在他的《十億消費者》一書中這樣寫道,摩根方面和 「中金公司的海歸銀行家們曾一度看不起方風雷,認為他就是一個對金融交易和資本市場一竅不通的鄉巴佬。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明白其實他是精通中國商業作風的大師,而他們自己對這種作風一無所知」。
「這些銀行家們受到的是帶有西方商業特點的做事直截了當的培訓。而後他們發現自己跟著方風雷和潛在客戶坐在一起,吞雲吐霧一直到很晚。方風雷知道怎麼樣才能讓客戶袒露心聲,告訴他什麼是他們擔心的,什麼是他們喜歡的。他知道這些人在不同的職業階段需要做不同的事。客戶認同方風雷,信任方風雷。」
1997年10月中國移動首次公開發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27.7億股,融資42 .2億美元。中金是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主經辦人、聯席保薦人。這是截至當時亞洲除日本之外的最大規模的IPO,「整個溝通過程可以寫一本書,但是方風雷在5個月時間里溝通好了一切。」
方風雷一戰成名。
此後,2000年4月的中國石油,6月的中國聯通,10月的中國石化,2000年4月新浪網首次公開發行,中金公司都是當然的不二人選。「方風雷是這些交易中唯一真正的創造者。」
方風雷將這些交易的外方承銷資格一半送給了高盛而非摩根,大失所望的摩根最後放棄了中金公司,成為單純的財務投資者。 2000年方風雷離開中金公司,在香港中銀國際和工商東亞短暫停留之後,2004年再次震動市場。
一次性掏出5億人民幣為海南證券解決挪用保證金黑洞,繼摩根進入中國內地市場10年之後,高盛為自己爭取到了 第二張「門票」。
2004年9月8日,中國證監會批准北京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組建,方風雷等6個自然人成立的3家公司向高盛貸款1億美元(當時合8億人民幣),持有高華證券75%股權。這是發改委首次批准中國個人借用國際商業貸款。
隨後高盛集團與高華證券成立合資公司高盛高華,高盛持股33%,高華證券持股67%,合資公司由方風雷出任董 事長。
在高盛130多年的歷史中,幾乎沒有成立過合資公司。高盛的理由是,金融機構里文化的作用很強,不能合資。但這一次,高盛把自己在中國市場的未來押在方風雷及其團隊身上。
對於外界更為關注的個人向高盛貸款一事,當時中國的政策一是不允許給私人貸款,二是貸款不能作為資本金,否則違反貸款通則。國內有銀行想為這幾個人提供貸款,無奈政策障礙不能成行。發改委之所以批准向高盛貸款,也是希望在這方面做個試驗。畢竟個人國際的商業貸款並不增加國家對外負債。 2007年11月,方風雷著手厚朴基金(Hopu Fund)的籌建,該基金規模達20億美元,而牽頭的厚朴投資管理公司將是該基金的普通合夥人。按國際慣例,普通合夥人亦需作部分出資,一般是在1%-3%。隨後有消息人士稱該基金將得到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約10億美元的投資支持。經過半年多的運籌,6月20日,厚朴美元基金(HOPUUSD Master Fund I,L.P.)最終完成了融資計劃。盡管海外市道不景,但此次認購仍十分踴躍,厚朴基金共募得25億美元,其中包括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高盛、殼牌退休基金等知名海外機構投資者。
三位創始合夥人:高盛高華證券公司董事長方風雷、原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及香港業務主席何潮輝和原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聯席主管王忠信。何潮輝,1950年生,美國籍,休斯敦大學科學碩士,1975年加入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1985年成為合夥人,1981年來到中國,為國內各大部委提供咨詢服務。美國會計師協會會員、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曾任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北京首席合夥人。王忠信這位新加坡華人,曾被委任為高盛高華的CEO,但07年時,傳因難以面對中文形式的任職資格考試,而下堂求去,當時還被傳為笑話。不過,現時回頭觀之,可能只是其棄高盛就方風雷的借口而已。
2007年中,厚朴基金完成25億美元募集,方風雷仍然擔任高盛高華董事長,股權仍在,但是他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厚朴身上。英藍國際17、18層的高盛高華,方風雷已去得不多,隨後,方風雷把以繁體字篆刻的「厚朴」二字LOGO不顯眼地掛在了二層不大的辦公區,低調而質朴。
『柒』 請問總部在北京的證券公司有哪些
注冊地在北京的證券公司:
中國民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西城區金融大街5號新盛大廈A座6-9層
民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朝陽區朝陽門外大街16號中國人壽大廈1901室
國開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朝陽區安華里外館斜街甲1號泰利明苑A座二區四層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國門外大街1號國貿大廈2座27層及28層
首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西城區德勝門外大街115號德勝尚城E座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35號2-6層
國都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南大街3號國華投資大廈9層、10層
新時代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1號A座8層
北京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7號北京英藍國際中心18層1801-1806室、1826-1832室
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7號北京英藍國際金融中心十八層1807-1819室
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朝陽區安立路66號4號樓
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7號英藍國際金融中心12層、15層
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東路5號中商大廈10層
華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北街26號
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5號(新盛大廈)12、15層
瑞信方正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鎮金燕龍大廈19層1903、1905號
中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朝陽區建國路81號20辦公1TO1-06、07、08號房屋
北京一共有222家證券營業部。
『捌』 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理念
1.客戶利益永遠至上。我們的經驗表明,只要對客戶盡心服務,成功就會隨之而來。
2. 我們最重要的三大財富是員工、資本和聲譽。如三者之中任何一項遭到損害,最難重建的是聲譽。我們不僅致力於從字面上,更從實質上完全遵循約束我們的法律、規章和職業道德准則。持續的成功有賴於堅定地遵守這一原則。
3.我們的目標是為股東帶來優越的回報,而盈利則是我們實現優越回報、充實資本、延攬和保留最優秀人才的關鍵。員工大量持股可以使員工與股東的利益協調一致。
4.我們為自己的專業素質感到自豪。對於所從事的一切工作,我們都憑著最堅定的決心去追求卓越。盡管我們的業務活動量大而且覆蓋面廣,但如果我們必須在質與量之間作取捨的話,我們寧願選擇做最優秀的公司,而非最龐大的公司。
5.我們的一切工作都強調創意和想像力。雖然我們承認傳統的辦法也許仍然是最恰當的選擇,但我們總是鍥而不舍地為客戶策劃更有效的方案。許多由我們首創的做法和技術後來成為了業界的標准,我們為此感到自豪。
6.我們不遺餘力地為每個工作崗位物色和招聘最優秀的人才。雖然我們的業務額以十億美元為單位,但我們對人才的選拔卻是以個人為單位,精心地逐一挑選。我們明白在服務行業里,缺乏最拔尖的人才就難以成為最拔尖的公司。
7.我們為員工提供的職業發展進程比大多數其它公司都要快。晉升的條件取決於能力和業績,而我們最優秀的員工潛力無限,能擔當的職責也沒有定式。為了獲得成功,我們的員工必須能夠反映我們所經營的地區內社會及文化的多元性。這意味著公司必須吸引、保留和激勵有著不同背景和觀點的員工。我們認為多元化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條必行之路。
8.我們一貫強調團隊精神。在不斷鼓勵個人創意的同時,我們認為團隊合作往往能帶來最理想的效果。我們不會容忍那些置個人利益於公司和客戶利益之上的人。
9.我們的員工對公司的奉獻以及對工作付出的努力和熱忱超越了大多數其它機構。我們認為這是我們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10. 我們視公司的規模為一種資產,並對其加以維護。我們希望公司的規模大到足以經辦客戶想得到的最大項目,同時又能小到足以保持服務熱情、關系緊密與團結精神,這些都是我們極為珍視,又對公司成功至關重要的因素。
11.我們盡力不斷預測快速變化的客戶需求,並致力於開發新的服務去滿足這些需求。我們深知金融業環境的瞬息萬變,也諳熟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
12.我們經常接觸機密信息,這是我們正常客戶關系的一部分。違反保密原則或是不正當或輕率地使用機密信息都是不可原諒的。
13.我們的行業競爭激烈,故此我們積極進取地尋求擴展與客戶的關系。但我們堅決秉承公平競爭的原則,絕不會詆毀競爭對手。
14.正直及誠信是我們業務的根本。我們期望我們的員工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在私人生活上都要保持高度的道德水準。
『玖』 哪些證券公司的總部設在北京
銀河證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高盛高華證券、中金公司
『拾』 2021年10月哪些公司通過了上市申請
2021年10月百濟神州和迪哲醫葯等公司通過了上市申請。此外,10月21日電、潔特生物公告稱,由於股東自身資金需求,海匯富擬通過大宗交易、集中競爭方式減少681萬股以下,占公司總股本的6.81%。李明智計劃通過大宗交易、集中競爭的方式將股票數量減少到35.1萬股以下,占公司總股本的0.35%。
一、百濟神州
可以說,百濟神州的研發流水線、國際化符號、創業者資源在業界無出其右。在新一輪醫療保險談判中,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抗PD-1抗體替代利樂單抗注射液和BTK抑制劑西布替尼膠囊4個批准適應症和安進戰略合作批準的地舒單抗注射液之一的批准適應症被列入了國家醫療保險目錄。2020年11月16日,百濟神州公告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上市,預計2021年上半年完成。傳言稱,11月底,百濟神州與中金公司和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上市指導協議,正式開始科技開發板的上市指導工作。
二、迪哲醫葯
迪哲醫葯由國投創新和跨國制葯企業阿斯特拉澤內卡於2017年10月合資成立,共同支持阿斯特拉澤內卡前亞洲和新興市場創新研發中心負責人張小林博士和團隊獨立創業。2020年8月,該公司完成了1億美元的a輪融資,在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設立了中國區總部。2020年9月,迪哲醫葯開始接受中信證券上市指導。
從公司的組織形式來看,公司分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公司。只有股份有限公司具備上市的基礎條件。有限責任公司有上市的發展需要,首先進行股份制改造,將有限責任公司改造成股份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如果不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可,有限責任公司本身就無法上市。公司股東出資按時進行,不存在虛假出資的,發起人或者股東實物出資的,應當完成將出資財產從出資人名下轉移到公司名下的財產所有權轉移手續。公司所有權清晰,不存在權利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