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來臨港集團的工資待遇自還不錯,大約是上海當地的平均水平,當然也要看工作性質和個人能力,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
上海臨港產業區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大型船舶關鍵件、發電及輸變電設備、海洋工程設備、航空零部件配套等五大裝備產業製造基地和國際物流(保稅和非保稅)基地聯動發展的產業形態已經基本形成。
(1)臨港集團重組擴展閱讀:
公司規模
上海臨港集團根據上海「四個中心」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目標,以上海臨港產業區開發建設為根本任務,致力於把上海臨港產業區打造成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在國務院2006年8號文提出的我國重點突破的16個裝備製造業發展領域中,上海臨港產業區的產業項目涉及到8個。
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推進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實施意見》,確定了9個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點領域,臨港產業區涉及到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等5個。
2. 臨港產業區規劃詳細內容
臨沂臨港產業區空間發展規劃編制情況匯報
(2010年1月11日)
一、規劃形成過程
臨港產業區空間發展規劃是由產業區委託國家宏觀經濟研究院和臨沂市規劃院共同編制的。該規劃吸收了省城鎮規劃建築設計院和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的部分成果。在形成過程中,徵求了莒南縣委、縣政府意見,並聽取了鄉鎮和部分群眾代表的意見。2009年1月份和6月份國家宏觀經濟研究院的專家兩次對規劃進行調研論證、給予修改。與山東農業大學課題組編制的土地利用規劃進行了有效對接,山東魯南經濟帶研究院邀請了部分專家對該規劃進行了充分的論證。規劃定稿後,徵求了部分市直部門和各級領導的意見。2009年11月,我們又邀請山東建築大學的部分專家學者對規劃進行了評析,對城鎮發展方向、形態、產業布局進行了實地踏勘,並提出了修改意見,編制形成了現規劃成果。
二、規劃概況
1、總體現狀和區位優勢。臨港產業區規劃控制范圍包括中心鎮坪上以及團林、壯崗、朱蘆四個鄉鎮,總面積364平方公里, 19萬人,150個行政村。臨港產業區在宏觀區位上位於新亞歐大陸橋東端、山東省藍色半島經濟區核心區,臨沂日照城鎮群的銜接點。兗石鐵路、坪嵐鐵路、大山石渣廠專用線鐵路在區域內交匯,2條省道穿越,周邊有日東、同三、京滬、長深高速、南有擬建的棗嵐高速,形成5條高速環繞的立體交通格局。距嵐山港20公里,距日照港50公里、距連雲港80公里,距離臨沂機場70公里,連雲港機場70公里。
2、產業體系定位。臨港產業區的產業體系定位為:按照國際化經濟開發區的建設標准,堅持「高起點、高標准、高效益、大規模、全功能」的原則,實施「環境立區、產業強區、商貿興區」戰略,擴大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依工興商,借港發展,努力打造魯南地區最大的精品鋼深加工基地、臨港物流貿易基地、加工工業基地和重化工工業基地,是整個魯南經濟帶的臨海橋頭堡,發展臨港經濟的最佳平台。
3、臨港產業區發展目標。臨港產業區是臨沂市發展臨港經濟的前沿,要建設成集加工工業、鋼鐵、機械製造、重化工工業、生物工程、現代物流、國際貿易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區,是連接嵐山、日照、青島、連雲港四大港口與魯南、蘇北經濟帶的重要接點和樞紐,是對接青島及半島製造業基地,承接「長三角」、「珠三角」等南方經濟發達地區產業北上西移和東南亞國家產業轉移的重要區域。
4、對總體規劃的考慮。本次規劃的規劃期限:2009-2030年。規劃建設用地范圍為189平方公里。通過分析,確定了臨港產業區規劃常住人口規模為45萬人。綜合考慮了產業區對周邊城鎮的輻射帶動作用,隨著招商引資的擴大,新的項目的引入,將吸引大量就業人口和居住人口。
一期規劃建設產業用地95平方公里,基本遵照了這次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范圍和建設的時序,既符合國家大的土地調控政策,又可以滿足當前和今後5-10年發展的需求。
5、對重點發展區域的考慮。在臨港產業區規劃過程中,我們考慮到該區地處魯東南丘陵,地形起伏較大,北部是山區,區內有兗石鐵路、坪嵐鐵路、大山石碴廠鐵路專用線以及未來的晉煤中南部通道等四條鐵路分割、長途傳輸光纜穿越,坪上鎮北部和南部分別存在鐵礦石采空區和露天白雲石礦區,地形比較復雜,可利用土地較分散。所以我們把產業區東部與嵐山港聯系便捷、交通順暢的區域和坪上起步區以及地形平坦、近海臨港,便於規劃大項目的團林鎮作為重點發展的區域。以此為中心布置相關產業和功能布局。
三、產業布局規劃
布局結構:規劃臨港產業區形成「以五縱五橫道路為骨架、以五大產業片區為主體、以丘陵綠化為肺、以五個主要居住區為支撐」的有機體。包括四個主要居住區、五個產業片區、一個綠化核心區、兩片生態保持區的布局結構。
1、五個產業片區的布局設想:
(1)精品鋼配套區。我區地處山東省精品鋼產業布局的輻射區,具備發展大鋼鐵的條件。兗石鐵路以北、大山前片區以及朱蘆西南部片區地處產業區下風向,以翔龍管業、一諾制氣、雙龍礦產等大項目為支撐,擬布置為精品鋼鐵配套及製造業基地,布置有輕微粉塵污染的重工業;
(2)物流加工區。坪上鎮東南部、南部及團林鎮北部與沿海幾大港口聯系便捷,道路四通八達,適合貨物進出,現狀已經建成立晨物流集團和木材加工區,具備發展大物流的條件,而且規劃布局有鐵路專用線,故布置為物流及配套加工區;
(3)化工區——團林鎮東南部地處產業區水系下游,並與江蘇省布局的北部柘汪化工與重大裝備園區相鄰,規劃有中國石油的輸油、輸氣管線經過此處,擬將入園化工企業向該園區集中,便於集中管控,園區污水通過收集管線輸送到規劃的產業區第一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4)農副產品及食品加工區——包括壯崗駐地東部及團林駐地西南側的用地,該處土壤肥沃,現狀農業產業化和有機農業發展態勢較好,規劃作為臨港產業區的農副產品及食品加工片區;
(5)建材產業區——位於朱蘆駐地南側的片區,依託朱蘆鎮豐富的石材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布置為石材、高級板材和建材工業區。
2、兩片生態保持區:
為搞好產業區生態環境建設,擬保留壯崗鎮西部的茶葉生產基地、厲家寨的櫻桃種植基地以及朱蘆鎮北部大山水庫和甲子山區域作為生態旅遊和觀光農業區。
臨港產業區北部朱蘆鎮甲子山風景區為縣域三大旅遊風景區之一,其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獨具特色,具有很高的景觀價值,其旅遊開發的潛力很大。甲子山風景區山水相映,既有山之壯美,又有水之靈秀,有小九寨溝之稱。東亞國際投資集團擬投資進行旅遊開發,規劃建設旅遊度假區。壯崗鎮西部現狀萬畝茶園區,現狀已經形成規模,生態環境景觀良好。由於西部交通不便,開發程度小。規劃隨著茶文化產業的開發,在壯崗西部形成以茶文化為主題的旅遊服務區域。
四、道路交通規劃
臨港產業區的突出優勢是近海臨港。在區域交通規劃上重點依託嵐山港。日照(嵐山)港早在2006年港口吞吐量就突破了億噸大關,其規劃到2010年港口吞吐量達到2億噸,2020年達到5.8億噸,其中嵐山港2.8億噸。嵐山港年貨物吞吐量一半以上來自臨沂,最高時達80%。臨港產業區是日照等港口群向更深腹地輻射的重要依託區域。
1、主要規劃原則和思路:道路規劃的原則是改善產業區與外圍公路、高速公路等對外交通的銜接,加強產業區的對外聯系,妥善處理城市交通與過境交通的關系。明確道路系統的功能,將主要道路的功能分為交通性和生活性為主兩類。產業區道路交通規劃中重點考慮與嵐山港口及臨沂市東西方向為主要交通流向,以滿足產業運輸為主要目的。在道路規劃建設上,我們把打通與日照嵐山的道路和產業區骨幹路為規劃重點。園區路擬在分區規劃中根據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情況具體實施。
2、道路布局規劃:
根據產業區區域規劃和產業分布,考慮骨幹路網密度和交通可達性,兼顧長遠規劃和近期建設的關系,骨幹道路網設五縱五橫:縱為西環路、坪壯路、立晨路、興業路、東環路,橫為北環路、嵐濟路、疏港路、工業大道、板團路。結合產業區實際,將立晨路、疏港路紅線設為60米;一般幹道紅線為45米。園區道路紅線為24-30米。
五縱道路從東向西依次是:
規劃西環路,長6.1公里。自七里溝村向北接十茅公路,可接通莒南文泗公路。
坪壯線,長11.9公里。基本利用老坪壯路進行改造,局部裁彎取直,向南聯系江蘇省。
立晨路,作為臨港產業區「十」字中軸線的縱貫線和南北向發展主軸線。自厲家寨至壯崗鎮大蓮花社區。規劃道路紅線寬度60米,主路面寬度23米,長16.6公里。貫通了4個鄉鎮,北連文泗公路,南接板團路,也是棗嵐高速連接線。
興業路,位於產業區東部片區,用地條件較好,將增強東部工業片區人流、物流集散,是重要的對外聯系道路。自現狀團林鎮向北接疏港路。
東環路,是東部工業組團的重要聯系軸線。長度16公里。自朱蘆鎮,穿越日照市嵐山區碑廓鎮,跨坪嵐鐵路和綉針河與團林鎮連通。
五橫道路從北向南依次是:
規劃北環路,長9公里,利用老十茅路改造,自麻峪子村經厲家寨至朱蘆鎮。打通了北部交通聯系。
現狀嵐濟線,為三塊板,主路面寬度23米。長8.7公里,目前是產業區東西方向交通大動脈。
疏港路,由七里溝村西繞坪上鎮接日照疏港大道。主路面寬度23米,長12.4公里。主要功能是將過境交通引出坪上生活區,減少相互干擾。
工業大道,長度11.2公里。西接中心生活區,東接嵐山區,是產業區東西大動脈。
板團路,是莒南縣域東西主幹路,產業區段15.3公里。往東與贛榆石橋鎮和柘汪鎮對接,是對外交通的一部分。
3、臨港產業區道路建設進展情況。目前,臨港產業區共開工建設道路18條,共95公里。其中開工主要道路9條,坪上起步區等園區路9條,立晨路北段、振興路等4條道路已經竣工,其餘正在進行路基工程;東環路、5條化工園區路由東亞國際投資集團BT模式建設,春節前進場;另外對縣鄉道團林-唐樓路進行了農村公路大修改造;對野九路、板團路申報了2010農村公路大修改造計劃。完成了所有橋梁基礎的地質勘探工作,所有橋梁、管涵均做到同步施工,加快了施工進度。積極做好區域交通對接,與嵐山區、碑廓鎮等就走向、征地、賠償補助標准等問題進行了協商;使我方道路與嵐山區有效對接,為產業區和港口建立起方便的交通聯系創造條件。擬於今年5月完成骨幹路網建設。
五、生活居住區規劃
五個主要居住區。包括現狀四個鎮駐地生活區,以及坪上南部發展預留的中心生活區。
臨港產業區作為山東省藍色半島經濟區的重點區域,資金、人員、政策、信息遠期將快速向該區域傾斜和集中,中心居住區作為臨港產業區居住生活功能的主要載體,也是產業區展示自身形象的中心地區。其選址既要滿足當前發展的需要,又不能對今後發展造成瓶頸;既要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又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1、規劃中心居住區選址情況分析。一般來說,依託起步區坪上鎮駐地進行拓展是建設中心居住區最理想的選擇。但坪上鎮周邊限制因素較多,向西、向北由於兗石鐵路及坪嵐鐵路的阻隔不適宜發展,西南部有白雲石礦區,因此遠期發展重點放在東部和南部。因此本次規劃選取了三個可能的發展方向,進行比較分析:
方案一:跳過南部高差較大的丘陵地帶,向南發展。該方案的優勢是:用地西鄰坪壯路,東可延伸至立晨路,南側至南部山嶺,遠期可越過山嶺繼續向南發展。規劃用地北部位置建設公共服務中心區。該方案將近期最適合建設、交通條件最好的用地預留給產業,有利於產業近期的發展,且該用地范圍在遠期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向南可大面積拓展、向北可與坪上鎮鏈接為一體。該方案不阻隔重要貨運交通線路,將交通優勢位置作為產業用地,有利於產業近期發展。該方案的劣勢是:前期起步階段人口不集中,缺少公共服務設施配套。
方案二:向坪上鎮東南發展。用地東至興業路,西至白雲石礦區,北至現狀坪上鎮駐地,建設中需要佔用一部分丘陵地帶。在規劃用地的東南位置建設公共服務中心區。優勢是:該方案將西北較好用地預留給產業,向東南側發展。劣勢是:雖然該區域用地較多,但用地條件較差。用地多處在背陰坡面或嶺頂,居住環境不佳。不宜作為生活用地選擇。且用地發展位於立晨路兩側,對南北交通有較大影響。
方案三:向東側及東北側發展,用地東至坪嵐鐵路線,南至南側丘陵地帶,西側、北側至現狀坪上鎮駐地。規劃公共服務中心設置在鐵牛廟片區位置。優點是:該方案建設環境最為優越、生活設施及人口有一定基礎,有利於生活區近期發展。但是該選址存在嚴重不足:一是將交通樞紐位置作為生活區;二是拆遷成本較大;三是用地東側、北側被鐵路阻隔,遠景發展用地受限。對於產業區交通,尤其是北部精品鋼物流交通存在嚴重阻隔。
經過用地條件、交通、設施配套、投資成本等幾個方面的綜合分析,本次規劃選取了第一方案作為產業區未來中心生活區的布局方案,在產業區中部形成「東工西居、平行拓展」的格局。
2、其他4個居住區和農村社區規劃。本次規劃按照統籌城鄉、統籌區域發展的原則,因地制宜確定居住區和農村居民點的規劃問題,不搞不切實際的大集中和「一刀切」。因為產業區面積大、地域廣闊,考慮部分農村人口仍將長期居住在原地和產業工人居住、工作半徑不宜過大,本次規劃仍將重點發展4個鎮駐地和中心村。規劃中通過對現有的村莊進行遷村並點,實施舊村改造,遠期結合舊村改造在現狀村莊密集點形成部分小的社區居住組團。
規劃居住區用地2691.0萬平方米,占規劃建設用地的14.5%。
六、給水規劃
產業區共有中型和小型水庫48座,3204.9萬立方米,調洪庫容788.88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977.35萬立方米,死庫容280.33萬立方米。以小一、小二型水庫為主,工業用水可利用空間不足。本次給水規劃主要以自給自足供水方案為主。
(1)堅持自給自足,充分挖潛、擴容改造,多措並舉利用好產業區的地表水。根據調查,臨港產業區境內主要河流為綉針河、寨子河、大山河、石河、龍王河。均屬於綉針河和龍王河這兩個濱海水系。綉針河源於甲子山,以前由於河道采砂和環境惡化,河道萎縮、河床下陷。龍王河發源於莒南東北部山區,流域面積大,水量充沛,治理後可作為工業水源。
大山水庫供水:其周邊大山水庫、辛庄水庫、河西水庫興利庫容可達930萬立方米,規劃在大山水庫東側設置一處水廠,日供水量可達3萬噸。可以滿足產業區近中期生活用水需要。
綉針河水廠:規劃在適當位置處進行河道分級攔蓄,打造綉針河沿岸生態濕地自然環境。可以增加蓄水長度70公里,蓄水量1000萬立方米以上,有效緩解產業區用水壓力,在朱府村附近建設水廠,可以做到日供水5萬噸規模,主要解決工業用水。
龍王河水廠:在龍王河流域分級攔蓄,進行擴容改造,在壯崗鎮北部建設水廠供應壯崗片區並可向團林產業片區調水。可以達到日供水7萬噸規模。
對兩大水系擴容改造按照「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既可保護自然環境、土地資源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又可完善綉針河、龍王河自然生態環境,實現臨港產業區生態化、社區園林化。使臨港產業區社會經濟發展與自然生態環境和諧共生,確保臨港產業區可持續性發展。
(2)遠期調水方案。隨著臨港產業區產業規模的擴大,規劃用地面積100餘平方公里的產業園區,僅靠自身地表水顯然不足,為此,可以考慮外地調水方案。自莒南縣相邸水庫引水,考慮相邸水庫供水能力和未來產業區的發展規模,可以達到日供水能力5-7萬噸,在坪上鎮駐地西南新建水廠一處,與現有的自來水廠一起對臨港產業區供水。可以對坪上、團林、壯崗鎮、中心生活區的主要供水區域實現自流供水,距離規劃主生活區較近,降低供水成本。
目前產業區已經邀請水利部門的專家現場踏勘,進行精確的評估論證,確定水庫擴容挖潛、河道整治改造的具體實施方案。在充分挖潛、擴容改造,利用好產業區的地表水和遠期調水後,臨港產業區的供水規模可以達到日供水能力20萬噸,滿足長遠發展的需求。
七、污水處理規劃
規劃產業區設立兩個污水處理廠。主污水處理廠設置於團林鎮唐家村北部,距離村莊500米處,該處距離綉針河入海口約4公里,地勢比較平坦,污水經處理達標後可以直接排入綉針河或者中水作為工業用水回用。
優勢:廠址位於綉針河的下游,且在坪上、團林鎮工廠廠區及生活區的下游,能夠接納產業區大部分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與周圍村莊有一定的安全防護距離,交通比較便利便於污泥的運輸處理,電力條件充足。
規劃擬建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6萬噸。目前產業區的工業廢水產生量非常小,從工程投資和運轉費用方面考慮,規劃污水處理廠分兩期進行建設,一期3萬噸。由於龍王河是單獨流域,壯崗產業片區的污水統一輸送到綉針河污水處理廠成本較高,所以單獨規劃了一處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3萬噸。
八、其他基礎設施專項規劃
協調電力部門編制了電力專項規劃,省市電力部門決定在臨港產業區規劃建設1座220KV和4座110KV變電站,山東省電力設計院已進行了站址踏勘。
弱電、熱力、燃氣、消防等專業規劃綜合考慮產業區產業布局、市政基礎設施條件、長遠規劃和近期建設相結合的原則進行規劃布局,已分別與各部門及運營商對接。在此不作詳細匯報。
3. 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下屬公司
現上海臨港集團下屬子公司主要包括上海市漕河涇開發總公司、上海臨港專建設公司、上海臨港投資管理有屬限公司、上海臨港人才有限公司、上海臨港港口發展有限公司和泥城、書院、蘆潮港、萬祥、奉賢五個分城區發展公司等。
4. 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怎麼樣
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是2008-12-02在上海市注冊成立的集團。
上海臨港經濟回發展集團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答號是3101000120080042,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更多信息和資訊。
5. 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規模怎麼樣
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上海臨港集團)成立於2003年回9月,注冊資金30億元,是承擔上海答臨港產業區開發建設任務的大型國有多元投資企業,主要負責上海臨港產業區218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土地開發、基礎建設、招商引資、產業發展和功能配套等工作。現上海臨港集團下屬子公司主要包括上海市漕河涇開發總公司、上海臨港建設公司、上海臨港國際物流公司、上海臨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泥城、書院、蘆潮港、萬祥四個分城區發展公司等,有員工近10,000人。
6. 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8月1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資產管理,實業投資,綜合配套設施的投資、開發和建設等。
法定代表人:張四福
成立時間:2014-08-12
注冊資本:21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500240380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浦東新區新元南路600號12號廠房501室
7. 博泰集團與上海寶山區政府,臨港集團的車聯網產業合作未來前景如何
2017年底,博泰集團與上海寶山區政府、臨港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內方將利用自身優勢容,圍繞打造車聯網產業集群進行全面合作,在寶山南大生態區規劃建設「未來之城」,形成基於無人駕駛和物聯網相結合的智慧城市示範區。「未來之城」將以矽谷+陸家嘴+AI的模式,在金融層面打造新加坡模式,技術層面打造以色列模式(即全球頂尖人才),建立一個真正人工智慧應用場景,聚集全球最優秀的企業和最頂尖的的人才,把上海真正做成未來城市的藍本,從而復制到更多的城市和區域。三方還將推動共同建立以博泰為GP的車聯網產業創新基金,引進產業合作項目,同步推動「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平台」落地上海,建設國家級工程中心、國家級技術中心兩個中心。這一舉措也將推動上海利用自身在汽車產業方面的優勢,擁抱新科技發展重塑昔日輝煌,真正實現智慧城市的發展藍圖。
8. 股票600848什麼時候重組的
重組不會提前公布這個屬於重大資產重組只有停牌後才會公布具體重組對象及重組原因,望採納
9. 臨港集團和愛在臨港什麼關系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