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航空航天的故事
載人航天故事
引言
1997年是極為不平凡的一年。40年前的10月4日,前蘇聯用衛星運載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上太空,實現了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開創了人類航天的新紀元。衛星在太空正常工作了3個月左右。
撫今追昔,令人感慨萬千。在過去的40年裡,人類在航天領域既經歷了許多巨大成功的喜悅,也遭受了不少讓人難以忍受的沉重打擊。
回首40年的人類航天史,雖然數千顆千姿百態、功能各異的人造衛星已給世界各國帶來了數不盡的「榮華富貴」,然而最使人難忘的還是那些載人航天的英雄們。盡管他們有的已經榮歸故里,有的血染碧空,還有的仍然繼續遨遊太空,但他們那種人定勝天的大智大勇將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中,激勵著人類不斷進取、不斷奮斗,去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又一個困難。
航天勇士們在茫茫太空書寫了他們偉大的業績。1961年,前蘇聯的加加林一馬當先登太空,成為「宇宙哥倫布」;兩年後,前蘇聯的女航天員捷列什科娃乘東方?6號飛船上天,打破了男航天員一統天下的局面;1965年,前蘇聯航天員列昂諾夫拴著安全帶飛離宇宙飛船5米,在空間漂浮12分鍾,首創太空漫步奇跡;1984年,前蘇聯女航天員薩維茨卡婭也到艙外「瀟灑走一回」,成為世界第一名在太空行走的「女飛人」;俄羅斯航天員波利亞科夫更是了不起,在太空一呆就是400多天,讓其它人望塵莫及。
美國也不示弱,相繼有12名航天員登上月球,至今令世人贊嘆不已。航天員約翰·揚六上太空,是世界上航天次數最多的航天員; 女航天員露西德不僅5次上天,還保持著188天的世界女子載人航天記錄;科林斯則為世界第一位太空梭女駕駛員……。
在這些征服太空的英雄後面,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有的甚至永載史冊。現在就讓我們回到他們當年的時空,再次領略一下這些太空飛人的風采吧。
世界太空第一人
1961年4月12日拂曉,荒涼的哈薩克大草原依然涼氣襲人。丘拉坦村民走向瓜田和莊稼地,也有幾人去錫爾河捕魚。但離此向北4千米的地方就沒有這樣寧靜了。設在這里的拜科努爾發射場上豎立著一枚巨大的白色火箭,它映襯著藍天特別醒目,這就是SS-6洲際彈道導彈。不過其頂端裝的不是核彈頭,而是東方?1號載人飛船,它於11日夜晚剛剛安裝就緒。不遠處匍伏著裝有火箭燃料的列車,沙丘旁停放著紅色消防車。所有在場的人都非常激動,因為世界第一位飛往宇宙的使者——尤里·加加林少校即將從這里升空。
為了這一天的到來,有多少人熬過了不眠之夜啊!如今就要夢想成真了。此時,加加林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他前一天在發射場與總設計師科羅廖夫一起登上發射台的平台,走到飛船跟前。他們默默地站著,望著天空,陷入深思,想著即將進行的飛行。科羅廖夫打破了沉默說:「加加林,你真幸運,你將從無與倫比的高處觀看我們美麗的地球。但發射和飛行都不會輕松,要經受各種考驗,包括那些未預料到的,明天的飛行有風險。」接著又安慰地講:「你要記住,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們都會竭力支援你。」加加林聽後心潮澎湃,無聲地點頭表示,無論如何也要完成這項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
4月12日清晨,加加林從夢中被醫生叫醒。他迅速吃了一頓特別的早餐,便穿上航天服前往發射台。當乘坐著加加林的汽車出現在發射場時,發射場呈現一片生機。汽車一直開到矗立著的火箭腳下,身穿橙黃色臃腫航天服、頭戴乳白色頭盔的加加林從前門下了汽車,後面跟著航天服的設計師和一位醫生。加加林走向現場領導小組,舉手敬禮並報告:「國家委員會主席同志,飛行員加加林准備乘坐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飛行。」接著,他們熱情擁抱。然後加加林向報界和電台發表了簡短的歷史性講話,向為他送行的人們揮手致意,最後登上了發射塔最上邊的平台。
飛船艙內的電視攝像機打開了,熒光屏上出現了加加林的影像。他面帶笑容,神采奕奕。
開始30分鍾准備!10分鍾准備!!2分鍾准備!!!所有人都屏息不動,似乎空氣也凝住了。「預備-點火1一聲令下,莫斯科時間9點零7分,火箭徐徐升起,與此同時,透過發動機的轟隆聲,清晰地傳來了加加林激動的道別聲:「我去了1
東方-1號飛船載著加加林進入人造地球衛星軌道,人類宇航時代開始了!他在太空歡呼: 「多美啊!我看見了陸地、森林、海洋和雲彩……」東方-1號飛船載著加加林以27200千米/小時的速度飛馳,越過蘇聯、印度、 澳大利亞和太平洋上空,環繞地球運行。他在離地330 千米高空飛行了108分鍾,繞地球飛行一圈後,按計劃安全返回了地面。
這次飛行雖然短暫,但它卻開辟了人類通向宇宙的道路。加加林因此成了世界上第一位航天英雄。為了紀念這個劃時代壯舉,「4.12」成了「航空航天國際紀念日」。
有關加加林的秘聞
加加林108分鍾的航天奇跡震撼了全世界,被世人傳為佳話。蘇聯解體後,有些當年的航天機密被公開,使人們了解到許多與之有關的驚人內幕。
美國索斯比拍賣行不久前發現了世界首次載人航天的地面指令長卡爾波夫上校的日記,上面記述了加加林飛行的全過程,說加加林在返回地球時遇到了麻煩。返回程序是:制動火箭點火,座艙與儀器艙分離,在座艙降到離地7000米時,加加林應被彈出座艙,用降落傘實現軟著陸。卡爾波夫在日記中寫道:「座艙與儀器艙不能及時分離,座艙瘋狂地旋轉。」「故障,不要驚慌」。很顯然,卡爾波夫當時心情十分緊張。分離過程原計劃用10秒,但實際上用了10分鍾。在這10分鍾里,制動火箭推力使飛船不斷旋轉打滾。萬幸的是,兩者最終還是分離了,否則第一位太空使者將有去無回。事後專家分析認為,可能是連接不當,使兩艙一時難以脫離。
西方專家也相信日記的真實性,並認為若當時知道這一秘密,肯尼迪總統可能會推遲美國登月計劃,在地面做更多的載人航天實驗和猴子的太空飛行實驗,以求穩妥可靠。然而在美蘇航天競爭時代,這兩個大國常常報喜不報憂。
俄羅斯《紅星報》則詳細地介紹了人類首次進入太空的前前後後。1959年底選出第一艘宇宙飛船後,1960年9月19日,前蘇共中央收到烏斯季諾夫(部長會議副主席)、馬利諾夫斯基(國防部長)等人的聯名報告,建議1960年12月用飛船進行載人飛行。1960年11月,前蘇共中央和部長會議主席作出決定,同意用東方?3A號飛船在1960年12月發射,並認為這具有重要的意義……。
然而1960年10月24日,在發射場准備發射新式火箭時發生了爆炸,包括戰略火箭軍總司令涅傑林炮兵主帥在內的數十人喪命。為此,勃列日涅夫政府進行調查,致使東方-3A號飛船發射延期。
1961年3月3日,前蘇共中央收到「絕密」報告,內容是:經過大量工作,已進行了7次不載人飛船的發射,其中東方-1號飛船5次,東方-3A號兩次。現已完全能進行首次載人飛行了……。烏斯基諾夫等許多重要人物在報告上簽了名。這樣,1961年4月3日,前蘇共中央通過了關於發射東方-3A號飛船的決議(一般報道是用東方-1號飛船)。
4月12日,加加林登上飛船,關上座艙蓋後,發現儀表沒顯示「密封」信號,主任設計師和戰斗班馬上排故。在太空飛行中加加林感到很難受,但是可以忍耐。在加加林返回時,科羅廖夫(飛船總設計師)打電話給赫魯曉夫說:「降落傘已打開,正在著陸,飛船正常。」赫魯曉夫則問:「人活著嗎?在發信號嗎?活著?」這些都表明首次載人航天多不容易,尤其是彈射跳傘對加加林是一次生與死、意志與勇敢精神的考驗。
另據報道,1960年5月15日,第一艘東方號不載人飛船發射時沒有防熱罩,無降落傘系統,更無彈射裝置。其目的是驗證姿態控制系統和著陸座艙的分離系統,結果這艘飛船沒有返回,被拋到更高的軌道。同年7月23日再次發射時又因火箭故障遭到失敗。8月19日的第3次發射獲得成功,東方號飛船載2隻狗和50隻老鼠首次成功落地。不過專家發現,在飛船繞地球第4周時,一隻狗嚴重嘔吐。因此他們決定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只繞地球一圈就返回。同年12月1日,東方號飛船載動物上天後,因制動系統故障,返回時失敗。12月21日的另一次發射也由於火箭故障再次夭折。直到1961年3月9日和21日兩艘載狗和「模擬人」的東方號飛船雙雙發射和返回成功後,前蘇共中央才於4月3日作出決定進行首次載人飛行。同年4月8日指定加加林為第一個上天的航天員。4天後,加加林乘飛船升空,成為第一名征服太空的英豪。
在加加林上天前後,曾有兩名航天員在訓練中死亡。1961年3月23日,空軍飛行員邦達朗科在一充滿純氧的暗室中訓練時,用酒精棉擦完身上固定過感測器的部位後,隨手把它一扔,扔到了一電極板上,結果引起大火被燒死。1962年11月1日,另一名航天員在24500米高度上跳傘時,因航天服出現故障急劇減壓而死。不過,前蘇聯多次辟謠關於加加林上天之前有一航天員在太空飛行返回途中死亡的說法,並說這名叫伊里諾切納的航天員是因車禍受傷而不能登天的。
在加加林上天前,還用各種生物火箭進行了31次動物飛行(高度110~450千米),用衛星進行了7次帶有動物及生物培養試驗的太空飛行。加加林也是數千里挑一選出來的。由此可見,人類為打開通天之門,曾為之付出了多麼巨大的代價。
千里挑一
加加林1934年3月9日出生在一個叫克魯申諾里的小村莊里。在戰爭年代,他非常羨慕保衛祖國的空軍飛行員。成人後他當了工人,參加了薩拉托夫航空俱樂部。當加加林第一次駕機飛向藍天時,感到一切都氣象萬千。從此他堅定了獻身於藍天的生活目標。他辭掉了工作,來到澳倫堡空軍學校學習。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成功地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空軍學校的學員們奔走相告。當學員們問加加林「以後會怎樣」時,加加林答道:「是人飛上去的時候了。」
在獵狗萊卡完成宇宙飛行後,前蘇聯開始在全國挑選第一名上天的航天員。當時有的人認為應從熟悉高空和缺氧情況的登山隊員中找;有的人主張從潛艇兵中找;還有的建議讓勘探隊員參加……。但最後的共識是航天員應在飛行員中挑眩載人飛船總設計師科羅廖夫說:「完成冒險而復雜的航天任務對飛行員來說是習慣了的職責。」
負責挑選航天員的卡爾波夫回憶道,當時科羅廖夫提出的航天員標準是年齡不過30歲,身高不超過1.75米,體重72千克以下,勤勞,求知慾強, 有志願獻身航天事業的精神。為此,卡爾波夫從全國3000名志願者中篩選出20名作為培訓對象,最後又從這20人中選出6人突擊小組,他們符合科羅廖夫的最高要求,加加林就是其中的一員。卡爾波夫對他們說:「你們中間任何一個均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航天員。」那麼加加林又是怎樣被最終選中的呢?
加加林是1959年10月向空軍指揮部遞交志願上天的報告的,他在報告中寫道:「為發展蘇聯航天事業,我迫切希望進行航天試飛……。」
在莫斯科市中心東北約40千米的契卡洛夫區,有一座名噪一時的新興城市,人們稱之為星城。加加林他們就是在這里參加航天培訓的。當時這里僅是一個飛機場,所有訓練設施還正在建造,很不完善。所挑選的6人人人都經過4~5次失重訓練;95次離心機實驗……加加林無論在掌握科學知識、長時間被關在絕音室里,還是在離心機上進行令人頭暈的旋轉,他都經受住了考驗,而且樣樣第一。他待人友善,富有幽默感,參與社會工作,顧及家庭,成了全隊的「精神中心」,以致沒有他很多事都搞不起來。加加林被大家稱為「我們的加加林」。
科羅廖夫很快就注意上了這個機靈、眼尖的加加林,並讓他第一個坐進東方號飛船的駕駛艙熟悉情況。在發射日期臨近時,需從6人突擊小組中挑出一名登天的航天員。前蘇聯英雄卡馬寧向國家委員會介紹了這6人的情況後說:「他們都作好了飛行准備,很難說誰好誰差。但我們必須從中挑選出一名,所以我們推薦加加林為航天飛行第一人選,斯捷潘諾維奇為後備駕駛員。」
就這樣,加加林成為世界航天第一人。加加林在總結他在太空中的工作時寫道:「我受命進行歷史上第一次航天飛行,可以作出人類航天飛行能成為現實可能性的結論。東方號飛船的飛行好象是本世紀的奇跡,但奇跡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實際情況。航天飛行不是某一人或某一夥人的事。這是人類在其發展中合乎規律的歷史過程……」。
加加林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航天英雄。不幸的是,他在1968年3月27日的一次飛行中,因飛機墜毀而遇難。雖然他已從航天員隊伍中消失,但加加林的名字和他的開拓精神將永存,並為一代一代人所敬仰,成為鼓舞人們進行太空探險的一面旗幟。
二、太空行走第一人
在載人航天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在太空行走已不算什麼新鮮事了。尤其是美國和俄羅斯航天員,為了建造和修理空間站,他們經常到太空去漫步,進行各種試驗和維修工作。美國航天員在太空修理哈勃望遠鏡時,一呆就是幾個小時,而且他們是輪番出艙,如履平地。然而,人類進行第一次太空行走就不是那麼瀟灑了,因為當時對艙外活動所要遇到的各種情況還知之甚少,因而太空行走就被認為是一種風險極大的事情,搞不好航天員可能有去無回,成為 「人體」衛星。正因為如此,太空行走也成為美蘇爭奪「航天第一」的重要目標之一,誰能搶得太空行走第一人的頭銜,誰就能在太空競爭中增加籌碼。結果前蘇聯獲勝,航天員列昂諾夫在1965年3月18日乘上升2號飛船遨遊太空時,冒險出艙活動24分鍾,成為世界上太空行走第一人。這次太空行走來之不易,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內幕。
撩開昨日內幕
1964年,前蘇聯彈射座椅和艙外太空行走設備總設計師塞弗林了解到,美國正在研製艙外行走設備,並擬在雙子星座號飛船上使用。於是他馬上上書當局,呼籲加緊艙外設備的開發步伐,要搶在美國之前完成這一創舉,以名揚天下。
但事情並不如他所說的那麼簡單,因為前蘇聯的飛船沒有供航天員出艙所需的氣閘艙。這種艙有兩個氣閘門,一個與密封座艙連接,叫內閘門;另一個是可通向太空的外閘門。閘門的啟閉需十分小心和熟練,以避免漏氣。航天員出艙前,在飛船艙內要穿好增壓航天服,走出內閘門後關閉內閘門,把氣閘艙內的空氣抽入座艙內,當氣閘艙和外界空氣的壓力相等時才能打開外閘門進入太空。航天員返回艙內時順序相反。這頗像船過水閘。
當時,美國雙子星座號飛船已設置了氣閘艙,而前蘇聯的上升號飛船空間很小,僅有一道用螺母緊固的艙門,是供航天員在地面出入用的。若重新設計飛船在發射時間上肯定要落在美國之後。為此,塞弗林提議採用一種能節省空間的膨脹式簡易氣閘。這一大膽的方案立即得到了批准。
科羅廖夫命令塞弗林率領一幫精兵強將夜以繼日地幹了起來。開始時很順利,趕制了幾個氣閘,每個氣閘內均有一套能自動膨脹的航天服,並進行了地面減壓試驗。後又用衛星進行了不載人飛行試驗。
1965年2月22日,帶有簡易氣閘的宇宙57號衛星升空了。衛星在太空完成氣閘展開和航天服加壓膨脹時,突然發生爆炸。事故原因是地面人員錯發了指令,引爆了自爆裝置。後來這種試驗又失敗了兩次。這時已快到預定的完成任務的時間了,情況十分緊急,如再研製一艘飛船進行試驗需要一年時間,那時美國很可能會搶先一步進行太空行走。而這時前蘇聯航天總設計師科羅廖夫又身染重病,他只能在療養所聽取塞弗林的匯報,真是禍不單行。
在這關鍵時刻,塞弗林綜合各方面意見,毅然決定按原計劃進行,並請示蘇共中央。沒多久,克格勃頭目親臨現場視察,以防有人破壞。為安全起見,還建立了一個嚴密的監視區,使包括塞弗林在內的所有人均草木皆兵,如臨大敵,不敢有一點閃失。在認定萬無一失之後,蘇共最高首腦才批准進行首次太空行走活動。
險象環生出奇跡
1965年3月18日莫斯科時間上午10時,上升2號飛船轟嗚著,載著兩名航天員從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其中別列亞耶夫為指令長,列昂諾夫是駕駛員。他們乘飛船進入了497.7公里×173.5公里、傾角64.79度的預定軌道。飛船入軌後,他們便為太空行走做准備。在別列亞耶夫的幫助下,列昂諾夫將一個生命保障系統背包套在自己的壓力服外邊,開始吸純氧,吸了一個多小時後便出艙了。在艙內,航天員呼吸的是氧氮混合氣體,在到沒有壓力的太空時,人血液中的氮可能會形成致命的氣泡,使人患減壓玻因此,列昂諾夫出艙前須清除他血液中的氮。生保背包用於調節航天員的體溫。為保持與飛船的聯絡及安全,列昂諾夫身上系著一根與飛船相連的繩鏈,繩鏈長5.35米,內有一根電話線, 很像嬰兒的臍帶。
當飛船飛到第2圈時,列昂諾夫在確認座艙密封完好後打開了向內開的艙門,隨著別列亞耶夫的一聲「祝你好運」,列昂諾夫浮游進入密封過渡艙。
過渡艙設計得簡單而又巧妙。它由一個通道和兩個艙蓋組成,很像一個手風琴,內蓋與飛船的兩個艙門中的一個相連,通向太空的外蓋是可移動的環形蓋。在發射時該艙保持壓縮狀態,入軌拋掉減阻裝置後,過渡艙立即展開並充壓。
列昂諾夫進入過渡艙後,便給自己的航天服充壓,並檢查過渡艙的密封性,調整頭盔。此後,列昂諾夫關上座艙蓋,於11時34分51秒進入茫茫太空,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太空漫步的人。事後他說,當我准備好出艙時,輕輕地推了一下艙蓋,於是人就像一個軟木塞一樣呼的一下便沖出了艙口。
出艙後列昂諾夫在太空不僅浮游,還翻筋斗,並從艙外卸掉一個相機,移動了幾件艙外物體。事實證明,太空並不那麼可怕,人只要穿上航天服和帶上生保背包,就能在艙外工作和生存。
10分鍾後,別列亞耶夫提醒列昂諾夫准備返回座艙,可此時卻出了麻煩。列昂諾夫報告說取回艙外相機有困難,相機放進過渡艙時,一鬆手它就漂走,如此反復數次都是徒勞。最後,列昂諾夫硬把相機推進通道,並用腳踩住,這才將相機放下。可這時列昂諾夫已精疲力竭,出汗量超出了他的航天服所能吸收的量。在他本人進入過渡艙時,又遇到了新問題。為了踩住相機,他的腳先進到過渡艙里,可身子怎麼也進不去了,他被卡在了艙門口。這是因為太空是真空的,無法從外部對航天服施壓,此時的航天服比想像的要鼓得多,如氣球一樣。此外,因戴頭盔不能擦汗,汗水流到了眼睛上,汗氣也使面罩模糊。這時,列昂諾夫除了聽到自己的心在咚咚地急促跳動外,什麼也看不清,聽不見。突然他靈機一動,給航天服放氣降壓。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直到將航天服壓力降到了極危險的低限,即從40千帕降到25千帕。他終於穿著癟下來的航天服活著進了艙門。列昂諾夫在太空行走了10分鍾,但為了擠進艙門他卻拼力花了14分鍾。返回艙內後,不能重復使用的過渡艙即被拋掉。
當飛船飛完第16圈,別列亞耶夫准備點燃制動再入火箭以便返回地面時,又出現了險情,測試時發現一個信號顯示自動導航系統失靈,無法為飛船返回地面准確定位,故無法按原計劃返回地球。無奈,飛船隻能再繞地球飛行一圈。地面控制中心指示,若還不行,就採用手動再入返回方式。一圈後,別列亞耶夫按指令操縱上升2號飛船進入了正確的軌道位置,並起動了制動火箭,開始再入。再入過程既熱又可怕,包括天線在內的所有通信元件都被高溫燒毀了。列昂諾夫和別列亞耶夫看見艙外熔化的金屬流到舷窗上。由於飛船多繞地球飛了一圈,使他倆的著陸點偏離預定地點1300公里。返回艙最後濺落在烏拉爾山脈終年積雪的一個偏僻山坡的兩棵冷杉樹中間,降落制動傘高高地纏繞在樹枝上。幾架搜索直升飛機很快找到了他倆,但因地勢原因無法降落,只能在上空盤旋,給他們投下食物和防寒衣物,就飛走了。這使得列昂諾夫和別列亞耶夫不得不在返回艙邊上休息,一直呆到第二天。當地的伐木工人連夜趕修了一個直升飛機著陸坪。救援人員坐雪橇滑行20公里趕往航天員降落地點,最後終於找到了快要凍僵的兩位航天員,並用雪橇把他們帶到森林中新開辟的直升飛機著陸地,用直升飛機把這兩位太空英雄運回拜科努爾發射場。
在飛船使用手動系統著陸、著陸偏離預定著陸區、與地面人員失去聯系後,前蘇聯航天總設計師科羅廖夫著急萬分,悲淚縱橫。幸運的是兩名航天員神奇地活下來了。回到莫斯科時他們受到英雄般的歡迎。
列昂諾夫小傳
世界太空行走第一人列昂諾夫1934年5月30日生於前蘇聯克麥羅沃州蘇里區利斯特維揚卡鎮。1957年於丘左耶夫軍事航空學校畢業後,在航空兵部隊當飛行員。1960年被選為航天員。在完成太空行走任務後,進入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學習,於1968年畢業。1975年7月15~20日,他乘坐聯盟19號飛船參加了同美國阿波羅號飛船的對接和聯合飛行。由此可見,列昂諾夫在人類太空史上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曾多次獲得獎章和勛章。他的名字將永載史冊。
三、第一位登天的女英雄
前蘇聯不僅造就出世界太空第一人加加林,也培養了第一位登天女英雄捷列什科娃。1963 年6月16日,她乘東方6號飛船升空,3天後返回地面,開創了婦女航天的先河,全球為之震驚。人們贊美她為婦女爭光,稱頌她表現出的堅強性格和大無畏精神。捷列什科娃為婦女征服太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捷列什科娃1937年3月6日出生在前蘇聯雅羅斯拉夫爾州圖塔聯夫區馬斯連尼科沃村。1955年中學畢業後進入紡織廠工作。此後她邊工作邊學習,還參加航空俱樂部的跳傘活動,後者使她身體健壯。她嚮往藍天,希望能上天翱翔。
1961年加加林首航太空歸來,她同許多姑娘一樣,非常羨慕這位太空「天王」,並與女友一起聯名上書航天部門,要求培養女航天員登天。沒想到這封信引起了重視,沒兩天她們便被邀請去莫斯科座談。這些姑娘興奮地闡述了自己的想法,並希望成為第一批女航天員。
經過嚴格的體檢,1962年捷列什科娃被選入首批女航天員隊伍。當宣布名單時,她極其興奮和激動,簡直欣喜若狂。同時入選的還有來自斯維爾德洛夫斯克的索洛維約娃等4人。她們入隊後,大名鼎鼎的航天員加加林負責管理這些人。加加林溫和、友好地對待每一個隊員,一直訓練了約一年左右,但當時誰也不知道「1號」是誰,直到上天前兩周才決定從捷列什科娃和索洛維約娃中選一個,最終讓誰飛由上級決定。因為這是第一次女性太空飛行,所以「階級立潮是重要標准之一,而捷列什科娃出身工人階級,索洛維約娃則出身知識分子。於是,捷列什科娃 「捷」足先登,最終被選中。
1963年6月14日,東方5號飛船在拜科努爾發射。它載著航天員貝可夫斯基空軍中校。他在兩天的飛行中,用手操縱飛船,完成了一些醫學實驗,並觀測了地球和恆星。當他在6月16日飛越拜科努爾發射場上空時,負有歷史使命的東方6號飛船也正在該發射場整裝待發。說它負有歷史使命是因為這艘飛船將載著世界第一名女航天員登上九霄雲外。
舉世矚目的時刻來到了。望著高高聳立著的東方6號飛船,捷列什科娃從容地走進了飛船密封艙,開始了一次轟動一時的航天飛行。她穩坐在艙內,沒有想自己的家,也沒有想是否能返回地面,腦子里只裝著未來24小時內承擔的使命和責任:攝像和做多種科學實驗。當捷列什科娃在太空看到無比壯觀的地球時,她實在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對地球產生了深深的眷戀。於是她向地面指揮中心提出延長在太空逗留時間的請求,並得到批准。她繞地飛行了48圈,飛行70小時50分鍾,航程200萬公里。
在太空飛行的3天中,捷列什科娃幾乎沒一點睡意。她不願漏掉任何一個細節,只想多看一些太空勝景,多做一些太空實驗。東方6號飛船以2.8萬公里的時速飛馳,每86分鍾繞地一圈。捷列什科娃說地球給她的印象實在太深了。它美麗壯觀,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和光澤,其動人的畫面後來常常在捷列什科娃的夢中浮現。
捷列什科娃在這次飛行中完成了生物醫學和科技考察計劃,並證明了婦女也能在太空正常生活和工作。她返回地面時,受到了成千上萬人的歡迎,掌聲、歌聲、鮮花交織成了一片,祝賀她勇敢地完成了航天史上的一次壯舉。兩個月後,捷列什科娃同東方3號飛船駕駛員尼古拉耶夫結婚,組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航天員家庭。1964年6月8日,捷列什科娃生下一個女孩,取名耶莉娜。耶莉娜以其是在父母都做過太空飛行後在地球上出生的第一個嬰兒而聞名。捷列什科娃後來完成了正規技術教育學業,成了設在莫斯科附近的加加林訓練學院的一名職員。
她曾獲得列寧勛章、齊奧爾科夫斯基獎章和國際宇航聯授予的「宇宙」金質獎章。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她還曾擔任國際婦聯主席。
1988年10月,捷列什科娃應邀到嫦娥的故土——中國訪問,受到了熱烈歡迎。她說她在飛臨中國上空時,清晰地看見了中國的海岸線及高山、綠地和江河。從那時起,她就盼望有朝一日能踏上中國的土地。
四、第一個在太空行走的天仙女
1984年7月27日,塔斯社向全世界播發了震驚世界的消息,薩維茨卡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太空行走的女性。她和指令長賈尼別科夫於7月25日走出禮炮7號空間站,在艙外進行了3小時39 分鍾的活動,用萬能手動工具連續完成了切割、焊接和噴塗等復雜任務。此舉不僅使前蘇聯在美蘇太空競爭中又一次佔先,而且以鐵的事實再次證明,即使在尖端領域,婦女也不比男性差。
其實,在這次太空行走的前兩年,即1982年,薩維茨卡婭就已乘聯盟T-7號飛船,與另兩名男航天員到禮炮7號空間站上呆過一次,成為人類第二個上天的女航天員。這次太空
Ⅱ 關於現代戰爭的資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
Second World War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1939-1945年期間以德國、義大利、日本軸心國為主的法西斯力量與以中國、蘇聯、美國、英國等同盟國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間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的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戰爭(中國學術界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止時間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至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為「大戰的序幕與爆發」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蔓延到亞洲、歐洲和非洲,參戰國家多達61個,捲入戰爭的人口達17億,動員的武裝力量總人數超過1.1億。參戰國軍隊傷亡總數為5000萬人以上,再加上平民,傷亡總數達9000萬。參戰國軍費消耗總額為13520萬美元,再加上財政消耗和物資損失,損失總數達40000億美元。
直接參戰的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財力方面的代價。戰爭期間,蘇聯、美國、英國軍隊傷亡總人數達1860萬人,蘇聯軍民傷亡達2000萬人,中國軍民傷亡達2000萬人以上;美國財產損失3500億美元,蘇聯財產損失2000億美元,英國財產損失1500億美元,中國財產損失1000億美元以上。
法西斯國家本身在大戰中也遭受重創。戰爭期間,德國動員的總兵力為170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21.5%,軍隊傷亡總數達1170萬人,經濟損失達3000億美元;日本動員的最大兵力為97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2.8%軍隊傷亡總數達216.1萬人,經濟損失達1000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通常分為軸心國的戰略進攻與同盟國的戰略防禦,戰略相持與戰略轉折,以及同盟國的戰略進攻與軸心國的戰敗三個階段。
1939年9月至1942年夏秋,德國、義大利、日本軸心國先後在各自的戰場上展開全面戰略進攻,在遭到同盟國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抵抗後,其進攻銳勢逐漸減弱,終於在蘇德戰場的斯大林格勒地區、非洲戰場的阿拉曼地區和太平洋戰場的中途島海域到達戰略進攻的終點。
在戰爭形勢發生根本轉折之前,各主要戰場均有著各自的戰略相持階段。1942年11月前後,盟軍在三個主要戰場先後進行的斯林格勒會戰、阿拉曼戰役和瓜達卡拉爾島戰役,標志著大戰戰略轉折的實現。
1944年,同盟國在歐亞戰場先後轉入全面戰略進攻。歐洲戰場方面,蘇軍率先在東線發動強大攻勢,美英等國盟軍隨後在法國登陸,形成對德國的東西夾擊。亞洲與太平洋戰場方面,盟軍通過島嶼登陸作戰和海空作戰對日軍展開戰略進攻。歐亞各國的抵抗運動和游擊戰爭則配合著盟軍的進攻,加快了民族解放的步伐。
1945年2月,蘇聯、美國、英國首腦舉行雅爾塔會議,共商最後打敗德日法西斯和建立戰後國際新秩序的大計。1945年4月1日,盟軍在魯爾地區合圍西線德軍主力,下旬即進抵易北河一線。蘇軍於4月16日發起柏林戰役,25日與美軍會師在易北河畔的托爾高,27日突入柏林市中心,29日強攻國會大廈。30日,希特勒自殺身亡。5月8日,德國最高統帥部代表正式簽署德國無條件投降書。
德國投降後,蘇、美、英三國首腦於7月17日至8月2日舉行波茨坦會議,商討如何處置德國、對日作戰和戰後處置日本等問題。會議期間,中國、美國、英國簽署並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立即無條件投降。但是,公告內容遭到日本政府的拒絕。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在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蘇聯於8月8日對日宣戰,9日兵分三路向中國東北境內的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在中國軍民協助下,蘇軍解除關東軍武裝,11日進入朝鮮北部地區,25日佔領南薩哈林島,9月1日進佔千島群島。8月9日,毛澤東號召中國一切抗日力量舉行全面反攻。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各抗日游擊隊立即向華北、華中、華南敵占區發動進攻,並抽調大量兵力進軍東北,會同東北抗日聯軍配合蘇軍作戰,取得反攻的重大勝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表投降詔書。28日,盟軍開始在東京附近和其他地區登陸,實現對日本的佔領。9月2日,日本代表在駐泊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號」戰列艦上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9月9日,侵華日軍代表在南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即宣告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現代化的戰爭。交戰雙方大量使用坦克、裝甲車、飛機、火炮、軍艦等現代武器裝備,並首次使用雷達、火箭炮、導彈、原子彈等新式武器和技術,導致作戰形式和方法的重大變革,出現了閃擊戰、大縱深作戰、登陸與抗登陸作戰、潛艇戰與反潛戰、航空母艦編隊作戰、戰略轟炸與防空作戰、空降與反空降作戰等新的作戰形式和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參戰國在戰爭中取得的經驗教訓,對軍事思想和戰略理論的影響深遠,為各國國防建設提供了歷史借鑒。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是人類歷史的又一個偉大的轉折點。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及其奠定的「雅爾塔體制」,為戰後世界的相對和平創造了條件。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削弱了資本主義世界,改變了資本主義世界諸強並立、相互爭霸的格局,出現了美國獨霸的一統天下。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為亞歐一系列國家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了前提。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為亞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開辟了道路。
1939—1945年,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國家發動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軍民死亡5120餘萬人,最後以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的徹底失敗而告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有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和歷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帝國主義時代所固有的各種基本矛盾一個也未解決,而又增加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矛盾,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以及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隨著帝國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和軍事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軍事實力發展較快的德、意、日三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范圍,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銳起來。
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又使這一矛盾進一步加劇。
為擺脫危機而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德、意、日三國,相繼發動了局部侵略戰爭,最後終於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首先揭開這次戰爭序幕的是日本帝國主義。1931年9月18日,盤踞在中國沈陽地區的日本關東軍向當地中國駐軍發起進攻。1933年1月,日軍開始向華北進犯。1937年7月7日,日軍又向駐守北平西南郊蘆溝橋的中國軍隊發起進攻,中國人民從此全面開展了歷時8年的抗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開始是德軍入侵波蘭以至西歐各國。戰爭分五個階段。
戰爭第一階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國進犯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此全面爆發。9月3日,英、法對德國宣戰,不列顛帝國的自治領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加入;9月6日,南非聯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由於波蘭幾乎沒有戰爭准備,雙方實力又極為懸殊,波蘭很快就被德軍佔領,國家滅亡。9月17日,蘇聯軍隊開進了波蘭,佔領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等地區。9月28日,德蘇簽訂了「定界」條約,確定了雙方各自在波蘭的佔領地區。
從戰爭爆發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戰前外交方針,企圖將德國侵略禍水引向蘇聯。而法西斯德國則利用戰略間歇,積極准備進攻西歐各國。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軍兵團未經宣戰即侵入丹麥並佔領該國領土。同時,開始入侵挪威。在以吉斯林為首的親法西斯分子(所謂「第五縱隊」)的協助下,法西斯德軍在挪威的戰斗行動經兩個月便以佔領全境而告結束。
法西斯德國軍政頭目早在結束挪威戰役之前,就已著手實施「黃色計劃」,這計劃規定經盧森堡、比利時、荷蘭對法國實施閃電突擊。進攻於1940年5月10日拂曉開始,首先對機場進行了密集的空中突擊,並實施了空降。法西斯德軍的主要突擊經阿登山從北面迂迴「馬奇諾防線」,橫貫法國北部,抱定防禦戰略的法軍統帥部將重兵配置在「馬奇諾防線」,而未在縱深建立戰略預備隊。法西斯德軍坦克兵團在突破色當地區的防禦之後,於5月20日進抵英吉利海峽。5月14日,荷蘭武裝力量投降。比軍、英國遠征軍和一部法軍,在弗蘭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軍投降。英軍和一部法軍被封鎖於敦刻爾克地區,在丟棄全部重型軍事技術裝備後,撤至英國。6月初,法西斯德軍突破了法軍在索姆河、埃納河倉促建立的防線。6月10日,法國政府放棄巴黎。1940年6月22日,軍事行動以簽署法國投降書即所謂《貢比涅停戰協定(1940年)》而告結束。
1940年6月10日,義大利加入反對英、法的戰爭。8月,意軍侵佔英屬索馬里和肯亞、蘇丹各一部,9月中,又從利比亞侵入埃及,企圖進逼蘇伊士。希臘軍隊打破了意軍由阿爾巴尼亞向希臘發展進攻的企圖。1941年1—5月,不列顛帝國軍隊將意軍逐出英屬索馬里、肯亞、蘇丹、衣索比亞、意屬索馬里、厄利垂亞,義大利艦隊在地中海遭受很大損失。1941年初,德軍組成一個「非洲軍」,由隆美爾將軍指揮開到北非。德、意聯軍於3月31日轉入進攻,4月下半月進抵利比亞、埃及邊界。
在歐戰同時,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也進一步擴大了。日軍向中國內地進攻,開始佔領華南地區,侵佔了法屬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發出了關於入侵英國的訓令(「海獅」戰役)。1940年8月,德國航空兵開始對英國城市進行密集突擊。
德在侵英的同時,注意力已轉向東方。與進犯蘇聯的計劃密切相關的是德、意、日侵略同盟的加強。法西斯德國在准備侵蘇戰爭過程中,先後入侵巴爾干半島、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和希臘,奪佔了克里特島。
法西斯德國在戰爭第一階段的軍事勝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對手未能聯合自己的力量,建立統一的軍事領導體系。到戰爭第一階段末,幾乎全部西歐和中歐國家都已被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佔領或淪為附庸,其經濟和資源被用於准備侵蘇戰爭。
戰爭第二階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國背信棄義地進犯蘇聯。22日、24日,丘吉爾、羅斯福分別代表英國和美國政府發表聲明和通過締結協定,支持蘇聯反對法西斯侵略的斗爭。
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主戰場的蘇德戰場,從軍事行動一開始就異常激烈。頭幾個月里德軍侵佔了大片俄國領土。蘇軍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和1941—1942年間的冬季總攻的結果,使法西斯的「閃擊戰」計劃遭到了徹底破產。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襲擊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對美戰爭。
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國家對日宣戰;12月11日,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對美宣戰。
法西斯德軍統帥部經過廣泛的准備,於1942年7月中,開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的會戰之一斯大林格勒會戰(1942—1943年)。在太平洋,日本奪取了制海權,佔領了香港、緬甸、馬來西亞連同新加坡要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各重要島嶼及其他地區。重創英、美、荷聯合艦隊,日本在太平洋戰區的地位得到了加強,使美、英失去了太平洋西部所有海、空軍事基地。從1942年上半年起,美國在太平洋的力量開始增加,日本艦隊在珊瑚海海戰(5月7—8日)和中途島海戰(6月)中受到了相當大的損失,於1942年底在太平洋轉入防禦。日本帝國主義者被迫放棄了對蘇作戰的打算。
戰爭第三階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蘇軍在斯大林格勒附近開始反攻,合圍和粉碎了敵軍33萬人的集團。蘇軍奪取主動權後,於1942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頓巴斯、列寧格勒附近和戰場其他地區對敵實施了毀滅性突擊,將敵人打退500—1300公里,解放了戰前居住過4000餘萬人口的大片國土。敵軍218個師被擊潰,約5000門火炮、7000輛坦克、1.4萬余架飛機被擊毀,法西斯德國已無力補充這些慘重損失。這些勝利,從根本上破壞了德國的軍事實力,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有戰場的軍事政治形勢。從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對德宣戰的國家由15個增加到36個。
從1942年秋開始,英、美的戰斗行動積極了一些。盟國較大兵力的戰略航空兵被調整來轟炸德國的城市、工業目標和軍事目標。在大西洋交通線上與德國潛艇斗爭的效率也有提高。盟軍統帥部在艾森豪威爾將軍統一指揮下,在北非的軍事行動表現了相當大的積極性。1943年7月10日,美英軍(13個師)在西西里島登陸,並攻佔該島,9月初又派登陸兵在亞平寧半島登陸,均未遭意軍重大抵抗。英美軍在義大利的進攻,適逢墨索里尼制度由於以意共為首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反法西斯斗爭而陷於嚴重危機。7月25日,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巴多格里奧元帥成為新政府首腦,於9月3日與美、英簽訂了停戰協定。法西斯集團開始瓦解。
戰爭第四階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武裝力量在太平洋和亞洲的較大范圍內展開了進攻。1944年夏秋蘇軍進行了數個較大的進攻戰役。芬蘭政府於1944年9月19日與蘇聯簽訂停戰協定,退出法西斯集團,並於1945年3月4日對德宣戰。由於進行了白俄羅斯戰役(1944年),白俄羅斯全境、立陶宛大部獲得解放。蘇軍以及波蘭第一集團軍部隊7月下旬解放波蘭。1944年中,摩爾達維亞全境、羅馬尼亞大部獲得解放。蘇軍進入保加利亞加速了該國正在醞釀的人民起義,9月9日,起義爆發,推翻了君主法西斯制度,成立了祖國陣線政府,也對德宣戰。8月29日,斯洛伐克武裝起義爆發。與此同時,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部隊在蘇軍參加下,解放了貝爾格萊德。1944年10月,法西斯德軍在巴拉頓湖地區的反攻被擊退後,布達佩斯獲得了解放。蘇軍援助了挪威人民,從法西斯德國侵略者手中解放了挪威東北地區。
蘇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於1945年1月12—14日在維斯瓦河及東普魯士發起進攻,粉碎了維斯瓦河、奧得河之間的法西斯德軍集團,解放了波蘭大部領土。強攻奪取了柯尼斯堡,消滅了敵軍澤姆蘭德集團。4月上半月,德軍在東波美拉尼亞和西里西亞的重兵集團相繼被殲,但澤至奧得河之間的波羅的海沿岸獲得解放。為了協調反法西斯德國的行動和解決戰後歐洲安排問題,2月4—11日在雅爾塔舉行了蘇、美、英三國首腦會議。4月初,盟軍在魯爾合圍法西斯德軍約20個師。西線德軍實際上停止了抵抗。4月下半月至5月初,盟軍進抵易北河,佔領了埃爾富特、紐倫堡,進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西部。英軍進抵什未林、呂貝克、漢堡。5月2日,駐義大利的德軍C集團軍群投降。4月16日,蘇軍3個方面軍發動了規模巨大而極其緊張的柏林戰役,德軍柏林集團在這一戰役中遭到圍殲。
柏林被攻克後,西線出現了成批的投降。希特勒自殺(4月30日)後拼湊的鄧尼茨政府,在不停止對蘇作戰的情況下與美、英締結局部投降協定。5月8日午夜,凱特爾元帥為首的德軍最高統帥部代表,在蘇軍佔領的柏林近郊卡爾斯霍斯特簽署了法西斯德國武裝力量無條件投降書。蘇聯元帥朱可夫受蘇聯政府委託,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了無條件投降。
戰爭第五階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間,盟國武裝力量在太平洋戰區進行了粉碎日本艦隊和解放日佔島嶼的海上戰役和登陸戰役。1945年5月,在發動戰爭的侵略國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還在繼續作戰。8月9日,蘇聯武裝力量開始對集結於滿洲的日本關東軍採取軍事行動。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國參加對日作戰。關東軍在短時間內即被完全擊潰。中國東北、朝鮮北部、南薩哈林島(南庫頁島)和千島群島均獲得解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在各戰場對日作戰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義的勝利。美國於8月6日和9日對廣島、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加速了日本侵略戰爭的失敗。1945年9月2日,舉行了日本投降書的簽字儀式。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人類的命運產生了巨大影響,是人類歷史的重大轉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國家集團發動的,它們的目的,不僅在於爭奪殖民地,而且在於確立自己的世界霸權,奴役世界各國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拯救了各國免於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毀滅。這是不幸中的幸事。
國際法西斯力量的潰敗,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決定了世界的整個戰後發展。許多民族和國家贏得了獨立和解放,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越南民主共和國、中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國人民,在共產黨和工人黨領導下,推翻了資產階級和地主的統治,完成了本國生活中深刻的社會政治變革和經濟變革,走上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世界社會主義體系的建立,成了偉大十月革命勝利後最大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武裝斗爭,具有軍事行動規模巨大、軍事生產空前發展、人員物資損失慘重的特點。全面戰爭持續了2194天(6年);軍事行動遍及歐、亞、非洲陸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廣闊水域;
被征入伍者達1.1億人。在戰爭年代,僅反希特勒同盟各國就生產飛機58.8萬架,坦克23.6萬輛,火炮147.6萬門;
德國生產飛機約10.9萬架,坦克4.6萬輛,火炮和迫擊炮43.5萬余門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歷史上破壞性最大的一次戰爭。僅在歐洲,戰爭破壞造成的物資損失(據不完全統計)即達2600億美元(按1938年價值);各交戰國的直接軍費支出占其國民總收入的60—70%。軍隊死亡1690餘萬人,居民死亡3430餘萬人,合計死亡5120餘萬人,僅蘇聯就達2000餘萬人。這對人類物質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殘。
第二次世界大戰首次使用了雷達和其他無線電電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噴氣式飛機、飛航式導彈和彈道火箭,在戰爭的最後階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達等。空軍、國土防空軍、潛水艦隊、空降兵兵團、工程兵和技術兵的作用增大了。這些對戰後各國的軍事思想、戰爭思想和軍隊建設都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Ⅲ 急求:冷戰後大國關系發展演變分哪幾個階段
冷戰後的大國三角關系發生了質變
那種認為美俄接近將不利於中國的看法其實隱含著這么兩個前提:首先,中美兩國正處於一種爭奪盟友的競爭關系,或者至少美國對中國充滿敵意;其次,俄羅斯在中美關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的選擇將使中美俄三角決定性地傾向一方。
這樣的思維是基於對冷戰時期中美蘇三角關系的參照,所以依然具有濃重的冷戰色彩。
冷戰後的大國關系事實上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冷戰時期的合作是服務於對抗的;而冷戰後的對抗則越來越多地開始傾向為合作服務。
這自然跟冷戰結束的大環境有關,但也跟具體國家新時期的主要任務有聯系。俄羅斯、中國都要求全力發展國內經濟,而美國在冷戰結束後實現了所謂的「打天下」任務,主要精力轉到了「治天下」的任務上來,因而除了國內的經濟發展外,在國際上更主要的是要傳播美國的政治理念與價值觀以及防止大規模破壞性武器擴散,在當前則具體化為反恐怖戰爭。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顯然沒有去挑戰美國的國際地位,只要台灣問題不惡化到某種程度,兩國就不可能發生類似美蘇關系的全面對抗。
在歷史上,三角關系因三組雙邊關系的不同組合而區分為這樣幾種情形:三國彼此交惡、互相攻伐,如中國古代魏蜀吳三國的某段關系史;兩國交好共同對付第三國,如冷戰時期的中美蘇三角關系;兩國交惡但同第三國都保持友好關系,如俾斯麥時期的德俄奧三國關系;第四種則是三國彼此友好。
冷戰後大國關系的質變導致了大國三角關系從第一種類型逐漸轉變為第四種類型。從目前的現狀來看,中美俄三國關系基本上屬於第四種類型,並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所以美俄兩國的接近,並不像當年的中美接近那樣,是專門針對第三國的,而是有其他的具體寄託:俄羅斯是希望可以藉此放下維護龐大核武庫的經濟包袱,並通過加速融進西方來實現國家的發展;美國則希望在歐洲盟友日漸離心的背景下拉住俄羅斯進行平衡,並且抓住俄羅斯這個石油第三大生產國的資源,消除對方對自己將要採取的進一步反恐措施的抵制等等。
聯系布希上台之初對中俄兩國都採取強硬態度的事實,我們應該得出這樣的結論:雖然布希也許是美國歷史上優越感最強的總統,但政治的現實畢竟迫使他必須從徹底的單邊主義深淵里抽身出來;而美國能夠對俄羅斯改變曾經有過的單邊主義做法,顯然也有可能同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打交道時改變作風。
因此,我們反而應該從美俄的接近中看到積極的跡象,促進中美關系的健康發展。
http://cache..com/c?word=%C0%E4%D5%BD%3B%BA%F3%3B%B4%F3%B9%FA%3B%B9%D8%CF%B5&url=http%3A//www%2Esouthcn%2Ecom/weekend/tempdir/200205300050%2Ehtm&b=0&a=2&user=
回答:2006-06-03 12:21
提問者對答案的評價:
共0條評論...其他回答 共1條回答評論 ┆ 舉報
tongjiyuebao
[學長] 以俄美關系例證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蘇聯在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地位,以一個大國的姿態出現在國際舞台上。十餘年來,俄羅斯同美國時而握手言歡,時而劍拔弩張,俄美關系始終處於起伏動盪的不確定狀態,成為國際形勢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變素。今年5月下旬,兩國首腦舉行會談,簽署關於削減戰略核武器條約和新型戰略關系宣言,實現了俄美關系的大幅度接近。俄美關系問題,始終為人們所廣泛關注,成為一大國際熱點。本文認為,十餘年來的俄美關系,具有五個明顯的特點。
非對抗--不再「埋葬對方」
冷戰結束以後的俄美關系,其性質根本不同於過去的蘇美關系。過去的蘇美關系,處於對抗狀態,雙方為爭奪世界霸權而進行殊死爭斗。當時,蘇美兩國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和戰略目標截然不同,雙方的爭斗是「你死我活」、「有你沒我」的。美國曾採取一切可能的手段,力求破壞和顛覆蘇聯;蘇聯也以牙還牙,要置美國於死地。20世紀60年代的赫魯曉夫雖然鼓吹「和平共處」和「和平競賽」,但他仍然針對西方宣稱,蘇聯要「埋葬資本主義」。然而,蘇美對抗的最後結局,卻是蘇聯的覆滅。
現在的情況已經不同。俄羅斯已走上「西化」道路,以西方式「民主政治」和市場經濟為奮斗目標,其主流意識形態也完全認同於西方「價值觀」。而且,俄羅斯已主動放棄並盡量避免同美國進行對抗,不再尋求世界霸權。俄美之間雖然存在矛盾和摩擦,但在許多問題上又有共同利益,能夠進行合作。例如在國際反恐、防止核擴散、削減戰略核武器、經濟互補等方面,兩國都需要對方的協助。就總體而言,俄美兩國的關系是非對抗性質的。
不對稱--「美攻俄守」
昔日的蘇美兩國,都是「超級大國」,國力不相上下,基本上是勢均力敵,因此形成兩極對抗。蘇聯的經濟實力雖然遜於美國,但在高度集權體制之下,蘇聯的動員能力異常出眾,它可以集中一切人力物力來應對美國。美國把西歐國家攏在一起,成立北約集團,蘇聯則把東歐國家集合起來,成立華約集團,蘇美兩國的對抗迅速擴大為兩大軍事集團的對抗。20世紀70年代的勃列日涅夫曾洋洋得意地說,「地球上沒有哪一個角落」不被蘇聯所「考慮」。尤其是,兩國的軍事力量都堪稱世界一流,在戰略核武器方面已形成均勢。1972年蘇美兩國簽署的第一個限制戰略核武器協議,其前提就是「對等威懾」和「同等安全」,該協議的簽署本身,就是承認和肯定雙方形成了核均勢。
現在的情況則完全不同。美國已成為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其綜合國力無與倫比,遠高於世界各國。美國擁有世界最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全球最強大的核武器和常規武器。美國的軍事實力,大大超過排在其後的8國軍事實力的總和;其軍費開支則超過其他15-20個防務開支最多的國家的總和。與此相反,俄羅斯的綜合國力已大大衰落,其國內生產總值(折成美元)不及美國的3%。俄羅斯的軍事力量也大大削弱,其軍費(折成美元)不及美國的2.5%。由於國內難題成堆,自顧不暇,俄羅斯連傳統的勢力范圍也難以保住,更不要說去同美國進行世界范圍的競爭了。
總之,俄美兩國的綜合國力相距甚遠,很不相稱。俄羅斯既無力同美國進行抗衡,也無法擺脫在美國壓力下步步退讓的困境。如果說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美兩國爭斗的態勢是「蘇攻美守」的話,那麼在現在,俄美兩國的關系已經倒了過來,變成「美攻俄守」。美國乘俄羅斯國力衰落之機,其勢洶洶地向中東歐和獨聯體地區挺進,拚命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力圖打入俄羅斯的傳統勢力范圍,同時還竭力排除俄羅斯在中東和拉美等地區的影響。這一切,都源於俄美兩國實力的不對稱。
影響廣--對全球政治格局具有重大影響
俄美關系的起伏,影響十分廣泛,它不僅涉及兩國的利益,而且對全球和一些地區的政治格局具有重大影響。俄美關系的影響,實際上有三個層次。
一是涉及雙邊關系,影響兩國的重大戰略利益。美國雖然十分強大,但俄羅斯的潛力也不容忽視。俄羅斯是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資源極為豐富,國民素質較高,科技基礎雄厚,軍事力量仍居世界第二。在當今世界,唯一能夠摧毀美國的,就是俄羅斯擁有的戰略核武器。美國即使部署了國家導彈防禦體系,它也防不住俄羅斯新一代「白楊-M」洲際導彈多彈頭分導的進攻。同時,俄羅斯廣闊的市場和豐富的石油資源,也使美國垂涎欲滴,必欲得之而後快。所以對美國來說,俄羅斯問題涉及國家安全和經濟方面的重大利益。而對俄羅斯來說,美國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為了集中力量振興經濟,俄羅斯必須營造一個和平的外部環境,發展國際間的經貿合作,積極開拓國外市場和大量引進外國資本。同時,又必須保障國家安全,在不過多增加軍費的條件下達到鞏固國防的目的。而這一切,只有處理好同世界頭號強國美國的關系,才能做到。總之,俄美關系的正常發展,對俄美雙方的安全和經濟利益都至關重要。
二是涉及周邊地區,影響地區的政治格局和安全形勢。在中東歐地區,俄美的矛盾和摩擦最多。北約步步東擴,前南地區的動盪和「科索沃戰爭」,「北約-俄羅斯理事會」的建立等等,這一系列事件的發生,背後都涉及俄美關系,都受到俄美關系的影響。在中亞地區,由於美軍的大量進駐,已打破俄羅斯的傳統勢力范圍,變為多種力量相互制約的政治格局。這種轉變之所以發生,也是因為受到俄美關系變化的影響。此外,中東地區的以巴沖突、伊拉克問題,東北亞地區的朝鮮問題等等,背後都有俄美關系的影子。
三是涉及全球范圍,影響世界格局和國際形勢的發展。眾所周知,所有重大國際問題的解決,諸如防止核擴散、削減戰略核武器、銷毀生化武器、保護生態環境以及國際反恐等等,都必然受俄美關系的影響。就拿美國發動的阿富汗戰爭為例,如果不是俄美關系得到改善,如果沒有俄羅斯的協助,美國就很難取得這場反恐戰爭的勝利。連一貫咄咄逼人的布希也不得不承認,俄羅斯在反恐方面對美國提供的幫助,超過了英國以外的美國任何一個盟國。
矛盾深--俄羅斯不會「融入」西方
有人擔心,鑒於俄美兩國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已經趨同,鑒於普京大力推行「西傾」政策,因此俄羅斯必將「融入」西方,成為美國的「盟友」。其實,這種擔心沒有看到俄美關系的關鍵所在。俄羅斯實行「西傾」政策,並不等於俄羅斯必然「融入」西方,因為俄美之間的國家利益和戰略目標很不相同,矛盾很深。美國要建立單極世界,要獨霸全球,其戰略目標是,要使美國絕對安全,不允許世界上出現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美國的對外政策,帶有強烈的單邊主義色彩,它要求其他國家追隨和服從自己,成為它的「小夥伴」。俄羅斯則主張建立多極世界,力求重振大國地位,在國際舞台上充分展示大國形象,它決不甘心像英國那樣充當美國的「小夥伴」,它決不會在所有國際問題上一邊倒向美國。
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俄羅斯過去一直力圖接近西方。200年前的沙皇彼得大帝,曾力主向西方傾斜,實行西化改革,走西歐式的富民強國之路。但俄羅斯並未因此而「融入」西方,也未因此而成為西方的真正盟友。雙方雖有部分合作,但更多的是對歐洲霸權的爭奪。1812年拿破崙軍隊入侵俄羅斯,1914年開始的俄德交戰,以及1941年爆發的蘇德戰爭,都是很好的說明。這種情況,也適用於目前的俄美關系。
尤其是,俄羅斯民族歷來有稱雄世界的「救世」思想。15世紀後期,俄羅斯東正教就宣稱:莫斯科大公國是「第三羅馬帝國」,負有拯救世界的歷史使命。這種「救世」思想是根深蒂固的。1991年「8·19」事件後,俄羅斯「民主派」就宣稱:「莫斯科拯救了俄羅斯,俄羅斯拯救了全國(指蘇聯)和全世界」。後來,極端民族主義者日里諾夫斯基更強調:「世界應對俄羅斯過去和將來作為救世主的作用感恩戴德」。具有「救世主義」傳統的俄羅斯,怎麼會久居人下,默默無聞的充當配角呢?
再說,俄美之間國家利益和戰略目標的不同,必然引起兩國之間的矛盾和摩擦。當前,美國既要利用俄羅斯,又要遏制和削弱俄羅斯。俄羅斯由於國力衰弱,不得不實行戰略收縮,以便韜光養晦,養精畜銳。當前的俄美接近,決不意味著俄羅斯甘心永遠做美國的「小夥伴」。其實,兩國的基本分歧依然存在。在北約東擴、美國退出反導條約、俄伊核能合作、「邪惡軸心」論、打擊伊拉克、美軍常駐中亞和喬治亞等問題上,俄美兩國不斷出現爭執。可以預見,俄美之間今後仍將是合作與競爭交替、妥協與摩擦並存,兩國關系仍將是「既非敵人,又非盟友」的性質。
起伏大--各種摩擦經常發生
十餘年來俄美關系,有很大的起伏動盪。蘇聯解體之後,俄美關系一度十分融洽。當時,俄羅斯實行向西方一邊倒的外交政策。1992年6月,葉利欽總統訪美,與美國總統老布希會晤,雙方達成削減戰略核武器的協議,並簽署《美俄夥伴和友好關系憲章》,其中載明,雙方不再把對方看作敵人,兩國將建立「盟友和夥伴關系」。老布希還說,他與葉利欽進行了「歷史性」的會晤,美俄之間已「形成真正新型的夥伴關系」。但後來又如何呢?俄美雙方實際上並未形成真正的夥伴關系,各方面的分歧和矛盾仍很嚴重,摩擦和斗爭經常發生。「科索沃戰爭」的爆發,更使俄美矛盾尖銳化,使俄美關系滑到對抗的邊緣。當時,俄羅斯曾派遣7艘軍艦前往地中海,對北約艦隊進行監視。這個歷史事實,值得人們深思。
小布希就任美國總統之後,大力強化單邊主義的對外政策。2001年春,美國誘捕俄羅斯政要博羅金,宣布要加緊試驗和部署NMD,公開說俄羅斯是美國安全的「威脅」,又挑起俄美間諜糾紛,驅逐50名俄羅斯外交官。一時之間,俄美關系跌入「冰點」,幾乎回到冷戰年代。「9·11」事件發生之後,俄美關系才開始融洽起來,一直發展到今年5月俄美關系的大幅度接近。目前的俄美接近,其實同十年前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人們不禁要問,今後的俄美關系難道就不會有起伏動盪了嗎?問題在於,俄美兩國的關系,並不完全是由人們(哪怕是兩國總統)的主觀願望所能決定的。
Ⅳ 世界上最酷的飛機是
1.B-2「幽靈」(Spirit)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戰略轟炸機。B-2戰略轟炸機是冷戰時期的產物,由美國諾思羅普公司為美國空軍研製。1979年,美國空軍根據戰略上的考慮,要求研製一種高空突防隱形戰略轟炸機來對付蘇聯90年代可能部署的防空系統。1981年開始製造原型機,1989年原型機試飛。後來對計劃作了修改,使B-2轟炸機兼有高低空突防能力,能執行核及常規轟炸的雙重任務。美國空軍共訂購了20架B-2轟炸機,首架已於1993年底交付,預計本世紀末全部交付完畢。B-2轟炸機的單價高達22.2億美元,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昂貴的飛機。 2.「曙光女神」高超音速偵察機(Aurora),又名「極光」是美國續SR-71「黑鳥」戰略偵察機之後新一代戰略偵察機。獨特的三角體本身就是一個升力面,對亞音速、跨音速及高超音 速的飛行都比較有利。其尖銳後掠的前緣,也能像邊條翼一樣使飛機增加渦升力。在三角體的後緣,有兩個面積較小的全動式的的雙垂尾,起到穩定及操縱飛 機的作用。據推測,「曙光女神」偵察機全機長為32米,高為7米,全載重為83噸,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燃料最昂貴的偵察機CP-140「曙光女神」高超音速偵察機研發費用大約為44億到80億美元,購買24架大約還要100億到240億美元。據推測,"曙光女神"偵察機的設計最高巡航速度為6馬赫左右,而如採用普通的發動機是無法達到這樣高的速度的。只能用沖壓噴氣發動機。在飛行速度達到3馬赫以上時。 3.E-3「望樓」(Sentry)是美國波音公司根據美國空軍「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統」(AWACS)計劃研製的全天候遠程空中預警和控制飛機。造價2.7億美元。E-3共有17名乘員,機組人員4名,系統操縱員12名,值勤軍官1 名。在上層機艙內,由駕駛艙向後排列有:通信設備機櫃與通信操作台、數據處理設備機櫃與計算機操縱員工作台。多用途控制台、值班軍官工作台,雷達接受機與雷達操縱員工作台,以及信號處理機機櫃。但執行長航時任務時系統操縱人可達29名。 4.B-1B「槍騎兵」(Lancer)是美國空軍可變後掠翼超音速重型隱形轟炸機,由羅克韋爾國際公司即現在波音公司的防禦和空間集團研製。在70年代末,美國空軍曾試驗過B-1A原型機,B-1A的主要作戰方式為超音速高空突防,但由於美空軍戰略的改變和高空突防方式不足以應付強大的蘇聯防空火力網,因此A型很快下馬。80年代初,B-1又被美空軍提上日程,但主要研製低空高速突防的B-1B,通過低空飛行來躲避雷達的捕獵。第1架B-1B於1983年3月首飛,1985年6月開始裝備部隊,1986年10月開始具備初始作戰能力。至1988年5月2日,美國空軍訂購的100架B-1B已經全部交付完畢,目前空軍目前在役的數量約為77架。每架B-1B的造價為2億多美元。 4.F-22「猛禽」隱身戰斗機。生產218架F/A-22大約花費368億美元,預計單機平均離廠價格為1.25億美元。POGO所說的每架3.3億美元價格是包括所有花費在項目上的每一分錢——包括研究、研製、政府項目管理、軍事修建以及生產費用。 5.A-12「復仇者 II」1988 年美國海軍與通用動力/麥道公司集團簽訂台同。先耗資 790 萬美元,時間限 11 個月,確定研製方案。美國海軍成立了專門的型號辦公室,隨後簽訂研製合同,初步金額 4.8 億美元。預計總生產數量 858 架,海軍計劃購買 620 架,海軍陸戰隊購買 238 架,空軍也考慮購買 400 架,估計平均單價在一億美元左右。 6.美國RAH-66"科曼奇"直升機 1982年,美國陸軍提出LHX(實驗輕型直升機計劃),1991年4月,正式編號為RAH—66。如果最終加入美軍服役,它將會是美軍直升機之中首架設計專為全天候武裝偵察的隱形直升機,執行武裝偵察、反坦克和空戰等任務。然而,科曼奇項目多年來屢遭經費超支和研發延期的困擾,冷戰結束後的美軍也面臨著轉型問題。由於研究費用太高,每架"科曼奇"造價過億美元,2004年美國陸軍宣布取消科曼奇直升機繼續研發。 7.YF-23黑寡婦2(Black Widow II)過多地強調了飛機的隱身性能,而對機動性能關注不夠,再加上新技術應用太多,提高了研製的費用和風險,結果在與YF-22的競爭中敗下陣來。 8.RC-135V/W「聯合鉚釘」(Rivet Joint)、RC-135S「眼鏡蛇球」(Cobra Ball) 改裝單位:L-3通信公司造價:每架飛機的改裝費用約9000萬美元。 9.SR-71「黑鳥」(BlackBird)偵察機SB—71極其高昂的使用費用,是其將退役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美國空軍提交的任務准備狀態的請求報告中,曾提出兩架重新服役的SR—71A按每月30天計算,每月所需費用為3900萬美元的預算。而且,美國空軍還計劃對其進行現代化改裝,如改進它的偵察設備和雷達系統,裝備衛星全球定位系統等,這些都需要極大的投資,所以美國國會未批准這些投資計劃。不過,即使SR—71全部退役,但現在已經變成NASA飛行試驗機的「黑鳥」,仍將在科研戰線上超期服役。Es-3A是用來取代美國海軍的EA-3B「天空戰士 Skywarrior」的。ES-3A是一種艦載、高翼、雙發飛機,專門用於監測敵方的電磁通信。基於S-3 「北歐海盜 Viking」的機身,ES-3A加裝了最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 ELINT ,包括GPS 導航系統,全頻譜RF接收器,DF設備,和被動紀錄偵測感測器。而 S-3 的雷達,紅外雷達,電子戰艙,電子導航設備都被保存下來。 10.C—5「銀河」(Galaxy)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研製的遠程軍用運輸機,1963年開始研製,1968年6月原型機首次試飛,1970年春開始交付美國空軍使用。C-5主要用於運載坦克、導彈及其發射裝置、架橋設備等大重量大尺寸設備,美國陸軍師所配屬的各類武器中有97%以上都能由C-5運輸。C-5的載重能力高達120噸,用於運兵時可載350名全副武裝士兵。美國空軍共訂購用架C-5A干1973年5月全部交付完畢。洛克希德公司向美國防部提出,願以45.8億美元的固定價格提供50架C-5B。
Ⅳ 二戰中蘇聯給德國的"十次斯大林式的打擊"是怎麼樣的打法,又取得了怎麼樣的戰果請求高人解說一下
十次打擊的打法,基本上貫徹了戰前蘇軍的軍事理論。其中,大縱深,寬正面的理論被各方面軍司令員用得爐火純青;純突破口則根據實際,棄置不用,不過純突破口理論當中的由步兵部隊作為第一梯隊打開突破口,裝甲兵、快速集群作為第二梯隊加入後續交戰發展勝利倒是深深的影響了很大一批蘇軍將領,這也是德國和蘇聯在裝甲兵運用上的不同(德國是將裝甲兵作為第一梯隊,直接投入進行突破)。到後期,各方面軍司令員對何時投入第二梯隊通過突破口加入縱深交戰已經達到了純熟的地步(這個需要在實戰中學習......)。
要說到影響,蘇聯的軍事理論在戰前就已經開始影響德國。當然,兩軍還是有很大不同。就客觀的說,蘇聯和德國在裝甲兵運用上的不同理論構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東線戰場的勝負。在戰爭初期,比如波蘭戰役、法國戰役期間,因為盟軍防線上反坦克兵力兵器的密度並不大,於是乎,德國的理論起到了很好的戰術效果。反之,到戰爭中後期,因為盟軍、蘇軍部隊中反坦克力量的增強,德國的理論就浪費了大量寶貴的裝甲兵力在突破階段(庫爾斯克戰役中德軍的裝甲部隊甚至沒有完成突破蘇軍防線的任務......)。蘇聯和德國的軍事理論在裝甲兵戰術運用上的區別,也證明了蘇聯軍隊戰前軍事理論的前瞻性。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德國軍隊戰爭理論的相對局限性。至於這十次打擊中對德軍的軍事理論影響並不深,主要原因還是德軍當時主要立足於防禦,研究進攻戰役理論並不具備實際性。但是在其他方面的影響卻相當深刻,這十次打擊使得德軍的有生力量被進一步的消耗掉,有力的配合了西線盟軍在諾曼底的登陸,並且迫使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退出了戰爭,加入到了反法西斯的一方。
Ⅵ 圖-160戰略轟炸機的資料。
圖-160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作為米亞-4和圖-95的後繼機而研製的變後掠翼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因其是轟炸機,1982年北約組織按慣例給它起了一個以B為第一個字母的不雅綽號「海盜旗」(Blackjack)。而俄羅斯軍方對圖-160戰略轟炸機的贊美之情卻溢於言表,有人從國家安全的角度自豪地稱她為「民族的武器」、「俄羅斯空中奇跡」、「遏制因素」和「世界上最有力的打擊系統」,也有人欣賞她完美而優雅的外形,把她比作「白天鵝」。
隱姓埋名「海盜旗」
��60年代,美國制定了研製B-1超音速戰略轟炸機的計劃,蘇聯也不甘落後,立即決定公開招標研製對等的裝備,最終被委以重任的是圖波列夫設計局,總設計師瓦連京·勃利茲紐克。1975年研製工作正式上馬,1979年在莫斯科近郊飛行試驗基地圖-160飛機被西方首次發現,1981年12月圖-160第一次飛上藍天,1981年12月14日美國《航空周刊》首次刊載了11月25日拍攝的蘇聯拉明斯科耶試飛中心停機坪上的新型轟炸機的照片,西方暫定其代號為「拉明」P。
��盡管西方報刊上不斷出現有關「海盜旗」的報道和評論,但是蘇聯始終保持緘默,直到1988年才終於將圖-160公諸於世。這年8月2日,美國國防部長卡盧奇訪蘇,蘇聯異乎尋常地安排他前往莫斯科以西65千米處的庫賓卡空軍基地,觀看了多年守口如瓶的圖-160戰略轟炸機,並讓他及其高級軍事助手空軍少將福內爾參觀了當時編號為12號的圖-160飛機的座艙,同時還觀看了兩架圖-160做的一次編隊低空通場飛行。當時隨行記者不許靠近,並只能在相當遠的距離拍攝。好在福內爾少將是曾參與XB-70轟炸機研製、並且有駕駛B-1B戰略轟炸機經驗的內行,對他來說,參觀飛機座艙就是「內行看門道」了。蘇聯這一舉動正式向西方證實圖-160戰略轟炸機的存在。當然,蘇聯此舉是按照美蘇兩國事先的對等協議安排的,此前蘇軍總參謀長謝爾蓋·阿赫羅梅耶夫訪美時,也參觀了美國空軍的B-1戰略轟炸機。
��正像其它蘇聯飛機一樣,蘇聯從不輕意透露任何技術數據。但隨著蘇聯解體,關於圖-160的報道和介紹也多了起來。根據美國國防部刊行的《蘇聯軍事力量》(1988年版)和蘇聯《航空與航天》雜志(1990年度),俄羅斯《紅星報》(2000年7月)及其它資料披露的內容,可窺視出圖-160的不少真容。
優於B-1的性能
��圖-160外型像美國B-1,為圓形細長機身,翼身融合體,三點式起落架。機體各主要部件都固定在一根貫穿整架飛機的鈦合金大樑上。兩側機翼下各有兩台NK-32型帶加力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台最大加力推力245千牛。機翼可變後掠角為20°~65°。機長54米,翼展(後掠角20°)為55.7米、(後掠角64°)33.75米。機翼面積370米2,機高12.8米。機組乘員共4人,包括兩名飛行員、一名領航員和一名操作員。飛機採用電傳動操縱,機翼後掠角的調整採用人工控制方式,故在正副駕駛員的右側都配置有操縱桿。機組人員均備有K-36LM型彈射座椅。
��飛機最大起飛重量285 000千克,比美國B-1(216 365千克)重得多,相當於10架蘇-27殲擊機的重量,堪稱世界之最。這是由於俄羅斯的圖-160戰略轟炸機實施對敵攻擊後必須返回本土,不像美國的轟炸機實施攻擊後即可就近在西歐等國著陸,因而圖-160必須要有足夠的燃油量。此外,飛機還裝有空中受油系統,受油管平時收入駕駛艙前的機頭部。
��圖-160實用升限15 000米,飛行速度2 230千米/小時,高空最大平飛速度M2.3,超低空突防時的速度為M0.85~0.9之間,是戰略轟炸機中速度最快的,超過了B-1轟炸機(最大平飛速度M1.25)。圖-160作戰半徑可達7 300千米,轉場航程15 000千米,具有洲際活動能力,能隨時在任何氣象條件下、以較高的速度,對全球任何地方實施攻擊。
��圖-160武備強大,雖無機炮,但最大載彈量40噸(B-1B為37噸),可以選掛各種常規炸彈、核彈和近程攻擊導彈及巡航導彈等。每架圖-160飛機彈艙內旋轉式發射架可掛12枚Kh-55MS巡航導彈,在3 000千米外的敵防空區外就可以發射導彈,准確命中目標…………
http://cache..com/c?word=%CD%BC%3B%2D%3B160%3B%D5%BD%C2%D4%3B%BA%E4%D5%A8%3B%BB%FA%3B%B5%C4%3B%D7%CA%C1%CF&url=http%3A//netroom%2Ehbu%2Ee%2Ecn/personal/muri/k%2Dtu%2D160%2Ehtm&b=9&a=0&user=
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生過哪些大規模的戰爭
1979年-1989年,蘇聯為了奪得西亞地區的資源以及進一步威脅中國及抗衡美國在該地區的勢力,發動了對阿富汗的入侵,戰爭初期蘇軍迅速解決了阿富汗正規軍,但之後的游擊戰使蘇聯深陷泥潭,阿富汗游擊隊在美國的暗中支持下給予蘇軍沉重的打擊,蘇軍在付出慘重的人員傷亡及物質損失後不得不撤出阿富汗;
1980年-1988年,兩伊戰爭。在美國的挑撥離間下,撒達姆發動了對伊朗的 全面戰爭,雙方互有攻守,戰爭歷時8年, 造成超過100萬人的重大傷亡及巨大的財產損失。伊拉克的國力開始衰退,當年全球 數一數二的富國地位不復存在。
1990年-1991年,海灣戰爭。 剛剛結束了8年殘酷戰爭的伊拉克人民在還沒有弄明白發生了什麼事的情況下又被推入新的戰爭旋渦…… 90年8月2日,撒達母發動了對主權國家科威特的入侵,在聯合國譴責決議被無視後, 由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於1991年1月17日對科威特境內的伊拉克部隊及伊拉克本土軍事設施展開打擊,至2月28日,科威特全境光復。此戰伊拉克損失10萬餘人及無數武器裝備,而多國部隊僅僅是傷亡300多人的代價,現代戰爭從此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伊拉克長達14年的經濟制裁開始,伊拉克人民的苦難也從此開始,直到今天……
1992年-1993年,南斯拉夫內戰,因種族仇恨而導致的戰爭是人類的悲哀,大規模的種族屠殺與滅絕在這里成了家常便飯。戰爭導致國家的分裂,斯偌文利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馬奇頓宣告獨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不復存在。
1998年-2000年,非洲國家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的邊境戰爭。
1999年3月24日-6月20日,美國借口南 科索沃問題,在沒有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 糾集北約部隊發動對南聯盟的空襲。結果,南聯盟屈服,撤出 科索沃,美國奪得在巴爾乾地區的控制權,俄羅斯進一步被擠壓出該地區。
2001年, 在911恐怖襲擊後美國迅速反應,發動對阿富汗塔利班的攻擊,在反塔利班武裝的支持下, 美英盟軍推翻塔利班政權,並成功扶植 阿富汗新政府。 至此,美國在西亞的戰略進一步成功, 直接將 武裝力量 插進 中國及俄羅斯的後院……
2003年3月20日, 美英盟軍同樣沒有得到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發動對 伊拉克的進攻,料想中的伊頑強抵抗沒有出現, 伊拉克軍及撒達母政權迅速瓦解,撒達母時代終結……美國人用最直接的方法奪得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wmj007整理--------------
二戰以來,世界上發生的戰爭:朝鮮戰爭.
越南戰爭.
中國對越反擊戰.
中印戰爭.
英阿馬島之戰.
兩伊戰爭.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戰爭.
中東的三次戰爭.
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
科索沃戰爭
海灣戰爭
印巴戰爭
波黑戰爭
阿富汗反恐戰爭
美國入侵伊拉克戰爭
http://hi..com/007cn/blog/item/5d71d7caac132e46f31fe73f.html
近20年來美國對外的戰爭
http://hi..com/007cn/blog/item/1692b9129f3ae8cec2fd782c.html
Ⅷ 在1988年有什麼樣的大戰爭
1980年-1988年,兩伊戰爭
制空權的爭奪
7架F-4E、165架F-5E/F、至少20架RF-4E以及80架F-14A。另外還有一個波音-707加油機機群和一個C-130E/H大力士運輸機機群。到了1979年,伊朗皇家空軍又追加了新的購買計劃:多達300架F-16A/B戰斗機以及7架E-3A預警機,關於第二批共計75架F-14A戰斗機的談判也在順利進行中。 與強大的伊朗空軍相比,伊拉克空軍就相形見絀了。伊拉克空軍始建於1924年,在此後的30年間,伊拉克空軍一直受到來自英國的影響,從軍制、組織及訓練模式,到裝備、戰術和作戰模式,全部英國化。直到1958年伊拉克君主制度被推翻,伊拉克空軍開始拋棄英國傳統,轉而全面學習蘇聯。1979年,巴格達與莫斯科簽署了一份份量很大的協議,協議的核心內容是蘇聯將向伊拉克空軍提供200架戰斗機及直升機,其中包括最新式的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以及米格-25狐蝠戰斗機。為了得到這批先進的飛機,伊拉克人的付出是巨大的,他們被迫同意一個龐大的蘇聯「顧問團」隨米格-25一起進駐伊拉克,這些「顧問」負責維護並駕駛米格-25,他們與飛機一道駐扎在巴士拉附近的朔比亞空軍基地。 總之,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伊朗皇家空軍已經站在了成為世界一流空軍的門檻上,他們裝備的戰斗機性能在全球范圍內也是領先的。而伊拉克空軍僅僅還只是一支小型的地區性戰術空軍,他們最先進的飛機也不過是米格-23。
應該說,伊拉克很早之前就對他的東方鄰國抱有戰爭企圖,然後最終促使薩達姆·海珊作出入侵決定的原因還是發生在1979年2月的伊朗伊斯蘭革命:伊朗的君主制度宣告完結,伊斯蘭革命政權繼之而起,整個伊朗社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局勢動盪不安。在這樣翻天覆地的社會變革中,伊朗空軍當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從1979年到1980年的兩年時間里,伊朗空軍多次受到清洗,那些被認為「保皇黨人」,對新政權「不夠忠誠」的軍官全部被清除出去,被投入監獄或者直接處死。在一旁冷眼觀望的薩達姆·海珊認為他的時機到了,伊拉克人已經有了足夠的信心,准備好對這個他們此前一直不敢正眼相看,但現在已經是半死不活的對手發起攻擊了。
1980年9月22日下午,伊拉克對伊朗發起大規模入侵,數量龐大的伊拉克陸軍裝甲部隊蜂擁攻入伊朗西南部胡齊斯坦省。伊拉克空軍也同時展開行動,巴格達時間正午12時整,伊拉克空軍出動192架包括米格-23BN、米格-21、蘇-7、蘇-20、獵人、圖-16、圖-22以及伊爾-28在內的各型戰斗機、戰斗轟炸機和轟炸機,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中部和西部的主要基地發起了兩個波次的空襲。參與空襲行動的伊拉克戰斗轟炸機全都裝備精良,是伊拉克空軍的一時之選。然而盡管如此,從戰術角度上來說,這些飛機對地攻擊的性能不足,無法完成既定的「將伊朗空軍摧毀在地面上」的任務。同時,駕駛這些戰斗轟炸機出擊的伊拉克飛行員們也都普遍缺乏足夠的訓練,更不用說戰斗經驗了。各種因素加在一起,使這次本應該大獲全勝的空中突擊戰役草草收場,取得的戰果少得可憐。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的報復來得迅速而且猛烈,僅僅在伊拉克空軍第一波空襲的4個小時之後,4架伊朗F-4鬼怪戰斗轟炸機就空襲了巴格達南部的拉希德空軍基地。次日(9月23日)清晨,根據伊朗皇家空軍時代所制定的應急預案,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出動140架以上的F-4D/E鬼怪、F-5E/F虎II以及F-14雄貓戰斗轟炸機對伊拉克展開了殘酷無情的空中反擊。第一波空中反擊持續了一周左右,在這段時間里,每一天的清晨,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都要出動大批戰斗轟炸機編隊空襲伊拉克,系統地、有計劃地摧毀其煉油廠、戰爭物資生產工廠以及軍事設施。伊朗強大的空中攻勢壓得伊拉克空軍抬不起頭來:僅僅在9月25日一天,就有5架伊拉克空軍的米格-21和米格-23在巴格達附近發生的空戰中被擊落,而伊朗方面只有兩架F-4鬼怪被擊傷。伊拉克被迫將大部分的飛機緊急疏散到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等鄰國去避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伊拉克對伊朗的突然襲擊挽救了伊朗空軍。為了應付伊拉克空軍的軍事壓力,大批由於政見不同而被投入監獄的伊朗空軍軍官被釋放出來,這些業務熟練的飛行員和指揮官同他們的同事一起並肩戰斗,重新撐起了伊朗空軍的脊樑。他們是伊朗的無價之寶,在兩伊戰爭中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從1981年開始的一年多時間里,無論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還是伊朗陸軍,對伊拉克軍隊的攻擊只限於支援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作戰。事實證明,伊朗空軍的實力依然強大,他們對於革命衛隊的空中支援是不可或缺的。在奪回霍拉姆沙赫爾城的戰役中,以及在1982年最終將伊拉克軍隊全部趕出伊朗境內的戰役中,伊朗空軍和伊朗陸軍航空兵部隊一起,給伊拉克地面部隊以沉重打擊,摧毀大量的伊拉克坦克和裝甲車輛。
到了1984年,伊朗陸軍已經整編完畢,准備好發動一場新的戰役了,這次戰役的名字被定為「凱巴爾」,這次戰役的主要作戰意圖包括:在伊朗陸軍航空兵大規模空中火力的支援下,快速進軍通過霍威澤沼澤地帶;攻佔巴士拉以北30英里的馬基奴油田;戰役的最終目標是切斷巴格達與巴士拉——這個伊拉克第二大城市——的聯系。雖然困難重重——主要是由於缺乏飛機零部件,但伊朗陸軍航空兵還是全力出擊,他們平均每天要出動一百餘架次的飛機來支援這次戰役,然而,對於一場大規模的戰役來說,這個數字還遠遠不夠。此消則彼長,由於伊朗陸軍航空兵缺乏力量,再加上伊朗地面部隊的防空武力不足,伊拉克空軍和伊拉克陸軍航空兵的作戰飛機得以一展身手,在南部戰線貧瘠的荒原上對伊朗人進行集中火力打擊。
在同一年,兩國還在波斯灣的海面上打了另外一場戰役——「襲船戰」,比起發生在正面戰場的戰役來,由於有很多國家的船舶被兩伊空軍的戰斗機擊沉或擊傷,因此「襲船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實際上,從1981年秋天開始,兩伊空軍就已經開始對波斯灣的對方船隻進行空襲了,到了1984年,為了「切斷伊朗的石油出口路線,從經濟上打擊伊朗」,伊拉克開始大規模地襲擊屬於伊朗的油船。但是襲擊海上目標並不象轟炸地面目標那麼簡單,要成功地擊沉敵艦船,除了需要昂貴的武器系統——包括精密的反艦導彈以及載機——以外,反艦導彈載機和為其護航的戰斗機之間的技戰術配合也必須是完美的。然而對於伊拉克空軍來說,從武器和戰術這兩項指標上來說,他們都達不到要完成任務所必須的水平。因此,雖然主動發起了「襲船戰」,但伊拉克卻一直沒有取得預期的戰果,反而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對於伊拉克來說,他們對「襲船戰」所產生的後果中唯一滿意的方面就是使兩伊戰爭國際化,這對他們來說是有利的,因為「伊朗對波斯灣航運的威脅」,海灣各國可以順理成章地向伊拉克提供經濟援助了。
在1985年這一整年中,兩伊空軍之間的空戰主要是圍繞「襲船戰」發生的,雙方的戰斗機忙於在波斯灣上空轟炸對方的油輪和貨輪以及為己方船舶護航,在你來我往的空襲中雙方的戰斗機難免相遇,從而導致激烈的空戰。而在正面戰場上,由於地面戰況逐漸趨於平穩,雙方的空軍也沒什麼大的動作,發生空戰的機會不多,戰局乏善可陳。 同時在這一年中,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繼續得到加強,通過一系列地下的交易,他們從美國和以色列秘密地獲得包括戰斗機配件在內的戰略物資。在此後的兩、三年中,這些秘密的武器來源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向伊朗軍隊的血管中輸血,支持他們把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打下去。關於這些武器交易的內幕,除了少數被揭露出來——比如「伊朗門事件」——以外,大部分還被封存在各個相關國家的秘密文件保險箱中,不為大眾所知。 1986年,通過整補、訓練和重新組織,實力得到加強的伊朗軍隊發起了兩伊戰爭中最成功的一次戰役:「曙光8號」。「曙光8號」攻勢的作戰目標是伊拉克南部的法奧半島,伊朗軍隊於1986年2月9日夜發起了全線進攻,從一開始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伊朗不僅僅完全佔領了法奧半島的全部領土和港口,而且還在戰斗中重創了伊拉克陸軍和空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和伊朗陸軍航空兵在攻勢中表現出色,集中火力打擊了伊拉克軍隊,而且自1980年改變作戰戰術以來首次大規模深入伊拉克境內進行空襲作戰。這其中最出色的一次空襲發生在2月15日,4架F-4鬼怪式戰斗轟炸機在沒有空中加油的情況長途奔襲,轟炸了伊拉克境內縱深達600公里的H-2空軍基地。 然而就在這一年,戰局出現了新的變化,優勢開始向伊拉克一方傾斜。變化的原因主要來自於伊拉克空軍內部。經過長時間的苦苦哀求,伊拉克空軍的領導人們終於說服了薩達姆·海珊,讓他放棄了對具體戰術細節的指導。象一切大獨裁者一樣,薩達姆自認為是無所不通的戰爭天才,從1980年戰爭爆發時開始,他幾乎每一天都要過問伊拉克空軍的作戰計劃,這些方案大多數都是荒謬的,然而伊拉克飛行員卻不得不機械地在戰場上執行他制訂的方案,直到被伊朗人擊落。或許是薩達姆對於「指揮藝術」感到了厭倦,總之,到了1986年底,薩達姆·海珊終於稍稍放鬆了對空軍的控制,開始讓職業軍人來指揮具體的戰斗。另外,由於蘇聯的國內經濟遇到了困難,為了從武器出口方面獲益,他們逐漸放開了對於高技術出口的限制,開始向伊拉克出售更先進的飛機和導彈。同時,法國人也在積極地幫助伊拉克空軍訓練飛行員和機械師,並且不斷地出謀劃策,告訴伊拉克人應該怎麼樣對付伊朗的美式飛機和戰術。 伊朗人很快感受到了伊拉克空軍的進步,從1986年晚些時候開始一直到戰爭結束,伊拉克空軍避實就虛,不再努力空襲伊朗境內的軍事目標,而是著重打擊伊朗的經濟基礎設施,他們的目標是從根子上摧毀伊朗的戰爭潛力。在得到了新式的蘇制、法制甚至美製的武器裝備之後,伊拉克空軍重新振作起來,很好地貫徹了這一作戰意圖,取得了相當的成功,當然,他們也相應地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兩伊戰爭的最後階段對伊朗來說是極為不利的,1988年7月3日,伊朗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車A300客機被美軍擊落;伊朗軍隊士氣低落,陸軍航空兵在中部戰線遭到重大損失;7月19日,兩架F-14A戰斗機被伊拉克幻影F.1EQ-6擊落,伊朗人最後的王牌也「失效」了。
在兩伊戰爭中,空軍力量的使用對戰爭的進程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然而遺憾的是,至今人們對於這場戰爭中的空戰研究甚少。在這場大空戰中,歷史上第一次,雙方的空軍都在空戰中大規模地使用了中程空對空導彈,另外遠程空對空導彈——AIM-54不死鳥
首次在實戰中使用,並且取得了驚人的戰果,有好幾次,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的F-14A在最大射程發射了這種導彈,成功地擊落了以極高高度和速度飛行的伊拉克米格-25戰斗機。此外,在這場戰爭中,為了避開伊朗防空火力的威脅,伊拉克空軍首次在空襲中嘗試使用了「小編隊中空突防」戰術,並配合大量使用遠距離空對地武器,而不是傳統上的「低空快速突防」戰術。在兩伊大空戰中,伊朗人首次使用武裝無人機襲擊了伊拉克的地面目標,這是空戰史上無人機第一次被直接用於攻擊對方的行動。到了戰爭的最後階段,雙方的空軍都大量在實戰中使用電子戰設備,在1988年的幾次空戰中,電子戰設備的功能決定了空戰的勝負以及參戰飛行員的生死。
除了在空軍戰術方面所呈現出的一些特點以外,兩伊戰爭還有其他一些很顯著的特點:在戰爭史上,參戰雙方首次相互攻擊了對方的核反應堆;參戰雙方首次相互地、大規模地使用地對地導彈襲擊對方,目的是在對方民眾中製造恐懼,這一作戰方式是從二戰時的納粹德國一脈相承的,遲至九十年代初第一次海灣戰爭時期,薩達姆的伊拉克仍然在延續這一做法。
兩伊戰爭是二次大戰以來中東地區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大規模戰爭,它是一個大型的武器實驗場,眾多最新式的美製、蘇制和法制的戰斗機、直升機、坦克、導彈及其他武器都在兩伊戰爭中被首次大規模投入實戰。然而,長期以來,這場戰爭卻為國際社會所忽視,有限的關於它的報道也大多是道聽途說的不實之詞,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伊朗和伊拉克在戰爭中兩敗俱傷,因此戰後都沒有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另一個原因在於國際社會低估了兩個參戰國家的實力,認為他們雖然擁有高技術的武器裝備,但是卻沒有打一場現代化戰爭的能力。
兩伊戰爭的影響是深遠的,拋開伊朗不談,由於軍費過度透支,造成了伊拉克戰後經濟上的困窘。為了擺脫沉重的債務,戰後沒多久,薩達姆就將目光投向在兩伊戰爭中一直全力支持他的小兄弟——科威特。 萬事依賴美國的結果自然而然地造成了伊朗皇家空軍在70年代獨立作戰能力的低下,為了解決這個嚴重的問題,在國王的親自主持下,伊朗皇家空軍制定了一個詳細的自強計劃,准備從80年代開始著重發展空軍的基礎設施。這個計劃包括初步構建獨立自主的飛機製造工業,建立獨立的人員培訓體系等等。為了准備實施這一計劃,伊朗皇家空軍在70年代中後期向美國購買了大量的飛機零配件以及武器彈葯作為儲備,以防備在建立自主軍事航空工業的進程中出現空軍裝備青黃不接的情況。伊朗人這樣做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由於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以伊朗國王為代表的伊朗決策者們震驚於以色列在戰爭初期的慘敗,他們認為這是因為以色列人過分依賴於美國援助的結果。
有鑒於此,伊朗人制定了一個扎實的武器購買計劃,其目標為:「即使在外援斷絕的狀況,也可以在一場激烈的長期消耗戰爭中支撐數月或者更長時間」。事實證明,這個計劃是極有戰略眼光的,在兩伊戰爭的前期和中期,伊朗軍隊所使用的武器大部分是在70年代根據這個計劃購買並存儲起來的,一直到80年代中期,伊朗伊斯蘭空軍所使用的和導彈仍然來自於這批存貨,雖然由於儲存時間過長,在使用這些武器時出了一些問題,但是伊朗人仍然依靠它們在戰場上壓制了伊拉克軍隊。
除了武器裝備上的全面西方化以外,在人員培訓上伊朗人也很注意同西方國家的交流。伊朗皇家空軍經常與美國海軍和空軍、英國皇家空軍、土爾其空軍以及巴基斯坦空軍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此外,他們還把最好的飛行員派到美國和以色列去受訓。總之,在指揮系統、飛行員以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培訓方面,伊朗皇家空軍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伊拉克空軍的苦心經營 盡管1958年卡塞姆軍人起義成功後,伊拉克開始全面學習蘇聯關於空軍的理論,但是在60年代初,伊拉克空軍還是向他們的老東家——英國購買了60架霍克獵人式戰斗機,這是因為伊拉克人對於蘇制戰斗機一直不甚滿意,因此他們一直努力嘗試向西方國家購買武器裝備。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伊拉克人購買美洲虎攻擊機、隼式教練機以及幻影V戰斗機的努力最終都歸於無效。直到1977年,伊拉克空軍才開始從法國大規模進口戰斗機及直升機。 伊拉克空軍從建立之初就一直處於與外部世界半隔離的狀態,缺乏與國外同行之間的交流。此外由於伊拉克上層統治者對於空軍的不信任,伊拉克空軍中的中高層軍官常常成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伊拉克空軍內部將領之間也是明爭暗鬥,內耗嚴重。另外蘇聯提供給他們的武器又都是二流貨……各方面的因素加在一起,長期以來,伊拉克空軍的戰鬥力一直處於比較低下的水平,根本不足以保衛本國廣闊的空域。無奈之下,伊拉克空軍不得不向印度空軍——而不是蘇聯——尋求幫助,在70年代中,伊拉克飛行員的訓練基本是在印度人的幫助下進行的。
到了1979年,伊拉克空軍對印度的依賴稍微減輕,因為巴格達與莫斯科簽署了一份份量很大的協議,協議的核心內容是蘇聯將向伊拉克空軍提供200架戰斗機及直升機,其中包括最新式的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以及米格-25狐蝠戰斗機。為了得到這批先進的飛機,伊拉克人的付出是巨大的,他們被迫同意一支人數眾多的蘇聯「顧問」隊伍隨米格-25狐蝠一起進駐伊拉克,這些「顧問」負責維護並駕駛米格-25戰斗機,他們與飛機一道駐扎在巴士拉附加的朔比亞空軍基地。 在與伊朗的戰爭之前,伊拉克空軍有限的一些實戰經驗來自於對以色列的戰爭,以及對付北方庫爾德人的低強度戰爭。伊拉克空軍參加了1967年及1973年兩次中東戰爭,但是他們從前一次戰爭中幾乎沒學到什麼,而在1973年,他們得以近距離地了解戰爭。伊拉克空軍派出了幾個中隊參加了「贖罪日戰爭」,從這場戰爭中他們深切地體會到:要想打一場現代化空戰並且獲勝的話,他們必須緊緊地拉住蘇聯人和自己站在一起。
蘇聯入侵阿富汗
阿富汗是一個中亞內陸國家,是蘇聯和中國的鄰國。具有極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從1973年至1979年9月,蘇聯在阿富汗先後發動了3次政變,扶植傀儡政權。但是1979年第3次政變後上台的阿明政府仍是一個風雨飄搖的政權。阿明政府為鞏固自己的統治,清洗了人民民主黨內更為親蘇的旗幟派人士。蘇聯統治集團因此認為自己對阿富汗的控制受到了嚴重威脅。9月底,勃列日涅夫決定對阿富汗進行武裝干涉。
蘇聯先是派人到阿富汗搞掉了阿富汗保安部隊的負責人、軍隊的總參謀長和阿明的侄兒、堂弟,12月下旬又以欺騙手段解除了喀布爾軍隊的武裝。27日晚,蘇聯撕毀1978年12月與阿富汗簽訂的《蘇阿友好睦鄰合作條約》,出動近10萬大軍入侵阿富汗,侵佔喀布爾,並發動了第4次政變,推翻阿明政權,處死阿明全家,扶植親蘇的旗幟派領導人、當時在國外當大使的卡爾邁勒上台,出任人民民主黨黨中央總書記兼政府總理。
蘇聯的武裝入侵,給阿富汗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並嚴重威脅亞洲和世界和平。阿富汗人民建立了許多抵抗組織,武裝抗擊入侵者。到1980年,全國抗蘇武裝力量已達10萬人以上,控制了全國75%的農村和地區。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強烈譴責蘇聯侵佔阿富汗。1980年1月14日聯合國第6屆緊急特別會議通過決議,要求蘇聯軍隊立即無條件地和全部地撤出阿富汗。蘇軍在阿富汗傷亡達3萬多人。
戈爾巴喬夫上台後,決定從阿富汗撤軍。1988年4月14日日內瓦協議簽字,規定蘇自當年5月15日開始撤軍,9個月內撤完。 1989年蘇聯軍隊全部撤出了阿富汗。
Ⅸ 二戰時,日本為何不對蘇聯發動進攻
德意日三國1940年9月締結的軍事同盟條約規定, 當締約三國遭到「大國的攻擊」,三國將「以一切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相互支援」。德蘇戰爭開始後,日本沒有履行條約所規定的義務,沒有對蘇宣戰。所以德軍入侵蘇聯後的第六天,里賓特洛甫即電告德駐日大使歐根·奧特,要求他利用日本人搶佔領土和財富的貪欲,盡力促成日本迅速進攻蘇聯。而且希特勒還指示,只要日本進攻蘇聯,日本則可同德國簽訂兩國「軍隊之間沿著橫穿西伯利亞鐵路的土地契約」〔17〕。1941年7 月10日,里賓特洛甫再次電告奧特,指示他「用一切辦法繼續要求日本盡早參加對俄國的戰爭……日本參戰越早越好。德日兩國的目標當然仍是在冬季到來之前,在西伯利亞大鐵路上會師。」〔18〕奧特大使雖盡一切努力說服日本早日進攻蘇聯,但一直沒有成效。 那麼,日本為什麼不對蘇聯開戰呢?主要是由於日本此時已確立的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殖民大帝國的國策,決定將主要力量向南擴張。而對蘇聯採取「如果蘇德戰場的進程轉變得對日本有利時,我們就將使用武力解決北方問題」;當條件不具備時,「我們將採取主動的對策,秘密地准備反蘇戰爭的武力」〔19〕。同時, 在日蘇之間締結有為期5年的中立條約,日本還不得不暫時遵守所承擔的義務。在日本內閣中對進攻蘇聯的「障礙很大」,當時的外相松岡是主張立即對蘇戰爭的,但首相近衛卻主張先解決日美之間的矛盾,奪取美、英、荷在太平洋和南亞的勢力范圍,為消除後顧之憂,必須同蘇聯建立合作關系。 但是,希特勒對日本進攻蘇聯抱有十足的信心。1941年8月26日, 希特勒對雷德爾說:要「相信日本在兵力一旦集中以後,便將立即進攻符拉迪沃斯托克。日本人現在所以不動聲色,我看是為了便於順利地集結兵力和突如其來的發起進攻。」〔20〕沒隔幾天即8月30日, 奧特大使詢問日本新任外相豐田:日本有沒有參加蘇德戰爭的可能性?豐田回答說:日本現正在准備,還需要一些時間。對於急切要求日本對蘇開戰的德國來說,這樣的回答,實在感到失望。特別是當德軍在莫斯科城下受挫時,德國更需要日本對蘇開戰,以牽制蘇聯遠東兵力不致西調,也可把美國的注意力吸引到東方,德國則可速敗蘇聯,亦可集中力量對付英國。 1941年10月,日本內閣改組,東條英機出任首相,希特勒認為這是日本北進的徵兆。但是,東條卻繼承前任「決心對美、英、荷開戰」,「建設大東亞共榮圈」的帝國國策不變〔21〕,並確定12月初為「發動武力之時機」。而且,已進行幾個月的日美談判也破裂,日本的航空母艦特遣隊已啟航駛向珍珠港,准備對美英開戰。此時,日主動向德提出,一旦發生戰爭,希望德國站在日本一邊,兩國共渡患難。一直要求日本對蘇發動戰爭的德國,以為時機已到,希特勒便於12月5 日向日本許諾,日參戰後德將向其提供援助,並同意日提出的在不與敵單獨媾和的條件下,兩國簽訂軍事互助條約的建議〔22〕。但是,日本並沒有向蘇聯進攻,而是對美國宣戰了。日本對美開戰後的第三天,請求德、意對美開戰。德國為換取日本從西伯利亞攻蘇,於12月11日對美宣戰。 德國對美宣戰,除了企圖換取日本進攻蘇聯外,還企圖避免英美軍隊集中起來對付德國,甚至促使英美放棄大西洋的軍事行動。但是,德國對美宣戰,是一個錯誤的舉措,增加了與之公開戰爭的敵人,英美聯合在西線打擊德國,使德國「產生了災難性的後果」〔23〕。同時,日本也沒有對蘇聯進攻,而是認為進攻蘇聯,既得不到所需要的石油、橡膠、棉花等戰略物資,而且一旦陷入蘇德戰爭,將腹背受敵挨打。所以日本繼續遵守日蘇中立條約,保持與蘇聯的合作關系。在日本進攻美國後,希特勒稱頌「日本是個好朋友,好盟國」的同時,也不得不哀嘆:「自然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日本並沒有和我們一起同時參加對俄戰爭。」〔24〕 1942年上半年,希特勒為了在東線發動新的攻勢,更迫切地需要日本的支持。並且通過簽訂新的《德、意、日軍事協定》(1942年1 月18日簽訂),劃分作戰區域,協調作戰行動,瓜分整個世界。希特勒認為,如果日本對蘇開戰,迫使蘇聯在遠東保留40個師,德國則可在東線獲勝。1942年5月15日,里賓特洛甫電告日本, 認為「佔領和日本的安全息息相關的西伯利亞沿海各省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合適時機來到了。……對蘇俄進行一次突然的、成功的襲擊,將對三國公約簽訂國今後的戰局十分有利……」〔25〕7月9日,里賓特洛甫還約見日本駐德大使,向他說明日本進攻蘇聯的有利時機,催促日本立即攻佔符拉迪沃斯托克,直至攻佔貝加爾湖為止的蘇聯領土。但是,日本仍然按兵未動,甚至還通告德國,日本維持日蘇中立關系不變〔26〕。7月30日, 中島代表日本政府正式告知里賓特洛甫說:「日本進攻蘇聯將使自己的力量過於分散,……在目前情況下的作戰范圍,應只限於南方和中國」〔27〕。可見,日本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雖然在蘇聯邊境不斷進行挑釁,而且一直向德國提供有關蘇聯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的秘密情報,但至今未打算立即進攻蘇聯。 處於東西兩線作戰的德國,由於軍事上節節潰敗,因而使法西斯軸心集團的危機不斷加深,面臨瓦解局面。雖然希特勒仍然堅持將東線戰爭繼續下去,直至「把俄國巨人消滅」,但僅僅義大利和其他仆從國的增援,仍難以挽救敗局,只得繼續唆使日本進攻蘇聯。希特勒1943 年1月21日、里賓特洛甫2月19日在同日本駐德大使談話時, 都向大使提出了敦促日本政府出兵蘇聯的要求。4月18日, 里賓特洛甫再次向大使提出請求。日本鑒於德國在蘇德戰場屢屢戰敗和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搖搖欲墜的局面,始終不肯作出對蘇戰爭的決定。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只得捏造事實,提供假情報,採取欺騙和恐嚇的手段,企圖把日本拖入反蘇戰爭。里賓特洛甫說什麼俄國人正在遠東修建大量飛機場,准備派遣轟炸機隊轟炸日本,還說什麼俄國已將100餘萬軍隊從遠東調往西線, 等等〔28〕。日本又以兵力不足為借口,拒絕德國的要求。直到11月末,里賓特洛甫在同日本駐德國大使會晤時,還在要求日本用武力入侵蘇聯。可是,此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早已垮台,法西斯集團已經瓦解了。即使德日兩國決心盡一切力量將戰爭進行到最後,而等待他們的仍是失敗的結局,這種決心只是他們的垂死掙扎罷了。 三、尋求單獨媾和與結束戰爭的出路 正當德軍在蘇德戰場大獲勝利之時,希特勒狂叫要打敗蘇聯,逼迫斯大林求和。同時,他也企圖集中力量在大西洋海戰中擊敗英國後,同英國媾和〔29〕。不過這是希特勒處於勝利的時刻,想以此實力地位向自己的敵手提出媾和。 但是,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很快在莫斯科城下被粉碎,德軍再也沒有力量在廣大戰線發動全線進攻。「希特勒現在已認識到任何一方都不能消滅對方,並認識到這種情況將導致和平談判。」〔30〕經過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再次遭到慘敗,從此一蹶不振。其後,英美軍隊在義大利登陸,整個法西斯集團的軍事危機和政治危機加深,「所有希特勒的夥伴都對軸心國的勝利絕望了……都拚命想通過一種妥協的和平辦法,包括某種保證小國權利的歐洲憲章以擺脫戰爭。」〔31〕不僅法西斯集團的危機日趨加深,而且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迅速發展壯大,一些中立國家的立場也發生重大變化,德國在國際上越來越孤立,已處於危機四伏的困境之中。希特勒已經明白,對蘇聯和對英美在東西兩線作戰,處於腹背夾擊之中,已無法取得勝利。因此,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都在「考慮離間敵人」;希特勒大本營和武裝部隊中也在談論和廣泛流傳「決不能束手待斃」,而「要真心實意去爭取,在歐洲能達成一項合理的和平解決方案」〔32〕。 其實,早在莫斯科戰役方酣,德軍剛剛「陷在泥潭之中動彈不得」的時候,里賓特洛甫於1941年12月30日,「第一次向希特勒提出討論與俄國停戰的可能性」。在以後的幾個月里,也多次提出調停的問題。不過希特勒此時未予肯定的回答。與此同時,日本試圖從中調停,牽線搭橋,促使德國和英國之間,在雙方都「肯讓步」的情況下議和訂約〔33〕。斯大林格勒戰役以後,希特勒周圍的人同希特勒討論與敵方之一單獨媾和的計劃,逐漸熱了起來,尤其是里賓特洛甫、戈培爾等人,都想爭取希特勒支持他們的考慮。 那麼,希特勒對此是作如何考慮呢?作為發動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的希特勒,進行戰爭的目的是要搶占他國領土、奪取「生存空間」,他至死都要將這場戰爭打到底,消滅「俄國巨人」和所有的猶太人,以建立「大德意志帝國」。但是,當戰爭進行到對他不利和無可挽回的失敗時,他被迫也不得不尋找單獨媾和、結束戰爭,以保全自己統治地位的出路。不過他採取了:1.堅持自己的實力地位,即在打敗敵方的有利時機逼迫對方媾和;2.採取製造謊言的手法,用「布爾什維主義獲勝統治全歐洲」的說教來嚇唬西方,使之單獨媾和;3.他把主要的希望寄託在反法西斯聯盟內部發生分裂,抓住一切機會離間敵方,使之一方單獨媾和。 至於希特勒是同蘇聯單獨媾和還是同西方單獨媾和,他的態度是搖擺不定的,也許是見機行事,哪方有利和可能,則同哪方媾和。據希特勒的副官尼·馮·貝洛回憶,1943年秋天希特勒還「認為同西方各國媾和是絕對不可能的事。……丘吉爾是決不會罷休的,他寧願失去世界帝國的地位,也要把德國消滅掉。至於同布爾什維克媾和,他還下不了決心,因為布爾什維克仍然是德國的敵人。……希特勒1943年秋天對單獨媾和的考慮是矛盾的,但……希特勒並不絕對拒絕這種考慮」。希特勒的態度不斷發生變化,而且是朝令夕改。1943年9月10日, 戈培爾同希特勒討論媾和問題時,戈培爾問希特勒是否可以同斯大林打交道,希特勒說暫時還不行。因為希特勒認為同英國人打交道比同蘇聯人容易些,英美會害怕蘇軍席捲歐洲,終於會同德國聯合起來保衛舊大陸,使之免受布爾什維主義的統治。英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願有一個布爾什維克的歐洲,他們會對我們表示出願意和解的意向。丘吉爾是反對布爾什維克老手,他同莫斯科合作只不過是權宜之計〔34〕。9月23日, 戈培爾又同希特勒進行了一次長談,發現希特勒改變了上述觀點。希特勒已「不相信同丘吉爾談判會取得任何結果,因為他太堅持他的敵對看法」。他寧願和斯大林談判,只要在東方取得決定性勝利,談判會有成功〔35〕。 1942年下半年以後,希特勒集團尋求單獨媾和的活動,已是極其頻繁地進行,而且這種活動構成了當時德國外交活動的重要內容。 1943年2月, 黨衛隊的高級軍官霍亨洛親王同美國設在日內瓦的情報機構負責人艾倫·杜勒斯進行了接觸。通過談判,杜勒斯同意德方提出的承認德國所侵佔領土的合法性的要求,承認德國主宰歐洲的地位。希姆萊也通過瑞典人,向美國人探詢「無條件投降」的有關問題,但未得到答復〔36〕。就在同時,德國駐瑞士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同美國工商界有廣泛聯系的「北德意志人」公司的代表林德曼及鄧尼茨的親戚舒爾策·格維爾尼茨等,都為單獨媾和而積極活動〔37〕。 與此同時,軸心國的成員國和其他仆從國家或者向希特勒力陳謀求單獨媾和,或者背著德國與敵方之一秘密談判。如墨索里尼和齊亞諾在與希特勒會談時,都直接向希特勒提出了同蘇聯媾和的主張。墨索里尼認為,在東線不能取勝的情況下,只有同蘇媾和,將軸心國的兵力集中對付英美,為再同英美議和創造有利條件,為同西方大國進行重分世界的談判打下基礎。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的統治當局,早就背著希特勒同英、美秘密談判,以尋求擺脫戰爭的出路。 經過1944年蘇軍在東線、英美法聯軍在西線的共同打擊,德國徹底失敗已成定局。德國國內的經濟、政治形勢極端惡化,抵抗運動迅速發展,希特勒集團內部反希特勒的力量也發展起來。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擺脫戰爭?是同蘇媾和還是同英美媾和?又產生了分歧。希特勒仍然希望反法西斯聯盟國發生分裂,並利用恐嚇、威脅、離間、制假等手段,拉攏一方與之媾和談判。1944年1月30日,希特勒發表廣播演說宣稱, 這場戰爭只有一個勝利者,不是德國,就是蘇聯。德國的勝利意味著歐洲的保全,蘇聯的勝利意味著歐洲的毀滅〔38〕。所以直到戰爭結束前,希特勒在東線頑強抵抗的同時,一直同英美代表在幕後秘密接觸,企圖達成單獨協議。希特勒的外交官在西班牙、瑞士、梵蒂岡,同英美代表頻繁會晤,討論結束戰爭,以求雙方可以接受的戰爭結局〔39〕。對納粹頭目的這些活動,斯大林1944年2月23 日在發布的《蘇聯全軍最高總司令命令》中作了深刻揭露。他說:「法西斯頭子們拚命想在反希特勒同盟中製造糾紛,從而拖延戰爭。希特勒的外交官們奔走於中立國之間,力圖同親希特勒分子相勾結,暗示有可能或者同我國,或者同我們的盟國單獨媾和。希特勒分子的這一切詭計註定要破產……」〔40〕但同時,希特勒也沒有放棄與蘇媾和的機會。1944年三四月間,希特勒特別加強東線攻勢,企圖把蘇軍打得「筋疲力竭」後同蘇媾和。3月30 日,希特勒的陸軍元帥克萊施特力勸希特勒與斯大林媾和。已不受希特勒信任的里賓特洛甫,此時仍鼓足勇氣向希特勒建議同斯大林媾和,而且表示要「盡一切可能把斯大林再次引誘到會議桌上來」〔41〕。出於自身利益考慮的日本,此時又提出德蘇停戰問題,並於1944年4 月提出派一個代表團到莫斯科,居間建立德蘇之間的和平,以避免德國在戰爭中失敗。8月下旬從日本傳出一條消息,說「斯大林不願摧毀德國」, 「斯大林顯然願意和阿道夫·希特勒統治下的國家社會主義的德國達成協議」〔42〕。日本的這些活動,有利於德國離間反法西斯聯盟,不惜一切守住東西兩線陣地,等待形勢的好轉,避免在戰爭中失敗。 戰爭最後階段,反法西斯聯盟軍從東、西、南三方面向德國發起進攻,蘇軍進入德國本土,英美軍隊也攻進德國腹地,德國已完全處於孤立,唯一的盟友只是日本了,到1945年3月,有近50 個國家宣布同德國處於戰爭狀態。希特勒仍負隅頑抗,企圖爭取戰爭形勢朝有利於德國方面轉變,並宣稱有「奇異武器」,能夠「最後一分鍾改變命運」。但同時他又採取偽造文件、捏造事實的手段,煽起西方國家的反蘇情緒,使其改變立場,同德國媾和。所以,在希特勒自殺身亡之前,在希特勒「小心謹慎的同意」下,與西方國家的單獨媾和活動,緊鑼密鼓地進行〔43〕。 1945年2月10日,德國帝國保安總局表示, 如能在西方實現單獨媾和,可以把德國掌握的有關日本的全部重要情報,提供給美國情報部門,德國不惜出賣盟友的利益。美國情報機構歐洲分機構的負責人艾倫·杜勒斯,於是也通過義大利和瑞士的中間人,設法同德軍司令部接觸。3月8日,德國駐義大利的黨衛隊指揮官、黨衛隊副總指揮沃爾夫,在瑞士與艾倫·杜勒斯會見。兩人會談中,沃爾夫提出的協議條款,是要爭取在整個南線媾和,就德國不可避免的投降問題進行談判。此後,沃爾夫又同反法西斯聯盟軍地中海戰區總司令哈·亞歷山大參謀部的官員進行了幾次談判〔44〕。4月20日, 希姆萊在盧卑克的瑞典大使館會見瑞典紅十字會主席伯納多特,請他轉告艾森豪威爾,德軍願在西線投降,結束西線的戰爭,而東線的戰爭將繼續進行下去,直到西方國家軍隊同蘇軍交戰為止〔45〕。在這些秘密談判活動正緊張進行時,隆隆的炮聲,已是在柏林上空不絕於耳,4月30日希特勒自殺身亡, 單獨媾和的一切活動宣告破產。
http://cache..com/c?word=%C8%D5%B1%BE%3B%CE%AA%BA%CE%3B%B2%BB%B6%D4%3B%CB%D5%C1%AA%3B%B7%A2%B6%AF%3B%BD%F8%B9%A5&url=http%3A//www%2Ert%2Dmart%2Enet/obicn/paper/show%2Easp%3Fid%3D149450&b=0&a=25&user=
Ⅹ 謝爾巴科娃不會3a為什麼奪冠
氣質與實力。
謝爾巴科娃從小就非常好奇且具有責任心,和很多小時候吵吵鬧鬧不願意上幼兒園的孩子不同,謝爾巴科娃從小就非常喜歡上幼兒園和進行滑冰訓練。謝爾巴科娃3歲半時,就開始練習花滑。所以天賦和努力都需要多加練習。終會成功的。
安娜謝爾巴科娃,全名安娜斯坦尼斯拉瓦芙娜謝爾巴科娃,2004年3月28日出生於俄羅斯莫斯科,俄羅斯花樣滑冰女子單人滑運動員。安娜謝爾巴科娃是首位完成勾手四周接後外點冰三周連跳的女子單人滑選手,首位完成兩次勾手四周跳的女子單人滑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