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企和民企如何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的一大亮點。「混改就是打破企業在所有制身份上的糾結和界限,讓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說。
2017年8月20日,中國聯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一經發布,立刻成為資本市場備受矚目的「頭條」。聯通混改作為首例央企集團層面的混改、首例壟斷領域央企混改,具有里程碑意義。混改後,聯通集團對中國聯通的持股比例從原來的63.7%降到36.7%,仍是大股東但不再處於絕對控股地位,騰訊、網路、阿里、蘇寧等民企成為新的戰略投資者。
「混改不是誰控制誰、誰吃掉誰,而是以混改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高資本運行效率,這也是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途徑。」
㈡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風險和難點有哪些
法律分析:1、國有經濟的定位問題。改革開放以來,國有經濟得到長足發展,但國有經濟布局仍存在著數量過多、戰線過長,資源配置重點不突出,規模不經濟,產業結構趨同現象嚴重等不合理的狀況,嚴重製約了國有經濟的競爭力和控制力。
2、國有資產流失問題。目前各界最擔心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的國有資產流失問題。在上一輪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出現了蠶食和侵吞國有資產的情況,引起市場較大關注並一度引發了學界的大討論。
3、產權保護問題。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發展混合所有制,必須確保產權明晰、保護嚴格。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不僅明確「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還強調「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
4、外部經營環境的制約。民營經濟獲得了快速發展,展現出強勁生機與活力,並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民營經濟仍面臨一些有形無形的障礙和困難,其外部經營環境仍存在諸多不利因素。
法律依據:《關於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意見》第二條 試點企業條件:
(一)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企業。
(二)股權結構合理,非公有資本股東所持股份應達到一定比例,公司董事會中有非公有資本股東推薦的董事。
(三)公司治理結構健全,建立市場化的勞動人事分配製度和業績考核評價體系,形成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市場化機制。
(四)營業收入和利潤90%以上來源於所在企業集團外部市場。
㈢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般原則有哪些呢
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進各類所有制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大力支持各種非公資本特別是民營資本,參與到國有企業的股權多元化改革中。堅守不能借改革之名牟取暴利、國有資產不能流失這條紅線。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處理好政府推動和市場運作的關系,更加註重通過經濟手段、市場手段方式推進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國企通過實施股權多元化改革,進行企業定位分類後,逐步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並主動降低國有股權的比例。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實現政府公共管理職能和出資人職能分開,國資委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按照責權利相統一,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規范股東權利與政府審批權分開,形成規則統一、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新的國有資產監督體制。堅持以破解問題為導向。以解決影響國企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為導向,敢於正視問題、敏銳發現問題、主動聚焦問題,研究回答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重大問題,在推動解決問題過程中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重點,以管資本為主轉變國企管理方式,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增強國有資產監管的系統性、規范性、有效性。
㈣ 怎樣理解中石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它是未來石油企業的發展趨勢嗎
1.中石化這次改革不僅僅是為了吸納資金,最主要是想藉助這個機會轉變內部的體制、機制,藉助社會和民營資本在業務、專業方面的強項來共同發展業務。」
2.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前,人們對混合所有制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立足於國有經濟為基礎,鼓勵非公有資本參股的層面上。十八屆三中全會則為「混合所有制經濟」注入了新的內容,指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允許員工持股」,同時強調,「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力圖在更高更廣的層面上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3.在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也是國內產業資本、PE等的投資良機。現在國企集中的行業往往是支柱類行業,同時這些行業的發展潛力也是最大的。」
4.一方面中國仍然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但在經歷持續高增長後,政府投融資能力不足問題開始顯現;另一方面,民營資本對公用基礎設施和公用服務事業領域的投資,卻因存在著大量限制而無法進入。中國經濟仍然處在『投資型』經濟體階段,當前經濟持續發展的主要困境在於政府投資難以為續,民間投資難以激發,投資『接力棒』面臨無人接困境」。
雖然名義上很賺錢,但是國企近年來的增速卻與民營企業越拉越大,這也體現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急迫性。根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分別達到17.64%和11.4%,而國有企業只有9.4%;同年利潤同比增長率中,外資企業為15.5%,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雖然都為負增長,但國有企業的降幅是民營企業的兩倍多,為-30.5%。
5.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徑 以混合所有制改革激發經濟活力,被認為是當前中國經濟走出「底部徘徊」困境的重要舉措,那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徑都有哪些?
針對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各個主體所起到的作用大小分類,具體可分為以國企大股東平台為主、以吸引民資外資為主和實行員工持股等三個方向,同時混合所有制改革還可以分為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改革發生地目前來看體現在A股市場、產權交易市場、PE市場三個市場。
㈤ 國有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混合所有制企業嗎
混合制企業就是控股制的意思,這個和獨資企業是相對的,混合制企業就是一個企業裡面好幾個股東,就如國有控股公司就是說只是這公司國企那一方股份大,所以權利會大一些,但還會有其它股東,所以,獨資和混合制企業的區別就是一個是一人管理,而一個則是集體共同管理企業的意思,簡單的說就是如果有重大決策等需要經過企業董事長同意的時候,如果是獨資企業直接由董事長簽名就行,但是如果是混合制企業就需要幾個股東(董事長)集體開會商量,並舉手錶決,如果票數三分之二同意才能通過這個決策或者項目。
㈥ 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哪些優勢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的一大亮點。「混改就是打破企業在所有制身份上的糾結和界限,讓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說。
2017年8月20日,中國聯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一經發布,立刻成為資本市場備受矚目的「頭條」。聯通混改作為首例央企集團層面的混改、首例壟斷領域央企混改,具有里程碑意義。混改後,聯通集團對中國聯通的持股比例從原來的63.7%降到36.7%,仍是大股東但不再處於絕對控股地位,騰訊、網路、阿里、蘇寧等民企成為新的戰略投資者。
拓展了業務領域——混改後,一些重要領域逐步面向社會資本開放,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重點行業的混改風生水起。據統計,自2016年混合所有制改革啟動以來,已組織開展3批50家企業試點,實現重點領域混改全覆蓋,為非公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大空間。國有企業也藉助混改邁入新產業、試水新業態。兵器工業集團所屬內蒙古一機集團依託軍民融合上市平台,引入杉杉股份等多家民營企業,投資新能源汽車、新材料製造,老國企煥發新活力。
形成了溢出效應——混改不是為混而混,最終要看企業實力是否得到提升。中國建材與民營企業深度合作,以近400億元國有資本吸引1000多億元社會資本,撬動近6000億元總資產,在新興產業開展集成創新,擴大高端供給,逐步成長為全球建材製造業領軍企業。
㈦ 請問大家對混合所有制改革怎樣理解呢
混合所有制經濟在我國出現和發展,主要源於國有企業改革,源於尋找國有制同市場經濟相結合的形式和途徑。其有利於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有助於「走出去」,是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支撐。
經過多年股份制改造,雖然很多國企早已變成混合所有制,國資佔比已較低,但政府幹預仍無處不在,公司治理上不達標。 行政化壟斷體制未真正打破,開了玻璃門,還有旋轉門,准入限制未真正放開。
㈧ 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哪些模式
混改的本質即股權多元化,試點單位及各地方國企混改模式可總結為4種典型手段+1種配套措施的「4+1模式」:
4種典型手段:
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引入戰略投資者、引入基金以及改制重組。
1種配套措施:
員工持股。從激勵的角度出發,進一步達到股權多元化的措施。一般需結合四種手段或在二次混改的基礎上實施,不可單獨實施。
在實際運用中,國企混改的措施主要表現為單一模式的混改、多種模式的組合式混改以及模式+配套措施的組合式混改。
以下
將以雲南白葯、中油資本、中糧資本、綠地集團、江蘇高投的混改案例為大家系統解讀「4+1模式」。
一、
雲南白葯兩次「引入戰投」的單一模式
雲南白葯作為醫葯行業內的業績成長典範,從1993年上市至今業績成長領先同行,在混改之前是雲南省國資企業下屬全資上市公司。雲南白葯控股的混改可總結為「引戰投、兩步走」:
第一次引入戰投
2016年12月,雲南白葯控股股東白葯控股通過增資方式,引入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華都將向白葯控股增資約254億元,交易完成後,白葯控股的股權結構變更為雲南省國資委和新華都各持有50%股權。
2017年4月19日,白葯控股召開董事會,白葯控股高管都不再保留省屬國企領導身份和職級待遇,而按市場化方式選聘,成為職業經理人。
第二次引入戰投
2017年6月6日,白葯控股通過增資方式引入江蘇魚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魚躍」)成為第三方股東。此次改革中,江蘇魚躍增資約56億元取得白葯控股10%的股權。交易完成後,白葯控股形成雲南省國資委45%、新華都45%、江蘇魚躍10%的股權結構。
雲南白葯混改模式有以下三大看點:
1、改革動作加大:通過兩次引入戰投,最終拿出超出一半的股權用於改革,這在以前是沒有的,表明地方重點國企改革動作加大;
2、真正的市場化:高管放棄幹部身份,成為職業經理人,釋放經營活力的同時,為下一步管理層持股埋下伏筆,並有望建立市場化的治理機制;
3、增量引入:通過案例,結合國家出台的國有企業混改相關政策,引入戰略投資者原則上只採用增量引入,不動存量。
二、中油資本運用「資產重組+上市」 的雙模式組合進行混改
中國石油集團資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油資本」)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金融業務管理的專業化公司。中油資本混改項目共歷時8個月,通過資產注入、並購重組、最終實現重新掛牌上市。其混改路徑具體如下:
中油資本的混改模式有以下兩大看點:
1、通過資產重組,將連續兩年虧損的*ST濟柴將變身為綜合性金融公司,業務范圍擴大,擁有較為齊全的金融牌照;
2、通過重組後上市,有望成功保殼。
三、中糧資本運用「引入戰投+引入基金+員工持股」的「模式+配套」方式混改
中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是中糧集團旗下運營管理金融業務的專業化公司,中糧資本的注冊資本為10億元,由中糧集團有限公司100%持股。
2017年4月19日,中糧資本披露將通過「增資+售股」的方式擬募資總額80億元,其中以增資入股的形式募資60億元,再以增資價格向投資方轉讓價值20億元對應股權。最後中糧資本實際募資69億元,確定7家投資人:國調基金、北京首農、溫氏投資、弘毅投資、霧繁投資、上海國際、航發資管等。增資後,中糧集團的持股比例降至約65%,新股東持股比例合計約35%,其中,員工持股比例約3%。
中糧資本混改有以下三大看點:
1、引入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簡稱「國調基金」),中糧資本是該基金成立以來投資混改的兩家企業之一(另一家是聯通),說明國企混改項目未來將得到該基金的助力;
2、採用「增資+售股」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降低國有資本持股比例,優化股權結構;
3、增資方案中,還同時設計了員工持股。
四、綠地控股運用「引入戰投+員工持股+整體上市」的「模式+配套」方式混改
綠地集團是上海市國有控股特大型企業集團。2013年進行混改之前,綠地的股權結構為:職工持股會持股比例為36.43%,國資股東持股比例為60.68%。其混改路徑如下:
引入戰略投資者
2013年年底,綠地通過增資擴股引進平安創新資本等5家戰略投資者。該5家機構以5.62 元 / 股的價格,聯合向綠地集團增資117.29 億,占增資後股本的 20.2%。引進5家戰略投資者後,職工持股會持股比例稀釋至不到29%,國有股降至50%以下。
成立員工持股平台
由於有限合夥形式50人的人數上限,綠地將1000個擁有股權的員工拆分為32個小有限合夥形式(上海格林蘭投資管理中心1-32),組成了上海格林蘭。上海格林蘭投資為綠地管理層直接控制,是其核心利益的體現,上海格林蘭投資法定代表人是董事長兼總經理張玉良。
整體借殼上市
2014年3月17日,金豐投資置出原有23億元資產,注入預估值為655億元上海地產集團所持綠地集團股份,又通過為綠地集團股東非公開發行股票購買其持有綠地集團股份,已完成對綠地集團股份100%的收購。
2015年8月13日,公司名稱由「上海金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綠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同月18日,綠地控股上市。
綠地混改的方式有以下三大看點:
1、成立有限合夥企業吸收合並職工持股會;
2、上海國資委放棄控股權;
3、綠地集團借金豐資本上市解決了同業競爭問題。
㈨ 混合所有制改革包含哪些內容
發展混合所有制的主要目的是實現不同所有制資本間的共同發展和有效制衡,核心是國有企業經營機制的成功轉換。總結相關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破解改革實踐中遇到的難題,為持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相關工作,需要在工作實踐中准確理解和重點把握以下5個方面的事項。
體制方面,進一步加強混合所有制改革具體配套制度建設。一是按照《公司法》要求進一步完善公司的股東會和董事會制度,將股東會和董事會職權落到實處,成為股東之間討論研究公司重大經營發展事項的主要平台,努力保障民營股東的話語權。二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涉及與民營企業的合作,往往成為國資監管等外部監督重點關注的對象,「三個區分開來」和容錯機制在混合所有制改革領域的具體措施需要進一步深化。三是目前定價方式與市場化要求存在差距,需要在評估方法選取和定價方面進行深入探索。
決策機制方面,深入貫徹落實好「兩個一以貫之」。從現實情況來看,有的國有企業事無巨細,把黨委(黨組)研究作為處理企業絕大多數經營發展事項的前置程序,沒有真正發揮好黨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有的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後,片面強調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的作用,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方面工作力度不夠。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相輔相成,需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實踐中得到深入全面落實。
激勵機制方面,進一步採取措施調動經理人和業務骨乾的積極性。目前已經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些國有企業,更加註重引進資金和股權混合的目標,對公司治理機制建設重視程度不夠,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搞活國有企業的目標尚未落到實處。下一步,應重點從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中長期激勵機制、三項制度改革等方面深入開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
利益分配方面,進一步兼顧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的利益。民營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在設計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時,要統籌兼顧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的各自利益,促成雙方合作共贏,這是混合所有制改革順利推進的基本前提。
㈩ 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性質與定義
混合所有制的目的不是為了混合而混合,是為了讓國企在改革中能夠增加競爭力和活力, 混合的目的是為企業打造一個符合現代企業治理的有競爭力能夠培養競爭力和創新力的治理體系。國企改革被公認為我國經濟改革中最難的環節之一,難就難在各界在一些根本問題上缺乏共識。
在前期的改革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不可迴避。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毅中提出
一是國有資本有進有退難以把握。混合所有制企業的股權結構如何設計缺乏依據,不斷引發爭論;
二是民營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基礎設施、社會公共服務和金融領域的戰略取向落實不到位。「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的現象仍然存在,壟斷行業的改革步履艱難。如何進一步放寬外商投資准入,又維護產業安全,兩方面都存在不足;
三是規范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行為方面存在缺陷,存在著內部人控制、監督監管機制缺失的現象。一些企業信息披露不透明,侵害股民尤其是小股東利益;
四是資本市場還不適應需要。證券市場的規模和能力與國民經濟的總量不適應,與企業直接融資的需求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