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十國集團峰會有哪些國家
二十國集團由英國、美國、日本、法國、德國、加拿大、義大利、俄羅斯、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墨西哥、中國、印度尼西亞、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南非、土耳其,韓國,共19個國家以及歐盟組成。
最近一次的二十國集團峰會為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12月1日起,阿根廷正式開始輪值G20主席國。
第十一次峰會外方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名單:
阿根廷總統馬克里、巴西領導人、法國總統奧朗德、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韓國總統朴槿惠、墨西哥總統培尼亞、俄羅斯總統普京、南非總統祖馬、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美國總統奧巴馬、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德國總理默克爾、印度總理莫迪、義大利總理倫齊;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繼承人兼第二副首相、國防大臣穆罕默德等二十國集團成員領導人,查德總統代比、埃及總統塞西、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寮國國家主席本揚、塞內加爾總統薩勒;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西班牙首相拉霍伊、泰國總理巴育等嘉賓國領導人,以及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萊德、金融穩定理事會主席卡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古里亞等。
(1)二十國集團2015峰會擴展閱讀
二十國峰會的成員涵蓋面廣,代表性強,構成兼顧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及不同地域利益平衡,人口佔全球人口的67%,國土面積佔全球的60%,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球的90%,貿易額佔全球的80%。
同七國集團或八國集團相比,二十國集團具有以下特點:
1、代表性
G20構成兼顧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及不同地域平衡覆蓋范圍廣;
2、平等性
G20採用協商一致的原則運作,新興市場國家同發達國家在相對平等的地位上就國際經濟金融事務交換看法;
3、實效性
G20峰會通過一系列重要決定,為應對金融危機、促進世界經濟復甦、推動國際金融貨幣體系改革發揮了重要作用。
Ⅱ 20國集團是什麼20國集團峰會是干什麼的
你可以參考一下!
由於美國的次貸危機迅速波及整個世界,各國經濟增長均出現回不同程度的答放緩或衰退,為防止全球經濟的進一步陷入衰退的困境,除了西方七國成員即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和加拿大之外,包括歐盟、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韓國、阿根廷、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墨西哥、沙烏地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在內的20國領導人於2008年11月15日在華盛頓舉行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除了尋求解決目前這場金融危機的有效途徑之外,此次峰會還將探討如何改革世界金融體系的問題,世界金融體系改革進程將正式啟動。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世界銀行行長、聯合國秘書長以及金融穩定論壇主席也將應邀出席。
對於此次峰會的意義,美國杜克大學社會學教授高柏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無論是看待金融危機,還是看待即將舉行的這次峰會,最關鍵的是要認識到:歷史正在被塑造,一個國際金融秩序被重新設計和構架的進程已經啟動。
我知道所以你知道!
Ⅲ 二十國集團領導杭州峰會是什麼意思
經濟論壇一樣的,從美國經濟危機之後才開始的,最開始只有G7發展到現在20
Ⅳ 2015年G20峰會的介紹
由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 (Recep Tayyip Erdogan) 主持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 (G20 Leaders Summit) 將於11月15日至16日在安塔利亞舉行。
Ⅳ 二十國峰會是什麼概念有中國的份嗎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四次峰會於2010年6月 26日至27日在多倫多舉行。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是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和有效平台,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前三次峰會在許多方面達成了重要共識。多倫多峰會是二十國集團峰會機制化後的首次峰會,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意義。中方希望有關各方繼續發揚同舟共濟的精神,加強合作,推動峰會全面落實二十國集團前三次峰會各項共識,維護二十國集團信譽與效力,鞏固二十國集團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的地位,在以下五方面取得積極、務實成果:一是全面落實「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框架」,加強二十國集團各方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鞏固世界經濟復甦勢頭;二是積極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二十國集團首爾峰會前完成新一輪份額改革,兌現匹茲堡峰會承諾;三是繼續推進金融監管改革,尤其是加強對評級機構的監管;四是繼續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推動多哈回合談判;五是更多關注發展問題,為將於9月舉行的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提供政治支持。
二十國集團成員有中國、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法國、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義大利、日本、韓國、墨西哥、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國、美國、歐盟。 出席峰會的除二十國集團成員領導人外,亞洲、非洲、歐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組織的領導人以及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金融穩定理事會、世界貿易組織、國際勞工組織等國際組織負責人也將應邀與會。根據東道國安排,與會各國領導人6月26日和27日先後舉行工作晚餐、全體會議和工作午宴等活動,討論世界經濟形勢、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框架」、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國際貿易和金融監管等問題。
有中國的
Ⅵ 20國峰會多長時間一次,什麼時間呢
G20(Group of 20,也有人稱為G21、G22及G20+)是在2003年8月20日確立的發展中國家的集體性稱呼,這個集團是在第五次的部長級世界貿易組織(WTO)會議時首次出現,該次會議在墨西哥的坎昆(Cancún)召開,日期為2003年9月10日—2003年9月14日。
此一詞創的淵源可回溯到2003年6月,來自巴西、印度及南非的外交部長共同簽署了一份聲明,即《巴西利亞聲明》,該聲明中表示:「…主要的貿易夥伴仍必須卸除他們國家中較弱競爭項的貿易保護顧慮…並強調這對現有回合的貿易協商談判來說將極為重要,尤其是對推翻貿易保護政策及貿易扭曲實施…此外巴西、印度及南非也決議推行他們所提倡的貿易自由化。」
雖然如此,但G-20一詞的「正式」出現是在2003年8月13日的一份文字發表回應中,這是一份由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ies,EC)與美國針對坎昆與會的部長所提出的農產品共同提案。到了2003年8月20日,一份由20個國家所簽署的文件,之後並重新發布,成為9月4日的昆坎部長及文件,此 份文件針對之前歐盟與美國的農產品提案提出另一個可行的替換框架(Framework),此文件標示著是由G-20所訂立。
集團的最初是以2003年8月20日在文件上簽署的國家為主,之後又有許多次變動,也因此產生了G-21或G-22等其他稱詞,一直到最後才定為G-20,以文件制訂當日為依據。
在貿易協商中,這個集團催促富有國家終止對農場主的補貼,並且在他們所屬的農業項目上反對自由化。G-20擁有全球65%的人口、72%的農場主以及22%的農作物輸出。
自從該次的提創,團體的會員也有所變動,之前的會員有: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厄瓜多、薩爾瓦多、秘魯、土耳其。
此外,G-20的核心會員主要有四個國家:中國、印度、巴西、以及南非,此也經常合稱為G4集團(G4 bloc)。
G20成員國創始
二十國集團 (Group 20) 是1999年9月25日由八國集團的財長在華盛頓宣布成立的。
二十國集團標志
[編輯本段]宗旨
推動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之間就實質性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以尋求合作並促進國際金融穩定和經濟持續發展。
漫畫:20國金融峰會應對金融危機
[編輯本段]成員
二十國集團由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德國、加拿大、義大利、俄羅斯、澳大利亞、中國、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韓國、印度尼西亞、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南非、土耳其等19個國家以及歐盟組成。這些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約佔全世界的85%,人口則將近世界總人口的2/3。
[編輯本段]運作方式
二十國集團以非正式的部長級會議形式運行,不設常設秘書處,主席採取輪換制。該集團的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每年舉行一次。每年的部長級例會一般與七國集團財長會議相銜接,通常在每年的年末舉行。會議由主席國及一些國際機構和外部專家提供秘書服務和支持,並可根據需要成立工作小組,就一些重大問題進行評審和提出對策建議。
[編輯本段]特邀代表
為了確保20國集團與布雷頓森林機構的緊密聯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世界銀行行長以及國際貨幣金融委員會和發展委員會主席作為特邀代表也參與該論壇的活動。
Ⅶ 二十國峰會的由來
二十國集團成立於1999年9月25日,其成員包括:八國集團成員國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俄羅斯,以及中國、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亞、墨西哥、沙烏地阿拉伯、南非、韓國、土耳其和作為一個實體的歐盟。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國際社會認識到,國際金融問題的解決除西方發達國家外,還需要有影響的發展中國家參與。1999年9月,西方七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在華盛頓發表聲明表示,同意建立由主要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二十國集團就改革國際金融問題進行磋商。
1999年12月16日,二十國集團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在柏林舉行二十國集團創始會議。會議強調,二十國集團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框架內非正式對話的一種新機制,旨在推動國際金融體制改革以及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之間就實質性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以尋求合作幷促進世界經濟的穩定和持續增長。
二十國集團以非正式的部長級會議形式運行,不設常設秘書處,主席採取輪換制。該集團的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每年舉行一次,迄今已舉行了10次財長會議。去年11月15日,在金融危機不斷深化的背景下,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在華盛頓舉行。
Ⅷ 二十國集團峰會的歷屆峰會
第一次峰會 2008年11月美國華盛頓舉行
主要議題:評估國際社會在應對當前金融危機方面取得的進展,討論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共商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的舉措,探討加強國際金融領域監管規范、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等問題。
第二次峰會 2009年4月英國倫敦舉行
主要議題:如何擺脫當前危機,使經濟盡快復甦;如何改革國際金融體系,加強監管,防止危機再次發生;如何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使之在防範危機和支持增長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三次峰會 2009年9月美國匹茲堡舉行
主要議題:推動世界經濟復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和發展問題等。
第四次峰會 2010年6月加拿大多倫多舉行
主要議題:經濟可持續與平衡增長、金融部門改革、改革國際金融機構和促進全球貿易增長等。
第五次峰會 2010年11月韓國首爾舉行
主要議題:匯率、全球金融安全網、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和發展問題等。
第六次峰會 2011年11月法國戛納舉行
主要議題:歐債危機、世界經濟復甦與增長、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國際金融監管、抑制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過度波動、發展問題和全球治理等。
第七次峰會 2012年6月墨西哥洛斯卡沃斯舉行
主要議題:世界經濟形勢、加強國際金融體系、發展問題、貿易問題、就業問題等。
第八次峰會 2013年9月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
主要議題:增長和就業。
Ⅸ 中國加入二十國集團峰會的時間
20國集團建立最初由美國等七個工業化國家的財政部長於1999年6月在德國科隆提出的,目回的是防止類似亞洲金融答風暴的重演,讓有關國家就國際經濟、貨幣政策舉行非正式對話,以利於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的穩定。二十國集團會議當時只是由各國財長或各國中央銀行行長參加,自2008由美國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使得金融體系成為全球的焦點,開始舉行二十國集團首腦會議,擴大各個國家的發言權,這取代之前的八國首腦會議或20國集團財長會議。
由此可知,中國是在2008年加入的。
Ⅹ 二十國集團峰會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達成什麼共識
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達成許多重要共識。
第一,我們決心為世界經濟指明方向,規劃路徑。面對當前世界經濟的風險和挑戰,我們要繼續加強宏觀政策溝通和協調,發揚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夥伴精神,凝聚共識,形成合力,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要標本兼治,綜合施策,運用好財政、貨幣、結構性改革等多種有效政策工具,向國際社會傳遞二十國集團成員共促全球經濟增長的積極信號。
第二,我們決心創新增長方式,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我們一致通過了《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支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帶動發展理念、體制機制、商業模式等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創新,推動創新成果交流共享。我們決定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為全球增長開辟新路徑,全面提升世界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
第三,我們決心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經濟抗風險能力。我們同意繼續推動國際金融機構份額和治理結構改革,加強落實各項金融改革舉措,共同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穩定。我們就能源可及性、可再生能源、能效共同制定了行動計劃,就繼續深化反腐敗合作達成多項共識。
第四,我們決心重振國際貿易和投資這兩大引擎的作用,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我們共同制定《二十國集團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全球首個多邊投資規則框架《二十國集團全球投資指導原則》。繼續支持多邊貿易體制,重申反對保護主義承諾。期待在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推動下,世界經濟將重新煥發活力。
第五,我們決心推動包容和聯動式發展,讓二十國集團合作成果惠及全球。我們第一次把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劃,同意推動《巴黎協定》盡早生效,發起《二十國集團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倡議》和《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將為發展中國家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為全人類共同發展貢獻力量。
二十國集團有必要進一步從危機應對機制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從側重短期政策向短中長期政策並重轉型。我們決心合力支持二十國集團繼續聚焦世界經濟面臨的最突出、最重要、最緊迫的挑戰,加強政策協調,完善機制建設,扎實落實成果,引領世界經濟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在G20各國共同努力下,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取得了豐碩成果,畫上了圓滿句號。相信此次會議將成為一個嶄新起點,讓二十國集團從杭州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