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石油化工行業分析

石油化工行業分析

發布時間:2020-12-12 03:20:44

1. 中國石化行業的發展趨勢圖

該股目前起漲雙線中,後市看漲,重點關注階段頂8.87元和節點三8.91元的爭奪。

2. 石油化工中PTA行業和煉油行業的優劣勢比較

你好!
PTA主要是PX-MX-終極上屬原料:原油..
其實都不復雜,反正現在都是裝置直接生產的.
待遇不得而知.
前景的話,個人認為是PTA.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3. 石油石化行業的產業鏈

石油石化產業鏈的構成

石油化工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石油產品和化工產品的整個加工工業,包括原油和天然氣的開採行業和油品的銷售行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通常可以將石油石化產業分為:石油開采業、石油煉制業、石油化工、化工製品和化肥行業等。

「石油開采」指的是將原油和天然氣從地下采出的過程,並將原油和天然氣分離。「石油煉制」指的是將原油加工成汽油、柴油、煤油、石腦油、重油等油品的過程。「石油化工」指的是,將石油產品和石化中間品加工成石化中間品的過程。

而「化工製品」指的是將石化中間品加工成製品的過程。「化肥行業」指的是將石油產品合成為化肥的過程。每個過程有其自身的功能和特點。具體分類和特點如下:

石油工業包括全球的勘探、開采、煉制、運輸(通常利用油輪和管道運輸)和油品銷售等。石油也是許多化工產品的原料,包括醫葯品、熔劑、化肥和塑料等。該行業通常被分為三個主要部份:上游、中游、下游。通常將中游納入下游之內。

(3)石油化工行業分析擴展閱讀

石化產品價格形成機制

1、價格傳導的過程

鑒於化工領域廣泛存在著「中間體」,而國內又缺少交易「中間體」的現貨市場。因而我國石化終端產品的價格形成過程較為復雜,往往受到上游價格壟斷的影響。

產業鏈圖顯示了石化產業鏈的主要環節,其產業鏈末端產品的價格經由各自產業鏈的加工環節傳導形成。

芳烴亦可來自石油輕餾分的催化重整。石油輕餾分和天然氣經蒸汽轉化、重油經部分氧化可製取合成氣,進而生產合成氨、合成甲醇等。

三烯三烴經與無機產品反應可獲得「中間體」,包括PE、EG、聚乙烯醇、丙烯晴、已內醯胺、對二甲苯等,也就是產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等產品的原料。

通常價格的形成主要受兩種因素主導:一是消費拉動,二是成本推動。在這兩種類型之間,價格傳導的過程和效果也大不相同。

(A)消費拉動型

在消費拉動的情況下,受下游需求增長的影響,價格開始上漲。此時,該加工環節的邊際利潤也隨之增長,進而拉動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這一過程在產業鏈中的每一個加工環節中重復,至傳導至產業鏈的源頭石腦油)。某一環節受到阻礙,特別是在產能遠遠大於產量或者需求的環節。

(B)成本推動型

在成本推動的情況下,產業鏈源頭原材料價格首先上漲,其結果要求將增加的原材料成本轉嫁到該加工環節的產品價格之中。這一過程在產業鏈中的每一個加工環節重復,直至傳導至產業鏈末端的終端產品。不同的是,成本的推動不如需求的拉動那麼順利。

(C)消費萎縮

與上述兩種情況相反的是,消費萎縮和成本下降時的傳導過程。當消費萎縮時產品開始積壓,企業開始減產,導致該加工環節的原材料價格下降。這一過程逐漸向上游傳導,最終迫使產業鏈源頭產品價格回落。該上游產品有可能是其他產業鏈的上游。

(D)成本下降

對於下游企業來說,原材料成本的下降是件好事。不但可以提高加工利潤,還可以降低產品價格,擴大市場。然而,在成本下降的整個傳導過程中,加工企業卻很難應對。面對不斷降價的原材料,無論以何種價格買入,企業都要面臨虧損。

4. 到底哪些行業屬於石油化工行業

  1. 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石油產品和石油化工產品的加工工業。

  2. 煉油行業

  3. 塑化行業等

5. 能對石化行業進行分析嗎

石化產業在我國作為重要的資源和基礎原材料行業,經濟總量大,具有很高的產業關聯度,在國民經濟中歷來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目前中國石化行業同時面臨周期性調整、自身結構性矛盾及金融危機影響帶來的矛盾深化加劇,成為當前經濟形勢下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尋找新增長點需求的典型代表。為此,國務院出台的「十大產業振興計劃」中明確針對石化產業的振興提出了六點綱要性要求。 石化振興規劃將能夠在短期內緩解或解決該產業鏈中的部分突出矛盾,並幫助催生、改造或做強一批行業龍頭性企業,為整個宏觀經濟的復甦發展提供動力及示範樣本。此次石化產業振興的方向,是由速度、規模增長模式向效能、質量增長模式轉變,而轉變發生的核心在於投資杠桿的使用。「資金—技術」將成為一組最重要的可相互轉化的變數。具體而言,在產業鏈上游,技術能力成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高的大型企業必然獲得政府資金支持進行更多技術創新,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占據產業主導地位;在產業鏈下游,具有產品研發和工藝研究優勢,在石化產業的全球細分市場上具有競爭潛力的中小型企業將有可能首先走出困境,並可以在國家政策和資金扶植下通過對外技術收購或自主研發形成技術優勢,加強競爭力。而在整個產業鏈范圍內,政府投資都在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等可持續發展環節上有前提性要求,在此方面先行一步或更具創新能力的企業將有更大發展空間。在此背景下,只有那些具備較好的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或意識,擁有研發和技術創新的傳統,更具全球性戰略眼光並強調市場服務能力的企業,才能堪當石化行業龍頭,並成為該行業新發展模式的代表。全球性危機之下的石化行業石化行業主要包括石油與化工行業,上游的資源領域包括石油、天然氣等;中游的大宗產品領域包括氮肥、甲醇、磷肥、氯鹼、純鹼等;下游的精細化發展產品領域包括農葯、染料、日化、工程塑料、、煤炭精細化、精細磷化工、鉀鋰、有機氟和有機硅等。整體產業鏈較長,子行業眾多。即使不爆發全球性金融危機,石化行業的周期性衰退也可能發生石化行業的整體增長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點。歷史數據顯示,石化行業經濟周期一般為7~8 年,價格高峰期一般持續2年左右。1978年以來,以產品價格、盈利空間以及裝置開工率等指標進行考量,景氣周期共出現過4次。 2002年之後,隨著中國、印度、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的高速經濟增長和主要發達國家經濟的逐漸復甦,全球石化行業進入明顯上升周期。2004年到2007年,石化行業周期的價格高峰已經維持了約4年之久,遠高於之前石化行業價格高峰期在18到24個月的水平。 由於2004年到2007年全球石化行業的平均盈利能力高於鋼鐵等其它基礎行業,全球的投資快速向石化行業集中,導致全球石化產能迅速擴張。下游有效消費量的增長趨勢明顯低於石化產能的擴張趨勢。以作為近60%石化產品的基本原材料的乙烯為例,2008年初披露的部分產能計劃顯示, 2008-2011年新增乙烯產能將達到2750萬噸,相當於2007年全球產能的22%以上。這樣的供給能力增長遠遠超出預期的需求增長。全球石化行業將在2008年下半年或者2009年上半年開始進入明顯的周期性衰退。全球性金融危機嚴重地影響實體經濟,使得全球石化行業受到很大沖擊隨著全球性金融危機不斷深化並直接打擊實體經濟,石化行業的下游產業需求大幅萎縮,從而大大加劇了全球石化行業所遭受的沖擊。2008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石化行業的大多數子行業都面臨裝置開工率降低,產品庫存量上升的困境。石化產品價格也大幅下挫。在2008年第四季度,石化產品價格跌幅高於油價的下跌幅度。如苯價格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首次下跌到其主要原材料的石腦油價格以下。在2008年11月,石腦油甚至比原油價格每桶低25美元。全球石化行業產品價格大幅滑坡。中國石化行業面臨周期性調整、金融危機影響和自身結構性矛盾凸現的三重壓力中國石化產業作為全球石化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同樣感受到由於供需關系變化引發的周期性衰退,以及金融危機打擊實體經濟帶來的下游需求快速下滑所引發的壓力。除了上述壓力之外,中國石化行業還經受著由於之前粗放式增長所形成的結構性矛盾所帶來的壓力。在景氣周期中,中國大量的新進入資金湧入高能耗、高污染和資源型(兩高一資)的低門檻石化產業環節,造成了相關產業鏈環節上嚴重的產能過剩。當面臨全球性危機沖擊時,這些產業鏈環節更為脆弱。例如,由於煤化工項目的大量上馬等因素使得2008年甲醇產量較2007年大幅提升40%以上,但由於市場需求不暢,行業開工率維持在相當低的水準。 由於上述的多重壓力,中國石化產業在2008年第四季度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危機徵兆:需求下降導致企業普遍積壓了大量存貨,例如,尿素庫存235萬噸,同比增160%;磷酸二銨存貨125 萬噸,同比增加231%;磷酸一銨存貨96萬噸,同比增加119.3%;復合肥存貨201萬噸,同比增加68.5%。需求不足與庫存增加導致了開工率的下降:08年四季度,氯鹼行業開工率70%,氮肥企業超過30%停產,磷肥企業開工率不足30%,電石企業開工率僅30%,塗料和燃料企業也有約 20%停產。 2008年11月、12月行業工業總產值連續兩個月同比下降,分別為-2.48%和-8.02%。在整個第四季度,幾乎所有主要石油化工產品(除了農葯殺蟲劑等少數子行業)產量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乙烯、塑料樹脂及共聚物等子行業與2007年同比跌幅超過10%。由於產品價格大幅下挫、開工率降低和存貨積壓的原因,中國石化企業虧損面大幅增加,企業資金鏈緊張。 2009年一季度石化產業整體仍然面對下游市場需求低迷的困擾,但也出現局部回暖跡象。大多數子行業產量同比下降,但環比上升。受到庫存下降和成本支撐等因素的影響,多數石化產品的價格開始止跌企穩。行業開工率也出現小幅回升。除了農化產品受到下游市場需求拉動表現出較強的走勢之外,大多數石化子行業危機並未解除。石化產業振興規劃對於危機下中國石化行業的影響分析 2009年2月19日,國務院溫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會議指出,石化產業資源資金技術密集,產業關聯度高,經濟總量大,對促進相關產業升級和拉動經濟增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振興石化產業,必須在穩定石化產品市場的同時,加快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著力提高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斷增強產業競爭力。會議同時公布了六點綱要性要求。石化產業作為重要的資源和基礎原材料行業,具有很高的產業關聯度,行業的景氣恢復和整體發展將有賴於下游需求行業的復甦。石化振興規劃短期內能夠緩解和解決部分產業鏈環節上的突出矛盾。石化調整振興規劃的作用及效果將更多體現在推進中國石化產業在中長期內的結構性轉型。石化產業振興規劃將緩解中國石化行業面臨的部分突出矛盾規劃將解決部分產業鏈環節上產品階段性供需失衡的問題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不斷深入,石化行業的多個產業鏈環節上都暴露出供需失衡問題,尤其是供給過剩的問題。階段性供需失衡給石化企業帶來的直接影響是短期內庫存快速上升。石化振興規劃指出國家將抓緊落實成品油儲備,這一舉措將一方面進一步完善中國石油儲備體系,另一方面也能緩解國內煉廠和成品油銷售企業庫存過大、資金佔用過多影響企業正常經營的突出矛盾。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費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逐年上升,2008年我國進口原油對外依存度上升到48%;如果考慮部分成品油直接進口的因素,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達到約51%。 國家的石油安全是經濟環境穩定的重要基礎。我國自1995年開始規劃國家戰略石油儲備議題。目前一期四大原油儲備基地(鎮海、舟山、大連、黃島)已投入使用,儲備量1,620萬立方米。庫容達2,680萬立方米的石油儲備二期建設工程也即將啟動。但與儲備體系完善的國家相比,我國石油儲備體系與石油儲備規模明顯落後。國際能源組織各主要成員國相繼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戰略石油儲備體系。日本、美國等國家儲備了相當於60~100 多天本國消費量的石油,可以應付突發事件引起的石油中斷供應。 儲備主體美國 日本 法國 德國國家儲備聯邦政府的戰略儲備目標是防止石油禁運和中斷石油供應,平時不輕易動用政府系統的「石油公團」承擔國家石油儲備及基地的建設任務企業法定儲備根據日本石油儲備法,一定規模以上的煉廠、銷售商和進口商都要按規定比例承擔石油儲備任務每個石油經營者都要承擔應急石油儲備義務,並維持上一年原油和油品消費量26%的儲量,相當於95天儲備量德國石油儲備聯盟由大型煉油企業、石油進口、銷售公司和使用石油發電廠組成,承擔儲備義務企業商業儲備美國企業石油儲備完全是市場行為,沒有法律規定企業儲備石油的義務法律規定以外的企業商業性儲備由企業自理法律規定以外的企業商業性儲備由企業自理法律規定以外的企業商業性儲備由企業自理各國石油儲備現狀對比石化行業國際上來看,成品油儲備是原油儲備的補充。日本民間石油儲備中約45%是成品油儲備;法國成品油儲備約占整體石油儲備的60%。成品油儲備是改善國內汽柴油市場長期供求關系的主要路徑之一。不斷出現的油荒現象凸顯了中國建立成品油儲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從全球范圍來看,國家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到石油儲備體系,尤其是成品油儲備體系的做法被一些發達國家採用。

6. 中石化的行業和區域分析

石化產業在我國作為重要的資源和基礎原材料行業,經濟總量大,具有很高的產業關聯度,在國民經濟中歷來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目前中國石化行業同時面臨周期性調整、自身結構性矛盾及金融危機影響帶來的矛盾深化加劇,成為當前經濟形勢下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尋找新增長點需求的典型代表。為此,國務院出台的「十大產業振興計劃」中明確針對石化產業的振興提出了六點綱要性要求。 石化振興規劃將能夠在短期內緩解或解決該產業鏈中的部分突出矛盾,並幫助催生、改造或做強一批行業龍頭性企業,為整個宏觀經濟的復甦發展提供動力及示範樣本。此次石化產業振興的方向,是由速度、規模增長模式向效能、質量增長模式轉變,而轉變發生的核心在於投資杠桿的使用。「資金—技術」將成為一組最重要的可相互轉化的變數。具體而言,在產業鏈上游,技術能力成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高的大型企業必然獲得政府資金支持進行更多技術創新,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占據產業主導地位;在產業鏈下游,具有產品研發和工藝研究優勢,在石化產業的全球細分市場上具有競爭潛力的中小型企業將有可能首先走出困境,並可以在國家政策和資金扶植下通過對外技術收購或自主研發形成技術優勢,加強競爭力。而在整個產業鏈范圍內,政府投資都在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等可持續發展環節上有前提性要求,在此方面先行一步或更具創新能力的企業將有更大發展空間。在此背景下,只有那些具備較好的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或意識,擁有研發和技術創新的傳統,更具全球性戰略眼光並強調市場服務能力的企業,才能堪當石化行業龍頭,並成為該行業新發展模式的代表。全球性危機之下的石化行業石化行業主要包括石油與化工行業,上游的資源領域包括石油、天然氣等;中游的大宗產品領域包括氮肥、甲醇、磷肥、氯鹼、純鹼等;下游的精細化發展產品領域包括農葯、染料、日化、工程塑料、、煤炭精細化、精細磷化工、鉀鋰、有機氟和有機硅等。整體產業鏈較長,子行業眾多。即使不爆發全球性金融危機,石化行業的周期性衰退也可能發生石化行業的整體增長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點。歷史數據顯示,石化行業經濟周期一般為7~8 年,價格高峰期一般持續2年左右。1978年以來,以產品價格、盈利空間以及裝置開工率等指標進行考量,景氣周期共出現過4次。 2002年之後,隨著中國、印度、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的高速經濟增長和主要發達國家經濟的逐漸復甦,全球石化行業進入明顯上升周期。2004年到2007年,石化行業周期的價格高峰已經維持了約4年之久,遠高於之前石化行業價格高峰期在18到24個月的水平。 由於2004年到2007年全球石化行業的平均盈利能力高於鋼鐵等其它基礎行業,全球的投資快速向石化行業集中,導致全球石化產能迅速擴張。下游有效消費量的增長趨勢明顯低於石化產能的擴張趨勢。以作為近60%石化產品的基本原材料的乙烯為例,2008年初披露的部分產能計劃顯示, 2008-2011年新增乙烯產能將達到2750萬噸,相當於2007年全球產能的22%以上。這樣的供給能力增長遠遠超出預期的需求增長。全球石化行業將在2008年下半年或者2009年上半年開始進入明顯的周期性衰退。全球性金融危機嚴重地影響實體經濟,使得全球石化行業受到很大沖擊隨著全球性金融危機不斷深化並直接打擊實體經濟,石化行業的下游產業需求大幅萎縮,從而大大加劇了全球石化行業所遭受的沖擊。2008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石化行業的大多數子行業都面臨裝置開工率降低,產品庫存量上升的困境。石化產品價格也大幅下挫。在2008年第四季度,石化產品價格跌幅高於油價的下跌幅度。如苯價格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首次下跌到其主要原材料的石腦油價格以下。在2008年11月,石腦油甚至比原油價格每桶低25美元。全球石化行業產品價格大幅滑坡。中國石化行業面臨周期性調整、金融危機影響和自身結構性矛盾凸現的三重壓力中國石化產業作為全球石化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同樣感受到由於供需關系變化引發的周期性衰退,以及金融危機打擊實體經濟帶來的下游需求快速下滑所引發的壓力。除了上述壓力之外,中國石化行業還經受著由於之前粗放式增長所形成的結構性矛盾所帶來的壓力。在景氣周期中,中國大量的新進入資金湧入高能耗、高污染和資源型(兩高一資)的低門檻石化產業環節,造成了相關產業鏈環節上嚴重的產能過剩。當面臨全球性危機沖擊時,這些產業鏈環節更為脆弱。例如,由於煤化工項目的大量上馬等因素使得2008年甲醇產量較2007年大幅提升40%以上,但由於市場需求不暢,行業開工率維持在相當低的水準。 由於上述的多重壓力,中國石化產業在2008年第四季度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危機徵兆:需求下降導致企業普遍積壓了大量存貨,例如,尿素庫存235萬噸,同比增160%;磷酸二銨存貨125 萬噸,同比增加231%;磷酸一銨存貨96萬噸,同比增加119.3%;復合肥存貨201萬噸,同比增加68.5%。

7. 石油化工專業就業前景

這個行業的就業前景很好。
首先,這個行業的我國的發展勢頭近年來呈上升趨勢,石化行業在國的GDP中穩步增長。而且科技的發展,經濟的需求還在推動這個趨勢。這是大的前景。
其次,從行業的需求來看,四川和重慶勞動力市場人才市場的數據顯示,招聘需求登記一般(按月或半年的統計數據)在前10位。目前,各個市場的招聘需求常常是機械類職位需求占前幾位。
三、但是,石化行業的就業前景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備,即因為其行業的特點,總體需求大,但在大城市中、在局部的管理層中,卻是人滿為患。所以,要有去這個行業的偏遠、基層崗位的思想准備。這好比作為技術人員,一開始就想進入公司總部去不太現實,要從基層干起一樣,你在評估這個就業前景時,要把基層、偏遠的崗位考慮進去。而石化行業,不僅大廠在較偏的地方,而且採油等更是偏遠。
總體來說,你如果選擇今後就業方向為石化行業,我覺得在行業方向上你是正確的,有遠見的。

8. 《中國製造2025》為石油化工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中國製造2025》提出要推進製造過程智能化,在重點領域試點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回化車間,加答快人機智能交互、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管理等技術和裝備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石油化工行業是典型的流程工業,產業鏈長、控制點多、工藝過程復雜,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對裝備的依賴性很強,裝備先進與否,決定著行業的進步程度。《中國製造2025》以推進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石油化工裝備一旦獲得智能化的質的飛躍,將為轉型發展奠定重要的物質基礎。

9. 和石油化工最有關的產業是什麼

石油化學工業簡稱石油化工,是化學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有重要作用內,是我國的支柱容產業部門之一。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石油產品和石油化工產品的加工工業。石油產品又稱油品,主要包括各種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潤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氣、石油焦碳、石蠟、瀝青等。生產這些產品的加工過程常被稱為石油煉制,簡稱煉油。石油化工產品以煉油過程提供的原料油進一步化學加工獲得。

閱讀全文

與石油化工行業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000858上市當時收盤價格 瀏覽:83
諾亞財富派理財可靠嗎 瀏覽:27
中國銀行個人留學貸款 瀏覽:528
什麼是非融資性 瀏覽:5
如何確定股票發行數量和價格 瀏覽:365
貸款違約金擔保人出么 瀏覽:203
1比索摺合人民幣多少 瀏覽:946
163406基金凈值今日凈值 瀏覽:327
九號理財 瀏覽:952
金條銀行價格 瀏覽:297
五線開花9期貨揭秘與實戰PDF 瀏覽:505
包裝貸款怎麼樣 瀏覽:896
理財直融查詢 瀏覽:525
國海證券金貝殼理財版 瀏覽:969
滴滴現在期權價格 瀏覽:712
首汽約車股票 瀏覽:490
A輪融資9億 瀏覽:765
優化營商環境企業融資 瀏覽:344
錢多多是中糧期貨 瀏覽:281
債券融資組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