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巴菲特都用什麼股價估值模型怎樣使用呢
凈現金流貼現
想理解並使用它必須有一點財務知識作基礎
沒有人能准確地計算出一個企業的真正內在價值(即使是巴菲特),差不多就行了
最近,一直閱讀和思考巴菲特的文字。已經考完會計,第4次讀 《巴菲特給股東的信》的時候和以前的感覺大有不同。以前都停留再理解巴菲特的一些看法的層面,但是到底怎麼計算一個公司的價值,怎麼去具體判斷一個股票是否有巨大的投資價值的問題上我是糊塗的。我最近一直思考的問題就是巴菲特是怎麼計算的。巴菲特採用的是計算企業內在價值的方法,具體採用的是現金流量貼現法。
我認為巴菲特理念關鍵在於保證內在價值的相對准確性,然後通過比較內在價值和市場價值,看是否有足夠的安全空間,來決定是否購買!保證內在價值的准確性需要兩個條件。
1.優秀企業,能夠保證現金流量的穩定和增加,這是計算內在價值的關鍵!
2.能力圈:自己能夠理解的范圍,堅持只做自己理解的企業!只是計算現金流量的關鍵!
順便說下什麼是巴菲特眼中的優秀企業!應該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它是顧客需要的;2被顧客認為找不到替代品;3不受價格上的限制
我覺得中國滿足這樣條件的茅台算一個!巴菲選中的包括 可口可樂 吉列 富國銀行等。
我們不如這樣反問一下,給你100億和最優秀的管理人員,你能在可樂和酒上面打敗可口可樂和茅台嗎?這一個比較好的證明方法!
巴菲特喜歡的就是用適合的價格購買進優秀管理人員管理的優秀的穩定企業。這里有2個重點,合適的價格和優秀企業,這兩個問題是相互關聯的!巴菲特的所有關於公司的要求都是為了能夠可靠的預計企業未來可以產生的現金流量,如果沒有這一前提,計算出的企業價值將是非常不可靠的。如果不是優秀的企業,什麼價格都談不上合適!因為你無法確定企業的未來!巴菲特的一切理念都是為了爭取更為可靠的估值,這也是巴菲特不斷強調能力圈的原因,只有自己能夠理解的業務和企業才能夠計算出准確的現金流量!
巴菲特採用的現金流量貼現法,巴菲特認為這是一種能夠准確估計公司內在價值的方法。但是這是以計算優秀企業為前提的!
這種方法的重點問題有2個,一個就是公司現金流量,一個就是貼現率,貼現率就是無風險利率。巴菲特認為貼現率為美國30年期國債的利率。現在要解決的現金流量的問題,採用的間接法編制的現金流量的數據,一般計算中採用的是 (1)公司凈利潤+(2)折舊費用,折耗費用,攤銷費用和某些其他現金費用.但是巴菲特認為這個華爾街時興的東西並不能真實反映公司的現金流量,這樣也就無法評價公司的價值,巴菲特認為公司的現金流量應該是 (1)公司凈利潤+(2)折舊費用,折耗費用,攤銷費用和某些其他現金費用-(3)企業為維護其長期競爭地位和單位產量而用於廠房和設備的年均資本化開支。
第三點的判斷比較重要,這里設計到一個關鍵詞語「能力圈」,巴菲特只堅持做自己了解的企業。為什麼呢?前面已經說過,提高計算內在價值的准確性!只有自己了解的企業,我們才有能力准確的判斷(3)企業為維護其長期競爭地位和單位產量而用於廠房和設備的年均資本化開支。這個是基於我們對社會的認識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能力和分析水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下面舉例來估計巴菲特的計算過程,更多過程有待思考和研究。因為企業關於(3)企業為維護其長期競爭地位和單位產量而用於廠房和設備的年均資本化開支。我無法具體判斷,所以用企業的凈利潤代替!就是假設折舊費用和真實的發生費用相等,就是前面的費用(2)和費用(3)相當。巴菲特在1988年投資可口可樂.
以下資料來源於《沃倫巴菲特之路》羅伯特著,有修改
未來現金流量預測:1988年現金流量為8.28億美金,1988年後的10年間,以15%的速度增長(前7年實際為17.8%),正是優秀的企業性質,保證了現金流量的穩定,到第10年,現金流量為33.49億美金。從1988年後的11年起,凈現金流增加為5%.
貼現率:以1988年的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9%為標准。貼現率是個會變動的數據。
估值結果:
1988年可口可樂公司股票內在價值為483.77億美金。
如果假設現金流量以5%的速度持續增長,內在價值依然有207億美金(8.28億美金除以9%-5%),
比1998年巴菲特買入時可口可樂股票市值148億美金還要高很多!這里使用的公式和前面10年後使用的公司相同,為現金流量現值=持有期末現金現值/k-g,k為貼現率,g為增長率,該公式在k小於g時候使用。
下面對k大於g的計算進行說明,也就是增長率為15%的前10年的計算過程。11年後的計算使用上面提到的公式。
預期年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估計穩定現金流 9.52 10.95 12.59 14.48 16.65 19.15 22.02 25.33 29.13 33.5
復利現值系數 0.917 0.842 0.772 0.708 0.650 0.596 0.547 0.502 0.46 0.422
年現金流量現值 8.74 9.22 9.72 10.26 10.82 11.42 12.05 12.71 13.41 14.15
現金流量總量為 112.5 億
10年後的現金流量總量為 第11年現金流量為35.17億
35.17/9%-5%=879.30億,為折現到10年底的現值。摺合為現值879.30/0.4224=371.43億
得出內在價值為483.9億,區間為207億到483.9億之間!
復利現值系數可以查表也可以自己計算,本例中 第一年為1/1.09,第2年為1/1.09*1.09以此內推!
⑵ 巴菲特股票理論是什麼
請問,你所問的是指巴菲特自己的投資理論是什麼,還是他投資方法正確背後的理版論支持?權
巴菲特的投資股票是在計算出企業價值在股票上反映出來的價格是被低估,那麼買入,因為股票的價格是圍繞價值上下波浪式波動,在一個周期後,價格必定要上漲到企業真正價值。或以上。。這就是著名的基本面分析選股。
⑶ 巴菲特的計算股票價值的詳細方法
伯克希爾哈撒韋年會上有人問巴菲特的計算股票價值的詳細方法,巴菲特讓搭檔查理回答,查理回答說沒有固定方法
⑷ 巴菲特是如何選擇股票的方法
只要找到價錢低(利潤大、有升值空間)曾經價錢很高的股票(有潛力)就可以了幾乎穩賺了
⑸ 巴菲特買什麼樣的股票
第一,巴菲來特買入能被你知道都源是季報公布出來,你再動作會不會晚?
第二,巴菲特持股平均時間是四年,你有這個耐心沒有?
第三,巴菲特買入不是100%一定正確賺錢,持有四年後你不賺錢是不是嚴重的資金效率問題。
第四,我們散戶最大的優勢就是靈活,放棄這個優勢是否有用?
其實如果學會正確的技術分析知識,每次大盤下跌都可以避開,每次上漲都可以抓到,完全可以依靠自己選股,不用依賴別人
⑹ 巴菲特所持有的股票特點
主要是從持有該股票的公司的經營發展狀況來考慮
巴菲特原則
對巴菲特來說,購買一家企業100%的股份與只購買部分股份之間並不存在根本的區別。但巴菲特更願意直接擁有或控股一家企業,因為這可以允許他去影響企業經營及價值形成最重要的方面:資本的分配。如果不能直接擁有一家公司,巴菲特會轉而通過買入普通股來持有該公司的部分股份。這樣做雖然沒有控制權,但這一不足可以被以下兩個明顯的優點補償:(1)可以在整個股票市場的范圍內挑選,即選擇范圍更廣泛;(2)股票市場可以提供更多的機會來尋找價格合適的投資。不管是否控股,巴菲特始終遵循同樣的投資策略:尋找自己真正了解的企業,該企業需具有較長期令人滿意的發展前景,並由既誠實又有能力的管理人員來管理。最後,要在有吸引力的價位上買入該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認為,「當我們投資購買股票的時候,應該把自己當作是企業分析家,而不是市場分析家、證券分析家或宏觀經濟分析家。」巴菲特在評估潛在可能的並購機會或購買某家公司股票時,總是首先從一個企業家的角度看待問題。系統、整體地評估企業,從質和量二方面來檢驗該企業的管理狀況與財務狀況,進而評估股票購買價格。
企業方面的准則
巴菲特認為,股票是個抽象的概念,他並不從市場理論、宏觀經濟思想或是局部趨勢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相反,他的投資行為是與一家企業是如何運營有關的。巴菲特總是集中精力盡可能多地了解企業的深層次因素。這些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企業的業務是否簡明易懂?
2.企業經營歷史是否始終如一?
3.企業是否具有長期令人滿意的前景?
管理方面的准則
巴菲特付給一名經理最高的獎賞,是讓他自己成為企業的股東,即讓他將這家企業視為自己的企業。這樣,經理們不會忘卻公司的首要目標——增加股東權益的價值,而且會作出合理的經營決策,以盡力實現這一首要目標。巴菲特很欣賞那些嚴格履行自己的職責,全面、如實地向股東匯報,並有勇氣抵制巴菲特所說的「慣例驅使」影響的管理者。
巴菲特對有意向收購或投資的企業管理的考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者的行為是否理性?
2.管理者對股東們是否坦誠?
3.管理者是否受「慣例驅使」?
財務方面的准則
巴菲特評價管理和獲利能力的財務方面的准則,是以某些典型的巴菲特信條作為基礎的。比如,他並不太看重每年的經營結果,而更關心四、五年的平均數字。他總說,盈利企業的回報並不是像行星圍繞太陽運行的時間那樣一成不變的。他對那些雖然沒有實際價值,卻靠在會計上耍花招而獲得驚人的年終業績數據的做法相當反感。他以下面幾個准則作為自己在財務評估方面的指導:
1.集中於權益資本收益,而不是每股收益。
2.計算「股東收益」。
3.尋找經營利潤率高的公司股票。
4.對每1美元的留存收益,確認公司已經產生出至少1美元的市場價值。
市場方面的准則
從理論上說,公司股價與其內在價值的差異,決定了投資人的行為。當公司沿著它的經營生命周期不斷發展時,分析家們會重新評估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與其市場價格的相對關系,並以此決定是買入、出售還是繼續持有該公司股票。總之,理性投資有兩個要點:
1.這家企業真正的內在價值有多少?
2.能夠以相對其價值較大的折扣買到這家公司股票嗎?
⑺ 運用巴菲特理念選擇股票,並分析該股票近三年凈資產收益率試用杜邦分析法 分析該公司的經營特點
未來是電器定製,海爾。
用技術來選股,一笨二傻三天真四白痴五腦門大
⑻ 巴菲特用何種方法進行股票估值的
他的演算法和國內的演算法不同~!國內是以股息為前提計算~!
巴菲特是按照股東權益貼算未來現金流計算~!具體操作是這樣的:
股東權益=凈利潤+折舊攤銷-資本性支出+營運成本增加
PS:巴菲特之路裡面寫的公式不含有營運成本增加,是 凈利潤+折舊攤銷-資本性支出 不過凈現金按照也就是股東權益按照上面一種演算法更合理
然後貼算無風險利率(也就是國債)中國五年無風險國債是3.61%
股東權益 除以 無風險利率 就可以得出公司的內在價值 不過這不是股票的單股價格
然後 內在價值*市場單股價格/市場總價格 就可以得出每股內在價值(市場總價格要按流通股計算)
記住要在低於每股內在價值25%的時候在購買 就是這樣了。。。
這是《巴菲特之路》裡面寫的 還有要看趨勢投資 也就是計算權益資本收益 和 未來每年現金流增長 看是否高於市場收益水平,假如高就應該投資 等等
當然最主要的一個前提,也是忠告吧。不管是巴菲特還是索羅斯,都一直在說的。你起碼要了解這個行業,你起碼要知道這個行業是怎麼盈利的。如果不了解...抱歉你的投資並不是一次好的投資。
市場是個投票機,更是一個稱量器,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心裡素質,堅信自己的估價是正確的。換個角度想假如股票跌了一半,你還可以以更低的價格,去購買公司的股票。當然了你要了解,就像我前面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