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石油石化行業的產業鏈
石油石化產業鏈的構成
石油化工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石油產品和化工產品的整個加工工業,包括原油和天然氣的開採行業和油品的銷售行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通常可以將石油石化產業分為:石油開采業、石油煉制業、石油化工、化工製品和化肥行業等。
「石油開采」指的是將原油和天然氣從地下采出的過程,並將原油和天然氣分離。「石油煉制」指的是將原油加工成汽油、柴油、煤油、石腦油、重油等油品的過程。「石油化工」指的是,將石油產品和石化中間品加工成石化中間品的過程。
而「化工製品」指的是將石化中間品加工成製品的過程。「化肥行業」指的是將石油產品合成為化肥的過程。每個過程有其自身的功能和特點。具體分類和特點如下:
石油工業包括全球的勘探、開采、煉制、運輸(通常利用油輪和管道運輸)和油品銷售等。石油也是許多化工產品的原料,包括醫葯品、熔劑、化肥和塑料等。該行業通常被分為三個主要部份:上游、中游、下游。通常將中游納入下游之內。
(1)石油化工產業分析擴展閱讀
石化產品價格形成機制
1、價格傳導的過程
鑒於化工領域廣泛存在著「中間體」,而國內又缺少交易「中間體」的現貨市場。因而我國石化終端產品的價格形成過程較為復雜,往往受到上游價格壟斷的影響。
產業鏈圖顯示了石化產業鏈的主要環節,其產業鏈末端產品的價格經由各自產業鏈的加工環節傳導形成。
芳烴亦可來自石油輕餾分的催化重整。石油輕餾分和天然氣經蒸汽轉化、重油經部分氧化可製取合成氣,進而生產合成氨、合成甲醇等。
三烯三烴經與無機產品反應可獲得「中間體」,包括PE、EG、聚乙烯醇、丙烯晴、已內醯胺、對二甲苯等,也就是產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等產品的原料。
通常價格的形成主要受兩種因素主導:一是消費拉動,二是成本推動。在這兩種類型之間,價格傳導的過程和效果也大不相同。
(A)消費拉動型
在消費拉動的情況下,受下游需求增長的影響,價格開始上漲。此時,該加工環節的邊際利潤也隨之增長,進而拉動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這一過程在產業鏈中的每一個加工環節中重復,至傳導至產業鏈的源頭石腦油)。某一環節受到阻礙,特別是在產能遠遠大於產量或者需求的環節。
(B)成本推動型
在成本推動的情況下,產業鏈源頭原材料價格首先上漲,其結果要求將增加的原材料成本轉嫁到該加工環節的產品價格之中。這一過程在產業鏈中的每一個加工環節重復,直至傳導至產業鏈末端的終端產品。不同的是,成本的推動不如需求的拉動那麼順利。
(C)消費萎縮
與上述兩種情況相反的是,消費萎縮和成本下降時的傳導過程。當消費萎縮時產品開始積壓,企業開始減產,導致該加工環節的原材料價格下降。這一過程逐漸向上游傳導,最終迫使產業鏈源頭產品價格回落。該上游產品有可能是其他產業鏈的上游。
(D)成本下降
對於下游企業來說,原材料成本的下降是件好事。不但可以提高加工利潤,還可以降低產品價格,擴大市場。然而,在成本下降的整個傳導過程中,加工企業卻很難應對。面對不斷降價的原材料,無論以何種價格買入,企業都要面臨虧損。
『貳』 《中國製造2025》為石油化工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中國製造2025》提出要推進製造過程智能化,在重點領域試點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回化車間,加答快人機智能交互、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管理等技術和裝備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石油化工行業是典型的流程工業,產業鏈長、控制點多、工藝過程復雜,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對裝備的依賴性很強,裝備先進與否,決定著行業的進步程度。《中國製造2025》以推進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石油化工裝備一旦獲得智能化的質的飛躍,將為轉型發展奠定重要的物質基礎。
『叄』 石油化工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石油衍生出來的化工產品多達數千種,業內通常把以石油、天然氣為基礎的有機合成工業,即以石油和天然氣為起始原料的有機化學工業稱為石油化學工業(簡稱石油化工)。石油化工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作用,對國家的綜合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著直接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1)石油化工是材料工業的支柱之一。
金屬、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被稱為三大材料。而高分子合成材料正越來越多地取代金屬,成為現代社會使用的重要材料。除合成材料外,石油化工還提供了絕大多數的有機化工原料,在屬於化工領域的范疇內,除化學礦物提供的化工產品外,石油化工生產的原料,在各個部門大顯身手。
(2)石油化工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石油化工提供的氮肥占化肥總量的80%,農用塑料薄膜的推廣使用,加上農葯的合理使用以及大量農業機械所需各類燃料,形成了石化工業支援農業的主力軍。
(3)各工業部門離不開石化產品。
現代交通工業的發展與燃料供應息息相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燃料就沒有現代交通工業。金屬加工、各類機械毫無例外需要各類潤滑材料及其他配套材料,消耗了大量石化產品。全世界潤滑油脂產量約2000萬噸,我國約180萬噸。建材工業是石化產品的新領域,如塑料管材、門窗、鋪地材料、塗料被稱為化學建材。輕工、紡織工業是石化產品的傳統用戶,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的開發與推廣,無不有石化產品的身影。當前,高速發展的電子工業以及諸多的高新技術產業,對石化產品,尤其是以石化產品為原料生產的精細化工產品提出了新要求,這對發展石化工業是個巨大的促進。
(4)石油化工也具有價值高昂的經濟效益。
有人曾算過一筆帳,一噸原油轉化為石油化工產品後可增值100倍。
『肆』 導致石油開采業發展,石油化工產業
結合所學可知,石抄油襲開采業發展、石油化工產業和陸空交通工具需要的動力是內燃機,因此導致石油開采業發展、石油化工產業和陸空交通工具發明的最主要原因是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故D項正確.
ABC三項均不符合,應排除.
故選D.
『伍』 當前石油化學工業發展面臨哪些方面的形勢與挑戰
傳統產能過剩、企業生產效率低下、企業發展創新不足等問題凸顯,使很多石化企業舉步維艱。「這些問題的形成有深刻的歷史原因,需要長期系統的工程才能從深層化解,要意識到現在必須進行革新。」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說,現階段中國石化行業面臨諸多挑戰之時,也正是尋找機遇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時期。
內外競爭挑戰行業發展
國內企業產品同質化發展現象嚴重已是不爭的事實。「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這樣的矛盾並沒有徹底暴露出來,然而一旦降速,很多石化企業的問題就是產能過剩。」李壽生在石化行業工作多年,對很多企業向同類好技術、好產品或者好項目的集群、蜂窩式發展感觸頗深。
「企業缺乏自主創新,沒有優勢產品和特色技術,就會出現問題,企業與企業間打價格戰,導致利潤空間縮小甚至是賠錢。」楊元一說。
「十二五」規劃發布已有近兩年半的時間,然而石化企業執行規劃的情況如何?「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規劃院做的調查顯示,實際情況並不理想。」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白頤介紹,很多企業沒有轉型升級的主要原因是局限於眼前發展的小利,「現階段是非常重要的轉型期,如果企業錯過了將無法彌補,企業要將發展的目光放得長遠一些。」
「因此企業必須作為主體,針對產能過剩等制約發展的問題,對傳統產能進行調整。」白頤說,過去效益不好就要擴大產能規模的想法必須改變。
除了國內面臨的一些問題外,來自國外市場的競爭壓力更加巨大。中東化工因有效利用石油開發過程中的伴生氣而崛起,所以擁有巨大的價格競爭優勢。「現在,美國通過頁岩氣制乙烯的成功,帶來了可以與中東化工行業相匹配的價格優勢。」歐洲石化咨詢公司副總裁安迪·吉賓斯介紹,2004年開始,由乙烷(天然氣中含量達5%至10%)生產乙烯相比石腦油生產乙烯,就有了相對較大的利潤空間,而隨著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使用中的比例進一步提高和石油價格的上漲,其利潤空間將更大。
「這就意味著美國的產品在亞洲市場具備著強大的競爭優勢,這樣的挑戰對傳統石化行業不容忽視。」NEXANT亞洲能源與化工業務副總裁克里夫·吉伯森說。
創新贏得機遇
面對壓力空前的環境問題和國內外市場競爭帶來的一系列挑戰,石化行業該如何應對?
「可以看到,中國現在仍然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如果用一個四層金字塔做模型,基礎化工品、新型化工品、一般高端化工品、高端化工品,我們的生產能力還僅局限於前兩層。這就是老行業的新機遇。」白頤說,石化行業未來的發展必須將產品做得更豐富更完善,提升附加值和延伸產品鏈,深化傳統產品的加工。
因此,企業必須有好的診斷和自身評價機制,不能再像以前蜂擁而上,產業升級更需要特色升級。李壽生說:「中國大、中、小型煉廠共存的特殊國情決定了尋求市場發展空間必須因地制宜,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特色以及提升競爭力的模式。」
「中國從1999年全面禁止使用含鉛汽油到2018年全面實行低硫國Ⅴ汽柴油,將用20年的時間走過一些發達國家四五十年時間走過的歷程。」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付興國說,這其中包括了傳統石化行業通過科技創新引導一步步產品升級,應該說技術創新在很大程度上帶動著行業的發展。
「現階段,石化行業面臨著戰略轉型和升級,創新仍是不變的主題,在現有條件下如何利用高端制備技術生產新型化工產品、如何通過先進技術達成能量梯度利用減少能耗、如何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的精細化發展之路,創新機制必須在傳統石化行業中建立。」李勇武說。
『陸』 和石油化工最有關的產業是什麼
石油化學工業簡稱石油化工,是化學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有重要作用內,是我國的支柱容產業部門之一。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石油產品和石油化工產品的加工工業。石油產品又稱油品,主要包括各種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潤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氣、石油焦碳、石蠟、瀝青等。生產這些產品的加工過程常被稱為石油煉制,簡稱煉油。石油化工產品以煉油過程提供的原料油進一步化學加工獲得。
『柒』 什麼事石油化工行業
石化行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石化行業生產線長、涉及面廣,僅中國石化集團就有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等輸油、輸氣管道近6000km,加油站2.4萬個,石化企業的油田、採油廠、煉油廠、化工廠、油庫、加油站、輸油(氣)管線遍及全國城市、鄉鎮、車站、碼頭、賓館、千家萬戶。生產過程包括油氣勘探、油氣田開發、鑽井工程、採油工程、油氣集輸、原油儲運、石油煉制、化工生產、油品銷售等,生產社會需要的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化工原料、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化肥等3000多種石油、化工產品,與人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2000年,我國石化行業生產原油達到1.63億t,加工原油2.1億t。中國的三大石油石化集團公司——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和中國海洋石油集團公司固定資產已達到6000多億元,從業人員達到200多萬人,石化行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石化行業又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有著自己的行業特點。1石化生產中涉及物料危險性大,發生火災、爆炸、群死群傷事故幾率高石化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如原油、天然氣、汽油、液態烴、乙烯、丙烯等等,絕大多數屬易燃、可燃物質,一旦泄漏,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發生燃燒、爆炸;許多物料是高毒和劇毒物質,如苯、甲苯、氰化鈉、硫化氫、氯氣等等,這些物料的處置不當或發生泄漏,容易導致人員傷亡;石化生產過程中還要使用、產生多種強腐蝕性的酸、鹼類物質,如硫酸、鹽酸、燒鹼等,設備、管線腐蝕出現問題的可能性高;一些物料還具有自燃、暴聚特性,如金屬有機催化劑、乙烯等。2石化生產工藝技術復雜,運行條件苛刻,易出現突發災難性事故。石化生產過程中,需要經歷很多物理、化學過程和傳質、傳熱單元操作,一些過程式控制制條件異常苛刻,如高溫、高壓,低溫、真空等。如蒸汽裂解的溫度高達1100℃,而一些深冷分離過程的溫度低至-100℃以下;高壓聚乙烯的聚合壓力達350MPa,滌綸原料聚酯的生產壓力僅1~2mmHg;特別是在減壓蒸餾、催化裂化、焦化等很多加工過程中,物料溫度已超過其自燃點。這些苛刻條件,對石化生產設備的製造、維護以及人員素質都提出了嚴格要求,任何一個小的失誤就有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3裝置大型化,生產規模大,連續性強,個別事故影響全局石化生產裝置呈大型化和單系列,自動化程度高,只要有某一部位、某一環節發生故障或操作失誤,就會牽一發而動全身。石化生產裝置正朝大型化發展,單套裝置的加工處理能力不斷擴大,如常減壓裝置能力已達1000萬t/a,催化裂化裝置能力最大為800萬t/a,乙烯裝置能力將達90萬t/a。裝置的大型化將帶來系統內危險物料貯存量的上升,增加風險。同時,石化生產過程的連續性強,在一些大型一體化裝置區,裝置之間相互關聯,物料互供關系密切,一個裝置的產品往往是另一裝置的原材料,局部的問題往往會影響到全局。4裝置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發生事故財產損失大石化裝置由於技術復雜、設備製造、安裝成本高,裝置資本密集,發生事故時損失巨大。由於石化裝置資金密集,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巨大。據有關資料對1969~1997年世界石化行業重大事故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單套裝置的事故直接經濟損失驚人(圖1)。如1989年10月美國菲利浦斯石油公司得克薩斯工廠發生爆炸,財產損失高達8.12億美元;1998年英國西方石油公司北海採油平台事故直接經濟損失達3億美元;2001年巴西海上半潛式採油平台事故損失5億多美元。
『捌』 山東發展石油化工產業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山東發展石油化工產業的優勢:緊靠原料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