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金融街和上海陸家嘴可以稱為「中國的華爾街」嗎
對於北京金融街和上海陸家嘴是不是中國的華爾街,我想可以從兩個方面辯證分析。
它是美國一些主要金融機構的所在地。兩邊都是古老的摩天大樓,主要集中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聯邦儲備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洛克菲勒、摩根、杜邦等大型銀行、保險、鐵路、航運大公司。公用事業和保險公司總部以及商品交易所。華爾街是高度集中的金融和投資的象徵,它承載了太多的榮耀。
盡管不能我國的北京金融街和上海陸家嘴不能完全與華爾街媲美,但我相信在中國史無前例的發展速度下,總有一天能達到我們自己的高度。
㈡ 北京和上海誰才是中國的金融中心請說明原因,謝謝高手!!
上海被規劃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金融中心,簡單舉例,美國華盛頓有金融行業么?有吧,他是金融中心么?不是吧,一樣道理,政治中心才是北京
㈢ 上海和北京到底誰是中國的金融中心
根據近期發布的《北京市「十三五」時期金融業發展規劃》,北京要初步建成具有國際影內響力容的金融中心城市。
該規劃稱,「十三五」期末,北京作為集金融決策監管、資產管理、支付結算、信息交流、標准制定為一體的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地位要得到進一步鞏固提升。
提起國際金融中心,人們自然會聯想到上海。
根據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十三五」時期要建成與中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基本確立全球性人民幣產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地位等。
上海提出的人民幣定價和清算中心,與北京將要打造的支付結算的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存在業務重疊的情況。
京滬均有國際金融中心定位,會不會有沖突?專家認為,可以差異化發展。
㈣ 中國的金融中心有2個,北京和上海
不太清楚,不好意思
㈤ 北京和上海有什麼好的自費金融類學校啊
思源什麼的沒聽說過不要相信哦~~其實考一個大專也不錯,比如上海金融學院大專分數線不高,但是含金量高,或者讀財經大學的網路學院,自考啊,成考啊都很簡單。
㈥ 上海和北京哪所大學金融系專業好
http://kaoshi.e.sina.com.cn/collegedb/collegebang.php?majorname=%BD%F0%C8%DA%D1%A7&provid=1&wl=2&syear=2011&_action=college_major_score&page=1&dpc=1
㈦ 北京和上海哪裡金融好做
上海
㈧ 在上海做金融行業好還是在北京做好
取決於你的資源了,如果你有很強的政府資源,來北京吧,在北京做金融做的就是關系網;如果沒有,那麼你就踏踏實實做事情,在上海好好作為。
㈨ 北京和上海哪個會成為未來的國際金融中心 為什麼
上海,地理優勢擺在這里,經濟發展比較快速,而且上海現在就已經是我國的金融中心
北京是政治中心,政治中心是不可能成為金融中心的
㈩ 北京上海的經濟差距是什麼
2018年1月北京和上海同時發布了2017年經濟成績單。同為超一線城市,二者經濟實力一直就難分伯仲,各有千秋。
從城市定位來看,北京更偏重政治和文化中心,但其經濟實力也很強;上海更偏重經濟中心,但在文化方面也不示弱。
第七:財政收入
上海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642.26億元,比上年增長9.1%;北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5430.8億元,同比增長6.8%。
財政收入方面,上海還是挺厲害的,主要是上海的經濟總量大。但一個地方的財政收入不僅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還有中央稅收返還和中央轉移支付。
財政部最新發布的《2017年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分地區預算匯總表》顯示,北京2017年預算數為700.46億元,上海為525.28億。
看來,在轉移支付方面,中央還是更偏愛北京一些,畢竟北京是中國的首都,需要花錢的地方多。
第八:接待遊客
這個指標主要是為了對比一個城市的開放程度,相比之下,上海確實比北京更開放,上海入境的外國(包含港澳台)遊客比北京多很多。
2017年,北京全市累計接待入境遊客392.6萬人次,上海全年的數據沒公布,但是截止去年11月,接待入境遊客就達到801.6萬人。
不過,兩市有個共同點,從主要客源國來看,接待最多的外國遊客都來自美國、日本和韓國。
第九:人口
上海去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2418.33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37萬人;北京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0.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2萬人,下降0.1%。
兩個城市都是人口超大城市,但去年北京人口下降了2.2萬人,有人分析可能和疏散低端產業有關。
看完詳細對比,很多人會發現,北京和上海的差距可能並沒有外界想像中那麼大,他們在很多方面都是齊頭並進的。
如果要說二者的差別,主要體現在產業結構上,這主要是由兩個城市的定位決定的,總體上孰優孰劣真的不好下結論。
聲明:對比不是最終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兩個城市的差異,拒絕無緣無故的地域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