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持股非常集中對股票拉抬相對輕松
觀察人均持股數
從年報、中報中我們可以看到上市公司股東人數和人均持股數。一般我們認為股東人數越多,人均持股數越少,說明無庄介入或莊家介入不深;相反,股東人數越少,人均持股數越多,說明強庄介入,如果該股漲幅不大,一匹黑馬就在眼前了。
一隻股票在市場上總是經歷吸籌(籌碼逐漸集中),洗盤(籌碼快要集中完畢),拉升(籌碼完全集中),派發(籌碼逐漸分散)四個階段。我們做股票無非是長線和短線兩種方
式,所謂長線,是在吸籌階段介入;所謂短線是在拉升階段介入。但是,一般投資者常搞不清何時是吸籌,何時是派發。有人用成交量來判斷,但成交量不是萬能的,成交量也可用對倒方式騙人。因此研判股東人數和人均持股數的變化就成了研判庄股處於何種階段的重要指標。股東人數越少,人均持股數越多,說明籌碼越集中,庄股處於吸籌或將要拉升階段;股東人數越多,人均持股數越少,說明籌碼越分散,股票處於派發或無庄階段。
案例分析:億安科技(0008)
這只最初稱為深錦興的股票,1997年中期、末期,1998年中期,持股人數一直在2萬多戶,1998年中期增至2.9080萬戶,以3529萬股流通股計算,人均持股數僅為1213股。說明籌碼已極為分散,絕大數投資者不看好該股,股價也僅有9元左右。而就在散戶投資者
紛紛不看好該股之際,1998年末,該股股東人數大幅降至1.4906萬戶,人均持股也放大至2367股,股價在下半年也一度跌到5、6元,顯示有心人在開始收集。1999年該股開始一路揚升,中期股東人數只有4099戶,(文章來源:股市馬經 http://www.goomj.com)1999年末竟僅有2878戶,籌碼也絕對集中,2000年伊始該股加速上揚。最高達到126元,隨後步入調整,6月30日收盤價跌至70.44元,股東人數卻飈升至1.0099萬戶。
總結如下:
(1)股票的股東人數和人均持股數能反映出莊家是否介入或介入程度。
(2)股價下跌,股東人數減少,人均持股數增多,說明股票有人開始吸納,值得介入;反之,宜出局觀望。
(文章來源:股市馬經 http://www.goomj.com)
㈡ 求教:為什麼人均持股數增加一倍,股價卻不大漲
籌碼面只說明它有漲的潛力並不說明它要馬上漲,判斷會不會馬上漲要看的是技術面訊號,主力在k線和成交量留下的痕跡進行到了哪一步
㈢ 為什麼說價升量增是持股待漲信號
量在價先行,成交量的變化將決定股價最終的走向主趨勢,經過長期實踐交易成交量的變化中,人們常常發現股價剛從底部區上揚時,價升量增是耐心持股待漲的信號,某股票上揚之初,買方力量開始轉強,隨著買入者增多,成交量逐步溫和放大,股價自然因為買方介入而溫和上揚,當股價下跌時,成交量反而萎縮,反映市場持股者惜售,拋售壓力小, 股價回檔幅度則不深,持幣者眼見該股下跌幅度有限,做空力量不大反而信心大增,紛紛入市吸納,股價因買方力量轉強,股價再度上揚,隨著股價上揚,買、賣雙 方加入戰局的人數增加,成交量逐步放大,只要成交量不出現異常放大或縮小現象,均可視為持股待漲信號。
實際交易過程,一般遞增的幅度在1-5%以內均為合理,上升過程出現股價回檔時,成交量萎縮幅度越大越好,表明市場籌碼鎖定較高,持股者信心較強,隨著市場擴容不斷加快,個股成交量的溫和遞增的比例,因股而異,實際買賣過程中需要經驗的積累,才能提高判斷的准確率。為了提升自身炒股經驗,新手的話在經驗不夠時最好還是多去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這樣少走彎路、最大限度地減少經濟損失;我一直都在追蹤牛股寶手機炒股里的牛股達人操作,感覺還不錯,從中學習到不少的東西,願能幫到你,祝投資愉快!
㈣ 證金持股就意味著股價上漲嗎
證金持股主要是去年股災救市時持有的,當大盤不穩定,需要護盤時,國家隊會優先買入證金匯金持股的股票,所以會有一個上漲的預期。
不過這種持股邏輯主要在去年下半年實用,現在邏輯已發生變化了。
㈤ 員工持股對股價的影響 員工持股計劃是利好嗎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既有推出計劃就漲停的公司,也有推出計劃之後股價出現下跌的回現象。
首先,要答看員工持股計劃中股票的來源。目前來看,最主要的方式為非公開發行、二級市場帶杠桿購買、二級市場直接購買等。這三類方式佔到了目前市場上的主流,此外,還包括多種渠道、定向受讓和無償贈與等幾種方式。目前來看,員工自籌資金佔到了絕大多數。
其次要看公司背景。安信證券認為,由於員工持股計劃可能作為國企混改的標識之一,員工持股計劃對於國有企業二級市場表現影響更為顯著。
㈥ 外資持股比例增高對股價有何影響
外資一般看 中 價值投資,外資持倉的股基本面不會太壞,
外資不會頻繁操作,長期來說有維穩股價的作用
但外資比例一般都很少,很多是間接進入A股
對股價的影響佔比重較低
㈦ 股票數量增加20%,股價下降20%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送紅股 除息的 比放說20塊的股票 10送2 除息次日平盤價 應該是20/1.2=平盤價
每股價格少了20%但是 你多了20%股份
㈧ 什麼是持股市值
市值(來Market Capitalization,簡稱 Market Cap)是一種度量公自司資產規模的方式,數量上等於該公司當前的股票價格乘以該公司所有的普通股數量。市值通常可以用來作為收購某公司的成本評估,市值的增長通常作為一個衡量該公司經營狀況的關鍵指標。市值也會受到非經營性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變化,例如收購和回購。
市值即為股票的市場價值,亦可以說是股票的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總價值,它包括股票的發行價格和交易買賣價格。
股票的市場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股票的面值和市值往往是不一致的。股票價格可以高於面值,也可以低於面值,但股票第一次發行的價格一般不低於面值。股票價格主要取決於預期股息的多少,銀行利息率的高低,及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股票市場是一個波動的市場,股票市場價格亦是不斷波動的。
股票的市場交易價格主要有:開市價,收市價,最高價,最低價。收市價是最重要的,是研究分析股市以及抑制股票市場行情圖表採用的基本數據。
持股市值即所持股票的市值。持股市值 = 現持有股票數 X 現股價
㈨ 股票價格突然變低了但持股量多了一倍,公司是不是出了什麼狀況
應該是分紅送轉股,比如年報決定每10股送10股(或10轉增10),就是每股能得1股,這樣你的持股量直接多一倍,但是股價上要做除權處理,除權後股價腰斬。
除權後又有填權(上漲)和貼權(下跌)兩種可能。
㈩ 機構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比例增加.為什麼還不漲
因為機構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比例增加這是說明機構對於這股票的走勢進行了客觀的評價,內但是股票的上漲有多種容因素的影響,股票並不會由此而導致股價的上升。
機構投資者主要是指一些金融機構,包括銀行、保險公司、投資信託公司、信用合作社、國家或團體設立的退休基金等組織。機構投資者的性質與個人投資者不同,在投資來源、投資目標、投資方向等方面都與個人投資者有很大差別。
機構投資者並非是只賺不賠。他們實際上常常出錯,彼得.林奇把這些基金經理比喻為「容易犯錯的群體」。
(10)持股量增加和股價的關系擴展閱讀
市場一般認為,公司的股票20%到30%由機構投資者持有較為理想。機構也樂於這樣,但必須是優質股。盡管機構投資者有一定數量的股票是好事,就像魔術師學徒會遭遇許多問題一樣,太多好事情都被碰到並不容易。
問題會處在清倉和拋售獲利的時候。機構投資者持股多的股票,在一個正常、穩定的市場中交易應有足夠的流通股份,但是股市也會突然變動。如果40%到50%的股票在機構投資者手中,而他們開始出貨的話,他們快速的出貨行為,會給股票價格帶來慘痛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