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股市行情和房地產行情

股市行情和房地產行情

發布時間:2021-03-21 19:02:40

股票與房地產兩大資產價格的走勢相互關系如何,是通過什麼途徑相互影響的

一般來說股票市場與房地產市場是相互制約又相輔相成的關系。
1、當股票市場處於牛市時,會有大量資金流向股市,從而減少房地產市場的資金量,此時房地產市場受到負面影響,價格不會大幅波動。反之亦然。同時由於股市套利,資金也會流向房地產市場,進一步增加房地產投資,這是在經濟面看好,投資者信心樂觀的情況下。
2、當股票市場處於熊市時,大量資金被套,造成房地產資金短缺,從而影響房地產發展,社會普遍悲觀。反之亦然。同時我們知道,熊市前夜會有大莊稼提前獲利離場,從而進入房地產市場,從而推高房價。
總之,股市與樓市作為我國兩大重要的投資渠道,確實對資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要搞清楚他們之間的關系,不能簡單的以單一的理論去分析,要結合當前經濟狀況以及投資者對未來經濟預期來研究。

❷ 為什麼地產和銀行股的走勢對大盤的影響那麼大

與市值相關是一方面,主要是房地產聯動性強,可以帶動很多行業,比如:水泥、鋼鐵、銀行業、建築建材、玻璃行業、鋁合金製造加工業、裝飾裝潢、家用電器、傢具製造……

所以房地產不行,對很多行業的業績都有極大的沖擊,房地產泡沫破裂可以導致經濟危機,比如20年前的日本樓市泡沫破裂,導致股市崩盤下跌20年,後導致亞太金融危機(還有其他原因,起到導火索作用)。08年美國的次信貸危機也是因為樓市泡沫引起,以及前端的迪拜樓市泡沫破裂引起的債務危機、現在的希臘次信貸危機。都導致了局部或全球的股市大幅下挫,所以地產股的走勢對大盤影響可見一般。(其實不是地產股,而是政策,因為政策打壓,可能會導致房市不景氣,才引起地產股下跌。)

❸ 股市的漲跌對房價的影響

真正意義的個人浮動資產 在過去,中國經濟主要是靠投資拉動,政府行為處於主導。但現在已經慢慢過渡到靠內需推動的時代,居民的消費行為對經濟增長起到決定性作用,而且這個重要性會越來越大。這時候,居民在消費傾向上的微小變化對宏觀經濟的影響都能凸現出來了。 在計劃經濟時代,中國人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個人資產,消費完全由收入決定,而絕大多數的收入就是靠工資,而工資高低又是由宏觀經濟,更准確地說,宏觀經濟中的實體部分來決定的。 居民的生活消費是完全被動地接受宏觀經濟作用,特別是國家政策和政府投資的作用。那時候,條件好一點的人能有一些現金和銀行儲蓄存款或者一點黃金,再後來,又開始擁有些國債和企業證券。中國居民們逐漸累積屬於自己的個人資產,其消費模式也不再是當月吃光工資,有多少用多少,而會開始做長遠決策和短期決策相結合,跨期消費。但這些個人資產收益小而穩定,資產價值幾乎不會發生波動,也不會對居民的消費發生任何意外的沖擊和干擾。 1991年國內股市開通,中國居民們開始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個人浮動資產。股市的第一桶金和幾輪牛市熊市變換行情讓很多人積累了大量的股票資產,也讓更多人認識到股市的陰晴變化之快,股價的變化無常。相當比例的人因為股市行情的一點波動就會使生活處境和消費能力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當房子有了價格 中國居民的經濟生活在上世紀90年代還遇到另外一件大事:房地產市場的放開。這意味著住房不再是免費發放的福利品,房子可以買賣了,有價格了,而且這個價格還會變化,且變化還很快、很大。 當資產價格變動引起居民消費的變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財富效應」。這個話題在國外已經被研究了很長時間。如前面所說,因為現金和銀行存款、債券等資產價值變化很小,一般人們主要討論股票市場和住宅房地產的財富效應。早在20世紀70年代,著名經濟學家、曾因為創立「生命周期消費假說」而獲198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莫迪格亞 尼(Modigliani)就在一系列文章中就提出,假定勞動收入不變,財富每增加1美元會導致美國消費者支出增加5美分。從那時起,資產價值變動對消費的財富效應就逐漸成為經濟學尤其宏觀方針政策研究的一個討論重點。莫迪格亞尼的5美分論斷也被廣泛引用,包括成為美國宏觀經濟決策的參考。 之後的研究雖然對這個論斷有一些微調,但總體上經濟學界承認,財富變動會引起消費變動。 學者們開始區分股票價值變動對居民消費的長期效應和短期效應,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長期和短期效應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是僅僅影響當前消費支出,還是會作用到很久之後的消費決策。直接效應,簡單來說,就是覺得自己變富了,至少手頭變闊綽了,就想多花錢了。 有人就此質疑,股票盈餘還停留在賬面時候不存在這個效應,「紙面財富」只有真正賣了、套現了、落袋為安了,才可能算是財富。但如果套現了,那隻是一次性收益,該股民不會預期將來每次都遇上好運氣,不會認為自己的一生收入(勞動收入+資產收益)真的發生重大改善,那麼最多有短期效應,長期來看就沒有什麼了。所以,有人認為間接效應更重要。

❹ 房地產股票行情怎麼樣還會一直跌嗎

房地產股票今天整體板塊呈現資金凈流入。中航地產,有華夏基金新進,建議耐心持股,後市不僅可以解套,還有不小的賺頭,不要半路上弄丟了籌碼。

❺ 中國股市與房地產的兩年內走勢如何

股市在奧運之後應該會出現下滑拐點,熊市中整體受影響,包括地產板塊,但房地產業會長期看好,這是必需的,加上土地資源越漸稀少...

❻ 在最近3、4年間,中國股市的走勢會怎樣尤其是房地產的股價的走勢會怎樣

個人認為2014年股市會繼續下探至1600-1700附近,接下來會迎來牛市的降臨。地產股也是一樣。

❼ 現在投資房地產好還是股市好

我個人覺得,這兩個目前都不太適合投資。
房地產方面,從全國范圍看,比較中國的區域收入水平,我國房地產整體上,有很大的泡沫,房價的虛高,除了讓老百姓買不起房外,還有就是孕育了投機的盛行,投機的背後是多少人血本無歸才造就少數人的財
富天堂。
股市方面,中國股市從建立到現在,投機的意義一直
大於投資,到前年年底股市崩潰之時,很多中小投資
者資金都已經被牢牢套住,目前的微微上揚剛好給他
們一個小小的喘息的機會,除了喪心病狂外,很多人
會斬倉減壓。股市應該還有一個下跌的過程,直到擠
盡水分為止。另外,我國上市公司由於公司財務制度
以及國家政策方面的缺陷,許多問題被隱藏了,這些
問題一旦暴露,後果不堪設想。
有鑒於此,謹慎投資。個人覺得做些實業,不失明智之舉。

❽ 股票和房地產有什麼相互關系

當前國內股市火爆,吸引了各方眼球,決策者密切注意,很多學者也紛紛發表宏見,縱論是真牛市還是幻像。但這里我不想點評股市火爆背後的原因,想關注的是,股市火爆之後,那些獲豐厚收益而暢懷開心的股民們會把盈利用到何方,特別是到底會把多少比例的盈利用到擴大自己的消費上。

真正意義的個人浮動資產

在過去,中國經濟主要是靠投資拉動,政府行為處於主導。但現在已經慢慢過渡到靠內需推動的時代,居民的消費行為對經濟增長起到決定性作用,而且這個重要性會越來越大。這時候,居民在消費傾向上的微小變化對宏觀經濟的影響都能凸現出來了。

在計劃經濟時代,中國人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個人資產,消費完全由收入決定,而絕大多數的收入就是靠工資,而工資高低又是由宏觀經濟,更准確地說,宏觀經濟中的實體部分來決定的。

居民的生活消費是完全被動地接受宏觀經濟作用,特別是國家政策和政府投資的作用。那時候,條件好一點的人能有一些現金和銀行儲蓄存款或者一點黃金,再後來,又開始擁有些國債和企業證券。中國居民們逐漸累積屬於自己的個人資產,其消費模式也不再是當月吃光工資,有多少用多少,而會開始做長遠決策和短期決策相結合,跨期消費。但這些個人資產收益小而穩定,資產價值幾乎不會發生波動,也不會對居民的消費發生任何意外的沖擊和干擾。

1991年國內股市開通,中國居民們開始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個人浮動資產。股市的第一桶金和幾輪牛市熊市變換行情讓很多人積累了大量的股票資產,也讓更多人認識到股市的陰晴變化之快,股價的變化無常。相當比例的人因為股市行情的一點波動就會使生活處境和消費能力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當房子有了價格

中國居民的經濟生活在上世紀90年代還遇到另外一件大事:房地產市場的放開。這意味著住房不再是免費發放的福利品,房子可以買賣了,有價格了,而且這個價格還會變化,且變化還很快、很大。

當資產價格變動引起居民消費的變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財富效應」。這個話題在國外已經被研究了很長時間。如前面所說,因為現金和銀行存款、債券等資產價值變化很小,一般人們主要討論股票市場和住宅房地產的財富效應。早在20世紀70年代,著名經濟學家、曾因為創立「生命周期消費假說」而獲198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莫迪格亞尼(Modigliani)就在一系列文章中就提出,假定勞動收入不變,財富每增加1美元會導致美國消費者支出增加5美分。從那時起,資產價值變動對消費的財富效應就逐漸成為經濟學尤其宏觀方針政策研究的一個討論重點。莫迪格亞尼的5美分論斷也被廣泛引用,包括成為美國宏觀經濟決策的參考。

之後的研究雖然對這個論斷有一些微調,但總體上經濟學界承認,財富變動會引起消費變動。

學者們開始區分股票價值變動對居民消費的長期效應和短期效應,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長期和短期效應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是僅僅影響當前消費支出,還是會作用到很久之後的消費決策。直接效應,簡單來說,就是覺得自己變富了,至少手頭變闊綽了,就想多花錢了。

有人就此質疑,股票盈餘還停留在賬面時候不存在這個效應,「紙面財富」只有真正賣了、套現了、落袋為安了,才可能算是財富。但如果套現了,那隻是一次性收益,該股民不會預期將來每次都遇上好運氣,不會認為自己的一生收入(勞動收入+資產收益)真的發生重大改善,那麼最多有短期效應,長期來看就沒有什麼了。所以,有人認為間接效應更重要。

直接和間接效應

所謂股票市場的間接財富效應,是指股票價格的變動,會被人們認為是重大的宏觀基本面信息,導致人們對未來經濟發展的預期發生改變,從而影響居民的消費支出。簡單來說,股市上升會讓你對未來更加樂觀,你因此增加消費。你會預期到未來收入會增加,那麼何不現在就開始消費。但如果如此去理解股票市場的間接財富效應,那股市財富效應就變得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為如果股票上升本身就不過是個傳導信號的作用,並不是效應發生的真正根源,股價和消費只是有形式上的統計關聯

❾ 未來股市和樓市的走勢會怎麼樣有人說樓市會崩盤,可能嗎

12地樓市限購令月末到期

存准率三年首降,各方對於樓市調控方向的爭議和試探進入白熱化。昨天,武漢開始放寬享受契稅優惠的普通住房標准,而作為今年最嚴厲的調控措施,有12個城市的限購政策將於本月底到期,是去是留,牽動著行業的每一根神經,也考驗著地方政府的財力。

存准下調 樓市難沾光

樓市調控正進入關鍵期,而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下調0.5個百分點的消息無疑是房地產行業的一場甘霖。昨天,地產股借機發力。

但對於樓市真正轉暖,業內人士並不樂觀。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部部長楊紅旭表示,即便2008年9月開始降息,加上其他大力度的救市政策,房地產市場直至2009年3月才開始復甦,滯後兩個季度。如今只是首次降存准率,其他調控政策絕不可能迅速放鬆,樓市復甦時間將滯後更久。

❿ 為什麼人民幣升值股市和房地產會上漲

我近期也在關心此問題。人民幣預期升值,吸引大量國際游資進入,錢多了,通貨膨脹,股市和房地產就會上漲。股市接近3000點,我心裡也是怕怕的,市盈率虛高,不敢持倉,卻仍再漲,不知怎麽辦。人民幣升值預期一旦到位,國際游資就會大量流出,到時候就是災難。這個災難會是什麼樣子,說真的,我不知道。總之,我們一般老百姓要慎重投資。國家在打壓房地產,政策層出不窮,房價卻不降,誰知道為什麼?專家的話,也可能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團,不敢信。 中國目前處在一個變革的年代,老百姓判斷經濟走勢的能力在降低,這是不爭的事實。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調整心態吧,投資謹慎,落袋為安。 但願我的這些話會對你有所幫助。

閱讀全文

與股市行情和房地產行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
860日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