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國家政策與股市的關系

國家政策與股市的關系

發布時間:2021-03-21 03:42:56

❶ 政策與股市關系

1·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與股票價格的影響非常大。寬松的貨幣政策會擴大社會上貨幣供給總量,對經濟發展和證券市場交易有著積極影響。但是貨幣供應太多又會引起通貨膨脹,使企業發展受到影響,使實際投資收益率下降。緊縮的貨幣政策則相反,它會減少社會上貨幣供給總量,不利於經濟發展,不利於證券市場的活躍和發展。另外,貨幣政策對人們的心理影響也非常大,這種影響對股市的漲跌又將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2·財政政策是除貨幣以外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的另一種基本手段。它對股市的影響也相當大。下面從稅收、國債二個方面進行論述。
(1)·一般來講,稅徵得越多,企業用於發展生產和發放股利的盈餘資金越少,投資者用於購買股票的資金也越少,因而高稅率會對股票投資產生消極影響,投資者的投資積極性也會下降。他們常會這么想,「與其掙的錢讓國家拿走,還不如不掙」。相反,低稅率或適當的減免稅則可以擴大企業和個人的投資和消費水平,從而刺激生產發展和經濟增長。
(2)·國債是區別於銀行信用的一種財政信用調節工具。國債對股票市場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首先,國債本身是構成證券市場上金融資產總量的一個重要部分。由於國債的信用程度高、風險水平低,如果國債的發行量較大,會使證券市場風險和收益的一般水平降低。其次,國債利率的升降變動,嚴重影響著其他證券的發行和價格。當國債利率水平提高時,投資者就會把資金投入到既安全收益又高的國債上。因此,國債和股票是竟爭性金融資產,當證券市場資金一定或增長有限時,過多的國債勢必會影響到股票的發行和交易量,導致股票價格的下跌。

❷ 為什麼國家出政策條款影響股市

廣大投資者要理性平靜的看待市場,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也沒有隻跌不漲的市場,版上漲的時光總是短暫權,永遠有一個高點在前方等著你,而支撐本輪牛市上漲的因素主要是企業利潤和流動性的充裕,目前這兩個因素仍未發生改變,因此,牛市趨勢沒有發生變化,市場的調整來自於外部和政策的沖擊,這將展開階段性的結構調整,投資者也應以變應變,對前期累計漲幅較大的題材和績差股予以逢高離場,降低倉位來規避市場風險,將投資目光轉移到具有價值和成長的績優股票上,後市可密切關注地產和奧運板塊的投資機會。

❸ 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很多人都說中國股市是一個政策市,原因就是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實在太大,而上市公司的業績卻反而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舉個近期的例子,水利工程建設是前段時間十二五剛提出的未來五年的規劃,大概是說未來五年,總投資一萬億建設水利工程,這政策就直接表現在了股市上,山峽水利連續兩日強勢封住漲停,其他的如安徽水利,葛洲壩等都表現不俗,這就是政策的魔力。近期的還有高鐵概念,晉億實業就是最好的例子,股價一路從11元左右漲到了昨天的25塊多,其他中國北車,中國南車,晉西車軸也是大致如此,而實際上他們的盈利能力完全支撐不了難么高的股價,但是就是有人炒,沒辦法。
再舉個反面例子,國家從去年四月開始陸續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以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主要有要求七十多個國家企業有步驟的退出房地產市場,收緊流動資金等措施,在二級市場上,這直接導致了中國股市在房地產板塊的帶領下從4月到9月為期五個月的下跌,上證指數從3300多點一路跌到了2319點,從十月份才開始止跌回升。但是如果從價值投資的角度看的話,房地產板塊的估值是非常低的,房地產公司的基本面良好,盈利能力也是超強。以萬科為例,其一年的營業額足足有1000多個億,凈利潤也特別高,這樣的公司難道不是好公司嗎,但是還是難掩其跌勢,其他的還有金地集團,保利地產,招商地產等,這是房地產的四大龍頭,無一例外,全都跌的面目全非,至今沒有大的反彈。
這就是中國股市的魔障,價值投資在這里好像行不通,不論你多優秀,不論你多賺錢,政策不支持你了,你什麼都是浮雲。

❹ 金融政策與股市的關系

市場分析

最黑暗時刻還未到來

去年十月股指六千一,人人歡喜;今年十月股指一千六,個個傷心。回首一年來的股市,不少投資者感覺恍如隔世。誰能料到,當時牛氣沖天的股市,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如自由落體般回到上漲的起點。經過大幅下跌的市場,後市將如何演繹?股市撲朔迷離,底在何方?深度套牢的股民,又該如何自救?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已向實體經濟傳遞,抑制了以信用消費為主的美歐經濟,從而影響到了過度依賴西方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現在全球經濟陷入了衰退的邊緣,中國也難獨善其身。」國海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朱生球在報告會上說,由於金融的杠桿作用不高,中國不會發生金融危機,但是經濟下滑的風險難以避免,預計此次宏觀經濟調整時間不會短,要到2009年底後才可能復甦。

朱生球分析,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國內以房地產、汽車消費拉動的內需增長明顯出現了萎縮,以勞動密集型生產為主的製造業出口拉動增速明顯回落。國內的經濟面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以消耗有限的資源、能源、土地、資金成本和低廉勞動力進行粗放經營的生產模式面臨挑戰。

而國內本輪經濟周期調整,與全球經濟周期調整相互重疊,在全球經濟由「高通脹、高增長」轉向「高通脹、低增長」的過程中,大部分產業都難以逃脫周期調整的命運。企業的毛利率水平將會下滑,大宗商品的價格將有較大幅度回落,因此,部分企業2008~2009年業績將出現下滑。

高級策略研究員鍾精騰則表示,從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業績季報凈利潤增長率來看,從2007年中報開始,上市公司業績逐季下降,至2008年半年報,已由之前最高的增長96.8%,下降到僅增長16%。從目前來看,上市公司最黑暗的時刻仍未到來,估計隨著全球性金融風暴的影響逐漸深化,2009年會有可能出現負增長。

「我們估計在2009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業績將出現大幅回落,同比會下降20%~30%。這將是上市公司業績『最黑暗』的時刻。」鍾精騰認為,盡管近期宏觀經濟政策出現了松動的跡象,但政策的刺激只能平緩波動,經濟下行的周期很難在短時期內得到逆轉。不過,隨著政策的不斷轉暖,預計明年下半年,企業經營狀況有望復甦。

大勢研判

市場底部漸行漸近

經濟處於下行周期,股票市場下跌,底在何方?如何把握經濟周期與股市跳動的脈搏呢?

鍾精騰表示,從國內市場的情況來看,經濟周期決定著股市的周期,我們可以通過兩個周期的相互關系,把握股市漲跌的運行區間。一般來說,股市周期提前於經濟周期三到五個月見底,當上市公司的盈利進入負增長的時候,市場的估值已經達到了最低點。

鍾精騰認為,從2007年15倍的靜態市盈率來看,已明顯處於歷史的較低水平。在經歷了一場暴跌後,市場中的泡沫得到充分擠壓,目前整體估值已合理,熊市調整的第一階段,也就是泡沫破裂階段已近尾聲。

「不過,我們對目前的低估值仍需辯證地看待。以同股同權最具可比性的H股來比較,由於近期H股跌得比A股多,目前A股對H股仍有超過70%的溢價。中國香港股市已經歷史久遠,成熟市場的表現更有參考價值。此外,就算從新興市場來比較,目前俄羅斯股市的市盈率只有7倍,我們A股市場還有下調空間。」鍾精騰說。

鍾精騰介紹,雖說熊市的第一階段已近尾聲,但這並不意味著就可以期待牛市的來臨,熊市第二階段調整的時間會更長,不過下跌的空間已有限。在此期間,在重大政策性利好的刺激之下,中級行情仍然可期,期間個股間將發生一輪深刻的比價結構的調整。

「可以說市場的底部正漸行漸近。」朱生球說,在此後股市反復震盪築底的過程中,投資者要做到大漲不追,保持冷靜;大跌不怕,勇於抄底。短中線投資者要關注政府直接救市或出台刺激經濟的政策,急跌後可以尋找短線機會,而長線投資者則可以堅持做個「後知後覺者」,等經濟、股市趨勢明朗了再入市。

那麼如何判斷經濟是否走好?朱生球表示,經濟調整周期結束會有以下幾個標志:CPI增幅回落到3%~5%,PPI小於CPI增幅;美歐日經濟明顯好轉,國內出口增速明顯回升;產業投資增速明顯放緩後開始復甦;銀行信貸規模明顯擴張;房地產、汽車或其他新的消費熱點出現。投資者可以通過這幾個標志看出市場的冷暖

答案補充
股民自救轉變理念調整持股,目前不少的投資者手中都還拿著股票,有的甚至滿倉。熊市進入了第二階段,他們該如何操作,早日實現解套夢想呢?從歷史上熊市第二階段股價的變化情況看,股價的結構將發生「裂變」。相當一部分二、三線股仍面臨股價結構調整的要求,但一些優質企業在經歷了大幅下跌以後,下跌空間已非常有限,甚至一些已經低估。因此,現階段的投資策略應該是逐步調整持倉結構,籌碼逐步轉向跌幅與大盤同樣巨大、比價優勢漸顯的優質企業。的股價來比較,同樣的1300點水平,滬市的股價結構有天壤之別:基金重倉的績優股上升了41.98%,而T族股則下跌了57.75%

答案補充
。。2009年將是大小非減持數量最多的一年,一些缺乏業績支持的公司,面臨著較大的大小非(尤其是小非)拋售的壓力。從A股和H股的比價上看,目前三線股的價差仍很懸殊,而藍籌股的價差則相對較少。比如,持有績差股的投資者,如將手中持股換為價格差不多的銀行股,解套的機會將大大增加。在經濟下行周期內,不受經濟周期影響的行業,將會顯得一枝獨秀。國海證券研究所化工研究員陳東曉介紹,醫葯行業是幾乎不受經濟周期影響的行業之一,政府目前正加大對該行業的政府性支出,近期新醫改方案的出台,將對醫葯行業長遠發展產生積極作用。他估計2008年整個行業利潤將保持30%以上增長,2009年也有快速增長的預期,目前醫葯行業動態市盈率處於合理估值區間,投資者可給予關注

❺ 國家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都說中國股市是一個政策市,原因就是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實在太大,而上市公司的業績卻反而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舉個近期的例子,水利工程建設是前段時間十二五剛提出的未來五年的規劃,大概是說未來五年,總投資一萬億建設水利工程,這政策就直接表現在了股市上,山峽水利連續兩日強勢封住漲停,其他的如安徽水利,葛洲壩等都表現不俗,這就是政策的魔力。近期的還有高鐵概念,晉億實業就是最好的例子,股價一路從11元左右漲到了昨天的25塊多,其他中國北車,中國南車,晉西車軸也是大致如此,而實際上他們的盈利能力完全支撐不了難么高的股價,但是就是有人炒,沒辦法。
再舉個反面例子,國家從去年四月開始陸續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以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主要有要求七十多個國家企業有步驟的退出房地產市場,收緊流動資金等措施,在二級市場上,這直接導致了中國股市在房地產板塊的帶領下從4月到9月為期五個月的下跌,上證指數從3300多點一路跌到了2319點,從十月份才開始止跌回升。但是如果從價值投資的角度看的話,房地產板塊的估值是非常低的,房地產公司的基本面良好,盈利能力也是超強。以萬科為例,其一年的營業額足足有1000多個億,凈利潤也特別高,這樣的公司難道不是好公司嗎,但是還是難掩其跌勢,其他的還有金地集團,保利地產,招商地產等,這是房地產的四大龍頭,無一例外,全都跌的面目全非,至今沒有大的反彈。
這就是中國股市的魔障,價值投資在這里好像行不通,不論你多優秀,不論你多賺錢,政策不支持你了,你什麼都是浮雲。

❻ 我不明白中國政策和股市的關系,誰能通俗點說明,不要網上復制的,舉例也行

主要指經濟政策,大到和平與戰爭的國策是不言而喻的。目前主要是發展與穩定的關系的政策,主要是保增長與防通脹之間的政策性平衡的關系問題。為保增長防通脹而制定調整匯率,提高利率與存款准備金率等具體政策,從而調節貨幣市場的流動性和容量,這樣使得股市的資金與流向受到具體的影響。而各種節能減排等政策,發展水利的政策與保障房建設與限制房價上漲的政策直接導致相關板塊的漲跌是很明顯的。明白了嗎?

❼ 我想知道中國股市的歷史與政策影響的關系

中國證券市場大事記

1984年8月14日,上海市政府批准了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呈批的《關於發行股票的暫行管理辦法》。
1984年11月18日,中國第一個公開發行的股票——飛樂音響向社會發行1萬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國內更大的反響,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信號。
1985年1月, 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全流通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
1986年9月26日,第一個證券櫃台交易點——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
1987年5月, 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證券公司——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中國 人民銀行開了證券市場座談會,由人行牽頭組成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小組。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開業」,第一天成交安達 股票8000股,採用的是最原始的口頭唱報和白板競價的手工方式。
1990年12月19日,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鎔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滬市的首個交易日以96.05點開盤,並以當日最高價99.98點報收,當日成交金額49萬4千元人民幣
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統一實行自由競價交易,滬市股價全部放開。
1991年7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1年8月2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
1991年10月31日, 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1月10日, 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產生大批認購證,廣義上講也是一種權證。該權證價格30元,後被炒至幾百元。
1992年5月21日,當天取消部分個股漲跌價格限制。
1992年7月7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宣布:原野股票停牌交易。這是中國證券市場首家停牌企業。
1992年8月10日,深圳上百萬人冒雨來買認購抽簽表,最後發生著名的「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成立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1992年11月,我國國內第一家比較規范的投資基金------淄博鄉鎮企業投資基金(簡稱淄博基金)正式設立。該基金為公司型封閉式基金,募集資金1億元人民幣,並於1993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最早掛牌上市。
1993年3月1日,飛樂音響等內部職工股掛牌,這是股份制企業內部職工股首次上市交易。
1993年6月29日,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成為中國內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國有企業。
1993年8月17日,部分地區滬市行情傳輸中斷一個多小時,而未中斷地區照常營業,引起軒然大波。
1994年1月14日,財政部代表中國政府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登記發行10億美元全球債券。這是中國政府發行的第一筆全球債券,也是中國政府第一次進入美國資本市場。
1994年1月26日南方某公司上海證券營業部因「紅馬甲」電腦操作失誤,以20元一股的天價買入廣船股票80多萬股(當日廣船正常價格在6.50元左右)。一筆交易虧損達1000萬元左右。
1994年7月30日,在數月無抵抗的熊途中,上證指數最低到達325.89點時,中國證監會宣布三項「救市」措施。一個半月,上證綜指上漲了223%,成為我國證券史上股指上漲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滬深股市交易實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國債市場出現異常的劇烈震盪,327品種成交金額佔去期市成交額近80%。對此,上交所發布緊急通知稱,當日16:20以後的國債期貨327品種的交易存在嚴重蓄意違規行為,故該部分成交不納入計算當日結算價、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范圍。稱之為「3·27國債期貨事件」。
1995年5月17日,國債期貨市場關閉,因期貨資金湧入,5月18日股市井噴,滬市單日股指漲幅達30.99%。
1995年8月9日,日本五十鈴自動車株式會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通過協議購買法人股的形式,成為「北京北旅」的第一大股東。這是我國證券市場的首例外商A股大股東。
1996年5月29日,道· 瓊斯推出中國股票指數。
1996年6月7日,上交所擬選擇市場最具代表性的30家上市公司作為樣本,編制「上證30指數」,並在7月1日正式推出。隨後在30指數的帶領下走出了一波大級別的行情。
1996年10月23日滬市上漲20.5點,收於1010.83點,在闊別千點大關兩年後重新站上1000 點。
1996年12月15日,在市場不理會管理層十二道金牌後,《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股市出現過度投機,要求進一步規范。上證綜指自12月11日算起歷時13天,跌幅達31%,單日跌停個股比比皆是。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去世,第二天兩市眾多股票跌停低開幾分鍾內被拉起到漲停報收,後歷時3個月,指數上漲了74%。
1997年4月18日法人股首次擺上了拍賣台。海南某公司持有的 600萬股海南航空股份有 限公司法人股被依法公開拍賣,開我國股票拍賣之先河。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7月2日泰國發生金融危機,隨後長達兩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全面爆發。
1998年4月,滬深交易所決定對「財務狀況異常」的上市公司實施股票交易特別處理。4月28日沈陽物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因連續兩年虧損,被列為首家特別處理的股票。
1998年4月7日,第一批上市的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金泰,基金開元發行。1998 年11 月25日起,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一律不再發行公司職工股。
1998年12月2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關於停止發行公司職工股的通知》。
1999年5月9日,發生美軍「誤炸」我駐南大使館事件,上證股指跳空下行逼近千點,十天後引發一場大級別的「5· 19」行情。
1999年6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堅定信心, 規范發展》「5·19」行情進入高潮。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開始正式實施。
2000年2月23日 上市公司發行轉債開先例,虹橋機場發行13.5億元5年期可轉換公司債。
2000年7月19日,上證綜指以2000.33點開盤,首次站上2000點關口,當日成交量達149.6億元。
2000年10月30日,新華社播發《假典型巨額虧空的背後——鄭百文跌落發出的警示》,引起各界強烈反響,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紛紛就「鄭百文現象」發表看法。並引起國務院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2000年11月2日,吳敬璉針對針對《財經》雜志2000年10月「基金黑幕」事件發表文章《證券市場不能黑》,引發「股市大辯論」。
2000年12月16日上證所推出包括調整B股交易結算費用,降低交易成本在內的系列舉措,以提高B股市場運行效率。此後B股指數不斷上漲,12月25日滬市B股指數創出三年來新高,以 88.95點報收。
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決定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
2001年4月23日,第一隻退市公司——PT水仙
2001年6月,國務院發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6月14日,滬市大盤見頂2245.42點,此後一路走低,開始綿綿數載的熊市。
2001年7月23日,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1年11月16日,證券印花稅下調,上證指數開於1725.45點,跳空高開104.1點,但當天收出長陰,收於1646.76點,僅上漲1.57%。
2002年6月24日,國務院決定停止減持國有股,上證指數跳空高開,全天漲幅高達9.25%,上漲144.59點,收於1707.31點。
2002年9月23日起,上市新股於上市首日即計入指數計算。此前上交所新股上市後股指的計算方式是上市第二天計入指數。
2002年12月1日,中國證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頒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開始正式施行。
2003年2月19日 ,滬深交易所計對封閉式基金存在交易上的缺陷,規定封閉式基金最小報價單位「分」改「厘」, 3月3日起正式實施。
2003年3月,第一家瑞銀華寶申請QFII資格。
2003年4月,「非典」」流行,交易清淡,行情回落。
2003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受此消息影響,上證指數當日大漲33.71點,收於1398.01點,單日漲幅達2.47%。
2004年2月2日,國九條出台,同年4月為落實國九條,證監會成立六個工作組。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業板塊正式登場、首批八隻股票上市,這是落實「國九條」的首項具體措施之一。
2004年6月30日, 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
2005年4月29日,經過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
2005年6月6日,滬市大盤見底998.23點,從而結束了長達四年的熊市。
2005年6月10日, 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獲得通過,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個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 2006年5月20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發布關於資金申購上網定價公開發行股票的實施辦法。滬市新辦法將申購上限放寬到當次上網發行總量或9999.9萬股,深市規定申購上限為不得超過本次上網定價發行數量,且不 超過9999.995萬股。
2006年6月19日,新老劃斷後的第一隻新股中工國際在深圳中小板上市,這標志著終止一年多的IPO恢復,由於是一年多以來的首次IPO,該股首日受到市場資金的瘋狂追捧,首日漲幅達到332.03%,最大漲幅更是達到驚人的576%。 2006年12月26日,滬指報收2505.70點,當日成交額457.9億元,首次站上了2500點的高位。
2007年1月9日, 國內保險第一股「中國人壽」成功回歸A股,成為首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這標志著保險公司登陸A股的序幕拉開。
2007年2月26日,滬市大盤首次突破3000點。120隻股票達到10%漲停位,投資者企盼的春節後「開門紅」成為現實。
2007年5月9日,大盤藍籌股推動滬深兩市大幅上漲,滬市大盤突破4000點,滬綜指收報4013.08點。
2007年5月31日,調高股票印花稅,單日震盪320點創15年紀錄。
2007年8月23日,滬市大盤突破5000點.,盤中上摸5050.38點,報收5032.49點。
2007年9月28日,滬市大盤突破5500點,迎接58周年國慶節。
2007年10月16日,黨的「十七」大召開,滬市突破6000點,最高到達6124.04點,成為了歷史以來的最高點位。
2008年1月14日,證券論壇討論資本市場改革發展要以全球視野, 5500不攻而破,滬市又進入了進一步的下跌周期。
2008年3月14日,受國內平安再融資,雪災,大小非解禁和物價上漲等壓力,以及美國次債進一步影響滬市直破4000點。
2008年4月16日,中國第一隻以角為計價單位的股票紫金礦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上申購,申購價為7。13元。
2008年4月22日,管理層明確大小非減持的有關規定,上證指數高開低走,次日跌破3000點至2990點。
2008年4月24日,受證券交易印花稅從0.3%降為0.1%影響,上證指數大幅收高。
2008年5月13日,受隔日下午14時28分汶川八級大地震影響,股市低開後返身走好,一度廣大投資者以不拋股票來支撐指數。
2008年8月8日,29屆北京奧運會召開,大盤以「利好」出盡而大跌,次個交易日跌破2500點,收於2470.07點。
2008年9月16日,受美國雷曼兄弟銀行倒閉,美國股市暴跌影響,以及央行下調銀行准備金和貸款利息拖累,金融股大幅下跌,上證指數跌破2000點,9月18日跌至1802.33點。
2008年9月19日,受管理層允許匯金公司對工建中三大銀行護盤等三大利好消息影響,大盤出現了幾乎集體漲停的壯觀。
2008年10月28日,隨著全球證券市場全面殺跌,上證指數又走入下降通道,當日盤中最低到達1664 .93點,也是這次暴跌的最低點。
2009年3月3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自5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籌備十餘年之久的創業板有望正式開啟。
2009年4月3日,中國證監會決定撤銷寧波立立電子2008年7月公開發行股票的核准決定,同時要求立立電子按照發行價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返還證券持有人,這在中國證券市場尚屬首例。
2009年6月10日, 證監會正式公布《關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實施之後將隨時向企業發審核批文。這意味著暫停8個多月的IPO重啟。
2009年7月29日,金融危機全面全面爆發以來全球最大一單IPO中國建築在滬市登陸,上海證券市場發生了有史以來3031.75億的最大單日成交量,並出現09年最大的跌幅,盤中連破3400,3300,3200點整數關,報收3266.43點。
2009年10月30日,等待了十年,首批創業板股票共計28家公司在深圳登陸,當日盤中受到爆炒而幾度被停牌。

❽ 如何政策解讀與股票行業關系

這個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籠統的說政策扶持的行業的股票就是賺錢。
比如說電力板塊,是國家政策扶持,也是重點,但是重點不等於這個行業的股票能漲。因為是重點,所以國家要控制電價,所以它的盈利就不會多,。所以電力行業的股票對國家來說是重點,要絕對地控股,但是對股民來說它沒有豐厚的盈利回報,沒意思。

還有,國家政策要拿出錢來扶持這個行業,那麼這些錢是分給哪一個公司?分多少?是上市公司嗎,還是又新成立了一個公司。
如果是國家為了扶持這個行業而新成立了一個公司,把錢都給這個公司,那麼在股市裡上市公司就享受不到政策的優惠,那麼這個行業的股票漲也是跟著起鬨而已,最後還能跌回來。
還有,如果是政策扶持的這個新成立的公司上市了,那麼,它是新成立的,還沒有運行,或者運行才一年二年的,或者說沒有經過風雨的檢驗,怎麼能知道它肯定是一個好公司?這樣的公司安全系數很低。
政策扶持的行業,你要看看這個行業是不是早就存在了。比如說電力水泥,早就存在了,如果政策扶持它,說明它不行了,不景氣了,危機了,那麼,即使政策扶持它,也只是讓它維持生存不倒閉而已,買了這樣的股票也沒意思。
如果這是一個新興的行業,以前從來沒有過這個行業,這個時候國家出台政策扶持,那麼應該立刻買入這樣的股票。

❾ 國家政策是如何影響股市的

股價=預期收益/銀行利率。通過這個公式,你可以看出國家政策對股市的影響了吧?

❿ 股票與國家經濟有什麼聯系

股票是一種企業融資的手段,有了資金的周轉,就能對公司的未來發展有推動作用,所以影響這企業的經濟,企業的經濟影響了國家的經濟。
股市是一個國家的晴雨表 ,股市不好會導致投資人不會投資未上市企業 或者上市企業融不到資金 ,這樣企業的發展壯大就會受到影響,企業發展不起來連帶著企業不景氣 工人裁員 下崗職工沒錢消費,形成惡性循環工廠賣不出貨物就爛掉 虧損資金 ,目前的股市就這樣,明明經濟向好可股市亂跌 很多人都虧損了。政策肯定會出來支持股市的的。國家的政策影響著企業發展,企業的發展狀況決定了投資人的回報額。現在國家出台的政策可以針對一個產業的扶持和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

閱讀全文

與國家政策與股市的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
860日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373
房奴如何理財 瀏覽:803
南昌住房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427
國盛華興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22
工行貴金屬掛單四種 瀏覽:918
主力資金進出散戶資金進出指標公式 瀏覽:880
報雷理財 瀏覽:898
廣信股份股票 瀏覽:472
小額貸款怎麼收賬 瀏覽:798
基金交銀藍籌凈值519697 瀏覽: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