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近日來工程機械行業呈現下滑趨勢,這是什麼原因
主要原因是產能過剩、城鎮化速度放緩以及政府對樓價的控制,使得工程機械行業需求下降。
我國城鎮化率從1993年的27.99%上升到2012年的52.27%,給工程機械行業帶來了旺盛的需求,是工程機械行業黃金10年的時代背景。雖然新一屆領導班子對新型城鎮化給予了無限厚望,但由投資拉動經濟轉為內需驅動已是大勢所趨,加之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保有量也已達到了一定規模,城鎮化率對行業銷量的邊際貢獻效應也在遞減。
前瞻網發布的《中國建築工程機械製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在4萬億基建投資驅動下,2010年工程機械行業的相對估值也達到了頂峰。依據新上任領導班子的風格,未來類似4萬億的政策紅利應該難再有。2011年甬溫鐵路事故、日本核危機、高通脹、房地產泡沫,2012年整個宏觀經濟投資環境放緩,使得工程機械行業景氣度在2012年經歷了嚴重下滑,時間和幅度大大超過市場預期,整個市場哀鴻遍野都認為工程機械業進入了長久的隆冬。
工程機械行業的下游需求跌到低谷,產能嚴重過剩,在工程機械行業的產能利用率持續走低。社會保有量巨大、需求透支、經濟和基建投資放緩、信用銷售風險嚴重,連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的矛盾也公開化、激烈化。
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時代背景下,依賴投資獲得高速增長的行業將難以維系,包括工程機械在內的投資驅動行業都面臨增長曲線的拐點。國內需求下滑,謀求海外發展成為不少企業的轉型思路。
從中長期來看,未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將由過去的"高速增長"轉變為"穩定增長"。全民分食的時代過去了,以後的發展才是真正考驗工程機械企業家的創新能力、應變力與趨勢前瞻能力。
總體來說,工程機械行業目前情形不太良好,但從長遠來看,還是存在一定的增長空間。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② 中聯重科工程機械板塊包括哪些
中聯重科工程機械板塊位居國內第一,旗下包含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土方機械、路面機械、基礎施工等
③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分析 下一步應如何走
轉自:鋼甲天下二手機
五年規劃,是我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是我國長期戰略的實施和保證。2016是我國新的五年計劃「十三五」開局之年,大型基建交通項目相繼出台,將有助於我國工程機械行業走出陰霾。
第一、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我國2016交通大型項目高潮迭起
2016年,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相較其他產業的風輕雲淡可謂火熱朝天,城鎮化建設、軌道交通建設、棚戶區改造工程、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等等,一個一個大工程如期而至,截至9月底,11大類重大工程包,已累計完成投資70335億元,已開工48個專項、407個項目。從單月來看,9月份的投資比8月底增加4269億元。城鎮化政策的出台,更是將國家建設的節奏推向了另一個高潮。這些重大政策利好還將持續發力,將強有力推動中國的工程機械產業的發展。10月份,發改委共審批核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5個,總投資2188億元。包括交通基礎設施項目8個,總投資1877億元,能源項目2個,總投資277億元,工業項目1個,總投資20億元,高技術項目1個,總投資6億元,其它項目3個,總投資8億元。
第二、2016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我國基建工程高速發展
2016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了《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在這份《行動計劃》中提出,在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間,將重點推進鐵路、公路、水路、機場、城市軌道交通項目303項,涉及項目總投資約4.7萬億元。另外,我國基礎建設投資1—9月相較往年同比增長19.4%,連續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快速增長。8月、9月、10月三個月審批的交通基建投資金額分別達到1038億、2527億以及2875億元。「專項建設基金和第三季度施工高峰期等有利因素帶動了基礎設施投資較快增長。 發改委10月審批基建投資超2800億2016年10月,發改委密集批復了7項交通基建項目,規劃金額超過2875億元,創2016單月審批交通基建項目金額最高紀錄,對於尚處於低迷困境的工程機械行業無疑是寒冷冬天一股暖流。
第三、我國2016基建工程高速發展較以往出現了新趨向
項目資本金比例是政府調控基建投入的方式之一,較低的項目資本金能夠在有限的財政下進行更大規模的基建投入。在次輪審批的廈門市城市軌道交通二期和烏魯木齊城市軌道交通二期兩個項目中,項目資本金比例低至了25%。按照經濟觀察網的統計,在此前兩年批復的城軌基建投資中,尚不曾出現資本金比例低於3此次審批的7個項目大部分資金來源依然維持了傳統的「中央財政+地方財政+銀行貸款」為主的資金渠道構成。以內蒙古自治區海拉爾至滿洲里的高速公路為例,該項目估算總投資約51.4億元,其中,國家安排中央專項建設基金(車購稅)11.16億元,內蒙古自治區安排重點公路建設資金6.83億元,共計約17.99億元作為項目資本金,占總投資的35%,其餘資金則利用國內銀行貸款解決。投資的撬動市場的延伸讓工程機械各個領域都出現了新的市場幾會。
第四、作為十三五的開局元年不但公路水路投資出現增長航空領域的投資夜間將加速
十三五期間,中國或許將開工建設、改善干線鐵路3.5萬公里、高速公路3萬公里、普通國道7.5萬公里、內河航道4500公里、新建民用運輸機場56個。2016年-2020年五年全國「鐵公水航」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有可能會超過13萬億元,其中僅高速公路的投資就有可能達到3萬億元。 參照「十二五」期間11.54億元左右的公路水路固定投資額——這一數目是根據交通運輸部和原鐵道部的公開年報梳理所得,我國「十三五」期間的鐵公水固定投資將依然維持高位。據3月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目前我國既有的運輸機場207個,在建運輸機場28個,規劃新增運輸機場163個,研究布局運輸機場11個。而接近交通運輸部的知情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未來5年將建設56個民用運輸機場。可見我國十三五交通運輸領域的投資,除了在鐵路和公路方面的投資力度會加大外,航空基建投資也在持續加速。
一個國家工程機械的發展,除了行業本身的健康發展外,也離不開整個經濟大環境的支持,相較國際低迷的經濟發展形勢,我國經濟的自身需求,無疑為亟待春風春雨的工程機械行業來帶來新的希望。
④ 工程機械行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產能過剩、新型城鎮化、投資兼並、國際化戰略是過去一年工程機械行業的主題詞。我國城鎮化率從1993年的27.99%上升到2012年的52.27%,給工程機械行業帶來了旺盛的需求,是工程機械行業黃金10年的時代背景。雖然新一屆領導班子對新型城鎮化給予了無限厚望,但由投資拉動經濟轉為內需驅動已是大勢所趨,加之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保有量也已達到了一定規模,城鎮化率對行業銷量的邊際貢獻效應也在遞減
前瞻網發布的《中國建築工程機械製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在4萬億基建投資驅動下,2010年工程機械行業的相對估值也達到了頂峰。依據新上任領導班子的風格,未來類似4萬億的政策紅利應該難再有。2011年甬溫鐵路事故、日本核危機、高通脹、房地產泡沫,2012年整個宏觀經濟投資環境放緩,使得工程機械行業景氣度在2012年經歷了嚴重下滑,時間和幅度大大超過市場預期,整個市場哀鴻遍野都認為工程機械業進入了長久的隆冬。
工程機械行業的下游需求跌到低谷,產能嚴重過剩,在工程機械行業的產能利用率持續走低。社會保有量巨大、需求透支、經濟和基建投資放緩、信用銷售風險嚴重,連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的矛盾也公開化、激烈化。
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時代背景下,依賴投資獲得高速增長的行業將難以維系,包括工程機械在內的投資驅動行業都面臨增長曲線的拐點。國內需求下滑,謀求海外發展成為不少企業的轉型思路。
從中長期來看,未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將由過去的"高速增長"轉變為"穩定增長"。全民分食的時代過去了,以後的發展才是真正考驗工程機械企業家的創新能力、應變力與趨勢前瞻能力。
總體來說,工程機械行業目前情形不太良好,但從長遠來看,還是存在一定的增長空間。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⑤ 二手工程機械的行業分析
2011年底,國內主要工程機械產品保有量達到504萬~547萬台,其中液壓挖掘機121.2萬~131.3萬台,裝載機151.4萬台~164.1萬台。雖然普遍觀點認為設備的大修及更換周期在5~8年,但近兩年隨著工程量的不景氣以及各廠家開展的以舊換新業務,大量2~3年的「低齡」設備也開始進入流通領域;在2009~2010年間湧入行業的客戶,其按揭及融資租賃方式購買的設備也將於2013年左右「上岸」,面臨大量拋售的可能。
二手工程機械的銷售渠道一般分為三種,第一由經銷商自己渠道內部消化,第二是通過徐水、青州、天津、深圳等二手機集散市場處理,第三則是借第三方平台進行拍賣。
不管採用那種模式,二手設備的定價環節依然是行業「水最深」的領域。在國外,二手設備都有一個十分完整的評估標准,銷售也是以拍賣為主。但在中國尚缺乏完善的二手機評估標准,只能根據機器設備的使用時間、年平均使用時間、發動機和液壓泵的大修周期和使用工況等信息自行判斷,這也導致了二手機的市場蛋糕無法做大——畢竟不是每個客戶都是經歷豐富的從業者,並且熟悉機器的維修和改裝知識。因此,客觀、公正、誠信的第三方評估機構設立已經是市場的必然需求。
⑥ 中國國內機械行業分析
我國城鎮化率從1993年的27.99%上升到2012年的52.27%,給工程機械行業帶來了旺盛的需求,是工程機械行業黃金10年的時代背景。雖然新一屆領導班子對新型城鎮化給予了無限厚望,但由投資拉動經濟轉為內需驅動已是大勢所趨,加之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保有量也已達到了一定規模,城鎮化率對行業銷量的邊際貢獻效應也在遞減,這一趨勢在2010年後就開始顯現。具體可參見下圖,從左至右分別是挖掘機、裝載機、汽車起重機和混凝土泵車的銷量走勢,可以明顯看出2010年是一個拐點。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建築工程機械製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顯示,在4萬億基建投資驅動下,2010年工程機械行業的相對估值也達到了頂峰。依據新上任領導班子的風格,未來類似4萬億的政策紅利應該難再有。2011年甬溫鐵路事故、日本核危機、高通脹、房地產泡沫,2012年整個宏觀經濟投資環境放緩,使得工程機械行業景氣度在2012年經歷了嚴重下滑,時間和幅度大大超過市場預期,整個市場哀鴻遍野都認為工程機械業進入了長久的隆冬。
工程機械行業的下游需求跌到低谷,產能嚴重過剩,從下圖可看出,在工程機械行業的產能利用率持續走低。社會保有量巨大、需求透支、經濟和基建投資放緩、信用銷售風險嚴重,連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的矛盾也公開化、激烈化。
⑦ 工程機械行業:產業鏈整合能帶來什麼
近年來,產業鏈整合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的關注。成功的產業鏈整合所帶來的企業競爭力的大幅提升,是企業選擇進行產業鏈整合的最大動因。產業鏈整合甚至被認為是中國製造業轉型研究的突破口。 產業鏈整合是產業鏈環節中的某個主導企業通過調整、優化相關企業關系使其協同行動,提高整個產業鏈的運作效能,最終提升企業競爭優勢的過程。 近年來,產業鏈整合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的關注。成功的產業鏈整合所帶來的企業競爭力的大幅提升,是企業選擇進行產業鏈整合的最大動因。產業鏈整合甚至被認為是中國製造業轉型研究的突破口。 之所以在此提及這個話題,原因有二。 一是,鏈式競爭將成為未來企業間競爭不可迴避的問題。對於工程機械企業而言,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產業鏈整合的意義所在,並且,有些企業已經開始關注鏈式競爭,開始對產業鏈進行有步驟的整合。但不可否認,其中很多企業整合產業鏈還停留在企業自發行為上,並非企業的自覺行為。自發與自覺,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如果企業將進行產業鏈整合的行為上升到自覺的高度,則這種整合很可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價值,甚至是經濟效益,並成為企業實現其戰略構想的重要支撐。 二是,出於對工程機械產業鏈安全的考慮。在工程機械市場需求放緩之際,主機製造企業延長供應商貨款結算周期,甚至故意拖欠貨款的現象非常普遍。這樣的確可以解企業一時之困,但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必然是弊大於利,甚至會危及到工程機械產業鏈的安全。供應商是產業鏈中重要的一環,在工程機械行業里,每家主機製造企業的供應商體系都很龐大,擁有上百家的配套企業都是正常的,這也就造成了主機企業在供應商面前絕對強勢的地位。然而,這種強勢地位,並不意味著可以隨時更換某個供應商;這種強勢地位,應更多地體現在對於供應商產品技術和質量的提升,以及對於產品穩定性的要求上。 郎咸平教授的「6+1 產業鏈」理論,明確提出,任何行業的產業鏈,除了加工製造,還有6 大環節:產品設計、原料采購、物流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終端零售。在裝備製造業中,這個理論也基本適用,大部分的主機製造企業都具有產品設計和加工製造能力,這也是企業的核心業務,其他環節基本都需要與外協企業合作完成。而這些環節也是工程機械企業可能進行產業鏈整合的環節。 在工程機械產業鏈中,主機製造企業占據著絕對主導地位,這就決定了其將是發起產業鏈整合的最佳主體。它們可以通過對上下游企業施加縱向約束,或者形成戰略同盟,從而實現價值最大化或者實現縱向的產業利潤最大化。這樣的成功案例在零售業中最為突出,如擁有2000 億美元和15% 年增長率的零售巨頭沃爾瑪集團,國內的京東商城和蘇寧電器。被譽為「中國最成功的國際化企業」的華為、台資高新科技企業富士康,都是成功進行產業鏈整合的代表。在工程機械行業,卡特彼勒的發展也受益於其強大的產業鏈整合優勢。卡特彼勒堅持占據工程機械產業高端戰略,並著力打造高附加值的產業鏈。例如,卡特彼勒對於核心零部件的控制,因為核心零部件是產業鏈中價值高端環節,所以卡特彼勒把核心技術的研發和零部件生產控制在自己手中,非核心零部件,則通過國際分包網路和戰略聯盟網路等形式組織企業進行協同生產或者外部采購。 在此,需強調的是,產業鏈整合必須是基於價值鏈基礎之上的,必然是立足長遠,符合企業戰略定位的選擇。做好產業規劃 推動產業升級
⑧ 哪裡發布的工程機械行業報告數據最全面
前瞻產業研究院 發布的《2015-2020年 中國前瞻工程機械行業競爭格局與領先企業分析報告》和《2014-2018年 中國道路工程機械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很不錯推薦一下
在一個供大於求的需求經濟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是否能夠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時就牢牢地鎖定並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會傾盡畢生的精力及資源搜尋產業的當前需求、潛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本報告利用前瞻資訊長期對建築工程機械行業市場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採用與國際同步的SCP科學分析模型,全面而准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報告主要分析了建築工程機械製造行業的投資背景、下游需求環境、行業整體運營狀況、行業的投資規模與庫存水平、行業的競爭現狀、各大區域市場的的需求狀況、主要機械產品的需求量、行業標桿企業的經營狀況及行業投融資趨勢
⑨ 工程機械行業呈現哪些主流技術趨勢
2016年工程機械逐漸開始回暖,但是影響行業經濟運行的不確定因素仍存在,專家預測機械工業仍將經受嚴峻考驗。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逐步到位,宏觀經濟形勢逐步好轉,機械工業下行態勢也將逐漸企穩,加上行業發展的積極因素也在不斷積聚,部分結構調整起步較早的企業、行業和地區將加快回升。技術引領未來,創新驅動發展。那麼,工程機械行業呈現哪些主流技術趨勢?
一、模塊化設計與虛擬化製造
模塊化設計包括了以往所說的部件化通用化及設計過程中的軟體模塊化。設計軟體的模塊化可以使各個不同的系統或部件在計算機上進行拼裝和改變參數,從而大大加快了新產品的設計開發進度。信息技術與全球經濟體化,為機器製造業的虛擬化製造創立了條件。在工程機械的各大跨國公司中,一個明顯的趨勢是製造商集中力量做好開發研究和設備組裝,不再製造零部件,而把它推給零部件供應商。產品主機製造商與零部件供應商及科研開發機構相互協作,發揮各方的主創精神,共同研製和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
二、個性化和多功能並存
工程類別、材料、規模的發展及施工環境的不同,對工程機械提出了個性化與多功能的要求,而現代設計技術與柔性製造技術的發展又為產品個性化與多功能的實現創造了條件。個性化產品是為適應於某一種特定工況而出現的,一機多用是工程機械發展的另一個方向,這無疑會提高設備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