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第三產業

上海第三產業

發布時間:2021-03-20 08:25:47

上海第三產業的現狀如何

上海目前仍是一個以工業為基礎的製造業城市,同時它的第三產業還是由一個巨大的低服務形態構成的,沒有明顯的高附加值支柱型第三產業。這不僅已經構成城市社會、經濟發展與增長瓶頸,同時還影響與威脅著城市核心競爭力的持續保持。

以2002年的統計數據分析,上海一、二、三產業佔GDP產值構成分別為1.6%、47.4%、51%。雖然表面上看,上海第三產業的GDP產值已經超過了第二產業,開始向人們概念中的服務業社會轉型。但如果仔細在第三產業結構中進行分類的話,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以突出比例計算,其中金融業佔GDP10.8%,批發、零售、餐飲業佔GDP11.1%,交通、運輸、郵電佔GDP7.07%,房地產佔GDP6.9%,教育、文化、廣播電影電視業總計佔GDP3.6%,而將科學研究與綜合技術服務、信息咨詢產值相加才剛達到4.2%。因此假如考慮與知識生產、傳播、消費相關的產值總量的話,實際上這些產業的總和僅相當於單一的交通、運輸、郵電業和房地產業,遠遠小於批發、零售、餐飲業。基於這個現狀,我們不但可以肯定,上海目前仍是一個以工業為基礎的製造業城市,同時它的第三產業還是由一個巨大的低服務形態構成的,沒有明顯的高附加值支柱型第三產業。

② 分析上海陸家嘴和虹橋第三產業區別

上海陸家嘴和虹橋的第三產業還是有區別的,有些是以經濟為主體,一些是工業為主體

③ 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上海,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第三產業的比重首次超過了第二

答案A
第三產業比重超過第一、二產業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表現。

④ 關於目前國內第三產業近況

中國產業結構的變化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8-1984年):農業產業迅速發展時期.。這個時期產業結構變動的典型特點是:第一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所佔比重迅速上升,第二產業所佔比重迅速下降。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第一產業在中國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為28%左右,到1984年,第一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到了32. 2%左右,上升了4.1%。與此同時,第二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則由1978年的48.2%下降到1984年的43%,下降了5%左右,1978年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為23.7%,到1984年上升到24.8%,僅僅上升了11%。說明中國在這一時期所進行的農村和農業改革極大地解放了農業生產力,推動了第一產業的發展。使得工農業比例不協調的狀況得到較大改善。

第二階段(1985年-1992年):非農產業迅速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總體特徵是第二、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迅速上升,第一產業所佔比重迅速下降。1985年中國第一、二、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約為31%、44%、25%,到1992年其比重分別約為23%、48%、29%。在這一階段,資源配置的最大特點是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大量轉移到第二、三產業,特別是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

第三階段(1993年-2005年):第二產業高速發展時期。從總體上看,這個時期的顯著特點是基礎設施包括能源、交通和通訊設施迅速發展,第二產業的比重迅速上升。1993年中國第一、二、三產業在國民經濟總值中所佔有的比重分別為:22.4%、48.3%、29.3%,到2005年,這一比重分別為12.5%、47.3%、40.2%。在第三階段的1997年,中國第一產業的比重跌破20%以下,這個時期,重工業比重顯著增長,電力、鋼鐵、機械設備、汽車、造船、化工、電子、建材等工業成為國民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

現在是第四階段,第三產業將繼續上升成為中國的支柱產業,尤其在奧運大環境的帶動下

⑤ 上海三大產業各佔多少

上海市三大產業佔GDP的比例
2009年第一產業0.90%,第二產業內48.51%,容第三產業50.59%
2008年第一產業1.30%, 第二產業50.85%,第三產業47.86%
數據來源:2008中國城市統計年鑒 2009中國城市統計年鑒

⑥ 上海市三大產業比例

你好

上海市三大產業比例

http://www.lumix.cn/index.php?q=wiki/%E4%B8%8A%E6%B5%B7%E5%B8%82%E4%B8%89%E5%A4%A7%E4%BA%A7%E4%B8%9A%E6%AF%94%E4%BE%8B

http://www..com/s?cl=3&wd=%C9%CF%BA%A3%CA%D0%C8%FD%B4%F3%B2%FA%D2%B5%B1%C8%C0%FD

⑦ 上海六大支柱產業是什麼

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汽車製造業、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製造業、精品鋼材製造業、成套設備製造業和生物醫葯製造業是上海六個重點工業行業。

2018全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呈現結構更優、效益更好、更趨協調、更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態勢。

一是經濟平穩增長。全市生產總值增長6.6%,常住人口人均生產總值突破2萬美元。新增就業崗位58.2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預計城鎮調查失業率在4.3%左右。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6%。

二是經濟結構、質量和效益持續向好。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9.9%,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製造業部分產值增速快於全市規模以上工業2.4個百分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

三是改革創新取得新突破。自貿試驗區全面深化方案的98項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7.5件,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50.2%。四是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

(7)上海第三產業擴展閱讀

2018年上海市生產總值完成32679.8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18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1%,實際增速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比重提高

根據初步核算,2018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32679.8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4.37億元,下降6.9%;第二產業增加值9732.54億元,增長1.8%;第三產業增加值22842.96億元,增長8.7%。

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9.9%,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從主要行業看,2018年工業增加值8694.95億元,比上年增長1.9%;

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4581.49億元,增長3.3%;

⑧ 上海郊區的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增加值 郊區第三產業對地方綜合貢獻率進一步增強。全年三產業增加值857.66億元,同比增長20.6%,增幅為1999年以來最高。大部分區(縣)第三產業創造的地方可支配財政收入占本地區當年財政可支配收入總額的40%以上。 松江區天馬山的護珠塔是世界最早的斜塔。嘉定區南翔鎮香花橋北堍的兩座古磚塔是全國唯一的千年雙塔。馬橋古文化遺址有4000年前村落遺址。菘澤古文化遺址前承6000年前的馬家浜文化,後接4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還有嘉定的孔廟、青浦的朱家角古鎮和松江的方塔、醉白池等名聞遐邇。
郊區房地產業 2004年,郊區的房地產業繼續呈現勃勃生機,郊區房產業現房銷售145.6億元,同比增長6%,期房銷售723.8億元,同比增長9.9%;
農產品會展 全年舉辦了25場次由27個省市參加的農產品展銷會,為各地農產品提供了物流平台,使各地農業企業接到了近200億元的訂單。其中,由市農委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05年新春農副產品大聯展短短的4天時間,共接待30萬人次,現場零售額3450萬元,簽訂合同240多份,訂單21.3億元。中國綠色食品2004年上海博覽會實現交易額61.65億元,創綠博會之最。

⑨ 上海以什麼產業為主,發展趨勢是哪些行業

第三產業
因為第三產業是衡量一個城市和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專,第三產業是創造GDP的重要途徑屬
還有就是 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和地域限制的問題 搞工業或農業顯然是不合適也不現實的

發展趨勢么.....主要就是服務性的行業 對資源消耗少 經濟價值高的行業

我是學政治的 相信我!

PS 如果你對英語有興趣 建議你學同聲翻譯 很有前途

閱讀全文

與上海第三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行貴金屬掛單四種 瀏覽:918
主力資金進出散戶資金進出指標公式 瀏覽:880
報雷理財 瀏覽:898
廣信股份股票 瀏覽:472
小額貸款怎麼收賬 瀏覽:798
基金交銀藍籌凈值519697 瀏覽:222
杏花村國貿投資公司銷售情況 瀏覽:395
什麼時間銀行理財產品利率會高些 瀏覽:231
深大通資金流向個股行情 瀏覽:73
生活理財分類 瀏覽:435
北京公積金貸款代辦 瀏覽:210
萬達股票下 瀏覽:170
碳元科技投資 瀏覽:492
n派思股票 瀏覽:483
冠軍1號系統指標公式 瀏覽:924
黃金怎樣知道真假 瀏覽:37
手機換外匯嗎 瀏覽:126
鄭棉期貨網上開戶 瀏覽:741
20元歐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560
160629基金還有可能再漲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