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移動互聯網終端手機行業分析報告

移動互聯網終端手機行業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2021-03-19 20:18:32

⑴ 急求一份手機行業分析報告,包括三個部分:行業概述、典型品牌與企業、產品的市場分布

http://data..com/mobile/ 網路做的

http://wenku..com/view/030b1bd184254b35eefd3400.html 文庫下載版

⑵ 2014年手機行業分析及市場調查報告

您的調查報告題目想好了沒?調查報告准備往哪個方向寫,老師對這個選題同意了沒,有沒有先寫個大綱給老師看一下?具體有什麼要求呢
調查報告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能直接幫到你,最後真心希望你能順利通過。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一、 選題 選擇與調查相關的內容進行調查。
二、 調查報告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調查目的
2、調查對象及其一般情況
3、調查內容 可以列舉一下問卷詢問的內容分析。
4、調查方式 一般為問卷式。
5、調查時間6
i 調查結果 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7、調查體會 可以是對調查結果的分析,也可以是找出結果的原因及應對辦法等。編輯本段問卷調查報告撰寫的意義問卷調查報告是問卷調查研究成果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通過文字、圖標等形式將調查的結果表現出來,以使人們對所調查的問題有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和認識。問卷調查報告撰寫的意義歸納起來有三點:1、 是調查所有活動的綜合體現、是調查成果的集中體現。問卷調查報告是調查與分析成果的有形產品並將調查研究的成果以文字形式表達出來。2、 通過問卷調查分析,透過數據現象分析數據之間隱含的關系,使我們對事物的認識能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更好的指導實踐活動。3、 問卷調查報告是為社會、為企業、為各部門、為各行業管理服務的一種重要形式。一個好的調查報告,能對企業的市場活動提供有效的導向作用,調查的結果為企業作決策提供依據。

⑶ 移動互聯網終端的三大趨勢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終端成為移動互聯網發展的重點之一。圍繞移動互聯網發展的需求,移動互聯網時代終端的發展呈現出3個明顯的發展趨勢,一是緊緊圍繞用戶需求,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體驗,趨向終端與服務一體化;二是實現終端多樣化;三是代表著3G競合時代終端融合的必然趨勢。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體驗已經逐漸成為終端發展的至高追求。蘋果推出的iPhone(手機上網)使用戶體驗達到了新的水準,贏得了全球手機用戶的青睞,而基於Android(Google手機操作系統)上的可開發應用程序的應用體驗也達到了最佳水平。iPhone與Google手機這兩款終端恰恰代表了當前移動互聯網終端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手機終端發展趨勢有3點非常值得關注。第一,支撐網路瀏覽器的手機會普及,這已經預示著未來的手機就是電腦,這是未來的一個趨勢。用戶的所有基於PC的習慣都可以衍生到手機的習慣上。第二,滿足用戶各類娛樂需求的手機不斷誕生。以韓國和日本為例,韓國和日本基本上所有的手機都具有特定的特徵,有面向游戲的、面向動漫的、面向手機閱讀的、面向視頻和影視的等等,來滿足用戶的差異化需求。而國內未來的手機也會向著滿足多種閱讀需求、游戲需求以及視頻和影視需求等方向發展。第三,位置服務功能會成為手機的標准配置。
從手機終端的3個新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互聯網用戶基於PC的各種需求已經在慢慢向手機終端轉移。全功能手機瀏覽器的發展已經打破了技術壁壘。3G的趨勢中涵蓋著桌面互聯網和WAP內容的整合,3G在中國的發展正在讓手機不斷超越PC。這種超越主要體現在3個層面:搜索內容、用戶體驗和應用軟體。
首先,在搜索內容方面,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面臨著互聯網內容和手機上網內容的融合,未來手機上網不僅可以訪問到原有的WAP內容,還可以訪問互聯網內容。林斌表示,谷歌正在努力把這種內容的整合做到更完善。
其次,在用戶體驗方面,手機終端擁有較PC更為全面的用戶體驗,它可以同時具備通話、視頻、照相、隨身攜帶以及PC所不具有的手機定位等功能。
最後,在應用軟體方面,未來的手機能安裝各種搜索軟體,提供語音搜索等服務,「讓手機能聽會搜」。2009年,谷歌新推出了一款應用程序,在手機上安裝一個條形碼識別和產品搜索軟體,用戶使用手機可以識別有條形碼的任何一款商品,並可以對條形碼進行搜索,從而得知該產品在其他商場的價格等詳細信息,從而「讓手機能看會『講價』」。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終端多樣化成為移動互聯網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同時,業內人士認為,3G競合時代的合作發展之路決定了3G發展的多樣性,最終以滿足個人、家庭、企業、政府各類需求為目的。固定互聯網的終端僅局限於計算機,而移動互聯網的終端除手機之外,還正在向MID、上網本等滿足用戶差異化需求的攜帶型終端擴展。
上網本是3G規模發展以來運營商和IT設備製造商追捧的焦點,會成為未來移動互聯網重要的用戶終端。英特爾中國區產品經理黃寧曾表示,英特爾從2009年開始推出「凌動」處理器,出發點就是讓用戶能夠隨時隨地享受互聯網服務,上網本的可隨身攜帶性彌補了用戶用手機上網時所受到的限制。 移動互聯網繼承了固定互聯網的很多技術,並在位置信息、漫遊信息以及業務創新模式等方面進行了拓展。移動互聯網實際是把傳統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相結合,進而也帶動手機終端與PC、電子消費終端的融合。電信、互聯網行業的界限已經日益模糊,未來運營商提供的是集信息化、多媒體、娛樂、廣告內容於一體的綜合信息服務。
電信與互聯網的融合,進一步帶動了產業鏈的融合。移動終端製造商、移動運營商、互聯網公司等都希望擁有產業鏈上多個環節的話語權。手機製造商開始進入互聯網市場,消費電子廠商開始聚焦移動終端,傳統互聯網公司開始涉足移動業務,移動運營商開始搭建內容平台。諾基亞推出了Ovi互聯網門戶,蘋果的iPhone在全球大獲成功,Google推出了手機操作系統,中國移動繼內容平台「DO」後還預計推出應用程序商店「MobileMall」。
融合終端成為未來的一個必然趨勢。3G上網本的出現,正是巨大產業融合的體現。PC廠商和移動運營商是3G上網本共同的市場推動者。3G上網本市場又進一步推動著個人業務和家庭業務的全面融合,從而為中國的信息化帶來巨大的價值。未來3G網關實現信息和通信兩方面的整體性融合。3G網關把WLAN、寬頻、3G接入全面融合,進而形成基於通信的網關,通信網關提供通道,信息網關提供應用,最終實現信息與通信兩方面的融合。

⑷ 《中國移動終端產品白皮書及終端質量報告》是什麼鬼

《中國移動2017年終端質量報告》分為整機測評和專題測評兩個方面。

整機測評方面,評測體系由V2.0升級至V3.0,結合產業、用戶、媒體的觀點,優化終端質量評測體系。選取22各品牌、57款手機,從手機通信能力、多媒體能力、產品易用性和用戶口碑四大維度進行評測,並按照不同價位段進行排名。同時,報告公布了三個智能手機新趨勢,一是國內品牌持續提升,在部分領域已趕上甚至超過國際品牌;二是通信性能的深度優化成為廠商樹立和提升品牌形象的著力點;三是廠商越來越關注個性化用戶體驗,開創個性化深層次功能拓展。

⑸ 百度移動統計的終端分析報告告訴我哪些信息

對用戶訪問頁面,停留時長和頁面跳轉,用戶使用時長分布情況,用戶使用頻率分布情況,錯誤分析等提供統計分析。從而獲悉移動應用產品的優劣,並及時進行改進。

更多問題,請到移動統計幫助頻道查詢:http://yingxiao..com/support/mtj/index.html
了解更多網路推廣產品信息,查看網路營銷中心:http://pro..com/

⑹ 移動互聯網流量數據分析報告

移動互聯網的是在突飛猛進的情況下進行的。移動支付、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以及這個4G網路時代的到來。移動互聯網必將取代傳統互聯網~

⑺ 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分析網站有哪些我想研究一下移動互聯網未來發展趨勢和有哪些商機。

科技博客,如:36氪、互聯網的一些事、極客公園
專業網站,如:艾瑞

⑻ 移動新聞客戶端的市場現狀

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手機憑借其隨時隨地、移動與便攜等優勢發展成為重要的大眾傳播媒體,成為媒介融合的新平台。為搶占移動用戶市場,各家紙媒和大型門戶網站(搜狐、網易、新浪、騰訊)等紛紛進軍新聞移動客戶端市場。 為拓展移動市場,紙媒普遍採取在iPhone和iPad的蘋果操作系統、安卓系統上開發客戶端,有的紙媒同時採取搶占智能移動終端的方式,即開發閱讀器(如南都PAI)。
移動新聞客戶端的內容資源包含兩類,一類是與紙版內容一致;另一類則是整合更多資源,通過一個客戶端可閱讀同一集團下所有報紙的內容。
紙媒與門戶網站移動新聞客戶端的競爭力比較
移動新聞客戶端憑借其豐富的資訊資源、實時的信息推送和方便的社交互動被越來越多的用戶認可。易觀智庫發布的《2013年3月中國新聞客戶端下載量監測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3月底,中國新聞客戶端市場排名前三的客戶端分別為搜狐新聞、網易新聞和騰訊新聞,其所佔份額分別為31.8%、18.0%和10.2%。排名前五的另兩個分別為網路新聞和鳳凰新聞。
搜狐於2013年4月24日,宣布該公司旗下搜狐新聞客戶端成為國內首個用戶數突破1億的新聞客戶端。
從上述統計數據可以看出,移動新聞客戶端市場已然成為移動媒體競爭的焦點,互聯網各大門戶網站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希望佔領盡可能多的移動新聞客戶端市場份額。相比於互聯網各大門戶網站移動新聞客戶端的市場發展和市場人氣,紙媒的移動新聞客戶端市場份額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
結合前述對紙媒移動新聞客戶端和互聯網門戶網站移動新聞客戶端的介紹可以看出,它們的新聞客戶端在信息資源、特色服務、社交互動等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差異。
(1)就信息資源而言,紙媒移動新聞客戶端所能呈現給用戶的資源,僅僅只是某一報紙資源或集團旗下已有報紙資源的集合,而門戶網站卻利用其與多家媒體合作的優勢,呈現的文字、圖片、視頻等資訊信息量大、覆蓋面廣,有些甚至允許用戶定製關注的城市新聞(如網易新聞客戶端),或提供不同層次需求的刊物訂閱服務(如搜狐新聞客戶端)。
(2)就特色服務而言,網易新聞客戶端有「跟帖」的突出特色,搜狐新聞客戶端可提供多種刊物供用戶訂閱,騰訊新聞客戶端強調其「秒」殺特點,紙媒新聞客戶端則除了內容還是內容,沒有明顯突出的特色。
(3)就社交互動而言,門戶網站新聞客戶端已和多個社交平台打通,提供豐富的分享渠道,紙媒新聞客戶端在這一方面還有所欠缺。
紙媒移動新聞客戶端的立足策略
結合紙媒與門戶網站新聞客戶端發展狀況的比較可以看出,盡管國內很多紙媒都推出了自己的移動新聞客戶端,相比有影響力的門戶網站的移動新聞客戶端,紙媒移動新聞客戶端的用戶人群還微乎其微。面對門戶網站移動新聞客戶端的強勢影響力,紙媒移動新聞客戶端應該立足於本地化,改變內容生產和傳播方式,突出自身的優勢以吸引更多的用戶關注。
首先,紙媒的移動新聞客戶端需要結合自身媒體優勢,內容上要凸顯深度性並積極推廣特色專欄。沒有深度的新聞在互聯網時代的傳播可謂到處泛濫,用戶通過搜索引擎很容易在不同的網站上查閱到。紙媒經過多年的運營,培育了大批不同行業的專業分析人士,他們在看問題的廣度和深度上都有獨特的視角。因此,深度新聞和特色專欄將會是紙媒移動新聞客戶端的有效利器。
其次,紙媒的移動新聞客戶端需要注重用戶個性化定製的實現。數字化時代,越來越強調用戶的個性化定製,新聞的閱讀同樣會關注用戶個性化。移動互聯網時代是時間碎片化時代,如何利用用戶的碎片化時間幫助用戶在新聞的海洋中找到他們想要閱讀的內容,這可以藉助個性化定製來實現。紙媒憑借其傳統報紙印刷的優勢,使得用戶個性化定製在移動終端和傳統終端都能一一實現。新聞閱讀的個性化定製不僅能提升用戶的滿意度,還可使實現個性化定製的用戶成為紙媒的忠誠用戶。
再次,紙媒移動新聞客戶端應注重與用戶的互動,增強用戶的移動新聞閱讀體驗。這就要求紙媒在做移動新聞客戶端的時候,充分考慮移動終端的特點和它的局限性,在布局和設計上根據用戶的閱讀習慣,增加一些「附加功能」,如離線下載、夜間模式等,通過功能的拓展給用戶帶來切實幫助,提升用戶體驗效果。
最後,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是紙媒需要加強對用戶數據的管理和挖掘。新媒體時代一個重要的特徵是以用戶為中心,誰掌握了用戶,誰就掌握了主動權。傳媒集團需要藉助多種技術手段了解不同用戶關注的新聞內容,用戶新聞閱讀的規律等,通過對用戶動態數據的採集,構建數據模型對用戶進行分析,根據不同標准對用戶進行分類,並按不同需求進行整合配置。對用戶數據的有效挖掘,不僅能幫助廣告商更好地實現精準營銷,對於傳媒集團內部產品推廣也提供了重要的營銷渠道。 作為互聯網門戶網站的搜狐、網易、新浪、騰訊等紛紛看好移動新聞受眾的用戶價值,著手移動新聞客戶端的開發。 各大門戶網站用戶覆蓋量(截至2013年)網易新聞客戶端破億,活躍用戶4千萬(該年7月9日) 搜狐新聞客戶端破億(該年4月24日) 新浪新聞客戶端破4200萬(該年5月13日) 騰訊新聞客戶端破4億(該年4月6日) 網易新聞客戶端覆蓋iOS、Android、Symbian、Windows Phone 7等主流平台,「跟帖」功能是其突出的特色。在2012年11月份網易宣布與東方網、大河網、青島新聞網等15家地方網站合作,進行手機新聞客戶端的內容生產合作。
搜狐新聞客戶端適用平台包括iPhone4s、iPhone4、iPhone 3GS、itouch、Android 1.6系統以上所有機型,Windows Phone 7、windows 8、ppc所有機型,Symbian等所有機型。該平台與報刊、網路、電視等各類媒體形式及企業、電商、社會組織、個人開展合作,截至2013年4月,合作媒體已達550多家,用戶可免費訂閱的刊物達200多種。
新浪於2013年4月26日,將新聞類客戶端「掌上新浪」更名為「新浪新聞」,全面覆蓋IOS、Android等主流操作平台。新浪新聞客戶端加強了用戶個性化推薦閱讀的功能體驗,並打通多個社交和自媒體平台,方便用戶通過多個社交平台隨時隨地分享。
騰訊新聞客戶端是基於IOS、Android平台的移動新聞服務,憑借「秒」殺用戶,引領移動資訊的「秒」時代。 2013年4月末,中搜發布首款移動APP中搜搜悅,發力移動新聞閱讀。
2013年5月初,搜狐、新浪相繼公布各自新聞閱讀客戶端的下載量,前者已然破億,後者也已高達4800萬。
搜狐、新浪新聞客戶端,都非常類似傳統桌面互聯網的門戶網站。內容以自行製作為主,主推的新聞熱點也由製作團隊根據內部標准決定,用戶的閱讀習慣直接轉化為用戶粘度。而網路新聞、中搜搜悅為代表的搜索引擎式新聞閱讀器,以搜索技術在互聯網端抓取新聞內容,再通過用戶的自主選擇、訂閱決定新聞熱點的推薦,用戶粘度也主要來自個性化訂閱內容。
從下載量看,前者門戶式新聞閱讀客戶端占據了絕對優勢,長期占據ios系統新聞閱讀應用排行前列的搜狐新聞、新浪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鳳凰新聞,基本是延續了桌面互聯網端幾大門戶網站的名字。反觀搜索引擎式新聞閱讀應用,排名最高的網路新聞也在五大門戶式新聞閱讀客戶端之後,而中搜搜悅剛剛被發布,很顯然短期內更加無法實現高下載量。雖然搜索式新聞閱讀發力較晚,但其增長勢頭不容忽視。顯然,這兩類移動新聞閱讀讓移動端新聞岔路口突顯,新聞閱讀已經不再具備相同的模式僅僅以推廣手段和內容質量進行競爭。未來,兩類移動端的新聞閱讀必然要發生最為直接的競爭,而且雙方的優劣勢也十分清晰。
門戶式新聞閱讀應用除內容較成體系,可依靠精細的筆觸使用戶形成一定粘度之外,還可依靠對新聞的深度分析、解讀吸引讀者,而以此形成的閱讀習慣是不易被輕易替代的。然而缺點同時也隨之而來:一方面,內容製作團隊的穩定性將直接影響用戶粘度;另一方面,觀點的突出表達同樣會使公正性和內容的全面性受損。當然幾個不同門戶式新聞客戶端的同時使用可能會規避這一缺陷,但單一產品的競爭力受限是必然。
與前者完全相反的是,搜索引擎式新聞閱讀應用的重要優勢之一便是全互聯網內容抓取,對單一事件的幾乎所有報道、解讀、觀點幾乎都可以呈現給用戶。單一一款產品便可以替代幾款門戶式新聞客戶端同時使用。隨之而來的缺點是反而易形成信息泛濫,各種質量、來源各自不同的新聞可能會充滿整個客戶端,混淆用戶的視聽。但從中搜搜悅的使用體驗看,通過對頻道、類別、新聞源、具體關鍵詞等不同層級的個性化訂閱,搜索引擎式新聞閱讀器已經可以規避信息泛濫的風險。而只有內容足夠豐富,信息范圍足夠廣泛,個性化才能被充分實現,這反而成為了搜索引擎式新聞客戶端的又一重要優勢。此外,將搜索技術融入新聞閱讀應用還可通過充分的擴展閱讀功能和兼顧搜索功能為用戶解決更多隨機需求,這些也是門戶式新聞閱讀不能比擬的。
盡管移動互聯網具備眾多獨特屬性,但現在的移動互聯網非常類似傳統桌面互聯網的初肇階段。因此,當移動端新聞閱讀的兩種不同實現方式分別呈現在網民面前時,經歷過的人們難免會做一聯想:搜索引擎取代門戶成為網民獲取新聞信息首選的故事,或將在移動端新聞閱讀上再次上演。

⑼ 國內移動互聯網業務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我國移動運營商擁有最龐大的用戶群和網路覆蓋,但移動終端體驗不統一,例如中國移動主要依賴免費的飛信服務,但是在培養用戶習慣、提升用戶粘性方面建樹不大;中國電信的平台化戰略顯得不緊不慢,而且尚未成型;中國聯通則主要通過品牌手機捆綁和3G業務,發展相對其他二者較為迅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企業品牌的聲譽和信息都高度透明,所以,社會化營銷的關鍵不是如何運用好社會化媒體技術,而是品牌文化與消費者的融合。

閱讀全文

與移動互聯網終端手機行業分析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
什麼是互聯網基金產品 瀏覽:688
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 瀏覽:211
外匯Ham 瀏覽:178
錢吧理財 瀏覽:684
中郵穩定收益A基金 瀏覽:851
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388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基金封閉期 瀏覽: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
租賃表外融資 瀏覽:575
中國股票價格為什麼高 瀏覽:803
適合20歲怎麼理財 瀏覽:83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