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5-2020年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分析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在近日召開的「2014中國健康大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規劃信息司副司長張峰表示,「十三五」時期,醫療衛生行業將是國家信息化發展的重點,其已納入國家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建設重點規劃。
針對醫療信息化,國家發布了《全國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2003-2010)》、《衛生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等政策性文件,推動我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發展。
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醫療衛生支出佔GDP的比例穩步提高。2009年,國家已經正式推出新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明確了到2020年,我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基本建立。信息化投入將是其中的重點之一,也是改革成功實施的保障,特別是加大對數量龐大但信息化屬於空白的鄉鎮農村等中小醫院的投資力度。因此,新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落實,必將推動城鄉衛生信息化的發展,給醫療信息化行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在新醫改推動及智慧城市建設的推動下,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未來國內醫療信息化行業呈快速發展態勢。
從信息化投入占醫院收入比重來看,目前信息化投入占醫院收入的比重大約在0.5%-0.8%左右,我預計隨著政府投入以及醫院自身對信息化的重視程度提升,IT投資占收入的比重將快速提升。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按照醫院收入復合增速15%(過去5年復合增速達到了22.4%)、信息化投資佔比達到1.2%的中性假設計算,2015年醫院信息化行業規模將達到248.2億元,復合增速為32.1%。
隨著醫療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國家對醫療衛生行業的投入持續增加。由於醫院自身的信息化建設和公共衛生系統平台的搭建是提高全行業醫療水平,優化利用醫療資源,增加公民衛生保健水平,最終改善居民醫療保健水平和提高國家衛生開支效率的重要手段,醫療衛生行業的IT投入將會明顯高於整個IT行業的增速。
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6a783c8c97f24aef.html
㈡ 未來中國醫療信息化市場的發展前景是怎樣的
總體來看,市場很大,我想簡單用兩個方面來看發展前景。
從甲方的專業程度來看,醫院或主管部門的CIO越來越專業,如果不是在HIT行業有多年經驗的公司很難進他們的法眼,機會不會很多。
從項目機會來看,但目前大多數的信息化項目都要走政府采購,規模較小公司或沒有門路的企業也很難接到百萬級別的單子。很多三甲或區域衛生的信息化項目多會向本地規模較大的信息集成商傾斜,再由他們分包來做,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非傳統HIT大型IT企業在收購一些規模較小,但產品有特色,沉澱也較久的公司。
㈢ 醫療信息化行業未來的增長點在哪裡
應該是智能醫療領域。近年來,在中國新醫改的大背景下,智能醫療正日益走近尋常百姓的生活。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把物聯網技術用於醫療領域的智能醫療行業將成為未來給予重點支持的行業之一,未來醫療信息化行業的增長幅度至少將呈兩位數增長。
您可能感興趣的研究:
移動醫療葯事服務醫葯中間體中葯醫療信息化中葯材GAP基地化妝品終端渠道伺服系統植物提取物獨立醫學實驗室中國葯學教育第三方醫學診斷疾病防控食品及飼料添加劑醫葯流通更多>>
據介紹,智能醫療是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台,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在不久的將來,醫療行業將融入更多人工智慧、感測技術等高科技,使醫療服務走向真正意義的智能化,推動醫療事業的繁榮發展。
物流、電子商務等相關服務業將進一步推動智能醫療向電子信息化和人工智慧化方向發展。目前國內智能醫療市場發展態勢迅猛,在智能醫療及醫療信息化方面,除來自新醫改的投入外,醫院自身資本及VC、PE都將促使智能醫療的快速發展。未來醫療信息化行業的增長幅度至少將呈兩位數增長。
智能醫療的巨大潛力已經吸引到資本的青睞。據介紹,去年底,從事智能醫療方面業務的海納醫信(北京)軟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獲得紅杉資本3000萬人民幣的注資。
目前我國智能醫療行業起點較低,但是行業發展速度較快,並逐步開始向高端智能醫療領域邁進。如今我國處在業務管理系統、電子病歷系統向臨床應用系統發展階段。由於數據科學性和准確性不高、供應商欠缺臨床背景、缺乏臨床應用經驗,因此從電子病歷系統進入到區域醫療信息交換階段還需要加以時間改善。
去年年底,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正式出台。作為我國重要的戰略新興產業,物聯網將在「十二五」期間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在此次規劃中,把物聯網技術用於醫療領域的智能醫療行業將成為未來給予重點支持的行業之一,將加速推動醫療產業發展。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謝謝!
㈣ 醫療信息化行業前景怎麼樣
醫療信息化前景可期
衛生部推出的「全民電子健康系統工程」包括大型綜合醫院信息化系統的標准化建設、建立全民電子健康檔案和區域性醫療信息化平台三項工作。其中「十二五」期間,國家將選擇部分省份投入經費先行試點,開展信息化統一標准、組織編寫健康檔案標准等工作,隨後逐步向全國推行。
目前,我國的醫療信息化總體還處於臨床信息化建設階段,經過包括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信息系統建設項目、縣醫院能力建設在內的多個試點項目推動,包括PACS系統、RIS系統、手術麻醉信息系統、臨床路徑應用系統等臨床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比例有所提升,為區域醫療信息系統建設提供了前提條件。
大型綜合醫院信息化系統的標准化建設將建立統一的介面,便於建立全民電子健康檔案和區域性醫療信息化平台,從技術層面推動區域醫療信息化系統建設。
衛生部前期已經推出了電子病歷標准,未來衛生部還將逐步開展信息化統一標准,組織編寫健康檔案標准等工作。醫療信息系統標准將逐步統一,市場將逐步規范。醫療信息化標準的統一,一方面將提升行業准入門檻;另一方面,將幫助技術實力強大的企業,快速推廣標准化程度較高的產品,提升市場份額。
㈤ 醫療信息化行業 和 安全產品行業哪個好乾哪個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好
醫療信息化行業,詳見《信息整合與移動醫療推動醫療信息化邁上新台階》
計世資訊《2013年中國醫衛行業信息化建設與IT應用趨勢研究報告》的研究結果顯示,2012年中國醫衛行業IT投入達185.6億元,較2011年同比增長22.6%;2013年醫衛行業信息化建設投入將繼續保持理性狀態,呈現平穩增長趨勢。2013年中國醫衛行業的IT投資規模約為225.5億元人民幣,較2012年同比增長21.5%。
Ø 信息集成平台是2013年醫療行業信息化的建設重點
醫院信息整合與有效利用的需求越來越普遍,醫療機構間的協同和信息交換、醫院內部科室間的信息交換、醫院和病人的信息交換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信息集成平台整合來自不同廠商的HIS、LIS、RIS、CIS、ERP等的數據,實現信息共享、流程協同,並同步推進臨床信息化建設,通過電子病歷瀏覽器和醫生門戶實現全流程患者信息實時同步共享。
Ø 移動醫療2013年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廣度和深度都會加強
信息通信技術與醫療信息化的融合,有效促進了醫療衛生事業服務水平的提高。移動醫療是結合信息通信技術而生的新興戰略性產業,它適應了醫療服務需求的發展趨勢,推動了公共衛生服務與健康管理服務的創新與發展。移動醫療被稱為「王冠上的明珠」,是衛生部重點關注項目。目前,移動醫療領域的關鍵應用主要集中在教育與通知、遠程數據採集、遠程監控、針對醫療工作者的交流與培訓、疾病與流行病傳播跟蹤及診斷與治療支持上。
Ø 電子病歷系統將成為2013年醫療行業信息化增長最快的領域
公立醫院改革的試點工作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建立和完善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系統的建設,使其與在社區建立的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為核心的社區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實行有效對接。預計2013年電子病歷在大型醫院將更加深入應用,而在中小醫院開始啟動建設。電子病歷系統的實施也將帶動相關配套設施市場的增長,計世資訊預測,2013年電子病歷系統成為增長最快的醫療信息化建設領域。
㈥ 醫療信息化前景發展如何
根據國際統一的醫療系統信息化水平劃分,醫療信息化的建設分為三個層次:醫院信息管理系統、臨床信息管理系統和公共衛生信息化。
醫療信息化即醫療服務的數字化、網路化、信息化,是指通過計算機科學和現代網路通信技術及資料庫技術,為各醫院之間以及醫院所屬各部門之間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提取和數據交換,並滿足所有授權用戶的功能需求。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大部分醫院信息化建設還處於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建設階段,即以劃價/收費系統、財務系統為中心的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經過多年的建設,二、三級醫院基本普及了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小型醫院的需求亦然強盛,而且隨著科技和醫療行業的發展,信息系統的升級需求也很旺盛。此外,我國臨床信息管理系統普及率較低,公共衛生信息化還處於試驗階段。
衛生部「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衛生信息化是深化醫療改革的重要任務。衛生部已經初步確定了我國衛生信息化建設路線圖,簡稱「3521 工程」,即建設國家級、省級和地市級三級衛生信息平台,加強公共衛生、醫療服務、新農合、基本葯物制度、綜合管理5 項業務應用,建設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2 個基礎資料庫和1 個專用網路建設。國家將投入數百億資金進行醫療平台、基礎資料庫和專用網路建設,同時地方政府還將有配套資金的投入。
前瞻產業研究院醫療信息化行業研究小組分析指出,在新一輪的政策推動下,預計2013 年中國醫療IT總投資額將達到240 億元,2010-2013 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在20%左右。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