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宋代有倆位父子畫家畫的山水畫被稱為「米點山水」,父親大米名叫_,兒子小米叫_
父親名叫米芾(1051~1107),兒子米友仁(1086~1165)。
「米點山水」又稱「米氏雲山」,宋代的山水畫,主流是繼承唐代、五代以來的水墨山水畫,即用線與墨相結合的破墨山水,施用色彩也僅限於色墨結合的淡色暈染,此外,尚有傳統的重色青綠山水畫。由於北宋中期出現的『文人墨戲』之風的影響,到微宗時期又有一個新的山水畫派異軍突起,即所謂「米點山水』。
首創人米芾(1051~1107),字元章,是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米芾祖籍山西太原,後來移居襄陽、鎮江等地。長江沿岸常常能看到霧雨蒙蒙的雲山煙樹景象啟發了他,於是他在董源畫法的基礎上,進行新的創造,畫山水多用水墨點染,不拘形色勾皴,自謂「信筆作之,多以煙雲掩映樹石,意似便已」充分發揮了水墨融合,墨色暈染所形成的效果,形成了含蓄、空濛的神韻之趣。
米芾的兒子米友仁(1086~1165),繼承父法,並有少量的作晶傳世,如《雲山墨戲圖》、《瀟湘白雲圖集》,皆煙巒飄渺,樹影迷離,淋漓盡致,生動有趣。
㈡ 宋代兩位父子畫家被稱為米點山水的是誰
宋代兩位父子畫家被稱為米點山水的是米芾和他兒子米友仁。
「米點山水」又稱「米氏雲山」,宋代的山水畫,主流是繼承唐代、五代以來的水墨山水畫,即用線與墨相結合的破墨山水,施用色彩也僅限於色墨結合的淡色暈染,此外,尚有傳統的重色青綠山水畫。由於北宋中期出現的『文人墨戲』之風的影響,到微宗時期又有一個新的山水畫派異軍突起,即所謂「米點山水』。
「米點山水」首創人米芾(1051~1107),字元章,是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米芾祖籍山西太原,後來移居襄陽、鎮江等地。長江沿岸常常能看到霧雨蒙蒙的雲山煙樹景象啟發了他,於是他在董源畫法的基礎上,進行新的創造,畫山水多用水墨點染,不拘形色勾皴,自謂「信筆作之,多以煙雲掩映樹石,意似便已」充分發揮了水墨融合,墨色暈染所形成的效果,形成了含蓄、空濛的神韻之趣。.
米芾的兒子米友仁(1086~1165),繼承父法,並有少量的作晶傳世,如《雲山墨戲圖》、《瀟湘白雲圖集》,皆煙巒飄渺,樹影迷離,淋漓盡致,生動有趣。
㈢ 米家父子是誰畫家。
米芾與其子米友仁,世稱「二米」,或「大小米」。米氏父子,為我國宋代著名書畫家。
米芾在書畫方面,有著殊人的才華,與蘇軾、黃庭堅、蔡蘘,書法史稱「宋四大家」。其書「沉著飛翥,得王獻之筆意」;蘇軾贊曰「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當與鍾、王並行」;黃庭堅贊曰「如快劍斫陣,強弩射潛力……書家筆勢,亦窮於此」。其畫「山水人物、自名一家」,所創「米家雲山」,史所稱道。看來,米芾是一位既尊重傳統而又標新立異的書畫大家。在文學方面,「為文奇險,不蹈襲前人軌轍」。
米友仁(1086-1165)一作(1074-1153)宋代傑出書畫家。字元暉。一字尹仁,小名寅哥、鰲鰲兒、虎兒,自稱懶拙老人。原籍襄陽(今屬湖北)人,後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米芾長子,世稱「小米」。仕至兵部侍郎、敷文閣直學士。工書善畫,承其父法,稍加已意,略有所變。書法長草隸。他和其父米芾,均為收藏家、鑒賞家。其山水畫,如《雲山深意圖》,墨鉤細雲,滿紙浮動,山勢拖迤邐,隱現出沒,林木蕭疏,屋宇虛曠,烘鎖點染,有風雨雲煙之勢。常自題「墨戲」二字。現存傳世作品有《瀟湘奇觀圖》、《雲山得意》、《大姚村圖》等。
㈣ 求雲家父子三人行(●°u°●) 」
廢後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