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5年a股市暴跌原因及影響
其實這次大跌,很難說完全歸罪於誰,因為客觀地說這是共業,大家都沒想到會演變成這樣。但是,共業就必然會有共果,普通投資者因為貪婪而損失了財富,某些人則因為貪婪成為被調查對象。對於這次股災,其實吸取教訓是全方位的,即每個人都應該因為這次大跌而吸取教訓,而本質上這次股災是機制問題,而且機制還被一些熟悉行業的人鑽了空子。但是,有些人終歸是要付出代價。事實上,中國在很多機制上和其它國家有些差異。譬如,西方體制往往是某個人道個歉然後了事,其實並不需要真正負責,中國則是真的有人會因此負責,而且往往最終的懲罰很重。而在被調查的時候,一般也就不多說話了。其實,個人認為說不說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在未來吸取教訓,避免類似事件重演。另外也需要注意,罰款是上繳國庫的,是財政資金,並不屬於某個部門。
Ⅱ 2015中國股市暴跌。會給中國帶來怎樣的影響
資本市場持續暴跌的話,可能會將風險擴大到實體經濟,銀行也會因為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被平倉而出現大量的壞賬。
Ⅲ 2015年中國股市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股災各大指數暴跌其中2015年6月26日當天上證指數暴跌
具體原因就是監管層睜眼瞎,放任股市配資野蠻生長,在市場最瘋狂的時候嚴查配資,導致股災
Ⅳ 中國2015年股市暴跌是政府為蒸發人民幣嗎
從宏觀看,股市是個零和游戲。社會的資金進出股市,進入多,股市漲;退出多,股市跌。但無論漲跌,社會資金或財富總量是不變的,只是股票和資金的持有人通過交易變換一下位置。
那股票是怎麼漲跌呢?股票的價格是通過交易活動確定的。在一個價位只要發生了交易,這個價位就被確定為所有股票的價格。問題是,一次交易的最低額只要一手即可,也就是說,確定價格的行為只需要極小的交易量就能做到,完全不需要所有的股票都以相同價格跑過來交易一遍。這就造成一種錯覺:漲的時候股票的市值增加了,那就要相應的資金在那裡「站崗」等著;而跌的時候股票市值減少了,相應的「站崗」的資金也減少了。人們都懂得減法怎麼回事,問題是減法做完之後,一部分資金不見了!於是我們就會一頭霧水--這不見的資金去了哪裡?
其實是我們的邏輯犯了錯誤。市值的確定只是經由很小量的交易就「完成」了,而實際上,這時完成的根本不是整個市值的交易,只是完成了一個認可--所有股票對這次交易的認可,真正的交易也就是總市值的交易卻尚未發生!在真正的交易尚未發生的情況下,所謂的市值只是一種假設!而作出這個假設的最低成本只是一手股票。
現在引入了假設的成本的概念,市值的假設是需要成本的。這個成本可是真金白銀,所以,社會總資金要分出一部分實量到股市來參加市值假設的活動。這個活動進行的時候,理論上所有的股票都承認某種已經被認可的價格。這樣就有了一種供需關系,股票代表供給方,資金代表需求方。當社會資金流入股市增大時,強烈的需求刺激股票價格上漲。反過來,資金由股市流出回到社會,需求減少,股票價格下跌。當參加市值假設活動的資金進出平衡,供需關系也趨於平衡時,股市牛皮。由此看來,所有的股票價格漲漲跌跌,都與真金白銀的資金進出股市有關,資金多時股票漲,資金少時股票跌。
但是這些資金,1、它與市值不是一回事,市值只是一種理念上的「值」,因為股市永遠不發生總市值的交易;2、它不創造市值,它只參加市值的假設,換句話說,它只發現市值;3、它是社會總資金的一部分,而且它也不參與社會總資金的增加和減少。在這里,社會總資金是一個常量,不發生變化。也就是說,股市市值的變化不會引起社會總資金的變化,能夠引起社會總資金變化的是社會的生產活動,不是股市的市值假設活動。
當然,實際的情況要復雜的多,這個推論過程簡化甚至排除了許許多多的細節。
有人會問,今年以來,中國股市下跌最多時近60%,一個調查顯示多達90%以上的散戶賠錢!這些賠了的錢誰拿去了?面對這個悲慘的事實,推理是蒼白無力的。只有深刻的反思才能發現解決途徑。那麼我們的錢呢?還找得到嗎?一種解釋是,它們退出了股市。去了哪裡就不好說了,去往很多領域。還有一部分尚未實現,是為浮虧。一旦那部分退出的錢又回到股市,這部分浮動虧損還可以改變虧損狀態。退出資金又迴流股市的情形下,那些已經實現了的虧損只是改變了資金的所有者,而財富本身還在,還會有一部分財富再次成為市值假設活動的資金。股市就是這樣一個零和游戲。
以上試圖說明的是市值與資金、市值與財富的一種關系,這種關系告訴我們,股市財富不等於真正財富,歸根結底它是一種虛擬財富。還要說明的是,這個虛擬財富的大小是瞬間變動的,變動的程度、范圍、方向有相當的不可捉摸性。說不可捉摸性不是說其不可知,而是極言其復雜,影響變動的因素極多,甚至一場風都可以對其產生擾動。在各種影響因素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各種實在影響外,有一種非實在的影響,它對虛擬財富變動所發揮的作用相當可觀,它就是心理因素。因為虛擬財富實質上是一種假設,只有人才會作出假設。所以投身股市不能不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如果對心理學一竅不通,最好不要玩投機股票,至少不要在中國玩。
Ⅳ 導致2015中國股市暴跌的具體原因 簡答題
原因很多,主要有三個:
一是投資人使用杠桿沒有節制,短期內股市漲幅過大;
二是股市所反映的經濟面沒有根本好轉;
三是大股東、高管在高位頻頻套現,打擊了市場情緒。
Ⅵ 為什麼2015年中國股市會大跌
因為前期漲勢太猛復,監管層不悅制,不符合國家意志,所以國家就控制,而就在監管層進行調控的時候被境外做空勢力所利用,導致這兩個禮拜以來的暴跌,索性的是國家隊出動國家部隊,挽救了這次股災,放心吧,以後的日子就是蠻牛的狀態了,看好中國股市,但是一條,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啊朋友。
Ⅶ 中國股災2015有多慘
滬深股市2015年1月19日出現深幅調整。在大盤藍籌股集體跳水的拖累下,上證綜指大跌逾260點,跌幅達7.7%,是2008年6月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1-03-0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Ⅷ 15年中國股市大跌,這是在進行新的財富分萬吃嗎
1、在2015年,中國股市的確經歷了從牛市到熊市的大轉變,但是是否是財富的重新分配則要看個人的看法,每個人的觀點可能都有所差異,所以很難一概而論。不過,絕大部分人都認為此次是財富的重新分配。事實上,無論是股市或者是其他金融投資,都是資產轉移的場所,是零和游戲,有人賺就肯定有人虧。因為暴漲後,很多股東套現了,自然也要散戶給他們買單。所以需要暴跌下去,才能重新建倉,進行下一次財富分配。
2、去年中國股價的上升基本是由投資者心理驅動的,而政府沒能及時做出調整,導致上個月股票紛紛遭到拋售。在經濟增長速度已經放緩的情況下,股價估值仍相對過高。但是從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中國的經濟狀況和政策沒有做出任何變化,沒能及時調整此次下跌之前的股價暴漲。
Ⅸ 2015年股市大跌具體時間
從2015年6月15號從5178點見頂,到7月9日最低3373點!
Ⅹ 2015年12月8日中國股市大跌原因
給養老金入市創造條件,這個月不行了,最新分析
後市大盤將繼續震盪回下行
昨天大盤低開18個點答,指數震盪下行,最高上摸3518點,最低下探3466點,收在3470點,下跌了66個點,跌幅為1.89%,成交稍有放大,個股跌多漲少。
昨天天大盤震盪下行,超級資金、總量資金大量流出。
指數低開後震盪下行,開盤指數為最高指數,次低點收盤。趨勢也好、均線也好,都預示後市大盤將繼續震盪下行。今天收盤來看可能很少有人看不清了,但是早幹嘛去了?股市分析貴在前瞻性。只有提前判斷,知行合一,做好控制倉位的應對,才能在這市場長期活著。
操作上繼續輕倉觀望,介入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