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年7月8日美國股市收盤情況
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7月9日凌晨消息,周三美國股市收跌。中國股市下跌與希臘債務危機令市場承壓。紐約證交所一度因故暫停所有證券交易。
美東時間7月8日16:00(北京時間7月9日04:00),道瓊斯(17515.42, -261.49, -1.47%)工業平均指數下跌261.49點,報17,515.42點,跌幅為1.47%;標准普爾500指數下跌34.65點,報2,046.69點,跌幅為1.66%;納斯達克(4909.76, -87.70,-1.75%)綜合指數下跌87.70點,報4,909.76點,跌幅為1.75%。
美東時間周三上午11點32分,紐約證交所暫停所有證券交易。紐約證交所發言人稱遭遇技術問題,正在盡快解決。至美東時間周三下午3點10分紐約證交所方重新恢復交易。
企業財報季即將到來。美國鋁業公司(10.5, -0.56, -5.06%)(AA)將在周三收盤後公布財報,由此非正式拉開財報季的帷幕。
中國股市的下跌令投資者感到擔憂。周三中國股市繼續下跌,有超過40%的上市公司在今天停牌。上證綜合指數收跌5.9%,已從上個月峰值下降超過30%。
希臘債務危機問題繼續受到關注。周二召開的歐元集團會議與歐元區領導人峰會在救援協議方面未取得任何進展。歐盟規定希臘必須在周日最後期限之前提出一份可信的改革提議,並與國際貸款人達成協議,否則該國就會面臨陷入破產並退出歐元區的風險。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周三對歐洲議會表示,希臘政府將在未來幾天內提交一份詳細的改革計劃。與此同時,雅典向歐洲穩定機制(ESM)提出了救援資金申請。
據媒體報道,希臘已於當地時間8日向歐洲穩定機制(ESM)申請為期3年的貸款計劃,以此償還當前債務。希臘的銀行業與股市周三繼續關門歇業。
周二美國股市尾盤發力最終收高,此前有報道稱齊普拉斯已經提出了在7月底之前得到臨時融資的建議。
美聯儲在美東時間周三下午2點公布了最新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紀要。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在會上對經濟政策進行討論時明顯傾向於「鴿派」立場,但同時為未來的加息舉動奠定了基礎。
舊金山聯儲主席約翰-威廉姆斯(56.01, -0.88, -1.55%)(John Williams)將在洛杉磯發表有關經濟前景的講話。威廉姆斯重申此前觀點,即美聯儲加息的決定需要「視經濟數據而定」。同時表示,每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政策會議都會對加息問題進行討論;但尚未看到有令人信服的跡象表明通脹已經見底。
財報季即將到來。美國鋁業公司(AA)將在今日收盤後公布財報,由此非正式拉開第二財季企業財報帷幕。市場平均預期美國鋁業公司第二財季每股收益23美分。
特種化工品生產商WD-40(WDFC)也將在今天收盤之後公布財報,市場平均預期該公司第三財季每股收益77美分。
從整體來看,分析師們認為這一財季的企業盈利狀況疲軟。倫敦資本集團分析師在研報中表示:「對於價值早已高於平均水平的美股而言,盈利增長放緩將是即將面臨的又一逆風,其他不利因素還有希臘債務局勢、中國股市下跌以及美聯儲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加息時間的不確定性因素等等。」
個股消息面,微軟(44.24, -0.06, -0.14%)(MSFT)股價走低。據《道瓊斯新聞》報道,微軟[微博]宣布對電話硬體業務進行重組,將計入約76億美元減值變化,削減最多7800個職位,其中將在芬蘭裁減多達2300個職位。
特斯拉(254.96, -12.92, -4.82%)(TSLA)股價走低,此前券商太平洋皇冠(Pacific Crest)將其股票評級從「超配」下調為「均配」,因擔心其股價過高。
摩根大通(65.43, -1.37, -2.05%)(JPM)股價下跌,據《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靈通人士稱,這家銀行希望支付至少1.25億美元以了結針對其信用卡問題的調查。
在美國上市的巴克萊銀行(BCS)上漲,之前該行首席執行官安東尼-詹金斯(Antony Jenkins)已經去職。
歐洲股市周三收盤微幅上漲0.04%,扭轉此前四個交易日的連續下跌走勢,原因是希臘已經要求從歐元區的援助基金獲得第三輪援助計劃,意味著這個債務負擔沉重的國家將可暫緩破產。
紐約商業交易所8月份交割的黃金期貨價格上漲10.90美元或1%,收於每盎司1163.50美元。8月份交割的原油期貨價格下跌68美分或1.3%,收於每桶51.65美元。
美聯儲公布6月政策會議紀要:傾向鴿派立場
美聯儲周三公布了6月份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政策會議的紀要。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在會上對經濟政策進行討論時明顯傾向於「鴿派」立場,但同時為未來的加息舉動奠定了基礎。
紀要表明,6月份政策會議的與會者認為,美國經濟狀況正在好轉,但尚未做好退出從2008年底開始實施的零息政策的准備。不過,加息計劃將在一份「實施文件」中加以詳細描述,對未來的加息舉動作出解釋說明。美聯儲在過去9年中都並未採取加息措施。
「大多數與會者作出的判斷都是,收緊貨幣政策的條件尚未達成;有些與會者警告稱,不應作出不成熟的決定。」紀要稱。「許多與會者都強調指出,為了判定開始實施政策正常化措施的條件是否已經達成,他們將需要獲得更多信息,表明經濟增長得到了加強、就業市 場狀況繼續改善以及通脹率正在朝著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目標前進。」
美聯儲威廉姆斯:加息決定需視經濟數據而定
舊金山聯儲主席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周三重申了此前觀點,即美聯儲加息的決定需要「視經濟數據而定」。
威廉姆斯同時表示,他尚未看到有令人信服的跡象表明通脹已經見底。他說道:「在我對通脹將重返2%目標水平有更大信心以前,我將繼續持等等看的立場。每一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政策會議都會對加息問題進行討論。」
齊普拉斯:希臘周三將向ESM提出金援請求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在歐洲議會表示,希臘周三將向歐洲穩定機制(ESM)提出援助請求,並要求開始就債務減免舉行談判。齊普拉斯呼籲歐元區找出希臘債務危機的最終解決方案,並稱希臘政府正在努力避免最後決裂。
紐交所因計算機故障暫停所有證券交易
紐約證交所於當地時間11時32分因計算機故障暫停所有證券交易。發言人Marissa Arnold表示:「目前遭遇技術問題,正在盡快解決。我們將盡快公布最新消息,盡力給出快速的解決方案,徹底、透明地傳遞信息,同時確保及時有序地恢復交易。」
納斯達克[微博]等其他市場的股票照常交易,納斯達克宣布針對紐約證交所技術問題實施自助。紐交所還表示,所有開放委託單都將取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發言人Kevin Callahan拒絕置評。
紐約證券交易所[微博]在美國股市扮演著雙重角色,一方面是投資者買賣股票的場所,同時也行使行政和上市職能,監管著美國股票三種證券信息處理系統中的A型(Tape A)和B型(Tape B)兩種處理機。這兩種處理機運作正常。
微軟宣布削減多達7800個職位
7月8日晚,來自道瓊斯的消息稱,微軟宣布對電話硬體業務進行重組,將計入約76億美元減值變化,削減最多7800個職位,其中將在芬蘭裁減多達2300個職位。
今日早些時候,《紐約時報》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繼去年7月公布裁員1.8萬人的計劃後,微軟[微博(13.45, 0.05,0.41%)]可能最早在周三(美國時間)宣布一項最新的裁員計劃。現在該消息被證實了。
微軟方面表示,公司正在從單一的手機業務向充滿活力的視窗生態系統轉型,將在本財年結束前完成上述計劃。截至今年3月底,微軟在全球擁有11.8萬名員工,重組裁員將有望進一步降低這家公司在移動技術領域的成本。
摩根大通因不當信用卡追帳行為被罰1.36億美元
紐約州總檢察長埃里克-施耐德曼(Eric Schneiderman)周三宣布,摩根大通已同意支付總計1.36億美元,以了結針對其不當信用卡追帳行為和壞賬銷售進行的調查。與摩根大通達成和解的包括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47個州和華盛頓特區。
紐約黃金期貨收盤上漲1%
紐約金價周三收盤上漲1%,從此前一天的近四個月低位上反彈,對希臘債務僵局和中國增長前景的擔憂持續,加上一連串不相幹事件導致美股大跌,推高了投資者對於黃金的避險需求。紐約商品交易所8月交割的黃金期貨價格收盤上漲10.90美元,漲幅1%,報每盎司1163.50美元。
周三紐油下跌1.3%布油上漲0.35%
紐約商業交易所8月份交割的原油期貨價格下跌68美分或1.3%,收於每桶51.65美元。美國能源庫存繼續增加,令紐約油價承壓。倫敦洲際交易所(221.86, -5.37,-2.36%)8月布倫特北海原油期貨價格上漲20美分或0.35%,收於每桶57.05美元。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三發布的報告顯示,7月3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40萬桶。接受《普氏能源資訊》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期美國上周原油庫存下降110萬桶。
歐洲股市周三收盤微漲0.04%
歐洲股市周三收盤微幅上漲0.04%,扭轉此前四個交易日的連續下跌走勢,原因是希臘已經要求從歐元區的援助基金獲得第三輪援助計劃,意味著這個債務負擔沉重的國家將可暫緩破產。
當日,泛歐斯托克600指數周三收漲0.04%,報372.88點,該指數漲幅受限的部分原因是俄羅斯股市下跌。
歐洲各國股市中,德國DAX 30指數收漲0.7%,報10747.30點;法國CAC 40指數收漲0.8%,報4639.02點;義大利富時100指數收漲2.6%,報21512.39點;西班牙IBEX 35指數收漲0.8%,報10430.30點。俄羅斯MICEX指數收跌1.2%。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0.9%,報6490.70點。(張俊)
2. 國際投資計算題:分別計算完全對沖和沒有對沖兩種情況下的收益情況。
這道題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美國股票投資組合的收益和對沖投資的收益。如果對沖,則是這兩部分的總和;如果不對沖,只有股票投資組合部分的收益。
先來計算股票投資組合的收益,由於投資經理為德國人,結算貨幣必然是歐元,所以需要把投資組合換算為歐元價值:
1、現在的價格是500萬美元,即期匯率是0.974歐元/美元,則現在價格是5000000*0.974=4870000歐元;
2、未來的價格是515萬美元,即期匯率是1.1歐元/美元,美元相對歐元升值,未來的價格是5150000*1.1=5665000歐元
3、股票投資組合的收益額為5665000-4870000=795000
4、股票投資收益率為795000/4870000=16.3244%
再來計算期貨對沖部分的收益率。由於題目沒有明確說明對沖金額,按照慣例,對沖金額會等同於現在股票投資組合價值,即500萬美元。由於對沖是為了防範美元貶值,故而需要做空美元做多歐元。所以:
1、期初做空美元,得到5000000*1.02=5100000歐元;
2、期末平倉,得到5000000*1.02/1.1=4636363.64美元,
3、對沖部分的投資收益額為4636363.64-5000000=-363636.36美元
4、對沖部分的投資收益率為-363636.36/5000000=-7.2727%
因此,由於美元實際上漲而非下跌,所以不做對沖比做對沖收益率更高。如果不做對沖,收益為16.3244%;如果做對沖,收益為16.3244%-7.2727%=9.0517%
3. 中國大陸個人怎麼樣能購買美國股票交易市場的股票
要直接投資美國的股市,最基本的要有一個在美國證券商的帳戶。幾家美國的券商,都在2003年底陸續的推出了一種新的帳戶,讓非美國居民的海外人士可以直接的投資美國的股市與其它證券,這種帳戶泛稱為:海外投資帳戶。開設這樣的帳戶,有些特別的規定外,對於能夠投資的種類,則相當廣泛,主要的投資選擇包括:股票、期權、債券、指數交易基金(ETF),以及少數的共同基金等,可以說投資選擇相當的多元。
開設這樣的帳戶,最嚴格的就是開戶人的資格,主要的原因就是這樣的帳戶持有人必須絕對不能是美國的居民(公民或綠卡等持有人),以保證這樣的帳戶就是提供外國人來投資美國證券的。主要的理由是美國的稅務問題。
海外投資者的開戶簡介
要想開設這樣的帳戶,比須完成下列的手續與條件:
-填妥一般帳戶申請表-稅務報表:填妥美國國稅局供非美國居民所使用的"W-8BEN表"-需提供海外永久居住地址證明,假設要用美國地址作為連絡地址,需另填證明表-如果要求由海外親友代為操作證券交易,需另填"交易授權書"-資本利得(Capital Gain)不扣稅,但股利(Dividend)依國籍國的規定扣稅
具體的規定是:任何不是美國公民或美國合法居民的人士,包括非美國居民外籍人士("non-resident alien indivial"),只要填妥美國國稅局表格W-8BEN,申明非美國公民或居民的身份,都可以在美國的證券行開設海外投資帳戶。屆時券商將根據客戶在國稅局表格W-8BEN上所申報的居住國家,來預扣非美國人投資客戶的投資利得所對應的美國稅款。通常這稅款額會比一般美國居民的預扣稅款額低很多,因為一般外國投資者不需要為美國的資本利得(Capital Gain)而繳稅,但是美國公司的股利所對應的稅款則依國籍的不同而有差異。像中國大陸是10%,香港與台灣都是30%。不過,從股票市場投資中,多數獲得最大的利潤是資本利所得,也就是股票或債券漲跌的差距。(具體的規定說明(請參閱美國國稅局Publication 515,519,以了解更多關於適用於非美國居民稅率的資料。)
目前公開接受開設海外投資帳戶的著名美國券商包括:史考特證券,嘉信理財,Fidelity,宏達證券(TD Waterhouse)等幾家,多數是屬於低傭金的優質券商,交易傭金每筆在七美元到三十美元間,可說是非常的合理。其中史考特證券和嘉信理財特別為海外華人投資者,專設一個海外投資帳戶服務專區,也有中文網站的說明,以及中文的電話服務專線,可說是全力的主打這樣的產品。有興趣的可以上網到史考特證券和嘉信理財網站查詢。
開設這樣的帳戶,所需要的基本開戶金額各券商不同,像史考特證券,只要求500美金(約三千一百多元人民幣),嘉信理財要求稍高,需要兩萬五千元美金。
4. 動車組,磁懸浮,高鐵這三種東西到底哪個快
磁懸浮列車最快,高鐵第二,動車組第三。
一、磁懸浮列車(300-500 km/h或最高時速1000km/h):
磁懸浮列車,根據所採用的電磁鐵種類,可以分為:常導吸引型和超導排斥型兩大類。
1、常導吸引型:其懸浮間隙大小在10 mm 左右,這種磁懸浮列車的運行速度通常在300-500 km/h 范圍內,適合於城際及市郊的交通運輸。
2、超導排斥型:最高運行速度可以達到1000km/h當,但是建造技術和成本要比常導吸引型磁懸浮列車高得多。
二、動車組(160km/h至250km/h):
動車組就是把帶動力的動力車與非動力車按照預定的參數組合在一起,因此可以概括的講,動車組是自帶動力的,固定編組的。
列車兩端分別設有司機室進行駕駛操作,配備現代化服務設施的旅客列車的單元。動車組分為動力集中式動車組和動力分散式動車組。
三、高鐵(200km/h至350km/h):
新建客運列車專用型高速鐵路時速為350公里以上,新建客貨運列車混用型高速鐵路時速為250公里。
(4)515美國股市擴展閱讀
1、磁懸浮:
中國正在研發真空管道磁懸浮技術。時速可達4000公里,能耗不到航客機1/10,2007年,該項目被列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由張耀平教授等專家申請的大量相關專利已被受理。真空管道磁懸浮列車的運行速度理論上可直逼第一宇宙速度,達到2萬公里。
2、動車組:
動車組的制動技術,現在採用的制動是再生制動,列車在250公里實施制動以後,從200公里降到90公里左右完全是靠電機反向旋轉,利用列車的巨大慣性產生電能再往上輸電,這一段是沒有任何機械磨損的,是一個非常綠色的、環保的技術。
3、高鐵:
高速鐵路非常平順,以保證行車安全和舒適性,高速鐵路都是無縫鋼軌,而且時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速鐵路採用的是無砟軌道,就是沒有石子的整體式道床來保證平順性。而且高速鐵路的信號控制系統比普通鐵路高級,因為發車密度大,車速快,安全性一定要高。
5. 股票買什麼
不建議你做短線。因為短線要求很高的技術。
現在被套的散戶中,多數是買了短線,變成了長線。「短線長炒」是很無奈的事情。
建議你逢低買入前三十大流通股 ,持有。到盈利20%左右,賣出,換一隻,繼續持有……
(注意:不要買排名第七的中石化,第十的中石油,第十四位的貴州茅台,第二十位的中國人壽,第二十三位的中國平安,其它都是好股票)
滬深兩市前三十大流通股(2008年2月27日數據)為:
------------------------------------
排名 代碼 名稱 (億元) 佔比
------------------------------------
1 600036 招商銀行 2355.7 2.7
2 600030 中信證券 1910.8 2.1
3 600016 民生銀行 1585.0 1.9
4 600028 中國石化 1432.1 1.8
5 600000 浦發銀行 1429.4 1.8
6 000002 萬 科A 1342.6 1.6
7 600050 中國聯通 983.2 1.2
8 600019 寶鋼股份 979.1 1.2
9 600900 長江電力 838.0 1.0
10 601398 工商銀行 769.8 0.9
11 600519 貴州茅台 766.1 0.9
12 601991 大唐發電 705.6 0.87
13 601857 中國石油 672.0 0.83
14 600018 上港集團 631.4 0.78
15 601088 中國神華 630.0 0.77
16 002025 航天電器 627.64 0.77
17 600005 武鋼股份 614.5 0.75
18 000001 深發展A 552.52 0.68
19 601318 中國平安 551.4 0.68
20 601006 大秦鐵路 515.2 0.63
21 601939 建設銀行 488.3 0.60
22 601919 中國遠洋 455.8 0.56
23 000859 國風塑業 430.37 0.53
24 000527 美的電器 427.27 0.52
25 600739 遼寧成大 366.3 0.45
26 000063 中興通訊 363.00 0.45
27 601600 中國鋁業 357.9 0.44
28 000793 華聞傳媒 337.95 0.42
29 601628 中國人壽 336.2 0.41
30 600011 華能國際 329.4 0.40
---------------------------------------------
6. 中國的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比如說上海盛大公司,其財務報表在哪裡能找到,急求,謝謝
中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有哪些?表現如何?
中華網 2000年7月13日 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網站,上市當天股價從20美元漲到67美元,創造了超額認購40倍,開盤當日股價就翻兩倍的紀錄
盛大互動娛樂公司 2004年5月13號 上市價格每股13美元
網易 2000年6月30號 網易的發行價定為每股15.50美元,雖然該股在首個交易日曾沖到17美元,但盤中一度跌至10.75美元,至下午4時收市時,以12.165美元的價格書寫了網易上市第一天的歷史,跌幅高達20%。
搜狐 2000年7月12日 13.03美元開盤,曾經一度下滑至12.60美元,最後報收於13.00美元。
新浪 2000年4月13日 每股定價為17美元,共發行400萬普通股,募集資金6800萬美元。上市當天開盤價為17.75美元,最高價為29.125美元,最低價為17.75美元,收盤價為20.6875美元。
攜程旅行網 2003年12月9日 首日納市交易,發行價18美元,開盤價24.01美元;截至收盤,其股價較發行價漲15.94美元,漲幅88.56%;較開盤價漲9.93美元,漲幅41.36%,至33.94美元。上市當天就暴漲88.6%,成為納斯達克市場過去三3年來開盤當日漲幅最高的一隻股票
無憂招聘網 2004年9月29日 開盤價18.98美元,報收於21.15美元,漲幅達51.07%,成交量達6,068,355股。該股在首日交易中最高漲至22.9美元。
e龍旅行網 2004年10月28號 發行價為13.5美元,開盤價為22美元,開盤後即一路下跌,最低下探至13.96美元。報收於14.4美元,首日交易漲6.67%,成交量為5,746,614股
Tom Online 2004年3月10號 以15.75美元開盤,共發行8億股美國預托股票。
空中網 2004年7月9日 發行1000萬股,發行價10美元/股。開市後不久就跌破發行價,一度跌至9.75美元。在最後收盤時,則以10.10美元收盤,比發行價略高。
靈通網 2004年3月4日 公司股票以每股19美元高價開盤,當日收於17.47美元。掌上靈通藉此募集資金約為8470萬美元。掌上靈通公司此次以發行存托憑證ADR的形式上市,共發行了515萬單位ADR,再加上向某些特定的股東發售的91萬單位ADR,共計606萬單位。其中每單位ADR代表10股普通股。
百渡 2005年8月5日 招股說明書顯示,2003年網路凈虧損人民幣8883萬元,而在2004年已經扭虧為盈,並且有人民幣1.2億元的盈餘。在2002年到2004年期間,網路主營業務收入的年均增長幅度達到了驚人的225%.
發行商: 網路公司
股票代碼:BIDU
募股類型: 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首次公開募股
所募有價證券: 美國存托股票(ADS)
首次公布募股價格範圍:19美元至21美元
調整後募股價格範圍:23美元至25美元
最終定價范圍:27美元
首次發行股票數量: 3,699,935股美國存托股票, 初步中點總價為7400萬美元
調整後股票發行數量:4,040,402股美國存托股票,調整後中點總價為9700萬美元
最終發行股票數量:4,040,402股美國存托股票,總價為1.09億美元
初次綠鞋:高達512,752股美國存托股票
調整後綠鞋:高達563,822股美國存托股票
交易所/代碼:納斯達克/BIDU
CEO:李彥宏(持股比例:IPO前:25.8%;IPO後:22.9%)
IPO後持股結構:管理層(李彥宏22.9%、CTO劉建國0.9%、CFO王湛生1%、COO朱洪波1%、副總裁梁冬0.4%);
主要股東:(德豐傑25.8%、徐勇7%、Integrity9.7%、Peninsula8.5%、GoogleIPO前2.6%)股東(IDG 4.2%)
公司注冊地:開曼群島
員工人數:750
主要業務:搜索引擎
財年截止日:12月31日
海外上市優缺點、利弊分析
2007年2月9日中證報刊登了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祁斌、劉潔、張達的文章《海外交易所競爭我國潛在上市資源情況分析》,其中對我國企業海外上市的優劣勢進行了分析,現簡要摘錄如下:海外交易所吸引中國企業上市的主要因素1.上市門檻低,籌資速度快。境外交易所通常上市門檻較低,尤其海外創業板對於中小創新型企業上市條件相當寬松。此外,海外市場股票發行一般採取注冊制,申請程序簡單、周期短,各國交易所紛紛打出「籌資速度快」這張牌來吸引中國企業。例如,新加坡一般能在4個月內完成審批手續,韓國則為3個月,納斯達克僅為2個月。此外,海外交易所再融資速度也相當快,如南京鴻國國際控股公司2003年在新加坡上市3個月後,即進行了一次再融資,募集895萬新元(約4500萬元人民幣)。我國有大量質地優良、急需融資的創新型企業尚未達到國內交易所上市要求,或者在需要資金來突破發展瓶頸時卻又不得不在審批的通道中排隊,這嚴重製約了其發展進程。在國內市場暫時無法滿足其發展需求的情況下,相當一部分創新型企業只好轉赴海外資本市場2.市場和投資者相對成熟。海外資本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經過長期的市場演進後逐漸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投資理念,而成熟的機構投資者也更易於理解創新型企業的業務模式。同時,境外已有很多類似創新型企業成功上市的先例。例如,我國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網路在美國上市前,美國的英文搜索引擎公司Google就已經以其在華爾街耀眼的表現確立了搜索引擎在網路時代的主要地位,因此,網路的盈利模式極易為美國市場所接受,再加上其中國概念,使得網路在納斯達克上市首日便獲得了國際機構投資者空前的追捧。正如網路首席財務官所說:「選擇美國上市,是由於沒有哪個市場比美國更能理解網路的業務。如果資本市場已有類似的企業,就很容易被投資者接受,選擇那樣的市場發行,就很容易發出去,股價表現也比較好。3.市場約束機制有助於企業成長海外資本市場對企業尤其是創新型企業有良好的培育機制,通過海外上市,我國企業受到更成熟的國際機構投資者和更規范的市場機制的監督,對企業自身治理結構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例如,國外資本市場對企業上市後持續的信息披露要求比較高,長期與機構投資者維持良好的關系對於企業再次融資從而實現長期發展比較重要。同時,要想使得上市公司長期獲得市場的認可,公司必須在自身管理水平、資金運用效率和企業發展規劃等方面有實質性的提高。我國大量中小型、創新型企業經過海外資本市場洗禮後脫穎而出,例如,UT斯達康、分眾傳媒等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後迅速成長,增強了企業競爭力;蒙牛公司在香港上市後更是具備了與伊利集團分庭抗禮的實力,這與國際資本市場較嚴格的市場約束機制是密不可分的。4.國際聲譽和海外機會企業在海外交易所上市往往會贏得較高聲譽,並加入到國內或國際知名公司的行列。同時,海外上市也可以帶來豐富的國際合作資源,吸引高質量的投資者來提高企業本身的信譽度,而國際知名度的提升和來自各方面的合作機會為很多企業提供了走向長期發展的契機。因此,品牌效應也是眾多企業選擇在納斯達克、紐交所等上市的重要原因。例如,無錫尚德登陸有「富人俱樂部」之稱的紐交所之後,其品牌價值大大提升,進而增強了其拓展國際市場的能力。中國企業在海外交易所上市遇到的問題1.發行成本較高。我國企業赴境外上市通常要付出比境內更為高昂的成本,主要體現在股票發行價格和發行費用兩個方面。由於我國企業的市場主要在境內,海外投資者對我國企業不夠熟悉,因而企業難以較高的價格發行股票。一般來說,國內首次公開發行的募集資金量比海外市場尤其是海外創業板市場高,首次發行市盈率一般為海外市場的兩倍左右在發行過程的直接成本上,企業在境內上市要遠低於海外。企業在海外上市所聘請的承銷商一般都是一些實力強、水平高、信譽好的國際性大投資銀行,其承銷費遠遠高於國內承銷商。而且海外上市企業必須聘請海外有專業資格的公司和人士來擔任律師和會計師。因此,即使不考慮其它如市場推廣、公關服務顧問以及上市等費用差異的影響,企業在海外上市與在內地上市相比,要付出更高的成本。2.上市後維護成本高。首先,從直接的維護費用來說,企業海外上市後要支付較高的會計師、律師、交易所年費等後續費用。以交易所年費為例,香港對上市公司收取14.5萬到119萬港元不等的年費,而上海證券交易所每年只收6000元人民幣,深圳證券交易所每年只收6000至3萬元不等的年費。其次,對於我國大部分企業而言,海外市場在提供較為完備的約束機制的同時,也具有巨大的語言、文化和法律壁壘。我國一些企業在境外上市後,由於不熟悉海外成熟資本市場的運作方式,與投資者信息溝通不暢,造成後續市場表現不佳,股價不斷下挫,難以進行再融資,甚至面臨被摘牌的危險。同時,因信息溝通不暢及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問題,也使得國外投資者不能充分了解我國企業的投資價值,不利於我國企業建立國際品牌和聲譽再者,我國企業不熟悉境外法律體系,這不僅使企業要付出更高的律師費用,並且會面臨種種訴訟風險,如聯想美國遭遇「安全門」事件,中國銀行紐約分行反欺詐案,中國人壽、中華網、空中網、網易、中航油、前程無憂網在美國上市遭遇的集體訴訟案……近幾年,隨著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增多,越來越多的跨境爭議發生,這無疑增加了企業上市後的維護成本。而境外法規的變動也會給企業帶來額外的負擔。例如,「薩班斯」法案有關「完善內部控制」條款將使在美上市的大型企業第一年建立內部控制系統的平均成本超過460萬美元。有關專家指出,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投入可能會更高,估算下來,44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此項的花費將逼近2億美元。3.與本土市場的脫節,將對一些海外上市企業的長期發展產生影響。除去一些主要業務依託於國際市場的企業以外,從長遠看,企業赴海外上市,在獲取企業發展所需資金和成熟市場的培育機制的同時,也會出現與本土資本市場脫節的現象,無法有效地與本土經濟體形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合力,將對企業在本土經濟體中做大做強產生一些影響。例如,企業在國內上市會吸引更多國內投資者對其了解和關注,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帶來額外的「廣告效應」和用戶群。更為重要的是,在國內上市後,企業可得到更熟悉該行業或該企業經營狀況、盈利模式的國內投資者的資金支持,投資者也更容易與管理團隊溝通並形成外部約束,這為企業進一步貼近中國經濟並利用本土資本市場平台發展壯大提供了條件。從歷史上看,美國道瓊斯指數的30個成份公司均依託於本土資本市場,建立了與本土經濟體的良性互動機制,而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世界級的企業。2006年,工商銀行「A+H」的發行模式和海外上市公司的逐步回歸,對於未來我們如何有效地利用境內和境外市場來實現我國企業和本土資本市場的同步發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春暉師兄認為,時間成本還不是最關鍵的,因為境內速度在加快,而如果去境外,紅籌上市前國內審核程序也不能忽略。因此,國內IPO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一個缺乏穩定預期,即對發審委的審核標准沒底。按理說,發行部提交發審委審議的企業均是符合發行條件的,但大多數情況下,除了少數「國家隊」以外的其它企業對能否審核通過仍然沒有底。而審核通過率的忽高忽低劇烈變化更是讓所有發行人感覺是在「過山車」。而在境外上市一般沒有這個問題,發行人與保薦機構是有穩定預期的,難點不在審核而是在發行。
7. 2004年雅典股市
應該是希臘的股市,雅典只是城市。不過,全年走勢圖我沒找到,但我找到了他全年的升幅 2004年希臘ASE 上升29
8. 以往的國家在舉辦奧運期間哪些股票升了
股市奧運神話
出處: 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 洪其華 陳漢辭 吳曉婧 2007-07-13 03:45
從一般經濟常識推理和一些歷史數據看,在奧運會舉辦前的18個月內,奧運是股市的向上推動力之一
「奧運會會成為股市『護身符』」,「奧運會結束之前中國股市不會出現拐點」……這些,正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們熱議的話題,甚至有不少投資者直接把股市的漲跌和奧運會緊密聯系起來。
奧運會通過影響經濟和人們的心理,進而影響到股市,這種關系肯定是存在的。
從一般經濟常識推理和一些歷史數據看,在奧運會舉辦前的18個月內,奧運是股市的向上推動力之一,而在奧運結束之後,推動力減弱,甚至有可能成為向下的推動力。
但是,奧運會對股市的作用是不能誇大的,尤其是在一個大國經濟中。
因為奧運會,中國股市到2008年夏季之前被鎖定為牛市,被多數分析人士質疑。
股市與奧運會無直接關系
2004年8月13日,希臘雅典奧運會正式開幕。
這一天,希臘股市因周末休市。不過,在奧運會開幕前一星期時間里,希臘ASE指數卻是一路下跌,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直到8月12日才跌到階段底部。之後,ASE指數在奧運期間漲跌互現。
在雅典奧運會期間,鮮有媒體關於奧運和股市的報道,其中一篇名為《Greece』s ASE drops to lowest this』s year》的報道,也只是簡單提及了一家名叫「GOSMOTE SA」的小靈通生產商在8月11日股價上漲18美分,可能是因為奧運會的刺激作用。
顯然,在奧運會期間,人們的焦點不在股市,所以也難以從希臘奧運和股市中間找出什麼大的聯系。
不過,2000年7月19日的澳大利亞悉尼奧運會的開幕卻是伴隨著股指一路上揚。悉尼AS30指數到7月21日到達頂部。其間,有媒體報道稱奧運會期間由於大量遊客的到來,使得提供服務的連鎖類零售商公司股票得到追捧。
根據目前公開的資料表明,近年來歷屆奧運會舉辦地的股市現象,似乎有著某種規律。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美國股指當年上漲19%;悉尼奧運會開幕前夕,標普/澳證200指數突破3300點創歷史新高;雅典為23%。最為典型的是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韓國KOSPI指數在奧運當年從515漲到679點。
根據長城證券的分析,時間序列上,奧運會舉辦城市所在的國家,股指在奧運前一年全部上漲,幅度在14.39%~96.74%之間;奧運舉辦當年只有一國股指下跌,其餘均為上漲,漲幅在2.8%~69.54%之間;舉辦後第一年全部都上漲,幅度在0.28%~54.2%之間;舉辦後第二年跌多漲少。
但體育經濟學家魏紀中認為,任何一種現象都要放在當時的大背景下去看,不能斷章取義。奧運會舉辦期間對韓國和澳大利亞等股市受到的刺激相對較強,而東京奧運會和亞特蘭大奧運會並沒有太多的影響。
悉尼奧運會期間,股市發生變化是因為當時澳元貶值;東京奧運會是因為當時處於日本的經濟上升期,其前提是政府投資的兩個大項目對日本的經濟起到一定的作用。而漢城奧運會期間股市表現最為強勁,但是主要原因不在奧運會的舉辦,而在於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是全球性的股市上漲大背景下,當然也是整個政府推動漢城股市的發展。
「奧運會舉辦對一個經濟大國的刺激作用遠小於對一個經濟小國的刺激作用,2008年奧運會對於中國股市並沒有過多的影響。」魏紀中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但對於奧運板塊股和個股是有一些影響的。」
對個股有所影響
魏紀中的上述觀點與幾位金融研究所的專家看法幾乎一致,即奧運會對於股市整體,尤其是相應板塊和個股,的確具有不可忽視的刺激作用,但奧運會並不是決定我國股市步入牛市的重要因素。
在金融行業內部,兩年前也曾有過一個奧運會與股市之間的分析。其主要是對於奧運會前、中、後期的投資與產出及影響有所分析。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殷劍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分析報告也只是針對奧運會的投資對北京的房地產、旅遊等行業的影響比較大。另外就是場館、基礎設施的修建對於其他行業發展都是有所影響的。「雖然奧運會對中國股市的發展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兩年之內的市場還是可以預測的。」
根據往屆奧運會的影響來看,消費服務業在股市的奧林匹克景氣中表現最為突出。悉尼和漢城奧運會的前三年整體表現最好的行業集中在金融、零售、旅遊等消費服務性行業;同時,建築、交通運輸等投資拉動型行業也有良好表現。根據長江證券研究表明,奧運會的主要機會將集中在北京,而主要的受益行業將集中在交通、旅遊、通訊、基礎設施、安保、環保、體育產業等相關產業。
「但即便是這些行業,也沒多少是在參與奧運中直接獲得的收益。」魏紀中告訴記者,「以中體為例,在其產業布局中,與奧運直接相關的業務所獲得的收入也是很少,對於中體而言,房地產等其他行業是企業的主要收入。」
有意思的是,成為北京奧運會三級(合作夥伴、贊助商、供應商)贊助的企業中,中國銀行、中國網通、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移動、國家電網等「國」字頭的企業幾乎佔了大多半。
「從這點其實我們也能看出一些問題,從經濟游戲規則看,奧運會與中國股市的確沒太大關系,但如果從政策層面考慮的話,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影響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表示。 股市走牛的一個因素
雖然也有不少國際投行人士表示,「將奧運與股市掛鉤十分可笑」。但仍然有相當多的人認為,奧運經濟可以帶動區域經濟繁榮和部分行業持續向好,從而給股市帶來相應的投資機會。
聯合證券研究所所長吳壽康就對記者表示,奧運會能夠拉動投資與消費,以及增強人們的信心,所以肯定會促進股市的繁榮。這也符合近年奧運會舉辦國的股市表現整體呈現出的「牛勁」。
盡管經歷了「5·30」大跌,但泰達荷銀副董事長章嘉玉依然看好中國股市,她對《第一財經日報》說:「股市在奧運會之前會有一個很好的表現,因為奧運會會對於消費、出口和投資有一個很明顯的拉動,所以奧運會對於股市的影響並不僅僅在心理層面上,而是具有實質性質的。」
總結多位經濟界人士的觀點,得出的較為一致的結論是:奧運會的舉辦絕對是中國股市走牛的一個因素,但中國股市走牛絕不僅僅因為奧運。
奧運對經濟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恐怕是一個要放在更廣大的時空范圍內討論的話題,更准確的答案,或許只有在奧運過後才能浮現。
從舉辦過奧運會的國家來看,大多是發達國家或者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股市發展很成熟,制度層面也很完善,這些國家的股市在像奧運會這樣的新的概念的刺激下出現上升趨勢的可能性非常大。
長城證券則認為,奧運會對於國民經濟有著明顯的助推作用,其效應往往是小國強於大國,例如韓國和西班牙受到奧運會的影響大於美國和澳大利亞,這在股市的表現上也能說明。
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絕不能過度放大這些影響,比如,一些和奧運貌似沾邊的股票「雞犬升天」是絕對不正常的,更不能拿個別國家的案例來「說事」。
「18個月規律」
「奧運會的效應不會僅僅體現在那幾天,我們或許可以從奧運開幕前18個月的股市表現來看看這當中的關系。」長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分析師盧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他們剛剛研究了奧運舉辦國在奧運開幕前18個月期間的股市表現。
「這些奧運舉辦國股指曾經的歷史走勢,或許能讓我們從中尋找出一些脈絡。」盧沖說,
「奧運會之前18個月,韓國KOSPI指數狂飆185%。」但是這也是韓國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
再來看看離北京奧運最近的第28屆希臘雅典奧運會,從獲得奧運會舉辦權後,希臘ASE指數並沒有大的起色,而是一直下跌。就在離奧運舉辦前一年,在2003年見底反彈,之後股指一直上揚,並一直持續到奧運會結束後。統計奧運會前18個月的數據,ASE指數上漲了32%。
2000年,第27屆澳大利亞悉尼奧運會,在悉尼申辦奧運成功當年,澳大利亞股市就大漲40%,可以視作奧運經濟對股市刺激的最早反映。不過,隨後澳大利亞股市漲跌互現,在1999年,澳大利亞股市再次翹頭,上漲12%。在奧運會開幕前夕,標普/澳證200指數突破3300點創歷史新高。奧運會前18個月里,AS30指數漲19%。不過,在隨後的2年中,澳大利亞股市表現一般,直到2003年股市再次走牛。
1996年,第26屆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伴隨著申奧成功,標准普爾500指數開始緩慢上揚,在距離舉辦奧運會一年半左右進入快速上升通道,在奧運期間先跌後漲,有較小波動,奧運會結束之後繼續保持上升趨勢。奧運會前18個月,標准普爾500指數升45%。
同樣,在巴塞羅那奧運會前18個月,西班牙IBEX35指數也大漲33%。
「以奧運前18個月為基點,除西班牙以外,各國股票市場在18個月的周期內均為正回報,韓國、希臘表現尤為突出。」長城證券在分析近年奧運會舉辦國的股市情況後,歸結出奧運股市呈現「18個月規律」。
舉辦奧運會被公認為「加速一國經濟發展的超級引擎」。但奧運和股市之間的「18個月規律」是否成立,卻並沒有一個肯定的說法。
「我認為這中間有些牽強附會。」復旦大學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謝百三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他堅持認為,「股市上漲與奧運會沒有直接的關系,現在中國股市上漲主要是因為流動性過剩、股改成功以及人民幣升值預期等因素。」
9. 美國股價前50強。。。300分求答案
1792年,24名紐約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的一棵梧桐樹下訂立協定,約定以後每天都在此進行股票等證券的交易。1817年,這一交易市場日漸活躍,於是參加者組成了紐約證券交易管理處。1863年,它正式更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所。這便是美國股市的起源。
1882年,道(Dow)與好友瓊斯(Jones)在華爾街15號創辦了道瓊斯公司,並緊靠紐約證券交易所。1884年,道最早開始嘗試計算股票價格變動指數,當時採用樣本均為鐵路公司,這就是後來的道瓊斯運輸業平均數(DJIA)。1889年,道親手創辦了華爾街日報。1896年5月26日,道第一次計算並對外公布了道瓊斯工業平均數(DJIA),當日指數為40.94。1929年,道瓊斯公用事業平均數DJUA指數誕生。1992年,道瓊斯綜合平均數(DJCA)誕生。近年來,道瓊斯公司又跨越全球創設了相對獨立的3000多個股價指數,統稱為道瓊斯全球指數(DJGI)。然而,在上述所有道瓊斯股價指數中,唯有道瓊斯工業平均數是最重要的,它不僅是當今美國最重要股價指數,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股價指數。因此,它既美國經濟的晴雨表,也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人們一般將道瓊斯工業平均數簡稱為道瓊斯指數(以下簡稱「道指」),而且將1896年5月26日這一天確定為道瓊斯指數的「生日」。
道指屬於成份股指數,它的樣本數歷史上曾有過三次變化:1896年首次計算時設定樣本股為12隻;1916年設定樣本股為20隻;1928年最終將樣本股固定為30隻。直到今天,道指樣本股仍為30隻。目前的30個樣本主要取自紐約證券交易所及NASDAQ股票市場。
為了適應科技進步與股市發展的需要,道指30隻成份股已不再局限於傳統定義的工業股,如今的道指取樣已經覆蓋了整個美國股市中最優秀的藍籌股,並包含了金融服務、科技、零售、娛樂以及生活消費品等多種行業。作為樣本,它們是各個行業的龍頭或代表,這些樣本股擁有最廣泛的個體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2005年底,道指30個成份股合計市值佔全美股市總市值的比例高達23.8%。
100多年來,道指以其獨到的計算方法為專利,以一流的藍籌股為樣本,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從不間斷的計算保證了道指百年來的一貫性與可比性。這正是道指「長生不老」的秘訣之所在。近百年來道指走過的「路」,不僅折射出了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和強烈的時代氣息,同時,它更具歷史價值地記錄下了美國股市的百年歷程,可供後人研究與思考。
美國道斯瓊指數千點耗時統計
千點關口 首破千點關口時間 累計耗時 千點間隔
1000 1972年11月14日 76年 76年
2000 1987年1月8日 90年 14年
3000 1991年4月17日 94年 4年
4000 1995年2月23日 98年 4年
5000 1995年11月21日 99年 9個月
6000 1996年10月14日 100年 11個月
7000 1997年2月13日 101年 4個月
8000 1997年7月16日 101年 5個月
9000 1998年4月6日 102年 9個月
10000 1999年3月29日 103年 12個月
11000 1999年5月3日 103年 1個月
一、30年代大蕭條「吃掉」道指33年的「積累」
1896年5月26日,道指(DJIA)從40.94點艱難起步。經過30多年的風風雨雨,道指緩慢「成長」。1929年9月3日,道指收至歷史最高點位381點。其間,美國股市經歷了美國海外軍事擴張、第一次世界大戰、柯立芝繁榮三大「利好」階段,這一時期也是美國走向世界霸主地位的重要轉折時期。因此,在這一階段,美國股市一路順風,從40點到接近400點,道指走了33年時間。
否極泰來、樂極生悲。正當美國人民沉浸在繁榮與幸福之中不難自拔時,一場歷史上罕見的大危機正在悄悄逼近美國人民。1929年10月28日,美國東部時間星期一,上午開市不久,道指狂跌不止,當日收於260點,日跌幅達12.82%。這便是美國人聞風喪膽的「黑色星期一」。以此為導火索拉開了30年代世界性大蕭條序幕。
次日(10月29日),道指收盤再大跌11.73%,收於230點。隨後,道指伴隨1929——1933年的大蕭條一路下跌不止,一直跌到1932年6月30日43點收盤。
從40點出發,33年漲至400點附近,接著只用兩年半的時間便狂跌至「原點」。後人也稱之為「大股災」。大股災、大蕭條,讓富有的美國人幾乎在一夜之間淪為了「窮光蛋」。如今想來,依稀如夢。
二、重鑄基石:40年後道指首破1000點
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後,美國人從「自由放任」的盲目自信中醒來,重新審視必要的法制與宏觀調控。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大蕭條永世難忘的「痛」讓美國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對金融業實行最嚴厲的管制,包括加強金融立法、分業管理、利率管制、存款保險等舉措。這樣做的好處:對高風險的金融業,尤其是對證券市場嚴加管制,有利於抑制金融投機,抑制金融泡沫,有利於整固金融秩序,從而有效控制金融風險。
另一方面,羅斯福新政的成功施行,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從中「漁利」,使美國成為真正的、絕對的世界霸主,而且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同步增強。從50年代初開始,美國經濟完全走出了「大蕭條」的陰影,進而步入到了60年代世界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一段「黃金時期」。
隨著美國經濟的一路走好,作為經濟晴雨表的道指也一並向上。1956年5月12日,道指首破500點大關。從道指生日算起,從40點到500點,道指整整走了60年。這60年應該算是道指苦難的60年,其經歷坎坷曲折,它從生到死,再到重生。這一曲折的過程也教會了美國人如何看待投機、如何對自己的投機行為負責。當然,最主要的就是,它將美國股市引入了嚴厲的「法治」之道。
60年代的「黃金十年」將美國經濟帶上了一個新的高潮。這一高潮終結的標志是1972年11月14日,道指首破1000點。這是道指的第一個「千點」,若從大蕭條的43點算起,它整整花了40年來跨越它的首個「千點」關口;若從道指誕生時算起,它則花了76年的時間來攻克這1000點大關。由此可見,這一千點的基石的確是夠扎實的。
然而,經濟的周期性波動規律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規律。二戰結束後,美國經濟經過了長達20多年的快速增長,經濟泡沫及通貨膨脹已積聚到相當程度。到了該停下來喘息的時候了,於是,從70年代初開始,美國經濟又步入了前所未有的「滯脹」時期。高通貨膨脹伴隨高失業,經濟滯止不前,70年代中期,美國利率水平高達15%以上。為此,剛上千點不久的道指又面臨著巨大的大跌考驗。1974年末、1975年初,道指一度暴跌至550點上方,幾乎吃掉1956年以來的戰果。好在自大蕭條以來,美國股市一直處在嚴加管制的狀態,泡沫與風險才能較快的順利化解。
1976年末,道指重返千點之上。但由於美國經濟並未真正好轉,因此,道指很快又回到了千點的下方,從1977——1982年的5年間,道指一直800點之上、1000點之下作窄幅整理。從1972——1982年的10年間,除1974年與1975年之交有過短暫的下落外,其他時間均保持在800點以上運行,這應該再次證明了美國股市在嚴厲的「法治」下的有效性。
三、第二個「黑色星期一」考驗道指:有驚無險
1982年,美國經濟逐漸走出「滯脹」的陰影,國民經濟景氣指數開始上升。當年底,道指再次穩穩地站上1000點關口。1985年底,道指首次突破1500點。從1000點跨越至1500點,道指花了13年的時間。隨後一路繼續飆升,1987年1月8日,道指首破2000點大關。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個「黑色星期一」,道指當天狂跌508點,日跌幅達22.61%,道指從前日收市的2246.74點跌至1738.74點收盤。這一日跌幅排道指有史以來的第二高。美國爆發的這一「股災」,也引發了全球股市的同步暴跌。但當年年底,道指又重拾2000點。
這一次股災的有驚無險,應該主要歸功於三大因素:
一是美國經濟的快速恢復與增長,以及國際經濟形勢的好轉。
二是美國股市前期管制的功效;道指花了76年的時間始終在1000點以下「築底」,牢牢夯實的基石,是美國股市大廈後來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道指首破1000點後,僅有兩次回探的記錄;1500點更是一次性通過,沒有出現過任何反復;2000點也僅在1987年和1988年有過兩次短暫的反復。這是美國股市「成熟」的標志,同時,也是美國股市低風險的表現。
三是美國股市的上市公司(包括來自全球一流的企業)實力已是今非昔比,一流的上市公司,必須具備一流的投資價值。因此,大批世界一流的上市公司,是美國股市的中流砥柱,它們優良的投資價值足以化解股市泡沫與投機風險。
80年代末,道指繼續保持了向上的趨勢。應該說,道指與美國股市的一同成長並不斷長大,這除了歸因於成功的市場監管外,主要原因是一流的上市公司、一流的投資價值,讓投資者與股市共享國民經濟的繁榮與成長。
四、持續增長的「新經濟」將道指送入向上通道
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隨著「網路時代+知識經濟」的驅動,美國經濟進入了一個長達100多個月的持續增長,這是歷史上罕見的一個「長周期」經濟增長。伴隨著美國經濟的節節攀升,道指承接80年代末的慣性繼續發力、不斷通關。
1991年4月17日,道指首破3000點;
1995年2月23日,道指首破4000點;
1995年11月21日,道指首破5000點;
1996年10月14日,道指首破6000點;
1997年2月13日,道指首破7000點;
1997年7月16日,道指首破8000點;
1998年4月6日,道指首破9000點;
1999年3月29日,道指首破10000點大關。
2000年1月14日,道指創下歷史最高記錄,11723點。
截止2001年「911」發生前,道指從3000點一路上漲至10000點之上,其間的各個「千點」整數關口,均為一次性通過,幾乎沒有出現反復。這正如我們搭蓋房子,如果基石不穩、不牢,房子就蓋不高、蓋不穩,弄不好會「推倒重來」,弄不好會搞出一個「豆腐渣」工程。相反,只要基石夯實扎穩,則大廈搭蓋起來就越快,而且樓房也會越有質量。
盡管美國股市隨經濟持續了100多個的月的上漲,泡沫也似乎感覺出來,但它的上漲已有些過份。於是,正常的技術回調隨之開始。道指連續下穿11000點和10000點關口,並且於2001年3月20日直抵9721點。正當美國股市技術性回調至關鍵點位時,讓美國人最不信的大事件發生了,這就是2001年9月11日在美國發生的「911」恐怖襲擊事件。「911」不僅讓美國人意外,更讓世界為之震驚。全球股市也為之恐慌。
在這一特殊背景下,美國股市從「技術回調」轉換為「恐慌下跌」。「911」後道指很快首次下穿9000點,並直逼8000點關口。2001年9月21日,道指跌至8236點。
2001年底,隨著美國對阿富汗塔利班武裝發動的戰爭取得徹底的勝利,股市人氣開始重新聚集,道指於2002年3月19日再上萬點,達10635點。但由於美國經濟開始出現明顯衰退,尤其是2002年第二季度經濟下滑趨勢更為明顯。因此,導致道指從2002年下半年至2003年初之間曾三次下穿8000點。但隨著美國經濟逐漸回暖,2003年底,道指很快重上10000點,2005年底再次逼向11000點。2006年5月9日,收於11640點,離歷史最高點位11723點僅一步之遙。
這就是美國股市,一個世界性的、全球性的股市!它的成長是200多年的經歷,它的成長絕不是「急來的」,更不是「一夜成名」的,也正因如此,道指也才能隨它一步步長大,顯而易見,道指能從40點「長大」成今天的10000點之上,它絕非一日之功、一步到位。因此,股市的成長,不能急功見利,應一步一個腳印,做實它,就是對後人負責。 英利新能11.1419.14%中芯國際2.7017.39%空中網8.9416.10%搜狐暢游33.6515.99%華奧物種3.0515.53%無錫尚德13.9311.62%UT斯達1.8910.53%鑫苑置業6.809.15%中華網1.569.10%中電光伏3.879.01%航美傳媒5.778.87%賽維LDK8.418.24%金融界13.547.97%晶澳太陽3.997.84%先聲葯業6.757.66%葯明康德8.047.20%紐約銀行28.847.17%搜狐58.057.02%
10. 中國網路公司中,誰的股票最早在納斯達克上市大神們幫幫忙
最早的是中華網 一共12家 中華網 2000年7月13日 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網站,上市當天股價從20美元漲到67美元,創造了超額認購40倍,開盤當日股價就翻兩倍的紀錄 盛大互動娛樂公司 2004年5月13號 上市價格每股13美元 網易2000年6月30號 網易的發行價定為每股15.50美元,雖然該股在首個交易日曾沖到17美元,但盤中一度跌至10.75美元,至下午4時收市時,以12.165美元的價格書寫了網易上市第一天的歷史,跌幅高達20%。 搜狐2000年7月12日 13.03美元開盤,曾經一度下滑至12.60美元,最後報收於13.00美元。 新浪2000年4月13日 每股定價為17美元,共發行400萬普通股,募集資金6800萬美元。上市當天開盤價為17.75美元,最高價為29.125美元,最低價為17.75美元,收盤價為20.6875美元。 攜程旅行網 2003年12月9日 首日納市交易,發行價18美元,開盤價24.01美元;截至收盤,其股價較發行價漲15.94美元,漲幅88.56%;較開盤價漲9.93美元,漲幅41.36%,至33.94美元。上市當天就暴漲88.6%,成為納斯達克市場過去三3年來開盤當日漲幅最高的一隻股票 無憂招聘網 2004年9月29日 開盤價18.98美元,報收於21.15美元,漲幅達51.07%,成交量達6,068,355股。該股在首日交易中最高漲至22.9美元。 e龍旅行網 2004年10月28號 發行價為13.5美元,開盤價為22美元,開盤後即一路下跌,最低下探至13.96美元。報收於14.4美元,首日交易漲6.67%,成交量為5,746,614股 Tom Online 2004年3月10號 以15.75美元開盤,共發行8億股美國預托股票。 空中網 2004年7月9日 發行1000萬股,發行價10美元/股。開市後不久就跌破發行價,一度跌至9.75美元。在最後收盤時,則以10.10美元收盤,比發行價略高。 靈通網 2004年3月4日 公司股票以每股19美元高價開盤,當日收於17.47美元。掌上靈通藉此募集資金約為8470萬美元。掌上靈通公司此次以發行存托憑證 ADR 的形式上市,共發行了515萬單位ADR,再加上向某些特定的股東發售的91萬單位ADR,共計606萬單位。其中每單位ADR代表10股普通股。 百渡2005年8月5日 招股說明書顯示,2003年網路凈虧損人民幣8883萬元,而在2004年已經扭虧為盈,並且有人民幣1.2億元的盈餘。在2002年到2004年期間,網路主營業務收入的年均增長幅度達到了驚人的225%. 發行商: 網路公司 股票代碼:BIDU 最早的是中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