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劉土余主動投案對股市有什麼影響會漲還是會跌
會跌,因為在他任期間,A股共交易共計513天,兩市日成交金額最高時一度逼近9000億,最低時為2000億。數據顯示,劉士佘主席主持證監會期間(2016年2月20日至2019年1月25日),證監會審批新股共711隻,退市7家公司。
2017年2月26日,劉士余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協調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穩定發展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在回應「野蠻人是誰,資本大鱷是誰」時,劉士余表示,這個問題「很刁,難度系數很高」。他表示,證監會的首要任務是監管,第二任務也是監管,第三任務還是監管。
(1)股市新聞誰自首了擴展閱讀
2017年1月5日,劉士余在調研指導稽查執法工作座談會上表示:資本市場不允許大鱷呼風喚雨、對散戶扒皮吸血,要有計劃地把一批資本大鱷逮回來。
2017年4月8日,劉士余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點名」高送轉稱:有的上市公司根本沒有市場競爭力和主營業務,但其大股東和董監高拉抬股價高位套現,超比例減持甚至清倉式減持,市場人士講叫「吃相」很難看,被套的廣大中小投資者有苦難言。
2016年的全國兩會,熔斷機制備受關注。劉士余對此表示,「制度推出之後,客觀上助推了市場下跌,制度推出的結果,基本背離了初衷。證監會立即叫停了這個機制。回頭看有教訓。有待進一步深化認識。」未來幾年可以預見,投資結構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不具備推行熔斷機制的基本條件。
Ⅱ 歷史有多少次中央新聞講股市
去年的時候有個三四次,今年2.5也提到過,以前很少有這種情況,足以看出國家對股市的重視。
Ⅲ 100億上海灘傳奇大佬投案自首,戴志康什麼來歷
戴志康正是,證大集團的傳奇人物;在他17歲考入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系、中國人民銀行五道口研究生部畢業;他曾開創中國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富島基金等等一系列的頭銜掛在他的頭上。他就是上海灘傳奇大佬戴志康。
在以上的正文中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個風雲大佬的投案自首,並不是心甘情願的去投案自首,而是在實在走投無路和在法律的重壓之下而走向了光明的一方。
到最終我們也不能不為這個傳奇人物而感到惋惜。
Ⅳ 如何看股市新聞
一般來說,黨報黨刊等主流媒體刊登的新聞真正性更強,因而可信性更大。
與此同時,要是刊版登上市公司利好新聞的主流媒權體覆蓋區域不大,看到的人數有限,知情者不多則更應成為投資決策的首選:結合股價,綜合研判。
要結合股價高低、有無機構入駐、主力持倉成本等因素綜合考慮,盡可能選擇股價低、有機構關照、且主力被套的品種擇機買入。
對於那些股價高高在上、早已脫離主力成本,且無機構進駐的品種,原則上應予迴避。
Ⅳ 今天影響股市的新聞有哪些
大盤靠拉動內需的計劃走出了一波連續的反彈,從11月7日以來大盤的反彈勢頭遠遠強於前幾次靠政策帶來的反彈,而反彈再次帶來了大小非的減持動作,而基金在前期減倉板塊的減倉動作,並沒有停止,所以說這次反彈暫時定義為反彈也不為過,現在連不少媒體和股評都在宣傳機構借這次反彈繼續出貨了(這有點一反常態),前幾次機構減倉時股評和媒體說是大建倉,而現在媒體又扭轉了方向一致"看到了"機構的繼續出貨,雖然近期一直沒更新評價文章,但是仍然在關注股市的發展,關注機構在股市裡的動作,從我個人的統計數據來看,這次反彈和前幾次反彈有很大的不一樣,首先前幾次反彈機構明明是純粹的出貨(所以持續性很差),但是股評和媒體一致認為是大建倉(當然是說給散戶聽的),而這次反彈機構有很明顯的提前3個多月的布局建倉次新板塊的動作,而且在部分次新股里建倉的規模不小,這是個信號,機構已經在選擇性的建倉了,雖然現在還在熊市中但是選擇安全系數較大的業績優良的股分批建倉暫時還在繼續,和前幾次反彈持續性差比這次之所以持續性遠遠好於前幾次就和機構確實的調倉建倉有關,前期部分機構拋棄的股繼續拋棄(當然短線還是借大盤反彈在犯彈,而且有些股在游資的狙擊下短時間內漲幅可觀,但是垃圾就是垃圾,潮水褪了才知道哪些人在裸泳)! 11月19日大盤再經歷了暴跌後出現了漲幅為6%的大漲,雖然這和市場上傳出燃油稅很快開征、大幅度降息54個基點、年底完成3G牌照發放三個消息有關,但是不管真假,中線主力資金在裡面的身影無法遁行,調倉和分批建倉的動作無法掩蓋(當然現在媒體和股評又開始幫機構掩蓋了),既然機構的確有分批階段性建倉,那這次反彈為什麼和前幾次反彈持續性上好這么多就很正常了,前幾次反彈機構靠政策快速推高股市暴漲後迅速高位拋售籌碼,套牢的個人投資者資金不少,根本不給個人投資者逃跑的機會,一個暴跌後就連續的大跌迅速使套牢者套牢程度加深(這次暴跌後又拉回了),由於很多散戶有套了就不管的壞習慣,自然成了機構拋出籌碼的堅定的持有者了。而這次大盤確變得有點反常的抗跌了,和不喜歡跟隨國外股市走了,這就和機構有關(和前幾次反彈比),因為機構確實這次在部分板塊上大量投了錢進去了,既然投了錢不是只為了當股東吧,既然不是當股東,那就是有做多賺錢的慾望(在大盤跌了70%的時候),所以這次反彈和前幾次純粹游資參與的反彈性質不一樣,因為有主力機構參與,行情的穩定性明顯不一樣。 機構階段性建倉並不代表股市反轉了,因為導致股市大跌的核心問題大小非還是沒解決,而在跌了這么多的情況下 機構做超跌後較大級別反彈的慾望也更強烈(當然是為了挽回前期的損失),而從8月20日後大盤形成的這個上檔壓力下行軌道,前面已經讓兩次政策性反彈顯出了反彈的真面目(很多人當時認為是反轉),而2080和1800之間的這個區域上軌和橫軌支撐馬上要形成夾角了,一旦大盤的K線(點數)繼續被下行的上軌壓制下行必然要和橫軌支撐位重合,重合後機構就沒有選擇餘地了,是堅決做多還是繼續探底就自然見分曉了,而對安全要求高的穩健的投資者可以等待大盤突破這個上軌把上升通道打開後並站穩了再建倉也不晚,因為能夠突破這個上軌並站穩,機構就選擇了做多,而很多看多的投資者從4000點一直喊到現在的中級反彈,就有可能真的在現在出現,買得早不如買得巧,吃魚頭的人大多數都吃在半山腰,還是吃魚身就OK了,魚頭讓機構去吃!如果大盤後市被上軌壓制下行把1800的橫軌也破了收不回來,那中線投資者可以暫時把錢捂緊點了,如果機構選擇突破上軌2080並穩健的震盪上行,那中線投資者可以逢低輕倉關注這次機構大量建倉的次新板塊中的那一部分股票,這類股票介入的一般是中線甚至有長線資金。雖然有很多強庄裝得像弱庄不過中線投資者眼睛放亮點,多觀察。熊市雖然沒結束,但是能夠在熊市中抓住一個中級行情也是很多人追求的,順勢而為吧,如果機構選擇突破上軌做大的反彈,我們也跟著做多就行了,機構選擇破橫軌,我們繼續觀望拿錢保本。 而如果真的發動了中級行情我談的1500就會暫時延後了,可以階段性做多,延後不代表不會出現了,大小非這個資金面的核心問題不解決還會在未來再次使資金面出現緊張,緊盯機構的動作吧!機構做多我們就做多,機構做空他們自己做去吧,我們空倉輕倉迴避風險。 而拉動內需十項政策除了最後兩項能夠較快的帶來利好效應外,其他的現在都還只是規劃,要到起實質性作用也是大半年後的事了,宏觀政策的滯後性無法避免,而且這些政策也表明了政府的態度是救實體經濟,而沒有虛擬經濟(投資市場)的份,而股市多頭該發泄的發泄完了該怎麼走還會怎麼走.大趨勢無法改變!而導致股市大跌的大小非問題政府一個字沒題,這基本上驗證了政府的最終態度,之前新華社曾表態,大小非的問題要市場來解決,而不是政府來解決,看來政府是說到做到了. 一、是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減輕企業負擔1200億元。(就只有該政策帶來具體的資金利好) 二、是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模,加大對重點工程、「三農」、中小企業和技術改造、兼並重組的信貸支持,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在不良貸款率偏高的情況下,雖然放寬了限制,但是銀行體系還是很謹慎,不會盲目的擴大信貸規模,增加經營風險) 而平準基金傳出上報國務院,希望組建救市的消息更是把前期機構配合出貨的謠言打了個遍地找牙,傳了3個月平準基金要馬上入市救市,現在終於漏出了原型,根本還沒組建的計劃. 首先救市就需要錢來救而這最基本的東西做為世界第一富裕的國家美國卻出現了很尷尬的事欠的外債數十萬億沒法還完的情況下經濟又出了問題(次貸危機涉及的負債額超過3萬億美圓,後續陸續有企業破產累加負債值無法避免)美國是除中國以外的唯一一個可以靠強大的內需度過經濟危機的國家但是這次正好出問題的是內部問題而不是外部問題,所以這和上次的東南亞經濟危機不可同一而語如果這次危機在美國捉襟見肘的救市資金下擴大成全球金融危機,那可以毫不避諱的說美國可能經歷超過5年的經濟衰退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現在中國肯定不可能獨善其身現在的沖擊只是開始而已,中國擴大內需的策略也是刻不容緩. 客戶向證券公司借資金買證券叫融資交易.客戶向證券公司借入證券賣出叫融券.該消息初期對入市資有限,在很長一段時間後走上正軌後(可能在3年以上),規模才可能對市場產生較大影響,而且通過國外市場顯示,融資融券發展到相對平衡後有助漲助跌的左右,但不會改變大趨勢,如果在牛市中該消息是利好,因為會放大上漲的勢頭,而在熊市中該消息一定程度上是很大的利空,因為下跌趨勢也可能被放大,該政策是把雙仞劍,在不同的趨勢中作用正好相反,由於該制度涉及業務擔保品、保證金強制規定、強行平倉制度、結算風險基金、信用等級制度等,必須要注意因杠桿投資帶來的遠超過以前的投資風險。 當然作為想出貨的機構,就算是利空,機構、股票和媒體也會忽悠個人投資者一直看多該利好政策,並認為該政策是實質性的利好,當然他們只想讓個人投資者這么認為,他們心理很清楚,該政策可能幾年內對股市都不會產生什麼利好,甚至可能因為熊市中的助跌作用是股市跌得更厲害,而借所謂的利好出貨,個人投資資金接盤的意願更大,說到底和印花稅政策一樣的是掩護機構出貨的遮羞布。 如果導致這次熊市的大小非問題真的如國家通過新華社評論所暗示的讓時間來解決,那解禁高峰期後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調整到位.主力出貨的行情沒底.底是機構大規模建倉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建議穩健對安全要求較高的投資者不介入,持幣為主輕倉觀望. 導致大跌的大小非問題直接導致了資金面的失衡,空方長期壓制多方,而在這個長期趨勢中資金面被空方占據,行情自然是長期震盪走低.這就是股票為什麼老跌的真正原因.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Ⅵ 【請教】新聞與股市的關系
我個人見解抄是:
股價要上升或者下跌的時候往往要得到新聞的配合. 而我們得到的新聞都是 "二手".
主力操盤手得到的才是最快的情報. 所以我們不需要圍著新聞轉. 想必如果你抄股, 也不是超級短線把? 那麼新聞的作用都表現在圖表上了.
再者, 有些時候利空消息是為莊家建倉提供幫助的. 所以不是有利空消息傳出來, 就非得把股票賣出去, 利多消息也是同樣的道理~~
Ⅶ 網路上的新聞是誰發表「誰寫」的比如說軍事新聞財經新聞股市中的個股消息等
1 網站聘用的工作人員。2 網友在其論壇上注冊後,可以上傳內容。如果上傳的內容具有時效性和轟動性,就會被網管「加精」,然後會在首頁上顯示。
Ⅷ 100億上海灘傳奇大佬投案自首,他以前做過哪些事情令人震驚
不知道之前戴志康做過什麼非常牛逼的事情,但是能做到,他現在這個樣子肯定以前沒少做壞事,而且能做到這個位置也證明他是非常有野心,也是非常聰明的。而且他肯定還有很多警方沒有抓住的一些犯罪的事情。
1987年進入中信實業銀行總行,擔任行長辦公室秘書;1988年擔任德國德累斯頓銀行北京代表處中方代表;1990擔任海南證券公司部門經理;1994年創建上海證大;1998年改組證大系列公司,成立證大投資集團並任董事長至今。不可否認的是,戴志康現在的成就離不開他在背後的努力。
Ⅸ 頭條新聞李倉成自首了嗎
是的,李倉成己抓到(11月19日23:00投案自首)
Ⅹ 股市上新聞聯播意味著什麼
催促股市向好,提振經濟活躍,全國的房價應在昨天上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