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的那些股票屬於真正的互聯網,像美國谷歌、亞馬遜、書臉
阿里巴巴、騰訊、網路等,不過在滬深股市貌似買不到啊
『貳』 中國股市與美國股市有什麼不同嗎
美國股市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國股市只有二十多年,法規的完善性需要時間的彌合。兩個市場最大的區別主要在以下這幾方面:
單一國家與世界區域的范疇區別:
中國股市僅僅涵蓋是中國的企業,這不同於美國集合了近一百個國家的企業。到2011中國股市的市場規模約合3兆億美元,而美國NYSE和NASDAQ總和為128兆億,它的規模大大超出了世界前五名的總量。中國股市近年發展迅速,已成為世界第五大市場,但是,從國際投資的自由度來講,至今還要通過QFII和RQFII等形式,才能進入A股市場,限制多多。故此,它還屬於單一性的地域市場,完全不同於美國股市的自由和世界性特點。
政策市與自由市的大環境區別:
一是中國設立的漲停板,對日交易波動設置上下限的控制,這使得大幅沖擊,需要若干天才能釋放完,交易的自由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美國市場,除了某些特殊情況,一般不停盤,對於股票日差上下不予干涉。二是在中國,由於有許多國有企業掌控在政府手裡,政府就是最大的股東,這樣有許多非流通股存在,容易造成流通股相對較少和股票的大幅波動;而美國政府,一般只以養老金,社保基金等方式購買企業股,並由特別指定的專業公司為其管理,投資在個股的比例一般都不大,這樣基本不會影響流通。當然,解決流通量問題,可以增加發行股,但是,量過大,會造成長期股值的增長緩慢,影響股民的積極性。
『叄』 亞馬遜有別的國家投資的股份嗎像我們中國這些大公司都有國外投資的股份
亞馬遜有1800多家機構股東,裡面肯定有別國機構的投資,咱們有些公司有國外投資,但大部分大公司都是國內機構為主,主要是互聯網企業里國外機構較多,其他產業基本都是國內機構投資
『肆』 為什麼中國A股沒有像美國那樣的牛市
美國牛市的背景條件
1、經濟長期的穩定增長
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是最基本前提,美國近10年的GDP,除了07年、08年是負增長,其餘一直都是在1.5%以上的增幅,而其他的國家是沒有這個前提的。經濟的增長需要兩個因素:一是人口的紅利,就是人口的穩定增長;第二是必須具備科技的創新和進步。如果沒有這兩點支撐,很難有長期穩定的增長,比如說日本和歐洲雖然科技也是在進步,但人口就是負增長的,而美國是目前兩個條件都是具備的。
二、貨幣處於超發的狀態
你肯定會說:中國也是超發狀態呀!但我們超發的貨幣沒有導入到實體經濟中去,超發的貨幣主要去了房地產,這些年高房價就是被資金推上去的。如果這些流向房地產的資金流向了生活必需品領域,那國內的通脹率肯定是哀鴻遍野。
三、機構投資者為主的格局
機構投資者本質是屬於風險厭惡型的,不會去炒那些概念股,殼資源的股票,一定是買各個行業的龍頭企業,那麼一個企業之所以成為行業龍頭,那一定是有它獨特的競爭力的,只要這個行業還處於增長趨勢,那麼行業龍頭一定是最先受益的,利潤增長有保障,再吸引機構投資者長期持有,股價就會屢創新高,從而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
四、各個細分行業走向穩定
各細分行業的競爭,從原來的充分競爭,走向寡頭壟斷。舉個例子:A股的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你們知道現在的市值都有多少了嗎?不要去查,感覺一下。這兩家公司都是競爭對手關系,都屬於傳統的製造行業,都有空調這個業務,但我們看最近幾年,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的股價一直持續上漲,到目前它們各自市值都是早早的突破了兩千億人民幣(2018年1月22日美的集團3848億),毛利率也是在持續的上升,2017年上半年,兩家公司在空調產品單項上的營業收入都超過了500億,格力增長30%,美的增長41%。
這就是行業出現了巨頭之後,行業的進入門檻、競爭難度就變的很高了,小企業再進去和行業巨頭競爭就是極其不現實的,要麼轉型要麼被並購,就像今天任何試圖在家電領域進行創新研發的創業公司不可能有你出頭的機會,這些巨頭們拿出營業收入的1%做研發費用,都足以秒殺你。而回想10年之前,這個行業高峰時,全國有300多家空調生產企業,想掙錢,不是靠產品品質,不是靠成本控制,而是靠價格戰的競爭,是靠營收流水誰能做的大,是靠誰能利用賬期把副業乾的更好。雖然空調市場的需求一直穩定增長,但上市公司的股價就是不漲,因為行業混亂無序的價格戰,上市公司的利潤不穩定而且很難做到增長。現在,行業競爭格局已經穩定!市場的需求還在穩步增長,但是市場的份額就被這幾家有規模、有品牌、有品質的巨頭已經瓜分了,不再有惡性的價格競爭,產品的利潤有了保障,企業的業績穩步增長,機構投資者自然會買入持有,股價就跟著持續上漲。
對比一下中國和美國股市的幾點特徵和區別:
中國股市,尤其是主板一直是一個一成不變的市場,我的這個不變是指無論牛熊我們的最大的權重永遠是銀行,銀行中最大的權重永遠是中農工建。
而美國股市最大的權重一直在變化。如2000年左右是微軟,思科等,10年後即2010年最大的權重是蘋果,谷歌等。望前追溯1990最大的權重是IBM,和通用電器。幾乎每過10年都會發生變化。
結果就來了,美國股市的權重不斷的變化由於新興行業的公司不斷攀升的市值,對整個大盤指數起到強勁的拉動作用。按照加權平均數的基本數學概念大家就會知道美股為什麼是一個長牛市。
再加上美國是一個對全球開放的資本市場,有著全世界最聰明的投資者。所以當中國股市無法讓京東在A股上市時,美國敞開大門。世界各地的優質公司幾乎都喜歡美國,如芬蘭的諾基亞也是在美國上市的。這些優秀公司不斷超預期的創新和業績。帶動了美國股指不斷創新高。
反觀中國股市是一個劣幣驅逐量幣的市場。
其實不斷有大量的創新型公司的上市才是牛長熊短的根本保證,動輒拿中國股市和美國比,是一件很不科學的事。中國的市場只有真正實現法治化,市場化,透明化,不光要吸引像騰訊,阿里巴巴,網路,京東這樣的優質中國公司在A股上市,而且要能吸引蘋果,臉譜,谷歌這樣的優質外國公司到中國來上市。中國股民才能真正的過上牛長熊短的日子。
綜上所述,牛市的基礎是不斷有優質的超級成長性公司上市。其實沒有優質創新公司來上市的台灣,日本已經30年沒有創歷史新高了。但是這些地區起碼還有法治化和退市制度保證。所以中國牛市的到來還有許多許多的路要走。不是3,5年就能見到的。
以上內容來源於網路,僅供參考。
『伍』 中國亞馬遜類似股票丨
目前A股只有蘇寧雲商的蘇寧易購吧。
其他京東淘寶都在美國上市。
『陸』 有誰能說清楚近30年的中國股市都沒有到3000點的根本原因
帶動指數上揚的,必然是類似上證50之類的權重股,什麼銀行,石油,保險,煤炭回,地產,效益雖然還行,但都答是超級大盤,成長性幾乎只相當於跟隨通脹的水平,如何帶動大盤翻倍到6000點?
再看美國股市,權重股是微軟,亞馬遜,蘋果。。谷歌之類的科技公司 ,公司能長牛,必然帶動美股指數,年復一年創新高。
A股要想走出指數長牛,必須要多一點阿里,騰訊,華為,這樣的代表新興產業的巨頭公司加入上證50。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上證50裡面,科技成長公司,超過20家。。那麼,我覺得A股以後,何止六千點,一萬點,都不是夢。但要實現這個過程,不是短時間能搞定的,說倒底國力強了,股市才強。如果我們有10個阿里,華為,何愁股市不興。
『柒』 亞馬遜為什麼在中國沒有市場
中國也有亞馬遜站點,只是市場份額都被本土電商搶完了,像淘寶,京東,拼多多等。中國的電商本來就很強大,有些平台都跑到國外拓展市場了,再加上本土政府扶持,國內哪裡還有亞馬遜的市場。
『捌』 中國股市能變成像美股一樣的慢牛行情嗎
基本上不能。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不同,相比美國,中國股市還沒有完善,國內投資者更多的是投機行為,中國經濟還沒有向美國經濟那麼強勁,因此我覺得慢牛不太可能,未來更多的是橫盤震盪。
『玖』 怎麼區分美國亞馬遜和中國亞馬遜
這個還是比較容易區分的
二者的區分如下
名稱的不同:美國亞馬遜就叫亞馬遜(amazon)而中國的亞馬遜叫做卓越亞馬遜
網址的不同:美國亞馬遜以。com結尾,中國亞馬遜以。cn結尾
語言的不同:美國亞馬遜是英語,中國亞馬遜是漢語。
亞馬遜中國簡介
亞馬遜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電商網站之一,亞馬遜中國前身是越網,被亞馬遜總公司收購後,成為其中國子公司,更名為亞馬遜中國,亞馬遜中國總部設在北京,並成立了上海和廣州分公司。至今已經成為中國網上零售的領先者。亞馬遜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在中國的網站。致力於從低價、選品、便利三個方面為消費者打造一個可信賴的網上購物環境。
亞馬遜中國運營中心
亞馬遜中國目前有15個運營中心,分別位於北京(2個)、廣州(2個)、成都(2個)、武漢、沈陽、西安、廈門、崑山、上海、天津、哈爾濱、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