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國際初步審查的必要性分析

國際初步審查的必要性分析

發布時間:2021-03-12 22:41:35

㈠ pct國際申請什麼時候提出國際初步審查要求書

國際初步審查程序是PCT申請國際階段中的一項重要程序。申請人可在獲得國際檢索報告後,根據國際檢索單位出具的國際檢索報告及其書面意見的內容決定是否需要啟動該程序。若成功啟動該程序,申請人在國際初步審查程序中有機會針對國際檢索單位的審查意見做出答復並對申請進行修改,最終會獲得國際初步審查報告。在該報告中,國際初步審查單位會考慮申請人的意見和修改,更為詳細地解釋國際檢索報告所引用文件的相關性,以及對其他問題發表評論意見,如請求保護發明的清晰性或缺乏支持等情況。
提交國際初步審查要求的最晚期限是自國際檢索單位傳送國際檢索報告和書面意見之日起三個月,或者自國際申請的優先權日起22個月,以後到期為准。
提出國際初步審查要求時,申請人可對檢索單位的書面意見正式答復,同時還可根據PCT條約對申請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和(或)附圖提出修改。

㈡ 國際初步審查報告iper與專利性國際初步報告iprp有何區別

不能,只有在中國局進行這個國際初步審查才能此後減免實審費用。

㈢ 請問國際初步審查的目的是什麼

國際初步審查程序是PCT申請國際階段中的一項重要程序。申請人可在獲得國際檢索報告後,根據國際檢索單位出具的國際檢索報告及其書面意見的內容決定是否需要啟動該程序。若成功啟動該程序,申請人在國際初步審查程序中有機會針對國際檢索單位的審查意見做出答復並對申請進行修改,最終會獲得國際初步審查報告。在該報告中,國際初步審查單位會考慮申請人的意見和修改,更為詳細地解釋國際檢索報告所引用文件的相關性,以及對其他問題發表評論意見,如請求保護發明的清晰性或缺乏支持等情況。

有的申請人可能會有疑問,國際檢索單位在出具國際檢索報告的同時就已經針對申請是否具有可專利性出具了一份書面意見,為什麼還要設立國際初步審查程序,再一次出具審查意見呢?

這是因為,國際檢索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程序,原則上申請人沒有對申請文件進行實質性修改以及與審查員進行溝通的機會,審查員能夠不受干擾地獨立理解PCT申請並做出報告。而國際初步審查則是一個開放性的程序,給予了申請人與審查員進行更多交流和溝通的機會。它允許申請人修改申請文件,給予申請人答復國際檢索單位審查意見的機會,鼓勵申請人充分地陳述自己的意見,允許申請人提出與審查員進行會晤等。

因此,國際初步審查程序最重要的目的和意義在於開放和交流、答復和修改,為申請人進一步完善申請、與審查員進行交流和溝通提供了機會和渠道。

合理利用程序

基於這樣的程序設計,在實踐中,申請人應根據國際檢索單位的審查意見、申請的具體情況、進入國家階段的需要、其他程序的運用、資金、市場等各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從而決定是否需要啟動國際初步審查程序,並在國際初步審查程序中盡可能地提交修改文件及意見陳述,積極與審查員進行溝通以充分利用該程序。

第一,申請人要珍惜與審查員溝通的機會。前文已經提及,國際初步審查程序是一個開放的程序,給予了申請人陳述意見和觀點的機會。因此,若申請人啟動了國際初步審查程序,應盡可能地提交意見陳述,說明自己的理解和觀點。

溝通的作用是雙向的。一方面,溝通有利於審查員了解申請人對於申請的構思和觀點。以此為基礎,審查員可以幫助申請人更好地完善申請內容,以期獲得相對「正面」的國際初步審查報告,提高國家階段的授權幾率,甚至可以實現國家階段的加快審查。畢竟一份具有肯定性的初步意見的國際初步審查報告,可以幫助PCT申請在國家階段駛入專利審查高速路(PPH)。另一方面,在溝通過程中,審查員的意見和觀點也可以幫助申請人對於申請進行更理性的判斷和分析,綜合考慮申請是否有必要進入國家階段,進入國家階段後是否還需要再依據各國的相關法律修改申請文件。

第二,建議申請人在收到國際檢索單位的審查意見後,再考慮是否需要啟動國際初步審查程序。國際檢索程序是每一件PCT申請的必經程序。正常情況下,申請人都將收到國際檢索單位出具的國際檢索報告及其書面意見。申請人只有在獲得了上述審查意見之後,才需要針對國際檢索單位的審查意見考慮是否需要陳述意見或者修改文件,是否需要審查員在陳述意見及修改文件的基礎上重新對申請的可專利性作出評述。如果還沒有獲得國際檢索單位的審查意見,申請人就啟動了國際初步審查程序,那又何談針對國際檢索報告及書面意見提出意見陳述、修改申請文件。

此外,申請人在收到國際檢索單位的審查意見以後,再考慮是否需要啟動該程序的意義還在於:如果國際檢索單位的審查意見相對較為積極,審查員也未指出申請中存在任何需要修改的內容,那麼申請人是無需提出國際初步審查要求的。此時,申請人可以開始考慮進入國家階段的相關問題。如果國際檢索單位的審查意見相對較為消極,申請的授權前景很低。理論上,申請人此時就可以考慮是否需要終止該申請的後續程序,以避免後續產生更多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投入。

第三,申請人要合理利用國際階段修改申請文件的機會。在PCT申請的國際階段,申請人可以分別依據《專利合作條約》第19條和第34條對申請文件進行實質性修改。兩者的區別在於,依據第19條的修改僅可以修改權利要求書,修改內容將進行國際公布;依據第34條的修改可以修改權利要求書、說明書及附圖,修改不會進行國際公布,但會作為國際初步審查報告的附件傳送至各締約國。

充分了解並靈活運用國際階段修改申請文件的機會,對於是否需要啟動國際初步審查程序也有很大幫助。一方面,如果申請人認為僅僅修改權利要求書就可以使申請更加完善,並且也不需要審查員再基於修改重新對於三性進行評述,那麼申請人是無需啟動國際初步審查程序的。此時,申請人只需要依據《專利合作條約》第19條在期限內按規定修改權利要求書即可。另一方面,如果申請人在國際階段希望修改說明書或者附圖,那麼就必須啟動國際初步審查程序。這是因為依據《專利合作條約》第34條的修改是申請人啟動國際初步審查之後才可以利用的。也就是說,如果不啟動國際初步審查程序,申請人是不可以依據《專利合作條約》第34條對權利要求書、說明書及附圖進行修改的。

第四,申請人要合理利用國際階段其他陳述意見的機會。在PCT申請的國際階段中,申請人若希望針對國際檢索單位的審查意見進行答復或提交意見陳述,除了利用國際初步審查程序外,還可以提交「非正式意見陳述」。各締約國都可以查看到申請人在國際階段提交的非正式意見陳述。但非正式意見陳述在國際階段不會得到任何主管國際單位的審查或答復,申請人也不會得到任何主管國際單位基於非正式意見陳述再次作出的書面意見。申請人提交非正式意見陳述的意義在於:在進入國家階段後,國家階段的審查員在審查時可以參考國際階段提交的非正式意見陳述的內容,可能會對其判斷及審查帶來影響。因此,申請人應根據申請的情況、國際檢索單位的審查意見、資金、市場等各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以決定該如何運用各種途徑提交意見陳述以最終影響國家階段的授權結果。

避免三種情形

當申請人決定啟動國際初步審查程序後,在實際操作中應注意以下情形。

第一,申請人不要僅提交修改文件或意見陳述,而不提出國際初步審查要求。

國際初步審查程序是一個可選的程序,也就是說,需要申請人主動啟動才可以進入國際初步審查程序。而啟動該程序的條件是申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向主管國際初步審查單位提交合格的國際初步審查要求書,並按規定繳納手續費和初步審查費。因此,僅僅提交修改文件或意見陳述,並不會啟動國際初步審查程序。

第二,不要僅提交初步審查要求而不提交任何修改文件或意見陳述。

若申請人僅啟動國際初步審查程序而不提交任何修改文件或意見陳述,那麼國際初步審查報告的實質內容將和國際檢索單位制定的書面意見的內容基本相同,這就失去了啟動國際初步審查程序的意義。

第三,不要在國際初步審查程序中修改摘要。

摘要不屬於依據《專利合作條約》第34條進行修改的范圍。在制定國際檢索報告時,若國際檢索單位的審查員認為有必要,會在國際檢索報告中對PCT申請的摘要做出必要的修改。若申請人在收到國際檢索報告後,對國際檢索單位的審查員制定的摘要有異議,可以在國際檢索報告發文日起一個月內向國際檢索單位提交意見陳述,要求其重新制定摘要。因此,申請人不需要在國際初步審查程序中對摘要進行處理。

合理利用PCT申請中的國際初步審查程序

㈣ 為什麼要申請國際專利申請國際專利有什麼好處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要申請國際專利呢?申請國際專利究竟都有哪些好處?讓專利人對申請國際專利趨之若鶩。申請國際專利的好處在絕大多數國家,專利局一直在努力解決如何更好地分配資源,從而使專利體系能夠在現有的人力資源內得到最大的回報。在一個經濟增長和技術進步到一定程度的國家,國家局面臨著專利申請的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該國是PCT成員,PCT體系就可以幫它更好的處理工作量的增長,根據PCT體系,申請國際專利在到達國家局時,已經由受理局進行了形式審查,國際檢索單位進行而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國際初步審查單位進行了可能的審查。從而有利於國家專利局利用現有的資源來處理更多的專利申請,因為在國際階段已經經過了統一的程序,從而簡化了國家階段的處理程序。PCT的其他目的是促進並加速工業界和其他相關的部門利用與發明相關的技術信息並幫助發展中國家得到這些技術。申請國際專利究竟有哪些好處?一、只需提交一份國際專利申請,就可以向多個國家申請專利,而不必向每一個國家分別提交專利申請,為專利申請人向外國申請專利提供了方便;二、外國提出普通專利申請時,專利申請人必須在首次提交專利申請之日後的十二個月內向每一個國家的專利局提交專利申請。而通過PCT,專利申請人可以在首次提交專利申請之後的二十個月內辦理國際專利申請進入每一個國家的手續;如果要求了國際初步審查,還可以在首次提交專利申請之日後的三十個月內辦理國際專利申請進入每一個國家的手續。這樣便延長了進入國家階段的時間。利用這段時間,專利申請人可以對市場、對發明的商業前景以及其他因素進行調查,在花費較大資金進入國家階段之前,決定是否繼續申請外國專利。若經過調查,決定不向外國申請專利,則可以節省費用。三、國際專利申請要經過國際檢索單位的國際檢索,得到一份高質量的國際檢索報告。該國際檢索報告給出一篇或多篇現有技術文件,使得專利申請人既可以了解現有技術的狀況,又可以初步判斷發明是否具備授予專利的前景。如果國際申請經過了國際初步審查,專利申請人還可以得到一份國際初步審查單位作出的高標準的國際初步審查報告。如果該國際初步審查報告表明,該發明不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工業實用性,則專利申請人可以考慮不再進入國家階段,以便節省費用;如果該國際初步審查報告表明,該發明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工業實用性,則專利申請人很有可能會得到一個強專利,從而考慮進入國家階段。四、只需向受理局而不是向所有要求獲得專利保護國家的專利局繳納專利申請費用,簡化了繳費手續。五、某些國家對國際專利申請的國家費用比普通申請要低。六、國際專利申請的語言可以是中文、英語、法語、德語、日語、俄語、西班牙語等。申請國際專利是申請人就一項發明創造在《專利合作條約》(簡稱PCT)締約國獲得專利保護時,按照規定的程序向某一締約國的專利主管部門提出的專利申請。

㈤ 國際專利申請的好處有哪些呢

國際專利申請的好處有哪些?所謂的國際專利申請,是指專利申請人就其發明專利向世界知識產權《專利合作條約》(簡稱PCT)締約國申請專利保護時,按pct要求向某一成員國的專利主管部門申請專利。那麼國際專利申請的好處有哪些?國際專利申請的好處專利申請之所以變得如此炙手可熱,是因為共享經濟時代,雖然帶給我們許多便利,但也存在許多隱患,為了避免侵權事件的發生,進行專利申請就成為維權的途徑之一。國際專利申請的好處有哪些?1、申請人可以使用中文提出申請;2、申請人可以向中國專利局提出申請,請求外國給予專利保護;3、申請人僅需用中文(或英文)向中國專利局遞交一套申請文件即可確定該申請的申請日,並被認為是同一天在各指定國提出的申請;4、在進入各國的國家階段之前,申請人已經得到國際檢索報告和國際初步審查報告,通過這二個報告,申請人可以初步判斷該申請在各國專利局被授予專利權的前景,從而決定是否有必要繼續國家階段;5、推遲了進入國家階段的時間,使申請人可以根據市場前景和技術進步決定是否有必要進入預定的指定國。推遲進入國家階段一般並不會影響授予專利權的時間。國際專利申請的好處有哪些?更多詳細知識產權知識和業務,可以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致力專注知識產權領域,目前已獲中國主板上市公司朗科科技創始人天使投資,香港主板上市公司金蝶國際投資。

㈥ 國際初步審查程序是自動進行嗎,如何進行國際初步審查

國際初步審查是指國際初步審查單位根據申請人請求對國際申請進行審查,並對請求保護的發明看來是否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工業實用性提出初步的、無約束力的意見。根據《專利合作條約》規定,國際初步審查程序不是強制性的,參加條約的國家如果是受《專利合作條約》第二章約束的,其申請人可以請求國際初步審查單位對其進行國際初步審查。

雖然國際初步審查的審查意見對各個指定國家沒有任何約束力,但是PCT規定的標準是當前國際上通用的標准,而且該審查意見是由為數不多的國際初步審查單位在國際檢索的基礎上作出的,所以該報告應該是比較可靠和可以依賴的。

國際知識產權局作為國際初步審查單位,對國際申請進行審查後,將國際初步審查報告送交世界

㈦ 國際專利申請的好處有哪些

國際專利申請的好處有哪些?國際專利申請是申請人就一項發明創造在《專利合作條約》締約國獲得專利保護時,按照規定的程序向某一締約國的專利主管部門提出的專利申請。那麼國際專利申請的好處有哪些?國際專利申請的好處國際專利申請的好處有哪些?一、只需提交一份國際專利申請,就可以向多個國家申請專利,而不必向每一個國家分別提交專利申請,為專利申請人向外國申請專利提供了方便;二、外國提出普通專利申請時,專利申請人必須在首次提交專利申請之日後的十二個月內向每一個國家的專利局提交專利申請。而通過PCT,專利申請人可以在首次提交專利申請之後的二十個月內辦理國際專利申請進入每一個國家的手續;如果要求了國際初步審查,還可以在首次提交專利申請之日後的三十個月內辦理國際專利申請進入每一個國家的手續。這樣便延長了進入國家階段的時間。利用這段時間,專利申請人可以對市場、對發明的商業前景以及其他因素進行調查,在花費較大資金進入國家階段之前,決定是否繼續申請外國專利。若經過調查,決定不向外國申請專利,則可以節省費用。三、國際專利申請要經過國際檢索單位的國際檢索,得到一份高質量的國際檢索報告。該國際檢索報告給出一篇或多篇現有技術文件,使得專利申請人既可以了解現有技術的狀況,又可以初步判斷發明是否具備授予專利的前景。四、只需向受理局而不是向所有要求獲得專利保護國家的專利局繳納專利申請費用,簡化了繳費手續。五、某些國家對國際專利申請的國家費用比普通申請要低。六、國際專利申請的語言可以是中文、英語、法語、德語、日語、俄語、西班牙語等。

㈧ 國際初步審查報告IPER與專利性國際初步報告IPRP有何區別

國際初步審查是PCT體系中一個可選擇的程序,申請人可根據國際申請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是否啟動該程序,下面列舉了申請人收到檢索報告和書面意見的幾種情形。
(1)申請人收到的國際檢索單位書面意見上指出該申請所有的權利要求都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工業實用性。且審查員沒有指出任何形式缺陷或其他問題。
(2)申請人收到的國際檢索單位書面意見上指出該申請所有權利要求都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工業實用性。但審查員指出申請中存在一個或多個形式缺陷。
(3)申請人收到的國際檢索單位書面意見中審查員指出該申請中一項或多項權利要求缺乏新穎性,創造性或者工業實用性。
(4)在國際檢索單位書面意見中審查員指出一項或多項權利要求無新穎性,創造性或者工業實用性,但申請人並未及時獲得檢索報告和國際檢索單位書面意見。
(5)申請人沒有收到國際檢索報告或者國際檢索單位書面意見,但收到根據條約17(2)(a)不做出檢索報告的聲明。

㈨ 網上招投標的流程步驟有哪些

招投標的具體流程

1、招標資格與備案

招標人自行辦理招標事宜,按規定向相關部門備案;委託代理招標事宜的應簽訂委託代理合同。

2、確定招標方式

按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確定公開招標或邀請招標。

3、發布招標公告或投標邀請書

實行公開招標的,應在國家或地方指定的報刊、信息網或其它媒介,並同時在中國工程建設和建築業住處網上發布招標公告;實行邀請招標的應向三個以上符合資質條件的投標人發送投標邀請。

4、編制、發放資格預審文件和遞交資格預審申請書

採用資格預審的,編制資格預審文件,向參加投標的申請人發放資格預審文件。

5、資格預審,確定合格的投標申請人

審查、分析投標申請人報送的資格預審申請書的內容,招標人如需要對投標人的投標資格合法性和履約能力進行全面的考察,可通過資格預審的方式來進行審核。招標人可按有關規定編制資格預審文件並在發出三日前報招標投標監督機構審查,資格預審應當按有關規定進行評審,資格預審結束後將評審結果向相關機構備案。備案三日內招標投標監督機構沒有提出異議,招標人可發出"資格預審合格通知書",並通知所有不合格的投標人。

6、編制、發出招標文件

根據有關規定、原則和工程實際情況、要求編制招標文件,並報送招標投標監督機構進行備案審核。審定的招標文件一經發出,招標單位不得擅自變更其內容,確需變更時,須經招標投標管理機構批准,並在投標截止日期前通知所有的投標單位。招標人按招標文件規定的時間召開發標會議,向投標人發放招標文件、施工圖紙及有關技術資料。

7、踏勘現場

招標人按招標文件要求組織投標人進行現場踏勘,解答投標方提出的問題,並形成書面材料,報招標投標監督機構備案。

8、編制、遞交投標文件

投標人按照招標文件要求編制投標書,並按規定進行密封,在規定時間送達招標 文件指定地點。

9、組建評標委員會

10、開標

招標人依據招標文件規定的時間和地點,開啟所有投標人按規定提交的投標文件,公開宣布投標人的名稱、投標價格及招標文件中要求的其他主要內容。開標由招標人主持,邀請所有投標人代表和相關人員在招標投標監督機構監督下公開按程序進行。

從發布招標文件之日起至開標,時間不得少於20天。

11、評標

評標是對投標文件的評審和比較,可以採用綜合評估法或經評審的最低價中標法。

評標委員會根據招標文件規定的評標方法,藉助計算機輔助評標系統對投標人的投標文件按程序要求進行全面、認真、系統地評審和比較後,確定出不超過3名合格中標候選人,並標明排列順序。

評標委員會推薦中標候選人或直接確定中標人應當符合:1、能夠最大限度滿足招標文件中規定的各項綜合評價標准;2、能夠滿足招標文件的實質性要求,並且經評審的投標價格最低,但低於企業成本的除外。

12、定標

招標人根據招標文件要求和評標委員會推薦的合格中標候選人,確定中標人,也可授權評標委員會直接確定中標人。

使用國有資金投資的項目,招標人應當確定排名第一的中標候選人為中標人。排名第一的中標候選人放棄中標,因不可抗力提出不能履行合同,或者招標文件中規定內容未滿足的,招標人可以確定排名第二的中標候選人為中標人,以此類推。所有推薦的中標候選人未被選中的,應重新組織招標。不得在未推薦的中標候選人中確定中標人。

招標人授權評標委員會直接確定中標人的應按排序確定排名第一的為中標人。

13、中標結果公示

招標人在確定中標人後,對中標結果進行公示,時間不少於3天。

14、中標通知書備案

公示無異議後,招標人將工程招標、開標、評標、定評情況形成書面報告備案。發中標通知書。

15、合同簽署、備案

中標人在30個工作日內與招標人按照招標文件和投標文件訂立書面合同,簽訂合同5日內報招標投標監督機構備案。

㈩ 國際專利申請的主要目的

PCT的主要目的在於,簡化以前確立的在幾個國家申請發明專利保護的方法,使其更為有效和經濟,並有益於專利體系的用戶和負有對該體系行使管理職權的專利局。
在引進PCT體系前,在幾個國家保護發明的唯一方法是向每一個國家單獨提交申請;這些申請由於每一個要單獨處理,因此,每一個國家的申請和審查都要重復。為達到其應有的目的,PCT提出:
——建立一種國際體系,從而使以一種語言在一個專利局(受理局)提出的一件專利申請(國際申請)在申請人在其申請中(指定)的每一個PCT成員國都有效;
——可以由一個專利局,即受理局對國際申請進行形式審查;
——對國際申請進行國際檢索,並出具檢索報告說明相關的現有技術(與過去的發明相關的已出版的專利文獻),在決定該發明是否具有專利性時可以參考該報告;該檢索報告應首先送達申請人,然後公布;
——對國際申請及其相關的國際檢索報告,進行統一的國際公布並將其傳送給指定局。
——提供對國際申請進行國際初步審查的選擇,供專利局決定是否授予專利權,並為申請人提供一份包含所要求保護的發明是否滿足專利性國際標準的觀點的報告。
通常稱其為PCT程序的「國際階段」,而「國家階段」是指授予專利程序的最後部分,它是國際申請中指定的國家的國家局或代理行使國家局職能的機構,統稱為指定局。關於國際申請、國際檢索、國際公布是由第I章規定的;國際初審是由第II章規定的。(在PCT專業詞「國家」局,「國家」階段,或國家費用也指地區專利局的有關程序)。
在絕大多數國家,專利局一直在努力解決如何更好地分配資源,從而使專利體系能夠在現有的人力資源內得到最大的回報。在一個經濟增長和技術進步到一定程度的國家,國家局面臨著專利申請的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該國是PCT成員,PCT體系就可以幫它更好的處理工作量的增長,根據PCT體系,國際申請在到達國家局時,已經由受理局進行了形式審查,國際檢索單位進行而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國際初步審查單位進行了可能的審查。從而有利於國家專利局利用現有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來處理更多的專利申請,因為在國際階段已經經過了統一的程序,從而簡化了國家階段的處理程序。
PCT的其他目的是促進並加速工業界和其他相關的部門利用與發明相關的技術信息並幫助發展中國家得到這些技術。

閱讀全文

與國際初步審查的必要性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房奴如何理財 瀏覽:803
南昌住房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427
國盛華興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22
工行貴金屬掛單四種 瀏覽:918
主力資金進出散戶資金進出指標公式 瀏覽:880
報雷理財 瀏覽:898
廣信股份股票 瀏覽:472
小額貸款怎麼收賬 瀏覽:798
基金交銀藍籌凈值519697 瀏覽:222
杏花村國貿投資公司銷售情況 瀏覽:395
什麼時間銀行理財產品利率會高些 瀏覽:231
深大通資金流向個股行情 瀏覽:73
生活理財分類 瀏覽:435
北京公積金貸款代辦 瀏覽:210
萬達股票下 瀏覽:170
碳元科技投資 瀏覽:492
n派思股票 瀏覽:483
冠軍1號系統指標公式 瀏覽:924
黃金怎樣知道真假 瀏覽:37
手機換外匯嗎 瀏覽: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