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已知2017年4月30日,各大A股上市公司財報發布完畢,假設某上市公司A的財務報表
某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要看公司的營業項目和支出留的。
Ⅱ 2017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有那些
2017年末,中國A股有上市公司3471家。2018年以來,新增95家,現有3566家。
Ⅲ 2017年中國零售百強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情況如何
2018年6月21日,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主任王耀解讀2017年度中國零售百強名單稱,百強中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由負轉正。外資零售企業市場份額繼續下降,門店調整力度加大。
王耀說,2017年,百強中電商保持較快增長,實體零售企業整體回升。7家電商的銷售規模達3.57萬億元,同比增長41.2%。87家實體零售企業銷售規模達1.87萬億元,同比增長7.5%。6家「實體+電商」型零售企業銷售規模同比增長15.5%。
百強中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由負轉正。2017年,零售百強企業中26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長率中位數為24.9%,增速較上年提高38.5個百分點。
外資零售企業市場份額繼續下降,門店調整力度加大。王耀說,2017年,進入百強的21家外資零售企業實現銷售額4858.18億元,佔百強銷售總額的比重為8%,較2016年下滑1個百分點。沃爾瑪、大潤發、家樂福、卜蜂蓮花、麥德龍、歐尚、永旺等7個主要外資零售企業門店調整力度加大,2017年新開店數合計77家,較上年增加5家;關店數39家,較上年增加14家。
Ⅳ 2017下半年那幾家上市公司業績最好
龍蟒佰利上半抄年實現襲凈利潤13.1億元,同比增長17倍,營業收入為49.98億元,同比增加近3倍。同時,公司擬每10股派現5元。賓士信息上半年凈利潤為5032萬元,同比翻倍,公司擬每10股轉增10股;首旅酒店上半年盈利2.41億元,同比增16倍;柳工上半年凈利潤為2.44億元,同比增加14倍;國聯水產上半年盈利7085萬元,同比增長7倍;
寧波海運上半年凈利潤為5770萬元,同比增加8倍;鞍鋼股份上半年盈利18.23億元,同比增加超5倍;當升科技上半年凈利潤為1.45億元,同比增加近3倍;中信國安上半年盈利2.4億元,同比增加超四成;瀘州老窖上半年凈利潤為14.67億元,同比增加超三成;華安證券凈利潤4.0億元元,同比增長五成;靖遠煤電上半年凈利潤為2.79億元,同比增加超2倍,營業收入為19.41億元,同比增超三成。
此外,包括比亞迪、國海證券、浙江醫葯、雅戈爾上半年凈利潤減少。證金公司增持九強生物、三環集團、神州泰岳、吳通控股、興業證券、美晨科技等多股。
Ⅳ A股上市公司2017年多少家業績虧損
伴隨著2017年A股上市公司年報的正式收官,樂視網以139億元的虧損額登頂新的「虧損王」。過去一年不僅虧掉了7年凈利潤,樂視網2018年一季度再虧3億元,退市風險隱現。二級市場上,今年以來樂視網市值蒸發7成,令投資者損失慘重。
包括樂視網在內,一共有220家A股上市公司2017年年報業績虧損,此外還有38家公司連續兩年隱形虧損且2018年一季度繼續虧損。業績地雷隨時都可能引爆,你躲過了么?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以來年度虧損過百億的案例並不多,而2017年就佔了兩個。除了樂視網虧損139億外,*ST油服虧損額也高達106億,這也是*ST油服連續第二年虧損過百億。
進一步分析220家虧損公司的行業特徵,只有銀行、鋼鐵行業無一虧損。虧損公司家數最多的是化工(18家)、機械設備(17家)、電子(14家)等行業。
從虧損面(虧損家數占行業內公司總數的比例)來看,採掘、建築材料、通信、休閑服務、農林牧漁、綜合類等6個行業,虧損面均超過10%。
受樂視網拖累,傳媒成為虧損金額最多的行業。11家A股傳媒類上市公司2017一共虧掉182億元,相當樂視網的最新總市值。
來源:華西都市報
Ⅵ 截止2017年2月17日中國有多少家上市公司
3110家。
其中:
(一)上交所 1212家
(二)深交所 1898家
1、深交所主板 466家
2、中小企業板 833家
3、創業板 599家
Ⅶ 截止到2017年,我國上市公司有幾家
截止到2017年12月18日,滬市有1435家,深市(含創業板)有2117家。合計3552家。
Ⅷ 2017中國上市公司市值500強榜單公布,哪些巨頭上榜了
在互聯網時代,市值已經替代收入或利潤,日益成為衡量上市公司綜合實力的最好標尺。今年以來,騰訊股價幾乎翻一倍,目前3.66萬億港元的市值已是中國乃至亞洲最高,前不久更是首次超過Facebook躍居全球第5。
21數據新聞實驗室選擇在上海、深圳、香港、紐約等全球15個交易所上市的所有中國公司,對它們的最新市值進行加總換匯計算,得出「2017中國上市公司市值500強榜單」。從結果來看,騰訊控股、阿里巴巴、工商銀行(5.890, 0.01, 0.17%)占據前三甲。本次榜單入圍門檻為市值306.72億人民幣(註:文中後續單位統一為人民幣),沃森生物(20.970, 0.68, 3.35%)排名第500位,剛好入選。
如果連續看這10年榜單變化不難發現,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板塊依然強者恆強。而騰訊以及阿里的興起,不僅是互聯網科技蓬勃發展的縮影,也是民企越來越來走舞台的一個體現。
Ⅸ 滬深上市公司2017盈利怎麼樣
4月底,滬深上市公司全部按期對外披露2017年年報信息。2017年,滬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27.97萬億元,同比上升14.46%;共實現凈利潤約2.62萬億元,同比上升18.55%,增長率創近年新高。2017年,深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0.4萬億元,同比增長23.46%;實現凈利潤7295億元,同比增長20.58%;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同比增長19.71%,盈利質量明顯提升。
綜觀業績狀況,滬深兩市公司在經濟發展的韌性、結構優化、新動能等方面呈現出多個新亮點,高質量發展的趨勢正在形成。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這是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表現,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成果。
實體經濟再上新台階,高端製造顯活力
股東回報意識推動現金分紅創新高。滬市公司回報股東的意識不斷增強,現金分紅水平持續維持高位。2017年,滬市公司分紅整體比例為37.92%,高於去年約5個百分點。統計顯示,共有1000餘家公司推出派現方案,占公司總數的74.47%,同比增加約5個百分點;合計派現8111億余元,同比增加約18個百分點,現金分紅金額再創歷史新高。
從公司分布情況看,持續穩定高比例分紅公司群體已形成,滬市單年分紅比例在50%以上的企業194家,30%以上的778家。其中,有370餘家公司連續3年分紅比例超過30%。
當然,年報也反映出,在落後產能加速出清市場環境下,部分上市公司仍然存在階段性經營困難或風險,多家公司出現虧損。更為嚴重的是,部分公司主營不暢,甚至公司長期失去造血能力,淪為市場所詬病的「殼公司」,面臨退市風險。
此外,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規范運作風險。特別是一些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出現信用風險,利用不同形式損害公司利益,干擾公司經營,甚至直接出現資金佔用、違規擔保問題。對於這些情況,交易所將繼續從嚴監管,防範出現重大風險。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Ⅹ 今年業績最好的十個上市公司是那十個
截至2017年8月31日凌晨,滬深兩市3341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度財務報告。總體來看,2017上半年所有A股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81290.60億元,同比增長24.10%,其中第二季度營收94620.75億元,環比上升9.17%;合計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6719.45億元,同比增幅21.12%,其中第二季度實現凈利潤8793.39億元,環比增長10.94%。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2017上半年業績總覽
從單季度可比數據來看,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繼續呈現較好的增長勢頭,近3個季度同比增速均處在20%左右(2016Q4:+19.91%、2017Q1:+24.78%、2017Q2:+23.49%),環比方面保持當年二季度有確認收入高企的特徵。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歸母凈利潤方面,今年企業業績單季度同比增速趨於放緩(藍線),或已於2016年第四季度達到階段性頂點,2017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24.79%和17.99%。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而在剔除金融、兩油之後,上市公司2017上半年營業收入合計126500.51億元,同比增幅24.91%;凈利潤合計7414.66億元,同比增長35.41,兩者表現均好於整體增速水平。金融、兩油2017上半年合計凈利潤同比上升11.72%。
各板塊分布顯示,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2017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59201.04、16951.97、4658.3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2.06%、35.97%、46.22%;合計凈利潤分別為15001.64、1263.30、455.30億元,同比增長20.18%、34.87%、18.18%。主板公司業績表現平穩,中小板營收和凈利增長可觀,創業板公司業績初露疲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