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華為為什麼會不計成本地實施備胎計劃是真有先見之明還是確實有把柄
必須是先見之名啊。
海思固然是個小備胎,華為有更大的備胎。
那就是汽車行業。
詳情請戳——
華為最大的備胎,原來在汽車行業
(華為在汽車領域的「雲管端」領域布局的關聯企業,來源:中信證券)
不僅包括下游整車廠商,還連接了BAT等系統商,也有寧德時代等電池巨頭,和禾賽科技這樣的優秀初創企業,以及亞太股份、華域汽車這樣的傳統零部件商。
未來,隨著華為車聯網「雲管端」大棋的進一步推進,還將有更多的國產零部件商加入進來。從而形成一個巨大的網狀結構,直接提升中國汽車上游供應體系的實力。
四、更高遠處看, 華為與汽車聯姻帶給中國的時代性大機會
華為的加入將成為中國汽車與華為共同進步的關鍵機會。
因為從產業進化的角度來說,製造業分高中低三個層次。
高端即晶元為代表的高科技製造業
中端即汽車為代表的精密製造業
低端即普通消費品為代表的一般製造業
製造業由低到高的發展,各個國家概莫能外。
美國在二戰前後率先從二次工業革命後,汽車等中端製造業中成熟,邁入高端製造業的領地。
日本80年代以豐田打入美國為標志,進入中端製造業強盛的階段。
但終因彼時的中端製造業與高科技關系較小,日本贏得了中端製造業,卻始終難以成為高端製造業強國。
而如今的中國,剛好邁入由低端製造業向中端製造業躍升的階段。
汽車為代表的精密工業將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但當前的汽車與幾十年前日本崛起以及美國發端的汽車已經完全不同。
汽車正在進入全面智能網聯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中,汽車的進步將與高科技企業同步,中端製造業將自發的向高端製造業靠攏。
高端與中端的隔閡被填平。
發展中端製造業就是推進高端製造業。
這在貿易壁壘的大背景下,本身會極大的增加中國汽車也前進的難度。
然而,就在此刻,我們擁有了華為。
一個以「雲管端」構架為基礎,在汽車領域准備了十年的高科技專家。
與華為相對應,還有另一個十年前就做准備的企業,叫做寧德時代,由於寧德時代的存在,中國的新能源電池技術未來全球前三。
中國汽車業在與合資企業的混沌度日中,驀然出現了兩個超級盟友,面對未來智能網聯與新能源的告訴發展,足以提攜自己飛奔向前。
而中國汽車市場巨大的體量與發展空間,又給了華為和寧德時代走向時代巔峰的完整舞台,給華為的手機業務受挫提供了一個巨量的產業備胎。
此刻來說,中國汽車產業已經基本具備了轉型向上,由中端製造邁向高端製造,從而成為中國經濟發動機的基本條件。
然而這還不夠。
因為不管上下游協同企業如何優秀,汽車行業要想帶同大家一起飛,一定還需要一家足夠優秀的汽車主機廠。
此時此刻,我們唯獨還缺乏的,就是這樣一家甚至幾家爭氣的,有實力的,可以提供強大集成製造能力的,本土汽車整車企業。
我們迫切期待這樣的車企出現。
而這樣的車企,現在正在忙於應付中國汽車銷量的快速下滑,還將經歷由此而來的汽車行業格局大重塑,然後脫穎而出。
他的出現,必將和華為與寧德時代一道,改變整個時代。
這是我們對當前這場中國汽車銷量的快速下滑保有樂觀看法的重要原因。
不經風刀霜劍,不見錚錚傲骨。
沒有這樣一場試煉,中國車企,永遠都只會在安樂窩里,要麼躺在合資企業的懷抱過小日子,要麼陷入無休止的互掐。
而經此一戰,必將有無數車企死去,也必將有優秀的車企站出來。
接過時代的使命,成為真正的「汽車強國」的執行者。
和產業鏈上優秀的企業一起托起托起製造強國的明天。
讓我們拭目以待。
㈡ 亞太股份買股票一年分紅多少
對應現在的股價 它的股息率還不到1% 完全沒法和銀行股比較 價值投資建議關注銀行股
㈢ 亞太股份股票2018年會重組嗎
亞太股份股票2018年不會重組
重組屬於利好消息
不會提前公布信息
㈣ 對於華為走近汽車行業你們有什麼看法嗎
在華為眼中,威馬汽車屬於物聯網行業,是物聯網的一個應用場景。物聯網是什麼?物聯網就是通信業,妥妥的華為的主業啊。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廣泛應用於網路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