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橡膠行業前景好嘛
我國是橡膠製品生產大國,但同時也是消費大國。從行業的銷售規模來看,2009-2013年中國橡膠製品行業銷售收入逐年增加,2013年,行業銷售收入為9624.18億元,同比增長13.94%。
不過,我國橡膠製品行業仍存在著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的劣勢,缺乏核心競爭力主要反映在新材料開發和技術裝備開發兩個方面。當前我國橡膠製品行業自主開發的新材料、新原料不是很多;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大的高新技術材料更少;各種新型合成橡膠材料的產業化可能比國外落後若干年左右。
行業財務指標、經濟指標、效益指標等更多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橡膠製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
『貳』 想跨界到橡膠行業,有人知道現在的橡膠行業發展趨勢怎麼樣了嗎
通過飛秒檢測發現中國橡膠工業從創建開始,已經有86年的歷史了.經過許多年的曲折歷程,尤其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的迅猛發展,已經形成由輪胎,自行車胎,膠管,膠帶,膠鞋,乳膠,密封膠布,減震隔震,建築防水,醫療衛生,日用橡膠(醫用手套,避孕套),電子橡膠等橡膠製品,共18類5萬多個品種規格組成的,體系比較完整的產業.同時也形成了合成橡膠和天然橡膠,鋼絲和纖維織物,助劑輔料.以及橡膠機械和模具等比較完整的配套工業.1997年橡膠工業占化學工業總產值約為1/5,利潤和利稅約為1/4,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產業。
輪胎、摩托車胎及自行車胎、輸送帶、膠鞋、乳膠製品、助劑、炭黑、再生膠和鋼絲簾線等是我國橡膠製品的主導產品。近幾年來,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緊緊抓住名牌培育這一工作重點,在這些主導產品的重點企業中先後開展了質量授信和品牌推薦活動,擴大了它們的影響力,增強了其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如國產摩托車外胎的年產量現已超過億條,佔世界總產量的60%左右,而前5強企業的產品銷售量就佔到了全行業的45%。
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國內的橡膠接頭廠家已經形成了較大產業規模。廠家及生產技術也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整體來講業內對橡膠接頭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保持樂觀態度,工業領域既然快速發展,對橡膠接頭的需求就不會下降,也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客戶目前對各種橡膠接頭的要求提高了,市場需求決定了橡膠接頭企業的不斷創新,也推動了行業的發展。在這樣的良好的發展形勢面前,我國橡膠接頭廠家就需要不斷努力,加大生產、研發以滿足市場不斷產生的新需求。
隨著橡膠接頭行業重組步伐的加快,未來行業將是橡膠接頭產品質量安全和產品品牌之間的競爭,產品向高技術、高參數、耐強腐蝕、高壽命方向發展,只有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開發新產品,進行技術改造,才能逐步提高產品技術水平,滿足國內裝置配套,全面實現橡膠接頭的國產化。我國橡膠接頭製造行業在龐大的需求環境下,必將呈現出更好的發展前景。
『叄』 國內橡膠製品行業前景怎麼樣
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橡膠製品行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全行業仍處於轉型升級過渡期,延續低速、穩定增長態勢。在此背景下,中小型企業需提高綜合競爭力,繼續做專、做強。
近幾年來,橡膠製品行業狀況並不樂觀,企業面臨的生產經營形勢依舊嚴峻。不過,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我國橡膠製品行業也不是毫無機會。我國正不斷加大對鐵路、能源、基礎實施等投入,橡膠製品行業仍有不小的增長空間。
整體來說,在經濟新常態下,橡膠製品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增加,未來要從多個方面切入,確實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力,在做專、做強方面下功夫。
『肆』 我國的橡膠輪胎業發展前景怎麼樣
從事輪胎橡膠技術研發行業不知道發展前景是很好的,畢竟國內的輪胎產值超過2000億,很大的市場行行出狀元!!!
『伍』 2018橡膠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前景如何
近年來,雖然國內合成橡膠產能大幅增加,但受產需結構性矛盾、低價進口產品、貿易政策等因素影響,進口量依舊較大。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國合成橡膠工業已經取得了不小的發展,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合成橡膠生產國家,且產能還在上漲。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認為,總體上看,我國合成橡膠的需求量仍將增長,但增長幅度將放緩。隨著我國輪胎等橡膠產品品種結構的不斷優化,常規產品的需求量將逐漸降低。因此,要大力提高新膠種的生產能力,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作為全球最大的合成橡膠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市場將繼續成為推動全球合成橡膠行業增長的重要引擎。不過面對當前行業出現的問題,橡膠行業需要通過淘汰落後產能、加速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升級轉型和綠色可持續發展。
『陸』 淺談我國橡膠行業現狀及發展發展趨勢
中國橡膠工業從創建開始,已經有86年的歷史了.經過許多年的曲折歷程,尤其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的迅猛發展,已經形成由輪胎,自行車胎,膠管,膠帶,膠鞋,乳膠,密封膠布,減震隔震,建築防水,醫療衛生,日用橡膠(醫用手套,避孕套),電子橡膠等橡膠製品,共18類5萬多個品種規格組成的,體系比較完整的產業.同時也形成了合成橡膠和天然橡膠,鋼絲和纖維織物,助劑輔料.以及橡膠機械和模具等比較完整的配套工業.1997年橡膠工業占化學工業總產值約為1/5,利潤和利稅約為1/4,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產業,但也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中國加人W TO後,中國橡膠工業能否從容應對,引起國人廣泛關注.以下逐一剖析了中國橡膠行業的現存問題,希望及發展策略.
1中國橡膠行業現存問題
1.1歷史問題的影響遠未根除
橡膠行業在過去的冷戰時期是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如今由高度計劃轉為市場調節,向市場要生存,雖然轉制也有些年頭了,但在一些企業依然可以明顯地感到歷史問題的影響.一方面,企業的員工的市場意識不強烈,另一方面生產線陳舊,加工設備落後,有的甚至為大躍進時上的工程,但由於平時沒有注意企業再投資的積累工作,無力對生產設備進行更新,新產品的開發也不可能.產品質量上不去,市場份額逐漸被擠掉,這些企業就像斷奶的孩子無所適從,生產日漸蕭條,乃至停產.
1.2重復建設,橡膠行業廠點分散
據1995年的第三次全國工業企業普查,全國橡膠企業包括眾多生產不穩定的小廠,多於4600家.投資相對不大的乳膠行業,重復投資,生產醫用手套,檢查手套等,生產無規模,產品質量上不去,工人勞動條件惡劣.行內無序競爭,產品價格不能自律.
1.3橡膠行業缺乏有效的企業管理管理出效益
這是一個不變的真理.市場經濟下的有效管理非常重要,對不少的企業來說,現代財務管理,營銷管理還得邊干邊學.在調查期間,發現有不少企業人員過多,行政人員比例過大,人浮於事,支出大於收人,這一情況在老企業中尤其明顯.另外,職工的思想也有變化,僱傭思想多了,主人翁的責任感少了.
1.4缺乏橡膠行業產品創新
目前,有的企業營銷狀況令人擔憂,產銷不對路,大量產品積壓,資金周轉不暢,工人工資都成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沒能開發出新形勢下社會需求的產品.有些以老技術,老設備克隆出來的小廠,還在生產國家產業政策明令限制發展的產品.產品轉型中資金,創新人才的缺乏,是諸多企業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2中國橡膠行業中成功轉制企業的經營指施橡膠行業雖然存在諸多弊端,但在其間也有一部分企業在改革轉制過程中,第二次再生,把握住了機遇,獲得了發展,成為橡膠行業的頂樑柱,他們所採取的經營措施如下:
2.1轉換經營觀念,拓展產品市場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步確立,買方市場基本形成的條件下,成功企業的領導強化市場意識,駕馭市場的能力明顯增強.這些企業以市場為導向,以調整產品結構為擴大銷售的突破口,對銷售情況進行跟蹤,及時掌握情況.不但積極開拓國內市場,還尋求國際市場,向國際市場推銷自己,為人世後贏得主動.
2.2發揮技術改造作用,開發新產品
2.3企業內部引人競爭機制
2.4引進和培養人才,為企業技術創新營造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產品表面上是質量,品種,售後服務等方面的競爭.但說到底,人才是企業參與競爭的關鍵因素.
3我國橡膠行業發展策略
我國已加人世界貿易組織,國家將採取的貿易自由化政策,盡管我們希望推遲,但還是要執行,屆時傳統的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概念就不再存在,而是全球統一的大市場,我國橡膠產業要想在人世後立於不敗之地,還須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3.1優化橡膠行業發展產業結構,搞集團化經營改變目前橡膠工業企業小而散,產業結構不佳而導致競爭力低下的狀況,支持優秀企業和企業集團兼並擴張,提高產業集中度以利於規模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改變無序競爭狀態.對污染重的企業,堅決關停,逐步改善環境和優化產業結構.
3.2開發橡膠行業發展新產品,創名牌效應要求企業在質量,技術,管理,營銷等方面下功失,要加大技術開發的投人,不斷有滿足老百姓需求的新產品上市,保持市場份額.
3.3把握橡膠行業發展機遇,迎接挑戰
中國有近13億人口的廣大國內市場,當前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尤其是公路建設投資力度加大,為橡膠工業的發展提供可靠的市場和推動力;目前子午胎穩定發展,汽車,電子家電等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需要橡膠工業提供配套的優質,高檔產品,可以說,中國橡膠行業有如此好的機遇,可謂近水樓台先得月,但自身的實力要上去,才能抓住機遇.在21世紀初,展望未來的橡膠工業,雖然困難重重,但在全國經濟穩定發展的總態勢下,橡膠行業經過調整,創新,提高競爭力,是能夠克服困難,適應人世後的嚴酷競爭的.
『柒』 中國橡膠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一年多來,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給世界橡膠工業帶來了極為嚴重的影響,許多發達國家的橡膠消耗量都有大幅下降,唯獨中國逆勢而上,呈現一枝獨秀的亮麗風景,全球橡膠工業的重心也正向亞洲轉移。
權威機構IRSG最新公布的數字顯示,去年前三季度世界橡膠消耗量為1577.1萬噸,同比下降10.6%;產量為1574.2萬噸,同比下降10.1%。世界前10位橡膠消耗國中,中國橡膠消耗量為601.1萬噸,增長20.1%,佔全球的38%;美國為151.1萬噸,下降26.8%;日本為108.3萬噸,下降29.7%;印度為90.2萬噸,增長2.2%;巴西為50.7萬噸,下降24.3%;德國為44.5萬噸,下降26.2%;韓國為40.3萬噸,下降23.8%。
在橡膠生產方面,中國的表現也引人關注。前三季度中國合成橡膠產量為212萬噸,同比增長23.3%,佔世界的23.7%;美國為145萬噸,下降21.3%;日本為91萬噸,下降27.8%;韓國為82萬噸,增長5.1%;俄羅斯為73.2萬噸,下降22.1%。中國天然橡膠產量增長12.5%,以41萬噸超過越南前進至世界第5位。位居世界第1~4位的分別是泰國,214.9萬噸,下降8.9%;印尼,198.7萬噸,下降7.3%;馬來西亞,61.8萬噸,下降29.2%;印度,53.6萬噸,下降10.8%。
估計2009年全年世界橡膠實際消耗量可達2060萬噸左右,比上年下降9.1%;橡膠產量2090萬噸,下降8.4%。全球橡膠工業在遭到金融危機嚴重沖擊後,將進一步向亞洲新興國家地區傾斜。目前亞洲已成為全球橡膠生產和消耗的中心地區。世界前10位橡膠消耗國亞洲已佔到7家,消耗量佔到60%以上;前10位合成橡膠生產國一半在亞洲,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48%,僅中日韓三國就佔45%;天然橡膠生產92%集中在亞洲,而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三國又占至全球的70%。
2009年中國率先走出世界金融危機陰霾,GDP增速達到8.7%,汽車產銷量超過1370萬輛,更給橡膠工業帶來新的生機。2010年將是中國橡膠工業迎來更大發展機遇的一年,橡膠消耗量有望接近700萬噸。
2010年中國合成橡膠產能將超過300萬噸。齊魯石化新建的10萬噸/年乳聚丁苯橡膠裝置已投產,合計能力達30萬噸/年;蘭州石化除10萬噸/年的新乳聚丁苯橡膠投入運行之外,又有5萬噸/年丁腈橡膠裝置建成;巴陵石化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膠(SBS)由年產12萬噸/年能力擴至20萬噸/年,總產能為23萬噸/年;新疆獨山子石化新建的18萬噸/年裝置開始生產,總產能為23萬噸/年;四川的15萬噸/年順丁橡膠和遼寧撫順的20萬噸/年乳聚丁苯橡膠即將建成;山西合成橡膠在原有3萬噸/年氯丁橡膠生產線基礎上,又新添了3萬噸/年新裝置。此外,普利司通惠州合成橡膠5萬噸/年溶聚丁苯橡膠和申華化學南通的5萬噸/年順丁橡膠新裝置也加入了生產行列。
與此同時,中國天然橡膠產量今年有望達到65萬噸,橡膠種植面積由3年前的68萬公頃擴大至93萬公頃。
中國企業走出去種膠也開始取得很大成果,以雲南橡膠投資有限公司為首的大小30多家企業在寮國和緬甸建設天然橡膠園,廣東、海南農墾企業也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投資建設天然橡膠園,數量已達30~40家。僅海南農墾橡膠有限公司一家在境外的種植面積即有20萬畝,每年可加工天然橡膠2萬噸。此外,中國主要輪胎生產基地山東,為謀求輪胎原料的自供比,也在產膠國投資自建橡膠園。
國內外業界普遍認為,中國正在由世界橡膠工業大國發展成為世界橡膠工業強國,市場前景可期
橡膠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之一,不僅為人們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醫用等輕工橡膠產品,而且向採掘、交通、建築、機械、電子等重工業和新興產業提供各種橡膠制生產設備或橡膠部件。橡膠在國民經濟中是一種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戰略性物資。當前,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變化,中國橡膠工業發展面臨著調整、轉型、重組的考驗,如何順應變化,調整結構,促進我國橡膠工業走出逆境,平穩健康地發展,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
由橡膠大國向橡膠強國邁進
世界上天然橡膠的使用是1493年由哥倫布所發現,但直到1839年固特異發現硫磺可使橡膠交聯,才使橡膠有了使用價值,從此誕生了世界橡膠工業。橡膠工業是隨著汽車工業發展起來的,如今已成為許多發達國家重要的傳統產業。
同許多發達國家一樣,隨著近年來中國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膠消費和進口國。2009年,中國橡膠消費量達到588萬噸,連續8年位居世界首位,佔世界橡膠消費量的26%以上,主要橡膠產品產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尤其是2009年國家相繼出台擴大內需的政策,使我國橡膠產業不僅經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頂住了輪胎特保案的考驗,還取得了超出預期的發展。
2009年,中國橡膠工業完成總產值略高於2008年,出口交貨值略低於2008年,利稅高於2008年。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力車胎、膠管膠帶、製品、膠鞋、乳膠、炭黑、廢橡膠綜合利用、輪胎模具等九個分會247家重點會員企業的統計,2010年1月份共完成工業總產值175.7億元,同比增長107.2%;出口交貨值41.4億元,同比增長47.4%;實現銷售收入167.95億元,同比增長96.1%;實現利潤總額7.09億元,銷售利潤率4.22%,同比增長6個百分點;實現利稅總額10.8億元,同比增長357.3%。
在國際金融危機中,中國汽車市場的一枝獨秀,大大拉動了橡膠工業的發展,從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世界橡膠研究組織秘書長埃文斯日前在中國表示,隨著中國成為天然膠、合成膠的主要消費國,其生產及需求模式將對全球橡膠工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國內外業界普遍認為,中國橡膠工業正在由世界橡膠工業大國發展成為世界橡膠工業強國,市場前景可期。
盡管如此,一些專家也指出,今年橡膠行業仍有諸多困難需要克服。一是輸美輪胎特保案對我國輪胎出口的不良影響將顯現,加之歐盟對輪胎實行環保壁壘,出口形勢不容樂觀。二是大宗原材料在國際炒家的炒作下一再暴漲,將大量吞噬企業的利潤。三是世界輪胎等橡膠產品市場沒有明顯回暖,中國以投資拉動內需,刺激經濟的政策已經出現放緩的信號,而以消費拉動內需增長的態勢還遠未形成。四是以低碳經濟為首的一系列技術壁壘已經擺在企業面前。此外,最近豐田等汽車廠家的「召回門」也為企業的擴張之路敲響了警鍾,企業如何在保證產品安全、質量前提下進行數量上的擴張,真正做大做強,這應當引起中國企業的關注。
橡膠市場發展具有堅實的支撐
盡管外部環境不利因素很多,使中國橡膠工業面臨自身經濟發展轉型和外部市場環境復雜多變的雙重考驗,但今年也是蘊含著更大希望和更多機遇的一年。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0年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為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仍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國家將繼續實施鼓勵汽車行業發展的舉措,橡膠工業與之密切相關,汽車工業的發展將是今年輪胎等汽車橡膠產品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拉動因素。專家介紹說,汽車橡膠製品約占汽車總成本的6%左右。全球每年消耗生膠量的70%以上都用於汽車行業,其中60%用於輪胎,40%用於汽車橡膠製品。而資料顯示,2008年全球千人平均汽車擁有量為140輛,其中歐洲國家平均擁有500多輛,美國擁有800多輛,而我國不足40輛,因此我國汽車市場的潛力還很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顧翔華表示,由於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2010年汽車增長可達10%—15%,產量或達1500萬輛。
另外,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機場建設等基本建設項目的繼續實施,將進一步促進對輪胎、膠管膠帶、工程橡膠產品的需求。特別是國家進一步加強對「三農」的支持,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推進城鎮化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持久動力,繼續汽車、摩托車等下鄉活動,將進一步推動各種橡膠產品的需求。為此,中國橡膠工業協會預計,2010年盡管中國橡膠需求有所減弱,但橡膠消費量仍將達到630萬噸。
調整結構是關鍵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認為,後危機時期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變化,中國橡膠工業發展面臨著調整、轉型、重組的考驗,為適應國內外市場的變化,促進我國橡膠工業走出逆境,平穩健康地發展,企業必須要在調整產業結構上下功夫。一是調整增長方式結構。從粗放型數量能力的增長,調整為技術型質量的提高。二是調整產品結構。從中低檔產品調整為中高檔產品,增加節能、環保、智能等橡膠產品的比例,培育中國名牌乃至世界名牌。三是調整市場結構。從單一市場調整為市場多元化,開發國內新市場,重視農村市場需求。從過分依賴出口,調整為以國內市場為主。國外市場力求多元化,穩定美、歐、日等傳統市場,擴大非洲、南美、東歐、東盟等新興市場。四是優化結構。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推動進出口結構轉型。一方面要抑制低附加值產品出口過快增長;另一方面在充分發揮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比較優勢的基礎上,採取措施優化產業結構和提高技術水平,實現出口商品向中高技術加工和較高附加值的集約型方向轉變。五是調整企業結構,從小而多,調整為大而強,提高企業競爭能力。
走低碳經濟道路
據了解,輪胎滾動阻力是影響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之一,滾動阻力每減少20%,每百千米二氧化碳排放就可減少400克,隨著家庭轎車的快速普及,消費者對車輛燃油經濟性的重視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橡膠工業與發展低碳經濟關系密切。橡膠原材料大部分以化石能源為原料,如合成膠、炭黑、纖維材料等,這種原料構成決定了橡膠工業必須走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的道路。
為此,范仁德提出,減少化石能源的比例,支持天然膠種植。他說,植樹造林不僅綠化生態環境,而且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物固碳、擴大碳匯、減緩溫室效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最經濟的的途徑之一。建議國家支持國內天然膠企業擴大種植面積或者「走出去」種植天然膠,提高其產量和質量,積極推動杜仲膠等「新興天然膠」產業的發展,同時提高天然膠的使用量。
此外,橡膠工業還應通過科技創新,調整產品結構,滿足汽車工業等領域的低碳化要求,如開發、生產適合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輪胎及低耗油輪胎,應用熱塑性彈性體等新材料開發製造汽車用密封、減震等製品,提高汽車用傳送帶的效率,開發生產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工業需要的橡膠產品。同時,加快環保橡膠填充油的研發與應用,為綠色輪胎製造提供技術保障,並大力開展廢舊輪胎等橡膠產品的回收和再生利用。
據南通回力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倪雪文介紹,中國再生橡膠工業發展60年來,回收利用廢舊橡膠近3000萬噸,為社會創造價值500多億元,節約和替代原生橡膠900多萬噸,我國自主開發的「廢橡膠動態脫硫新工藝技術」不僅在國內迅速成功推廣,並走出國門,為世界廢橡膠綜合利用,解決「黑色污染」和發展橡膠工業循環經濟做出了積極貢獻。在我國天然橡膠75%、合成橡膠46%依賴進口情況下,3噸再生橡膠可以替代1噸天然橡膠。2008年我國利用廢舊橡膠生產再生橡膠245萬噸,相當於為橡膠工業提供了80多萬噸寶貴的天然橡膠資源,比我國全年的天然橡膠產量還要多。按正常年份的價格,進口1噸天然橡膠需2200元美元左右,僅這一項計算每年可為國家節約外匯17.6億美元以上。他預計,2010年全國再生橡膠產量為270萬噸,增幅將達8%以上,作為變廢為寶的可利用再生資源,發展前景廣闊。
『捌』 目前橡塑製品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近幾年來,橡膠製品行業狀況並不樂觀,企業面臨的生產經營形勢依舊嚴峻。不過,也不是毫無機會。我國正不斷加大對鐵路、能源、基礎實施等投入,橡膠製品行業仍有不小的增長空間。
參考《中國橡膠製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橡膠製品行業發展趨勢有以下三點:(1)行業應用領域將更加廣泛。橡膠製品因其具有良好的彈性、絕緣性和可塑性,以及具有隔水隔氣、抗拉和耐磨等特點,廣泛地運用於工業、農業、國防、交通、運輸、機械製造、醫葯衛生領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未來,隨著橡膠製品行業的快速發展,其下游運用領域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和延伸。
(2)行業整合和布局將加速進行。近年來,國家節能減排的力度加大,環保方面領先的大型橡膠製品企業有機會提高市場佔有率。環保標準的進一步提高和執行力度不斷加強將成為橡膠製品行業加速整合的催化劑。
(3)行業品牌意識將大幅提高。目前,我國橡膠製品業的部分企業的品牌意識不足。未來,行業將在拓寬橡膠產業鏈的同時,通過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引進先進技術,全面推進自主創新,不斷提高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