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分析利潤表
1、總體分析,分析企業的盈利狀況和變化趨勢。
2、結構分析,通過利潤構成的結構分析,分析企業持續產生盈利的能力,利潤形成的合理性。
3、財務比率分析,利用財務比率指標分析。
4、項目分析,對企業經營成果產生較大影響的項目和變化幅度較大的項目進行具體分析。主要的項目有:營業收入、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所得稅費用等項目。
(1)長城汽車利潤表分析論文擴展閱讀
通過利潤表主表的分析,主要對各項利潤的增減變動、結構增減變動及影響利潤的收入與成本進行分析。
1、利潤額增減變動分析。通過對利潤表的水平分析,從利潤的形成角度,反映利潤額的變動情況,揭示企業在利潤形成過程中的管理業績及存在的問題。
2、利潤結構變動情況分析。利潤結構變動分析,主要是在對利潤表進行垂直分析的基礎上,揭示各項利潤及成本費用與收入的關系,以反映企業的各環節的利潤構成、利潤及成本費用水平。
3、企業收入分析。企業收入分析的內容包括:收入的確認與計量分析;影響收入的價格因素與銷售量因素分析;企業收入的構成分析等。
4、成本費用分析。成本費用分析包括產品銷售成本分析和期間費用分析兩部分。產品銷售成本分析包括銷售總成本分析和單位銷售成本分析;期間費用分析包括銷售費用分析和管理費用分析。
㈡ 做利潤表分析主要分析該公司利潤表上的哪些指標
分析和評價企業盈利的指標有:
收入毛利率、收入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資產保值增值率。
1、 收入毛利率
收入毛利率是收入毛利與營業收入凈額之比。其中毛利等於營業收入凈額扣除成本後的差額。其計算公式為:
收入毛利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
毛利水平反映了企業初始獲利能力,它是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的起點,可以表明對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期間費用的承受能力。通過對收入毛利率分析,可以掌握毛利水平和期間費用兩個因素對獲得利潤的影響。
2、 收入利潤率
收入利潤率是實現的利潤總額與營業收入之比。其計算公式為:
收入利潤率=利潤總額/主營業務收入
通過對收入利潤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業每實現一元收入所獲得的利潤水平。
3、 總資產報酬率
總資產報酬率是指實現的凈利潤(稅後利潤)與總資產平均佔用額之比,指標反映了企業利用全部資源的獲利能力。其計算公式如下:
總資產報酬率=凈利潤/總資產平均余額 或,
總資產報酬率=收入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
由公式可以看出,總資產報酬率取決於凈利潤水平和總資產周轉速度。
4、 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又指所有者權益收益率或股東權益收益率,它是獲得的凈利潤占所有者權益平均余額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所有者權益平均余額
通過對該指標的分析可以揭示如下兩個方面:
⑴反映所有者投資的獲利能力;
⑵為企業的投資者提供了獲得投資回報情況的信息;
⑶反映企業經營者對受託資產經營成果。
5、 資本保值增值率
資本保值增值率是指期末所有者權益余額與期初所有者權益余額的比率。它反映所有者權益保值或增值情況。其計算公式為:
資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權益余額/期初所有者權益余額
企業自身發展能力分析
企業自身發展能力,是指通過生產經營活動獲得收益的增長,以及用自身形成的資金取得發展趨勢的能力。自身發展能力分析,主要包括可持續發展能力分析、盈虧平衡分析等。
⑴收入增長率
收入增長率=報告期收入增加額/歷史同期收入總額×100%
⑵凈利潤增長率
凈利潤增長率=報告期利潤增加額/歷史同期利潤總額×100%
⑶總資產增長率
總資產增長率=本期總資產增加額/起初資產總額×100%
⑷資本積累率
資本積累率=本期所有者權益增加額/起初所有者權益×100%
㈢ 如何分析利潤表
(一)利潤表主表分析。
通過利潤表主表的分析,主要對各項利潤的增減變動、結構增減變動及影響利潤的收入與成本進行分析。
1.利潤額增減變動分析。通過對利潤表的水平分析,從利潤的形成角度,反映利潤額的變動情況,揭示企業在利潤形成過程中的管理業績及存在的問題。
2.利潤結構變動情況分析。利潤結構變動分析,主要是在對利潤表進行垂直分析的基礎上,揭示各項利潤及成本費用與收入的關系,以反映企業的各環節的利潤構成、利潤及成本費用水平。
3.企業收入分析。企業收入分析的內容包括:收入的確認與計量分析;影響收入的價格因素與銷售量因素分析;企業收入的構成分析等。
4.成本費用分析。成本費用分析包括產品銷售成本分析和期間費用分析兩部分。產品銷售成本分析包括銷售總成本分析和單位銷售成本分析;期間費用分析包括銷售費用分析和管理費用分析。
(二)利潤表附表分析
利潤表附表分析主要是對利潤分配表及分部報表進行分析。
1.利潤分配表分析。通過利潤分配表分析,反映企業利潤分配的數量與結構變動,揭示企業在利潤分配政策、會計政策以及國家有關法規變動方面對利潤分配的影響。
2.分部報表分析。通過對分部報表的分析,反映企業在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經營狀況和經營成果,為企業優化產業結構,進行戰略調整指明方向。
(三)利潤表附註分析
利潤表附註分析主要是根據利潤表附註及財務情況說明書等相關詳細信息,分析說明企業利潤表及附表中的重要項目的變動情況,深入揭示利潤形成及分配變動的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
㈣ 利潤表變化分析論文提綱
利潤表變化:1、定義一個時間范圍,比如年度、季度、月度
2、增量分析。即對利潤表的每一項目進行兩期的比較,分為增量和增率。
3、結構性分析。即計算每一項目與當期收入的比值,看各項目對收入的貢獻。比較兩期結構性分析數據。
4、對增量分析和結構分析中超過5%的變化率做進一步分析。如管理費用變化率朝超過5%,則比較兩期管理費用的明細子目變化。
通過以上分析就能看出導致利潤變化的主要原因。
上面講的是利潤表變化分析的具體方法。從論文提綱的角度來講我想:
1、分析利潤表變化的必要性:
(1)利潤表的定義: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所取得的凈收益,分項目列出收益的來源及取得收益所對應付出的成本(可從教材上寫更准確的描述)
(2)分析利潤表變化的必要性:通過分析變化,可以找出利潤的增長點或虧損的主要原因,從而針對具體情況採取相應措施
2、如何進行分析(即前述內容)
㈤ 如何對利潤表進行分析
所謂結構比率分析就是利潤表中各項所佔的比重和對利潤表的影響。
推薦幾個分析指標供參考:
1. 營業利稅率=(利潤總額+銷售稅金)/營業收入
反映每1元營業收入實現多少利稅
2.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
考察企業成本費用與利潤的關系,說明1元成本實現多少利潤
3. 凈收益與銷售額比率=(凈收益+利息費用)/銷售收入
反映每一單元獲得的收益額,說明企業獲利能力
4. 費用水平變動速度=(報告期費用水平-基期費用水平)/基期費用水平
考察企業費用水平變動趨勢
5. 銷售成本費用率=成本費用總額/銷售收入
考察每1元銷售收入耗費成本、費用多少
6. 各因素與銷售利潤的函數關系:
銷售利潤=∑[銷售數量×(銷售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單位稅金)]-固定成本
①銷售數量變動對銷售利潤的影響=計劃邊際利潤總額×產品銷售數量完成率
②單位變動成本對銷售利潤的影響=
∑[實際銷售數量×(計劃單位變動成本-實際單位變動成本)]
③固定成本變動時對銷售利潤的影響=計劃固定成本-實際固定成本
④銷售品種結構變動對銷售利潤的影響=
∑[(實際銷售量-計劃銷售量×銷售完成率)×計劃單位邊際利潤]
除了上述指標分析,還可做利潤表結構分析,如:
營業收入 / (營業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 主營業務收入佔全部收入的比重
㈥ 論文題目:如何分析企業利潤表
利潤表依據「收入-費用=利潤」來編制,主要反映一定時期內公司的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支出之後的凈收益。通過利潤表,我們一般可以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管理的成功程度作出評估,從而評價投資者的投資價值和報酬。
利潤表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反映公司的收入及費用,說明公司在一定時期內的利潤或虧損數額,據以分析公司的經濟效益及盈利能力,評價公司的管理業績;另一部分反映公司財務成果的來源,說明公司的各種利潤來源在利潤總額中占的比例,以及這些來源之間的相互關系。
對利潤表進行分析,主要從兩方面入手:
1、收入項目分析。公司通過銷售產品、提供勞務取得各項營業收入,也可以將資源提供給他人使用,獲取租金與利息等營業外收入。收入的增加,則意味著公司資產的增加或負債的減少。
記入收入賬的包括當期收訖的現金收入,應收票據或應收賬款,以實際收到的金額或賬面價值入賬。
2、費用項目分析。費用是收入的扣除,費用的確認、扣除正確與否直接關繫到公司的盈利。所以分析費用項目時,應首先注意費用包含的內容是否適當,確認費用應貫徹權責發生制原則、歷史成本原則、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等。其次,要對成本費用的結構與變動趨勢進行分析,分析各項費用占營業收入百分比,分析費用結構是否合理,對不合理的費用要查明原因。同時對費用的各個項目進行分析,看看各個項目的增減變動趨勢,以此判定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財務狀況,預測公司的發展前景。
看利潤表時要與上市公司會計報表的附註結合起來。會計報表附註是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等報表中列示項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細資料,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的說明等,是對會計報表的補充說明,也是財務會計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提供上市公司會計報表真實程度的依據或線索。因此對會計報表附註考察得越詳細,獲得判斷上市公司會計報表反映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真實程度的依據或線索就越多。
㈦ 利潤表分析報告怎麼寫
有的單位會有大至模板。要是沒有。根據你公司的實際情況,有側重的分析你每一項數字。總共沒幾項,是吧?呵呵。要是有用圖表分析,老析會更清楚。誰也不喜歡看大篇的文字,對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