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除了上海自貿區,還有哪些自貿區
廣東,福建和天津
⑵ 世界有哪些自由貿易區別的國家都有類似於上海的自貿區嗎
這個真無法一一列舉,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zone)通常指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有時它也用來形容一國國內,指一個或多個消除了關稅和貿易配額、並且對經濟的行政干預較小的區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有1200多個自由貿易區,其中15個發達國家設立了425個,佔35.4%;67個發展中國家共設立775個,佔65.6%。目前還沒有整個國家都是自貿區的例子,現在世界上四個主要的自由貿易區(阿聯酋迪拜港自由港區、德國漢堡港自由港區、美國紐約港自由貿易區、荷蘭阿姆斯特丹港自由貿易區)的管理機構權威性非常強。四國對自由貿易區管理機構授權上大體相近,都是港區合一。 目前,中國正與五大洲的29個國家和地區建設16個自貿區。其中,已經簽署並實施10個自貿協定,正在商建的自貿區有6個。正在談判的自貿區1.中國-海灣合作委員會(包括沙特、阿聯酋、阿曼、科威特、卡達、巴林6國)2.中國-澳大利亞3.中國-挪威4.中國-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包括南非、波札那、納米比亞、賴索托和史瓦濟蘭5國)正在研究的自貿區1.中國-印度2.中日韓3.上海自由貿易區已簽協議的自貿區1.內地與港澳2.中國-東盟(東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簡稱,有10個成員國: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3.中國-巴基斯坦4.中國-智利5.中國-紐西蘭6.中國-新加坡7.中國-秘魯8.亞太貿易協定(成員國為中國、孟加拉、印度、寮國、韓國和斯里蘭卡)9.中國-哥斯大黎加10.中國-冰島11.中國-瑞士
⑶ 四大自貿區有什麼不同
廣東自貿區
面向港澳,側重服務貿易自由化
「廣東自貿區更加突出同香港澳門的合作,特別是加強對香港澳門服務業的開放和銜接。」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服務業開放將對提升廣東製造業實力有巨大幫助。廣東製造業為服務業提供了很好的載體,兩者可互相促進。
「廣東是中國南大門,廣東自貿區面向東盟。」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陳廣漢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認為,廣東自貿區與已有的中國-東盟自貿區相接,將進一步推動我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此外,廣東是海上絲綢之路上很重要的節點,自貿區平台亦可發揮作用。
「最難的是理念合作。」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分析,以往是香港主導帶動廣東發展,現在廣東經濟總量壯大,兩者趨於平等,香港放不下架子又害怕空心化,而廣東有些自滿情緒,如何同心是關鍵。「以前香港與廣東前店後廠,而現在廣東企業直接去國外了。能成店,香港才願意把資金、人才、科技等帶來,否則就會擔心被抽空。」廣東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周林生說,「港澳的金融、物流、科技、專業服務等,都是珠三角缺乏的。有了廣東的腹地,港澳的服務業也延長了產業鏈。雙方形成利益互補關系,很重要,雙方要形成共識。」
片區介紹
●南沙新區,位於珠江三角洲地理幾何中心,距香港、澳門的海上航程為38和41海里。定位為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綜合服務樞紐。目前已建立起航運物流、高端商務和商貿、科技智慧、高端裝備等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深圳前海蛇口片區,與香港隔海相望,緊鄰香港國際機場和深圳機場兩大空港,定位為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世界服務貿易重要基地和國際性樞紐港。
●珠海橫琴新區片區,經蓮花大橋與澳門相連,已實行創新的環島電子監控分線監管模式,定位為文化教育開放先導區和國際商務服務休閑旅遊基地,打造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載體。
天津自貿區
面向東北亞,促進京津冀製造業升級
「天津自貿區主要著眼京津冀的協同發展,服務於北方經濟,促進環渤海經濟帶的產業結構調整,並且面向東北亞。」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劉剛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如果中韓自貿區與天津自貿區相結合,天津港與仁川對接,進出口產品出庫時間將從5天節省到24小時。」
他分析,京津冀不僅是北方經濟中心,而且是我國政治、文化、科技創新和國際交往中心;在城市功能上,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必須由京津共同承擔。北京擁有科技創新資源優勢,而天津則擁有製造業和對外開放門戶的優勢。
為此,劉剛認為,天津自貿區新探索的重點領域在於製造業創新發展上。應當從北方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領域著手,尤其是抓住如何降低製造業發展的交易成本和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兩個方面,展開積極的探索。
片區介紹
●天津港片區,已形成航運、物流、租賃、航運融資、貿易結算等特色產業集群。
●天津機場片區,該片區在航空航天、電子信息、裝備製造、軟體外包、總部經濟方面已形成規模。
●濱海新區中心商務片區,定位為我國北方金融改革創新基地、總部經濟區、商業貿易中心和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天津港保稅區已形成國際貿易、現代物流和出口加工三大主導產業。
福建自貿區
面向台灣,側重兩岸經貿合作
「福建自貿區的特點和任務在於促進兩岸經貿活動自由化便利化。」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國台辦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紅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此前兩岸經貿合作主要通過兩岸經濟協議談判(ECFA )推動,但當前由於台灣政局變化而受阻。在此背景下,由福建自貿區先行先試來繼續推進。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鄭振清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目前,廈門市和台中市已是緊密交流的姊妹城市,在經貿、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發展十分快速。福建自貿區成立後,有利於促進兩岸區域經濟合作和城市交流朝著更深層次發展。
此外,鄭振清認為,福建自貿區理應成為我國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重要推手和主要節點。目前這方面剛起步,今後需著力推進。
就探索創新來說,鄭振清表示福建在對台和僑務方面具有其他地區沒有的優勢。
鄭振清分析,2011年,國務院已批復並開始打造以福建為主體的新的經濟增長極———海峽西岸經濟區,其定位是: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服務周邊發展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東部沿海地區先進製造業重要基地;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遊中心。三年來,海西區的發展逐步推進,發展潛力逐漸得以釋放。福建省毗鄰台灣地區,又擁有巨大的海外僑胞資源,並且已有廈門經濟特區和平潭綜合實驗區開展了一些先行先試的進出口貿易政策,這些都為自貿區的啟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上海自貿區
面向全球,側重金融中心
「上海自貿區是中國第一個自貿區,且面向全球,當時的使命是給全國積累可復制的經驗;其次上海是中國金融中心,上海自貿區更多考慮怎樣與其金融中心的地位銜接,以及打造人民幣的離岸中心。」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劉勝軍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上海的使命並非政策窪地,而是創新並積累全國可復制的經驗,當初設立時已有進一步擴容的考慮。」
劉勝軍認為,中國已經下定決心,准備適應美國建立的體系,及早應對可能到來的T T P全球化趨勢,自貿區戰略是中國迎接第二階段全球化的重要舉措。「金融開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負面清單,這將成為未來與美國談T T P的起點和基礎。」他說,「負面清單管理要求政府取消前置審批,建立一個公開透明的可被監督的系統,這對現有的政府管理模式將是顛覆。」
上述這些,上海自貿區先行先試了一年多時間,接下來還將推進。同時,廣東、天津、福建自貿區也將在這些方面繼續探索實踐。
「中央給了上海三年時間,現在過了一半多,接下來的任務是把前期剛鋪開的框架變得可操作化。」劉勝軍說,比如金融開放,已有賬戶體系,但實際運作並未給投資者和企業帶來便利,細節准備仍需要過程。接下來一年多的關鍵,是能否落實到位,以及負面清單管理能否有大突破。「要承認可能存在部門利益的阻礙,並且要努力突破、爭取放權。」
擴展片區介紹
●金橋開發片區,是上海重要的先進製造業核心功能區,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先行區和生態工業示範區。
●張江高科技片區,是上海貫徹落實創新型國家戰略的核心基地。
●陸家嘴金融片區,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核心區域,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高端服務區以及上海國際貿易中心的現代商貿集聚區。
⑷ 國際貿易的題,急求大神解答~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與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差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2224443/answer/20765074
來源:知乎
研究總監周銳指出,從概念上來分析,自貿區分為兩種,一種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數量的國家和地區通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相互取消絕大多數服務部門的市場准入限制,共同組成的跨國性國際自貿區即FTA,這是一國實施多雙邊合作戰略的手段。例如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由中國與東盟各國組成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另一種則是在一國內自由開放的特定區域,這些區域內消除了關稅和貿易配額、市場自由度高、行政干預較小,如上海自貿區、紐約自貿區、漢堡自貿區,此類自貿區即FTZ,是一國從自己領土中開辟出來,面向全球對外開放,而不是只針對簽署自貿協定的國家。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由貿易區」,與國際上流行的「自由貿易區」既有區別又有聯系。首先,上海自由貿易區是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試驗區,區內法規政策的實施由我國政府主導,且區內發展主要以服務業和金融業為核心內容,這均有別於國與國之間和國家與地區之間的「自由貿易區」;其次,目前在上海自貿區採取的一些政策,如簡化工商登記、擴大服務業的開放、投資便利化,投資便利化之中包括負面清單等,這些措施都是針對在國際自由貿易區談判中遇到的問題提出的。如果在上海自貿區這些政策能夠經得起實踐檢驗,未來將會運用到我國與其他國家自由貿易區的建設中。
⑸ 全球主要自由貿易區有哪些
全球主要自由貿易區
廣義的自由貿易區,通常指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通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相互取消絕大部分貨物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取消絕大多數服務部門的市場准入
限制,開放投資,從而促進商品、服務和資本、技術、人員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共同發展。如北美自由貿易區、美洲自由貿易區,歐盟、中
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等。
狹義的自由貿易區,是指一國國內,一個或多個消除了關稅和貿易配額、並且對經濟的行政干預較小的區域,往往是自由港的延伸。如巴拿馬的科隆自由貿易區、德國漢堡自由貿易區等。
北美自由貿易區
1992年8月12日,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3國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達成一致意見,並於同年12月17日由三國領導人分別在各自國家正式簽
署。1994年1月1日,協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宣布成立。三個會員國彼此必須遵守協定規定的原則和規則,如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及
程序上的透明化等來實現其宗旨,藉以消除貿易障礙。自由貿易區內的國家貨物可以互相流通並減免關稅,而貿易區以外的國家則仍然維持原關稅及壁壘。
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立十多年來,美、加、墨三國由於取消貿易壁壘和開放市場,實現了經濟增長和生產力的提高,尤其是墨西哥的加入,使得NAFTA
成為十年來南北區域經濟合作的成功範例,國際間對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能否通過自由貿易實現經濟的共同增長、邁向經濟一體化的疑問,基本得到消除。
北美自由貿易區目前已發展成為囊括了 4.2億人口和11.4萬億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歐盟
歐洲聯盟(EU)是世界三大自由貿易區之一,其實質是一個集政治實體和經濟實體於一身、在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巨大影響力的區域一體化組織。歐盟的誕生使歐洲的商品、勞務、人員、資本自由流通,使歐洲的經濟增長速度快速提高。
目前歐盟的經濟實力已經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隨著歐盟的擴大,歐盟的經濟實力將進一步加強,尤其重要的是,歐盟不僅因為新加入國家正處於經
濟起飛階段而擁有更大的市場規模與市場容量,而且,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資本輸出的國家集團和商品與服務出口的國家集團,再加上歐盟相對寬容的對外技術交流與
發展合作政策,對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特別是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至關重要。
2010年歐盟國內生產總值16.106萬億美元,人均GDP32283美元。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AFTA),是中國與東盟十國組建的自由貿易區。2010年1月1日,貿易區正式全面啟動。自貿區建成後,東盟和中國
的貿易佔到世界貿易的13%,成為一個涵蓋11個國家、19億人口、GDP達6萬億美元的巨大經濟體,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貿區,也是發展中國家間最大
的自貿區。
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中國和東盟合作歷程中歷史性的一步。它充分反映了雙方領導人加強睦鄰友好關系的良好願望,也體現了中國和東盟之間不斷加強的經濟聯系,是中國與東盟關系發展中新的里程碑。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將創造一個擁有18億消費者、近2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1.2萬億美元貿易總量的經濟區。按人口算,這將是世界
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從經濟規模上看,將是僅次於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貿易區,由中國和東盟10國共創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貿易區,是發展中
國家組成的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歐盟與墨西哥自由貿易區
1999年11月24日。歐盟與墨西哥正式簽署了建立雙邊自由貿易區的協定。歐盟希望加強與墨西哥空貿合作的願望始於1994年墨西哥加入北美貿易自由調。為了與美國爭奪勢力范圍,1995年,當時的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馬林提出了新的拉美政策。
1998年11月9日,歐盟與墨西哥就自由貿易問題開始了首輪談判。
歐盟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與墨西哥建立自由貿易區,與美、加爭奪墨西哥市場,扭轉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使歐盟對墨出口大幅下降的局面,並通過墨西哥進入美國和
加拿大市場。歐盟-墨西哥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南北關系可通過多種形式來得到提升。
美洲自由貿易區
1994年,美國邁阿密西半球首腦會議提出美洲自由貿易區(FTAA)的設想,目的是於2005年初在西半球建立一個世界上面積最大、年GDP總值達14萬億美元、擁有8億人口的自由貿易區。
樂觀判斷認為,FTAA成立後,將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與歐盟形成對峙之勢。目前,由於如巴西等拉美國家與美國在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問題上存在較大分歧,談判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談判進度受到遏制。作為替代模式,一些國家紛紛與美展開了多、雙邊自由貿易談判。
巴拿馬科隆自由貿易區
巴拿馬科隆自由貿易區位於巴拿馬運河大西洋入海口處,是西半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同時也是僅次於中國香港的世界第二大自由貿易區。科隆自由貿易
區成立於1948年,與邁阿密共列為對中南美洲轉口中心,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轉口站,僅次於香港。2012年科隆自貿區的全年貿易總額達291.65億美
元。
巴拿馬是中國在拉美的重要貿易夥伴,雙邊貿易總額在我國與拉美國家貿易中排第3位。同時,巴拿馬也是我國在拉美僅次於巴西的第二大出口市場。我
國對巴拿馬的貿易主要是對科隆自由貿易區的,相當一部分出口商品經過自由區被轉到了中美洲和加勒比國家,也有一部分進入南美洲。
⑹ 上海自貿區龍頭股有哪些
近期滬股升得多復的就是了制,如二橋,港口類。
600648外高橋、浦發銀行600000、華貿物流603128、華虹計通300330、市北高新600604、上工申貝600843、上實發展600748、愛建股份600643、東方明珠600832、徐 家 匯002561、陸家嘴600663
等。
⑺ 聽說中國要建立第三個自貿區,請問前兩個自貿區是哪裡
第二個還沒有批復呢,浙江和廣東的可能性比較大
當然如果算跨國的,第二個是中國和東盟的自貿區
接下來中韓和中澳的可能性比較大
另外補充一下:
自貿區分國內和多邊自貿區
國內自貿區目前就是上海
多邊自貿區目前就是東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