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商業銀行外匯買賣風險按生產的原因可分為
A匯率風險B外匯信用風險C利率風險D國家風險
⑵ 遠期外匯交易的買賣原因
遠期外匯買賣產生的主要原因在於企業、銀行、投資者規避風險之所需,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進出口商預先買進或賣出期匯,以避免匯率變動風險。
匯率變動是經常性的,在商品貿易往來中,時間越長,由匯率變動所帶來的風險也就越大,而進出口商從簽訂買賣合同到交貨、付款又往往需要相當長時間(通常達30天~90天,有的更長),因此,有可能因匯率變動而遭受損失。進出口商為避免匯率波動所帶來的風險,就想盡辦法在收取或支付款項時,按成交時的匯率辦理交割。
例1:某一日本出口商向美國進口商出口價值10萬美元的商品,共花成本1 200萬日元,約定3個月後付款。雙方簽訂買賣合同時的匯率為US=J¥130。按此匯率,出口該批商品可換得1 300萬日元,扣除成本,出口商可獲得100萬日元。但3個月後,若美元匯價跌至US= J¥128,則出口商只可換得1 280萬日元,比按原匯率計算少賺了20萬日元;若美元匯價跌至US= J¥120以下,則出口商可就得虧本了。可見美元下跌或日元升值將對日本出口商造成壓力。因此日本出口商在訂立買賣合同時,就按US= J¥130的匯率,將3個月的10萬美元期匯賣出,即把雙方約定遠期交割的10萬美元外匯售給日本的銀行,屆時就可收取1 300萬日元的貨款,從而避免了匯率變動的風險。
例2;某一香港進口商向美國買進價值10萬美元的商品,約定3個月後交付款,如果買貨時的匯率為US=HK7.81,則該批貨物買價為78.1 萬港元。但3個月後,美元升值,港元對美元的匯率為US=HK7.88,那麼這批商品價款就上升為78.8萬港元,進口商得多付出0.7萬港元。如果美元再猛漲,漲至US=HK8.00以上,香港進口商進口成本也猛增,甚至導致經營虧損。所以,香港的進口商為避免遭受美元匯率變動的損失,在訂立買賣合約時就向美國的銀行買進這3個月的美元期匯,以此避免美元匯率上升所承擔的成本風險,因為屆時只要付出78.1萬港元就可以了。
由此亦可見,進出口商避免或轉嫁風險的同時,事實上就是銀行承擔風險的開始。
2.外匯銀行為平衡遠期外匯持有額
遠期外匯持有額就是外匯頭寸(foreign exchange position)。進出口商為避免外匯風險而進行期匯交易,實質上就是把匯率變動的風險轉嫁給外匯銀行。外匯銀行之所以有風險,是因為它在與客戶進行了多種交易以後,會產生一天的外匯綜合持有額或總頭寸(overall position),在這當中難免會出現期匯和現匯的超買或超賣現象。這樣,外匯銀行就處於匯率變動的風險之中。為此,外匯銀行就設法把它的外匯頭寸予以平衡,即要對不同期限不同貨幣頭寸的餘缺進行拋售或補進,由此求得期匯頭寸的平衡。
例如,香港某外匯銀行發生超賣現象,表現為美元期匯頭寸缺10萬美元,為此銀行就設法補進。假定即期匯率為US=HK.70,3個月遠期匯率為US$l=HK.88,即美元3個月期匯匯率升水港幣0.18元。3個月後,該外匯銀行要付給客戶10萬美元,收入港幣78.8萬元。該銀行為了平衡這筆超賣的美元期匯,它必須到外匯市場上立即補進同期限(3個月)、相等金額(10萬)的美元期匯。如果該外匯銀行沒有馬上補進,而是延至當日收盤時才成交,這樣就可能因匯率已發生變化而造成損失。假定當日收市時美元即期匯率已升至US=HK.90,3個月期匯即美元3個月期匯仍為升水港幣0.18元,這樣,該外匯銀行補進的美元期匯就按US=HK.08(7.90+0.18)的匯率成交。10萬美元合80.8萬港元,結果銀行因補進時間未及時而損失2萬港元(80.8萬--78.8萬)。
所以,銀行在發現超賣情況時,就應立即買入同額的某種即期外匯。如本例,即期匯率為US$土=HK.70,10萬美元合77萬港幣。若這一天收盤時外匯銀行就已補進了3個月期的美元外匯,這樣,即期港元外匯已為多餘,因此,又可把這筆即期港元外匯按US=HK.90匯率賣出,因此可收入 79萬港元,該外匯銀行可獲利2萬港元(79萬-77萬)。
由此可見:首先,在出現期匯頭寸不平衡時,外匯銀行應先買入或賣出同類同額現匯,再拋補這筆期匯。也就是說用買賣同類同額的現匯來掩護這筆期匯頭寸平衡前的外匯風險。其次,銀行在平衡期匯頭寸時,還必須著眼於即期匯率的變動和即期匯率與遠期匯率差額的大小。
3. 短期投資者或定期債務投資者預約買賣期匯以規避風險。
在沒有外匯管制的情況下,如果一國的利率低於他國,該國的資金就會流往他國以謀求高息。假設在匯率不變的情況下紐約投資市場利率比倫敦高,兩者分別為 9.8%和7.2%,則英國的投資者為追求高息,就會用英鎊現款購買美元現匯,然後將其投資於3個月期的美國國庫券,待該國庫券到期後將美元本利兌換成英鎊匯回國內。這樣,投資者可多獲得2.6%的利息,但如果3個月後,美元匯率下跌,投資者就得花更多的美元去兌換英鎊,因此就有可能換不回投資的英鎊數量而遭致損失。為此,英國投資者可以在買進美元現匯的同時,賣出3個月的美元期匯,這樣,只要美元遠期匯率貼水不超過兩地的利差(2.6%),投資者的匯率風險就可以消除。當然如果超過這個利差,投資者就無利可圖而且還會遭到損失。這是就在國外投資而言的,如果在國外有定期外匯債務的人,則就要購進期匯以防債務到期時多付出本國貨幣。
例如,我國一投資者對美國有外匯債務1億美元,為防止美元匯率波動造成損失,就購買3個月期匯,當時匯率為US$l=RMB¥8.1721,現匯率變動為US1=RMB¥8.2721,如果未買期匯,該投資者就得付出8.2721億人民幣才能兌換1億美元,但現已購買期匯,則只需花8. 1721億人民幣就夠了。
⑶ 外匯買賣差價的原因
外匯買賣有差價,是受到外匯市場上供求關系的影響。還有就是受本國幣值的影響。在直內接標價法中容,如果本幣升值,外匯則下降。反之,本幣貶值,外匯升高。還有人們的心理預期影響外匯的供求,各國的通貨膨脹率的高低也決定外匯買賣的高低,所以外匯買賣就產生了差價。
銀行買入價是指銀行買入基準貨幣的報價。銀行賣出價是指銀行賣出基準貨幣的報價。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差價代表銀行承擔風險的報酬。交易頻繁的歐元、日元、英鎊、瑞士法郎等,買賣差價相對較小,而一些交易清淡的幣種差價就比較大。
⑷ 銀行同業間的外匯交易途徑及其原因
當然和其他行業一樣,品牌還是非常重要的,選擇品牌一些的正規平台
選擇品牌的知名代理商,這樣可以得到更多的一對一技術支持,不加傭金,資金也安全一些
新手可以了解了解幾點建議:
1.基礎知識是必要的,
建議看看《炒黃金炒外匯入門》《日本蠟燭圖曲線》《超短線大師》《炒外匯A-Z》也可以在網上收集一下資料。 免費電子書下載裡面有免費這本書和其他外匯技術免費電子書
2 要選一個主流的平台(受FSA監管或者NFA監管,說明他們操作和資金流轉上都是否的規范和認真,保障了我們的安全.英國FSA監管最嚴格
3 選一個好的代理商 最好是一級代理商。正規一級代理商,口碑是慢慢沉澱的,所以操作都很正規。不加傭金和其他手續費,服務及時和素質專業,對你的資金安全也有保障
4 交易的時候要設好止損 控制好倉位,這點很重要。
5 保持好的心態 盈利很正常。(備注:你本人也需懂得一些基本的外匯知識.)
對了。如果你是新手,可以先注冊外匯模擬賬戶,先免費注冊個玩玩。看看模擬炒外匯是這么炒的,慢慢你就懂了
⑸ 關於中國銀行外匯買賣的問題
中國銀行個人實盤外匯買賣業務也稱「外匯寶」,是指個人客戶通過櫃面服務人員或版通過其他權電子金融服務方式,所進行資金賬戶不可透支的、在我行可允許辦理、可自由兌換外匯(或外幣)之間的交易。
主要包括儲蓄櫃台操作(市價即時交易、查詢交易)和電子渠道交易(即時交易、委託交易、撤單交易、查詢交易)。電子渠道包括電話銀行(僅支持掛單交易)、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和自助終端等。因各地區存在一定差異,您可詳詢中國銀行客服熱線或者網點工作人員。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最新業務變動請以中行官網公布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⑹ 請問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匯率風險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商業銀行匯率風險產生的直接原因是匯率的波動導致銀行持有外匯頭寸的價值發生變化,而匯率的變動又取決於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各國國內的政治、經濟因素是引起外匯市場供求變化,從而造成匯率變動的最根本原因。 具體而言,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主要包括國際收支、通貨膨脹率、利率變動、匯率政策、市場預期以及沖擊等。持有外幣資產負債和進行外匯交易是銀行外匯風險產生的兩個來源。向進出口業務提供融資服務使得銀行持有外幣資產和負債,這是匯率風險產生的基礎。隨著各經濟體之間的國際間經濟交往和貿易往來的迅速發展,主要從事外幣融資業務的銀行及其他金融機 構持有越來越多的外幣資產負債。其次,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外匯交易日益成為一個主要的交易品種。銀行出於獲利的目的,也積極參與外匯交易業 務,成為外匯市場的主要參與者。無論是出於外幣媒介還是外匯交易的目的, 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均產生了一個外匯頭寸,當匯率變化時,該外匯頭寸的 價值發生相應的變化,造成銀行收益的不確定性,包括潛在的損失和潛在的 收益兩個方面,均表現為匯率風險。 綜合比較來看,匯率風險產生的原因是匯率的波動導致銀行持有外匯頭寸的價值發生變化,當匯率變動與預期趨勢相反時,很可能導致銀行持有外 匯頭寸的價值減少。
⑺ 銀行參與外匯交易的原因
外匯銀行 擔當外匯買賣以及資金的融通、籌措、運用與調撥,是外匯市場的主體專,90%左右的屬外匯買賣業務是在外匯銀行之間進行的。
外匯銀行是經中央銀行批准可以從事外匯經營活動的商業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其主要業務包括:外匯買賣、匯兌、押匯、外匯存貸、外匯擔保、咨詢及信託等。證券咨詢機構、報業、聲訊服務、廣播業、電訊網路業也參與其中的一些咨詢信息等服務。全球互連網的迅猛發展也為外匯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基礎。
⑻ 外匯買賣差價的原因有哪些
外匯買賣有差價,是受到外匯市場上供求關系的影響。還有就是受本國幣值的影響。在直接回標價法中,如答果本幣升值,外匯則下降。反之,本幣貶值,外匯升高。還有人們的心理預期影響外匯的供求,各國的通貨膨脹率的高低也決定外匯買賣的高低,所以外匯買賣就產生了差價。
銀行買入價是指銀行買入基準貨幣的報價。銀行賣出價是指銀行賣出基準貨幣的報價。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差價代表銀行承擔風險的報酬。交易頻繁的歐元、日元、英鎊、瑞士法郎等,買賣差價相對較小,而一些交易清淡的幣種差價就比較大。會計課程可以到www.gaon.com學習。
⑼ 商業銀行進行外匯交易的目的
在我國,外匯指定抄銀行指辦理結售匯業務的銀行,如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16家銀行以及在我國設立的外國銀行的分支機構。外匯指定銀行參與外匯市場的經營活動主要有3方面:(1)代客戶進行外匯買賣;(2)進行銀行同業之間的外匯交易,以調整自身的外匯頭寸;(3)作為「做市商」(Market Makers),起著組織和創造外匯行情的作用,並利用外匯市場行情的波動賺取利潤。
⑽ 銀行外匯交易的問題
國內銀行現在只有做實盤買賣,盈虧你算一下匯率就明白了。
保證金是放大比例的外匯投資產品,盈虧都是放大倍數的.
如果你想做實盤外匯,建議你去中行吧,畢竟國內中行外匯業務做的最大. 相對點差會有點優勢.